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三)[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2023·杭州高一期中)螢火蟲尾部的發光細胞中含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在熒光素酶的作用下,熒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激活的熒光素與氧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氧化熒光素,并且發出熒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TP的元素組成是C、H、OB.熒光素釋放的光能用于合成ATPC.吸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合成相聯系D.熒光素激活的過程發生了ATP水解2.(2024·杭州高一聯考)ATP是細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載體,在細胞內能量轉換和利用中起著關鍵作用。下列關于細胞中“能量通貨”的敘述,正確的是( )A.ATP中的五碳糖也是大分子DNA的組成成分B.光合作用中,葉綠體中的ATP由類囊體膜處向葉綠體基質中運動C.②過程有水的消耗,所產生的能量可用于ATP的形成D.植物細胞在黑暗條件下,過程①只發生在線粒體中3.(2024·麗水高一聯考)下列過程中不會發生“ATPADP+Pi+能量”這一過程的是( )A.需氧呼吸中O2和[H]結合B.葉綠體基質中三碳酸被還原C.Na+向細胞外的主動轉運D.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2023·杭州高一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第4、5小題。某研究小組為探究酶的特性,做了如下實驗:向5支試管中加入表中的物質,然后再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混勻,放置一段時間,再加入碘-碘化鉀溶液(棕色),觀察試管顏色變化,實驗處理如表: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相關溶液 淀粉酶溶液 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 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 蔗糖酶溶液注:①④⑤在37 ℃條件下水浴;②冰水??;③沸水浴。4.最終實驗結果顯藍色的試管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③④⑤5.下列有關上述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試管②和③出現相同結果的原因相同B.試管①和⑤對照可以說明酶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C.試管④的結果可以說明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pHD.該實驗可說明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6.(2024·臺州高一聯考)如圖為酶催化反應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A是酶,在催化過程中不被消耗B.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低溫和高溫、強酸和強堿均能使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從而導致酶活性下降D.該酶催化作用的模型可說明酶具有專一性7.(2023·浙江1月選考,8)某同學研究某因素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喪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過量底物后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僅喪失3%。該同學研究的因素是( )A.溫度 B.底物C.反應時間 D.酶量8.受體介導的胞吞作用是指細胞外特定的生物大分子與細胞膜上受體結合后,經胞吞作用進入細胞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氨基酸分子也可通過此方式進入細胞B.胞吞作用對轉運的物質具有選擇性C.胞吞作用是細胞最重要的跨膜轉運方式D.抑制細胞呼吸不會影響胞吞作用(2023·浙江舟山中學高一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第9、10小題。直飲機的核心部件是逆滲透膜,性質類似于半透膜。其原理是通過膜上的小孔控制物質進出,用一定的壓力使水由較高濃度溶液一側逆滲透至較低濃度溶液一側,細菌及有害物質幾乎不能透過逆滲透膜,如圖所示(a側的液面始終高于b側)。9.據圖示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當壓強超過兩側滲透壓差時,溶劑會逆著滲透的方向做反向滲透B.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壓處理,a側溶液的滲透壓會變大C.a、b兩側的滲透壓大小和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有關D.該過程中,水分子不能從水分子數相對較多的一側進入水分子數相對較少的一側10.逆滲透膜是水質處理的一個關鍵部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逆滲透膜處理的水應該經過檢測處理后才可放心飲用B.使用過程中逆滲透膜發生損壞,可能是壓力過大引起的C.選擇透過性膜一定是半透膜,逆滲透膜不一定是選擇透過性膜D.逆滲透膜上含有多種載體蛋白,可以選擇性地控制有害物質的進出11.(2023·浙江嘉興一中高一期中)如圖表示綠色植物細胞內部分物質的轉化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物質①②依次是H2O和O2B.圖中產生[H]的場所都是線粒體C.用18O標記葡萄糖,則短時間內產物水中會檢測到18OD.圖示過程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12.(2024·嘉興高一期末)細胞呼吸的基本過程如圖所示,①~④為相關反應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需要氧氣參與的只有過程②B.運動員馬拉松長跑所需的ATP主要來自過程②C.厭氧呼吸時,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熱能的形式散失D.缺氧條件下水稻根細胞通過過程④產生乙醇,乙醇過多導致爛根13.(2024·紹興越州中學高一月考)關于生物學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引起燒苗現象B.“正其行,通其風”能為植物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光合速率C.“低溫、干燥、無氧”儲存種子更能降低細胞呼吸,減少有機物的消耗D.“露田、曬田”能為根系提供更多氧氣,促進細胞呼吸,有利于根吸收無機鹽14.(2023·浙江1月選考,16)為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進行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濃度是本實驗的自變量B.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氣量是本實驗的無關變量C.可選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為因變量的檢測指標D.不同方式的細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釋放的能量相等15.生物的呼吸方式由厭氧呼吸到需氧呼吸是進化中的一個飛躍,在進化中,能進行需氧呼吸的物種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下列對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需氧呼吸第一階段使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B.為了探究動物細胞的厭氧呼吸類型,可用重鉻酸鉀溶液進行檢驗C.需氧呼吸推動物種發展的原因是供能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D.同時進行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時,O2消耗量一定大于CO2產生量16.細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產中廣泛應用,為人類創造了許多價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利用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時,發酵罐始終要密封B.及時對板結的土壤松土透氣,保證植物根系的生長C.用透氣的創可貼包扎傷口,可以抑制厭氧細菌的繁殖D.儲藏水果時可適當降低溫度和氧濃度,以延長保存期17.采用新鮮菠菜葉片開展“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提取色素時可用95%的酒精作為溶劑B.研磨時加入CaO可以防止葉綠素被氧化破壞C.研磨時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D.畫濾液細線時應盡量減少樣液擴散18.(2024·溫州高一期末)棉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其葉片光合作用過程如圖所示,a~g代表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b和d在光下形成,為三碳糖的形成提供能量B.若減少g的供應,短時間內 e的含量將減少C.f是三碳酸,R酶催化CO2的固定過程D.去除棉鈴可能會導致葉片光合速率下降19.某學習小組利用黑藻探究光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將黑藻置于較低濃度的NaHCO3溶液中,實驗裝置如圖甲。圖乙表示在適宜溫度下,利用裝置甲G點的移動測得的氧氣釋放速率隨光強度的變化(假設細胞呼吸強度恒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當光強度為2時,G點不移動,此時細胞開始進行光合作用B.當光強度為6時,可通過增加NaHCO3溶液濃度提高光合速率C.當光強度達到光飽和點后,黑藻產生氧氣速率的相對值為10D.