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性作業質量反饋練習科學試卷1.(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有關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環、利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陸地淡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C.通常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海洋水D.水循環的環節只有蒸發和降水2.(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有關溶液的形成,表述正確的是( )A.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 B.被溶解的物質稱作溶劑C.只有固體和液體能做溶質 D.碘放在水里會形成碘的水溶液3.(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步驟的模型,完整表示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br/>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4.(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有關飽和溶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是指一定溫度下,一定質量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B.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C.一定溫度下,同種固體溶于同種溶劑里,它的飽和溶液的濃度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D.當溫度不變時,飽和溶液蒸發水分,析出晶體后,剩下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5.(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植物特征中,適于在比較干旱的環境中生活的是( ?。?br/>①葉變態為葉刺 ②葉上有蠟質層 ③葉大 ④葉小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發達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⑤ D.②④⑤⑦6.(2024八上·臺州月考)據文字記載,我們的祖先在神農氏時代就開始利用海水曬鹽。海水曬鹽的原理是( ?。?br/>A.日曬風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鈉蒸發B.日曬風吹使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C.日曬風吹使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D.日曬風吹使水分蒸發晶體析出7.(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是一條小魚吐出的氣泡在水中的上升情況示意圖,關于氣泡受到的水的壓強和水的浮力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受到水的浮力不變,壓強增大 B.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壓強不變C.浮力和壓強都增大 D.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壓強減小8.(2024八上·臺州月考)一個盛有鹽水的容器中懸浮著一個雞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圖所示。圖中畫出了幾個力的方向,你認為雞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應是( )A.1 B.2 C.3 D.49.(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關于氯化鈉的溶解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br/>A.t℃時,10 g氯化鈉可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 gB.t℃時,把10 g氯化鈉溶解在水里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 gC.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氯化鈉的溶解度是20 gD.t℃時,把31.6 g氯化鈉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1.6 g10.(2024八上·臺州月考)將20℃時,100克20%的A溶液在溫度不變情況下,蒸發掉20克水,有2克物質析出,則該物質在20℃時的溶解度是( ?。?br/>A.10克 B.25克 C.22.5克 D.30克11.(2024八上·臺州月考)某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在100g溶劑中溶有10g溶質 B.在110g溶劑中溶有10g溶質C.在100g溶液中含有10g溶質 D.在110g溶液中含有10g溶質12.(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所示,將蘋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蘋果的質量、體積及受到的浮力為m1、V1和F1,梨子的質量、體積及受到的浮力為m2、V2和F2,現判斷正確的是( ?。?br/>(1)若m1>m2,則F1一定小于F2(2)若m1=m2,則F1一定大于F2(3)若V1=V2,則F1一定小于F2(4)若V1>V2,則F1一定大于F2A.(1)(3) B.(1)(4) C.(2)(3) D.(2)(4)13.(2024八上·臺州月考)一枚重量為G的雞蛋懸浮在鹽水中,如圖所示。往鹽水中繼續均勻緩慢加鹽,雞蛋所受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可能是下圖中的( ?。?br/>A. B.C. D.14.(2024八上·臺州月考)兩個量筒均裝有20mL的水,往量筒分別放入甲、乙兩個不吸水的物塊,物塊靜止后如圖所示,水的密度為1g/cm3,則( ?。?br/>A.甲的體積為40cm3B.甲受到的浮力為0.4NC.乙排開水的體積小于20mLD.乙受到的浮力小于甲受到的浮力15.(2024八上·臺州月考)水平桌面上的深桶容器中裝有水,小明在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將其置于水中某一深度處,恰好懸浮,如圖所示。現沿桶壁向容器中緩慢加水,在水面上升的過程中,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玻璃瓶保持靜止 B.玻璃瓶下沉至容器底C.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 D.桌面對容器的支持力增大16.(2024八上·臺州月考)實驗室有下列物質:①食鹽水;②冰水;③牛奶;④肥皂水;⑤泥水;⑥碘酒。(1)請給上述物質歸類(填序號):屬于溶液的是 ,屬于懸濁液的是 ,屬于混合物的是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是 。17.(2024八上·臺州月考)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1)其中圖中數字④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是 。(2)使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動力來自 。(3)我國“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了水循環的 ?。ㄌ蠲Q)環節。18.(2024八上·臺州月考)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具有廣泛用途?;卮鹣铝袉栴}:(1)碘酒是醫院常用的消毒藥品,碘酒中的溶劑是 。(2)喝了汽水會打嗝,說明氣體的溶解度與 有關。19.(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所示,“A”和“B”表示滿載的輪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靜止時液面的位置。圖示中的輪船是在 ?。ㄌ睢敖被颉昂K保┲型2?。輪船的排水量為6000t,在海水中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 N。20.(2024八上·臺州月考)潛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改變 來實現的.沒入水中的潛水艇下潛的過程中,它受到的壓強 ,它受到的浮力 ?。ㄌ睢白兇蟆?、“變小”或“不變”)21.(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為精制粗鹽的示意圖,回答:(1)圖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粗鹽提純時正確順序 A.溶解、蒸發、過濾 B.過濾、蒸發C.溶解、過濾、冷卻 D.溶解、過濾、蒸發(3)過濾后的液體仍渾濁的原因 。22.(2024八上·臺州月考)研究物質的溶解度對于生產生活有重要意義。下表是碳酸鈉的溶解度數據。溫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1)實驗過程如圖甲所示。當升溫至60℃時,燒杯④中出現的現象是 。(2)20℃時,將裝有飽和碳酸鈉溶液(底部有少量碳酸鈉晶體)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如圖乙。若要使試管底部的晶體減少,可向燒杯中加入 (選填“硝酸銨”或“氫氧化鈉”)。23.(2024八上·臺州月考)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小明利用電子秤來測量小木塊的密度:①在稱盤中放置裝有水的燒杯;②將小木塊輕輕放入裝水的燒杯中;③用細針壓住小木塊,使其恰好浸沒在水中。實驗中水均未溢出,電子秤對應的示數如圖所示,則小木塊的質量是 g,小木塊的密度是 g/cm3,若小木塊吸水,(不考慮木塊吸水體積的變化)則密度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4.(2024八上·臺州月考)某科學小組欲配制16%氯化鈉溶液,主要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配制200g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 g,應選用規格為 (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2)稱量時,向托盤天平的稱量紙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鈉,發現天平的指針偏向右盤,這時應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A.繼續添加適量氯化鈉 B.減少適量氯化鈉C.調節平衡螺母 D.減少砝碼(3)實驗③中的讀數方法會導致所配溶液的質量分數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5.(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是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彈簧測力計掛著同一金屬塊。(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2)由圖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 ?。ㄌ睢坝嘘P”或“無關”)。(3)分析 兩圖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4)由圖中數據可知,金屬塊的密度是 kg/m3。26.(2024八上·臺州月考)小金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影響電解水速度的因素,他在水中加入等量的硫酸溶液以增強其導電性(硫酸本身不會減少)。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蒸餾水體積/毫升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加入10mL硫酸的質量分數 0 10% 15% 20% 25% 30% 35%收集到氫氣體積/mL 20 20 20 20 20 20 20收集到氫氣時間/秒 2648 1236 885 423 262 216 205(1)電解時觀察到的現象有:兩個電極上都有氣泡產生,且正極與負極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2)用燃著的木條分別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開活塞,若觀察到 ,則證明氣體為氫氣。(3)本實驗通過比較 來判斷電解水的速度。(4)通過實驗得到的結論是 。27.(2024八上·臺州月考)小金在學習浮力時認識了密度計,接下來是他對密度計的學習和研究的過程。