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提升卷(02):2024-2025 學年四年級科學下冊期中素養測評(冀人版)考試分數:100 分;考試時間:60 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請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選擇題、判斷題必須使用 2B 鉛筆填涂答案,非選擇、判斷題必須使用黑色墨跡簽字筆或鋼筆答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3.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 24 分)1.土壤中含有的成分是( )。A.水分和空氣 B.有機質 C.以上物質都含有2.下列現象中能污染土壤的是( )。A.掩埋垃圾 B.翻耕土壤 C.合理施肥3.關于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增施有機肥不利于提高土壤肥力B.將農作物的秸稈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結構C.合理輪作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4.關于土壤不正確的說法是( )。A.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B.土壤中不含有機質C.秸稈還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5.自然界里的植物,根大都生長在( )。A.水里 B.土壤里 C.巖石里6.在探究種子發芽的條件時,灑了一點兒水并放到冰箱里的種子( )。A.會發芽 B.不會發芽 C.不能確定是否會發芽7.把枝條或莖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發芽后形成新植株,這種方法叫( )。A.扦插 B.壓條 C.嫁接試卷第 1 頁,共 4 頁8.陽臺冬冷夏熱,應選擇種植( )的蔬菜。A.耐熱或耐寒性好 B.耐旱抗水性好 C.生長期長9.每一種動物的一生都會經歷( )的過程。A.出生、成長、繁殖、死亡 B.出生、幼年、繁殖、死亡 C.出生、減長、成人、死亡10.下面時期,人體生長最快的是( )。A.嬰兒期 B.中年期 C.老年期11.蠶寶寶一般在春季出生,這是因為( )。①溫度適宜②濕度適宜③桑葉長得好④空氣、雨水充足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12.小明同學發現母雞生了蛋后,它就要一動不動地趴在蛋上孵蛋了。母雞孵蛋是為了讓雞蛋孵化時得到是( )。A.充足的空氣 B.一定的水分 C.適宜的溫度二、填空題(共 22 分)13.土壤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 和 ,為動物的生活提供了 ,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很多 。14.加熱后玻璃片出現小水珠,說明土壤中含有 ,將干燥的土塊放入水中產生氣泡,說明土壤中有 。15.植物的一生一般都要經過種子萌發、 、 這一過程。16.植物是通過 吸收水分并由 運送到其全身各處的。17.植物的根大都生長在 中,植物的莖大都分節,節上有 。甘蔗是植物的 。18.孵化小雞需要適宜的 、 以及 等條件。19.蠶的一生要經歷 、 、 、 四個階段。20.胚胎在 里發育的生殖方式叫做卵生;胚胎在 里發育的生殖方式叫做胎生。三、判斷題(共 12 分)21.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流經 9 個省區。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 )22.土壤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養分和場所,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 )23.有的植物永遠不會死,例如銀杏樹。( )24.我們食用的土豆、甘蔗、蓮藕都屬于植物的莖。( )試卷第 2 頁,共 4 頁25.像小雞這樣,胚胎在卵中發育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 )26.螞蟻和恐龍都是通過產卵的方式繁殖后代。( )四、連線題(共 6 分)27.將下列植物與其植物器官名稱連起來。①黃瓜 ②生菜 ③藕 ④菜花 ⑤胡蘿卜 ⑥綠豆葉 花 果實 種子 根 莖五、簡答題(共 25 分)28.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會破壞土壤資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護土壤資源?29.根和莖是怎樣幫助植物獲取水分的?30.怎樣讓種植的花生長得更好?31.胎生與卵生有什么不同?32.想一想,有哪些動物采用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六、綜合題(共 11 分)33.卵生的哺乳動物鴨嘴獸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哺乳動物,是目前世界上僅存對的最古老的哺乳動物。鴨嘴獸實在是很奇特。說它是獸類吧,它確靠下蛋繁殖后代;說它是爬行動物吧,可它孵出的后代都是靠哺乳喂養的,真是“不倫不類”。我們知道,一般從蛋中孵出的小動物是不吃奶的,如雞、鴨、鳥、蛇;而吃奶的動物一般是胎生的,不下蛋,如貓、狗、豬、羊。可是鴨嘴獸既下蛋又吃奶,這讓生物學家們傷透了腦筋,不知道該把它列入哪一類動物。經過多年的爭論,生物學家們只好以毛和奶作為分類的依據,將鴨嘴獸列入哺乳動物類,稱它為“卵生哺乳動物”。世界上只有哺乳動物有圓的毛(鳥類的羽毛是扁的),分泌真正的乳汁,而這兩個特點鴨嘴獸都具備。(1)通過閱讀我發現,鴨嘴獸繁殖后代的方式很特殊:既靠 繁殖后代,又靠喂養后代,生物學家只好以 和 作為依據,將鴨嘴獸列入 類,稱它試卷第 3 頁,共 4 頁為“ ”。(2)鴨嘴獸具備只有哺乳動物才有的兩個特點:有 的毛,分泌真正的 。試卷第 4 頁,共 4 頁1.C【詳解】土壤,是由一層層厚度各異的礦物質成分所組成大自然主體,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2.A【詳解】當土壤受到污染時,土壤中會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質,危害環境以及人體健康。填埋垃圾會污染土壤,合理施肥、翻耕土壤不會污染土壤。3.A【詳解】土壤,是由一層層厚度各異的礦物質成分所組成大自然主體。