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于酶的實驗設計及曲線分析一、關于酶的實驗設計1.酶高效性的實驗設計思路(1)實驗組:底物+生物催化劑(酶)→底物分解速率(或產物生成速率)(2)對照組:底物+無機催化劑→底物分解速率(或產物生成速率)說明:實驗組是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也稱控制組,對實驗假設而言,是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哪個作為實驗組,哪個作為對照組,要根據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2.酶專一性的實驗分析3.探究pH、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1)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①實驗原理:2H2O22H2O+O2。②實驗步驟③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pH,pH偏低或偏高都會影響酶活性。(2)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①實驗原理:溫度影響淀粉酶的活性,進而影響淀粉的水解速率。淀粉遇碘-碘化鉀溶液變藍,根據是否出現藍色及藍色的深淺可以判斷酶活性。藍色淀粉麥芽糖無藍色出現②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取6支試管,分別編號為1與1′、2與2′、3與3′,并分別進行以下操作。試管編號 1 1′ 2 2′ 3 3′實 驗 步 驟 一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二 在冰水中水浴5 min 在60 ℃溫水中水浴5 min 在沸水中水浴5 min三 1與1′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 2與2′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 3與3′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四 在冰水中水浴數分鐘 在60 ℃溫水中水浴數分鐘 在沸水中水浴數分鐘五 取出試管,分別滴加2滴碘-碘化鉀溶液,搖勻,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呈藍色 無藍色出現 呈藍色結論 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酶活性例1 姜撞奶是廣東的一道特色甜品,某同學想探究制作姜撞奶的最適溫度,在不同溫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鮮姜汁,觀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會凝固,結果如表:溫度(℃) 20 40 60 80 100結果 15 min后 14 min內 1 min內 1 min內 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跡象 完全凝固 完全凝固 完全凝固 仍未有凝固跡象注:用煮沸后冷卻的姜汁重復這項實驗,牛奶在任何溫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據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實驗結果,判斷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只有新鮮姜汁中才有促進牛奶凝固的酶,煮沸后的姜汁中不含該酶B.20 ℃和 100 ℃時,15 min 后仍未有凝固跡象的原因相同C.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能夠提高實驗的準確度D.根據實驗結果可知,70 ℃是姜汁中酶的最適溫度例2 取經過編號的5支試管,分別加入2 mL 3%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如表實驗,根據實驗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試管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加入物質 適量唾液 少量二氧化錳 生土豆塊 熟土豆塊 生土豆塊+稀鹽酸實驗結果 幾乎無氣泡 少量氣泡 大量氣泡 幾乎無 氣泡 幾乎無氣泡A.說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③號和④號試管B.實驗結果還可以用衛生香的復燃情況進行判斷C.各組實驗不能體現酶活性與溫度之間的關系D.④號和⑤號試管對照可以說明酶的活性受pH影響二、酶相關曲線的分析1.酶高效性的曲線分析(1)催化劑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只能縮短達到化學平衡所需的時間,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2.酶專一性的曲線分析(1)加入酶A的反應速率在一定范圍內隨反應物濃度增加明顯加快。(2)加入酶B的反應速率與未加酶的空白對照條件下的反應速率相同。3.底物濃度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曲線分析(1)底物濃度較低時,酶促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呈正相關,即隨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加快。(2)當所有的酶都與底物結合后,再增加底物濃度,酶促反應速率不再加快。4.