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共同繁榮 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第13課 香港澳門回歸 ·一國兩制 ·香港回歸、澳門回歸 民族團結 祖國統一 鞏固 促進 ·大陸與臺灣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 梳理中國古代各民族交往的史實,分析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原因 西漢 張騫出使西域 魏晉南北朝 少數民族內遷 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會盟碑 元朝 設宣政院 回族形成 清朝 冊封達賴班禪設駐藏大臣 金瓶掣簽制 活動1: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 悠久的歷史 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 活動2:結合以下材料,分析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現實原因 大雜居、小聚居、 交錯居住 分布特點: 遼闊的疆域 活動3:填一填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知識卡片 。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原因 含義 地位 行政單位 根據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 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前提 實施區域 權限 地位: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優越的制度 學以致用:我說你判 1.5名瑤族人在濟寧居住,可以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嗎? 2.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可以將“藏歷新年”列為該自治區的法定節假日嗎? 3.外國政府或組織可以與西藏自治區開展官方接觸或交往嗎? 不可以,居住≠聚居 可以,有一定的立法權和變通執行權 可以,但必須經過中央政府批準, 因為自治區沒有獨立的外交權 優越的制度 1949.9 1954.9 1984.10 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 載入憲法 頒布實施 自主展示 1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歷程 優越的制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寶貴的先行經驗——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自主展示 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情況 5個自治區 30個自治州 120個自治縣(旗) 優越的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①從制度和政策層面保障了少數民族公民合法權利 ②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合作探究:談談你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認識 ③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 優越的制度 西部大開發的代表成就 ——青藏鐵路 (P64知識拓展) 天路——青藏鐵路 背景: 處于奴隸社會的彝族 飽受農奴制壓迫的藏族人民 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方面 措施 意義 政治紐帶 經濟紐帶 文化紐帶 戰略紐帶 精神紐帶 我們的大“家”如何維系多民族 親情,實現共同繁榮發展的? 合作探究: 措施: 全國約有3500萬人口的少數民族地區,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分別不同情況。用更長的時間,采取適合少數民族的特點和有利于民族團結的政策,來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務。1959年,西藏地區進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務是把封建農奴主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徹底消滅封建農奴制度。經過近兩年的時間,西藏地區完成了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民主改革。 1959年,西藏翻身農奴參加選舉 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 廢除了剝削和壓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 意義: 因地制宜, 政治紐帶 國家給予政策、人力、技術、資金、物資等支持。 優惠政策 技術資金 物資 民族地區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少數民族人民 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工業總產值(億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措施: 意義 經濟紐帶 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整理少數民族的古籍文獻 幫助少數民族 創制文字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措施: 意義: 文化紐帶 進行西部大開發,實施興邊富民行動,脫貧攻堅 西氣東輸 西電東輸 青藏鐵路線路圖 極大地帶動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措施: 意義: 戰略紐帶 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步呈現新氣象 措施: 意義: 精神紐帶 休戚與共 榮辱與共 生死與共 命運與共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 ①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抵御分裂思想滲透; ②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穩定; ③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結合本課所學,談談青少年 如何澆灌“大家庭”之花? ①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②積極學習和宣傳我國的民族政策 ③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 習慣等 ④關心、幫助少數民族同學 課堂小結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制度 保障 政策 支持 共同繁榮發展 基礎 保障 民族大團結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筑牢 我們學校將于下周組織民族團結進步事跡報告會,請從下列模范中任選一位,并說明你選擇的理由 拓跋宏 文成公主 馬本齋 孔繁森 孔繁森 孔繁森 選擇人物: 理由: . 特色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