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七下科學 3.2 物態變化 提高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七下科學 3.2 物態變化 提高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七下科學第三單元第二節物態變化提高卷
一、選擇題
1.如圖甲是一款3D打印筆,筆中裝有塑料條,啟動加熱開關,塑料受熱會逐漸變軟變稀。擠出的液態塑料冷卻后形成固定的形狀。整個過程中塑料的溫度變化如圖乙,據此可知( ?。?br/>A.塑料是晶體,先熔化后凝固 B.塑料是晶體,先凝固后熔化
C.塑料是非晶體,先熔化后凝固 D.塑料是非晶體,先凝固后熔化
2.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進行加熱,如圖所示。當燒杯中的冰塊大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br/>A.熔化情況不能確定B.全部熔化C.一點都沒熔化 D.下面的熔化,上面的沒熔化
3.下列物態變化的現象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br/>A.固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斷升高B.把一塊-10℃的冰放到0℃的房間里,冰會慢慢熔化
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D.水的沸點會低于或高于100℃
4.物質M通過吸、放熱,出現三種不同物態,如圖所示,甲、乙、丙物態依次為(  )
A.固、液、氣 B.氣、液、固 C.液、固、氣 D.氣、固、液
5. 我國北方的冬天,河流會結上厚厚的一層冰,冰的溫度有時低至-40 ℃。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動的河水,那么關于水與冰交界處的溫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4 ℃B.一定是-40 ℃C.0℃ D.應該略高于-40℃
6.物理教材中有許多有趣的演示實驗。下列“變多、變少”的演示實驗中,涉及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br/>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某學校勞動實踐基地采用了膜下滴灌技術:水通過塑料管上的滴頭被送到農作物根部進行灌溉,且在滴灌土壤上方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如圖所示。該技術能減少水分蒸發的原因是( ?。?br/>A.滴灌增大了水的流速B.滴灌降低了水的溫度
C.覆膜減慢了水分表面空氣的流速D.覆膜增大了水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8.在農村有一些“裝神扮鬼”騙人錢財的人,他們有一手絕活:從翻滾的油鍋中用手把“鬼“揪出來。其中奧秘在鍋中的“油”里:上層是真正的菜油(沸點約為300℃),而下層是其他的液體,這種液體的沸點最有可能是( ?。?br/>A.50℃左右 B.80℃左右 C.100℃左右 D.200℃左右
9.為了實現“綠色冬奧”的目標,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實現了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圖所示,首先液體二氧化碳通過膨脹閥進入毛細管,在毛細管中迅速變成氣體,此時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灑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氣體二氧化碳在壓縮機的推動下進入冷凝器,在這里變成液體,完成一個循環。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毛細管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液化
B.制冰時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熱形成冰面
C.二氧化碳氣體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熱
D.制冰時場地周圍有很多霜,是二氧化碳凝華而成的
10.生活中常有“揚湯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說法,“揚湯止沸”指的是把鍋里沸騰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從鍋下抽掉燃著的柴火。應用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揚湯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暫時止沸
B.“揚湯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徹底止沸
C.“揚湯止沸”只能暫時止沸,“釜底抽薪”能徹底止沸
D.“揚湯止沸”能徹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暫時止沸
11.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蓋子放入熱水中。當固態碘變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滿試管后,將試管從熱水中取出,放入涼水中,碘蒸汽又會變為固態碘附著在試管內壁上,關于物質碘的物態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先放熱升華后吸熱凝華 B.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
C.先放熱熔化后吸熱凝固 D.先吸熱熔化后放熱凝固
12.寒冷的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走到溫暖的房間內,鏡片變得模糊,一段時間后,鏡片又變得清晰。這一過程中先后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凝固-汽化 D.凝固-液化
13.如圖所示,在一只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適量的水,使之能浮在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標準大氣壓下,當槽內水被加熱到沸騰時 (  )
A.槽內甲、乙瓶內水溫都不能達到 B.甲瓶內水沸騰,乙瓶內水不沸騰
C.甲瓶內水不沸騰,乙瓶內水沸騰 D.甲、 乙瓶中水都不沸騰
14.小明參觀蠟像館時,了解到手模制作的過程:先將蠟熔化,將手放到蠟液里使手的表面涂滿蠟液,再經過特殊工藝冷凝、脫模即可。在下列各圖中,能正確描述蠟在整個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是( ?。?br/>A.B.C. D.
15.如圖晾曬同一件衣服的四種方式中,最容易使衣服變干的是( ?。?br/>A.B.C. D.