(1)他將同一支密度計分別靜止在水和酒精中(如圖甲、乙所示),則密度計受到的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裝水的容器是 ?。ㄟx填“甲”或“乙”);(2)接著小金將一只鉛筆的下端纏繞了適量銅絲,自制了一支密度計(如圖丙);為了給密度計標上刻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a.將其放入水中,豎立靜止后,在密度計上與水面相平處標上水的密度值1.0g/cm3;b.將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樣的方法在密度計上標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①如丙圖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計,你認為刻度0.9應該在 點(選填“p”或“q”)。②在使用過程中,小金發現細銅絲易滑落,于是他改變這段細銅絲的形狀.并把銅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如圖?。?,測量過程中杯內液體總量沒有變化。則杯中液面將 ?。ㄌ睢吧仙?、“下降”或“仍在A處”)。28.(2024八上·臺州月考)20℃時,氯化鈉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氯化鈉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① 10 2 12② 10 3 13③ 10 4 13.6④ 10 5 13.6根據上述數據分析可知:(1)四個實驗得到的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填序號)。(2)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驗④所得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3)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 克。29.(2024八上·臺州月考)某校興趣小組模仿“曹沖稱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將厚底直筒形狀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圖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質量為200g,底面積為40cm2,高度為15cm。求:(1)將杯子開口向上豎直放入水中時(注:水未進入杯內),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為該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3)此浮力秤的最大稱量(即量程)。30.(2024八上·臺州月考)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有關濃硫酸的實驗,觀察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他從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問:濃硫酸(H2SO4)500毫升濃度(質量分數) 98%密度 1.84克/厘米3相對分子質量 98強腐蝕性,陰冷,密封貯藏(1)這50毫升濃硫酸中含溶質硫酸約 克。(結果保留整數)(2)用這種濃硫酸配制1000克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水?31.(2024八上·臺州月考)浮標廣泛應用于臺風預測、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如圖所示,某浮標由堅硬殼體及下方可伸縮油囊構成(油囊質量忽略不計)。當液壓式柱塞泵將殼體內的油注入油囊時,油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注入油的體積;當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殼體內時,油囊體積忽略不計。已知浮標殼體質量為35kg,油的總質量為20kg,當向油囊中注12kg油時,浮標懸浮于水中。油的密度為0.8×103kg/m3,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1)油囊中注入12kg油時,浮標所受浮力。(2)浮標殼體體積。(3)將殼體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時,浮標露出水面的體積為多少m3?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水循環【解析】【分析】根據地球水資源分布情況和水資源狀況來分析本題。【解答】海洋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淡水,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水循環的環節除了蒸發和降水,還有地表徑流、地下徑流、水汽輸送 等。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對溶液的組成和特征的知識判斷。【解答】A.硫酸銅溶液呈藍色,故A正確;B.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故B錯誤;C.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做溶質,故C錯誤;D.碘在水中不溶解,不會形成溶液,故D錯誤。故選A。3.【答案】C【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生成氫氣、氧氣,結合分子的基本性質,進行分析解答。【解答】從微觀上分析電解水,水分子先被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兩兩自相結合形成氫分子,同時氧原子也兩兩自相結合構成氧分子,氫分子構成氫氣,氧分子構成氧氣,即微觀上,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為:C。4.【答案】D【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解析】【分析】根據飽和溶液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濃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根據選項說法指明了溫度、同一種固體、同一種溶劑,進行分析判斷。根據飽和溶液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就是指一定溫度下,一定質量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B、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C、在一定溫度下,同一種固體溶于同一種溶劑里,它的飽和溶液濃度一定比不飽和液濃度大,故選項說法正確。D、當溫度不變時,飽和溶液蒸發水分,析出晶體后,剩下的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溶質,是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D。5.【答案】A【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干旱環境中水分缺乏,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質層可以減少水分的蒸騰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適應干旱環境,植株高大有利于散失水分不適應干旱環境。【解答】①葉變態為葉刺 ,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②葉上有蠟質層,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③葉大 ,不適于干旱環境。④葉小,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⑤植株高大 ,不適于干旱環境。⑥植株矮小 ,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⑦根系發達,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故選A。6.【答案】D【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解析】【分析】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利用海水曬鹽,就是把海水引入海灘,借助日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日曬風吹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而不是氯化鈉蒸發,不符合題意;B、日曬風吹可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而不是由飽和變為不飽和,不符合題意;C、氯化鈉的溶解度不會因日曬風吹而變小,不符合題意;D、日曬風吹使水分蒸發晶體析,就是海水曬鹽的原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答案】D【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根據F浮=ρ液gV排判斷浮力的大小變化;根據p=ρ液gh判斷壓強的大小變化。【解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所在深度減小,根據p=ρ液gh可知,受到水的壓強減小,氣泡的體積變大;氣泡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所以受到水的浮力增大。故答案為:D。8.【答案】C【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從浮力產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去解答此題。【解答】雞蛋懸浮在液體中,此時雞蛋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不同,這個壓力差就是雞蛋所受的浮力,因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所以3正確。故答案為:C。9.【答案】D【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固體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質量;固體的溶解度由四個要點:一定溫度、100g溶劑、達到飽和狀態、溶解的溶質的質量。【解答】A、t℃時,10g氯化鈉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g錯誤,因為沒有指明到達飽和狀態;故選項錯誤;B、t℃時,把10g氯化鈉溶解在水里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g錯誤,因為沒有指明是100g水;故選項錯誤;C、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氯化鈉的溶解度是20g錯誤,因為沒有指明溫度;故選項錯誤;D、t℃時,把31.6g氯化鈉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1.6g正確,故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10.【答案】D【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的含義等進行分析。【解答】20℃時,100克25%的A溶液,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蒸發掉20g水,有2克A的物質析出,形成飽和溶液,此時,溶液的質量為100g-20g-2g=78g;其中溶質為100g×20%-2g=18g;設該溫度下A物質的溶解度為x,則有:,x=30g。故答案為:D。11.【答案】C【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解答】A、某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則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質,或90g溶劑中溶有10g溶質,故選項不正確;B、根據A選項的分析,90g溶劑中溶有10g溶質,故選項不正確;C、某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則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質,故選項正確;D、根據C選項的分析,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質,故選項不正確。故選C。12.【答案】C【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知道梨子和蘋果的質量關系,由G=mg可知重力關系,由于都漂浮在水面上,根據漂浮條件確定受到的浮力關系。(2)根據物體所處狀態判斷出排開液體的體積關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浮力大小。