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強大 昌盛 唐朝被中國和西方許多歷史學家稱為最輝煌的朝代。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唐朝時,國力空前強盛,海外影響巨大,因此唐朝以后的海外國家如日本、歐美國家、東南亞國家稱中國人為“唐人”。他們聚居的地方便稱為“唐人街”。 唐人街 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他常常借古人的話來告誡臣下,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比喻君主與百姓之間的關(guān)系。他曾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脛①(jìng)以啖(dàn)腹,腹飽而身斃?!边@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治國思想?他又是如何開創(chuàng)宏基偉業(yè)的? 導入新課 《貞觀(guàn)政要》書影 以民為本的治國之策 視頻導入 第2課 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 唐朝的建立 “貞觀之治” 素養(yǎng)目標:了解“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 武則天的統(tǒng)治 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1課 隋朝統(tǒng)一與滅亡 第2課 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 第3課 “開元盛世” 第4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第5課 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與交融 第6課 隋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7課 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新課導入 唐 李 淵 李世民 武則天 李隆基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則天 唐玄宗 周 開元 618 626 649 683 690 705 756 713 唐高祖 741 天寶 貞觀 907 唐亡 隋煬帝暴政,隋朝末年社會矛盾越發(fā)尖銳。 太原李氏集團成為反隋大軍中的重要力量。 殘暴統(tǒng)治和奢靡生活 隋末農(nóng)民起義 時間: 年 建立者: (唐高祖) 國號: 唐 都城: 一、強盛之基·大唐“三大帝王” (一)李淵——建唐 618 李淵 長安(今西安) “平定天下” 知識拓展 玄武門之變 唐朝的建立 壹 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 李建成 李元吉 李淵 李世民 殺 殺 囚 626年農(nóng)歷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長安城的玄武門,射殺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逼迫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后登基稱帝,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廟號 年號 唐太宗(599—649) 昭陵六駿之一——颯露紫 一、開國看高祖——玄武門之變 你能看出帝王們什么樣的治國思想? 治國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靜,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貞觀政要·政體》 三、強盛之道:開放的政治胸懷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荀子 敦勸農(nóng)桑, 均平賦役。 ——《全唐文·明堂災手詔》 (一)注重民生 “以民為本,改善民生” 魏征 敢于直諫 杜如晦 敢于決斷 房玄齡 善于謀略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賢才 ——《貞觀政要·論擇官》 房謀杜斷 三、強盛之道:開放的政治胸懷 (二)用得賢才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逐亡一鏡矣。 ——《魏徵傳》 第10頁1段 “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唐史臣稱(姚)崇善應(yīng)變以成天下之務(wù),(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歸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興也?!?——宋祁等《新唐書·姚崇宋璟傳》 (武則天)先后任用的宰相有狄仁杰、姚崇、宋璟……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稱道她:“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于華東《略述武則天在歷史上的積極作用》 洛陽明堂遺址中的宋璟和姚崇畫像 三、強盛之道:開放的政治胸懷 (二)用得賢才 第11頁3段 “廣納賢才,知人善任”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政治 經(jīng)濟 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減省刑罰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尤為重視對地方官的考核 關(guān)注民間疾苦,減輕百姓的田租和勞役負擔,鼓勵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教材研讀】閱讀課本,歸納唐太宗的治國措施。 二、“貞觀之治” 2.治國措施 閱讀課本P10相關(guān)史事 吏 戶 禮 兵 刑 工 尚書省 中書省 門下省 皇帝 (起草) (管理) (審核) 隋確立,唐完善 皇帝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 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執(zhí)行) (草擬) (審核) 分工合作,互相牽制,削弱相權(quán),加強皇權(quán) 結(jié)合所學知識及教材P10相關(guān)史事部分梳理三省六部制 影響: 發(fā)展: 職能: 中書省草擬,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zhí)行。 問題探究 教師指導 知識拓展 初,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則數(shù)月不閉。至十五年,米每斗值兩錢。 ——杜佑《通典》 農(nóng)業(yè)發(fā)達 百姓富足 社會祥和 一、強盛之基·大唐“三大帝王” (二)李世民——興唐 李世民將唐王朝治理得怎么樣? “貞觀之治” 第11頁1段 目標導學二:“貞觀之治” 核心素養(yǎng) 問題探究 教師指導 知識拓展 自主學習 說一說你了解的武則天? 武則天的統(tǒng)治 叁 經(jīng)濟 文教 武則天 唐高宗 (628-683年) (624-705年) 官家女 才人 尼姑 皇后 皇太后 皇帝 一代女皇的傳奇人生 14歲初入宮廷, 為太宗才人 26 28歲入宮為高宗昭儀 32歲封皇后 51歲與高宗并稱二圣,共同臨朝 67歲改唐為 周,自立為帝 (690年-705在位) 武則天武則天原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謀善斷。她成為皇后以后,在唐高宗的支持下參與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的皇位,自己取而代之,690 年,改國號為周,以洛陽為都城。