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時間內葉綠體中五碳糖的含量將會減少20.(2024·寧波高一期中)如圖可以表示某生命活動的模型,a~c代表物質,A表示結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 a、b、c 分別代表丙酮酸、CO2和乙醇,則 A 可以代表細胞溶膠B.若 a、b、c 分別代表 CO2、O2和葡萄糖,則 A 可以代表葉綠體C.若 a、b、c 分別代表葡萄糖、CO2和 H2O,則 A 可以代表細胞膜D.若 a、b、c 分別代表葡萄糖、CO2和 H2O,則 A 可以代表線粒體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0分)21.(每空1分,共8分)(2024·衢州高一期末)馬鈴薯塊莖內富含過氧化氫酶,能催化過氧化氫水解。已知2H2O22H2O+O2,可以通過觀察反應過程中的O2生成速率來判斷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某興趣小組欲利用如圖裝置,探究pH對馬鈴薯塊莖內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請利用所給的材料用具,完善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結果?;卮鹣铝袉栴}:材料用具:2%的過氧化氫溶液,緩沖液(pH 5.0、pH 6.0、pH 7.0、pH 8.0),馬鈴薯,濾紙片,注射器,橡膠蓋若干,研缽,培養皿等(要求與說明:實驗中所加溶液的具體量不做要求)。(一)完善實驗步驟(1)制備馬鈴薯勻漿。將馬鈴薯洗凈切成小塊,放入研缽,加入少許________以利于充分研磨;研磨后用紗布過濾,得到酶提取液備用。(2)取__________的濾紙片若干放在盛有馬鈴薯勻漿的培養皿中浸泡1 min,然后用鑷子夾起濾紙片,貼靠在培養皿壁上,流盡多余的勻漿。(3)取4支注射器編號后,分別加入等量的馬鈴薯勻漿浸泡過的濾紙片。(4)每支注射器先分別吸入等量的________,然后再用針筒吸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用橡膠蓋密封針嘴。每隔一段時間,記錄相關實驗數據。(二)記錄實驗結果設計一張實驗結果記錄表,以記錄0.5 min和1 min時的實驗結果。(三)分析與討論(5)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6)某同學將其中1支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數據繪制成圖中曲線1,他想改變某一條件,讓實驗結果變成曲線2,則需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填字母)。A.增加濾紙片數量B.將溫度提高到80 °CC.增加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D.將注射器換成更大容積的(7)若實驗中只有1支注射器,每次實驗后,先用水充分沖洗反應小室,然后用____________再沖洗一遍,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3分)(2024·杭州高一期中)如圖甲是某同學通過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觀察到的顯微照片,圖乙是小腸上皮部分細胞物質進出的過程示意圖,圖丙表示物質通過膜的運輸速度隨細胞內外濃度差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1)(3分)圖甲表示的植物細胞處于____________狀態。將洋蔥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沒有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2)(3分)細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質的方式是____________。據圖乙中的信息分析,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分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3分)在載體M發揮作用時,通過水解________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________直接提供能量,載體M只能定向運輸Na+、K+,而不能運輸其他無機鹽離子,這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特性。(4)(2分)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甘油的方式與圖丙中的曲線________一致。圖中曲線②出現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分)白細胞吞噬細菌的方式是________,穿過了____層膜。23.(9分)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某同學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作為實驗材料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其中某一時刻觀察到的現象如圖甲所示。請判斷此時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高低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細胞內有機物的生物合成以細胞呼吸為中心,這是因為細胞呼吸既能為合成代謝提供能量,另一方面還能為合成反應提供__________骨架。假設某越野賽參賽選手細胞呼吸消耗的底物全部是糖類,當他在徒步越野中感覺到肌肉酸痛時,此刻的O2消耗量和CO2釋放量之比應該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3)(2分)在外界環境條件恒定時,用如圖乙所示裝置探究種子萌發時的細胞呼吸類型(假設呼吸底物全部為葡萄糖),實驗開始時同時關閉兩裝置活塞,25 ℃下經過20 min后觀察紅色液滴的移動情況。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萌發的種子既進行需氧呼吸又進行厭氧呼吸,此時萌發種子的細胞中產生CO2的場所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分)將馬鈴薯儲存一段時間后,馬鈴薯堆中溫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茖W家研究發現,物質跨膜轉運時所需的能量可由ATP直接提供,亦可借助H+濃度梯度。如圖丙為馬鈴薯塊莖細胞內電子傳遞鏈過程中部分物質跨膜轉運的示意圖,由圖丙可知,過程②H+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____________,過程④中丙酮酸的跨膜運輸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24.(每空1分,共9分)如圖是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物質變化示意簡圖,其中①~⑤為生理過程,a~h為物質名稱。請回答下列問題:(1)能吸收光能的物質a分布在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光反應為碳反應提供的物質是__________。(2)①③④發生的場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①~⑤過程中,能夠產生ATP的過程是__________。(4)較強光照下,⑤過程中d的移動方向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填場所)。(5)假如白天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則在短時間內e和c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25.(11分)(2024·寧波高一期末)某興趣小組利用圖甲裝置測定光波長和綠蘿葉片光合速率之間的關系,O2傳感器和CO2傳感器能測量裝置內的O2和CO2的變化量。實驗結果如圖乙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為控制無關變量,選取的新鮮綠蘿葉片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測量不同波長條件下綠蘿葉片的光合速率時,選擇實驗所需的不同波長的光照射葉片10 min,利用傳感器記錄3個裝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計算平均凈光合速率。實驗結束后,通風30 min,使裝置內氣體含量恢復到初始濃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獲得圖乙中的O2產生速率和CO2固定速率,還需要將裝置置于黑暗條件下反應10 min,測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分)圖乙中的O2產生速率和CO2固定速率分別代表綠蘿葉片的光反應和碳反應,兩者在物質變化上的聯系是光反應為碳反應提供ATP和NADPH,碳反應為光反應提供________________;在能量轉化方面的聯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分)實驗結果表明,圖乙曲線與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譜基本一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1.D2.B [ATP中的五碳糖為核糖,是大分子RNA的組成成分,A錯誤;光合作用中,葉綠體中的ATP在類囊體膜處合成,轉移到葉綠體基質被消耗,用于三碳酸的還原,B正確;②過程為ATP的水解,該過程中有水的消耗,所產生的能量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動,不能用于ATP的形成,C錯誤;植物細胞在黑暗條件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細胞呼吸,該過程發生在細胞溶膠和線粒體中,即過程①不只發生在線粒體中,D錯誤。]3.A [線粒體內膜上O2和[H]結合為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該階段釋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的ATP,因此該過程發生了ATP的合成,A符合題意;葉綠體基質中三碳酸被還原需要消耗光反應產生的ATP,因此該過程發生了ATP的水解,B不符合題意;Na+向細胞外的主動轉運需要消耗ATP,因此發生ATP的水解,C不符合題意;胰島β細胞向外分泌胰島素屬于胞吐,需要消耗ATP,發生了ATP的水解,D不符合題意。]