16.“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國學經典》課,深受同學們的青睞,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的物態變化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br/>A.“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霧凇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C.“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17.市場上出售的一種網紅食品炒酸奶,其制作過程主要是在標準大氣壓下將沸點為的液態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使酸奶快速凝固的同時,周圍“煙霧繚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標準大氣壓下,的液態氮一定沸騰B.酸奶在凝固過程中吸收熱量
C.“煙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D.“煙霧”是液態氮汽化形成的
18.約在公元前500年,我國就研究掌握了玻璃制作的工藝。玻璃工藝品制作過程中先將玻璃加熱到流體狀態后,加工成各種形狀,再慢慢晾干變硬。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玻璃的物態變化是先熔化后凝華B.玻璃的物態變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C.玻璃變軟的過程,玻璃的熔點升高D.玻璃變硬的過程,玻璃的內能增大
19. 工業上采用蒸發液態空氣,利用空氣中氧氣、氮氣和氬氣的沸點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溫度下汽化,再冷凝,從而將各種氣體分離出來(如圖所示)。在蒸發液態空氣時,首先被汽化的氣體是(  )
A.氧氣B.氫氣 C.氮氣 D.無法確定
20. 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出汗”。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內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③“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④“汗”是液態水,其中正確的( ?。?br/>A.①④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題
21.小林在浴室洗澡時,看到浴室內有兩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卻沒有水滴,她猜一根是熱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她又怕燙著而不敢摸,請你幫他判斷出有水滴的那根管是   (選填“冷”或“熱”)水管。嚴寒冬天的清晨,小林來到教室時發現窗戶玻璃的  ?。ㄟx填“內”或“外”)側有一層薄薄的小冰晶,這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而成。
22.在探究固體的熔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熔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熔化圖像如圖丙所示。
(1)固體a熔化過程中,繼續加熱,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此時a處于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體b屬于一種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已知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標準大氣壓下,燒杯與試管中均加入水,通過酒精燈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   沸騰。(選填“會”或“不會”)
23.如圖哈氣和吹氣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天冷時我們會對著雙手哈氣暖手,主要因為口中哈出熱的水蒸氣遇到手會   (填寫物態變化)放熱,所以會感到暖;但若對著手吹氣,會感到涼,這主要是因為   。
24.閱讀科學知識短文,回答問題:
有霜季節,農作物常被凍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遭受霜凍。實際上,農作物不是因為霜而受凍的,0℃以下的低氣溫才是真正的兇手。當空氣干燥時,即使降溫到0℃以下,也不會出現霜,但此時農作物早被凍壞了。
(1)小金由短文猜想霜的形成的兩個條件是   。
(2)小金嘗試自己人工制霜,他將干冰放入罐內,一段時間后罐子的   (填“內壁”或“外壁”)成功地結了一層霜。
25.寒假期間,小金到大明山滑雪場滑雪,看到有造雪機在進行人工造雪(如圖所示):將水注入一個專用噴槍,噴槍中的高壓空氣將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噴入空氣中形成白霧,這些微小的粒子在落到地面以前  ?。ㄌ钗飸B變化名稱)成小冰晶從而形成雪花,這個過程需要  ?。ㄌ睢胺艧帷被颉拔鼰帷保┗﹫龅氐臍鉁仉m然低于0℃,但即使沒有人滑雪,場地積雪也會逐漸減少,其主要原因是雪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名稱)。
26.小科同學做“碘的升華”實驗時,用酒精燈直接對放有少量固態碘的碘升華管加熱,如圖甲所示,發現碘升華管內出現紫色的碘蒸氣。
(1)實驗過程需要酒精燈加熱說明升華需要   熱量(選填“吸熱”或“放熱”)。
(2)善于思考的小紅查閱資料發現:常壓下,碘的熔點為113℃,碘的沸點為184℃,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約40℃。根據這些資料,小紅認為小科所做的實驗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碘可能并不是直接從固態變為氣態,而是固態碘先   再汽化成碘蒸氣。
(3)根據上述猜想,小紅對原實驗進行改進,設計了乙圖所示的的實驗,結果發現碘升華管內也出現紫色的碘蒸氣。該實驗能否得出碘升華的結論 并說出理由   。
27.在學習了有關物態變化的知識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實驗:甲、乙兩個房間里相同的電爐上,相同的兩壺水都已燒開,水燒開后壺口留出“白氣”。請回答:
(1)根據甲、乙兩圖所示情況可以判斷出房間   的氣溫較高。
(2)A、B兩幅圖中,符合水沸騰前的情形的是   圖。
(3)如果加大爐火猛燒,則壺內開水的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降低”)。
