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答 案一、填空題1.雷達 2.船 3.形態 功能 結構 色彩 4.袁隆平 5.超聲波 超聲波6.蒸汽機 螺旋槳 7.自然界 8.潛艇 輪船 9.愛迪生 10.粘扣或雷達 11.船 12.強 弱 13.瓦特 14.青蒿素二、選擇題1-5 D A D B C 6-10 A B A B A 11-15 C A C D A 16-20 D C D D B21-23 D A C D A三、判斷題1-5 x x √√√ 6-10 √√x x√ 11-15 √√x√x 16-20 x x x x x21-25 √x x x√四、實驗。超聲波傳感器 超聲波傳感器結論:當飛蟲模型放置在超聲波傳感器前方時,超聲波傳感器上有數據顯示,當我們把超聲波傳感器遮擋住以后,不管怎么移動飛蟲模型,超聲波傳感器上都沒有數據顯示。五、連線1-I 2-H 3-G 4-C 5-F 6-D 7-E 8-B 9-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載盲/ 讓教學更有效冀教版科學第三單元測試題班級 姓名 分數一、我會填空(每空1分,共20分)(卷面2分)1.1925年,伯烈特與杜武合作,第一次成功使用"( )",把從電離層反射回來的無線電短脈沖顯示在 CRT 顯示器上。2.( )是水路運輸的主要工具,它能夠運送大量貨物或旅客,方便人們生活。3.常見的仿生有( )仿生、( )仿生、( )仿生和( )仿生等。4.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是( )。5.1938年,由于探聽( )儀器的發明,科學家才完全證實蝙蝠是通過( )來定位的。6.19世紀,隨著( )和( )的發明,工程師利用科學原理,不斷地改進船體結構,由此人類進入鋼鐵蒸汽機船時代。7.仿生產品能夠在( )找到類似的原型。8.隨著人類造船技術和新材料的更快發展,工程師又制造出運載能力更大、更先進的各類( )和( )。9.留聲機是( )發明的。10.像( )這樣,很多發明都能夠在自然界找到類似的原型。11.( )是水路運輸的主要工具,它能夠運送大量貨物或旅客,方便人們生活。12.像木頭、塑料等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 );像鐵、橡皮泥等沉在水底的材料,漂浮能力( )。(均填"強"或"弱")13.( )改良了蒸汽機。14.2015年,屠呦呦因成功研制出( )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二、選擇題(每空1分,共25分)1.2015年,我國科學家( )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A 楊偉 B 錢學森 C 袁隆平 D 屠呦呦2.如圖所示,能夠探測飛機等目標信息的儀器設備是( )。A 雷達 B 望遠鏡 C 探照燈3.通過模仿鳥創造出的仿生產品是( )。A 汽車 B 輪船 C 火車 D 飛機4.如果給蝙蝠蒙上雙眼,那么蝙蝠( )。A 到處亂撞 B 依然能夠飛行自如 C 無法確定5.我們在制作小木船時,不需要用到的物品是( )。A 冰糕棍 B 彩紙 C 鋼板 D 膠水6.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科學家是( )。A 錢學森 B 袁隆平 C 茅以升7.關于木質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質船速度特別快B 木質船強度低、運載能力有限C 木質船強度高、運載能力強8.1888年,德國科學家( )成功利用儀器產生無線電波。A 赫茲 B 伯烈特和杜武 C 瓦特 D 牛頓9.1935年,英國科學家( )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實用雷達。A 牛頓 B 瓦特 C 愛因斯坦10.下列物體中,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是( )。A 泡沫板 B 鋼板 C 玻璃11.雷達在探測目標物體時,無法獲取的信息是( )。A 目標物體至雷達的距離B 目標物體至雷達的方位C 目標物體的顏色12.下面屬于生物的特殊本領的是( )。A 魚兒能夠在水中自由地游泳B 動物能繁殖后代C 動物能尋找食物13.