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二)[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2023·紹興高一期末)細胞學說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建立過程和內容的敘述,錯誤的是( )A.列文虎克最早發現并命名細胞B.細胞學說說明植物與動物在結構上存在統一性C.細胞學說認為所有的生物均由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D.細胞學說認為所有的細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細胞產生2.細胞壁是一些細胞的最外層結構,下列關于細胞壁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壁能控制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質進出細胞B.植物和真菌都有細胞壁,原核生物則沒有C.植物細胞在清水中不易漲破是因為其具有細胞壁D.細胞壁的作用是支持和保護細胞,不參與信號傳遞3.甘油、膽固醇等脂溶性物質可以通過擴散的方式優先進入細胞,這最有可能與下列哪項有密切關系( )A.載體的存在使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B.糖蛋白能特異性識別甘油C.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D.細胞膜具有流動性4.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①~④表示細胞核的各種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B.②是遺傳物質的主要儲存場所C.③是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的雙層膜結構D.④是蛋白質、RNA等大分子自由進出的結構5.十二烷基硫酸鈉(SDS)是一種良好的去垢劑,其分子結構一端親水、一端疏水。如圖為某實驗員使用SDS處理細胞膜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SDS 可能有與磷脂類似的結構B.處理后形成的小泡與細胞膜有相同的基本骨架C.存在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和磷脂等均可移動D.此過程中SDS 與磷脂分子存在競爭關系6.(2024·浙江余姚中學高一期中)人鼠細胞融合實驗是用帶有不同熒光染料的抗體標記兩種細胞的膜蛋白,一段時間后兩種膜蛋白能在雜種細胞膜上均勻分布形成嵌合體。如圖是相關實驗記錄,據此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A.實驗所用抗體能與膜蛋白結合B.實驗證明膜蛋白能夠運動C.溫度通過影響膜的流動性來影響嵌合體的形成D.實驗溫度在10 ℃以下,細胞膜沒有流動性7.(2024·杭州高一聯考)某些兩棲類動物的皮膚顏色會隨環境變化發生改變,機理是這些動物皮膚色素細胞中有眾多的黑素體,在細胞骨架的參與下,黑素體可在數秒鐘內從細胞中心散到細胞表面,使皮膚顏色變深;又能快速回到細胞中心,使皮膚顏色變淺。上述現象體現的細胞骨架功能是( )A.參與胞內物質運輸B.維持細胞形態C.進行胞間信息傳遞D.進行胞間能量轉換8.如圖是顯微鏡視野中某細胞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為光學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B.圖中有兩個中心體C.⑥是細胞能量代謝中心D.結構⑤有4層磷脂分子層9.下列細胞中,大液泡、中心體、葉綠體均不存在的是( )A.黑藻細胞 B.骨骼肌細胞C.百合花粉管細胞 D.根尖分生區細胞10.(2024·溫州高一聯考)2023 年 9 月,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的《水墨入詩畫》驚艷眾人,舞蹈演員輕盈快速地“滑”入畫中時,身體各組織細胞都在精密配合,各細胞器各司其職。下列有關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細胞器都含有蛋白質和磷脂B.唾液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C.溶酶體合成和分泌多種水解酶,催化糖類、蛋白質、脂質等物質的降解D.線粒體膜由2層磷脂分子構成,其數量隨代謝水平的變化而變化11.(2024·浙江浙東北聯盟高一期中聯考)某同學以黑藻為實驗材料進行“觀察葉綠體”活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培養時,應放在黑暗且溫暖的條件下B.選材時,應選擇新鮮枝條上的幼嫩小葉C.制片時,進行徒手切片獲得薄片D.觀察時,能看到葉綠體內的基粒和基質12.(2024·杭州高一期中)研究者用3H標記的亮氨酸培養豚鼠胰腺腺泡細胞,然后分別在3 min、17 min和117 min獲得細胞,置于特定環境下觀察,如圖。研究發現,3 min取出的腺泡細胞,被標記的蛋白質出現在⑤中,17 min時出現在②中,117 min時出現在靠近①的囊泡及細胞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3H標記亮氨酸的羧基,可研究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B.該過程中結構②的面積和成分都沒有發生改變C.被標記的蛋白質最早出現在⑤中,說明⑤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D.囊泡的定向運輸需要信號分子和細胞骨架的參與13.如圖a、b、c表示三種生物體的細胞,下列關于三種細胞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a和b是真核細胞,c是原核細胞,因為c中無成形的③B.a、b分別表示高等植物細胞、動物細胞,因為a有細胞壁、無b中的⑧,b無細胞壁C.c和a、b共有的有機物是蛋白質、DNA、RNA等D.