【解答】由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則根據浮沉條件可知:F1=G1=m1g,F2(1)若m1>m2,則F1>F2;故(1)錯誤;(2)若m1=m2,則F1>F2;故(2)正確;(3)由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則V排1(4)若V1>V2,則V排1與V排2的大小不能比較,所以,F1不一定大于F2。故(4)錯誤。故答案為:C。13.【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雞蛋懸浮在鹽水中時,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逐步加入鹽,鹽水的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浮力公式可知雞蛋所受浮力變化情況。【解答】因為雞蛋懸浮在鹽水中時,根據懸浮條件可知: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往鹽水中繼續均勻緩慢加鹽,鹽水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公式F浮=ρgV排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增大;浮出水面后雞蛋漂浮時,繼續加鹽,鹽水的密度增大,同時雞蛋露出的體積變大,排開液體的體積減小,浮力逐漸減小,直到所受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浮力不再變化;因此,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應該是開始浮力變大,然后減小,最后不變。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4.【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量筒中液面升高的高度分析甲排開的水的體積的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甲受到的浮力的大?。?br/>(2)根據乙在水中的狀態分析乙的體積的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乙受到的浮力,然后與甲的浮力對比。【解答】A、如圖所示,放入甲后,量筒讀數為60mL,故甲的體積為V甲排=60mL-20mL=40mL=40cm3<V甲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甲受到的浮力為故B正確,符合題意;C、如圖所示,放入乙后,量筒讀數為70mL,故乙排開水的體積為V乙=70mL-20mL=50mL>20mL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 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V甲排所以F甲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5.【答案】A【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1)沿桶壁向容器中緩慢加水,隨著液面升高,橡皮膜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大,凹陷程度變大,會導致排開水的體積變小,由于液體密度不變,玻璃瓶受到的浮力變小,而玻璃瓶的重力不變,玻璃瓶會下沉;(2)液面上升,液體深度增加,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3)桌面對容器的支持力等于容器、玻璃瓶和水的重力之和,通過判斷水的重力變化即可判斷支持力的變化。【解答】AB、由題意可知,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懸浮在水中時,豎直方向受浮力和重力且這兩個是一對平衡力,當向試管中加入水時,橡皮膜所處的深度增加,壓強增加,會向里凹陷,排開水的液體變小,浮力變小,重力不變,所以空玻璃會下沉到容器底部,故A錯誤,B正確;C、向試管中加入水時,水的深度增加,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故C正確;D、桌面對容器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容器自身重力和容器中水的重力之和,向試管中加入水,水的重力增大,所以桌面對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增大,故D正確。故答案為:A。16.【答案】①⑥;⑤;①③④⑤⑥;溶液均一、穩定【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17.【答案】(1)水汽輸送(2)太陽輻射(3)地表徑流【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是多環節的自然過程,海陸間水循環主要包括海水蒸發、水分輸送、大氣降水、植物蒸騰、地表和地下徑流等四個環節。海洋表面蒸發形成的水汽,隨著氣流運動被輸送到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或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兩者匯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這種循環運動被稱為海陸間水循環。【解答】(1)根據圖示信息,④是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水汽輸送是海洋的水汽輸送到陸地。(2)水循環連續進行的能量來自太陽輻射,因為太陽輻射,使地表的水分蒸發和植物的的水分蒸騰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升到高空再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在適當的條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再形成降水落回地面。(3)水循環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幾個環節。人類影響最大的環節是地表徑流,例如修水庫,跨區域調水等,都是對地表徑流的影響。(1)根據圖示信息,④是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水汽輸送是海洋的水汽輸送到陸地。(2)水循環連續進行的能量來自太陽輻射,因為太陽輻射,使地表的水分蒸發和植物的的水分蒸騰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升到高空再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在適當的條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再形成降水落回地面。(3)水循環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幾個環節。人類影響最大的環節是地表徑流,例如修水庫,跨區域調水等,都是對地表徑流的影響。18.【答案】酒精;溫度【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溶液的組成來分析;(2)根據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來分析;【解答】(1)碘酒就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是由于胃內的溫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變小而導致的。19.【答案】海水;【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漂浮條件可知輪船在江水和海水中受到的浮力關系,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排開水的體積關系,得出結論;(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輪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解答】輪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都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輪船的受到的總重力,即由于總重力G不變,即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不變,由可知ρ海水>ρ江水則V排海水<V排江水因此圖中B位置時,表示輪船在海水中。輪船在海水中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20.【答案】自身重力;變大;不變【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潛水艇浸沒在水中無論是上浮還是下沉,潛水艇的體積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受浮力不變;通過讓海水進、出壓力艙改變潛水艇受到的重力,實現上浮或下沉的;隨著深度的增大,由液體壓強計算公式判斷受到壓強的變化;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變。【解答】在水中,潛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潛水艇能夠上浮和下沉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沒入水中的潛水艇下潛的過程中,所處水的深度增大,由p=ρgh可知,受到水的壓強變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可知,潛水艇的體積不變,上浮或下潛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潛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變。21.【答案】引流;D;濾紙破損(合理即可)【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解析】【分析】(1)根據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進行分析;(2)根據粗鹽提純的正確順序是:溶解、過濾、蒸發進行分析;(3)根據如果濾紙破損、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會造成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進行分析。【解答】(1)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體濺出;(2)粗鹽提純的正確順序是:溶解、過濾、蒸發。故選D。(3)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液體從破損處流下)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液體從濾紙與漏斗夾層之間流下)或盛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22.【答案】燒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氫氧化鈉【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分析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2)根據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和常見物質溶于水時溶液溫度的變化分析。【解答】(1)由碳酸鈉的溶解度數據可知,當溫度由40℃升溫至6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減小。6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6.4g,因為向燒杯中加入47g碳酸鈉,所以當升溫至60℃時,燒杯④中出現的現象是:燒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2)若要使試管底部的晶體減少,應該使碳酸鈉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要升高溫度,硝酸銨溶于水溫度降低,氫氧化鈉溶于水溫度升高,所以可向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23.【答案】12;0.6;偏大【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①②中電子秤的示數求出小木塊的質量;(2)根據①③求出木塊排開的水的質量,從而求出木塊排開水的體積,即小木塊的體積;(3)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木塊的密度。【解答】小木塊的質量由②③兩圖可得細針對木塊的壓力木塊的重力③圖中木塊在水中靜止,其所受浮力木塊在③圖中處于完全浸沒狀態,其排開水的體積和自身體積相等木塊的密度在實驗過程中,若木塊吸水,導致其重力變大,故將木塊壓入水中的力會變小,由浮力的推導式可得,實驗中木塊所受浮力的測量值要小于木塊不吸水時所受浮力值。而木塊的體積所以木塊若吸水,由此法所得木塊的體積將比其真實體積偏小,故若小木塊吸水,則密度測量值將會偏大。24.【答案】32;200;A;偏小【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計算;根據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計算出水的質量和體積,即可判斷出可以選用的量筒規格;(2)根據天平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3)仰視讀數,會造成量取的液體的體積偏多,據此分析;量取準確用量的液體時,還需要膠頭滴管滴定。