28. 如圖所示,把內裝適量水的燒杯放在濕木塊上,然后往燒杯里加入硝酸銨使之溶解,不久后拿起燒杯時發現木塊粘在燒杯的底部,說明硝酸銨溶解時要   熱量,溫度   而使木塊上的水結冰。
29.右圖為“55°快速降溫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   的特點。
30.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則:
(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氣;
(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此裝置內水的總量  ?。ǜ淖?保持不變)。
31.2020年1月7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送入預定軌道。此衛星主要用于衛星通信、廣播電視、數據傳輸等業務,并開展高通量技術實驗驗證。
(1)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從地面到太空質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衛星在太空中飛行,向陽面和背陽面兩側的溫差高達250℃,而衛星內部的電子備又需要將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管內工作的液體在熱端吸熱而    ,在冷端放熱而    ,這樣反復工作使衛星兩端溫度趨于平衡。
32.實驗室里,同學們進行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
(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P和Q,應先調整  ?。ㄟx填“P”或“Q”)的位置;
(2)實驗中通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目的是  ??;
(3)根據實驗數據,小科畫出了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圖像后可知:①冰熔化過程中,溫度  ??;
②不考慮熱量損失,第2-4min冰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熱量。
三、探究題
33.某小組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繪制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要完成該實驗,除圖中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2)由圖乙可知:冰是   (填“晶體”或“非晶體”),理由是   ;
(3)0~2分鐘升溫比8~12分鐘快,原因   
(4)實驗過程中,燒杯中氣泡出現如圖丙現象,該現象出現的時間最接近圖乙中的____。
A.第4分鐘 B.第8分鐘 C.第16分鐘 D.第28分鐘
34.在陰雨天氣,衣物晾干較慢。為了使衣服干的更快,小科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當吸了水的無紡布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因水分蒸發而質量變小,所以可通過測量無紡布在相同時間后的質量變化情況,來判斷其中水分蒸發的快慢;
【實驗過程】
選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在等質量水中浸泡相同時間,并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有同學根據生活經驗提出了“將衣服攤開曬來縮短曬干時間”的方法,你認為他是選取   兩組裝置開展的對照實驗;
(2)小科選擇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數據記錄下表;
實驗組別 第1次實驗 第2次實驗 第3次實驗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電子天平示數(g) 開始 7.5 7.5 7.6 7.5 7.5 7.4
5分鐘后 7.1 6.6 7.3 6.7 7.0 6.6
①分析實驗數據,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②運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出現上述質量變化的原因  ?。?br/>③下列是兩位同學在數據處理中的兩種觀點,你支持誰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
(3)【實驗拓展】小科發現酒精涂抹在手上很快就干了,把水涂抹在手上干得相對較慢,于是他猜想液體蒸發的快慢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為了探究酒精與水哪種液體蒸發更快,請利用甲圖所示裝置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步驟并預測實驗現象   。
35.沸騰是常見的生活現象,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
(1)圖甲是“觀察水沸騰”實驗的兩套裝置圖,更合適的裝置是   (選填字母)。
(2)小科同學在對水加熱時,當水溫上升到90℃后,每隔1min記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至沸騰一段時間,記錄的數據如表所示。請根據記錄,在圖乙中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象。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溫/℃ 90 93 95 96 97 97.5 98 98.5 99 99 99
(3)當加熱到第9min時,觀察燒杯中的水,現象應為圖丙中的    (選填字母) 。
(4)在加熱過程中,為了縮短時間,將燒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繼續加熱,直至水沸騰。以下是其加熱過程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正確的是   。
36.水寫布是一種遇水馬上顯黑色墨跡、水干后褪色可以重新書寫的畫布。某同學用水寫布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實驗方案如下:取三塊大小合適、面積相等的方形水寫布浸濕,將其中一塊進行折疊。在水寫布四角穿孔,用橡皮筋綁定在燒杯的外壁上,如圖所示,AB組燒杯中加入等量熱水,C組加等量冷水,記錄水寫布上墨跡褪盡所需要的時間,如表。
組號 A B C
時間/秒 110 500 300
(1)本實驗通過來   比較水蒸發的快慢。
(2)B組和C組能否形成對照 并說明理由。   
(3)若要研究“空氣流速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請簡述實驗方案?!?  