用纖維素酶分別處理a、b、c細胞的外層結構,a、c外層結構被破壞,b無影響14.科學家用3H標記的亮氨酸培養豚鼠胰腺腺泡細胞,探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亮氨酸的R基團是-C4H9,據此推測亮氨酸的分子式為C6H13O2NB.3H的放射性在細胞器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為: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C.核糖體與內質網、內質網與高爾基體間都通過囊泡相聯系D.該過程的實現依賴于各生物膜的流動性15.某科學研究發現,為了將細胞內的廢物清除,細胞膜塑形蛋白會促進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將來自細胞區室表面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帶到內部“回收利用工廠”,在那里將廢物降解,使“組件”獲得重新利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分子垃圾袋”僅由磷脂分子構成,具有一定的流動性B.“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運輸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其可能來自高爾基體C.“回收利用工廠”是溶酶體,“組件”是蛋白質D.細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與該細胞降解胞內廢物的能力呈負相關16.下列有關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膜系統包括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視網膜等體內各種膜B.原核細胞有生物膜,沒有生物膜系統,所有真核細胞都有生物膜系統C.生物膜之間均能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實現膜成分的相互轉化和更新D.內質網膜與核膜、細胞膜直接連接,以囊泡的形式與高爾基體膜間接聯系17.下列有關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綠體時,可見葉綠體呈綠色橢球形,具有雙層膜,且內部結構清晰可見B.制作蘚類葉片臨時裝片時,葉片應保持干燥C.取一小塊菠菜葉置于載玻片上制成臨時裝片,在高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呈綠色的葉綠體D.臨時裝片要隨時保持有水狀態18.下列有關細胞內囊泡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核內的RNA通過囊泡運輸到細胞質B.分泌蛋白經囊泡運輸分泌到細胞外C.細胞器之間都能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D.囊泡運輸依賴膜的流動性且不消耗能量19.如圖為傘藻“嫁接”實驗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由圖可知傘藻是單細胞生物,具有一個細胞核B.該實驗說明傘藻的傘帽形狀由假根控制C.該實驗說明細胞質與細胞核是相互影響的D.選擇傘藻為材料的優點有體積大、易操作、傘帽差異明顯等20.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為核孔復合體。如圖所示,該復合體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由大量貼在該腳手架內的蛋白(中央運輸蛋白)組成。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DNA和RNA能出細胞核是因為其直徑小于核孔直徑B.核孔復合體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性C.核孔復合體的存在導致核膜不連續D.核孔復合體的數量與細胞的代謝強度有關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0分)21.(每空1分,共10分)如圖是高等植物細胞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圖,分析并回答以下問題:(1)并非所有細胞都有生物膜系統,此說法______(填“正確”或“錯誤”)。(2)圖中3是指________,具有雙層膜結構的是____、____和____(用圖中數字作答)。(3)與分泌蛋白形成有關的膜結構包括3、______、6、7和________(用圖中數字作答),以及一種無膜結構細胞器——________。細胞中有四大類有機化合物,膽固醇屬于________。(4)圖示膜結構并非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種結構完整的細胞中,如根尖分生區細胞沒有__________(填細胞器)。22.(每空1分,共13分)(2023·杭州高一期中)如圖為高等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在[ ]中填標號,在橫線上填相應的名稱):(1)動物細胞是圖中的____(填“A”或“B”)細胞。(2)A細胞中肌纖維蛋白的合成場所是[ ]______________。(3)參與細胞壁構建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若圖中的植物細胞為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則不具有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含有紫色花青素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細胞中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除了核糖體,還有[ ]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圖中含有DNA的結構,除了⑧外,還有______(填標號)。