4.B5.D [試管②用冰塊處理,酶的活性較低,試管③是煮沸的淀粉酶溶液,酶已經失活,所以出現相同結果的原因不同,A錯誤;酶的專一性是指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或者少數幾種相似底物的反應,試管①和⑤對照可以說明酶具有專一性,B錯誤;試管④是用NaOH溶液充分處理淀粉酶溶液,酶在過堿的情況下會失活,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對照組,故無法說明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pH,C錯誤;由試管①(正常條件)②(冰塊處理)③(煮沸后)可知,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D正確。]6.C [A在反應前后形狀沒有發生變化,可推知其為酶,在催化過程中不被消耗,A正確;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因此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正確;高溫、強酸、強堿均能使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從而導致酶活性下降,低溫不會導致酶空間結構被破壞,只是抑制了酶活性,酶活性仍可恢復,C錯誤。]7.B [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喪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過量底物后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僅喪失3%,這兩組實驗的不同條件在于是否加入底物,所以研究的因素是底物,B符合題意。]8.B [由題意可知,此方式是轉運細胞外特定的生物大分子,而氨基酸不是生物大分子,所以氨基酸分子不能通過此方式進入細胞,A錯誤;分析題圖可知,只有圓球形生物大分子可以與受體結合,被吞入細胞,故胞吞作用對轉運的物質具有選擇性,B正確;主動轉運是細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質的方式,它可以保持細胞內部某些物質的濃度與周圍環境相比有較大的差別,C錯誤;胞吞需要消耗能量,故抑制細胞呼吸會影響胞吞作用,D錯誤。]9.D10.D [逆滲透膜不能除去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逆滲透膜處理的水應該經過檢測處理后才可放心飲用,A正確;使用過程中逆滲透膜發生損壞,可能是壓力過大引起大量水分子向b側運輸對逆滲透膜的壓力過大造成的,B正確;逆滲透膜性質類似于半透膜,半透膜是指小分子物質能通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的膜。半透膜不一定是活的生物膜,所以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選擇透過性,但選擇透過性膜一定是半透膜,C正確;逆滲透膜是通過膜上的小孔控制物質進出的,沒有載體蛋白,D錯誤。]11.A [圖中①參與需氧呼吸第二階段,與丙酮酸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是H2O;②與[H]結合生成H2O,故是O2,A正確;需氧呼吸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產生[H]的場所是細胞溶膠和線粒體,B錯誤;用18O標記葡萄糖,含18O的葡萄糖中的18O通過需氧呼吸第一階段進入丙酮酸,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含18O的丙酮酸中的18O進入二氧化碳,即18O轉移的途徑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短時間內產物水中不會檢測到18O,C錯誤;植物細胞的需氧呼吸不需要光照,有光、無光均可進行,D錯誤。]12.C [過程②丙酮酸分解產生CO2和H2O,屬于需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需要氧氣參與,A正確;運動員馬拉松長跑所需的ATP主要來自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即過程②,B正確;厭氧呼吸時,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儲存在乙醇或乳酸中,釋放的能量中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C錯誤;缺氧條件下水稻根細胞通過過程④產生乙醇,乙醇過多導致根變黑、腐爛,D正確。]13.C14.C [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濃度是本實驗的無關變量,A錯誤;氧氣的有無是本實驗的自變量,B錯誤;需氧呼吸不產生酒精,厭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且比值為1∶1,因此可選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為因變量的檢測指標,C正確;等量的葡萄糖需氧呼吸氧化分解徹底,釋放的能量多,厭氧呼吸氧化分解不徹底,大部分能量還儲存在酒精中,釋放的能量少,D錯誤。]15.C [需氧呼吸第一階段使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大部分儲存在產物丙酮酸中,A錯誤;動物厭氧呼吸不產生酒精,不能用重鉻酸鉀溶液進行檢驗,B錯誤;需氧呼吸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多,厭氧呼吸沒有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少,則需氧呼吸供能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推動了物種的發展,C正確;同時進行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時,O2消耗量不一定會大于CO2產生量,D錯誤。]16.A [利用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時,應先通氣使酵母菌快速繁殖,然后密封,A錯誤;及時對板結的土壤松土透氣,有利于根系的需氧呼吸,為無機鹽離子的吸收提供能量,保證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長,B正確;用透氣的創可貼包扎傷口,避免形成無氧環境,可以抑制厭氧細菌的繁殖,C正確;儲藏水果時,降低溫度或氧濃度,水果的細胞呼吸微弱,消耗的有機物少,D正確。]17.B18.B [b和d為光反應的產物ATP和NADPH,在光下形成,可為碳反應三碳糖的形成提供能量,A正確;g為CO2,若減少g的供應,短時間內CO2與e(五碳糖)固定形成f的速率減小(e的消耗速率減小),但光反應速率不變,因此三碳酸的還原速率不變,即e的生成速率不變,故短時間內e的含量將增加,B錯誤;f是CO2與五碳糖固定形成的三碳酸,R酶催化CO2的固定過程,C正確;去除棉鈴會導致蔗糖外運減少,三碳糖轉化形成淀粉增加,淀粉在細胞內積累會抑制光合速率,因此去除棉鈴可能會導致葉片光合速率下降,D正確。]19.A [當光強度為2時,G點不移動,表示凈光合作用速率為0,在此之前細胞已經開始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當光強度為6時,光強度不再限制光合速率,所以可通過增加NaHCO3溶液濃度(即提高CO2的濃度)提高光合速率,B正確;當光強度達到光飽和點后,黑藻產生氧氣的速率為總光合速率,所以相對值等于凈光合速率(8)+細胞呼吸速率(2),C正確;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減少,三碳酸還原的速率減慢,生成的五碳糖減少,所以短時間內葉綠體中五碳糖的含量將會減少,D正確。]20.D [若 a、b、c 分別代表丙酮酸、CO2和乙醇,可表示為厭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場所是細胞溶膠,因此A 可以代表細胞溶膠,A正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產物是O2和葡萄糖,若 a、b、c 分別代表 CO2、O2和葡萄糖,可表示光合作用,場所是葉綠體,則 A 可以代表葉綠體,B正確;若 a、b、c 分別代表葡萄糖、CO2和 H2O,則 A 可以代表細胞膜,葡萄糖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進行需氧呼吸,產生CO2和H2O,C正確;葡萄糖不能進入線粒體內,因此若 a、b、c 分別代表葡萄糖、CO2和 H2O,則 A 不可以代表線粒體,D錯誤。]21.(1)SiO2 (2)相同大小 (4)(不同pH的)緩沖液 等量的過氧化氫 (5)時間和酸堿度(pH) (6)C (7)相應緩沖液 保證緩沖液pH的準確度,避免實驗誤差解析 (2)實驗設計時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因此要取相同大小的濾紙片。(4)實驗設計時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因此要分別吸入等量的不同pH的緩沖液和等量的過氧化氫溶液。(5)實驗探究的是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為時間和酸堿度(pH),因變量是過氧化氫酶活性。(6)曲線2產生的氣體量明顯增多,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可以提高產物的量,C符合題意。(7)所有實驗都要保證實驗用品不混淆,不應該有上一次反應后的剩余溶液。若實驗中只有1支注射器,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先用水充分沖洗反應小室,然后用相應緩沖液再沖洗一遍。22.(1)質壁分離 該細胞是死細胞;該細胞沒有大液泡;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后又自動復原;外界溶液的濃度不夠大,細胞失水較少 (2)主動轉運 主動轉運 易化擴散 (3)ATP K+ 選擇透過性 (4)① 載體蛋白數量有限或能量有限 (5)胞吞 023.(1)高于、低于或等于(或不能確定高低關系或無法判斷高低關系) (2)碳 等于 (3)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液滴右移 細胞溶膠和線粒體(基質) (4)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答出呼吸和熱能兩個關鍵詞即可) 易化擴散 需要解析 (1)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的細胞A可能處于質壁分離狀態、動態平衡狀態或質壁分離復原狀態,所以此時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關系有高于、等于或低于三種可能。