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全優方案夯實與提高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4.3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①知道一些物質發生變化時,既會發生化學變化又會發生物理變化。②掌握蠟燭燃燒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③掌握白砂糖加熱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1.填空題。(1)物質的變化分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它們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它們_____________(填“有可能”或“不可能”)同時發生。(2)化學變化有些對人類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發酵、烘制面包這種變化對人類是_____________的,而食物腐敗變質對人類則是_____________的。(3)鐵鍋洗后平放在灶臺上,第二天鍋里出現一層紅褐色物質,如果倒扣在灶臺上就不出現紅褐色物質,由此判斷該紅褐色物質是_____________,說明該物質的產生和_____________有關。(4)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常見的有發光、發熱、_____________改變、生成_____________和產生_____________等。(5)在加熱白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白糖先受熱_____________,變為粘稠的液體,這時發生的是_____________變化;繼續加熱,顏色逐漸變_____________,并聞到一股_____________,最終變為_____________色的固體。說明它發生化學變化的證據是_____________。(6)水的沸騰:水在加熱的過程中,水面上會產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這些水蒸氣遇冷凝結成_____________,在水中一開始產生小氣泡,后來變成_____________,水的溫度慢慢地上升,直到_____________后溫度停止上升,所以水沸騰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變化。2.選擇題。(1)白砂糖加熱過程中,( )不是產生的新物質。A.糖漿 B.碳C.二氧化碳 D.水蒸氣(2)在“點燃蠟燭”的實驗中,不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A.蠟燭油滴下來,蠟燭逐漸變短 B.倒扣的玻璃杯外壁出現小水珠C.放在火焰上的玻璃片變黑 D.蠟燭發光發熱(3)蒸螃蟹時,蒸熟的螃蟹會變成紅色,這是因為( )。A.螃蟹身體的血液循環加快 B.螃蟹體內產生了紅色的新物質C.螃蟹染上了火的顏色 D.螃蟹改變了形態(4)下列變化中,沒有產生新物質的是( )。A.鐵門生銹了 B.釀酒 C.鐵熔化成“鐵水” D.酸雨腐蝕雕塑(5)“蠟炬成灰淚始干”中的“蠟炬成灰”是指( )。A.蠟燭熔化成蠟油 B.蠟燭發光發熱C.蠟燭被涂成灰色 D.蠟燭燃燒生成碳等新物質3.俊希不小心在白砂糖中混入了一些沙子,他想嘗試利用分離食鹽和沙子的辦法來分離白砂糖和沙子,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首先,俊希將它們一起倒入水中,發現白砂糖_____________在水中,而沙子則會_____________在水底,這個過程發生的是_____________變化。(2)接著,他用濾紙將沙子_____________出來。(3)然后,他取了一小勺將白砂糖水放在火上燒,并用筷子不斷攪拌,可以看到水分不斷蒸發,水蒸發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變化。(4)一段時間后,俊??吹缴變瘸霈F了晶體,但是仍然有水分,于是他繼續加熱,結果看到勺子內的白砂糖逐漸變成了黃色,這個過程_____________(填“有”或“沒有”)發生化學變化。(5)他趕忙停止加熱,結果黃色的糖都粘在了勺子上,很難從勺子上剝離出來,看來用這個辦法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重新得到原來的白砂糖。(6)俊希干脆繼續加熱,發現黃色的糖又變成了液體的糖漿,可以聞到_____________,此時屬于_____________變化,繼續燃燒,糖的顏色會逐漸變成_____________,并聞到_____________,此時發生了_____________變化。4.味精是一種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在菜中加入一些味精可以使菜更加鮮美,但味精不宜放在高溫的環境中加熱,因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在120℃以上加熱時容易轉變為焦谷氨酸鈉,焦谷氨酸鈉是一種可致癌的有毒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而如果沒有超過100℃,味精對人體不會產生太大的危害,因此我們食用味精時不應該長時間加熱。(1)關于谷氨酸鈉和焦谷氨酸鈉是不是同一種物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們都能溶解在水中,所以是同一種物質B.它們的名字不同,所以不是同一種物質C.它們都是味精,所以是同一種物質D.它們對人體的影響不同,所以不是同一種物質(2)我們利用味精調味時,將味精倒入菜湯中,當菜湯的溫度沒有達到100℃時,味精( ),而若放在火上加熱至120℃以上,則味精( )。A.會溶解在水中,發生物理變化B.會溶解在水中,發生化學變化C.會變成焦谷氨酸鈉,發生物理變化D.會變成焦谷氨酸鈉,發生化學變化(3)關于味精的食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味精有可能對人體有害,因此我們應該完全拒絕食用B.味精雖然可能有害,但只要注意控制,可以適當食用C.人體體溫不可能超過100℃,所以我們應該直接食用味精D.味精可以使食物更鮮美,所以可以大量食用5.下圖是加熱白砂糖的實驗,請完成相關問題。(1)盛有白砂糖的金屬勺應放在蠟燭火焰的_____________上。(2)加熱過程中,白砂糖會先_____________然后會很快變成_____________色,最后會變成_____________色。(3)加熱白砂糖的實驗除了顏色變化,還有特殊氣味產生,這些現象都說明加熱白砂糖產生了_____________,所以是_____________變化。1.(1)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是否產生新物質 有可能 (2)有益 有害 (3)鐵銹 水和空氣 (4)顏色 沉淀物 氣體 (5)熔化 物理 深 焦煳味 黑 產生新物質 (6)水蒸氣 小水珠 大氣泡 100℃ 物理2.(1)A (2)B[解析]倒扣的玻璃杯應該是內壁出現小水珠。(3)B (4)C[解析]鐵熔化和蠟燭熔化一樣,都只是狀態的改變,沒有產生新物質(5)D3.(1)溶解 沉淀 物理 (2)過濾 (3)物理[解析]蒸發的過程是水變成水蒸氣,沒有產生新物質,所以該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4)沒有[解析]這個過程白砂糖熔化成糖漿,沒有產生新物質。 (5)不能 (6)香味 物理 黑色 焦臭味 化學4.(1)D[解析]谷氨酸鈉對人體無害,而焦谷氨酸鈉對人體有害,說明它們的性質不同,不是同一種物質。(2)A D [解析]100℃以下時,味精只會溶解,沒有產生新物質;120℃以上時,味精變成了焦谷氨酸鈉,發生化學變化。(3)B5.(1)外焰 (2)融化 褐紅 黑 (3) 新物質 化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