23.(每空1分,共10分)如圖為某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及細胞內物質轉運的示意圖,其中①代表核糖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單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2)若該細胞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不應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標號)。若想追蹤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徑,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該過程中細胞膜的膜面積__________(填“減少”“增加”或“基本不變”)。(3)①可分布于圖中的②上,也可游離在細胞溶膠中,其合成與細胞核中的________有關。據圖可知,游離在細胞溶膠的①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行使功能。(4)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該功能在題圖中具體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每空1分,共10分)(2024·寧波高一聯考)2023年10月2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兩位在mRNA(RNA的一種)疫苗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驅——Katalin Karikó博士和Drew Weissman 博士。mRNA疫苗(圖示為疫苗顆粒示意圖)的加速問世為人類帶來了更多健康保障。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細胞內核酸種類包括________和RNA。(2)組成疫苗顆粒mRNA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_,由含氮堿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共價鍵連接形成,在人體內該基本單位有________種。與DNA相比,mRNA特有的含氮堿基是________。(3)圖中磷脂是一類含有磷酸的脂類,其中一端含有P元素,形成磷脂的“頭”,具有________性;另一端含有兩條長長的________鏈,形成磷脂的2個“尾”,具有________性。(4)推測疫苗顆粒到達細胞后,可能會與________(填細胞結構)發生融合,從而使mRNA在細胞內發揮作用。25.(每空1分,共7分)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流影響細胞正常生命活動。Ⅰ.二甲雙胍可通過抑制線粒體的功能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其作用機理如圖1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ATP→ADP表示消耗能量):(1)據圖分析,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功能,進而直接影響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跨核孔運輸,最終達到抑制細胞生長的效果。(2)物質進出核孔是否具有選擇性?________(填“是”或“否”)。(3)下列生理過程可能會受二甲雙胍影響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細胞生長B.合成溶酶體中的酶C.分泌蛋白質D.細胞質中激活型RagC轉化為無活性RagCⅡ.為研究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流,科學家利用變形蟲做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將正常生活沒有分裂活動的變形蟲(單細胞動物)隨機均分為三組,每組有若干變形蟲。a組:用含32P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食物飼喂變形蟲;b組:將變形蟲的細胞核去掉;c組:不作處理。步驟二:用放射自顯影技術檢測到a組每只變形蟲的細胞核中出現放射性后,將細胞核移植到b、c兩組的變形蟲細胞內。步驟三:一段時間后檢測b、c兩組的放射性,結果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4)研究發現,a組變形蟲的細胞核中出現大分子X物質,且具有放射性,X物質最可能是________,每組設置多只變形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實驗結果b組細胞質比c組細胞質放射性強的原因是細胞核大B.放射性元素標記的核苷酸會進入細胞核,標記上所有的核酸分子C.X物質可能在細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從而細胞核有放射性D.c組細胞質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細胞膜吸收了含32P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答案精析1.A [羅伯特·胡克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A錯誤。]2.C3.C [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根據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質優先通過細胞膜的原因是由于細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磷脂。