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物質的微觀結構第1節 走進微觀世界1.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肉眼能看到液態物質的分子,但看不到氣態物質的分子B.自然界里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C.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觀粒子D.在放大鏡下,我們可以看到蔗糖分子2.下列有關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D )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B.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空隙C.霧霾天氣時有大量極細微的顆粒懸浮在空中,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時,我們看不到構成墨水的分子在運動3.如圖所示,用橡皮帽將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閉一部分空氣。用力向內推動活塞到一定程度后,再難以推動,這個實驗現象說明( D )A.物體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B.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C.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D.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4.密封的玻璃瓶中裝有某種氣體,如右圖所示,瓶中的圓圈表示氣體分子,用抽氣筒抽出部分氣體后仍密封,下列四幅圖中,能描述玻璃瓶內剩余氣體分子分布狀況的是( D )A. B. C. D.5.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防菌“納米紙”,這種紙“油水不沾”,細菌也無法停留在上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間無空隙B.這種紙與油、水的分子間只有斥力沒有引力C.這種紙使細菌的分子不能做無規則運動D.納米紙上互相靠得很近的兩滴油能自動結合成一滴是因為分子之間的引力6.下圖是氫分子(H2)和氧分子(O2)運動的示意圖。(1)在A、B、C中,能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的兩幅圖是 B、C (填字母)。(2)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有 分子的種類 。7.許多機械零部件要求其表面具有較高的硬度,人們采用滲碳技術,用擴散的方法使低碳鋼的表面滲入更多的碳原子,以增大表面的硬度,增強其耐磨性。以下現象與此原理最接近的是( B )A.向氣球內吹氣,氣球鼓起變大B.堆煤的墻角發黑,難以清除C.用力摩擦雙手,手心發熱D.陶泥在烘烤后變成精美的瓷器8.下圖為安裝在賓館、倉庫等處天花板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室內起火時,密封在裝置內的液體體積膨脹,沖破水管閥門,實現噴水滅火。起火時,液體體積膨脹是因為液體分子( C )A.質量變大 B.體積變大C.空隙變大 D.數量變多9.如圖所示,先往玻璃管內注入清水至玻璃管容積的,再緩緩注入染成紅色的酒精,使其充滿玻璃管。將玻璃管上下顛倒幾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觀察到混合液的液面降低了。(1)為使實驗現象更明顯,應選用內徑較 細 (填“粗”或“細”)的長玻璃管。(2)該實驗說明 分子間存在空隙 。以下事實也能說明上述結論的是 ③ (填序號)。①將兩塊底面平整、干凈的鉛柱緊壓后,兩個鉛柱會結合在一起②黃豆和芝麻混合后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③對厚壁鋼瓶內的油施加高壓后,瓶內的油會從瓶壁滲出10.演示氣體擴散現象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1)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生擴散,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 B (填“A”或“B”)瓶。根據 兩瓶氣體都變成紅棕色 (填現象),可知氣體發生了擴散。(2)擴散現象說明 構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3)若實驗溫度分別為①0 ℃、②4 ℃、③20 ℃、④30 ℃,則在溫度為 ④ (填序號)時氣體擴散得最快。第2章 物質的微觀結構第1節 走進微觀世界1.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肉眼能看到液態物質的分子,但看不到氣態物質的分子B.自然界里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C.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觀粒子D.在放大鏡下,我們可以看到蔗糖分子2.下列有關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B.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空隙C.霧霾天氣時有大量極細微的顆粒懸浮在空中,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擴散實驗時,我們看不到構成墨水的分子在運動3.如圖所示,用橡皮帽將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閉一部分空氣。用力向內推動活塞到一定程度后,再難以推動,這個實驗現象說明( )A.物體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B.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C.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D.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4.密封的玻璃瓶中裝有某種氣體,如右圖所示,瓶中的圓圈表示氣體分子,用抽氣筒抽出部分氣體后仍密封,下列四幅圖中,能描述玻璃瓶內剩余氣體分子分布狀況的是( )A. B. C. D.5.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防菌“納米紙”,這種紙“油水不沾”,細菌也無法停留在上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間無空隙B.這種紙與油、水的分子間只有斥力沒有引力C.這種紙使細菌的分子不能做無規則運動D.納米紙上互相靠得很近的兩滴油能自動結合成一滴是因為分子之間的引力6.下圖是氫分子(H2)和氧分子(O2)運動的示意圖。(1)在A、B、C中,能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的兩幅圖是 (填字母)。(2)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有 。7.許多機械零部件要求其表面具有較高的硬度,人們采用滲碳技術,用擴散的方法使低碳鋼的表面滲入更多的碳原子,以增大表面的硬度,增強其耐磨性。以下現象與此原理最接近的是( )A.向氣球內吹氣,氣球鼓起變大B.堆煤的墻角發黑,難以清除C.用力摩擦雙手,手心發熱D.陶泥在烘烤后變成精美的瓷器8.下圖為安裝在賓館、倉庫等處天花板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室內起火時,密封在裝置內的液體體積膨脹,沖破水管閥門,實現噴水滅火。起火時,液體體積膨脹是因為液體分子( )A.質量變大 B.體積變大C.空隙變大 D.數量變多9.如圖所示,先往玻璃管內注入清水至玻璃管容積的,再緩緩注入染成紅色的酒精,使其充滿玻璃管。將玻璃管上下顛倒幾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觀察到混合液的液面降低了。(1)為使實驗現象更明顯,應選用內徑較 (填“粗”或“細”)的長玻璃管。(2)該實驗說明 。以下事實也能說明上述結論的是 (填序號)。①將兩塊底面平整、干凈的鉛柱緊壓后,兩個鉛柱會結合在一起②黃豆和芝麻混合后總體積小于混合前的總體積③對厚壁鋼瓶內的油施加高壓后,瓶內的油會從瓶壁滲出10.演示氣體擴散現象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1)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生擴散,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 (填“A”或“B”)瓶。根據 (填現象),可知氣體發生了擴散。(2)擴散現象說明 。(3)若實驗溫度分別為①0 ℃、②4 ℃、③20 ℃、④30 ℃,則在溫度為 (填序號)時氣體擴散得最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 走進微觀世界 - 學生版.docx 2.1 走進微觀世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