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章 物質的特性 質量評價作業(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章 物質的特性 質量評價作業(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3章 質量評價作業
[時間:90分鐘 分值:120分]
班級: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
A.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B.把一塊-10 ℃的冰放到0 ℃的房間里,冰會慢慢熔化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D.水的沸點會低于或高于100 ℃
2.下列現象發生的過程中,要吸收熱量的一組是(  )
①春天,冰雪熔化匯成溪流 ②夏天,室外的自來水管外側出現濕潤現象 ③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 ④冬天,玻璃窗上出現了冰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①點燃酒精燈,酒精燃燒;②一段時間后蠟燭熔化、掉落;③再過一段時間后火柴燃燒。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①中酒精燃燒屬于物理變化
B.②中蠟燭熔化屬于化學變化
C.②③的現象能說明所有金屬都具有導熱性這一物理性質
D.①③中的現象體現出物質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
4.小明將試劑瓶中的部分蒸餾水倒入量筒后(如圖所示),試劑瓶中剩余的蒸餾水和量筒中的蒸餾水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
①體積 ②凝固點 ③質量 ④密度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某工廠要制造一種特殊用途的鋼罐,要求在鋼罐內表面牢牢地壓接上一層0.25 mm厚的鋁膜。技術人員聯合攻關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鋁膜緊貼到鋼罐內表面,排出鋁膜與鋼罐之間的空氣,再向鋼罐內灌滿水并插入冷凍管使水結冰,鋁膜就可以牢牢地壓在鋼罐內表面了。關于使鋁膜與鋼罐壓牢的方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鋁膜與鋼罐之間的水把它們凍牢了
B.水結冰時放出的熱量使鋁膜焊接在鋼罐內表面了
C.大氣壓的作用把鋁膜壓接到鋼罐上了
D.水結冰膨脹產生的壓力把鋁膜與鋼罐緊緊地壓牢在一起了
6.過年了,在下列年俗文化中,涉及的變化主要是化學變化的是(  )
A.搗年糕 B.掛彩燈 C.做糖畫 D.燃放煙花
7.垃圾是被放錯位置的資源,將垃圾正確分類可以保護環境,實現資源再利用。下列對垃圾的處理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
A.將金屬邊角料壓成塊存放
B.將其他垃圾焚燒用來發電
C.將廚余垃圾發酵變成有機肥料
D.將有害物質轉化成無毒害物質
8.制酒工業中,人們用蒸餾法來提高酒精的純度,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先給含水較多的酒加熱,將蒸汽引出,再經過冷凝管(冷凝管是雙層玻璃管,冷卻劑從管口a流入,從管口b流出),使蒸汽冷卻成純度較高的酒精溶液。用這種方法蒸餾酒精時,下列關于發生的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汽化 B.只有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9.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窗玻璃上會“出汗”或結“冰花”。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有:①“汗”出現在玻璃窗的室內一面;②“汗”出現在玻璃窗的室外一面;③“汗”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⑤“汗”是液態水;⑥“汗”是水蒸氣;⑦“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⑧“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外表面。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④⑤⑦ B.①③⑤⑧
C.①④⑤⑧ D.②④⑥⑧
10.暑假期間,小金去同學家,同學在一杯飲料中放入一種晶體顆粒,飲料瞬間“沸騰”起來,杯口霧氣騰騰。小金拿起杯子時卻又感覺涼涼的。同學告訴他放入飲料中的是干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飲料“沸騰”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碳
B.“沸騰”時飲料的溫度保持不變
C.拿杯子的手感覺涼主要是因為蒸發吸收熱量
D.杯口的白色霧氣是水蒸氣
11.某興趣小組用相同的小燒杯盛等量的水,用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水加熱,乙杯為隔油加熱,丙杯為隔砂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小燒杯外部水、油和砂的溫度分別為100 ℃、300 ℃、600 ℃,且觀察到乙、丙兩個小燒杯中的水呈沸騰狀態。三個小燒杯中水的溫度的大小關系為(  )
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12.在研究物質密度時,小英對某種固體的密度和體積的關系作出右圖實線所示的圖像。有關該圖像說法如下:①該固體的密度為2.0×103 kg/m3;②圖中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相應體積該固體的質量;③該固體的密度不隨體積的增大而變化;④當該固體的體積為3 cm3時,它的質量為2 g。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圖甲為水的密度在0~10 ℃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圖乙為北方冬天湖水溫度分布示意圖。根據圖像及水的其他性質,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  )