因此甘油、膽固醇等脂溶性物質可以通過擴散的方式優先進入細胞,這最有可能與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有密切關系,C符合題意。]4.A5.B [磷脂頭部親水,尾部疏水,十二烷基硫酸鈉分子結構一端親水、一端疏水,故SDS 可能有與磷脂類似的結構,A正確;分析題圖可知,SDS處理細胞膜后形成的小泡是單層結構,故處理后形成的小泡與細胞膜的基本骨架不同,B錯誤;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磷脂具有相似的結構,故使用SDS 處理細胞膜的過程中,SDS與磷脂分子存在競爭關系,D正確。]6.D7.A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細胞骨架在此過程中發揮了參與胞內物質運輸的功能,A符合題意。]8.D [圖示為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因此只能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A錯誤;一個中心體由兩個中心粒構成,圖中有一個中心體,兩個中心粒,B錯誤;①線粒體是細胞能量代謝中心,C錯誤;結構⑤為核膜,由雙層膜構成,因此含有4層磷脂分子層,D正確。]9.D10.B [所有細胞器都含有蛋白質,但是不一定都含有磷脂,如中心體和核糖體這兩種細胞器,A錯誤;唾液腺細胞分泌產生唾液淀粉酶(分泌蛋白)需要高爾基體的參與,唾液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B正確;溶酶體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種水解酶,核糖體是水解酶的合成場所,C錯誤;線粒體是雙層膜結構,即由4層磷脂分子構成,其數量隨代謝水平的變化而變化,D錯誤。]11.B12.D [脫水縮合過程中,羧基的H會參與水的形成,用3H標記羧基,無法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的過程,A錯誤;②是高爾基體,在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過程中,高爾基體先接受了來自內質網的囊泡,又形成囊泡轉移到細胞膜,膜的面積基本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成分發生了更新,B錯誤;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而不是⑤內質網,C錯誤;一般來說,囊泡運輸包括囊泡形成、運輸和與特定部位膜的融合,其中囊泡與特定部位膜的融合是囊泡定向運輸的關鍵,需要多種信號分子和細胞骨架的參與,D正確。]13.D [a、b中均有成形的細胞核(③),為真核細胞,c中無成形的細胞核,為原核細胞,A正確;a中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無中心體,是高等植物細胞,b中無細胞壁,是動物細胞,B正確;根據圖示判斷,c應為某種具有細胞壁的細菌細胞,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用纖維素酶處理對c的細胞壁不起作用,D錯誤。]14.C15.B [“分子垃圾袋”是由囊泡形成的,包含的成分有磷脂和蛋白質等,形成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A錯誤;人體細胞內能形成囊泡的細胞器有內質網、高爾基體,“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運輸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其可能來自高爾基體,B正確;“回收利用工廠”可能是溶酶體,其內部的水解酶的修飾加工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中完成,“組件”是指蛋白質的水解產物氨基酸,C錯誤;細胞膜塑形蛋白能將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帶到內部“回收利用工廠”降解,細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與該細胞降解胞內廢物的能力呈正相關,即細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越多,該細胞降解胞內廢物的能力越強,D錯誤。]16.D17.D [高倍顯微鏡下看到的是葉綠體的基本形態,具有的雙層膜以及內部結構看不到,A錯誤;蘚類臨時裝片中的葉片應隨時保持有水狀態,以使葉片保持正常生活狀態,B錯誤,D正確;菠菜葉片較厚,不能直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實驗時可撕取菠菜葉稍帶些葉肉細胞的下表皮,因為下表皮近于無色透明,所黏附的葉肉細胞一般為單層的,C錯誤。]18.B [細胞核內的RNA通過核孔運輸到細胞質,A錯誤;核糖體、中心體無膜結構,它們不能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C錯誤;囊泡運輸依賴膜的流動性且消耗能量,D錯誤。]19.C [該實驗沒有進行去除細胞質后傘藻的生長、生活狀況的實驗,因而不能說明細胞質與細胞核是相互影響的,C錯誤。]20.A21.(1)正確 (2)細胞膜 1 4 5 (3)5 8 核糖體 脂質(4)葉綠體22.(1)A (2)④ 核糖體 (3)⑦ 高爾基體 (4)① 葉綠體 ③ 液泡 (5)⑤ 中心體 與細胞增殖有關 (6)①②解析 (1)A細胞有中心體沒有細胞壁,B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故A細胞是動物細胞。(2)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④(核糖體)。(3)⑦(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細胞壁的構建有關。(4)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不具有①(葉綠體),③(液泡)中含有花青素。