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A、增施有機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選項觀點錯誤;B、將農作物的秸稈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腐殖質,選項觀點正確;C、合理輪作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選項觀點正確。4.B【詳解】A.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正確;B.土壤中不含有機質,錯誤;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空氣、有機質等物質的混合物;C.秸稈還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正確。5.B【詳解】根是某些植物長期適應陸上生活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向下生長的器官。植物的根呈向地性,向著地心吸力的方向生長,能深入土壤中,鞏固在地上的植物體,并能從泥土中吸收水分及礦物鹽。6.B【詳解】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是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空氣,撒了一點兒水并放到冰箱里的種子,由于溫度太低,不會發芽。7.A【詳解】植物會結出種子,種子可以長成新的植物,大多數植物是利用種子繁育后代的,這屬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種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體上的一小部分根、葉、莖來繁殖后代的,這屬于無性繁殖中的營養繁殖。把枝條或莖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發芽后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叫扦插,是植物無性繁殖的一種方法。8.A答案第 1 頁,共 5 頁【詳解】一般來說,植物生長需要的基本條件是:適度陽光、空氣和適量水分。不同的植物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不同。陽臺冬冷夏熱,耐熱或耐寒性好的植物能夠適應陽臺冬冷夏熱的環境,所以應該在陽臺種植耐熱或耐寒性好的蔬菜。9.A【詳解】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不同動物的生命周期所經歷的階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長短也不一定相同,但是都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的階段。10.A【詳解】人生發育最快的兩個是期,第一個時期是出生前后,即兒期到生后 1 歲,這時身高和體重都飛速增長;另一個就是青春期,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青春期的主要標志是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第二性征出現,并且具有了繁殖能力。11.C【詳解】蠶卵孵化需要的條件:蠶卵孵化成幼蟲的溫度條件是要保持溫度在 24-25 度這個區間,這是孵化蠶卵的最佳溫度條件;注意空氣流通;適宜的濕度。根據蠶卵孵化條件的認識,蠶卵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春天或夏天氣溫比較適合蠶卵孵化,而且桑葉長得好。12.C【詳解】雞蛋的孵化溫度在 37.5 攝氏度左右,所以母雞一動不動地趴在蛋上為了讓雞蛋孵化時得到適宜的溫度。13. 養料 水分 棲息地 原料【詳解】土壤為植物提供了養料、水分,土壤為動物提供了生存的棲息地,土壤為人類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所以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土壤,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14. 水分 空氣【詳解】用加熱后玻璃片出現小水珠,說明土壤中含有水分,把干燥的土塊放進水中,有很多氣泡冒出,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攪動后靜止一會,土壤會分成兩層,上面一層是黏土,下面一層是沙粒和粉粒。把土塊放在火上燒一燒,看到土壤發白,聞到焦糊味,說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質。15. 植株生長 開花結果到死亡【詳解】植物的生長過程一般要經過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結果到凋謝整株死亡的過程,這就是植物的生命過程。答案第 2 頁,共 5 頁16. 根 莖【詳解】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養分和固定植物身體的作用。莖具有運送水分、養分的作用。17. 土壤 葉或芽 莖【詳解】植物的根大都生長在土壤中,莖是植物的主要部分,莖上有葉,有節,有芽,花和果實也生長在莖上。莖把水和土壤中的養料從根部運送到葉子中去,又把葉子制造的“食物”傳送給植物的其他部分。甘蔗是植物的莖。18. 溫度 濕度 通風換氣【詳解】孵化小雞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以及通風換氣等條件。無論是人工孵化還是母雞孵化,雞蛋的孵化溫度都要求在 37.5 攝氏度左右,從孵化到小雞出殼正常需要 21 天時間,但也會隨外界氣溫而變。19. 卵 幼蟲 蛹 成蟲【詳解】卵、幼蟲、蛹、成蟲是蠶的一生要經歷的四個形態;蠶的生命周期中,蠶是幼蟲,蠶蛾是成蟲,蠶蛾交配繁殖后死亡。20. 卵 媽媽身體【詳解】常見的動物繁殖方式有兩種:卵生和胎生。胚胎在卵中發育的生殖方式叫卵生;胚胎在媽媽身體里發育的生殖方式叫做胎生。21.√【詳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第二長河,長度是 5464 千米。黃河流經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 9 個省區。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賴以生存發展的寶貴資源,哺育了中華文明。22.