【解答】(1)配制200g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200g×16%=32g;溶劑水的質量為200g-32g=168g,即為168mL,量取液體時,選取能一次量取全部液體最小規格的量筒,因此應選用規格為2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2)稱量時,向托盤天平的稱量紙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鈉,發現天平的指針偏向右盤,說明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此時應該繼續添加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故選A;(3)實驗③中的仰視讀數,讀數偏小,量取的液體的體積偏多,導致所配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25.【答案】2;無關;丁、戊;2.4×10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讀數;根據稱重法求出浮力的大?。?br/>(2)根據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判定浮力與深度的關系;(3)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應控制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不變;(4)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別表示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進一步結合阿基米德原理求得鹽水的密度。【解答】(1根據稱重法測浮力,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G-F拉=4.8N-2.8N=2N(2)分析丙、丁兩圖,當金屬都塊浸沒在水中后,金屬塊的深度不同,但測力計示數相同,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大小相同,故得出當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無關。(3)比較圖丁、戊,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兩圖中,測力計示數不同,根據稱重法,可知金屬塊受到的浮力不同,故由實驗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4)金屬塊的體積為金屬塊的密度26.【答案】1∶2;氣體能被點燃,并產生淡藍色火焰;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所需的時間;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所加的硫酸的質量分數越大,電解水的速度就越快【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進行分析;(2)根據氫氣的性質進行分析;(3)根據表中內容進行分析;(4)根據電解水的結論進行分析。【解答】(1)電解水時,正極生成的氣體為氧氣,負極生成的氣體為氫氣,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故填1:2。(2)氫氣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用燃著的木條分別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開活塞,若觀察到氣體能被點燃,并產生淡藍色火焰,則證明氣體為氫氣,故填氣體能被點燃,并產生淡藍色火焰。(3)由圖可知,本實驗通過比較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所需的時間的長短來判斷電解水的速度,故填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所需的時間。(4)由圖可知,實驗中的變量是硫酸的質量分數,其余的兩相同,通過實驗得到的結論是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所加的硫酸的質量分數越大,電解水的速度就越快,故填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所加的硫酸的質量分數越大,電解水的速度就越快。27.【答案】(1)不變;乙(2)p;仍在A處【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把密度計放在水、酒精時都漂浮,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求受到水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開水的體積。然后與圖比較即可判斷;(2)①根據密度計放在水、植物油里漂浮時的浸入的體積判斷出密度計放入植物油中時液面的位置即可;②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判斷排開水的體積的變化,判斷出杯中水面的變化。【解答】(1)密度計在水、酒精中均處于漂浮狀態,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F浮1=F浮2[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ρ水gV排1=ρ酒精gV排2因為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可知V排水<V排酒精則由圖知道,裝水的容器是乙。(2)①因為V排水<V排酒精,所以密度計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純水密度值刻度線的上方,即刻度0.9應該在p點。②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時,密度計的重力不變,根據漂浮條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因為液體的密度不變,浮力大小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圖乙杯中的液面不變,仍在A點。(1)[1]密度計在水、酒精中均處于漂浮狀態,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F浮1=F浮2[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ρ水gV排1=ρ酒精gV排2因為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可知V排水<V排酒精則由圖知道,裝水的容器是乙。(2)①[3]因為V排水<V排酒精,所以密度計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純水密度值刻度線的上方,即刻度0.9應該在p點。②[4]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時,密度計的重力不變,根據漂浮條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因為液體的密度不變,浮力大小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圖乙杯中的液面不變,仍在A點。28.【答案】①②;等于;36【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關鍵存在未溶固體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分析;(2) 根據“”分析;(3)根據表格數據確定20℃時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再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得出該溫度下的溶解度。【解答】(1)由實驗③可知,20℃時,10g水中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13.6g -10g=3.6g,而實驗③中加入4g氯化鈉,氯化鈉未全部溶解,所以1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則四個實驗得到的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是①②。(2)實驗③、實驗④所得溶液都是20℃時的飽和溶液,相同溫度時,同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所以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實驗④所得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3) 由實驗③可知,20℃時,1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鈉,則2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鈉,所以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6克。29.【答案】(1)杯子的重力G=mg=0.2kg×10N/kg=2N因為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2N(2)由F浮=ρ水gV排得,則此時杯子排開水的體積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3)當液面與杯口齊平時為最大稱量,此時杯子仍然漂浮,此時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最大浮力為G總=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0×10-4m2×0.15m=6N此浮力秤的總質量為則此浮力秤的最大稱量為mmax=m總﹣m=600g﹣200g=400g答:(1)將杯子開口向上豎直放入水中時(注:水未進入杯內),杯子受到的浮力為2N;(2)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為5cm;(3)此浮力秤的最大稱量為400g。【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由于該玻璃杯是一把“浮力秤”,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2)可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算出該玻璃杯在水中的V排,然后再用V排除以底面積,就可以算出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3)當杯子下沉的深度為0.15米時,此時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我們需要先算出杯子的體積,即為最大V排,然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杯子受到的最大浮力,最后用最大浮力減去第(2)問中的浮力即為該浮力秤的最大稱量。30.【答案】(1)90(2)設需要濃硫酸的質量為x gx 98%=1000g 19.6%x=200gm水 = 1000g-200g=800gV水== =800厘米3合800毫升答:需加水800毫升。【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據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濃硫酸中含溶質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濃硫酸中含溶質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2)溶液在稀釋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見答案。31.【答案】(1)浮標所受浮力F?。紾總=m總g=(35kg+20kg)×10N/kg=550N(2)浮標排開水對體積V殼=V排===0.055m3(3)油囊的體積V油囊=V油===0.015m3由于油囊是浸沒在水中的,則V排總=V油囊+V殼浸所以外殼浸入水中的體積V殼浸=V排總-V油囊=0.055m3-0.015m3=0.04m3浮標露出水面的體積為V露=V殼-V殼浸=0.055m3-0.04m3=0.015 m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物體懸浮時,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據此可求浮標所受浮力;(2)知道浮標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標排開水對體積,由于浮標處于懸浮狀態,浮標的總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知道油囊中注入油的質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囊中注入油的體積;浮標的總體積減去油囊中注入油的即為浮標殼體體積;(3)整體質量不變,懸浮變為漂浮時,浮力不變,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油囊增大的體積計算浮標露出的體積。