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分桃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數學第六冊 備課人:教學目標 結合“分桃子”的情境,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物過程與除法豎式計算過程的聯系。 能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 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物過程與除法豎式計算過程的聯系。課前準備 實物展臺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1.出示“分桃子”情境圖,學生獨立觀察,獲取信息。 2.提出問題“這些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個?”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4.集體交流反饋,要求學生說清楚分物的具體過程。 發現新知 說一說豎式每一步的意思 結合分物過程,學生嘗試用除法豎式算一算。 展示學生的豎式 可能出現的不同算式: 說一說豎式每一步代表的意思 算式(1)、算式(2)表示先分6捆,把6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 算式(3)只適合正好分完的情況,而遇到不能正好分完時,就無法表示了。因此鼓勵學生結合實際分物過程學習豎式,一般寫成算式(2)形式。 小結 除法豎式計算的一般方法:從被除數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個位,并指導學生數位對齊,書寫規范。 繼續探索 解決問題“68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個,還剩多少個?” 遇到學生讀懂題目,列出算式,嘗試用除法豎式進行計算。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過程,追問豎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仿照上面豎式的解釋過程,重點強調余數的意義:剩下2個桃子,不夠再分,所以余數是2,余數比除數要小。 鞏固練習 第1、4題,學生讀懂題意,獨立解決問題后集體交流反饋,重點說一說分的過程。 第2、3、5題,學生獨立計算后校對訂正。 前2題結合問題串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過程;第3題是鞏固除法計算的練習;第4題是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第5題培養口算能力,為試商打基礎。 課堂小結 師: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知識?板書設計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