(2)細胞合成代謝的產物是細胞生活、生長和修復損傷所需要的物質,細胞呼吸一方面為合成反應提供能量,另一方面為合成反應提供碳骨架。人體細胞厭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只能來自需氧呼吸,因此,O2的消耗量和CO2的釋放量之比總是1∶1。(3)兩個實驗裝置唯一的區別是裝置1中放置的是NaOH溶液,而裝置2中放置的是蒸餾水,NaOH溶液能夠吸收裝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裝置1中的氣體變化量表示氧氣的消耗量;而裝置2中,由于需氧呼吸吸收的氧氣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不會引起氣體量的變化;但是厭氧呼吸不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因此裝置2中氣體量的變化可表示厭氧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萌發的種子既進行需氧呼吸又進行厭氧呼吸,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液滴右移。萌發種子的細胞既進行需氧呼吸又進行厭氧呼吸,故產生CO2的場所為細胞溶膠和線粒體(基質)。(4)馬鈴薯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故將馬鈴薯儲存一段時間后,馬鈴薯堆中溫度升高。由圖丙分析可知,過程②H+的跨膜運輸是順濃度梯度的運輸,需要載體蛋白,方式為易化擴散,過程④中丙酮酸的跨膜運輸借助H+濃度梯度,為主動轉運,需要能量。24.(1)類囊體膜 NADPH、ATP (2)線粒體內膜 細胞溶膠 葉綠體基質 (3)①②③⑤ (4)葉綠體基質 葉綠體的類囊體膜 (5)增加解析 (2)①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上發生;③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在細胞溶膠中發生;④是碳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3)光合作用只有光反應產生ATP,碳反應不產生ATP;需氧呼吸的每個階段都有ATP產生,所以上述①~⑤過程中,能夠產生ATP的過程是①②③⑤。(4)d是ADP,由碳反應產生,光反應消耗,所以是從葉綠體基質移動到葉綠體的類囊體膜。(5)假如白天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碳反應中二氧化碳減少,所以短時間內三碳酸含量降低,NADPH(c)和ATP(e)含量增加。25.(1)大小相同、生理狀態相同 (2)O2的釋放速率和CO2的消耗速率 減少O2和CO2濃度的變化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O2消耗速率或CO2產生速率 (3)ADP和NADP+ 光反應將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碳反應將活躍的化學能轉化為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4)葉片吸收的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則光合作用過程中底物的消耗量和產物的生成量,如CO2的消耗量、O2的釋放量、有機物的生成量等代表了光合速率解析 (1)測定光波長和綠蘿葉片光合速率之間的關系,綠蘿葉片是無關變量,則為了控制單一變量,綠蘿葉片應該大小相同、生理狀態相同。(2)O2傳感器和CO2傳感器能測量裝置內的O2和CO2的變化量,則選擇實驗所需的不同波長的光照射葉片10 min,利用傳感器記錄3個裝置中的O2的釋放速率和CO2的消耗速率,用于計算平均凈光合速率。為了減少O2和CO2濃度的變化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則實驗結束后,通風30 min,使裝置內氣體含量恢復到初始濃度。要獲得圖乙中的O2產生速率和CO2固定速率,還需要將裝置置于黑暗條件下反應10 min,測定O2消耗速率或CO2產生速率,得到細胞呼吸的速率,然后再計算圖乙中的O2產生速率和CO2固定速率。(共89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三)第三章 細胞的代謝<<<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023·杭州高一期中)螢火蟲尾部的發光細胞中含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在熒光素酶的作用下,熒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激活的熒光素與氧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氧化熒光素,并且發出熒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TP的元素組成是C、H、OB.熒光素釋放的光能用于合成ATPC.吸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合成相聯系D.熒光素激活的過程發生了ATP水解√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TP含有C、H、O、N、P,A錯誤;在熒光素酶的作用下,熒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從而發出熒光,熒光素釋放的光能不能用于合成ΑTP,B錯誤;ATP水解釋放能量,一般與吸能反應相聯系,ATP合成吸收能量,一般與放能反應相聯系,C錯誤;ATP水解釋放能量,且熒光素接受Α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所以熒光素激活的過程發生了ΑTP水解,D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2024·杭州高一聯考)ATP是細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載體,在細胞內能量轉換和利用中起著關鍵作用。下列關于細胞中“能量通貨”的敘述,正確的是A.ATP中的五碳糖也是大分子DNA的組成成分B.光合作用中,葉綠體中的ATP由類囊體膜處向葉綠體基質中運動C.②過程有水的消耗,所產生的能量可用于ATP的形成D.植物細胞在黑暗條件下,過程①只發生在線粒體中√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TP中的五碳糖為核糖,是大分子RNA的組成成分,A錯誤;光合作用中,葉綠體中的ATP在類囊體膜處合成,轉移到葉綠體基質被消耗,用于三碳酸的還原,B正確;②過程為ATP的水解,該過程中有水的消耗,所產生的能量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動,不能用于ATP的形成,C錯誤;植物細胞在黑暗條件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細胞呼吸,該過程發生在細胞溶膠和線粒體中,即過程①不只發生在線粒體中,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2024·麗水高一聯考)下列過程中不會發生“ATP ADP+Pi+能量”這一過程的是A.需氧呼吸中O2和[H]結合B.葉綠體基質中三碳酸被還原C.Na+向細胞外的主動轉運D.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線粒體內膜上O2和[H]結合為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該階段釋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的ATP,因此該過程發生了ATP的合成,A符合題意;葉綠體基質中三碳酸被還原需要消耗光反應產生的ATP,因此該過程發生了ATP的水解,B不符合題意;Na+向細胞外的主動轉運需要消耗ATP,因此發生ATP的水解,C不符合題意;胰島β細胞向外分泌胰島素屬于胞吐,需要消耗ATP,發生了ATP的水解,D不符合題意。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023·杭州高一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第4、5小題。某研究小組為探究酶的特性,做了如下實驗:向5支試管中加入表中的物質,然后再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混勻,放置一段時間,再加入碘-碘化鉀溶液(棕色),觀察試管顏色變化,實驗處理如表: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相關溶液 淀粉酶溶液 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 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 蔗糖酶溶液注:①④⑤在37 ℃條件下水浴;②冰水浴;③沸水浴。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最終實驗結果顯藍色的試管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③④⑤√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相關溶液 淀粉酶溶液 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 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 蔗糖酶溶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①號試管淀粉酶與淀粉反應,淀粉被水解,不會出現藍色;②號試管是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其酶活性較低,不能有效分解淀粉,淀粉與碘-碘化鉀溶液反應,顯示藍色;③號試管是煮沸的淀粉酶溶液,其酶活性喪失,不能有效分解淀粉,淀粉與碘-碘化鉀溶液反應,顯示藍色;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相關溶液 淀粉酶溶液 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 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 蔗糖酶溶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④號試管是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其酶活性喪失,不能有效分解淀粉,淀粉與碘-碘化鉀溶液反應,顯示藍色;⑤號試管是蔗糖酶溶液,不能分解淀粉,淀粉與碘-碘化鉀溶液反應,顯示藍色。