A.溫度等于4 ℃時,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 ℃范圍內,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
C.圖乙中從上至下A、B、C、D、E處的湖水溫度分別為4 ℃、3 ℃、2 ℃、1 ℃、0 ℃
D.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
14.實驗中的操作技巧對于實驗的完成和探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實驗操作說明錯誤的是(  )
A.先用溫度計測量瓶中酒精的溫度,再將溫度計從瓶中拿出來,通過比較溫度計的示數變化,可以探究蒸發吸熱
B.探究水蒸氣的液化時,用酒精燈給水加熱,是為了說明只有溫度高的水蒸氣才能液化
C.觀察水的沸騰現象實驗中,安裝實驗器材時要由下向上安裝
D.觀察冰、燭蠟的熔化實驗中,冰與燭蠟應碾碎才能與溫度計玻璃泡充分接觸
15.小明用托盤天平、量筒和燒杯測量某種食用油的密度。下圖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過程。幾位同學對他的實驗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
A.甲同學認為他測出的油的質量為62 g
B.乙同學認為他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大
C.丙同學認為他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小
D.丁同學認為他的實驗操作簡捷,結果準確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共21分)
16.(2分)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隨后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順利進入中國空間站,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向著更高領域邁進。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運載火箭發射塔下面設有導流槽,里面裝著大量的水,因為水__ 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可以帶走燃料燃燒產生的大量的熱,防止鐵架被燒斷。
(2)航天員曾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右圖是其中的一個實驗場景,航天員成功制作了一個水球,此現象說明液體內部分子間存在__ __,從而促使液體表面收縮,形成球體。
17.(4分)實驗室里,同學們進行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
(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P和Q,應先調整__ __(填“P”或“Q”)的位置。
(2)實驗中通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目的是__ __。
(3)根據實驗數據,小科畫出了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圖像后可知:
①冰熔化過程中,溫度__ __。
②不考慮熱量損失,第2~4 min冰吸收的熱量_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 min水吸收的熱量。
18.(5分)某同學利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做了以下幾個小實驗。
(1)把干冰放入試管中,在試管口套氣球,如圖甲所示。氣球體積會逐漸變大,這是干冰__ 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導致的;一段時間后,試管底部的外壁出現了白霜,如圖乙所示,這是由于干冰發生上述物態變化時需要__ __熱,使試管底部溫度降低,靠近試管外壁的水蒸氣__ 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霜。
(2)取一塊干冰放入常溫下的水中,杯中的水立即就“沸騰”了,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現大量“白氣”,如圖丙所示。水中的氣泡主要是__ __(填“水蒸氣”或“二氧化碳氣體”),杯口的“白氣”是__ __(填“水蒸氣”“二氧化碳氣體”或“小水珠”)。
19.(4分)小明和小華分別利用圖甲所示的相同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當水溫接近90 ℃時,每隔__ _ __(填“0.5 min”或“3 min”)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出圖丙所示的水的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像。
(2)小明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的兩種情況,如圖乙中a、b所示,則圖__ __(填“a”或“b”)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3)圖丙中,小明和小華繪制的圖像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__ __。
(4)通過探究,小明和小華得出液體沸騰的特點:液體在沸騰過程中__ __。
20.(2分)國際衛生組織把苯定為強烈致癌物質。苯是一種沒有顏色、帶有特殊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苯的沸點是80.1 ℃,熔點是5.5 ℃。在一定條件下,苯分別能跟氫氣、溴、濃硝酸、濃硫酸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苯還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苯的物理性質有__ _ _ __(答對兩條即可)。
(2)苯的化學性質有__ __(答對兩條即可)。
