資源簡介 提升卷(02):2024-2025 學年二年級科學下冊期中素養測評(冀人版)考試分數:100 分;考試時間:60 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請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選擇題、判斷題必須使用 2B 鉛筆填涂答案,非選擇、判斷題必須使用黑色墨跡簽字筆或鋼筆答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3.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 24 分)1.小荷才露尖尖角,荷花在( )季節開放。A.春天 B.冬天 C.夏天2.春天是莊稼( )的季節。A.收獲 B.播種 C.盛開3.下列現象中,與推力無關的是( )。A.踢足球時足球飛出去 B.馬拉車前進 C.小朋友把積木推倒4.下面關于推力和拉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推力和拉力的方向總是相同的B.一個物體只能受到推力或拉力中的一種力C.推力和拉力都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5.下列用的力屬于拉力的是( )。A. B. C.6.讓我們共同倡議:( ),從現在做起,強化環保意識。A.從你做起 B.從我做起 C.從他做起7.關于夏天天氣預報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室外溫度為零下 28 攝氏度試卷第 1 頁,共 3 頁B.室外溫度為 39 攝氏度C.室外溫度為 5 攝氏度8.下面哪種花不是在春天開( )。A.迎春花 B.玉蘭花 C.荷花9.我們在夏天經常穿( )的衣服。A.深色厚重 B.隨便穿 C.淺色單薄10.尋找螞蟻的家時,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尺子 B.放大鏡 C.剪刀11.不是在土壤中生活的是( )。A.蝌蚪 B.蚯蚓 C.田鼠12.可以很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是( )。A.土壤 B.石頭 C.公路二、填空題(共 20 分)13.移動物體時需要用力,你知道的常見力有 和 等。14.讓靜止的滑板車動起來,我們需要 ;讓動起來的滑板車停下來,我們需要 。15.秋天到了,天氣變 了,大雁 。16.土壤中生活的動物有 、 ;生活的植物有 、 。17.我們的地球家園有四季,這四個季節分別為 季、 季、 季和 季。18.拔河比賽時,雙方隊伍都在向自己的方向( )繩子,這里用到的是( )力。19.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 和 。20.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 ,去掉力后形狀還能 。21.桃花在( )季開放,柳樹在( ) 季發芽,( )季的天氣最為炎熱,蚊子、蟈蟈等動物在( )季活動最為頻繁。三、判斷題(共 12 分)22.所有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不一定都有力的參與。( )試卷第 2 頁,共 3 頁23.彈性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廣泛,例如蹦蹦床、撐桿跳高等。( )24.冬天到了。市里的大街、小巷、田野里到處可以看到盛開的桃花、梨花。( )25.大雁和喜鵲一樣,秋天都會南飛。( )26.水上面的種子不能萌發,水下面的種子才能萌發。( )27.植物的生長不需要空氣和水分。( )四、連線題(共 8 分)28.把描述季節的詞語和對應季節用線連起來。秋高氣爽 春冰天雪地 夏春色滿園 秋烈日炎炎 冬五、簡答題(共 28 分)29.比較春天和秋天的不同。30.一年四季,人們有哪些不同的活動?31.人類的生活與動植物有哪些聯系?32.土壤的作用有哪些?33.說一說拉力在生活中的應用,至少說出三個例子,并簡單描述如何應用。六、綜合題(共 8 分)34.給物體分類。(填序號)① 彈簧 ② 橡皮泥 ③ 海綿 ④ 蹦蹦床⑤ 曲別針 ⑥ 橡皮筋 ⑦ 白紙 ⑧ 射箭的弓弦形狀改變后能恢復 形狀改變后不能恢復試卷第 3 頁,共 3 頁1.C【詳解】荷花在春季長葉子,在夏季開放,冬季凋零枯死,C 正確,AB 錯誤,故選 C。2.B【詳解】植物或動物的生長發育與四季氣候的變化有密切關系。氣候變化影響著動植物的生存方式與生存數量。我們種的莊稼經歷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根據植物一年四季的生長變化規律可知,春天是莊家播種的季節,秋天是莊稼收獲的季節。3.B【詳解】推力和拉力都是力的一種形式,它們都能夠使物體發生運動或改變運動狀態。馬拉車用到了拉力,而推積木和踢足球都用到了推力。故選 B。4.C【詳解】推力和拉力都是力的一種形式,它們都能夠使物體發生運動或改變運動狀態。但推力和拉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推力的方向是從施力者指向物體,而拉力的方向是從物體指向施力者。故選 C。5.A【詳解】放風箏是通過繩子拉風箏,風箏對繩子有一個向上的拉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繩子也會對風箏有一個向下的拉力。故選 A。6.B【詳解】環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大自然是人類的朋友。人類應該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動植物。我們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讓我們共同倡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強化環保意識。