進行"蝙蝠捕食的奧秘"實驗時,以下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 手電筒 B 激光 C 超聲波傳感器 D 蠟燭14.下列大小、形狀相同的物體中,( )漂浮能力最弱。A 木頭 B 橡膠 C 冰塊 D 石頭15.關于蝙蝠和雷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雷達的發明受到蝙蝠的啟發B 雷達的發明沒有受到蝙蝠的啟發C 雷達和蝙蝠的工作原理不同16.海豚船屬于( )仿生。A 功能 B 結構 C 色彩 D 形態17.迷彩服屬于( )仿生。A 功能 B 結構 C 色彩 D 形態18.下列各種船中,出現年代最晚的船是( )。A 帆船 B 龍骨船 C 蒸汽船 D 輪船19.下列各種船中,運載能力最強的是( )。A 帆船 B 獨木舟 C 蒸汽船 D 輪船20.關于帆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帆船主要靠蒸汽機提供動力航行B 帆船主要靠風力提供動力航行C 帆船主要靠柴油機提供動力航行21.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的科學家是( )。A 楊偉 B 袁隆平 C 茅以升 D 詹天佑22.蒸汽機利用( ),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A 能量轉換原理 B 伯努利原理 C 萬有引力定律23.( )成功研制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A 愛迪生 B 卡爾·本茨 C 萊特兄弟 D 瓦特24.下列物體中,漂浮能力最強的是( )。A 磚頭 B 石頭 C 鋼板 D 木頭25.愛迪生利用材料的( ),發明了電燈。A 導電性、導熱性等性能的原理B 流動性、易燃性等性能的原理C 特殊性、絕熱性等性能的原理三、判斷題(每空1分,共25分)1.生物對創造新產品沒有什么幫助。( )2.迷彩服的顏色是為了美觀。( )3.雷達要解決的問題,自然界早已解決得非常完美。( )4.制作小木船時,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5.飛機是利用仿生學研制成功的。( )6.愛迪生是世界著名的發明家,他的發明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7.木質船出現的年代比蒸汽機船出現的年代早。( )8.蒼耳和蒲公英的種子主要靠掛在動物的皮毛上,四處為家。( )9.潛艇不是船。( )10.雷達能在很遠的距離探測到飛機的行動。( )11.雷達的發明是對蝙蝠進行仿生研制出來的。( )12.把小刀放入水中會沉到水底。( )13.蝙蝠能夠在夜晚靈活地捕食昆蟲,靠的是敏銳的眼睛。( )14.我們可以通過書籍、期刊、網絡、電視等途徑搜集工程師與發明家進行發明創造的資料。( )15.雷達只能發射電磁波,但無法接收反射回來的電磁波。( )16.人類無法從大自然中獲得啟示。( )17.人腦不具有極強的思維能力。( )18.用鋼鐵無法造船。( )19.所有材料的漂浮能力都相同。( )20.發明家發明創造出的產品對人類發展沒有什么幫助。( )21.諾貝爾發明了無煙炸藥。( )22.導彈是利用地球引力、無線通信等原理制造出來的。( )23.科學家搞科學研究、發明創造都是一帆風順的。( )24.利用能量轉換原理,電燈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25.不同的材料漂浮能力不同。( )四、我會實驗探究。(10分,1、2空各3分,3空4分)【實驗名稱】探究蝙蝠在夜晚怎樣捕食【實驗材料】( )或超聲波測距儀、飛蟲模型等。【實驗方法】1.打開儀器電源開關,將飛蟲模型放置在傳感器前方,觀察顯示的數據。2.前后移動飛蟲模型,觀察數據變化。3.遮擋( ),移動飛蟲模型,觀察數據變化。【實驗結論】根據實驗結果,我們發現( )五.請你將下面科學家或發明家與其取得的成就用線連起來。(18分)1.瓦特 A青蒿素2.諾貝爾 B導彈、人造衛星 3.萊特兄弟 C電燈4.愛迪生 D中國橋梁專家5.馮·諾依曼 E研究雜交水稻6.茅以升 F第一臺計算機7.袁隆平 G飛機研究制造8.錢學森 H炸藥9.屠呦呦 I改良蒸汽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單元測試 答案.doc 第三單元測試題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