她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舉:由兵部主持考試,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種類繁多。 殿試:作為科舉考試的最后一級,由皇帝親自主持,親自面試考生。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政治上 經(jīng)濟上 ②她鼓勵舉薦與自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①發(fā)展科舉制,首創(chuàng)殿試,擴大統(tǒng)治基礎(chǔ) ①減輕人民負擔 ②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 殿試示意圖 二、強盛之業(yè)·開明的治國方略 (二)貞觀遺風·則天治國 第11頁3段 永徽六年 655年 武則天被高宗立為皇后 顯慶五年 660年 皇后直接參與朝政 麟德元年 665年 “二圣” 臨朝 690年改國號為周,建立武周政權(quán) 神都帑(tǎnɡ)藏,積年充實,淮海漕運,日夕流衍。 ——王溥《唐會要·行幸》 一、強盛之基·大唐“三大帝王” (三)武則天——助唐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第11頁3段 “貞觀遺風” 兩次廢帝改國 號周唯一女皇 吸取教訓勤于政事 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政啟開元 治宏貞觀 平定 天下 貞 觀 之 治 完善三省六部 制定法律 減輕刑罰 改進科舉 官吏考察 減輕勞役 581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打擊敵對 創(chuàng)立殿試 選拔人才 減輕負擔 發(fā)展生產(chǎn) 唐高祖 (李淵) 唐太宗 (李世民) 女皇帝 武則天 建立大唐 貞觀遺風 武則天創(chuàng)立殿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注重以農(nóng)為本,發(fā)展生產(chǎn),使唐朝的經(jīng)濟文化繼續(xù)發(fā)展。不僅延續(xù)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也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在位期間大興告密之風,心狠手辣,重用酷吏,打壓政敵,大肆修建寺廟,耗費人力物力財力。 評價歷史人物:是否順應(yīng)歷史潮流的發(fā)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推動生產(chǎn)力(經(jīng)濟)發(fā)展。 乾陵中,武則天的碑上不著一字,被稱為“無字碑”。想一想:為什么武則天的碑上沒有碑文? 核心素養(yǎng) 問題探究 教師指導 知識拓展 自主學習 隋文帝 隋煬帝 唐太宗 武則天 依才能取士 設(shè)置 進士科 科舉制 創(chuàng)立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創(chuàng)立殿試、武舉 結(jié)合所學知識思考,下列皇帝為科舉制的發(fā)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隋朝創(chuàng)立 唐朝完善 3.唐太宗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币虼怂?) A.開創(chuàng)科舉 B.倡導節(jié)儉 C.輕徭薄賦 D.虛心納諫 牛刀小試 1. 從電視劇《貞觀長歌》中可以看出:統(tǒng)治者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減輕農(nóng)民負擔,從而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位統(tǒng)治者是( )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人稱“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古代帝王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C D C 6.房玄齡富于謀略,杜如晦善斷大事,唐太宗重用他們做宰相,這表明唐太宗( ) A.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 B.減輕刑罰 C.注重任用賢才 D.提倡節(jié)儉 5.殿試第一稱“狀元”,號稱“大魁天下”,是科舉考試中的最高榮譽。殿試制度的創(chuàng)立者是( ) A.隋煬帝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牛刀小試 4.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話:“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下措施符合這一治國理念的是( ) A.開創(chuàng)科舉取士制度 B.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C.減輕勞役發(fā)展生產(chǎn) D.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C C C 思維創(chuàng)新 伍 主觀①②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長安 2.貞觀之治 (1)李世民即位 (2)出現(xiàn)貞觀之治的原因 (3)貞觀之治 客觀①政治上 三省六部制、進士科..... 3.女皇帝武則天 (1)地位 (2)措施 (3)影響: ①殿試②..... ②經(jīng)濟上 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chǔ)。 觀看視頻 欣賞河南衛(wèi)視2021年春晚《唐宮夜宴》,感受璀璨盛唐文化。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施政措施 武則天在位期間的施政措施 政治 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 整頓吏治,打擊敵對官僚貴族 經(jīng)濟 減輕百姓田租和勞役負擔,鼓勵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繼續(xù)推行減輕百姓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 用人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創(chuàng)立殿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局面 貞觀之治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根據(jù)表格信息歸納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及歷史啟示? 重用人才,選賢任能 國家統(tǒng)一,統(tǒng)治者勵精圖治; 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減輕人民負擔; 國家統(tǒng)一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chǔ);統(tǒng)治者要心存百姓、勤政愛民; 要以民為本,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 重視教育,注重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 核心素養(yǎng) 問題探究 教師指導 知識拓展 自主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