(5)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是④(核糖體)和⑤(中心體)。中心體與細胞增殖有關。(6)②(線粒體)和①(葉綠體)是半自主的細胞器,含有DNA。23.(1)② 內質網 ③ 高爾基體 (2)⑤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 增加 (3)核仁 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細胞溶膠 (4)mRNA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溶膠,蛋白質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解析 (1)圖中單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②(內質網)和③(高爾基體)。(2)若該細胞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不應有的細胞器是⑤(葉綠體)。若想追蹤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徑,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的方法。在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中,囊泡膜會變成細胞膜,使細胞膜膜面積增加。(3)①(核糖體)可分布于圖中的②(內質網)上,也可游離在細胞溶膠中,其合成與細胞核中的核仁有關。據圖可知,游離在細胞溶膠的①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④(線粒體)、⑤(葉綠體)、細胞核、細胞溶膠等部位行使功能。(4)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該功能在題圖中具體表現為mRNA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溶膠,蛋白質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24.(1)DNA (2)核糖核苷酸 磷酸基團 核糖 4 尿嘧啶(U) (3)親水 脂肪酸 疏水 (4)細胞膜解析 (1)人體細胞屬于真核細胞,有DNA和RNA兩種核酸。(2)m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由核糖、磷酸基團、含氮堿基構成。構成RNA的含氮堿基有4種,人體內核糖核苷酸有4種。RNA特有的堿基是尿嘧啶(U)。(3)磷脂是一類含有磷酸的脂類,其中一端含有P元素,形成磷脂的“頭”,具有親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含有兩條長長的脂肪酸鏈。(4)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任何物質進入細胞,必須要通過細胞膜,因此推測疫苗顆粒到達細胞后,可能會和細胞膜發生融合,從而使mRNA在細胞內發揮作用。25.(1)無活性RagC 激活型RagC (2)是 (3)ABC (4)RNA(核糖核酸) 減小實驗誤差,排除偶然性 (5)C解析 (1)據圖1分析可知,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功能,能量合成大量減少,無活性RagC和激活型RagC的跨核孔運輸都需要能量,故直接影響了無活性RagC和激活型RagC的跨核孔運輸,最終達到抑制細胞生長的效果。(2)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DNA分子不能通過核孔。(3)由于“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功能”,所以細胞生長、 合成溶酶體中的酶、分泌蛋白質等這些消耗能量的生理過程都會受到影響,A、B、C符合題意;由圖1可知,細胞質中激活型RagC轉化為無活性RagC不消耗能量,D不符合題意。(4)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X物質最可能是RNA;每組設置多只變形蟲的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排除偶然性。(5)a、b和c組的區別是b組細胞去掉了細胞核,將a組放射性細胞核移植到b組、c組(細胞中有自己的非放射性細胞核),因此實驗結果b組細胞質比c組細胞質放射性強的原因是c組細胞會受到非放射性細胞核的影響,b組不會,A不合理;放射性元素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RNA特有)會進入細胞核,標記上核糖核酸分子,B不合理;RNA在細胞核中被合成,合成原料有放射性,從而細胞核有放射性,C合理;c組細胞質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32P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為原料合成RNA,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使其具有放射性,D不合理。(共68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二)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023·紹興高一期末)細胞學說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建立過程和內容的敘述,錯誤的是A.列文虎克最早發現并命名細胞B.細胞學說說明植物與動物在結構上存在統一性C.細胞學說認為所有的生物均由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D.