1 / 1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性作業質量反饋練習科學試卷1.(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有關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環、利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陸地淡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C.通常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海洋水D.水循環的環節只有蒸發和降水【答案】B【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水循環【解析】【分析】根據地球水資源分布情況和水資源狀況來分析本題。【解答】海洋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淡水,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水循環的環節除了蒸發和降水,還有地表徑流、地下徑流、水汽輸送 等。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有關溶液的形成,表述正確的是( ?。?br/>A.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 B.被溶解的物質稱作溶劑C.只有固體和液體能做溶質 D.碘放在水里會形成碘的水溶液【答案】A【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對溶液的組成和特征的知識判斷。【解答】A.硫酸銅溶液呈藍色,故A正確;B.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故B錯誤;C.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做溶質,故C錯誤;D.碘在水中不溶解,不會形成溶液,故D錯誤。故選A。3.(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步驟的模型,完整表示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答案】C【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生成氫氣、氧氣,結合分子的基本性質,進行分析解答。【解答】從微觀上分析電解水,水分子先被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兩兩自相結合形成氫分子,同時氧原子也兩兩自相結合構成氧分子,氫分子構成氫氣,氧分子構成氧氣,即微觀上,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為:C。4.(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有關飽和溶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是指一定溫度下,一定質量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B.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C.一定溫度下,同種固體溶于同種溶劑里,它的飽和溶液的濃度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D.當溫度不變時,飽和溶液蒸發水分,析出晶體后,剩下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答案】D【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解析】【分析】根據飽和溶液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濃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根據選項說法指明了溫度、同一種固體、同一種溶劑,進行分析判斷。根據飽和溶液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就是指一定溫度下,一定質量的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B、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C、在一定溫度下,同一種固體溶于同一種溶劑里,它的飽和溶液濃度一定比不飽和液濃度大,故選項說法正確。D、當溫度不變時,飽和溶液蒸發水分,析出晶體后,剩下的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溶質,是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D。5.(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植物特征中,適于在比較干旱的環境中生活的是( )①葉變態為葉刺 ②葉上有蠟質層 ③葉大 ④葉小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發達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⑤ D.②④⑤⑦【答案】A【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干旱環境中水分缺乏,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質層可以減少水分的蒸騰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適應干旱環境,植株高大有利于散失水分不適應干旱環境。【解答】①葉變態為葉刺 ,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②葉上有蠟質層,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③葉大 ,不適于干旱環境。④葉小,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⑤植株高大 ,不適于干旱環境。⑥植株矮小 ,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⑦根系發達,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故選A。6.(2024八上·臺州月考)據文字記載,我們的祖先在神農氏時代就開始利用海水曬鹽。海水曬鹽的原理是( ?。?br/>A.日曬風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鈉蒸發B.日曬風吹使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C.日曬風吹使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D.日曬風吹使水分蒸發晶體析出【答案】D【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解析】【分析】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利用海水曬鹽,就是把海水引入海灘,借助日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據此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日曬風吹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而不是氯化鈉蒸發,不符合題意;B、日曬風吹可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而不是由飽和變為不飽和,不符合題意;C、氯化鈉的溶解度不會因日曬風吹而變小,不符合題意;D、日曬風吹使水分蒸發晶體析,就是海水曬鹽的原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是一條小魚吐出的氣泡在水中的上升情況示意圖,關于氣泡受到的水的壓強和水的浮力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受到水的浮力不變,壓強增大 B.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壓強不變C.浮力和壓強都增大 D.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壓強減小【答案】D【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根據F浮=ρ液gV排判斷浮力的大小變化;根據p=ρ液gh判斷壓強的大小變化。【解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所在深度減小,根據p=ρ液gh可知,受到水的壓強減小,氣泡的體積變大;氣泡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根據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所以受到水的浮力增大。故答案為:D。8.(2024八上·臺州月考)一個盛有鹽水的容器中懸浮著一個雞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圖所示。圖中畫出了幾個力的方向,你認為雞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應是( ?。?br/>A.1 B.2 C.3 D.4【答案】C【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從浮力產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去解答此題。【解答】雞蛋懸浮在液體中,此時雞蛋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不同,這個壓力差就是雞蛋所受的浮力,因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所以3正確。故答案為:C。9.(2024八上·臺州月考)下列關于氯化鈉的溶解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br/>A.t℃時,10 g氯化鈉可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 gB.t℃時,把10 g氯化鈉溶解在水里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 gC.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氯化鈉的溶解度是20 gD.t℃時,把31.6 g氯化鈉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1.6 g【答案】D【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固體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質量;固體的溶解度由四個要點:一定溫度、100g溶劑、達到飽和狀態、溶解的溶質的質量。【解答】A、t℃時,10g氯化鈉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g錯誤,因為沒有指明到達飽和狀態;故選項錯誤;B、t℃時,把10g氯化鈉溶解在水里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10g錯誤,因為沒有指明是100g水;故選項錯誤;C、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氯化鈉的溶解度是20g錯誤,因為沒有指明溫度;故選項錯誤;D、t℃時,把31.6g氯化鈉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飽和溶液,所以t℃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1.6g正確,故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10.(2024八上·臺州月考)將20℃時,100克20%的A溶液在溫度不變情況下,蒸發掉20克水,有2克物質析出,則該物質在20℃時的溶解度是( ?。?br/>A.10克 B.25克 C.22.5克 D.30克【答案】D【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的含義等進行分析。【解答】20℃時,100克25%的A溶液,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蒸發掉20g水,有2克A的物質析出,形成飽和溶液,此時,溶液的質量為100g-20g-2g=78g;其中溶質為100g×20%-2g=18g;設該溫度下A物質的溶解度為x,則有:,x=30g。故答案為:D。11.(2024八上·臺州月考)某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在100g溶劑中溶有10g溶質 B.在110g溶劑中溶有10g溶質C.在100g溶液中含有10g溶質 D.