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學期九年級一模道德與法治試卷一、選擇題(共30分,每小題1.5分)1.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說:2024年,我國經濟回暖向好、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30萬億元,糧食產量突破1.4萬億斤,中國碗裝了更多中國糧,區域發展協同聯動、積厚成勢、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相互融合、同頻共振。這些成就的取得( )①徹底解決了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②表明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③提升了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④表明我國堅持共享理念,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年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46周年。10多年來,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深圳追求高質量發展,成為深圳經濟發展最響亮的音符,這說明( )A.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B.我國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我國消除了貧困,實現了同等富裕 D.改革開放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3.2025年2月5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省委書記黃坤明指出:今年,廣東將以“粵聚英才、粵見未來”為主題,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這說明了我省( )A.把引進人才作為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B.把培養和引進人才提高薪酬作為今年的中心工作C.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D.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4.2025年1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工作指南要求,提升科學教育在課后服務中的比例,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知識經驗、思維水平、興趣特點,進階式、一體化開展科學類課后服務。為此,青少年要( )①參與社會實踐,注重學思并進②積極探索新知,弘揚創新精神③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精神④減少文化學習,投入生產實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這部法律,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該法的制定和實施( )①表明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②標志著我國已經建成完備的法律體系③為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據④有利于厲行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對中華傳統神話故事大膽改編,將太極、結界獸等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特效結合,塑造新角色、構建新劇情,讓古老神話煥發新活力,創造了全球單一電影市場最高票房紀錄。這部中國本土動漫電影成功的原因在于( )①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元素②善于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③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④全面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保持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年11月28日中午,迎著凜冽的寒風,載著第十一批迎回的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的空軍運-20飛機,穩穩降落在遼寧省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自2014年起,我國連續11年共迎回了981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的遺骸,讓長眠異國他鄉的英雄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這一儀式旨在( )①弘揚民族精神,激發人民愛國情懷②繼承革命文化,賡續黨的紅色基因③創新傳統文化,汲取強大精神力量④銘記奮斗歷程,努力維護個人利益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2025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這體現了( )①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②我國致力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③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理念 ④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馬英九一行時說,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這告訴我們( )A.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B.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符合全世界所有人民的共同心愿C.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D.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精神財富,是強大的精神紐帶10.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這份榮譽的獲得,離不開無數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和后勤保障人員的保駕護航。他們齊心協力,力保每個環節無縫銜接、環環相扣。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A.團結的集體力量強大 B.求真務實的科學家精神C.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D.人才是時代精神的核心11.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于9月12-16日在北京舉辦,主題為“全球服務,互惠共享”。此次交易會順應了 趨勢( )A.文化多樣性 B.經濟全球化 C.世界多極化 D.社會信息化12.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以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朋友圈越來越大。這告訴我們( )①各國在深化合作,尋求發展②國家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③我國為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作著不懈的努力④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經濟相互聯系的程度不斷加深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3.2024年11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此次峰會把“消除饑餓貧困”作為首要議題,啟動“抗擊饑餓與貧困全球聯盟”。這是因為( )A.貧困是阻礙社會發展的唯一因素 B.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已經發生根本變化C.消除貧困是人類必須共同面臨的發展課題 D.我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14.2024年12月,春節申遺成功。從最初的“中國年”逐步走向“世界年”,春節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如今,春節已經不只是我們中國人闔家團圓的節日,也成為全球共慶的文化嘉年華。這有利于( )A.外國文化完全融入中華文化 B.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守望相助C.促進各國間文化的交流互鑒 D.不同文明攜手應對全球挑戰15.2024年12月6日,《全球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報告》指出,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一方面,世界格局加速演變,“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另一方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這表明( )A.動蕩變革期推動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 B.中國正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C.新一輪科技革命成為解決沖突的關鍵 D.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機遇與挑戰并存16.2024年10月14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前三季度,我國出口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7578.3億元,占我國出口總值的4.1%。為全球經濟增長開辟新的動力源,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性挑戰做出了巨大貢獻。