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相關溶液 淀粉酶溶液 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 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 蔗糖酶溶液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5.下列有關上述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試管②和③出現相同結果的原因相同B.試管①和⑤對照可以說明酶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C.試管④的結果可以說明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pHD.該實驗可說明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相關溶液 淀粉酶溶液 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 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 蔗糖酶溶液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試管②用冰塊處理,酶的活性較低,試管③是煮沸的淀粉酶溶液,酶已經失活,所以出現相同結果的原因不同,A錯誤;酶的專一性是指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或者少數幾種相似底物的反應,試管①和⑤對照可以說明酶具有專一性,B錯誤;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相關溶液 淀粉酶溶液 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 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 蔗糖酶溶液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試管④是用NaOH溶液充分處理淀粉酶溶液,酶在過堿的情況下會失活,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對照組,故無法說明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pH,C錯誤;由試管①(正常條件)②(冰塊處理)③(煮沸后)可知,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D正確。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相關溶液 淀粉酶溶液 冰塊處理的淀粉酶溶液 煮沸的淀粉酶溶液 經NaOH溶液充分處理過的淀粉酶溶液 蔗糖酶溶液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6.(2024·臺州高一聯考)如圖為酶催化反應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A是酶,在催化過程中不被消耗B.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低溫和高溫、強酸和強堿均能使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從而導致酶活性下降D.該酶催化作用的模型可說明酶具有專一性√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在反應前后形狀沒有發生變化,可推知其為酶,在催化過程中不被消耗,A正確;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因此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正確;高溫、強酸、強堿均能使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從而導致酶活性下降,低溫不會導致酶空間結構被破壞,只是抑制了酶活性,酶活性仍可恢復,C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7.(2023·浙江1月選考,8)某同學研究某因素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喪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過量底物后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僅喪失3%。該同學研究的因素是A.溫度 B.底物C.反應時間 D.酶量√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喪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過量底物后置于45 ℃水浴12 min,酶活性僅喪失3%,這兩組實驗的不同條件在于是否加入底物,所以研究的因素是底物,B符合題意。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8.受體介導的胞吞作用是指細胞外特定的生物大分子與細胞膜上受體結合后,經胞吞作用進入細胞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氨基酸分子也可通過此方式進入細胞B.胞吞作用對轉運的物質具有選擇性C.胞吞作用是細胞最重要的跨膜轉運方式D.抑制細胞呼吸不會影響胞吞作用√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由題意可知,此方式是轉運細胞外特定的生物大分子,而氨基酸不是生物大分子,所以氨基酸分子不能通過此方式進入細胞,A錯誤;分析題圖可知,只有圓球形生物大分子可以與受體結合,被吞入細胞,故胞吞作用對轉運的物質具有選擇性,B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主動轉運是細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質的方式,它可以保持細胞內部某些物質的濃度與周圍環境相比有較大的差別,C錯誤;胞吞需要消耗能量,故抑制細胞呼吸會影響胞吞作用,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023·浙江舟山中學高一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第9、10小題。直飲機的核心部件是逆滲透膜,性質類似于半透膜。其原理是通過膜上的小孔控制物質進出,用一定的壓力使水由較高濃度溶液一側逆滲透至較低濃度溶液一側,細菌及有害物質幾乎不能透過逆滲透膜,如圖所示(a側的液面始終高于b側)。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9.據圖示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當壓強超過兩側滲透壓差時,溶劑會逆著滲透的方向做反向滲透B.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壓處理,a側溶液的滲透壓會變大C.a、b兩側的滲透壓大小和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有關D.該過程中,水分子不能從水分子數相對較多的一側進入水分子數相對較少的一側√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一般情況下,水分子會從低濃度溶液一側滲透進入高濃度溶液一側,但圖中壓力會阻止水分子的滲透,因此當壓強超過兩側滲透壓差時,溶劑會逆著滲透的方向做反向滲透,即由高濃度溶液一側滲透進入低濃度溶液一側,A正確;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壓處理,a側水分子進入b側,因此a側溶液的濃度增加,滲透壓會變大,B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該過程中,水分子也能從水分子數相對較多的一側進入水分子數相對較少的一側,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0.逆滲透膜是水質處理的一個關鍵部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逆滲透膜處理的水應該經過檢測處理后才可放心飲用B.使用過程中逆滲透膜發生損壞,可能是壓力過大引起的C.選擇透過性膜一定是半透膜,逆滲透膜不一定是選擇透過性膜D.逆滲透膜上含有多種載體蛋白,可以選擇性地控制有害物質的進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逆滲透膜不能除去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逆滲透膜處理的水應該經過檢測處理后才可放心飲用,A正確;使用過程中逆滲透膜發生損壞,可能是壓力過大引起大量水分子向b側運輸對逆滲透膜的壓力過大造成的,B正確;逆滲透膜性質類似于半透膜,半透膜是指小分子物質能通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的膜。半透膜不一定是活的生物膜,所以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選擇透過性,但選擇透過性膜一定是半透膜,C正確;逆滲透膜是通過膜上的小孔控制物質進出的,沒有載體蛋白,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1.(2023·浙江嘉興一中高一期中)如圖表示綠色植物細胞內部分物質的轉化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物質①②依次是H2O和O2B.圖中產生[H]的場所都是線粒體C.用18O標記葡萄糖,則短時間內產物水中會檢測到18OD.圖示過程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圖中①參與需氧呼吸第二階段,與丙酮酸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是H2O;②與[H]結合生成H2O,故是O2,A正確;需氧呼吸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產生[H]的場所是細胞溶膠和線粒體,B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用18O標記葡萄糖,含18O的葡萄糖中的18O通過需氧呼吸第一階段進入丙酮酸,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含18O的丙酮酸中的18O進入二氧化碳,即18O轉移的途徑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短時間內產物水中不會檢測到18O,C錯誤;植物細胞的需氧呼吸不需要光照,有光、無光均可進行,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2024·嘉興高一期末)細胞呼吸的基本過程如圖所示,①~④為相關反應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需要氧氣參與的只有過程②B.