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①市場機制引導和調節著資源在全社會的配置。②市場競爭能夠引導資源流向效率高的領域和企業,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進步,實現優勝劣汰。市場調節優點缺陷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②市場調節有其自身的局限性③市場調節局限性的危害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無形手”“有形手”市場是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決定作用)“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兩個輪子,它們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缺一不可。“雙輪驅動”,才能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彌補不足)復習舊知2.2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學習目標課標要求:闡述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意義,辨析經濟運行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解析宏觀調控的目標和手段。學習目標:1.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2.理解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3.把握宏觀調控;4.區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學習重點、難點:區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難點)政府的職能和作用(重點)202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這十年來我國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超過1.2萬美元。這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成熟定型,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加快形成,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這十年來,中國人民實現全方位生活改善,民生兜底保障網進一步加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勝利完成。這十年來,中國經濟安全得到全面加強,糧食生產連續七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持續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結合材料,運用教材22頁的內容,談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成就”近十年的中國奇跡“?堅持黨的領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實行科學的宏觀調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發展過程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1992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5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2003201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2019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1993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地位2022二十大: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原因: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1)重要特征: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黨對經濟的領導主要是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2)有機結合: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既能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又能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共性自己鮮明特征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在一起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勢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結合起來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3)根本目標: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標。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生產環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交換環節、消費環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分配環節)既能調動勞動者和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效率提高又能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防止兩極分化效率公平宏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共有特征,無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它們都是把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相結合。區別在于能否實行科學的宏觀調控。(4)內在要求: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原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夠通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發揮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港珠澳大橋長江三峽大壩2021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二1、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戰略規劃四政策三監管一服務)職 能 作 用 關鍵詞① 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 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戰略”“規劃”……② 實施宏觀經濟政策 保持宏觀經濟穩定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稅收”“信貸”……③ 實施產業政策 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 “產業”④ 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 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中部”“東部”“綠色”……⑤ 通過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 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缺陷 “反壟斷”“監管”“懲處”……⑥ 通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 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會保障”“公共衛生”……材料一:國務院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材料二: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材料三: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政府具有哪些經濟職能 分別發揮了什么作用 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實施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材料四: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竟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嚴禁并懲處各類違法活動,激發市場活力。材料五: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財政、貨幣政策同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應,實施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材料六: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優化社會教助和慈善制度。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政府具有哪些經濟職能 分別發揮了什么作用 通過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缺陷實施宏觀經濟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通過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宏觀調控的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為主)(為輔)宏觀調控最常用的經濟手段財政政策貨幣政策(1)含義: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經濟總量進行調節控制。(2)地位:科學的宏觀調控是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之一(3)主要目標:①促進經濟增長(首要目標)②增加就業 ③穩定物價 ④保持國際收支平衡2.科學的宏觀調控——政府的職能之一《2023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讀政府報告 品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2023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4)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2.科學的宏觀調控——政府的職能之一國外供給社會總供給國內供給產品和勞務進口產品和勞務生產社會總需求國內需求國外需求產品和勞務出口投資(生產資料)消費(生活資料)社會總供給:向社會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社會總需求:實際形成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力總量。總供給總需求≈經濟過熱表現:總需求過旺,物價全面、持續上漲,紙幣貶值。對策:“降溫”,抑制總需求,穩定物價。<總供給總需求經濟過冷(滯緩)>表現:總需求不足,物價下跌,紙幣升值;企業投資萎縮,失業增加。對策:“升溫”,刺激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總供給總需求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5)宏觀調控的主要經濟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2.科學的宏觀調控——政府的職能之一比較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不同點 制定者 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 (必須由全國人大通過) 中國人民銀行直接制定(中央銀行)措 施關鍵詞相同點 ①都是經濟政策,都是宏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手段;②都有擴張性和緊縮性之分; ③都是逆周期調節;④都屬于總需求調節工具;⑤一般條件下,二者相互配合起作用。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政策公開市場業務、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貸款、貨幣的供應量、信貸量、利率稅率、稅收、國債、政府采購、補貼等信貸、利率、外匯、匯率、存款準備金率、正回購、逆回購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如何調節經濟 經濟過冷/緊縮期總供給總需求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導致經濟過冷經濟下行表現需求不足物價下跌影響企業:利潤減少,規模縮小,失業增加。個人:短期內消費水平提高。長期失業增加,收入減少,生活水平下降。需 要增加總需求刺激消費增加貨幣流通財政政策(財政部門)“多出少收”①增加財政支出②減稅:降低稅率,提升起征稅點③降費:④增發國債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多放少進”①降低存貸款利率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③買入有價證券④公開市場業務措 施擴張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實 質 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 社會總供給<社會總需求經濟態勢 經濟滯緩(過冷) 經濟過熱政府 (財政政策)央行 (貨幣政策)目的 刺激需求(升溫) 抑制需求(降溫)擴張性(積極的)財政政策:增支減收增發國債,增加支出;降低稅率,減少稅收擴張性貨幣政策:降存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逆回購(投放、買入)緊縮性財政政策:減支增收減發國債,減少支出;提高稅率,增加稅收緊縮性貨幣政策:升存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正回購(回收、賣出)冷擴擴:增支減稅、降雙率逆回購(增加流動性)熱緊緊:減支增稅、升雙率正回購(減少流動性)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有局限性,它存在著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等弊病,需要國家加強宏觀調控以彌補市場調節的缺陷。②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必須發揮宏觀調控職能。③科學的宏觀調控是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之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6)宏觀調控的原因:2.科學的宏觀調控——政府的職能之一2021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1)重要性(地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2)態度:我們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保障。(經濟運行中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市場配置資源(看不見的手)發揮政府作用(看得見的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地位基本特征重要特征有機結合根本目標內在要求經濟職能及其作用宏觀調控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重要組成部分含義主要目標主要任務最常用的經濟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原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本框小結考向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2022·全國乙卷)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在東北地區開展糧豆輪作,在長江流域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這是為了 ①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產量②發揮市場決定作用,有效配置農業資源③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更好滿足市場需求④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實現農產品自給自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對點練習A考向二 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2023·哈爾濱高一期末)有關數據顯示,直播帶貨讓超過50%的商家銷售都獲得新增長,但是,從業者眾多、行業門檻低、主播素質良莠不齊,出現違法違規操作、虛假夸大宣傳、“三無”產品充斥其中、售后服務難以保障等亂象,擾亂了網絡市場交易秩序。國家解決上述問題的做法正確的是 A.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B.不斷規范市場行為,參與商家的日常經營C.完善主要由政府決定價格的機制D.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全面提升市場監管能力對點練習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