21.(4分)氧氣瓶內存有一定質量的氧氣,當給病人輸氧氣的過程中,瓶內剩余氧氣的質量__ __,密度__ __(以上兩空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某瓶氧氣的密度是6 kg/m3,供氧用去了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__ __kg/m3。某學生使用托盤天平稱物體質量時,不小心把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時,盤中砝碼的總質量為32 g,游碼的示數為3.3 g,則該物體的實際質量為__ _ __。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共34分)
22.(8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中:
(1)小琳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甲所示。分析圖像可知,冰的熔點是__ __℃,其熔化過程的特點是__ __。在第6 min時處于__ __(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
(2)另一個小組為了使物質更快受熱,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你認為該裝置存在的不足之處是__ __。
23.(4分)暑假期間,小明用托盤天平測量一杯加蓋密封的冰水混合物的質量。他先把游碼撥到圖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動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接下來他把杯子放在天平左盤內,在天平右盤內放50 g砝碼一個、10 g砝碼一個,然后將游碼撥到圖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回答下列問題。
(1)杯子和冰水混合物的總質量為__ _ __。
(2)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明發現天平分度盤上的指針發生了偏移。請推測指針如何偏移,并寫出原因。__ __。
24.(10分)小光同學想測出一個實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發現放在水中的塑料球會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小光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
A.用調好的托盤天平測出塑料球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甲所示,記錄塑料球的質量為m。
B.把適量的水倒進量筒中,如圖乙所示,記錄此時水的體積為V1。
C.用細線在塑料球下吊一個小鐵塊放入水中,靜止時如圖丙所示,記錄此時量筒的示數為V2。
D.取出塑料球,把小鐵塊單獨放入水中,靜止時如圖丁所示,記錄此時量筒的示數為V3。
E.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結果。
根據上述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中存在的多余操作是__ __(填字母)。
(2)實驗中用天平測出塑料球的質量m=__ __g,塑料球的密度ρ=__ __kg/m3。此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__ __,請說明原因:__ __。
25.(8分)科學課上,為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某小組同學設想:當吸了水的無紡布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因水分蒸發而質量變小,所以可以通過測量無紡布在相同時間后的質量變化情況,來判斷其中水分蒸發的快慢。于是他們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在等質量水中浸泡相同時間,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裝置甲和裝置丁作對照,可以研究__ __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
(2)若要探究“空氣流速”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應該選擇的裝置是__ __。
(3)下表是利用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后的數據記錄。
實驗組別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裝置甲 裝置乙 裝置甲 裝置乙 裝置甲 裝置乙
電子天 平讀數/g 開始時 7.5 7.5 7.6 7.6 7.4 7.4
5 min 后 7.1 6.5 7.3 6.7 7.0 6.6
①數據分析:在每組實驗中,5 min后裝置甲的質量都比裝置乙的大,可以得出裝置甲的無紡布中水蒸發得__ __(填“快”或“慢”)。
②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__ __。
26.(4分)小明發現路邊的水坑,有的干得快,有的干得慢。他利用海綿模擬水坑,探究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實驗方案:利用塑料薄膜將兩塊相同的海綿進行包裹,裁剪塑料薄膜使兩塊海綿露出大小不同的上表面,將海綿分別置于托盤天平左、右托盤并滴入等量的水(水未滲出),調節天平平衡。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
(1)根據實驗方案,描述預期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并說明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提示:實驗現象用示意圖或文字表述均可)
(2)有同學認為本實驗時間太長,需要改進。請寫出一種減少實驗時間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四、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共35分)
27.(10分)一些地方常用塑料壺裝酒,并以體積代替質量,以致產生缺斤少兩的現象。如某地十斤(5 kg)裝的一壺燒酒的實際體積為5 L。小明從壺中倒出少量燒酒,測得倒出的燒酒的質量為35 g,體積為40 mL。