酶濃度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曲線分析在有足夠底物且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5.溫度和pH共同作用對酶活性的影響(1)反應溶液中pH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2)反應溶液中溫度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pH。例3 如圖所示,圖甲表示某酶促反應過程,圖乙表示圖甲的反應過程中有關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甲中的物質b能降低該化學反應的活化能B.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pH可能高于曲線②和③C.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溫度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溫度一定低于曲線②和③D.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濃度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酶濃度一定高于曲線②和③例4 用某種酶進行有關實驗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該酶的最適溫度不確定B.圖2和圖4能說明該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圖4實驗結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由圖3實驗結果可知Cl-是該酶的激活劑1.若除酶外所有試劑已預保溫,則在測定酶活性的實驗中,下列操作順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緩沖液→保溫并計時→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計時→加入緩沖液→保溫→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C.加入緩沖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溫并計時→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D.加入底物→計時→加入酶→加入緩沖液→保溫→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2.(2024·紹興高一期末)為研究pH對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將標號為1~4的大小相同的濾紙小圓片,分別放在pH為5.0、6.0、7.0、8.0的淀粉酶溶液(綠豆中提取)中浸泡1 min,然后將小圓片放在淀粉瓊脂培養基上(如圖),置于37 ℃恒溫箱半小時后。將碘-碘化鉀溶液均勻滴入培養皿中。一段時間后顯示,1~4號濾紙小圓片周圍出現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區(即沒有變藍色的區域),其中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清晰區的面積越大,該pH下酶的活性越高B.該淀粉酶的最適pH約為7.0C.淀粉酶只有在細胞外才能發揮催化作用D.若延長觀察時間,清晰區面積最大的依然是3號周圍3.(2024·嘉興高一期末)某同學對蛋白酶TSS的最適催化條件開展初步研究,結果如表。組別 pH CaCl2 溫度(℃) 降解率(%)① 9 + 90 38② 9 + 70 88③ 9 - 70 0④ 7 + 70 58⑤ 5 + 40 30注:+/-分別表示有/無添加,水解底物為Ⅰ型膠原蛋白。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該酶也能水解其他蛋白質B.該酶的催化活性與CaCl2無關C.該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為70 ℃、最適pH為9D.在pH為8、溫度為70 ℃條件下,降解率可能大于58%4.(2024·杭州高一期中)同一種類的堿蓬在遠離海邊的地區生長的呈綠色,在海濱鹽堿地生長時呈紫紅色,其紫紅色與細胞中含有的水溶性甜菜素有關。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關鍵酶,下列表示有關酪氨酸酶活性的實驗研究結果,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甜菜素積累在細胞液中,可提高其吸水能力B.把堿蓬移到酸性的沼澤地時,其體內的酪氨酸酶含量將增加C.進行b、c兩組實驗時,應在pH約為5的條件下進行D.根據實驗數據可知,Na2S2O3和Cu2+分別是酶的抑制劑和激活劑5.如圖表示在不同條件下,酶催化反應速率(或生成物量)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1中虛線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時,底物濃度和反應速率的關系B.圖2中虛線可表示增加酶濃度,其他條件不變時,生成物量的變化示意曲線C.若圖2中的實線表示MnO2的催化效率,則虛線可表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D.圖3不能表示在反應開始后的一段時間內,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6.酶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圖甲為蔗糖酶催化反應過程模式圖,圖乙是唾液淀粉酶酶促反應速率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問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代表酶分子的是____________(填標號)。