在110g溶液中含有10g溶質【答案】C【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解答】A、某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則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質,或90g溶劑中溶有10g溶質,故選項不正確;B、根據A選項的分析,90g溶劑中溶有10g溶質,故選項不正確;C、某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則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質,故選項正確;D、根據C選項的分析,在100g溶液中溶有10g溶質,故選項不正確。故選C。12.(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所示,將蘋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蘋果的質量、體積及受到的浮力為m1、V1和F1,梨子的質量、體積及受到的浮力為m2、V2和F2,現判斷正確的是( ?。?br/>(1)若m1>m2,則F1一定小于F2(2)若m1=m2,則F1一定大于F2(3)若V1=V2,則F1一定小于F2(4)若V1>V2,則F1一定大于F2A.(1)(3) B.(1)(4) C.(2)(3) D.(2)(4)【答案】C【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知道梨子和蘋果的質量關系,由G=mg可知重力關系,由于都漂浮在水面上,根據漂浮條件確定受到的浮力關系。(2)根據物體所處狀態判斷出排開液體的體積關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浮力大小。【解答】由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則根據浮沉條件可知:F1=G1=m1g,F2(1)若m1>m2,則F1>F2;故(1)錯誤;(2)若m1=m2,則F1>F2;故(2)正確;(3)由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則V排1(4)若V1>V2,則V排1與V排2的大小不能比較,所以,F1不一定大于F2。故(4)錯誤。故答案為:C。13.(2024八上·臺州月考)一枚重量為G的雞蛋懸浮在鹽水中,如圖所示。往鹽水中繼續均勻緩慢加鹽,雞蛋所受浮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可能是下圖中的( ?。?br/>A. B.C. D.【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雞蛋懸浮在鹽水中時,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逐步加入鹽,鹽水的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浮力公式可知雞蛋所受浮力變化情況。【解答】因為雞蛋懸浮在鹽水中時,根據懸浮條件可知: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往鹽水中繼續均勻緩慢加鹽,鹽水密度增大,浮出水面前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公式F浮=ρgV排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增大;浮出水面后雞蛋漂浮時,繼續加鹽,鹽水的密度增大,同時雞蛋露出的體積變大,排開液體的體積減小,浮力逐漸減小,直到所受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浮力不再變化;因此,雞蛋受到的浮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應該是開始浮力變大,然后減小,最后不變。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4.(2024八上·臺州月考)兩個量筒均裝有20mL的水,往量筒分別放入甲、乙兩個不吸水的物塊,物塊靜止后如圖所示,水的密度為1g/cm3,則( ?。?br/>A.甲的體積為40cm3B.甲受到的浮力為0.4NC.乙排開水的體積小于20mLD.乙受到的浮力小于甲受到的浮力【答案】B【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量筒中液面升高的高度分析甲排開的水的體積的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甲受到的浮力的大??;(2)根據乙在水中的狀態分析乙的體積的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乙受到的浮力,然后與甲的浮力對比。【解答】A、如圖所示,放入甲后,量筒讀數為60mL,故甲的體積為V甲排=60mL-20mL=40mL=40cm3<V甲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甲受到的浮力為故B正確,符合題意;C、如圖所示,放入乙后,量筒讀數為70mL,故乙排開水的體積為V乙=70mL-20mL=50mL>20mL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 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V甲排所以F甲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5.(2024八上·臺州月考)水平桌面上的深桶容器中裝有水,小明在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將其置于水中某一深度處,恰好懸浮,如圖所示。現沿桶壁向容器中緩慢加水,在水面上升的過程中,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玻璃瓶保持靜止 B.玻璃瓶下沉至容器底C.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 D.桌面對容器的支持力增大【答案】A【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1)沿桶壁向容器中緩慢加水,隨著液面升高,橡皮膜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大,凹陷程度變大,會導致排開水的體積變小,由于液體密度不變,玻璃瓶受到的浮力變小,而玻璃瓶的重力不變,玻璃瓶會下沉;(2)液面上升,液體深度增加,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3)桌面對容器的支持力等于容器、玻璃瓶和水的重力之和,通過判斷水的重力變化即可判斷支持力的變化。【解答】AB、由題意可知,空玻璃瓶口蒙上橡皮膜懸浮在水中時,豎直方向受浮力和重力且這兩個是一對平衡力,當向試管中加入水時,橡皮膜所處的深度增加,壓強增加,會向里凹陷,排開水的液體變小,浮力變小,重力不變,所以空玻璃會下沉到容器底部,故A錯誤,B正確;C、向試管中加入水時,水的深度增加,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大,故C正確;D、桌面對容器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容器自身重力和容器中水的重力之和,向試管中加入水,水的重力增大,所以桌面對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增大,故D正確。故答案為:A。16.(2024八上·臺州月考)實驗室有下列物質:①食鹽水;②冰水;③牛奶;④肥皂水;⑤泥水;⑥碘酒。(1)請給上述物質歸類(填序號):屬于溶液的是 ,屬于懸濁液的是 ,屬于混合物的是 。(2)溶液區別于濁液的特征是 。【答案】①⑥;⑤;①③④⑤⑥;溶液均一、穩定【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17.(2024八上·臺州月考)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1)其中圖中數字④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是 。(2)使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動力來自 。(3)我國“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改變了水循環的 ?。ㄌ蠲Q)環節。【答案】(1)水汽輸送(2)太陽輻射(3)地表徑流【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是多環節的自然過程,海陸間水循環主要包括海水蒸發、水分輸送、大氣降水、植物蒸騰、地表和地下徑流等四個環節。海洋表面蒸發形成的水汽,隨著氣流運動被輸送到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或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兩者匯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這種循環運動被稱為海陸間水循環。【解答】(1)根據圖示信息,④是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水汽輸送是海洋的水汽輸送到陸地。(2)水循環連續進行的能量來自太陽輻射,因為太陽輻射,使地表的水分蒸發和植物的的水分蒸騰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升到高空再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在適當的條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再形成降水落回地面。(3)水循環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幾個環節。人類影響最大的環節是地表徑流,例如修水庫,跨區域調水等,都是對地表徑流的影響。(1)根據圖示信息,④是水循環中的水汽輸送,水汽輸送是海洋的水汽輸送到陸地。(2)水循環連續進行的能量來自太陽輻射,因為太陽輻射,使地表的水分蒸發和植物的的水分蒸騰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升到高空再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在適當的條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再形成降水落回地面。(3)水循環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幾個環節。人類影響最大的環節是地表徑流,例如修水庫,跨區域調水等,都是對地表徑流的影響。18.(2024八上·臺州月考)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具有廣泛用途?;卮鹣铝袉栴}:(1)碘酒是醫院常用的消毒藥品,碘酒中的溶劑是 。(2)喝了汽水會打嗝,說明氣體的溶解度與 有關。【答案】酒精;溫度【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溶液的組成來分析;(2)根據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來分析;【解答】(1)碘酒就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是由于胃內的溫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變小而導致的。19.(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所示,“A”和“B”表示滿載的輪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靜止時液面的位置。圖示中的輪船是在 ?。ㄌ睢敖被颉昂K保┲型2础]喆呐潘繛?000t,在海水中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 N。【答案】海水;【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漂浮條件可知輪船在江水和海水中受到的浮力關系,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排開水的體積關系,得出結論;(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輪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解答】輪船在海水或江水中,都處于漂浮狀態,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輪船的受到的總重力,即由于總重力G不變,即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不變,由可知ρ海水>ρ江水則V排海水<V排江水因此圖中B位置時,表示輪船在海水中。輪船在海水中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20.(2024八上·臺州月考)潛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改變 來實現的.沒入水中的潛水艇下潛的過程中,它受到的壓強 ,它受到的浮力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自身重力;變大;不變【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潛水艇浸沒在水中無論是上浮還是下沉,潛水艇的體積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受浮力不變;通過讓海水進、出壓力艙改變潛水艇受到的重力,實現上浮或下沉的;隨著深度的增大,由液體壓強計算公式判斷受到壓強的變化;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變。