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1977--2018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呈上升趨勢,想一想我國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蓋率呢 (森林覆蓋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級下冊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三單元 植物的生活第二章 植物體內的物質與能量變化 第四節學習目標1.概述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不僅用于構建植物體自身,而且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學習目標2.闡明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3.說明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4.認同保護植被的重要意義。新知探究植物能夠完成哪些生理過程?哪些過程可能對環境有好處?有機物 +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二氧化碳 + 水 有機物+氧氣光能葉綠體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水、運輸水、散失水1.構建植物體(1) 的組成成分主要是有機物。(2)植物體的 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3)植物體 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機物。植物細胞各個器官生長過程2.養育了其他生物(1)為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 來源。(2)為其他生物提供生命活動 。食物所需要的能量食草動物直接以植物為食食肉動物間接以植物為食腐生生物分解動植物遺體獲得物質和能量植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有表面的一薄層,這一薄層稱為生物圈。02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觀看圖3-22 ,結合學過的知識,描述地球上水循環的過程,思考:(1)植物是怎樣參與水循環的?(2)在水循環過程中植物起哪些作用?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植物是如何吸收水的?哪個結構將水分由下往上運輸?植物體內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大氣中的?回顧舊知導管通過根尖成熟區的根毛通過葉片表皮的氣孔,以水蒸汽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1)植物是怎樣參與水循環的?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據科學家測算,某熱帶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騰量是1570毫米/年,蒸騰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這說明熱帶雨林對促進水循環具有什么意義?(2)在水循環過程中植物起哪些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對比右側兩幅圖片,請說一說植物的作用。植物的莖和葉承接雨水,能夠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枯枝落葉能夠吸納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的水庫,我們應該好好保護森林。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機物的分解過程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氣 產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燃燒過程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想一想:生物圈中各種生物的哪些生命活動是需要消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哪些生命活動又是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氣體的形式排到了大氣中;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就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與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隨著工廠、汽車、飛機、輪船等迅速增多,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亂砍濫伐、過度放牧使森林綠地急劇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全球氣候變暖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早日實現碳中和,是人類面臨的重要任務。植物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碳排放量人類生產活動中,會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等導致全球變暖的氣體,這些氣體的總量稱為碳排放量。同學們請參考教材P47“分析 · 討論”——了解什么是碳中和?碳吸收量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人類也可以采用工程技術,生態措施等將二氧化碳封存起來,這些被吸收和封存的氣體總量成為碳吸收量。碳中和我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工林面積達8000萬公頃,居世界第一位。實現碳中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實行節能減排、能源轉型,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①減少碳排放量實現碳中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植樹造林,進行生態保護,通過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②增加碳吸收量還可以通過工程技術手段捕獲和封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增加降水,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為其他生物提供有機物既提供構建“身體”的材料,又提供了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參與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哪些?作為生物圈的一員,為了人類的明天更加美好,我們應該在護綠、低碳上多作貢獻。閱讀教材P48:為了保護植被,國家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從我做起,保護植被討論: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可以采取哪些行動?課堂小結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隨堂檢測2.關于植被在自然界水循環中的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A.植被可以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B.植被可以通過蒸騰作用增加環境濕度C.植被能夠促進雨水下滲,補充地下水D.沒有植被,水循環將無法進行D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為地球生物提供了( )①水來源 ②氧氣來源 ③食物來源 ④能量來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C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我們每種下一棵樹,能讓“碳中和”進度前進一小步,因為樹木能進行( )吸收二氧化碳。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運輸作用 D.吸收作用A4.2024年“全國低碳日”的主題是“綠色低碳美麗中國”。為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綠色出行有利于早日實現碳中和B.植樹造林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使用一次性筷子能推動低碳發展D.清潔能源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碳的排放5.習總書記曾明確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物圈中到處都有綠色植物,以下對綠色植物的認識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綠色植物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B.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D.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CA課后作業①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