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配套小學冀教版第三單元 不超過100的數與加減法《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是冀教版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0以內的數與加減法》第二部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第1課時(教科書46頁、47、48頁)教學內容。教材選擇了幼兒園買蘋果的事例,設計了兩個問題。(1)給出了有數據的兩箱蘋果圖,提出“幼兒園一共買來多少個蘋果”的問題,免博士提示“用小棒擺一擺”,讓學生邊擺邊算,在操作中體會并掌握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就是幾個十加幾個十。(2)給出了一箱無數據的、一箱有數據的蘋果圖,提出了“還剩多少個蘋果”的問題,教材利用這一具體情境引出減法的問題。然后介紹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數量關系以及算法的理解,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是10以內的加減法,所不同的是10以內的數相加減的計數單位是一,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數單位是十。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難點是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轉化成10以內的加減計算。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擺小棒的情境圖,理解幾個十加減幾個十,得幾個十,結果就是幾十。1. 結合具體情境,經歷動手操作和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過程。2. 理解把整十數看作幾個十進行計算的方法,會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 認識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領會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重點:會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難點:理解把整十數看作幾個十進行計算的方法。復習導入師:這節課我們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在講新內容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10以內的加減法和數的組成。老師這兒有一些題目,誰愿意試一試?1. 口算: 4+6= 3+2= 4+8= 3+5=5-3= 8-5 = 9-4= 7-2=2. 復習數的組成。(1)8個十是( );5個十是()。(2)70里面有( )個十;90里面有( )個十。師:同學們回答的真是又快又準確呀,80、50、70、90這些數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生:這些都是整十數。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設計意圖: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和數的組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為新知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教學作好鋪墊。探究新知活動一:探究整十數加整十數出示教材情境圖1。師:觀察圖畫,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生:有兩箱蘋果,一箱有20個,另一箱有30個。師出示問題:幼兒園買來兩箱蘋果,一箱有20個,另一箱有30個,幼兒園一共買來多少個蘋果 師:怎么解答這個數學問題?說一說你的理由。生:列加法算式30+20。求“幼兒園一共買來多少個蘋果”,就是將幼兒園兩次買的蘋果合并在一起,所以列加法算式解答。師:怎么計算30+20= (個)呢?師:請大家聯系我們之前學習的加法計算,先獨立想一想,然后用小棒擺一擺,同桌互相說一說計算的道理,最后全班交流。學生擺小棒計算,教師巡視指導交流。師: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說出來和大家交流。生1:我是擺小棒算的:計算30+20=,先擺3捆小棒表示30,再擺2捆小棒表示20,現在一共有5捆小棒,所以30+20=50。生2: 我這樣想:30里面有3個10,20里面有2個10,合起來一共是5個10,也就是50師小結:1捆小棒對應1個十,擺3捆小棒表示30,再擺2捆小棒表示20,合并在一起就是5捆小棒,也就是50。用數學語言表達,以“十”為計數單位,就是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5個十是50。整十數加整十數,其實就是把十位上的數直接相加,得幾就是幾個十,也就是幾十。活動二:探究整十數減整十數出示教材情境圖2。師:通過剛才地計算我們知道,幼兒園里一共買來50個蘋果,老師發給了小班20個。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生:還剩多少個蘋果?師:問得好!這個問題要怎么解決呢?你是怎樣想的?說一說你的理由。生:幼兒園里一共買來50個蘋果,老師發給了小班20個,求剩下的蘋果數。列算式50-20。師:50個蘋果是整體,這些蘋果現在分成兩部分,20個分給小班了,求剩下的列減法算式50-20= (個) ,怎么計算呢?師:請大家聯系我們之前學習的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同桌互相說一說計算的道理,最后全班交流。讓學生試著筆算,老師巡視指導。師: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生:我是擺小棒算的:計算50-20=,先擺5捆小棒表示50,減20就從中拿走2捆小棒,現在剩下3捆小棒,所以50-20=30。師:不擺小棒,你能說出計算的道理嗎?生1:50里面有5個10,去掉2個十剩3個十,3個10就是30。生2:求50-20=?,5個十減2個十。得3個十,3個十是30。師小結:整十數減整十數,可以以“十”為計數單位,想成是幾個十減幾個十,把十位上的數直接相減,得幾就是幾個十,也就是幾十。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小棒代替蘋果擺一擺,使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將整十數加減法轉化為10以數加減法的過程,從而理解整十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效果評價:肯定和鼓勵學生的探索活動。活動三:探究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師:想一想,50-30等于多少?為什么?生:50-30=20,幼兒園里一共買來50個蘋果,這些蘋果現在分成兩部分,30個是剩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分給小班的20個,所以50-30=20。師:我們把三個問題放在一起看,其實加減法計算是有一定聯系的。出示:師:聯系我們剛才解決的三個數學問題,認識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想一想怎樣才能更好地記住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生1:我是這樣記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30是一箱蘋果數,是一個“加數”,20是另一箱蘋果數,是另一個“加數”,把這兩部分合起來,就是一共的蘋果數,也就是“和”。生2:我是這樣記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50是蘋果總數,從50個蘋果里拿走一部分,50就是“被減數”,拿走20個,20是“減數”,剩下的30是50和20相差的數量,30就是“差”。師:在理解的基礎記憶,非常棒!師:觀察上面的算式,你發現加法和減法有什么關系?生1:30加20等于50,50減20等于30。生2:加法算式中的和減去一個加數,等于另一個加數。出示條形圖。師:聯系前面我們解決的三個問題,30,20和50的關系可以畫圖表示。師:看圖說一說你對加法和減法關系的理解。生:30和20合并在一起是50,50是總共的,30和20各是一部分。求其中的一部分就做減法計算。師:我們把50看成一個整體,30和20各是其中的一部分,當我們要求整體是多少時,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列加法算式解決,當知道整體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時,列減法算式解決。師: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鞏固練習師: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學習效果吧!【教材習題】試一試1. 看圖寫出一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 生:10 + 30=40,40 -10 =30,40 - 30=10。2.根據40+50=90,寫出兩個減法算式。生:90-40=50,90-50=40。【教材習題】練一練。1. (選詞填空)生:50 + 20=70,10 + 80=90;2.看圖寫算式。(選擇)生:80 -20 =603.兩束花一共有多少枝?生:20+40=60(枝)。4.紅紅看一本故事書,已經看了30頁,還剩多少頁沒有看?生:70-30=40(頁)。課堂小結師: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生1:學習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生2:認識了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探索了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師:今天你的表現怎樣呢?你的好朋友表現怎樣呢,我們來回顧一下。(學生自由發言),再完成評價表。課后實踐綜合實踐:找一找生活中整十數加整十數的數學問題,根據這樣的數學問題寫一道加法算式兩道減法算式。設計意圖:讓學生多留心觀察、發現,找一找生活中應用整十數加整十數解決的問題,并以此寫出兩道減法算式,更多地領會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效果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實踐活動,并參與學生的分享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