(1)倒出部分與壺中部分的燒酒的密度__ __(填“相同”或“不同”)。
(2)根據題中數據,請計算這種燒酒的密度。
(3)請計算這壺燒酒的實際質量(不包括塑料壺)。
28.(12分)小康在測定液體密度的實驗中,用量筒和托盤天平分別測得液體的體積V及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m總,并多次改變液體體積,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液體的體 積V/cm3 10 25 40 50 80 100
容器和液體的 總質量m總/g 58 70 82 90 M 130
(1)表中M的值為__ __。
(2)小康所畫的總質量m總隨液體體積V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則P點表示的意義是__ __,P點的數值為__ __。
(3)列式計算液體的密度。
29.(13分)利用溫度計、量筒、托盤天平等測量工具可探究某些液體的性質,下表為測得的部分數據。
液體 密度/(g·cm-3) 顏色 質量/g 凝固點/℃
① 0.93 無色 38 -98
② 0.79 無色 38 26
③ 13.6 銀色 21 -39
④ 0.93 無色 16 -98
(1)測量工具的規范使用是測得準確結果的前提。請寫出在使用量筒或托盤天平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任選一種工具,寫出一點注意事項即可)
(2)表格中哪些是同種液體呢?判斷并說明理由。
(3)牛奶的密度是檢驗牛奶品質的常用指標之一,合格牛奶的密度為1.02~1.03 g/cm3。采用下圖所示方案可以測出牛奶的密度。請判斷該批次牛奶是否合格,并寫出計算過程。第3章 質量評價作業
[時間:90分鐘 分值:120分]
班級: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B )
A.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B.把一塊-10 ℃的冰放到0 ℃的房間里,冰會慢慢熔化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D.水的沸點會低于或高于100 ℃
2.下列現象發生的過程中,要吸收熱量的一組是( C )
①春天,冰雪熔化匯成溪流 ②夏天,室外的自來水管外側出現濕潤現象 ③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 ④冬天,玻璃窗上出現了冰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①點燃酒精燈,酒精燃燒;②一段時間后蠟燭熔化、掉落;③再過一段時間后火柴燃燒。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D )
A.①中酒精燃燒屬于物理變化
B.②中蠟燭熔化屬于化學變化
C.②③的現象能說明所有金屬都具有導熱性這一物理性質
D.①③中的現象體現出物質可燃性這一化學性質
4.小明將試劑瓶中的部分蒸餾水倒入量筒后(如圖所示),試劑瓶中剩余的蒸餾水和量筒中的蒸餾水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D )
①體積 ②凝固點 ③質量 ④密度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某工廠要制造一種特殊用途的鋼罐,要求在鋼罐內表面牢牢地壓接上一層0.25 mm厚的鋁膜。技術人員聯合攻關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鋁膜緊貼到鋼罐內表面,排出鋁膜與鋼罐之間的空氣,再向鋼罐內灌滿水并插入冷凍管使水結冰,鋁膜就可以牢牢地壓在鋼罐內表面了。關于使鋁膜與鋼罐壓牢的方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 )
A.鋁膜與鋼罐之間的水把它們凍牢了
B.水結冰時放出的熱量使鋁膜焊接在鋼罐內表面了
C.大氣壓的作用把鋁膜壓接到鋼罐上了
D.水結冰膨脹產生的壓力把鋁膜與鋼罐緊緊地壓牢在一起了
6.過年了,在下列年俗文化中,涉及的變化主要是化學變化的是( D )
A.搗年糕 B.掛彩燈 C.做糖畫 D.燃放煙花
7.垃圾是被放錯位置的資源,將垃圾正確分類可以保護環境,實現資源再利用。下列對垃圾的處理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 )
A.將金屬邊角料壓成塊存放
B.將其他垃圾焚燒用來發電
C.將廚余垃圾發酵變成有機肥料
D.將有害物質轉化成無毒害物質
8.制酒工業中,人們用蒸餾法來提高酒精的純度,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先給含水較多的酒加熱,將蒸汽引出,再經過冷凝管(冷凝管是雙層玻璃管,冷卻劑從管口a流入,從管口b流出),使蒸汽冷卻成純度較高的酒精溶液。用這種方法蒸餾酒精時,下列關于發生的物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只有汽化 B.只有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9.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窗玻璃上會“出汗”或結“冰花”。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有:①“汗”出現在玻璃窗的室內一面;②“汗”出現在玻璃窗的室外一面;③“汗”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⑤“汗”是液態水;⑥“汗”是水蒸氣;⑦“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⑧“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外表面。其中正確的是( A )
A.①④⑤⑦ B.①③⑤⑧
C.①④⑤⑧ D.②④⑥⑧
10.暑假期間,小金去同學家,同學在一杯飲料中放入一種晶體顆粒,飲料瞬間“沸騰”起來,杯口霧氣騰騰。小金拿起杯子時卻又感覺涼涼的。同學告訴他放入飲料中的是干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使飲料“沸騰”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碳
B.“沸騰”時飲料的溫度保持不變
C.拿杯子的手感覺涼主要是因為蒸發吸收熱量
D.杯口的白色霧氣是水蒸氣