√【詳解】土壤為植物提供了養料、水分,土壤為動物提供了生存的棲息地,土壤為人類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23.×【詳解】根據對植物的認識,植物都是有壽命的,沒有不死植物,銀杏樹雖然壽命長,但是在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作用下,也會死亡。24.√【詳解】任何植物的莖上都有節,它是莖最本質的特征。我們食用的土豆上有芽眼,甘蔗、蓮藕上有節,都屬于植物的莖,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答案第 3 頁,共 5 頁25.√【詳解】繁殖是指生物為延續種族所進行的產生后代的生理過程,即生物產生新的個體的過程。動物的繁殖方式常見的有卵生和胎生。像小雞這樣,胚胎在卵中發育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26.√【詳解】動物的繁殖方式常見的有卵生和胎生。動物用產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兒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螞蟻和恐龍都是通過產卵的方式繁殖后代。27.【詳解】植物植株的發育不同,導致不同的蔬菜食用部分是不同的。對植物食用部分的認識,黃瓜食用部分的是果實,生菜是葉子,藕是植物的莖,菜花是植物的花,胡蘿卜是植物的根,綠豆是植物的種子。28.答:破壞土壤資源的行為:(1)破壞植被。亂砍濫伐、毀林種田、圍湖造田、草原上過度放牧等。(2)污染土壤。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的大量排放、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等。措施:(1)植樹造林,不亂砍濫伐。(2)退耕還林還草,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土地。(3)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經過凈化處理后排放,關閉污染企業。(4)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等。【詳解】不合理使用土壤破壞了土壤的結構環境,造成土壤鹽堿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結等一系列的土壤問題。人類噴灑農藥,填埋垃圾,開山毀林,開窯燒磚,亂丟廢電池,破壞了土壤。人類保護土壤資源措施:植樹造林,不亂砍濫伐;退耕還林還草,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土地;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經過凈化處理后排放,關閉污染企業;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等。29.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時,把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吸收了。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由莖中的導管自下而上運輸到葉等器官。【詳解】植物的根一般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主要功能為固持植物體,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礦物質,將水與礦物質輸導到莖,以及儲藏養分。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時,把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吸收了。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由莖中的導管自下而上運輸到葉等器官。30.答:①要選擇品種優良的花生種子。②把花生種植在地勢較為平坦且排水能力強的沙質土壤中。③為花生提供充足的水、陽光、空氣、適宜的溫度。答案第 4 頁,共 5 頁【詳解】植物的生長需要溫度、水分、空氣、陽光、養料等因素。花生喜歡生長在沙質土中,種植時注意土壤的選擇,同時保證澆適量的水分,定時除草、施肥、捉蟲等。31.卵生特點:產卵或下蛋、母體外發育、成形數量相對較多。胎生特點:直接生出、喝乳汁、母體內發育、成形數量相對較少。【詳解】動物的繁殖方式有兩種,分別是“卵生”與“胎生”。卵生動物是指用產卵方式繁殖的動物,如鵝、蜜蜂、雞、鴨;胎生動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動物,貓、狗是胎生動物。胎生動物在母體內的發育靠臍帶從母體吸收養分,有胎盤,出生時直接生出幼體的動物。卵生動物的發育靠受精卵提供營養和母體沒有直接關系。所以不同點:卵生特點:產卵或下蛋、母體外發育、成形數量相對較多。胎生特點:直接生出、喝乳汁、母體內發育、成形數量相對較少。32.如老虎、猴子、兔子、狗、貓、牛、松鼠、馬、羊等。【詳解】像貓與狗這樣,直接生下胎兒的叫胎生。我們知道胎生的動物有:老虎、猴子、兔子、狗、貓、牛、松鼠、馬、羊等。33. 下蛋 哺乳 毛 奶 哺乳動物 卵生哺乳動物 圓 乳汁【詳解】動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像雞、魚等動物那樣產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馬和貓等哺乳動物那樣直接生出小動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1)動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卵生”與“胎生”。卵生動物是指用產卵方式繁殖的動物,如蜻蜓、雞、青蛙、蝴蝶;胎生動物的繁殖方式是直接生下幼仔,如熊貓、牛、狗。通過閱讀我發現,鴨嘴獸很特殊,既靠下蛋繁殖后代,又靠哺乳喂養后代,生物學家只好以毛和奶作為區分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的依據,將鴨嘴獸列入哺乳類,稱它為“卵生哺乳動物”。(2)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有體表有毛、恒溫、胎生、哺乳。世界上只有哺乳動物有圓的毛(鳥類的羽毛是扁的)和分泌真正的乳汁,而這兩個特點鴨嘴獸都具備。答案第 5 頁,共 5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