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這不是和平,這不過是20年的休戰。——【法】福煦1918德國簽署停戰協議 ,一戰結束1939德國閃擊波蘭,二戰全面爆發和平?一戰后,真的迎來了和平嗎?第17課 戰爭與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學習活動一:分析以下史料,結合教材,概括二戰爆發的原因。材料二 由于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間的實力對比變化得很快,它們打破了戰后形成的相對均勢,重新瓜分世界的問題必然要再次提上日程。德國實力的迅速恢復是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重要表現。——姚麗《二戰全史》位次 1929年 對外出口 1937年 工業產量 1937年工業發展速度1 美國 美國 美國2 英國 德國 日本3 德國 英國 德國4 法國 法國 英國一、總覽:國際秩序的再失衡(背景)材料二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促使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斗爭空前加劇。各國為了緩和和擺脫危機,一方面提高進口稅率,高筑關稅壁壘,限制外國商品輸入,以保護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則實行貨幣貶值,廉價對外傾銷本國商品,以加緊爭奪國外市場。這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互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關稅戰、貨幣戰和傾銷戰。——方連慶等《國際關系史(現代卷)》學習活動一:分析以下史料,結合教材,概括二戰爆發的原因。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沖擊。美國羅斯福新政國家干預,繼續維持民主制度德意日法西斯主義以極端民族主義為基本特征,反對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對內恐怖獨裁,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思考:結合課本P103中的史料閱讀和歷史縱橫,指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應對經濟大危機的兩種方式。自主學習:閱讀課本梳理20世紀初德、意、日法西斯主義的誕生與發展歷程。1919年1922年1920年1921年1933年1936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成立“戰斗的意大利法西斯黨”德國·希特勒成立納粹黨日本·岡村、東條等軍人以軍部開展法西斯運動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權德國·納粹黨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意大利與德國結成軸心國√√√意大利法西斯黨徒德國納粹黨徒日本“二二六”兵變3、主要原因:法西斯主義的興起與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加速二戰爆發。學習活動一:分析以下史料,結合教材,概括二戰爆發的原因。學習活動一:分析以下史料,結合教材,概括二戰爆發的原因。1919年7月21日,300萬德國工人罷工24小時,抗議簽訂《凡爾賽和約》。材料三 可以說,“一戰”結束時就埋下了“二戰”爆發的種子,地點就在巴黎凡爾賽宮。種子的萌發還需要空氣、水、土壤等外部條件。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就為“二戰種子”提供了恰逢其時的生長條件。這次危機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空前嚴重、歷時最長的一次,從1929年一直持續到1933年。——思不群《二戰全史》《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材料四 在30年代那個時候,無論德國、意大利、日本,它們一概不滿意這些條件……這些國家在1919年訂立過一項條約,然而在十二年之后,它們不愿意實施了。——帕爾默《世界現代史》4、歷史原因:德日有濃厚的軍國主義傳統及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不滿。材料五 綏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國主義,面臨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挑戰,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種以犧牲其他國家利益為手段換取與對手妥協的政策”。——齊世榮主編《綏靖政策研究》材料六 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劃分了蘇德各自勢力范圍,西歐是德國的勢力范圍,東歐是蘇聯的勢力范圍(二戰爆發后,蘇聯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侵占了東歐6個國家領土)。學習活動一:分析以下史料,結合教材,概括二戰爆發的原因。1935.8 美國通過《中立法案》1938.9“慕尼黑陰謀”得意洋洋的張伯倫1939.8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5、重要原因: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慕尼黑協定》)二、近觀:國際實力的再碰撞(過程)亞洲戰場 歐洲戰場 非洲戰場局部階段全面爆發 戰爭擴大 戰爭轉折戰爭結束1931年九一八事變,揭開二戰序幕1937年七七事變,二戰在亞洲爆發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并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成為抗擊納粹德國的主要戰場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1942年中途島戰役是亞洲戰場轉折點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1942年阿拉曼戰役是非洲戰場轉折點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標志著歐洲戰場的結束1943年5月,非洲戰場結束學習活動二:結合教材103-105頁內容,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過程表格填空。