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測評驗收卷(一) 分子動理論(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內容不屬于分子動理論的是( )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物體內分子緊挨在一起,沒有間隙分子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運動的劇烈程度與物質的溫度有關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有一種咸鴨蛋的腌制過程是將鴨蛋放在摻入食鹽的泥巴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泥巴干了后,鴨蛋也就成了咸鴨蛋。此鴨蛋的腌制過程利用了 ( )布朗運動 擴散分子間作用力 熱脹冷縮3.在顯微鏡下觀察稀釋了的碳素墨水,將會看到( )水分子的運動情況 碳分子的運動情況水分子對炭粒的作用 炭粒的無規則運動4.清晨,草葉上的露珠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的水珠。這一物理過程中,水分子間的( )引力消失,斥力增大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引力、斥力都減小 引力、斥力都增大5.下圖描繪的是一定質量的氧氣分子分別在0 ℃和100 ℃兩種情況下的速率分布情況,其中符合統計規律的是( )A BC D6.下列關于布朗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微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微粒越大,與微粒撞擊的分子數越多,布朗運動越明顯如果沒有外界的干擾,經過較長時間,布朗運動就觀察不到了溫度高低對布朗運動沒有影響7.如果用M表示某物質的摩爾質量,m表示分子質量,ρ表示物質的密度,V表示摩爾體積,V′表示分子體積,NA為阿伏伽德羅常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分子間距離d=單位體積內分子的個數為分子的體積一定是物質的密度一定是ρ=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觀察布朗運動的實驗過程中,每隔5 s記錄下顆粒的位置,最后將這些位置用直線依次連接,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由圖可以看出布朗運動是無規則的圖中軌跡就是顆粒無規則運動的軌跡若對比不同溫度下的軌跡,可以看出溫度高時布朗運動顯著若對比不同顆粒大小時的軌跡,可以看出顆粒小時布朗運動更顯著9.如圖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乙分子位于r軸上,甲、乙兩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關系圖像如圖?,F把乙分子從r3處由靜止釋放,則 ( )乙分子從r3到r1一直加速乙分子從r3到r2過程中分子力表現為引力,從r2到r1過程中分子力表現為斥力乙分子從r3到r1過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乙分子從r3到r1過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10.氧氣分子在不同溫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規律如圖所示,實線1、2對應的溫度分別為T1、T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曲線2與曲線1對應的氧氣分子平均速率相等T1、T2溫度下,某一速率區間的分子數占比可能相同隨著溫度的升高,氧氣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將T1、T2溫度下的氧氣混合后,對應的曲線可能是圖中的虛線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4分)圖中實線為分子力隨兩分子間距離的變化圖像,虛線Ⅰ為分子間的斥力隨兩分子間距離的變化圖像,虛線Ⅱ為分子間的引力隨兩分子間距離的變化圖像,據此可知: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________(2分)(填“增大”或“減小”);當兩分子間的距離小于r0時,分子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________(2分)(填“增大”或“減小”)。12.(10分)在“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大小”的實驗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每1 000 mL溶液中有純油酸0.5 mL,用注射器測得1 mL上述溶液有80滴,把1滴該溶液滴入盛水的撒有爽身粉的淺盤中,待水面穩定后,得到油酸薄膜的輪廓形狀和尺寸如圖所示,圖中正方形格子的邊長為1 cm,則可求得:(1)油酸薄膜的面積是________(2分)cm2。(2)油酸分子的直徑是________(2分)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3)某同學在該實驗中最終得到的計算結果數據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__(2分)。A.油膜中含有大量未溶解的酒精B.計算油膜面積時,錯將不完整的方格全部作為完整方格處理C.計算油膜面積時,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D.水面上爽身粉撒得較多,油酸膜沒有充分展開(4)利用單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測分子大小和阿伏伽德羅常量。如果已知體積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開形成的單分子油膜的面積為S,這種油的密度為ρ,摩爾質量為M,則阿伏伽德羅常量的表達式為________(4分)。13.(10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1.731 kg的月球土壤順利在預定區域著陸。月球土壤中的氦-3蘊藏量大,它是一種目前已被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原料。