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四課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第二框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新征程)第三框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新思想)第四課第一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第四課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觀看視頻:新華網那個《數說新時代》,感受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經濟建設及其他事業取得了怎樣輝煌的成就?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三、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目錄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新時代的歷史地位新時代的科學內涵進入新時代的意義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 新時代的歷史地位8黨的十九大提出進入新時代194919561978198220122017新民主義革命勝利,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改造勝利,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黨的十八大,習近平第一次主持會議。十八屆三中全會(2013年),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發展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 “新時代”的產生、地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時代的發展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回顧黨領導人民的奮斗歷程,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都經歷了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不同發展階段”9新時代是什么樣的,它的“新” 體現在哪里?“進入新時代” 有著什么樣的意義(影響)?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2. 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02. 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歷史脈絡(一脈相承)(1)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2)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19大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百年目標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第二個百年目標新中國成立100周年132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斗十五年再奮斗十五年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 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22. 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歷史脈絡(一脈相承)(1)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奮斗目標(2)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3)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4)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截至10月,我國向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15億劑,為全球疫苗公平分配作出貢獻。21世紀“一帶一路”建設,為亞歐區域合作注入了新活力,為世界發展繁榮提供了新途徑。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世界意義2. 新時代的科學內涵142. 新時代的科學內涵:歷史脈絡(一脈相承)(1)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奮斗目標(2)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3)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4)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國際地位(5)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3. 進入新時代的意義15① 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新中國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線索)新中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逐漸富起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3. 進入新時代的意義16② 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線索)3. 進入新時代的意義17 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人類社會發展史線索)曾經資本主義道路被看做是實現現代化的唯一正確道路, 甚至被有的學者描述為“歷史的終結”——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階段是資本主義。然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將有力地證明:人類歷史不會終結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有著更光明的前途和未來。二、新時代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為什么新時代的“變”與“不變”怎么做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19黨的八大: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1956年十一屆六中全會: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1981年黨的十九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17年議學問題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的涵義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轉變?(1) 主要矛盾:內涵(是什么)20(1)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內涵:美好生活需要①人民需要的內涵大大擴展: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需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②人民需要的層次大大提升:人民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美好生活需求是多樣化、個性化、多變化、多層次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不平衡: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發展不夠平衡,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失衡現象,制約了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表現在區域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不充分:表現在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夠高,供給的水平不夠高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1物質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人民需求“落后的社會生產”“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社會生產①人民需求方面 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②社會生產方面 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③突出問題 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2)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原因:我國人民需求與社會生產發生深刻變化:(2) 主要矛盾:原因(為什么)(3)新時代的“變”與“不變”22辨析:有人認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了,是不是我們已經超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改變了我國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對此,你怎么看?請說出理由。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3)新時代的“變”與“不變”23主要矛盾變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一個變了兩個沒有變(4)主要矛盾:怎么做24(4)怎么做:怎樣處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①針對“變的”角度: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②針對“不變“的角度: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奮斗目標)③堅持一個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總結歸納新時代“新”在哪里?25新成就:新時代之“新”,在于我們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國依然從“未發展起來”時期進入到“發展起來以后”時期。新問題:新時代之“新”,在于我們面臨“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基本依據/重要標志。新目標:新時代之“新”,在于我們邁向“新的奮斗目標”。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由民族生存需要轉為民族發展需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三、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原因要求1. 堅持一以貫之的原因①歷史進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②崇高事業: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無比崇高的事業,需要接續奮斗。1. 堅持一以貫之的原因2. 堅持一以貫之的要求28共產黨人的使命中國人民的使命①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斗: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②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繼續書寫歷史新篇章。2. 堅持一以貫之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科學內涵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的內涵進入新時代的意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為什么:轉變原因是什么:新時代主要矛盾內容如何解決新時代主要矛盾針對“變”;針對“不變”堅持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正確理解好“變”與“不變”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原因如何堅持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