運動員馬拉松長跑所需的ATP主要來自過程②C.厭氧呼吸時,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熱能的形式散失D.缺氧條件下水稻根細胞通過過程④產生乙醇,乙醇過多導致爛根√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過程②丙酮酸分解產生CO2和H2O,屬于需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需要氧氣參與,A正確;運動員馬拉松長跑所需的ATP主要來自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即過程②,B正確;厭氧呼吸時,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儲存在乙醇或乳酸中,釋放的能量中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C錯誤;缺氧條件下水稻根細胞通過過程④產生乙醇,乙醇過多導致根變黑、腐爛,D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3.(2024·紹興越州中學高一月考)關于生物學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引起燒苗現象B.“正其行,通其風”能為植物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光合速率C.“低溫、干燥、無氧”儲存種子更能降低細胞呼吸,減少有機物的消耗D.“露田、曬田”能為根系提供更多氧氣,促進細胞呼吸,有利于根吸收無機鹽√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一次施肥太多會導致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導致細胞失水,即燒苗現象,A正確;“正其行,通其風”可以保證空氣流通,能為植物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光合速率,B正確;要在低溫、干燥、低氧的環境中儲存種子,C錯誤;露田和曬田能為根系提供更多氧氣,促進細胞呼吸產生能量,有利于根吸收無機鹽,D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4.(2023·浙江1月選考,16)為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進行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濃度是本實驗的自變量B.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氣量是本實驗的無關變量C.可選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為因變量的檢測指標D.不同方式的細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釋放的能量相等√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濃度是本實驗的無關變量,A錯誤;氧氣的有無是本實驗的自變量,B錯誤;需氧呼吸不產生酒精,厭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且比值為1∶1,因此可選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為因變量的檢測指標,C正確;等量的葡萄糖需氧呼吸氧化分解徹底,釋放的能量多,厭氧呼吸氧化分解不徹底,大部分能量還儲存在酒精中,釋放的能量少,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5.生物的呼吸方式由厭氧呼吸到需氧呼吸是進化中的一個飛躍,在進化中,能進行需氧呼吸的物種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下列對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A.需氧呼吸第一階段使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B.為了探究動物細胞的厭氧呼吸類型,可用重鉻酸鉀溶液進行檢驗C.需氧呼吸推動物種發展的原因是供能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D.同時進行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時,O2消耗量一定大于CO2產生量√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需氧呼吸第一階段使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大部分儲存在產物丙酮酸中,A錯誤;動物厭氧呼吸不產生酒精,不能用重鉻酸鉀溶液進行檢驗,B錯誤;需氧呼吸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多,厭氧呼吸沒有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少,則需氧呼吸供能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推動了物種的發展,C正確;同時進行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時,O2消耗量不一定會大于CO2產生量,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6.細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產中廣泛應用,為人類創造了許多價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利用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時,發酵罐始終要密封B.及時對板結的土壤松土透氣,保證植物根系的生長C.用透氣的創可貼包扎傷口,可以抑制厭氧細菌的繁殖D.儲藏水果時可適當降低溫度和氧濃度,以延長保存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利用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時,應先通氣使酵母菌快速繁殖,然后密封,A錯誤;及時對板結的土壤松土透氣,有利于根系的需氧呼吸,為無機鹽離子的吸收提供能量,保證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長,B正確;用透氣的創可貼包扎傷口,避免形成無氧環境,可以抑制厭氧細菌的繁殖,C正確;儲藏水果時,降低溫度或氧濃度,水果的細胞呼吸微弱,消耗的有機物少,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17.采用新鮮菠菜葉片開展“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提取色素時可用95%的酒精作為溶劑B.研磨時加入CaO可以防止葉綠素被氧化破壞C.研磨時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D.畫濾液細線時應盡量減少樣液擴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研磨時要加入碳酸鈣(CaCO3),可防止葉綠素被破壞,B錯誤;研磨時添加石英砂,能夠使研磨更充分,有助于色素的提取,C正確;畫濾液細線時要做到細、直、齊,減少樣液擴散,以保證濾紙條上形成的色素帶清晰、整齊,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18.(2024·溫州高一期末)棉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其葉片光合作用過程如圖所示,a~g代表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b和d在光下形成,為三碳糖的形成提供能量B.若減少g的供應,短時間內e的含量將減少C.f是三碳酸,R酶催化CO2的固定過程D.去除棉鈴可能會導致葉片光合速率下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b和d為光反應的產物ATP和NADPH,在光下形成,可為碳反應三碳糖的形成提供能量,A正確;g為CO2,若減少g的供應,短時間內CO2與e(五碳糖)固定形成f的速率減小(e的消耗速率減小),但光反應速率不變,因此三碳酸的還原速率不變,即e的生成速率不變,故短時間內e的含量將增加,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f是CO2與五碳糖固定形成的三碳酸,R酶催化CO2的固定過程,C正確;去除棉鈴會導致蔗糖外運減少,三碳糖轉化形成淀粉增加,淀粉在細胞內積累會抑制光合速率,因此去除棉鈴可能會導致葉片光合速率下降,D正確。19.某學習小組利用黑藻探究光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將黑藻置于較低濃度的NaHCO3溶液中,實驗裝置如圖甲。圖乙表示在適宜溫度下,利用裝置甲G點的移動測得的氧氣釋放速率隨光強度的變化(假設細胞呼吸強度恒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當光強度為2時,G點不移動,此時細胞開始進行光合作用B.當光強度為6時,可通過增加NaHCO3溶液濃度提高光合速率C.當光強度達到光飽和點后,黑藻產生氧氣速率的相對值為10D.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時間內葉綠體中五碳糖的含量將會減少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當光強度為2時,G點不移動,表示凈光合作用速率為0,在此之前細胞已經開始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當光強度為6時,光強度不再限制光合速率,所以可通過增加NaHCO3溶液濃度(即提高CO2的濃度)提高光合速率,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當光強度達到光飽和點后,黑藻產生氧氣的速率為總光合速率,所以相對值等于凈光合速率(8)+細胞呼吸速率(2),C正確;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減少,三碳酸還原的速率減慢,生成的五碳糖減少,所以短時間內葉綠體中五碳糖的含量將會減少,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20.