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回顧舊知比較項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區(qū) 別 部位條件原料產(chǎn)物實質聯(lián) 系 含有葉綠體的細胞光二氧化碳和水有機物和氧氣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所有的活細胞有光無光都可以有機物和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是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的來源,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第四節(jié)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教版2024七年級生物下冊第三單元 植物的生活第二章 植物體內(nèi)的物質與能量變化01 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02 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學習內(nèi)容導覽03 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04 從我做起,保護植被學習目標1.能說明植物制造有機物對于生物圈的意義2.能描述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中的作用3.能描述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4、闡明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想一想、議一議森林覆蓋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1977-2018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進行了植樹造林,并實行了生態(tài)保護。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蓋率呢?一、 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滿足了自身生命活動的需要。參與構建植物細胞,進而構成各種組織、器官和整個植物體。細胞核細胞質液泡細胞壁葉綠體線粒體細胞膜纖維素是有機物蛋白質和脂質是有機物DNA是有機物溶解多種有機物參與構建植物體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食物來源。通過吃與被吃的關系,以及被細菌、真菌分解利用等,養(yǎng)育了其他生物。一、 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二、植物參加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小資料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有表面的一個薄層,這個薄層稱為生物圈。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這是漢代漢樂府中的一首詩。試從生物圈水循環(huán)的角度,對這句詩進行分析。據(jù)科學家測算,某熱帶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騰量是1570毫米/年。①蒸騰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②這說明熱帶雨林對促進水循環(huán)具有什么意義?1570/1950*100%=80.51%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量,有利于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森林就是一座綠色水庫,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好森林二、植物參加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植物的莖、葉承接雨水,可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樹林中厚厚的枯枝落葉可吸納大量的水分。三、 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氧氣氧氣約占21%,二氧化碳約占0.03%相對平衡植物對維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碳中和碳排放量與碳吸收量相一致。3.如何實現(xiàn)碳中和?1、實行節(jié)能減排、能源轉型。2、植樹造林,進行生態(tài)保護,通過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通過工程技術手段捕獲和封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三、 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1.如果碳排放量持續(xù)增加,而碳吸收量保持不變,會導致什么后果?2.植樹造林對實現(xiàn)碳中和有什么作用?四、從我做起,保護植被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3.12植樹節(jié)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植被 新疆為了防風治沙做了哪些措施?1.植樹造林:大規(guī)模種植耐旱樹種,如梭梭、紅柳等,形成防風林帶,固定沙土,減少風蝕。2.草方格沙障:在沙丘表面鋪設草方格,利用麥草、稻草等材料固定沙土,阻止沙丘移動。3.封沙育林:對嚴重沙化區(qū)域實施封育,禁止放牧和開墾,依靠自然恢復和人工補植,逐步恢復植被。4.水資源管理:通過修建水庫、水渠等水利設施,合理分配水資源,保障生態(tài)用水,支持植被恢復。5.退耕還林還草:將部分耕地退耕,種植樹木和牧草,減少土地沙化,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6.生態(tài)移民:將生活在生態(tài)脆弱區(qū)的居民遷移到條件較好的地區(qū),減輕環(huán)境壓力,促進生態(tài)恢復。7.科技支持:引入遙感、GIS等技術,監(jiān)測沙化動態(tài),評估治理效果,優(yōu)化治理方案。8.公眾參與:通過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的環(huán)保意識,鼓勵參與植樹造林等生態(tài)建設活動。9.政策支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確保防風治沙工作的持續(xù)推進。習近平總書記: “我希望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讓孩子們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中,這也是中國夢中很重要的內(nèi)容。”愛護植物,綠化祖國思維導圖堂堂清1、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 ,不僅滿足了自身生命活動的需要,而且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2、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提高 ,增加降水。3、植物參與生物圈的 。4、植物不斷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 ,又將 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的 起了重要作用。5、碳中和要實現(xiàn)的是使 和 相一致。有機物食物來源大氣濕度水循環(huán)二氧化碳氧氣碳氧平衡碳排放量碳吸收量1.大面積植樹造林不僅美化環(huán)境,還能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這是因為植物可以通過蒸騰作用( )A.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雨量 B.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C.大量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D.提高空氣的溫度A隨堂檢測2.下列關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意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為動物和人類提供能量 B.提高了大氣的濕度C.養(yǎng)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構建植物體自身B3.有人說:“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其他生物是攀扶著植物的莖蔓才站在這個星球上的。”下列關于對這句話理解的敘述,最準確的是( )A.植物是地球上出現(xiàn)最早的生物類群B.植物制造的有機物能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的需要C.植物是地球上數(shù)量最多的生物類群D.植物制造的有機物能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來源D隨堂檢測4.下列關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限制生產(chǎn)、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維持碳氧平衡B.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義C.動、植物的呼吸作用與碳氧平衡無關D.植物的蒸騰作用與碳氧平衡沒有直接關系C隨堂檢測5.被稱為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和最經(jīng)濟的“吸碳器”的植被類型是( )A.草原 B.濕地 C.森林 D.荒漠C學 習 愉 快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