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研究思維的規律和方法的學問邏輯思維規則辯證思維方法思維意識理性認識廣義狹義邏輯學辯證邏輯形式邏輯廣義狹義方法運用狹義邏輯學本冊主線《邏輯與思維》本冊主線樹立科學思維:遵循邏輯思維規則、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提高創新能力科學思維創新思維能力第二單元遵循邏輯思維規則學習如何明確概念、準確判斷、正確推理,讓我們的思維更加合乎邏輯我們學的邏輯是什么邏輯?關注的問題是什么?(2.1課P8-9)形式邏輯:特別關注的問題:推理問題。推理結構:是由前提和結論構成的,由前提推導結論,前提作為結論的理由。抽象思維vs感性思維 的 基本單元:所有馬都是動物,所有白馬都是馬,所以,所有白馬都是動物。小明前提結論推導概念概念判斷用“所有......都是……”的形式結構將兩個概念聯系起來構成判斷推理不同的判斷加以比較前提、推導、結論…概念vs感性形象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4.1概念的概述一、概念的含義2.概念: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相關鏈接:反映某一客觀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觀事物本身,它們之間是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人”這個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個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又不專指某個具體對象,比如張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一、概念的含義P233.概念的表達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例如:“母親”和“媽媽”是不同的語詞,但表達的是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這個詞既可以指“老師”,也可以指“尊者”、“丈夫”等; 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一、概念的含義茶顏悅色英文招牌“Sexy Tea ”引爭議2022年9月14日,正值茶顏悅色南京第三家店開業期間,有南京市民反映茶顏悅色水游城店外墻上“Sexy Tea”的英文招牌有些不妥,這樣的英文表述配上古典的女子形象,可能會引發不好的聯想……此事經媒體報道后,立刻在網絡上引起爭議。有網友認為這樣的表述不合適,似在打“擦邊球”,也有網友表示“沒什么不好的,該英文名很有韻味,沒必要換”,“Sexy Tea”我覺得很酷啊,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和個性也是好的”。9月17日,茶顏悅色相關負責人也發文致歉并解釋到,“Sexy Tea”的本意是希望顧客能從每一杯茶里感受到驚喜,讓茶顏每一杯作品都能有自己的特色,而“Sexy”一詞“富有魅力的”注釋比較貼切,則因此得名。最終茶顏悅色決定撤下近日新開門店的SexyTea標識,并表示后期的新店中不再沿用該英文名。二、概念的基本特征白馬 不是 馬?白馬 不等于 馬?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 概念的基本特征:內涵與外延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要知道一個概念究竟是在指“誰”,就要弄清楚這個概念的外延。內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要知道一個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這個概念的內涵。相關鏈接: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二、概念的基本特征2.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AB注意分析: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圍上的關系。可以畫圖。二、概念的基本特征P24-252.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1)相容關系:全同關系、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交叉關系。①全同關系:指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②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③交叉關系:指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二、概念的基本特征P252.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2)不相容關系(全異關系):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① 矛盾關系: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② 反對關系: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表示為:A+B=C表示為:A+B<C比較矛盾律與排中律知識回顧:2.2課比較矛盾律和排中律:1.適用范圍不同(1)矛盾律——適用于矛盾關系判斷,也適用于反對關系判斷;(2)排中律——適用于矛盾關系判斷。矛盾關系:是長沙人、不是長沙人反對關系:輸和贏(還有第三種情況平局)贊成和反對(還有第三種情況中立)2.要求不同矛盾律——必有一假,不能都肯定;錯誤:“自相矛盾”(“兩可”)排中律——必有一真,不能都否定。錯誤:“兩不可”回憶舊知識二、概念的基本特征課堂練習判斷以下各組概念是什么關系“團員”和“非團員”“團員”和“黨員”“大學生”和“學生”“中國人”和“臺灣人”“商品”和“勞動產品”矛盾關系反對關系種屬關系屬種關系種屬關系【答案】C【詳解】AC: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語詞是形式而概念是內容,A說法錯誤,C正確。B:概念是抽象思維的基本單元,B說法錯誤。C: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D說法錯誤。概念是人們頭腦中的思想,是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的,要把我們頭腦中的概念傳達給別人,就必須借助于有聲的或有形的語詞。下列關于概念與語詞的關系的理解,正確的是( )A.概念是語詞的形式,語詞是概念的內容B.概念和語詞都是抽象思維的基本單元,都是思維的基本細胞C.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語詞是概念的語言表達形式D.概念與語詞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一個概念只能用一個語詞來表達【答案】C【詳解】①: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的統稱為屬性,①正確。②:屬性與概念不同,內涵與外延的統一是概念的基本特征,②說法錯誤。③:事物的屬性可以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③正確。④:屬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不是人腦的主觀反映,④說法錯誤。