(2)據圖乙分析,與b點相比,限制d點反應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限制c點反應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理論上,若分別在pH為5、7、9時測定酶的最適溫度,得到的結果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為了探究重金屬鎘(Cd2+)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興趣小組選用可溶性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蒸餾水、含Cd2+的溶液、本尼迪特試劑進行探究。實驗設計如表所示,請將其補充完整。實驗步驟及目的 簡要操作過程分組并加入反應底物 取4支潔凈試管,分別編號為A1、A2、B1、B2,其中A組為實驗組,B組為對照組向A1、B1試管中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置于①______℃水浴鍋中保溫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向A2、B2試管中各加入1 mL唾液淀粉酶溶液;再向A2、B2試管中分別加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與上一步驟相同的水浴鍋中保溫將酶與底物混合,在適宜條件下發生催化反應 將A組2支試管內的液體混合均勻,同時將B組2支試管內的液體混合均勻,置于相同水浴鍋中保溫一段時間檢測實驗結果 取出試管,加入④________________,置于⑤____________ ℃的熱水浴中加熱2~3 min,觀察顏色變化結果分析 若A組中紅黃色較淺,則說明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則具有促進作用答案精析例1 C [新鮮姜汁中有促進牛奶凝固的酶,煮沸后的姜汁中也含有該酶,只是該酶的活性比較低或完全失活,A錯誤;20 ℃時,酶的活性降低,但酶的分子結構沒有遭到破壞,100 ℃時,酶的分子結構遭到破壞,因此,20 ℃和100 ℃時,15 min 后仍未有凝固跡象的原因不相同,B錯誤;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能保證反應起始就是在預設的溫度下進行的,能夠提高實驗的準確度,C正確;由表格數據無法得出酶的最適溫度,60 ℃和80 ℃時酶的活性較高,應縮小溫度范圍,繼續進行實驗才可得到最適溫度,D錯誤。]例2 B [說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②號和③號試管,酶與無機催化劑相比具有高效性,A錯誤;③號和④號試管對照可體現酶活性與溫度之間的關系,C錯誤;⑤號試管加入的是生土豆塊和稀鹽酸,與③號試管對照,⑤號試管幾乎無氣泡產生,③號試管產生大量氣泡,所以③號和⑤號試管對照可以說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響,D錯誤。]例3 C [分析圖甲可知,a是底物、b是酶、c是產物,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A正確;造成曲線①②③差別的因素有很多,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pH可能高于曲線②和③,B正確;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溫度下的酶促反應速率,據圖乙可知,曲線①②③中的酶促反應速率依次下降,由于溫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曲線是鐘形曲線,故無法判斷這3條曲線所處溫度的高低,C錯誤;在一定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濃度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酶濃度一定高于曲線②和③,D正確。 ]例4 C [圖1顯示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圖中結果只能顯示30 ℃比較適宜,但溫度梯度太大,不能確定該酶的最適溫度,A正確;圖2顯示該酶的最適pH為7,而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2左右,由圖4可知,該酶為麥芽糖酶,B正確;圖4可說明酶具有專一性,C錯誤;圖3實驗結果能說明Cl-是該酶的激活劑,Cu2+是該酶的抑制劑,D正確。]跟蹤訓練1.C [在測定酶活性的實驗中,首先要進行實驗試劑的預保溫,使試劑處于最適溫度條件下,然后加入緩沖液,先加入底物再加入酶,然后保溫并計時,過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故選C。]2.C [淀粉酶將淀粉水解后,在培養基滴入碘-碘化鉀溶液會出現清晰區,清晰區的面積越大,該pH下酶的活性越高,A正確;由于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所以該淀粉酶的最適pH約為7.0,B正確;只要條件合適,酶在細胞外或者細胞內都可以發揮作用,C錯誤。]3.D [酶具有專一性,因此蛋白酶TSS只能催化Ⅰ型膠原蛋白水解,不能催化其他蛋白質水解,A錯誤;分析②③組可知,沒有添加CaCl2,降解率為0,說明該酶的催化活性依賴于CaCl2,B錯誤;②組酶的活性最高,此時pH為9、溫度為70 ℃,但由于溫度梯度、pH梯度較大,不能說明最適溫度為70 ℃、最適pH為9,C錯誤;pH為9、溫度為70 ℃時降解率為88%,pH為7、溫度為70 ℃時降解率為58%,因此在pH為8、溫度為70 ℃條件下,降解率可能大于58%,D正確。]