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1.1 集合的概念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的含義,理解集合與元素之間的關系.2.針對具體問題,能在自然語言和圖形語言的基礎上,用符號語言刻畫集合.3.在具體情境中,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性.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集合的含義及三個特征.2、教學難點集合與元素之間的關系.三、教學過程1、新課導入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一些集合,如自然數的集合、方程的解的集合等,為了深入有效的使用集合語言,我們來進一步學習了解一下集合的相關知識,本節課就從集合的概念開始.2、探索新知知識點1 集合與元素的含義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常用小寫字母a,b,c表示.2.集合: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做集合(簡稱為集),常用大寫字母A,B,C,表示.3.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征:(1)確定性:對于給定的集合,元素必須是確定的.(2)互異性:一個給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對象歸入同一個集合時,只能算作集合的一個元素.(3)無序性:只要構成兩個集合的元素是一樣的,就稱這兩個集合是相等的.4.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集合A,記作;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集合A,記作.5.常用數集的記法:N:非負整數集(或自然數集);或:正整數集;Z:整數集;Q:有理數集;R:實數集.知識點2 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舉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并用花括號“{ }”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2.描述法:一般地,設A是一個集合,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的元素x所組成的集合表示為,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描述法.例題點撥例1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2)方程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解:(1)設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為A,那么.(2)設方程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為B,那么.例2 試分別用描述法和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A;(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數組成的集合B.解:(1)設,則x是一個實數,且.因此,用描述法表示為.方程有兩個實數根,,因此,用列舉法表示為.(2)設,則x是一個整數,即,且.因此,用描述法表示為.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數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舉法表示為.3、課堂練習1.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個數為( )①;②;③;④;⑤;⑥.A.6 B.5 C.4 D.3答案:D解析:由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及常見數集的符號,得①②⑥正確,③④⑤錯誤.故選D.2.在“①最小的自然數;②方程的實數根;③本書中的所有易錯題;④所有的直角三角形”中能夠組成集合的個數為( )A.1 B.2 C.3 D.4答案:C解析:最小的自然數為0,能夠組成集合,符合題意;方程的實數根組成的集合為空集,符合題意;本書中的所有易錯題不滿足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不符合題意;所有的直角三角形能組成集合,它是無限集,符合題意.所以能夠組成集合的個數為3.故選C.3.把集合用描述法表示為( )A. B.C. D.答案:D解析:集合用描述法表示為.故選D.4.(多選)已知集合,若,則實數x的值可能為( )A.2 B.-2 C.-3 D.1答案:AC解析:因為,所以或,若,則或.當或時,,不滿足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所以舍去;若,則或.當或時,,滿足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綜上所述,或.故選AC.5.已知集合,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為________.答案:解析:,,即.,,故.4、小結作業小結:本節課學習了集合的含義、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性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作業:完成本節課課后習題.四、板書設計1.1 集合的概念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常用小寫字母a,b,c表示.2.集合: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做集合(簡稱為集),常用大寫字母A,B,C,表示.3.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征:(1)確定性;(2)互異性;(3)無序性.4.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集合A,記作;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集合A,記作.5.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舉法;(2)描述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