11.某興趣小組用相同的小燒杯盛等量的水,用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水加熱,乙杯為隔油加熱,丙杯為隔砂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小燒杯外部水、油和砂的溫度分別為100 ℃、300 ℃、600 ℃,且觀察到乙、丙兩個小燒杯中的水呈沸騰狀態。三個小燒杯中水的溫度的大小關系為( A )
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12.在研究物質密度時,小英對某種固體的密度和體積的關系作出右圖實線所示的圖像。有關該圖像說法如下:①該固體的密度為2.0×103 kg/m3;②圖中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相應體積該固體的質量;③該固體的密度不隨體積的增大而變化;④當該固體的體積為3 cm3時,它的質量為2 g。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有( A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圖甲為水的密度在0~10 ℃范圍內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圖乙為北方冬天湖水溫度分布示意圖。根據圖像及水的其他性質,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 C )
A.溫度等于4 ℃時,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 ℃范圍內,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
C.圖乙中從上至下A、B、C、D、E處的湖水溫度分別為4 ℃、3 ℃、2 ℃、1 ℃、0 ℃
D.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
14.實驗中的操作技巧對于實驗的完成和探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實驗操作說明錯誤的是( B )
A.先用溫度計測量瓶中酒精的溫度,再將溫度計從瓶中拿出來,通過比較溫度計的示數變化,可以探究蒸發吸熱
B.探究水蒸氣的液化時,用酒精燈給水加熱,是為了說明只有溫度高的水蒸氣才能液化
C.觀察水的沸騰現象實驗中,安裝實驗器材時要由下向上安裝
D.觀察冰、燭蠟的熔化實驗中,冰與燭蠟應碾碎才能與溫度計玻璃泡充分接觸
15.小明用托盤天平、量筒和燒杯測量某種食用油的密度。下圖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過程。幾位同學對他的實驗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B )
A.甲同學認為他測出的油的質量為62 g
B.乙同學認為他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大
C.丙同學認為他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小
D.丁同學認為他的實驗操作簡捷,結果準確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共21分)
16.(2分)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隨后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順利進入中國空間站,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向著更高領域邁進。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運載火箭發射塔下面設有導流槽,里面裝著大量的水,因為水__汽化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可以帶走燃料燃燒產生的大量的熱,防止鐵架被燒斷。
(2)航天員曾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右圖是其中的一個實驗場景,航天員成功制作了一個水球,此現象說明液體內部分子間存在__引力__,從而促使液體表面收縮,形成球體。
17.(4分)實驗室里,同學們進行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
(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P和Q,應先調整__Q__(填“P”或“Q”)的位置。
(2)實驗中通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目的是__使冰受熱均勻__。
(3)根據實驗數據,小科畫出了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圖像后可知:
①冰熔化過程中,溫度__不變__。
②不考慮熱量損失,第2~4 min冰吸收的熱量__等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 min水吸收的熱量。
18.(5分)某同學利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做了以下幾個小實驗。
(1)把干冰放入試管中,在試管口套氣球,如圖甲所示。氣球體積會逐漸變大,這是干冰__升華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導致的;一段時間后,試管底部的外壁出現了白霜,如圖乙所示,這是由于干冰發生上述物態變化時需要__吸__熱,使試管底部溫度降低,靠近試管外壁的水蒸氣__凝華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霜。
(2)取一塊干冰放入常溫下的水中,杯中的水立即就“沸騰”了,水中有大量氣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現大量“白氣”,如圖丙所示。水中的氣泡主要是__二氧化碳氣體__(填“水蒸氣”或“二氧化碳氣體”),杯口的“白氣”是__小水珠__(填“水蒸氣”“二氧化碳氣體”或“小水珠”)。
19.(4分)小明和小華分別利用圖甲所示的相同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當水溫接近90 ℃時,每隔__0.5_min__(填“0.5 min”或“3 min”)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出圖丙所示的水的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像。