4.A [甜菜素是水溶性的,且和堿蓬的顏色有關,據此推測其可積累在細胞液中,能提高細胞液的濃度,從而有利于吸水,A正確;同一種類的堿蓬在海濱鹽堿地生長時呈紫紅色,紫紅色與水溶性甜菜素有關,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關鍵酶,因此在堿性地區生長時,酪氨酸酶含量將增加,把堿蓬移到酸性的沼澤地時,呈綠色,酪氨酸酶含量不會增加,B錯誤;由題圖可知,當pH約為6.6時,酪氨酸酶的活性最高,進行b、c兩組實驗時,應在pH約為6.6且適宜溫度下進行,C錯誤;由b組結果分析可知,加入Na2S2O3導致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由此推測其為酪氨酸酶的抑制劑,由c組結果分析可知,Cu2+濃度較低時,可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而當Cu2+濃度較高時,可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故不能簡單地說Cu2+是酪氨酸酶的激活劑,D錯誤。]5.D [在酶量增加一倍時,最大反應速率也增加一倍,可以用圖1中虛線表示,A正確;圖2虛線表示反應速率增加而快速達到平衡,可以表示酶濃度增加或換用了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劑,B、C正確;圖3可以表示隨反應時間的延長,底物逐漸消耗、生成物量逐漸增加,導致反應速率越來越慢,D錯誤。]6.(1)① (2)pH 溫度和pH 相同 (3)①37 ②設置對照實驗 ③一定量含Cd2+的溶液、等量蒸餾水 ④等量本尼迪特試劑 ⑤80~100 ⑥Cd2+對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解析 (2)據圖乙分析可知,與b點相比,限制d點(兩者的溫度相同)反應速率的因素是pH,限制c點反應速率的因素是溫度和pH;理論上,不同pH不影響酶的最適溫度,故若分別在pH為5、7、9時測定酶的最適溫度,得到的結果相同。(3)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Cd2+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有無Cd2+,因變量是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檢測指標是用本尼迪特試劑檢測淀粉水解產生還原糖的情況(有無紅黃色沉淀產生或紅黃色的深淺)。據實驗材料分析可知,實驗組中應加入含Cd2+的溶液,對照組中應加入等量的蒸餾水。結果分析:若A組中紅黃色較淺,說明A試管中淀粉水解產生的還原糖較少,Cd2+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反之則Cd2+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升高。(共42張PPT)微專題二關于酶的實驗設計及曲線分析第三章 細胞的代謝<<<一、關于酶的實驗設計1.酶高效性的實驗設計思路(1)實驗組:底物+生物催化劑(酶)→底物分解速率(或產物生成速率)(2)對照組:底物+無機催化劑→底物分解速率(或產物生成速率)說明:實驗組是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也稱控制組,對實驗假設而言,是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哪個作為實驗組,哪個作為對照組,要根據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2.酶專一性的實驗分析3.探究pH、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1)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①實驗原理:2H2O2 2H2O+O2。②實驗步驟③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pH,pH偏低或偏高都會影響酶活性。(2)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①實驗原理:溫度影響淀粉酶的活性,進而影響淀粉的水解速率。淀粉遇碘-碘化鉀溶液變藍,根據是否出現藍色及藍色的深淺可以判斷酶活性。②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取6支試管,分別編號為1與1′、2與2′、3與3′,并分別進行以下操作。試管編號 1 1′ 2 2′ 3 3′實 驗 步 驟 一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淀粉酶溶液 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二 在冰水中水浴5 min 在60 ℃溫水中水浴5 min 在沸水中水浴5 min 三 1與1′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 2與2′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 3與3′試管內液體混合,搖勻 實驗 步驟 四 在冰水中水浴數分鐘 在60 ℃溫水中水浴數分鐘 在沸水中水浴數分鐘五 取出試管,分別滴加2滴碘-碘化鉀溶液,搖勻,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 呈藍色 無藍色出現 呈藍色結論 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酶活性 例1 姜撞奶是廣東的一道特色甜品,某同學想探究制作姜撞奶的最適溫度,在不同溫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鮮姜汁,觀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會凝固,結果如表:溫度(℃) 20 40 60 80 100結果 15 min后 14 min內 1 min內 1 min內 15 min后仍未有凝固跡象 完全凝固 完全凝固 完全凝固 仍未有凝固跡象注:用煮沸后冷卻的姜汁重復這項實驗,牛奶在任何溫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據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實驗結果,判斷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只有新鮮姜汁中才有促進牛奶凝固的酶,煮沸后的姜汁中不含該酶B.20 ℃和 100 ℃時,15 min 后仍未有凝固跡象的原因相同C.