【解答】在水中,潛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潛水艇能夠上浮和下沉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沒入水中的潛水艇下潛的過程中,所處水的深度增大,由p=ρgh可知,受到水的壓強變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可知,潛水艇的體積不變,上浮或下潛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潛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變。21.(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為精制粗鹽的示意圖,回答:(1)圖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粗鹽提純時正確順序 A.溶解、蒸發、過濾 B.過濾、蒸發C.溶解、過濾、冷卻 D.溶解、過濾、蒸發(3)過濾后的液體仍渾濁的原因 。【答案】引流;D;濾紙破損(合理即可)【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解析】【分析】(1)根據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進行分析;(2)根據粗鹽提純的正確順序是:溶解、過濾、蒸發進行分析;(3)根據如果濾紙破損、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會造成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進行分析。【解答】(1)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體濺出;(2)粗鹽提純的正確順序是:溶解、過濾、蒸發。故選D。(3)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可能的原因是濾紙破損(液體從破損處流下)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液體從濾紙與漏斗夾層之間流下)或盛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22.(2024八上·臺州月考)研究物質的溶解度對于生產生活有重要意義。下表是碳酸鈉的溶解度數據。溫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1)實驗過程如圖甲所示。當升溫至60℃時,燒杯④中出現的現象是 。(2)20℃時,將裝有飽和碳酸鈉溶液(底部有少量碳酸鈉晶體)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如圖乙。若要使試管底部的晶體減少,可向燒杯中加入 (選填“硝酸銨”或“氫氧化鈉”)。【答案】燒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氫氧化鈉【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分析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2)根據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和常見物質溶于水時溶液溫度的變化分析。【解答】(1)由碳酸鈉的溶解度數據可知,當溫度由40℃升溫至6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減小。6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6.4g,因為向燒杯中加入47g碳酸鈉,所以當升溫至60℃時,燒杯④中出現的現象是:燒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體。(2)若要使試管底部的晶體減少,應該使碳酸鈉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要升高溫度,硝酸銨溶于水溫度降低,氫氧化鈉溶于水溫度升高,所以可向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23.(2024八上·臺州月考)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小明利用電子秤來測量小木塊的密度:①在稱盤中放置裝有水的燒杯;②將小木塊輕輕放入裝水的燒杯中;③用細針壓住小木塊,使其恰好浸沒在水中。實驗中水均未溢出,電子秤對應的示數如圖所示,則小木塊的質量是 g,小木塊的密度是 g/cm3,若小木塊吸水,(不考慮木塊吸水體積的變化)則密度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2;0.6;偏大【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①②中電子秤的示數求出小木塊的質量;(2)根據①③求出木塊排開的水的質量,從而求出木塊排開水的體積,即小木塊的體積;(3)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木塊的密度。【解答】小木塊的質量由②③兩圖可得細針對木塊的壓力木塊的重力③圖中木塊在水中靜止,其所受浮力木塊在③圖中處于完全浸沒狀態,其排開水的體積和自身體積相等木塊的密度在實驗過程中,若木塊吸水,導致其重力變大,故將木塊壓入水中的力會變小,由浮力的推導式可得,實驗中木塊所受浮力的測量值要小于木塊不吸水時所受浮力值。而木塊的體積所以木塊若吸水,由此法所得木塊的體積將比其真實體積偏小,故若小木塊吸水,則密度測量值將會偏大。24.(2024八上·臺州月考)某科學小組欲配制16%氯化鈉溶液,主要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配制200g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 g,應選用規格為 (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2)稱量時,向托盤天平的稱量紙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鈉,發現天平的指針偏向右盤,這時應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A.繼續添加適量氯化鈉 B.減少適量氯化鈉C.調節平衡螺母 D.減少砝碼(3)實驗③中的讀數方法會導致所配溶液的質量分數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32;200;A;偏小【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計算;根據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計算出水的質量和體積,即可判斷出可以選用的量筒規格;(2)根據天平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3)仰視讀數,會造成量取的液體的體積偏多,據此分析;量取準確用量的液體時,還需要膠頭滴管滴定。【解答】(1)配制200g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200g×16%=32g;溶劑水的質量為200g-32g=168g,即為168mL,量取液體時,選取能一次量取全部液體最小規格的量筒,因此應選用規格為2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2)稱量時,向托盤天平的稱量紙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鈉,發現天平的指針偏向右盤,說明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此時應該繼續添加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故選A;(3)實驗③中的仰視讀數,讀數偏小,量取的液體的體積偏多,導致所配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25.(2024八上·臺州月考)如圖是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彈簧測力計掛著同一金屬塊。(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2)由圖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 ?。ㄌ睢坝嘘P”或“無關”)。(3)分析 兩圖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液體密度有關。(4)由圖中數據可知,金屬塊的密度是 kg/m3。【答案】2;無關;丁、戊;2.4×10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讀數;根據稱重法求出浮力的大??;(2)根據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判定浮力與深度的關系;(3)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應控制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不變;(4)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別表示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進一步結合阿基米德原理求得鹽水的密度。【解答】(1根據稱重法測浮力,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浮=G-F拉=4.8N-2.8N=2N(2)分析丙、丁兩圖,當金屬都塊浸沒在水中后,金屬塊的深度不同,但測力計示數相同,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大小相同,故得出當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無關。(3)比較圖丁、戊,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兩圖中,測力計示數不同,根據稱重法,可知金屬塊受到的浮力不同,故由實驗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4)金屬塊的體積為金屬塊的密度26.(2024八上·臺州月考)小金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影響電解水速度的因素,他在水中加入等量的硫酸溶液以增強其導電性(硫酸本身不會減少)。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蒸餾水體積/毫升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加入10mL硫酸的質量分數 0 10% 15% 20% 25% 30% 35%收集到氫氣體積/mL 20 20 20 20 20 20 20收集到氫氣時間/秒 2648 1236 885 423 262 216 205(1)電解時觀察到的現象有:兩個電極上都有氣泡產生,且正極與負極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2)用燃著的木條分別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開活塞,若觀察到 ,則證明氣體為氫氣。(3)本實驗通過比較 來判斷電解水的速度。(4)通過實驗得到的結論是 。【答案】1∶2;氣體能被點燃,并產生淡藍色火焰;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所需的時間;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所加的硫酸的質量分數越大,電解水的速度就越快【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進行分析;(2)根據氫氣的性質進行分析;(3)根據表中內容進行分析;(4)根據電解水的結論進行分析。【解答】(1)電解水時,正極生成的氣體為氧氣,負極生成的氣體為氫氣,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故填1:2。(2)氫氣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用燃著的木條分別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開活塞,若觀察到氣體能被點燃,并產生淡藍色火焰,則證明氣體為氫氣,故填氣體能被點燃,并產生淡藍色火焰。(3)由圖可知,本實驗通過比較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所需的時間的長短來判斷電解水的速度,故填產生相同體積的氫氣所需的時間。(4)由圖可知,實驗中的變量是硫酸的質量分數,其余的兩相同,通過實驗得到的結論是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所加的硫酸的質量分數越大,電解水的速度就越快,故填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所加的硫酸的質量分數越大,電解水的速度就越快。27.(2024八上·臺州月考)小金在學習浮力時認識了密度計,接下來是他對密度計的學習和研究的過程。(1)他將同一支密度計分別靜止在水和酒精中(如圖甲、乙所示),則密度計受到的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裝水的容器是 ?。