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m,氦-3的摩爾質量為M,阿伏伽德羅常量為NA(均為國際單位),求:(1)(5分)每個氦-3分子的質量m0;(2)(5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總個數。14.(14分)某房間地面面積為15 m2,高3 m。已知空氣的摩爾質量為M=29×10-3 kg/mol,標準狀況下空氣的摩爾體積為22.4 L/mol。估算在標準狀況下該房間的空氣質量約為多少千克(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15.(16分)已知氧氣分子的質量m=5.3×10-26 kg,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ρ=1.43 kg/m3,阿伏伽德羅常量NA=6.02×1023 mol-1,求(計算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1)(5分)氧氣的摩爾質量;(2)(5分)標準狀況下氧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6分)標準狀況下1 cm3的氧氣含有的氧氣分子數。章末測評驗收卷(一) 分子動理論1.B2.B [食鹽進入鴨蛋屬于擴散現象,B項正確。]3.D [在顯微鏡下只能看到大量分子的集合體——炭粒的無規則運動,而觀察不到水分子和碳分子的運動,D正確。]4.D [當水蒸氣液化成水珠時,水分子之間的距離減小,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增大,只是斥力比引力增加得更快一些。D正確。]5.A6.A [布朗運動是由于微粒周圍的液體(或氣體)分子對微粒碰撞作用的不平衡,微粒越小,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顯著,而且布朗運動永不停息,故A正確,B、C、D錯誤。]7.B [固體、液體分子是緊密排列的,氣體分子間的距離遠大于分子直徑,故分子的直徑不一定等于分子間距離,A錯誤;物質的摩爾體積V=,分子占有的空間體積是,而占有的空間體積不一定是分子的體積,單位體積內分子的個數為,B正確,C錯誤;物質的密度ρ=,而不是ρ=,D錯誤。]8.ACD [由題圖可以看出布朗運動是無規則的,A正確;由于是每隔5 s記錄下顆粒的位置,最后將這些位置用直線依次連接,但并不知道這5 s時間內顆粒的運動軌跡(其實這5 s內的軌跡也是無規則的),所以記錄下的并不是顆粒的實際運動軌跡,B錯誤;溫度越高,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顯著,C、D正確。]9.AC [乙分子從r3到r1一直受甲分子的引力作用,且分子間作用力先增大后減小,故乙分子一直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A、C正確,B錯誤;乙分子從r3到r1的過程中,引力一直做正功,D錯誤。]10.BC [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激烈,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由題圖可知曲線2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比曲線1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故溫度T2高于溫度T1,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所以曲線2與曲線1對應的氧氣分子平均速率不相等,故A錯誤,C正確;T1、T2溫度下,實線1、2相交于一點,即該速率區間的分子數占相同,故B正確;將T1、T2溫度下的氧氣混合后,溫度不會比T1的溫度更低,故對應的分子速率分布規律曲線不可能是圖中的虛線,故D錯誤。]11.減小 減小 [由題圖可知,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由題圖可知,當兩分子間的距離小于r0時,分子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12.(1)72 (2)8.7×10-10 (3)CD (4)解析 (1)因為每個正方形格子的邊長為1 cm,所以每一個正方形格子的面積是1 cm2,估算油膜面積時超過半格的按一格計算,小于半格的舍去,估算出有72個格子,則油膜面積為72 cm2。(2)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V1= mL,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油酸的體積V2=× mL=6.25×10-12 m3,而1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酸薄膜的面積S′=72×10-4 m2,所以油酸分子的直徑d== m=8.7×10-10 m。(3)計算時利用的是純油酸的體積,如果油膜中含有大量未溶解的酒精,則測出的油膜面積偏大,直徑的測量值將偏小,即計算結果偏小,A錯誤;計算油膜面積時,錯將不完整的方格全部作為完整方格處理,則測得的面積偏大,會導致計算結果偏小,B錯誤;計算油膜面積時,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則測得的面積偏小,導致計算結果偏大,C正確;水面上爽身粉撒得較多,油酸膜沒有充分展開,則測得的面積偏小,導致計算結果偏大,D正確。(4)已知體積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開形成的單分子油膜的面積為S,則分子的直徑d=,分子的體積V0=π,而這種油的密度為ρ,摩爾質量為M,則摩爾體積Vmol=,因此阿伏伽德羅常量的表達式為NA==。13.(1) (2)解析 (1)每個氦-3分子的質量為m0=。(2)已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m,則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1.731m,則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總個數為N=。14.58 kg解析 房間容積V=15×3 m3=45 m3在標準狀況下房間內空氣的物質的量n== mol=2×103 mol所以總質量m=Mn=29×10-3×2×103 kg=58 kg。