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能夠提高實驗的準確度D.根據實驗結果可知,70 ℃是姜汁中酶的最適溫度√新鮮姜汁中有促進牛奶凝固的酶,煮沸后的姜汁中也含有該酶,只是該酶的活性比較低或完全失活,A錯誤;20 ℃時,酶的活性降低,但酶的分子結構沒有遭到破壞,100 ℃時,酶的分子結構遭到破壞,因此,20 ℃和100 ℃時,15 min 后仍未有凝固跡象的原因不相同,B錯誤;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能保證反應起始就是在預設的溫度下進行的,能夠提高實驗的準確度,C正確;由表格數據無法得出酶的最適溫度,60 ℃和80 ℃時酶的活性較高,應縮小溫度范圍,繼續進行實驗才可得到最適溫度,D錯誤。例2 取經過編號的5支試管,分別加入2 mL 3%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如表實驗,根據實驗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試管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加入物質 適量唾液 少量二氧化錳 生土豆塊 熟土豆塊 生土豆塊+稀鹽酸實驗結果 幾乎無氣泡 少量氣泡 大量氣泡 幾乎無氣泡 幾乎無氣泡A.說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③號和④號試管B.實驗結果還可以用衛生香的復燃情況進行判斷C.各組實驗不能體現酶活性與溫度之間的關系D.④號和⑤號試管對照可以說明酶的活性受pH影響√說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②號和③號試管,酶與無機催化劑相比具有高效性,A錯誤;③號和④號試管對照可體現酶活性與溫度之間的關系,C錯誤;⑤號試管加入的是生土豆塊和稀鹽酸,與③號試管對照,⑤號試管幾乎無氣泡產生,③號試管產生大量氣泡,所以③號和⑤號試管對照可以說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響,D錯誤。試管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加入物質 適量唾液 少量二氧化錳 生土豆塊 熟土豆塊 生土豆塊+稀鹽酸實驗結果 幾乎無氣泡 少量氣泡 大量氣泡 幾乎無氣泡 幾乎無氣泡二、酶相關曲線的分析1.酶高效性的曲線分析(1)催化劑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只能縮短達到化學平衡所需的時間,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2.酶專一性的曲線分析(1)加入酶A的反應速率在一定范圍內隨反應物濃度增加明顯加快。(2)加入酶B的反應速率與未加酶的空白對照條件下的反應速率相同。3.底物濃度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曲線分析(1)底物濃度較低時,酶促反應速率與底物濃度呈正相關,即隨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加快。(2)當所有的酶都與底物結合后,再增加底物濃度,酶促反應速率不再加快。4.酶濃度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曲線分析在有足夠底物且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5.溫度和pH共同作用對酶活性的影響(1)反應溶液中pH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2)反應溶液中溫度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pH。例3 如圖所示,圖甲表示某酶促反應過程,圖乙表示圖甲的反應過程中有關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的物質b能降低該化學反應的活化能B.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pH可能高于曲線②和③C.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溫度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溫度一定低于曲線②和③D.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濃度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酶濃度一定高于曲線②和③√分析圖甲可知,a是底物、b是酶、c是產物,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A正確;造成曲線①②③差別的因素有很多,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pH可能高于曲線②和③,B正確;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溫度下的酶促反應速率,據圖乙可知,曲線①②③中的酶促反應速率依次下降,由于溫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曲線是鐘形曲線,故無法判斷這3條曲線所處溫度的高低,C錯誤;在一定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呈正相關,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濃度下的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所處的酶濃度一定高于曲線②和③,D正確。