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二框 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第一單元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一課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第一目 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第二目 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第三目 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1956184019491919“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鴉片戰爭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新民主義革命舊民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人民的苦難歷史和復興歷程站起來社會主義建設1976社會主義社會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黨帶領人民創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的意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與金鑄玉制、炫耀天下威權的封建王朝的傳國玉璽相比,這方材質普通的印章莊重而神圣,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回顧: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必要準備必然趨勢(以五四運動為界,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1840—1949年1949—1956年使革命進一步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互相銜接。專家點評1840—1949年中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以五四運動為界限,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階段。舊民主主義革命由資產階級領導,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政治目標。舊民主主義革命綱領不徹底,群眾發動不充分,不能徹底解決土地問題,最終遭到失敗。新民主主義革命由無產階級領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思想武器,以創建人民民主共和國為政治目標 。新民主主義革命提出了徹底的革命綱領,廣泛發動群眾,解決了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即土地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1)第一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年)在著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鎮壓反革命等在內的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集中力量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了的國民經濟。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過渡時期)時間: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2)第二階段: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一化三改”(1953-1956年)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過渡時期)時間: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55年8月,四川省的新農鄉舉行農業生產合作社入社報名大會慶祝公私合營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社會主義革命時期(3)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1954年)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這是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第一章 總綱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利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社會主義革命時期(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的標志及意義(1956年底)一、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社會主義建設艱辛探索時期——成就及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如同革命一樣, 也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艱苦的探索。第一輛汽車鞍山鋼鐵公司武漢長江大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目 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第二目 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第三目 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家庭的變化是時代的縮影,一位山東省的農民從1982年開始記錄家庭賬本。1982年12月,賬本記錄的是面條、醬油、豆腐、油條、瓜子等食品。這一年,他家總收入836.54元,總支出574.90元,結余261.64元。三十多年過去了,他家消費支出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過越紅火,肉、蛋、蔬萊的消費額明顯増長,還増加了彩電、冰箱、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手機、摩托車、汽車等項目支出。賬本顯示,2018年他家的結余是1982年的200多倍。請同學們一起思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做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抉擇?這一偉大實踐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二、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探究與分享二、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黨帶領人民創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的意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二、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開啟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 地位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目的 生產力方面 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中國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生產關系方面 推動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黨的建設方面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意義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 改革開放的開啟、地位、目的、意義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改變四個面貌迎來三次飛躍一個重要法寶一個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中華民族迎來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的意義第一目 建立新中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第二目 實行改革開放 走向民富國強第三目 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黨帶領人民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的意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歷史方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兩個“沒變”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把握新時代中的“變”與“不變”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變”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基本內涵: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新征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中國人民踏上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乘勢而上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新征程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歷史結論實踐充分證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制度基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走向民富國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課堂小結誤區警示【易錯1】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正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提示: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正式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易錯2】 新中國的成立表明中國人民從此走上當家作主的道路,從此富起來了。提示:新中國的成立表明中國人民從此走上當家作主的道路,從此站起來了,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富起來。【易錯3】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提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