(2024·寧波高一期中)如圖可以表示某生命活動的模型,a~c代表物質,A表示結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a、b、c分別代表丙酮酸、CO2和乙醇,則A可以代表細胞溶膠B.若a、b、c分別代表 CO2、O2和葡萄糖,則A可以代表葉綠體C.若a、b、c分別代表葡萄糖、CO2和H2O,則A可以代表細胞膜D.若a、b、c分別代表葡萄糖、CO2和H2O,則A可以代表線粒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若 a、b、c 分別代表丙酮酸、CO2和乙醇,可表示為厭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場所是細胞溶膠,因此A 可以代表細胞溶膠,A正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產物是O2和葡萄糖,若a、b、c分別代表 CO2、O2和葡萄糖,可表示光合作用,場所是葉綠體,則A可以代表葉綠體,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若 a、b、c 分別代表葡萄糖、CO2和 H2O,則A可以代表細胞膜,葡萄糖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進行需氧呼吸,產生CO2和H2O,C正確;葡萄糖不能進入線粒體內,因此若 a、b、c 分別代表葡萄糖、CO2和 H2O,則A不可以代表線粒體,D錯誤。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1.(2024·衢州高一期末)馬鈴薯塊莖內富含過氧化氫酶,能催化過氧化氫水解。已知2H2O2 2H2O+O2,可以通過觀察反應過程中的O2生成速率來判斷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某興趣小組欲利用如圖裝置,探究pH對馬鈴薯塊莖內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請利用所給的材料用具,完善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材料用具:2%的過氧化氫溶液,緩沖液(pH 5.0、pH 6.0、pH 7.0、pH 8.0),馬鈴薯,濾紙片,注射器,橡膠蓋若干,研缽,培養皿等(要求與說明:實驗中所加溶液的具體量不做要求)。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一)完善實驗步驟(1)制備馬鈴薯勻漿。將馬鈴薯洗凈切成小塊,放入研缽,加入少許______以利于充分研磨;研磨后用紗布過濾,得到酶提取液備用。(2)取__________的濾紙片若干放在盛有馬鈴薯勻漿的SiO2培養皿中浸泡1 min,然后用鑷子夾起濾紙片,貼靠在培養皿壁上,流盡多余的勻漿。相同大小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實驗設計時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因此要取相同大小的濾紙片。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取4支注射器編號后,分別加入等量的馬鈴薯勻漿浸泡過的濾紙片。(4)每支注射器先分別吸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用針筒吸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用橡膠蓋密封針嘴。每隔一段時間,記錄相關實驗數據。實驗設計時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因此要分別吸入等量的不同pH的緩沖液和等量的過氧化氫溶液。(不同pH的)緩沖液等量的過氧化氫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記錄實驗結果設計一張實驗結果記錄表,以記錄0.5 min和1 min時的實驗結果。(三)分析與討論(5)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實驗探究的是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為時間和酸堿度(pH),因變量是過氧化氫酶活性。時間和酸堿度(pH)曲線2產生的氣體量明顯增多,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可以提高產物的量,C符合題意。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6)某同學將其中1支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數據繪制成圖中曲線1,他想改變某一條件,讓實驗結果變成曲線2,則需改變的條件是______(填字母)。A.增加濾紙片數量B.將溫度提高到80 °CC.增加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D.將注射器換成更大容積的C所有實驗都要保證實驗用品不混淆,不應該有上一次反應后的剩余溶液。若實驗中只有1支注射器,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先用水充分沖洗反應小室,然后用相應緩沖液再沖洗一遍。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7)若實驗中只有1支注射器,每次實驗后,先用水充分沖洗反應小室,然后用____________再沖洗一遍,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應緩沖液保證緩沖液pH的準確度,避免實驗誤差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2.(2024·杭州高一期中)如圖甲是某同學通過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觀察到的顯微照片,圖乙是小腸上皮部分細胞物質進出的過程示意圖,圖丙表示物質通過膜的運輸速度隨細胞內外濃度差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圖甲表示的植物細胞處于____________狀態。將洋蔥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沒有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質壁分離該細胞是死細胞;該細胞沒有大液泡;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后又自動復原;外界溶液的濃度不夠大,細胞失水較少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細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質的方式是__________。據圖乙中的信息分析,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主動轉運主動轉運易化擴散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主動轉運普遍存在于動植物和微生物細胞中,能保證活細胞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因此,主動轉運是細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質的方式。圖乙是小腸上皮部分細胞物質進出的過程示意圖,葡萄糖進小腸上皮細胞是從低濃度到高濃度,是主動轉運,出小腸上皮細胞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且需要載體蛋白,是易化擴散。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在載體M發揮作用時,通過水解______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_____直接提供能量,載體M只能定向運輸Na+、K+,而不能運輸其他無機鹽離子,這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特性。ATPK+選擇透過性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在載體M發揮作用時,能通過主動轉運使小腸上皮細胞排出Na+、吸收K+,主動轉運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該過程能量是由ATP水解產生的。載體M只能定向運輸Na+、K+,而不能運輸其他無機鹽離子,這體現了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功能特性。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甘油的方式與圖丙中的曲線______一致。圖中曲線②出現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載體蛋白數量有限或能量有限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擴散,圖丙中①表示擴散,②表示易化擴散或主動轉運,因此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甘油的方式與圖丙中的曲線①一致。主動轉運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易化擴散需要載體蛋白協助,圖中曲線②BC段中隨著細胞內外濃度差增大,運輸速度不發生改變,主要原因是載體蛋白數量有限或能量有限。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5)白細胞吞噬細菌的方式是_______,穿過了____層膜。胞吞0細菌不是小分子物質,白細胞吞噬細菌的方式是胞吞,利用膜融合的原理,因此穿過了0層膜。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3.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某同學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作為實驗材料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其中某一時刻觀察到的現象如圖甲所示。