7.B【詳解】 夏天的太陽直掛頭頂,天氣十分炎熱,室外溫度常常在 37~38 度左右,室外的水很快就會被蒸發,就算是陰天的溫度也很高,十分悶熱。8.C【詳解】植物不僅會在不同季節里開花,還會在一天的固定時刻開發或閉合,這是受植物體內生物鐘的控制。科學家根據這一現象編排出來一個花鐘,記錄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荷花是在夏天開的。9.C【詳解】物體的顏色越深越容易吸熱,顏色越淺,越不容易吸熱。夏天天氣炎熱,為了減少答案第 1 頁,共 6 頁吸熱,一般穿淺色單薄的衣服。10.B【詳解】放大鏡是用以放大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螞蟻非常小,所以要尋找螞蟻的家,可以借助放大鏡幫忙。11.A【詳解】蚯蚓和田鼠都生活在陸地上,在土壤中生活。蝌蚪生活在水中,會游泳,不是直接依靠土壤生活的。12.A【詳解】土壤中生活著螞蟻、蚯蚓、田鼠等動物,所以土壤中最容易找到蚯蚓。13. 拉力 推力【詳解】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點三要素。給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或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常見力有拉力、推力等。14. 踩在上面往后踏 踩后面的剎車【詳解】略15. 涼 往南飛【詳解】四季的天氣: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秋天大雁南飛。秋天菊花開放。秋天收獲果實。秋天到了,天氣變涼了,大雁往南飛。16. 蚯蚓 螞蟻 車前草 大樹【詳解】土壤是動植物的家。土壤中生活著蚯蚓、螞蟻、田鼠等動物。生活的植物有車前草、大樹、鳳仙花、月季花、桃樹等。【點睛】本題考查土壤中生活的動植物,要求學生掌握土壤中生活的動植物。17. 春 夏 秋 冬【詳解】由于地軸傾斜,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陽高度角大時,單位面積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一年有四個季節,四個季節在一年中交替出現。春季萬物復蘇,春色滿園;夏季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烈日炎炎;秋季瓜果飄香,豐收景象,秋高氣爽;冬季大雪皚皚,銀裝素裹,天寒地凍。所以我們的地球家園有四季,這四個季節分別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18. 拉 拉【詳解】拉力是在物體前方用力拉使物體前進的力,拉力可以使物體向施力者靠近。在生活中,經常用到拉力。如拔河比賽時,雙方隊伍都在向自己的方向拉繩子,這里用到的是拉力。答案第 2 頁,共 6 頁19. 水 陽光【詳解】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水、陽光、適宜的溫度、空氣和營養。【點睛】本題考查植物,要求學生掌握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水、陽光。20. 改變 恢復【詳解】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改變,去掉力后形狀還能恢復。21. 春 春 夏 夏【詳解】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為是一年,主要是產生了四季的氣候變化,植物在四季有不同的變化。一年中交替出現四個季節,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春季是播種的季節,桃花在春季開放、柳樹在春季發芽;夏季天氣炎熱,蚊子、蟈蟈等動物在夏季活動最為頻繁;秋季是收獲的季節,秋季大雁南飛;冬季白雪皚皚,是堆雪人的季節。22.×【詳解】略23.√【詳解】略24.×【詳解】不同的季節有各自的特點。春季萬物復蘇,草長鶯飛。夏季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天氣炎熱。秋季瓜果飄香,豐收景象,秋高氣爽。冬季大雪皚皚,銀裝素裹,天寒地凍。桃花、梨花開花的時間是春天,不是冬天。題干說法錯誤。25.×【詳解】動物由于繁殖、覓食、氣候變化等原因,需要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它們的移動有一定的規律和路線,這種行為叫做遷徙。大雁秋季會遷徙到南方過冬;但是喜鵲屬于留鳥,靠儲存食物過冬。26.×【詳解】種子在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氣;內部條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水上面的種子不能萌發,水下面的種子會因為過多的水也不會萌發。27.×答案第 3 頁,共 6 頁【詳解】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條件,即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大多數植物的生存需要適量的水分、陽光、空氣適宜的溫度等。28.【詳解】我們的地球家園有四季,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描述春天的詞語有: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描述夏天的詞語有:驕陽似火、烈日炎炎;描述秋天的詞語有:秋高氣爽、秋風習習;描述冬天的詞語有:冰天雪地、大雪紛飛。29.1.氣溫不同:春天氣溫逐漸變暖,各種植物開始復蘇。秋天氣溫逐漸變涼,各種植物開始進入冬季的休眠期。2.