ㄟx填“甲”或“乙”);(2)接著小金將一只鉛筆的下端纏繞了適量銅絲,自制了一支密度計(如圖丙);為了給密度計標上刻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a.將其放入水中,豎立靜止后,在密度計上與水面相平處標上水的密度值1.0g/cm3;b.將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樣的方法在密度計上標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①如丙圖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計,你認為刻度0.9應該在 點(選填“p”或“q”)。②在使用過程中,小金發現細銅絲易滑落,于是他改變這段細銅絲的形狀.并把銅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如圖?。?,測量過程中杯內液體總量沒有變化。則杯中液面將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處”)。【答案】(1)不變;乙(2)p;仍在A處【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把密度計放在水、酒精時都漂浮,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求受到水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開水的體積。然后與圖比較即可判斷;(2)①根據密度計放在水、植物油里漂浮時的浸入的體積判斷出密度計放入植物油中時液面的位置即可;②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判斷排開水的體積的變化,判斷出杯中水面的變化。【解答】(1)密度計在水、酒精中均處于漂浮狀態,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F浮1=F浮2[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ρ水gV排1=ρ酒精gV排2因為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可知V排水<V排酒精則由圖知道,裝水的容器是乙。(2)①因為V排水<V排酒精,所以密度計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純水密度值刻度線的上方,即刻度0.9應該在p點。②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時,密度計的重力不變,根據漂浮條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因為液體的密度不變,浮力大小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圖乙杯中的液面不變,仍在A點。(1)[1]密度計在水、酒精中均處于漂浮狀態,所受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F浮1=F浮2[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ρ水gV排1=ρ酒精gV排2因為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可知V排水<V排酒精則由圖知道,裝水的容器是乙。(2)①[3]因為V排水<V排酒精,所以密度計放在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純水密度值刻度線的上方,即刻度0.9應該在p點。②[4]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時,密度計的重力不變,根據漂浮條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因為液體的密度不變,浮力大小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圖乙杯中的液面不變,仍在A點。28.(2024八上·臺州月考)20℃時,氯化鈉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氯化鈉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① 10 2 12② 10 3 13③ 10 4 13.6④ 10 5 13.6根據上述數據分析可知:(1)四個實驗得到的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填序號)。(2)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實驗④所得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3)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 克。【答案】①②;等于;36【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關鍵存在未溶固體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分析;(2) 根據“”分析;(3)根據表格數據確定20℃時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再根據溶解度的概念,得出該溫度下的溶解度。【解答】(1)由實驗③可知,20℃時,10g水中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13.6g -10g=3.6g,而實驗③中加入4g氯化鈉,氯化鈉未全部溶解,所以1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則四個實驗得到的溶液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是①②。(2)實驗③、實驗④所得溶液都是20℃時的飽和溶液,相同溫度時,同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所以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實驗④所得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3) 由實驗③可知,20℃時,1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鈉,則2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鈉,所以20℃時,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6克。29.(2024八上·臺州月考)某校興趣小組模仿“曹沖稱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將厚底直筒形狀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圖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質量為200g,底面積為40cm2,高度為15cm。求:(1)將杯子開口向上豎直放入水中時(注:水未進入杯內),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為該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3)此浮力秤的最大稱量(即量程)。【答案】(1)杯子的重力G=mg=0.2kg×10N/kg=2N因為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2N(2)由F浮=ρ水gV排得,則此時杯子排開水的體積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3)當液面與杯口齊平時為最大稱量,此時杯子仍然漂浮,此時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最大浮力為G總=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0×10-4m2×0.15m=6N此浮力秤的總質量為則此浮力秤的最大稱量為mmax=m總﹣m=600g﹣200g=400g答:(1)將杯子開口向上豎直放入水中時(注:水未進入杯內),杯子受到的浮力為2N;(2)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為5cm;(3)此浮力秤的最大稱量為400g。【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由于該玻璃杯是一把“浮力秤”,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2)可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算出該玻璃杯在水中的V排,然后再用V排除以底面積,就可以算出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3)當杯子下沉的深度為0.15米時,此時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我們需要先算出杯子的體積,即為最大V排,然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杯子受到的最大浮力,最后用最大浮力減去第(2)問中的浮力即為該浮力秤的最大稱量。30.(2024八上·臺州月考)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有關濃硫酸的實驗,觀察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他從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問:濃硫酸(H2SO4)500毫升濃度(質量分數) 98%密度 1.84克/厘米3相對分子質量 98強腐蝕性,陰冷,密封貯藏(1)這50毫升濃硫酸中含溶質硫酸約 克。(結果保留整數)(2)用這種濃硫酸配制1000克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水?【答案】(1)90(2)設需要濃硫酸的質量為x gx 98%=1000g 19.6%x=200gm水 = 1000g-200g=800gV水== =800厘米3合800毫升答:需加水800毫升。【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據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濃硫酸中含溶質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1)50毫升合50厘米3,50毫升濃硫酸中含溶質硫酸=50厘米3×1.84克/厘米3×98%≈90克;(2)溶液在稀釋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見答案。31.(2024八上·臺州月考)浮標廣泛應用于臺風預測、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如圖所示,某浮標由堅硬殼體及下方可伸縮油囊構成(油囊質量忽略不計)。當液壓式柱塞泵將殼體內的油注入油囊時,油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注入油的體積;當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殼體內時,油囊體積忽略不計。已知浮標殼體質量為35kg,油的總質量為20kg,當向油囊中注12kg油時,浮標懸浮于水中。油的密度為0.8×103kg/m3,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1)油囊中注入12kg油時,浮標所受浮力。(2)浮標殼體體積。(3)將殼體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時,浮標露出水面的體積為多少m3?【答案】(1)浮標所受浮力F?。紾總=m總g=(35kg+20kg)×10N/kg=550N(2)浮標排開水對體積V殼=V排===0.055m3(3)油囊的體積V油囊=V油===0.015m3由于油囊是浸沒在水中的,則V排總=V油囊+V殼浸所以外殼浸入水中的體積V殼浸=V排總-V油囊=0.055m3-0.015m3=0.04m3浮標露出水面的體積為V露=V殼-V殼浸=0.055m3-0.04m3=0.015 m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物體懸浮時,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據此可求浮標所受浮力;(2)知道浮標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標排開水對體積,由于浮標處于懸浮狀態,浮標的總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知道油囊中注入油的質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囊中注入油的體積;浮標的總體積減去油囊中注入油的即為浮標殼體體積;(3)整體質量不變,懸浮變為漂浮時,浮力不變,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油囊增大的體積計算浮標露出的體積。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性作業質量反饋練習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性作業質量反饋練習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