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隨堂練習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1.請在答題卡上作答,在卷上作答無效。班級2.本卷共兩大部分,19道小題。滿分70分。時間60分鐘。密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姓名O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時期。據此回答封1-2題。學號1.這一時期,我們各方面都在發生變化,如身體外形的變化、內部器官的完善、性機能的成熟,裝這些都屬于()A.情感變化B.生理變化C.思想變化D.心理變化2.青春期身心發展不平衡引發的“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等矛盾心理,讓我們很是煩惱。面對這些矛盾心理,我們應該()A.學會自我暗示,回避煩惱裝B.尋找網友傾訴,毫無保留C.參加體育活動,轉移注意訂D.嘗試自我調節,隨意宣泄線詩歌《男孩女孩》“男孩是本巨著,記錄著一生的英勇瀟灑;女孩像首小詩,載著無比的溫文爾雅。男孩像塊堅石,大風大浪掠過,石塊兒依存:女孩像顆星星,無際黑暗難掩星光點內點…如今的男孩、女孩各撐起半邊天。”據此回答3-7題。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你贊同的是()A,男生、女生正常交往有助于完善自身要B.與女生相比,男生更具優勢C.與男生相比,女生更具優勢答D.我們沒有必要認識男生、女生之間的各種差異4.在青春這個美麗的季節里,總有一種關注讓我們心存感激,總有一種情愫讓我們難以割舍。面對異性交往和青春期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做法可取的是()①慎重對待,理智處理②言談得當,舉止得體線③內心坦蕩,自尊自愛④拉開距離,避免交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新浪教有”曾發表文章《家長對青春期異性交往的七大誤解》,其中之一是“與異性交往很容易發展為早戀',使中學生犯錯誤”。下列對異性交往理解錯誤的是()A.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可以完善自己的個性B.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可以提高學習效率C,異性同學之創的交利,可以增進1的性別意識D,異性同學之間不會有常的交什和真正的友誼第1寅共6頁6.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黃色污染是他們身心健康的大敵,如果接觸黃色污染,會對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未成年人一旦沉迷于此,輕則性格自閉,荒廢學業:重則思想中毒,以身試法,走上犯罪道路。筑起拒“黃”心理防線,應當()①培養正確的觀點,從正確的途徑了解性知識,對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培養正確的性道德觀念②不受好奇心驅使,但偶爾嘗試一下也沒事③一旦接觸了黃色的東西,對于自己心理的變化,要及時向父母和可信賴的成年人訴說,尋求他們的幫助④多參加健康的集體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閱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提高自己的修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性騷擾。作為未成年人,我們應該()①正視性別差異,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隱私②遭遇性侵害、性騷擾時,善于用法律維權③遠離異性成年人,避免任何接觸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患于未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情緒是一種混合的心理現象,由主觀體驗、生理感受、外部表現三種成分構成。某校七年二班在《做情緒情感的主人》項目式學習活動中展開了豐富的討論。據此回答8-11題8當我們快樂的時候,可能會笑容滿面,可能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當我們悲傷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沮喪、泄氣,甚至想哭。這說明()A.我們的情緒受多方面因素影響B.多樣的情緒豐富了我們的生活C.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D.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9.下列對圖示理解正確的是()A.情緒決定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B.情緒隨著周圍情況的變化而變化C.情緒會對人們的行為起著削弱作用D.情緒會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受表揚一氣球挨批訊—鉛球遇因難—一港氣皮球10情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它如同一把雙刃劍,既能激勵我們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可能使我們陷入困境。學會管理情緒,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下列情景中,我的情緒管理合理的是()①幾個活動的時間沖突了,我很抓狂,選擇去散散步、緩一緩②朋友總是抱怨,讓我也很不開心,我拒絕再當他的“情緒垃圾桶”3上課遲到被老師批評,我惴惴不安,主動找到老師說明原因并承諾改正4)排了很久的隊,有人突然擠了進來,我沖過去把他揪出來狠狠地吼了一頓A.12)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是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北宋文學家范仲淹被貶滴時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南宋末年名臣文天祥被囚禁時仰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下列對情感理解正確的是()1)情感'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相關(②情感只有在詩詞中才能表達得更好(3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觀念(④)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并隨之反應積累和發展A.(①23)B.(1)2)(4)C.(1)(3(4D.(2(③)(4)第2貞其6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