請判斷此時細胞A的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高低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低于或等于(或不能確定高低關系或無法判斷高低關系)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的細胞A可能處于質壁分離狀態、動態平衡狀態或質壁分離復原狀態,所以此時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關系有高于、等于或低于三種可能。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細胞內有機物的生物合成以細胞呼吸為中心,這是因為細胞呼吸既能為合成代謝提供能量,另一方面還能為合成反應提供_____骨架。假設某越野賽參賽選手細胞呼吸消耗的底物全部是糖類,當他在徒步越野中感覺到肌肉酸痛時,此刻的O2消耗量和CO2釋放量之比應該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碳等于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細胞合成代謝的產物是細胞生活、生長和修復損傷所需要的物質,細胞呼吸一方面為合成反應提供能量,另一方面為合成反應提供碳骨架。人體細胞厭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只能來自需氧呼吸,因此,O2的消耗量和CO2的釋放量之比總是1∶1。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在外界環境條件恒定時,用如圖乙所示裝置探究種子萌發時的細胞呼吸類型(假設呼吸底物全部為葡萄糖),實驗開始時同時關閉兩裝置活塞,25 ℃下經過20 min后觀察紅色液滴的移動情況。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萌發的種子既進行需氧呼吸又進行厭氧呼吸,此時萌發種子的細胞中產生CO2的場所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液滴右移細胞溶膠和線粒體(基質)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兩個實驗裝置唯一的區別是裝置1中放置的是NaOH溶液,而裝置2中放置的是蒸餾水,NaOH溶液能夠吸收裝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裝置1中的氣體變化量表示氧氣的消耗量;而裝置2中,由于需氧呼吸吸收的氧氣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不會引起氣體量的變化;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但是厭氧呼吸不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因此裝置2中氣體量的變化可表示厭氧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萌發的種子既進行需氧呼吸又進行厭氧呼吸,裝置1液滴左移,裝置2液滴右移。萌發種子的細胞既進行需氧呼吸又進行厭氧呼吸,故產生CO2的場所為細胞溶膠和線粒體(基質)。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將馬鈴薯儲存一段時間后,馬鈴薯堆中溫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茖W家研究發現,物質跨膜轉運時所需的能量可由ATP直接提供,亦可借助H+濃度梯度。如圖丙為馬鈴薯塊莖細胞內電子傳遞鏈過程中部分物質跨膜轉運的示意圖,由圖丙可知,過程②H+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___________,過程④中丙酮酸的跨膜運輸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答出呼吸和熱能兩個關鍵詞即可)細胞呼吸釋放易化擴散需要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馬鈴薯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故將馬鈴薯儲存一段時間后,馬鈴薯堆中溫度升高。由圖丙分析可知,過程②H+的跨膜運輸是順濃度梯度的運輸,需要載體蛋白,方式為易化擴散,過程④中丙酮酸的跨膜運輸借助H+濃度梯度,為主動轉運,需要能量。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4.如圖是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物質變化示意簡圖,其中①~⑤為生理過程,a~h為物質名稱。請回答下列問題:(1)能吸收光能的物質a分布在葉綠體的_________,光反應為碳反應提供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類囊體膜NADPH、ATP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①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上發生;③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在細胞溶膠中發生;④是碳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①③④發生的場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上發生;③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在細胞溶膠中發生;④是碳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線粒體內膜細胞溶膠葉綠體基質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上述①~⑤過程中,能夠產生ATP的過程是__________。光合作用只有光反應產生ATP,碳反應不產生ATP;需氧呼吸的每個階段都有ATP產生,所以上述①~⑤過程中,能夠產生ATP的過程是①②③⑤。①②③⑤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較強光照下,⑤過程中d的移動方向是從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填場所)。d是ADP,由碳反應產生,光反應消耗,所以是從葉綠體基質移動到葉綠體的類囊體膜。葉綠體基質葉綠體的類囊體膜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5)假如白天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則在短時間內e和c的含量______ (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假如白天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碳反應中二氧化碳減少,所以短時間內三碳酸含量降低,NADPH(c)和ATP(e)含量增加。增加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5.(2024·寧波高一期末)某興趣小組利用圖甲裝置測定光波長和綠蘿葉片光合速率之間的關系,O2傳感器和CO2傳感器能測量裝置內的O2和CO2的變化量。實驗結果如圖乙所示。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回答下列問題:(1)為控制無關變量,選取的新鮮綠蘿葉片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測定光波長和綠蘿葉片光合速率之間的關系,綠蘿葉片是無關變量,則為了控制單一變量,綠蘿葉片應該大小相同、生理狀態相同。大小相同、生理狀態相同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測量不同波長條件下綠蘿葉片的光合速率時,選擇實驗所需的不同波長的光照射葉片10 min,利用傳感器記錄3個裝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計算平均凈光合速率。實驗結束后,通風30 min,使裝置內氣體含量恢復到初始濃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獲得圖乙中的O2產生速率和CO2固定速率,還需要將裝置置于黑暗條件下反應10 min,測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的釋放速率和CO2的消耗速率減少O2和CO2濃度的變化對光合作用的影響O2消耗速率或CO2產生速率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O2傳感器和CO2傳感器能測量裝置內的O2和CO2的變化量,則選擇實驗所需的不同波長的光照射葉片10 min,利用傳感器記錄3個裝置中的O2的釋放速率和CO2的消耗速率,用于計算平均凈光合速率。為了減少O2和CO2濃度的變化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則實驗結束后,通風30 min,使裝置內氣體含量恢復到初始濃度。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要獲得圖乙中的O2產生速率和CO2固定速率,還需要將裝置置于黑暗條件下反應10 min,測定O2消耗速率或CO2產生速率,得到細胞呼吸的速率,然后再計算圖乙中的O2產生速率和CO2固定速率。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圖乙中的O2產生速率和CO2固定速率分別代表綠蘿葉片的光反應和碳反應,兩者在物質變化上的聯系是光反應為碳反應提供ATP和NADPH,碳反應為光反應提供______________;在能量轉化方面的聯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DP和NAD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應將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碳反應將活躍的化學能轉化為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實驗結果表明,圖乙曲線與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譜基本一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葉片吸收的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則光合作用過程中底物的消耗量和產物的生成量,如CO2的消耗量、O2的釋放量、有機物的生成量等代表了光合速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章末檢測試卷(三).docx 第三章 章末檢測試卷(三).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