事物與屬性是不可分的,事物都是有屬性的事物,屬性也都是事物的屬性。以下關于事物的屬性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從內容上看,屬性是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的統稱②從基本特征上看,屬性是內涵與外延的統一③從種類上看,屬性可以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④從形式上看,屬性是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系在人的大腦中的反映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為了證明“白馬非馬”的論題,公孫龍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馬”,給“黃馬”“黑馬”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求“白馬”,給“黃馬”“黑馬”就不合要求。“馬”講的是馬的形體;“白”馬講的是馬的顏色。講顏色不同于講形體,所以“白馬非馬”。下列對于“白馬”與“馬”的關系理解正確的是( )A.“白馬”的內涵大于“馬”的內涵,二者是屬種關系B.“白馬”的外延小于“馬”的外延,二者是種屬關系C.“白馬”的內涵不同于“馬”的內涵,二者是矛盾關系D.“白馬”的外延不同于“馬”的外延,二者是反對關系B下圖表示兩個概念外延之間的關系,下列組合中符合圖示信息的是( )①S:社會實踐 P:社會主義改造②S:政黨制度 P:國家結構形式③S:上層建筑 P:收入分配制度④S:用益物權 P:宅基地使用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詳解】題干S:P的關系是屬種關系。①:社會實踐包括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屬于社會實踐的一種,因此,社會實踐與社會主義改造屬于屬種關系,①正確。②:政黨制度與國家結構形式是全異關系,排除②。③:收入分配制度屬于生產關系,上層建筑與收入分配制度屬于全異關系,排除③。④:用益物權是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包括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可見,用益物權 與宅基地使用權屬于屬種關系,④正確。從概念外延的不相容關系看,下列各項與“白天—黑夜”的關系一致的是( )A.男人—女人B.黨員—干部C.白色—黑色D.老人—小孩【答案】A【詳解】A:矛盾關系是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從概念外延的不相容關系看,“白天—黑夜”、“男人—女人”的關系都屬于矛盾關系,A正確。B:交叉關系亦稱“部分重合關系”,是指兩個概念外延間有一部分重合的關系。該選項屬于交叉關系,B排除。CD:反對關系是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這兩項均屬于反對關系,CD排除。(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面三個語句一真兩假,那么S與P的外延關系應是( )①有些S是P②有些S不是P③有些P不是SA.全同關系B.屬種關系C.交叉關系D.種屬關系【答案】A【詳解】A:若S與P的外延關系是全同關系,則“有些S是P”為真,“有些S不是P”為假,“有些P不是S”為假,符合“一真兩假”要求,故A符合題意。B:若S與P的外延關系是屬種關系,則“有些S是P”為真,“有些S不是P”為真,“有些P不是S”為假,不符合“一真兩假”要求,故B不符合題意。C:若S與P的外延關系是交叉關系,則“有些S是P”為真,“有些S不是P”為真,“有些P不是S”為真,不符合“一真兩假”要求,故C不符合題意。D:若S與P的外延關系是種屬關系,則“有些S是P”為真,“有些S不是P”為假,“有些P不是S”為真,不符合“一真兩假”要求,故D不符合題意。倒推法甲:我不是罪犯乙:丁是罪犯丙:乙于五天前找人賣盜車丁:盜車的不是我(2)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真話,則罪犯是誰?(1)假定這四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則罪犯是誰?(1)乙和丁供詞相互矛盾,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說假話,根據矛盾律,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乙和丁中必有一假,則甲、丙為真話。甲說我不是罪犯是真話,則甲不是罪犯;丙說的話為真,因此乙是罪犯。(2)乙和丁供詞相互矛盾,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詞是真,根據排中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這唯一的真話在乙和丁中,則甲、丙的供詞為假。甲說他不是罪犯為假,因此甲是罪犯。請你破案:確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人,并說出你運用了什么律。在審訊中,四人口供如下: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和其他正當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為。下列是有關正當防衛的部分觀點:甲:正當防衛是彰顯社會公平正又并受到法律鼓勵和保護的行為。己:好人出手相助后得不到應有的支持,他們下次可能不愿再出手。丙:大眾期待的法律是讓壞人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丁:司法機關要換位思考,才能處理好案子。根據材料,下列判斷或推理正確的是①司法機關沒有處理好案子,說明他們沒有換位思考②除非出手相助后得到支持,否則好人可能不愿再次出手③彰顯社會公平正義并受到法律鼓勵和保護的行為是正當防衛④既讓壞人犯罪成本更高又保護好人出手的法律才是大眾期待的法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②④符合題意。“司法機關要換位思考,才能處理好案子”屬于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有效推理形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司法機關沒有處理好案子,說明他們沒有換位思考”屬于否定后件式,是錯誤的推理形式,①排除。換位推理中,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換位后也不能周延,“彰顯社會公平正義并受到法律鼓勵和保護的行為”作為謂項,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結論中也不能周延,正確的換位是“有的彰顯社會公平正義并受到法律鼓勵和保護的行為是正當防衛”,③排除。4.(2024·南京期中)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下列選項中,犯了“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的是( )A.農田里種有棉花、黃麻和糧食作物B.期刊分為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C.中國的少數民族分為蒙、藏、回、滿、維吾爾等五十多個民族D.文學體裁分為詩歌、小說、戲劇、散文、記敘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