15.(1)3.2×10-2 kg/mol (2)3.3×10-9 m (3)2.7×1019個解析 (1)氧氣的摩爾質量為M=NAm=6.02×1023×5.3×10-26 kg/mol=3.2×10-2 kg/mol。(2)標準狀況下氧氣的摩爾體積V=所以每個氧氣分子所占空間體積V0==而每個氧氣分子所占的空間可以看成是棱長為a的立方體,即V0=a3,則標準下氧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a== m=3.3×10-9 m。即為氧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標準狀況下1 cm3氧氣的質量為m′=ρV′=1.43×1×10-6 kg=1.43×10-6 kg則1 cm3氧氣中含有的氧氣分子的個數N==個=2.7×1019個。(共25張PPT)章末測評驗收卷(一)(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B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內容不屬于分子動理論的是( ?。?br/>A.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B.物體內分子緊挨在一起,沒有間隙C.分子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運動的劇烈程度與物質的溫度有關D.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2.有一種咸鴨蛋的腌制過程是將鴨蛋放在摻入食鹽的泥巴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泥巴干了后,鴨蛋也就成了咸鴨蛋。此鴨蛋的腌制過程利用了 ( ?。?br/>A.布朗運動 B.擴散C.分子間作用力 D.熱脹冷縮解析 食鹽進入鴨蛋屬于擴散現象,B項正確。D3.在顯微鏡下觀察稀釋了的碳素墨水,將會看到( ?。?br/>A.水分子的運動情況 B.碳分子的運動情況C.水分子對炭粒的作用 D.炭粒的無規則運動解析 在顯微鏡下只能看到大量分子的集合體——炭粒的無規則運動,而觀察不到水分子和碳分子的運動,D正確。D4.清晨,草葉上的露珠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的水珠。這一物理過程中,水分子間的(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減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解析 當水蒸氣液化成水珠時,水分子之間的距離減小,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增大,只是斥力比引力增加得更快一些。D正確。A5.下圖描繪的是一定質量的氧氣分子分別在0 ℃和100 ℃兩種情況下的速率分布情況,其中符合統計規律的是( )A6.下列關于布朗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微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B.微粒越大,與微粒撞擊的分子數越多,布朗運動越明顯C.如果沒有外界的干擾,經過較長時間,布朗運動就觀察不到了D.溫度高低對布朗運動沒有影響解析 布朗運動是由于微粒周圍的液體(或氣體)分子對微粒碰撞作用的不平衡,微粒越小,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顯著,而且布朗運動永不停息,故A正確,B、C、D錯誤。B7.如果用M表示某物質的摩爾質量,m表示分子質量,ρ表示物質的密度,V表示摩爾體積,V′表示分子體積,NA為阿伏伽德羅常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CD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觀察布朗運動的實驗過程中,每隔5 s記錄下顆粒的位置,最后將這些位置用直線依次連接,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可以看出布朗運動是無規則的B.圖中軌跡就是顆粒無規則運動的軌跡C.若對比不同溫度下的軌跡,可以看出溫度高時布朗運動顯著D.若對比不同顆粒大小時的軌跡,可以看出顆粒小時布朗運動更顯著解析 由題圖可以看出布朗運動是無規則的,A正確;由于是每隔5 s記錄下顆粒的位置,最后將這些位置用直線依次連接,但并不知道這5 s時間內顆粒的運動軌跡(其實這5 s內的軌跡也是無規則的),所以記錄下的并不是顆粒的實際運動軌跡,B錯誤;溫度越高,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顯著,C、D正確。AC9.如圖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標原點O,乙分子位于r軸上,甲、乙兩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關系圖像如圖?,F把乙分子從r3處由靜止釋放,則 ( ?。?br/>A.乙分子從r3到r1一直加速B.乙分子從r3到r2過程中分子力表現為引力,從r2到r1過程中分子力表現為斥力C.乙分子從r3到r1過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D.乙分子從r3到r1過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解析 乙分子從r3到r1一直受甲分子的引力作用,且分子間作用力先增大后減小,故乙分子一直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A、C正確,B錯誤;乙分子從r3到r1的過程中,引力一直做正功,D錯誤。BC10.氧氣分子在不同溫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規律如圖所示,實線1、2對應的溫度分別為T1、T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曲線2與曲線1對應的氧氣分子平均速率相等B.T1、T2溫度下,某一速率區間的分子數占比可能相同C.