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第四單元 走向整體的世界第三單元 走向整體的世界第四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第8課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第9課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一條主線:資產階級革命興起,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兩大趨勢:以法律為標志的國家權力代替君主專制,公民取代臣民四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一、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人性自由二、16—17世紀的宗教改革——信仰自由三、16—17世紀的科學革命——真理自由四、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權利自由本單元時間軸一、人性自由(文藝復興)《雅典學院》是意大利畫家拉斐爾于1510年應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聘請創作的一幅壁畫作品。 現收藏于意大利梵蒂岡博物館。該畫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舉辦雅典學院之逸事為題材,以極為兼容并蓄、自由開放的思想,打破時空界限,把代表著哲學、數學、音樂、天文等不同學科領域的文化名人會聚一堂,寄托了作者對希臘人文精神的追求。“原罪”“靈洗”“救贖”中世紀神學的理論基礎1.背景人是丑陋卑微的神權至上禁欲苦行追求來世人口減少 ,包括傳教士。人有價值尊嚴以人為中心追求現實幸福2.人文主義人的欲望人的感情《十日談》《神曲》人的慈愛人的偉大《圣母像》《大衛》“我不想變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宇宙的精華!” ——《哈姆雷特》材料一:文藝復興運動打破中世紀神學桎梏,使文化的各個領域從蒙昧主義、禁欲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康天意《文明狂飆疾進時代》材料二:正是在這種復興古代和熱愛自然的雙重作用下,近代科學產生,人和世界被發現。 ——王榮江《西方科學與人文精神》3.影響積極:①文化:推動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的繁榮和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與發展。②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宗教改革,為啟蒙運動打下思想基礎。③經濟: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動新航路的開辟。材料三:它只以受過教育的社會上層為對象,就是人數有限的城市或貴族精英……在16世紀初,當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已經達到高峰的時候,道德墮落跟隨個性的高度發展成為了一種流行。這種精神常常表現出肆無忌憚的利己主義。 ——布洛克《人文主義》消極:①個人:造成個人私欲膨脹和社會混亂。②階層:局限于資產階級和少數知識分子群體中,沒有廣泛發動群眾。二、信仰自由(宗教改革)文藝復興的影響側重于知識分子,而宗教改革側重于大眾群體。享受到了文藝復興所開拓出來的人文主義的影響,把歐洲人民的覺悟,提高了一步。——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售賣贖罪券》1.背景28 很顯然,當錢幣投入錢柜中“叮當”作響的時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貪欲心。至于代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為轉移。36 每一個基督徒,只要感覺到自己真誠悔罪,就是不購買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罪成全部免罰。81 這種對贖罪券的荒謬宣傳,使得那些有學問的人,對于保持大家對教皇的尊敬,也確實感到困難,對于俗人的懷疑和非難更難以解答。83 例如,既然教皇為了募款修筑教堂就教這樣一件極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無數的靈魂,那么他何以不為神圣的以及解救靈魂的最高需要,而素性將一切靈魂都解脫,使煉獄中不留一人呢?——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節選2.內容人,應當怎樣實現救贖?因行稱義因信稱義GOD教皇、教士教階制度人:國王、資產階級、其他教徒GOD人:國王、資產階級、其他教徒民族 信仰教會 圣經3.影響材料四: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歐文明的現代化。當時,識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躍;民眾覺醒和參政的程度是歐亞大陸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關職業的數據統計……大部分商界領袖、資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現代企業中的高級技工和接受過高級技術和商業培訓的職員,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材料三:世俗當局控制著神職人員的任命和教會的財務。宗教改革的直接和決定性的遺產是權力由教會向政府的轉移。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一:他破除了對權威的信仰,卻恢復了信仰的權威。他把僧侶變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變成了僧侶。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①思想:沖擊神權統治,促進思想解放,傳播人文主義②經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③政治:推進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④文化: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三、真理自由(科學革命)哥白尼“日心說”伽利略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達爾文“生物進化論”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維薩留斯“人體解剖學”牛頓“三大定律”上帝在地球→地球是中心,否則?既然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上帝創世說自然也靠不住既然蘋果落地不是上帝的安排王權專制自然也是靠不住的觀察→推測→實驗→證明,理性1687年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標志著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形式的經典力學的成熟。