(2)小明觀察到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的兩種情況,如圖乙中a、b所示,則圖__a__(填“a”或“b”)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3)圖丙中,小明和小華繪制的圖像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__水的質量不同__。
(4)通過探究,小明和小華得出液體沸騰的特點:液體在沸騰過程中__持續吸熱,溫度不變__。
20.(2分)國際衛生組織把苯定為強烈致癌物質。苯是一種沒有顏色、帶有特殊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苯的沸點是80.1 ℃,熔點是5.5 ℃。在一定條件下,苯分別能跟氫氣、溴、濃硝酸、濃硫酸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苯還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苯的物理性質有__沒有顏色、帶有特殊氣味,常溫下是液體,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沸點是80.1_℃,熔點是5.5_℃__(答對兩條即可)。
(2)苯的化學性質有__在一定條件下,苯分別能跟氫氣、溴、濃硝酸、濃硫酸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苯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答對兩條即可)。
21.(4分)氧氣瓶內存有一定質量的氧氣,當給病人輸氧氣的過程中,瓶內剩余氧氣的質量__變小__,密度__變小__(以上兩空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某瓶氧氣的密度是6 kg/m3,供氧用去了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__3__kg/m3。某學生使用托盤天平稱物體質量時,不小心把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時,盤中砝碼的總質量為32 g,游碼的示數為3.3 g,則該物體的實際質量為__28.7_g__。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共34分)
22.(8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中:
(1)小琳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甲所示。分析圖像可知,冰的熔點是__0__℃,其熔化過程的特點是__繼續吸熱,溫度不變__。在第6 min時處于__固、液共存態__(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
(2)另一個小組為了使物質更快受熱,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你認為該裝置存在的不足之處是__物質受熱不均勻__。
23.(4分)暑假期間,小明用托盤天平測量一杯加蓋密封的冰水混合物的質量。他先把游碼撥到圖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動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接下來他把杯子放在天平左盤內,在天平右盤內放50 g砝碼一個、10 g砝碼一個,然后將游碼撥到圖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回答下列問題。
(1)杯子和冰水混合物的總質量為__59.2_g__。
(2)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明發現天平分度盤上的指針發生了偏移。請推測指針如何偏移,并寫出原因。__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平分度盤上的指針會向左偏,因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周圍空氣的溫度,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杯子會液化形成小水滴,并附著在杯子的外壁上__。
24.(10分)小光同學想測出一個實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發現放在水中的塑料球會漂浮在水面上,于是小光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
A.用調好的托盤天平測出塑料球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甲所示,記錄塑料球的質量為m。
B.把適量的水倒進量筒中,如圖乙所示,記錄此時水的體積為V1。
C.用細線在塑料球下吊一個小鐵塊放入水中,靜止時如圖丙所示,記錄此時量筒的示數為V2。
D.取出塑料球,把小鐵塊單獨放入水中,靜止時如圖丁所示,記錄此時量筒的示數為V3。
E.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出結果。
根據上述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中存在的多余操作是__B__(填字母)。
(2)實驗中用天平測出塑料球的質量m=__11.2__g,塑料球的密度ρ=__5.6×102__kg/m3。此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__小__,請說明原因:__塑料球取出時會帶出一部分水,導致塑料球體積測量值偏大,測得的密度偏小(合理即可)__。
25.(8分)科學課上,為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某小組同學設想:當吸了水的無紡布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因水分蒸發而質量變小,所以可以通過測量無紡布在相同時間后的質量變化情況,來判斷其中水分蒸發的快慢。于是他們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在等質量水中浸泡相同時間,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裝置甲和裝置丁作對照,可以研究__液體表面積__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