據表格進一步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何特點?1942年1月,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①由局部戰爭到全球戰爭;②由帝國主義戰爭到反法西斯戰爭。1944.6.6英美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開始擴大轉折反攻結束聯合和平的破滅——二戰的進程與特點1941.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1931.九一八事變1945.8.15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2日本簽署投降書1942.6中途島海戰亞太戰場1942.8-1943.2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39.9德國突襲波蘭1945年雅爾塔會議加速勝利1945.5.8德國簽署投降書1941.6德國突襲蘇聯1943.2斯大林格勒戰役1943.7-8 庫爾斯克戰役1944.6 諾曼底登陸歐洲戰場1942.1《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北非戰場問題:概括戰爭進程的特點。特點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從局部戰爭到全球戰爭的過程。特點2 :美、蘇、英、中等同盟國家協同作戰,是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材料七 (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殘酷、更具破壞性。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840萬人的傷亡人數相比,這次大戰的傷亡人數達到了5000萬人,其中包括2000萬蘇聯人、1500萬中國人、500萬德國人、250萬日本人、100萬英國人和法國人、30萬美國人。最令人震驚的是,在這5000萬傷亡人數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殘忍地殺害的。這1000萬受害者是因種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被當做“不受歡迎的人” 被滅絕的。——《全球通史》三、聚焦:國際秩序的再重構(影響)學習活動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1、深重災難,損耗國力。2、建立以美、蘇為主導的戰后國際秩序——雅爾塔體系。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1943.111943.111945.21945.7中美英蘇美英蘇美英蘇美英開辟第二戰場;戰后處置德國;成立國際組織。重申雅爾塔會議精神;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戰后世界和平與安全做出安排;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日本所竊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雅爾塔體系是美蘇兩國按照二戰后期召開的雅爾塔一系列會議確定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的國際關系體系。學習活動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1945年5月以后歐洲領土變遷示意圖美蘇英法分區占領德國;日本被美國單獨占領。舊金山會議,中國在《聯合國憲章》簽字②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⑤美、蘇、英劃分勢力范圍;④成立聯合國,調節國際爭端、維護戰后和平;③對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①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思考:結合教材,指出圖片所示雅爾塔體系的主要內容。實質:大國強權⑥承認朝鮮最終獨立等。(1)性質:(2)宗旨:(3)原則:▲聯合國標志▲聯合國秘書長呼吁俄烏雙方在東正教復活節期間暫時停火思考:結合【學思之窗】,如何評價“大國一致”的原則?積極:有利于維護弱小國家的利益,一定程度上防止美國利用聯合國稱霸世界,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局限:一些大國可能濫用否決權,阻礙安理會職能的公正行使,成為某些大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3、成立國際性組織:1945.10.24 聯合國世界性、綜合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協調國際爭端、維護戰后世界和平的機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大國一致”原則(美蘇英法中)學習活動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學習活動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丘吉爾西歐 美國 蘇聯1948年全西歐的工業產量比1937年下降30%;西歐九國的出口只及美國1/2。 1948年美國的工業產量比1937年增長了47%,美國的工業生產量占世界2/3,擁有全球財富的50%左右。 以1938年的工業生產為100,到1950年蘇聯工業為166%,確立了世界第二工業大國的地位。軍事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1200萬人的軍隊,30艘航空母艦,1000艘戰艦,近500個軍事基地。壟斷了原子彈的制造。 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在歐亞許多地區有駐軍。1949年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53年氫彈爆炸成功。4、歐洲衰落,美蘇空前強大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政治、軍事強國蘇聯軍事、政治十分強大,國際威望高國際格局:從歐洲中心走向兩極格局材料八 中國、朝鮮、越南等亞洲國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等東歐國家,在共產黨等進步政黨的領導下擺脫了帝國主義的統治和羈絆,建立了人民政權,走上了建設獨立自主的國家道路。與此同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影響下,亞、非、拉地區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印度、緬甸、印尼、菲律賓、埃及、阿爾及利亞、蘇丹等一大批國家也紛紛走上獨立的道路。