四、分析計算題
37.空調扇是一款可以讓你夏天不用開空調,也能享受涼爽舒適的神器。下圖為其內部簡化結構圖,工作步驟如下:
①開啟前需要先往水箱中加入適量的水。
②開啟時水泵不斷的把水抽到寬大的網狀濕簾上。
③同時風機工作,加快濕簾周圍的空氣流動,送出冷風。
④若往儲水箱中加入冰塊,將有更好的效果。
請用學過的科學知識對上述現象加以解釋。
38. 如圖所示是錫的熔化和凝固的圖像,根據圖像回答:
(1)錫的熔點是   ,凝固點是   。
(2)在 BC段,錫處于   狀態。
(3)錫的熔化用了    min,它在熔化過程中要   熱,但溫度    。
(4)錫在6m in 到7.7 min 這段時間內處于   狀態。
39.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冰熔化過程的規律”,并畫出了冰的熔化圖像。
(1)實驗中宜選用  ?。ㄟx填“較大的冰塊”或“碎冰”)
(2)根據乙圖可知,該試管中冰熔化所需的時間為   分鐘。
(3)小明進一步探究不同濃度的鹽水的凝固點是否相同,并測出了不同濃度下鹽水的 凝固點如表所示。請簡要說明冬天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撒鹽便于除雪的原因:   。
鹽水濃度(%) 9 15 21
凝固點(℃) -6 -11 -18
40.自然界中的物質大多以固、液、氣三種狀態存在。歷史上,奧地利科學家萊尼茨爾于1888年發現了-種奇特的物質。他將這種物質的固態晶體加熱到145℃時,便熔成液體,不過是渾濁的,繼續加熱到175℃時,它似乎再次熔化,變成清澈的液體。該物質在加熱過程,仿佛出現兩次熔化過程、有兩個熔點。其實,萊尼茨爾發現的就是一種介于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的第四種狀態,叫做液晶,廣泛應用于計算器、電腦等顯示器的制作。
(1)如圖甲是小明繪制的某物質固、液、氣三種狀態的分子排列示意圖。其中表示氣態的是    (填字母)。
(2)小明根據題中萊尼茨爾的發現,繪制了該物質加熱過程中第一次熔化的溫度變化趨勢示意圖,如圖乙。
①乙圖中表示該固體熔化過程的是   段 (用字母表示)。
②請在答題卷中補充畫出該物質繼續加熱時的溫度變化趨勢示意圖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C
21.【答案】冷;內;凝華
22.【答案】(1)不變;固液共存
(2)非晶體
(3)不會
23.【答案】液化;蒸發吸熱
24.【答案】(1)空氣濕潤和溫度達到0℃以下
(2)外壁
25.【答案】凝固;放熱;升華
26.【答案】(1)吸熱
(2)熔化
(3)能,因為水浴加熱時水的最高溫度為 100℃,低于碘的熔點, 所以碘不會熔化。排除了碘先熔化,再汽化的可能性。
27.【答案】(1)乙
(2)A
(3)不變
28.【答案】吸收;溫度降到0℃以下
29.【答案】晶體;熔化吸熱
30.【答案】(1)蒸發(或者汽化)
(2)液化
(3)保持不變
31.【答案】(1)不變
(2)汽化;液化
32.【答案】Q;使冰受熱均;不變;等于
33.【答案】(1)停表
(2)晶體;有固定的熔點
(3)AB段物質的比熱容小于CD段物質的比熱容
(4)D
34.【答案】(1)甲、丁
(2)蒸發面積相同,空氣流速相同,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見詳解
(3)①選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分別在等質量水和酒精中浸泡相同時間;②將水和酒精中浸泡過的無紡布分別放在電子天平上測出質量;③5分鐘后,觀察水和酒精中浸泡過的無紡布的質量;預測實驗現象是由于酒精比水蒸發的更快,所以5分鐘后,酒精中浸泡過的無紡布減少的質量比水中浸泡過的無紡布減少的質量更大。
35.【答案】(1)B
(2)
(3)C
(4)B
36.【答案】(1)水寫布上墨跡褪盡所需要的時間
(2)不能,沒有控制單一變量
(3)再增加一組實驗記為D組,往水寫布上吹風,其他條件與C組相同。記錄水寫布上墨跡褪盡所需 要的時間,與C組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結論。
37.【答案】答題要點,每個要點1分(其他回答合理的酌情給分,如果有科學性錯誤統一扣1分)
①儲水箱中的水蒸發吸熱,使周圍空氣溫度下降
②風扇送風加快了水表面的空氣流速,加快了蒸發
③水被抽至網狀寬大的濕簾,增大了水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
④加入冰塊后,冰塊熔化吸熱,所以降溫效果更好。
38.【答案】(1)232℃;232℃
(2)固液共存
(3)3;吸;不變
(4)液體
39.【答案】(1)碎冰
(2)10
(3)積雪上灑鹽降低了積雪的熔點,使積雪熔化
40.【答案】(1)C
(2)BC;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江川县| 玉山县| 安远县| 察哈| 精河县| 绿春县| 稻城县| 扎囊县| 南昌市| 石狮市| 乌什县| 万年县| 云南省| 安义县| 云南省| 凉城县| 平阴县| 义马市| 广州市| 合作市| 昂仁县| 天柱县| 孝昌县| 武宁县| 阜城县| 满洲里市| 吉木萨尔县| 射阳县| 安庆市| 托克逊县| 百色市| 张家港市| 怀柔区| 永州市| 成武县| 崇信县| 敦煌市| 安多县| 来宾市|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