細胞學說認為所有的細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細胞產生√羅伯特·胡克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A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細胞壁是一些細胞的最外層結構,下列關于細胞壁的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壁能控制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質進出細胞B.植物和真菌都有細胞壁,原核生物則沒有C.植物細胞在清水中不易漲破是因為其具有細胞壁D.細胞壁的作用是支持和保護細胞,不參與信號傳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壁是全透的,不具有選擇性,A錯誤;大多數原核生物都有細胞壁,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錯誤;植物細胞壁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能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故植物細胞在清水中不易漲破是因為其具有細胞壁,C正確;細胞壁也參與細胞間的相互粘連,是激素等化學信號傳遞的介質和通路,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甘油、膽固醇等脂溶性物質可以通過擴散的方式優先進入細胞,這最有可能與下列哪項有密切關系A.載體的存在使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B.糖蛋白能特異性識別甘油C.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D.細胞膜具有流動性√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根據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質優先通過細胞膜的原因是由于細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磷脂。因此甘油、膽固醇等脂溶性物質可以通過擴散的方式優先進入細胞,這最有可能與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有密切關系,C符合題意。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①~④表示細胞核的各種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B.②是遺傳物質的主要儲存場所C.③是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的雙層膜結構D.④是蛋白質、RNA等大分子自由進出的結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①染色體(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A正確;②是核仁,與核糖體RNA的合成、加工以及核糖體的裝配有關,不是遺傳物質的主要儲存場所,B錯誤;③核膜由雙層膜構成,有四層磷脂分子,C錯誤;④是核孔,具有選擇性,是蛋白質、RNA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但是不能自由進出,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5.十二烷基硫酸鈉(SDS)是一種良好的去垢劑,其分子結構一端親水、一端疏水。如圖為某實驗員使用SDS處理細胞膜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SDS 可能有與磷脂類似的結構B.處理后形成的小泡與細胞膜有相同的基本骨架C.存在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和磷脂等均可移動D.此過程中SDS 與磷脂分子存在競爭關系√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磷脂頭部親水,尾部疏水,十二烷基硫酸鈉分子結構一端親水、一端疏水,故SDS可能有與磷脂類似的結構,A正確;分析題圖可知,SDS處理細胞膜后形成的小泡是單層結構,故處理后形成的小泡與細胞膜的基本骨架不同,B錯誤;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磷脂具有相似的結構,故使用SDS 處理細胞膜的過程中,SDS與磷脂分子存在競爭關系,D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6.(2024·浙江余姚中學高一期中)人鼠細胞融合實驗是用帶有不同熒光染料的抗體標記兩種細胞的膜蛋白,一段時間后兩種膜蛋白能在雜種細胞膜上均勻分布形成嵌合體。如圖是相關實驗記錄,據此不能得到的結論是A.實驗所用抗體能與膜蛋白結合B.實驗證明膜蛋白能夠運動C.溫度通過影響膜的流動性來影響嵌合體的形成D.實驗溫度在10 ℃以下,細胞膜沒有流動性√題干信息說明不同熒光染料的抗體能與膜蛋白結合,且膜蛋白能夠運動,A、B不符合題意;由題圖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變化,嵌合體的百分比在改變,說明溫度對膜蛋白的運動有影響,C不符合題意;由題圖可知,實驗溫度控制在10 ℃以下時,形成的嵌合體百分比大于0,說明能形成嵌合體,細胞膜有流動性,只是流動性較小,D符合題意。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7.(2024·杭州高一聯考)某些兩棲類動物的皮膚顏色會隨環境變化發生改變,機理是這些動物皮膚色素細胞中有眾多的黑素體,在細胞骨架的參與下,黑素體可在數秒鐘內從細胞中心散到細胞表面,使皮膚顏色變深;又能快速回到細胞中心,使皮膚顏色變淺。上述現象體現的細胞骨架功能是A.參與胞內物質運輸 B.維持細胞形態C.進行胞間信息傳遞 D.進行胞間能量轉換√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細胞骨架在此過程中發揮了參與胞內物質運輸的功能,A符合題意。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8.