這表明我國( )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②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③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發展質量④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這啟示青少年 ( )①頑強拼搏,書寫青春底色 ②懷揣夢想,堅定理想信念③悅納自我,認識自己不足 ④志存高遠,肩負強國使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25年初,國內深度求索.(DeepSeek)自主研發的大語言模型DeepSeekR1轟動全球。在展現科技革新與生活便利的同時,人工智能對多領域職業的加速替代危機也引發廣泛關注。為了適應未來職業的發展,我們應該( )A.提升素養,適應社會新變化 B.合理規劃,只學習人工智能C.分析自我,只考慮興趣愛好 D.緊跟潮流,選收入高的工作19.從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的中考失利者,到河南化工技師學院的優秀學生,再到世界技能大賽的冠軍和2024年度女性十大新聞人物……河南開封尉氏縣00后女孩魯靜怡可謂一路“逆襲”。她的成功啟示我們( )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②只要肯奮斗,人人皆成才③一技握在手,生活永無憂④順應時代潮,更新擇業觀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0.2025年2月8日,哈爾濱亞冬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中國選手林孝竣奪得金牌,這也是中國短道速滑隊在亞冬會歷史上獲得的第30枚金牌。本屆哈爾濱亞冬會中,林孝竣收獲1金1銀1銅。如何介紹短道速滑運動員林孝竣 可能一句話就足夠:現役短道速滑“全滿貫第一人”,其中包括個人項目與團體接力項目。也可能厚厚一本書都不夠:少年成名、奧運奪冠、改換國籍、世錦滿貫 而歷經這一切,站在冰場上的他,仍然是那個初心未改的少年。向林孝峻學習,我們中學生要( )①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培養家國情懷②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責任③練就過硬本領,珍惜青春韶華④汲取榜樣力量,實現完美人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綜合題(共30分)21.(9分)材料一 2025年3月4日和5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人大代表2800多人,齊聚北京,共商國是。材料二 兩會前夕,中國政府網聯合多家網絡媒體平臺開展了“@國務院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建議”的建言獻策活動。共收到網民建言超過160萬條,比去年增長82%。(1)(3分)材料一表明我國堅持哪兩項政治制度 (2)(3分)網民建言獻策體現民主意識。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具有什么意義 (3)(3分)上述兩則材料共同印證了我國怎樣的國家性質 22.(6分)【世界格局】美國強調以“美國優先”重塑國際秩序與大國格局,加緊謀求單邊優勢,在經貿、軍費分擔問題與歐、日等盟友矛盾不斷;在伊核、氣候變化等問題上我行我素;與俄羅斯在敘利亞、烏克蘭、核軍控、北約東擴等問題上針鋒相對,導致大國矛盾凸顯和戰略競爭升級。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科技進步推動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向縱深發展,國家間相互聯系更為緊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深刻變化。(1)(3分)世界格局的發展變化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2)(3分)世界各國應該如何應對世界格局的變化 23.(6分)【領袖囑托銘記甘肅農業騰飛】近年來,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甘肅最大的機遇在于‘一帶一路’”的殷殷囑托,深度。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截至2024年10月,甘肅若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設立12個商務代表處,與74個境外商協會建立合作機制,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關系,據海關統計,2023年底全省具有業績的外貿企業達到736家。2024年,甘肅省開啟“甘味出隴”系列活動,全省170余種特色農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甘味”品牌第四次蟬聯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0第1名。(1)(3分)有人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的‘獨角戲’”。請運用所學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2)(3分)我省開啟“甘味出隴”系列活動,特色農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哪一表現?24.(9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條戰線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2024年時逢新中國成立75周年。冀華中學開展了“英雄模范在我心中”主題板報評比活動。下面是某班板報部分內容節選。節選一:王永志,2024年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王永志曾說,他一生干了三件大事——研制戰略導彈、研發運載火箭、送中國人上太空并籌建“天宮”。在參加“東風二號”近程導彈發射任務中,提出獨特方案解決導彈發射難題,此后他在不斷歷練中成為我國新一代遠程戰略導彈技術領軍人。積極倡導研制長二捆火箭,在18個月內研制并首飛成功,將運載能力從2.5噸提升至9.2噸,為后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奠定了重要基礎。1991年,提出在飛船和空間站間增加空間實驗室階段,形成“三步走”設想。如今,王永志退休后也沒有離開科研戰線,仍在為空間站建設、載人登月等出謀劃策。節選二:許振超,2024年“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獲得者。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精益求精做好本職工作,成為當代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他先后9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創造了“振超效率”。從一名普通碼頭工人成長為“學習型、知識型、創新型”的當代產業工人杰出代表,許振超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作為一名普通的港口工人,就要精益求精做好本職工作,成為無愧于時代的勞動者。”許振超說。(1)(3分)據材料,分析說明王永志和許振超被稱為英雄模范人物的共同理由。(2)(3分)“作為一名普通的港口工人,就要精益求精做好本職工作,成為無愧于時代的勞動者。”談談你的理解。(3)(3分)結合對材料和問題的理解,總結主題板報評比活動的思想教育價值。答案1-5 CACAC 6-10 BAACA 11-15 BBCCD 16-20 CBACB21.(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也是社會主義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證。(3)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22.(1)①世界多極化使多種國際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任何國家都難以單獨主宰世界事務。這有利于各國通過協商解決各種問題,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②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有利于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動力,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各國共同發展。(2)①各國應在經濟、政治、安全、文化等領域深化合作,尋求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面對國家間的競爭,各國應秉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增強憂患意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自身綜合國力,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③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23.(1)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不僅給相關國家和地區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破解全球發展難題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2)貿易全球化。24.(1)①他們都具有愛國精神,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為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②都具有創新精神和敬業精神,在各自領域不斷探索、精益求精,取得突出成就。(2)這句話體現了敬業精神的重要性。在任何崗位上,只有精益求精做好本職工作,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成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勞動者。(3)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英雄模范的愛國、敬業、創新等精神。②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素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③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