(2)若要探究“空氣流速”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應該選擇的裝置是__甲、丙__。
(3)下表是利用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后的數據記錄。
實驗組別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裝置甲 裝置乙 裝置甲 裝置乙 裝置甲 裝置乙
電子天 平讀數/g 開始時 7.5 7.5 7.6 7.6 7.4 7.4
5 min 后 7.1 6.5 7.3 6.7 7.0 6.6
①數據分析:在每組實驗中,5 min后裝置甲的質量都比裝置乙的大,可以得出裝置甲的無紡布中水蒸發得__慢__(填“快”或“慢”)。
②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__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__。
26.(4分)小明發現路邊的水坑,有的干得快,有的干得慢。他利用海綿模擬水坑,探究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實驗方案:利用塑料薄膜將兩塊相同的海綿進行包裹,裁剪塑料薄膜使兩塊海綿露出大小不同的上表面,將海綿分別置于托盤天平左、右托盤并滴入等量的水(水未滲出),調節天平平衡。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
(1)根據實驗方案,描述預期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并說明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提示:實驗現象用示意圖或文字表述均可)
(2)有同學認為本實驗時間太長,需要改進。請寫出一種減少實驗時間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答:(1)實驗現象:托盤天平指針向右偏,天平的左盤升高、右盤降低。
原因:其他條件相同時,左盤中海綿外露部分的表面積更大,液體蒸發更快,質量減少更多。
(2)使用酒精代替水進行實驗,相同條件下酒精蒸發比水更快。
四、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共35分)
27.(10分)一些地方常用塑料壺裝酒,并以體積代替質量,以致產生缺斤少兩的現象。如某地十斤(5 kg)裝的一壺燒酒的實際體積為5 L。小明從壺中倒出少量燒酒,測得倒出的燒酒的質量為35 g,體積為40 mL。
(1)倒出部分與壺中部分的燒酒的密度__相同__(填“相同”或“不同”)。
(2)根據題中數據,請計算這種燒酒的密度。
(3)請計算這壺燒酒的實際質量(不包括塑料壺)。
解:(2)由題意可知,當m酒=35 g時,V=40 cm3,
燒酒的密度:ρ===0.875 g/cm3。
(3)整壺燒酒的體積為V總=5 L=5 000 cm3,
這壺燒酒的實際質量:m總=ρV總=0.875 g/cm3×5 000 cm3=4 375 g=4.375 kg。
答:(2)這種燒酒的密度為0.875 g/cm3。
(3)這壺燒酒的實際質量為4.375 kg。
28.(12分)小康在測定液體密度的實驗中,用量筒和托盤天平分別測得液體的體積V及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m總,并多次改變液體體積,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液體的體 積V/cm3 10 25 40 50 80 100
容器和液體的 總質量m總/g 58 70 82 90 M 130
(1)表中M的值為__114__。
(2)小康所畫的總質量m總隨液體體積V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則P點表示的意義是__容器的質量__,P點的數值為__50__。
(3)列式計算液體的密度。
解:分析第1、2列數據可知,液體的密度:
ρ===0.8 g/cm3。
答:液體的密度為0.8 g/cm3。
29.(13分)利用溫度計、量筒、托盤天平等測量工具可探究某些液體的性質,下表為測得的部分數據。
液體 密度/(g·cm-3) 顏色 質量/g 凝固點/℃
① 0.93 無色 38 -98
② 0.79 無色 38 26
③ 13.6 銀色 21 -39
④ 0.93 無色 16 -98
(1)測量工具的規范使用是測得準確結果的前提。請寫出在使用量筒或托盤天平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任選一種工具,寫出一點注意事項即可)
(2)表格中哪些是同種液體呢?判斷并說明理由。
(3)牛奶的密度是檢驗牛奶品質的常用指標之一,合格牛奶的密度為1.02~1.03 g/cm3。采用下圖所示方案可以測出牛奶的密度。請判斷該批次牛奶是否合格,并寫出計算過程。
答:(1)使用托盤天平時,要將其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添加砝碼。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在讀數時視線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任選一種回答)
(2)表格中①和④是同種液體。因為密度與凝固點是物質的特性,表格中這兩種液體的密度與凝固點都相同。
(3)由題圖可得量筒中牛奶的質量:m=72 g-31 g=41 g,
量筒中牛奶的體積:V=40 mL=40 cm3,
牛奶的密度:ρ===1.025 g/cm3,
該牛奶的密度在合格牛奶的密度范圍內,為合格產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兴仁县| 兴安盟| 忻城县| 正安县| 仪征市| 桐梓县| 长武县| 海南省| 石城县| 永年县| 南平市| 聊城市| 潼关县| 衡阳市| 宁波市| 汉源县| 前郭尔| 赣榆县| 鄯善县| 澄迈县| 钦州市| 兰州市| 玛曲县| 佛学| 鄂托克旗| 确山县| 南皮县| 绥江县| 临湘市| 龙游县| 华坪县| 灵璧县| 长顺县| 库伦旗| 资溪县| 井研县| 古蔺县| 澄江县| 丰都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