植物生長不同: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花草樹木開始抽出新芽。秋天是落葉時節,樹葉變黃、變紅。3.天氣現象不同:春天容易導致降雨、雷暴等天氣現象。秋天天空云量相對較少,晴朗的天氣較多。天氣較為穩定,晴朗的天氣較多。【分析】春天和秋天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主要包括氣溫變化、植物生長、天氣現象等方面。【詳解】在氣溫變化方面,春天:種植物開始復蘇。春季是冬季到夏季的過渡季節,北半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輻射增強,地面受熱溫度升高,導致下層空氣溫度高于上層。秋天:氣溫逐漸變涼,各種植物開始進入冬季的休眠期。秋季是夏季到冬季的過渡季節,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減少,地面溫度降低,導致下層空氣溫度低于上層,形成穩定的大氣狀態。在植物生長方面,春天:萬物復蘇的季節,花草樹木開始抽出新芽,氣候逐漸暖和。春天象征著新生和希望。秋天:落葉時節,樹葉變黃、變紅,氣溫逐漸變涼,天空晴朗。秋天則是豐收和感恩的季節,象征著成熟和收獲。在天氣現象方面,春天:容易出現強對流天氣,因為下層空氣溫度高、上層空氣溫度相對較低,形成不穩定狀態,容易導致降雨、雷暴等天氣現象。秋天:強對流天氣較少,天空云量相對較少,晴朗的天氣較多。秋季的天氣較為穩定,晴朗的天氣較多。30.人們在春季有春游、春耕等活動。春季,人們會去公園、郊外賞花、踏青;農民開始播種,準備新一年的農業生產。在清明節,還會掃墓、祭祖。人們在夏季會進行避暑活動。人們會尋找各種方式避暑,如游泳、吃冷飲、去海邊或山區避暑。秋季是收獲的季節,農民忙于收割作物,秋天天氣涼爽,還適合進行秋游,欣賞秋天的紅葉,進行戶外活動。冬季寒冷,答案第 4 頁,共 6 頁適合滑雪和冰上活動。【詳解】一年四季,隨著氣候和自然景觀的變化,人們的活動和習俗也會有所不同。春季(通常是 3 月至 5 月):春游:人們會去公園、郊外賞花、踏青。春耕:農民開始播種,準備新一年的農業生產。夏季(通常是 6 月至 8 月):消暑:人們會尋找各種方式避暑,如游泳、吃冷飲、去海邊或山區避暑。夏令營:學生參加各種夏令營活動,進行學習和娛樂。秋季(通常是 9 月至 11 月):中秋節: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秋游:欣賞秋天的紅葉,進行戶外活動。冬季(通常是 12 月至 2 月):過冬:人們會采取各種措施保暖,如穿厚衣服、吃熱食。冰上活動:滑冰、滑雪等冰上運動。31.答:人類的生活與動植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的衣、食,住、行等都與動植物有關,如“衣”來自棉花、蠶、牛(皮)、羊(皮)等,“食”來自水稻(稻米)、豬(肉)、小麥、魚、玉米等,“住”來自樹木、草(房子)等,“行”來自橡膠(輪胎、鞋底)、馬、毛驢等。【詳解】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每種生物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生物的多樣性。 人類的生活與動植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些聯系是直接的,有些聯系是間接的。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動植物提供的資源。故人類的生活與動植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的衣、食,住、行等都與動植物有關,如“衣”來自棉花、蠶、牛(皮)、羊(皮)等, “食”來自水稻(稻米)、豬(肉)、小麥、魚、玉米等,“住”來自樹木、草(房子)等,“行”來自橡膠(輪胎、鞋底)、馬、毛驢等。32.土壤孕育了生機勃勃的植物,植物又供養了種類繁多的動物。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詳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著幾十億個生物體。土壤為我們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也為人類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來源。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33.晾衣服時用夾子夾住衣服掛在繩子上,利用夾子對衣服的拉力防止衣服掉落;用繩子拉行李箱行走,通過拉繩子帶動行李箱移動;升國旗時,拉動繩子讓國旗上升 ,利用拉力改答案第 5 頁,共 6 頁變國旗的位置。【詳解】晾衣服時用夾子夾住衣服掛在繩子上,利用夾子對衣服的拉力防止衣服掉落,在這個過程中,夾子施加了一個向上的拉力。用繩子拉行李箱行走,通過拉繩子帶動行李箱移動,實際上是繩子對行李箱施加了一個拉力。升國旗時,拉動繩子讓國旗上升 ,繩子對國旗施加了一個向上的拉力改變國旗的位置。34.【詳解】物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此題考查了按照形狀改變后能否恢復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①彈簧形狀改變后能恢復形狀,具有彈性;②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可知,橡皮泥形狀改變之后不能恢復;③海綿具有彈性,形狀改變后可以恢復;④蹦蹦床具有彈性,形狀改變后能恢復,才能將我們彈起來;⑤曲別針的形狀改變后不能恢復;⑥橡皮筋的形狀改變后可以恢復,具有彈性;⑦白紙的形狀改變之后不能恢復;⑧弓箭的弦形狀改變后可以恢復,正是弦恢復形狀的過程幫助弓箭射出。答案第 6 頁,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