——金永華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5、推動了民族解放,加速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學習活動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和平到來了嗎?四、望遠:國際矛盾的再隱現(啟示)二戰后美蘇軍事力量 美國 蘇聯工業產量占53.4%;黃金儲備占74.5%;出口貿易占32.4%. 作戰飛機192000架、超重型轟炸機2865架、重型轟炸機猛增至11065架、擁有原子彈。 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產12萬門炮、19390萬發炮彈、3萬輛坦克、4萬架飛機,稍遜美國但大大領先其他國家。斯大林:蘇維埃制度比非蘇維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穩固……戰爭是現代壟斷資本主義基礎上發展的必然產物,只要資本主義存在,戰爭就不可避免。杜魯門:共產主義已經成為世界上一切邪惡的根源,全世界應該采取美國制度。同為戰爭罪犯,納粹德國的漢斯 弗蘭克在臨刑前懺悔:“千年易過,德國罪孽難消。”日本的東條英機卻在就刑前高呼“天皇陛下萬歲!”“911”恐怖襲擊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回望來路 方知歸途戰爭無贏家 和平無輸家世界需要和平《聯合國憲章》規定,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實行形成實質性事項的決議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這說明聯合國實行( )A.大國一致原則 B.爭端解決機制C.委任統治原則 D.民族自決策略《聯合國憲章》規定:安全理事會以聯合國十五會員國組織之;安全理事會關于程序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表決之;對于其他一切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這些規定( )A.與國聯盟約的宗旨基本一致 B.有效防范了霸權主義的產生C.使集體安全體制進一步完善 D.反映了戰后多極化趨勢出現聯合國的“大國一致”原則學思之窗:你如何看待安理會的投票程序 強調安理會五大國對維護世界和平與其他國際事務的責任和擔當。聯合國吸收國聯“全體一致”原則無法維護和平、制止侵略戰爭失敗的教訓,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全理事會,并實行“大國一致”原則,從而使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AC雅爾塔會議上,為了換取蘇聯對日作戰,美英兩國除答應把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交給蘇聯外,還出賣了中國的主權,如雅爾塔協議中規定要維持外蒙古現狀、大連商港國際化、旅順租借給蘇聯作為軍港,南滿鐵路和中東鐵路由中蘇雙方共同經營等。這意味著( )A.世界已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B.雅爾塔體系解決了美蘇矛盾C.美英已經無力與蘇聯抗衡 D.雅爾塔體系帶有強權色彩評價消極:大國強權“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丘吉爾《凡爾賽合約》不僅把戰爭責任完全推給德國,還對德國進行了苛刻的掠奪。而在雅爾塔會議上,“德國人要吃飯”成為新的口號,而不是一味的打擊和宰割戰敗國。由此可見,相比于凡爾賽體系,雅爾塔體系( )A.確立了公正的國際秩序B.保障了戰勝國的利益C.有利于國際秩序的相對穩定D.改變了傳統國際格局積極:維護和平CD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20世紀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后分別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和雅爾塔體系。下列關于這兩個國際體系相同點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都宣稱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②都形成了有效制裁侵略的機制③都帶有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 ④都實現了國際格局中心的轉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凡爾賽體系 雅爾塔體系目標 成員/實質主要機構結果避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安全維護了帝國主義戰勝國的利益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和平共處國聯(全體一致)聯合國(大國一致)孕育戰爭奔赴和平B國際格局的演變歐洲美蘇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歐洲大傷元氣美蘇關系變化殖民體系土崩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一、總覽:國際秩序的再失衡(背景)二、近觀:國際實力的再碰撞(過程)三、聚焦:國際秩序的再重構(影響)四、望遠:國際矛盾的再隱現(啟示)課堂小結戰爭的統計數據背后,是平民、戰俘、女性、兒童及弱勢群體承受了最深重的苦難,他們的犧牲往往被宏觀敘事掩蓋,但卻是戰爭殘酷性最真實的體現。結 束 語20 世紀初,世界形成密切聯系的整體。帝國主義的各種矛盾導致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為代表的國際秩序,趟過“血路”的世界,沒有帶來真正的和平,反而孕育著另一場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以雅爾塔體系為代表的國際秩序,仍然具有強權政治烙印,但對戰后的和平與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戰后期爆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對資本主義秩序的重大突變,深刻影響著世界歷史進程。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民族民主運動,促進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動搖了帝國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統治秩序。再次趟過“血路”的世界,似乎找到和平的曙光,但現實卻告訴我們,真正的和平還未到來。回望來路方知歸途戰爭無贏家和平無輸家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