隨著溫度的升高,氧氣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將T1、T2溫度下的氧氣混合后,對應的曲線可能是圖中的虛線解析 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激烈,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由題圖可知曲線2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比曲線1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故溫度T2高于溫度T1,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所以曲線2與曲線1對應的氧氣分子平均速率不相等,故A錯誤,C正確;T1、T2溫度下,實線1、2相交于一點,即該速率區間的分子數占相同,故B正確;將T1、T2溫度下的氧氣混合后,溫度不會比T1的溫度更低,故對應的分子速率分布規律曲線不可能是圖中的虛線,故D錯誤。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4分)圖中實線為分子力隨兩分子間距離的變化圖像,虛線Ⅰ為分子間的斥力隨兩分子間距離的變化圖像,虛線Ⅱ為分子間的引力隨兩分子間距離的變化圖像,據此可知: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減小”);當兩分子間的距離小于r0時,分子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減小”)。答案 減小 減小解析 由題圖可知,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挥深}圖可知,當兩分子間的距離小于r0時,分子力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12.(10分)在“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大小”的實驗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每1 000 mL溶液中有純油酸0.5 mL,用注射器測得1 mL上述溶液有80滴,把1滴該溶液滴入盛水的撒有爽身粉的淺盤中,待水面穩定后,得到油酸薄膜的輪廓形狀和尺寸如圖所示,圖中正方形格子的邊長為1 cm,則可求得:(1)油酸薄膜的面積是 cm2。(2)油酸分子的直徑是 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3)某同學在該實驗中最終得到的計算結果數據偏大,可能是由于 。A.油膜中含有大量未溶解的酒精B.計算油膜面積時,錯將不完整的方格全部作為完整方格處理C.計算油膜面積時,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D.水面上爽身粉撒得較多,油酸膜沒有充分展開(4)利用單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測分子大小和阿伏伽德羅常量。如果已知體積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開形成的單分子油膜的面積為S,這種油的密度為ρ,摩爾質量為M,則阿伏伽德羅常量的表達式為 。解析 (1)因為每個正方形格子的邊長為1 cm,所以每一個正方形格子的面積是1 cm2,估算油膜面積時超過半格的按一格計算,小于半格的舍去,估算出有72個格子,則油膜面積為72 cm2。(3)計算時利用的是純油酸的體積,如果油膜中含有大量未溶解的酒精,則測出的油膜面積偏大,直徑的測量值將偏小,即計算結果偏小,A錯誤;計算油膜面積時,錯將不完整的方格全部作為完整方格處理,則測得的面積偏大,會導致計算結果偏小,B錯誤;計算油膜面積時,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則測得的面積偏小,導致計算結果偏大,C正確;水面上爽身粉撒得較多,油酸膜沒有充分展開,則測得的面積偏小,導致計算結果偏大,D正確。13.(10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1.731 kg的月球土壤順利在預定區域著陸。月球土壤中的氦-3蘊藏量大,它是一種目前已被世界公認的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原料。若每千克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的質量為m,氦-3的摩爾質量為M,阿伏伽德羅常量為NA(均為國際單位),求:(1)每個氦-3分子的質量m0;(2)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1.731 kg月球土壤中含有氦-3分子總個數。14.(14分)某房間地面面積為15 m2,高3 m。已知空氣的摩爾質量為M=29×10-3 kg/mol,標準狀況下空氣的摩爾體積為22.4 L/mol。估算在標準狀況下該房間的空氣質量約為多少千克(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答案 58 kg解析 房間容積V=15×3 m3=45 m3在標準狀況下房間內空氣的物質的量所以總質量m=Mn=29×10-3×2×103 kg=58 kg。15.(16分)已知氧氣分子的質量m=5.3×10-26 kg,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ρ=1.43 kg/m3,阿伏伽德羅常量NA=6.02×1023 mol-1,求(計算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1)氧氣的摩爾質量;(2)標準狀況下氧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標準狀況下1 cm3的氧氣含有的氧氣分子數。答案?。?)3.2×10-2 kg/mol (2)3.3×10-9 m (3)2.7×1019個解析?。?)氧氣的摩爾質量為M=NAm=6.02×1023×5.3×10-26 kg/mol=3.2×10-2 kg/mol。而每個氧氣分子所占的空間可以看成是棱長為a的立方體,即V0=a3,則標準下氧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即為氧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3)標準狀況下1 cm3氧氣的質量為m′=ρV′=1.43×1×10-6 kg=1.43×10-6 kg則1 cm3氧氣中含有的氧氣分子的個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測評驗收卷(一) 分子動理論.docx 章末測評驗收卷(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