1666年就想到了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1687年才正式提出,21年干嘛去了 ◆1543年,哥白尼臨終前發表了《天體運行論》;◆1600年,布魯諾因捍衛“日心說”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1633年,判處伽利略終身監禁……科學的兩大作用:解放思想、推動生產力。在18世紀之前,前者作用尤為明顯。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發生大地震,地震、火災、海嘯導致近十萬人死亡。一個全能公正、關懷眾生的上帝怎么會下令發生如此的浩劫 他到底為什么要以如此奇怪而可怕的方式來殺死正在拜神的男女老少 對此只有一個回答,那就是自然的力量是獨立于它們的創造者而行動的。 ——伏爾泰牛頓可以通過觀察、實驗發現主宰世界的自然法則。啟蒙思想家們相信,他們也可以發現主宰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杰克遜《世界歷史》“光明”從牛頓頭上照下,通過繆斯女神手中的鏡子反射到伏爾泰正在寫作的手稿上,啟發他的啟蒙著作。1738 伏爾泰《牛頓哲學原理》封面如果說,文藝復興把神從人們的生活中驅逐出去,那么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把神從天文學中驅逐出去;17世紀的牛頓把神從無生命現象的研究領域驅逐出去;19世紀達爾文把神從有生命現象的研究領域驅逐出去,最終完成了驅逐上帝的任務。四、權利自由(啟蒙運動)啟蒙啟迪蒙昧用什么啟迪?理性什么是理性?人的判斷思考思考什么?人的權利:自由、民主、平等怎樣思考?科學的方法專制主義和教權主義啟蒙運動就是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照亮人們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運動。1.概述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17世紀洛克18世紀法國成為啟蒙運動中心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18世紀后期啟蒙運動達到高潮,并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北美地區休謨、亞當·斯密(英)康德(德)分權思想,贊成君主立憲制洛克伏爾泰亞當斯密孟德斯鳩盧梭康德勞動是財富的源泉,自由競爭抨擊天主教會,開明君主制,天賦人權三權分立,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人非工具,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為什么發源于英國?英國資本主義最發達為什么中心在法國?法國的封建勢力更強大,矛盾更尖銳。材料一:國家權力有三種:立法權、執行權和對外權。國家必須根據正式頒布過的、長期有效的法律來統治。法律一經制定,無論貧富貴賤,每個人都必須平等地服從,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法律的約束與制裁。 ——洛克《政府論》材料二:在市場交換中,我的面包賣出去了,我的權利得到了實現,同樣你買了我的面包,有面包吃,你的權利也得到了實現。——亞當斯密材料三:通過社會契約,人民建立一個自已管理自己的政府。當人民的權利被篡奪并被用來壓迫和奴役人民時,人民完全有權利舉行起義,有權利用暴力來消滅篡權者。 ——盧梭分權制衡自由競爭人民主權說2.內容思想: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政治:①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有助于建立資產階級統治。②啟蒙思想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中華民國成立3.意義4.局限法國《人權宣言》: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一律平等。美國《獨立宣言》:造物者賦予人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 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溫斯頓·丘吉爾:“我討厭印度人。他們是殘忍的民族,有著野蠻的宗教。饑荒是他們自己的錯,他們繁殖起來像兔子。”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的王國,理性的國家在實踐中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馬克思文集》5.啟蒙與中國吾人皆知,啟蒙時期之哲學家,皆深固有感于孔子之學說。——李約瑟康雍乾以道德來治理天下,這便是開明君主制的一個典范。科舉制通過層層嚴格考試的人才能進入衙門任職,人們全然不可能謾想一個比這更好的政府。 ——伏爾泰評價中國本課思維導圖1. 16世紀的思想家蒙田從教育要培養“完全的紳士”理念出發,強調要注重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完整的人”,即不僅體魄強健、知識淵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斷力和愛國、堅韌、勇敢、關心公益等優秀品質。蒙田的教育主張( )A. 擺脫了宗教觀念的長期束縛B. 反映了啟蒙運動生而平等的理念C. 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高漲D. 體現了文藝復興思想對人的認識D2. 關于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于是借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財。自此之后,人人自帶直撥‘熱線’了”。材料反映了這場宗教改革A. 否定信仰天主教和上帝B. 否定天主教會權威C. 宣揚教皇教會至高無上D. 主張王權高于教權B3. 啟蒙運動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惡,因為任何邪惡的存在……僅僅是不良環境的產物,而這種環境是人類創造的,人類也可以改變它”。這反映出他們已經理性地思考A. 宗教改革運動的缺陷B. 社會的改造問題C. 科學的價值與作用D. 人類與環境的辯證關系B4. “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得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時,他們就做得更對。”材料所宣揚的思想是( )A. 自由平等B. 權力制衡C. 人民主權D. 理性法治C5.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熱情謳歌充滿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態度,并追求現世幸福和享樂,西歐宗教改革思想家們卻將這視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卻又共同推動了西歐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過渡。這是因為他們都( )A. 否定了羅馬教皇的權威B. 提升了新興資產階級政治地位C. 沖破了傳統對人性的束縛D. 沉重打擊了封建君主專制統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