例4 用某種酶進行有關實驗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該酶的最適溫度不確定B.圖2和圖4能說明該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圖4實驗結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由圖3實驗結果可知Cl-是該酶的激活劑√圖1顯示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圖中結果只能顯示30 ℃比較適宜,但溫度梯度太大,不能確定該酶的最適溫度,A正確;圖2顯示該酶的最適pH為7,而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2左右,由圖4可知,該酶為麥芽糖酶,B正確;圖4可說明酶具有專一性,C錯誤;圖3實驗結果能說明Cl-是該酶的激活劑,Cu2+是該酶的抑制劑,D正確。1.若除酶外所有試劑已預保溫,則在測定酶活性的實驗中,下列操作順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緩沖液→保溫并計時→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計時→加入緩沖液→保溫→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C.加入緩沖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溫并計時→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D.加入底物→計時→加入酶→加入緩沖液→保溫→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123456123456在測定酶活性的實驗中,首先要進行實驗試劑的預保溫,使試劑處于最適溫度條件下,然后加入緩沖液,先加入底物再加入酶,然后保溫并計時,過一段時間后檢測產物的量,故選C。1234562.(2024·紹興高一期末)為研究pH對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將標號為1~4的大小相同的濾紙小圓片,分別放在pH為5.0、6.0、7.0、8.0的淀粉酶溶液(綠豆中提取)中浸泡1 min,然后將小圓片放在淀粉瓊脂培養基上(如圖),置于37 ℃恒溫箱半小時后。將碘-碘化鉀溶液均勻滴入培養皿中。一段時間后顯示,1~4號濾紙小圓片周圍出現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區(即沒有變藍色的區域),其中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清晰區的面積越大,該pH下酶的活性越高B.該淀粉酶的最適pH約為7.0C.淀粉酶只有在細胞外才能發揮催化作用D.若延長觀察時間,清晰區面積最大的依然是3號周圍√123456淀粉酶將淀粉水解后,在培養基滴入碘-碘化鉀溶液會出現清晰區,清晰區的面積越大,該pH下酶的活性越高,A正確;由于3號周圍的清晰區面積最大,所以該淀粉酶的最適pH約為7.0,B正確;只要條件合適,酶在細胞外或者細胞內都可以發揮作用,C錯誤。1234563.(2024·嘉興高一期末)某同學對蛋白酶TSS的最適催化條件開展初步研究,結果如表。組別 pH CaCl2 溫度(℃) 降解率(%)① 9 + 90 38② 9 + 70 88③ 9 - 70 0④ 7 + 70 58⑤ 5 + 40 30注:+/-分別表示有/無添加,水解底物為Ⅰ型膠原蛋白。123456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該酶也能水解其他蛋白質B.該酶的催化活性與CaCl2無關C.該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為70 ℃、最適pH為9D.在pH為8、溫度為70 ℃條件下,降解率可能大于58%√123456酶具有專一性,因此蛋白酶TSS只能催化Ⅰ型膠原蛋白水解,不能催化其他蛋白質水解,A錯誤;分析②③組可知,沒有添加CaCl2,降解率為0,說明該酶的催化活性依賴于CaCl2,B錯誤;②組酶的活性最高,此時pH為9、溫度為70 ℃,但由于溫度梯度、pH梯度較大,不能說明最適溫度為70 ℃、最適pH為9,C錯誤;pH為9、溫度為70 ℃時降解率為88%,pH為7、溫度為70 ℃時降解率為58%,因此在pH為8、溫度為70 ℃條件下,降解率可能大于58%,D正確。1234564.(2024·杭州高一期中)同一種類的堿蓬在遠離海邊的地區生長的呈綠色,在海濱鹽堿地生長時呈紫紅色,其紫紅色與細胞中含有的水溶性甜菜素有關。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關鍵酶,下列表示有關酪氨酸酶活性的實驗研究結果,相關分析正確的是123456A.甜菜素積累在細胞液中,可提高其吸水能力B.把堿蓬移到酸性的沼澤地時,其體內的酪氨酸酶含量將增加C.進行b、c兩組實驗時,應在pH約為5的條件下進行D.根據實驗數據可知,Na2S2O3和Cu2+分別是酶的抑制劑和激活劑√甜菜素是水溶性的,且和堿蓬的顏色有關,據此推測其可積累在細胞液中,能提高細胞液的濃度,從而有利于吸水,A正確;同一種類的堿蓬在海濱鹽堿地生長時呈紫紅色,紫紅色與水溶性甜菜素有關,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關鍵酶,因此在堿性地區生長時,酪氨酸酶含量將增加,把堿蓬移到酸性的沼澤地時,呈綠色,酪氨酸酶含量不會增加,B錯誤;123456由題圖可知,當pH約為6.6時,酪氨酸酶的活性最高,進行b、c兩組實驗時,應在pH約為6.6且適宜溫度下進行,C錯誤;由b組結果分析可知,加入Na2S2O3導致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由此推測其為酪氨酸酶的抑制劑,由c組結果分析可知,Cu2+濃度較低時,可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而當Cu2+濃度較高時,可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故不能簡單地說Cu2+是酪氨酸酶的激活劑,D錯誤。1234561234565.如圖表示在不同條件下,酶催化反應速率(或生成物量)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1中虛線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時,底物濃度和反應速率的關系B.圖2中虛線可表示增加酶濃度,其他條件不變時,生成物量的變化示意曲線C.若圖2中的實線表示MnO2的催化效率,則虛線可表示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D.圖3不能表示在反應開始后的一段時間內,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123456在酶量增加一倍時,最大反應速率也增加一倍,可以用圖1中虛線表示,A正確;圖2虛線表示反應速率增加而快速達到平衡,可以表示酶濃度增加或換用了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劑,B、C正確;圖3可以表示隨反應時間的延長,底物逐漸消耗、生成物量逐漸增加,導致反應速率越來越慢,D錯誤。1234566.酶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圖甲為蔗糖酶催化反應過程模式圖,圖乙是唾液淀粉酶酶促反應速率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問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代表酶分子的是________(填標號)。①123456(2)據圖乙分析,與b點相比,限制d點反應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限制c點反應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理論上,若分別在pH為5、7、9時測定酶的最適溫度,得到的結果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pH溫度和pH相同123456據圖乙分析可知,與b點相比,限制d點(兩者的溫度相同)反應速率的因素是pH,限制c點反應速率的因素是溫度和pH;理論上,不同pH不影響酶的最適溫度,故若分別在pH為5、7、9時測定酶的最適溫度,得到的結果相同。123456(3)為了探究重金屬鎘(Cd2+)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興趣小組選用可溶性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蒸餾水、含Cd2+的溶液、本尼迪特試劑進行探究。實驗設計如表所示,請將其補充完整。實驗步驟及目的 簡要操作過程分組并加入反應底物 取4支潔凈試管,分別編號為A1、A2、B1、B2,其中A組為實驗組,B組為對照組向A1、B1試管中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置于①______℃水浴鍋中保溫37實驗步驟及目的 簡要操作過程②______________ 先向A2、B2試管中各加入1 mL唾液淀粉酶溶液;再向A2、B2試管中分別加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與上一步驟相同的水浴鍋中保溫將酶與底物混合,在適宜條件下發生催化反應 將A組2支試管內的液體混合均勻,同時將B組2支試管內的液體混合均勻,置于相同水浴鍋中保溫一段時間123456設置對照實驗一定量含Cd2+的溶液、等量蒸餾水123456實驗步驟及目的 簡要操作過程檢測實驗結果 取出試管,加入④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⑤_________ ℃的熱水浴中加熱2~3 min,觀察顏色變化結果分析 若A組中紅黃色較淺,則說明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則具有促進作用等量本尼迪特試劑80~100Cd2+對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123456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Cd2+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有無Cd2+,因變量是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檢測指標是用本尼迪特試劑檢測淀粉水解產生還原糖的情況(有無紅黃色沉淀產生或紅黃色的深淺)。據實驗材料分析可知,實驗組中應加入含Cd2+的溶液,對照組中應加入等量的蒸餾水。結果分析:若A組中紅黃色較淺,說明A試管中淀粉水解產生的還原糖較少,Cd2+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反之則Cd2+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升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微專題二 關于酶的實驗設計及曲線分析.docx 第三章 微專題二 關于酶的實驗設計及曲線分析.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