如圖是顯微鏡視野中某細胞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圖示為光學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B.圖中有兩個中心體C.⑥是細胞能量代謝中心D.結構⑤有4層磷脂分子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圖示為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因此只能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A錯誤;一個中心體由兩個中心粒構成,圖中有一個中心體,兩個中心粒,B錯誤;①線粒體是細胞能量代謝中心,C錯誤;結構⑤為核膜,由雙層膜構成,因此含有4層磷脂分子層,D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9.下列細胞中,大液泡、中心體、葉綠體均不存在的是A.黑藻細胞 B.骨骼肌細胞C.百合花粉管細胞 D.根尖分生區細胞√黑藻細胞屬于高等植物細胞,其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大液泡,但不含中心體,A不符合題意;人的骨骼肌細胞含有中心體,B不符合題意;百合花粉管細胞中含有大液泡,C不符合題意。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0.(2024·溫州高一聯考)2023 年 9 月,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的《水墨入詩畫》驚艷眾人,舞蹈演員輕盈快速地“滑”入畫中時,身體各組織細胞都在精密配合,各細胞器各司其職。下列有關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細胞器都含有蛋白質和磷脂B.唾液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C.溶酶體合成和分泌多種水解酶,催化糖類、蛋白質、脂質等物質的降解D.線粒體膜由2層磷脂分子構成,其數量隨代謝水平的變化而變化√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所有細胞器都含有蛋白質,但是不一定都含有磷脂,如中心體和核糖體這兩種細胞器,A錯誤;唾液腺細胞分泌產生唾液淀粉酶(分泌蛋白)需要高爾基體的參與,唾液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B正確;溶酶體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種水解酶,核糖體是水解酶的合成場所,C錯誤;線粒體是雙層膜結構,即由4層磷脂分子構成,其數量隨代謝水平的變化而變化,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1.(2024·浙江浙東北聯盟高一期中聯考)某同學以黑藻為實驗材料進行“觀察葉綠體”活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培養時,應放在黑暗且溫暖的條件下B.選材時,應選擇新鮮枝條上的幼嫩小葉C.制片時,進行徒手切片獲得薄片D.觀察時,能看到葉綠體內的基粒和基質√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實驗前,將觀察用的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保證葉綠體的正常活動,A錯誤;選材時,應選擇新鮮枝條上的幼嫩小葉,其葉綠體較少,以便于觀察到葉綠體的結構,B正確;將小葉放在載玻片水滴中蓋上蓋玻片即可直接觀察,不需要徒手切片獲得薄片,C錯誤;光學顯微鏡不能觀察到葉綠體內的基粒和基質,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2024·杭州高一期中)研究者用3H標記的亮氨酸培養豚鼠胰腺腺泡細胞,然后分別在3 min、17 min和117 min獲得細胞,置于特定環境下觀察,如圖。研究發現,3 min取出的腺泡細胞,被標記的蛋白質出現在⑤中,17 min時出現在②中,117 min時出現在靠近①的囊泡及細胞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用3H標記亮氨酸的羧基,可研究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B.該過程中結構②的面積和成分都沒有發生改變C.被標記的蛋白質最早出現在⑤中,說明⑤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D.囊泡的定向運輸需要信號分子和細胞骨架的參與√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脫水縮合過程中,羧基的H會參與水的形成,用3H標記羧基,無法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的過程,A錯誤;②是高爾基體,在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過程中,高爾基體先接受了來自內質網的囊泡,又形成囊泡轉移到細胞膜,膜的面積基本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成分發生了更新,B錯誤;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而不是⑤內質網,C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一般來說,囊泡運輸包括囊泡形成、運輸和與特定部位膜的融合,其中囊泡與特定部位膜的融合是囊泡定向運輸的關鍵,需要多種信號分子和細胞骨架的參與,D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3.如圖a、b、c表示三種生物體的細胞,下列關于三種細胞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a和b是真核細胞,c是原核細胞,因為c中無成形的③B.a、b分別表示高等植物細胞、動物細胞,因為a有細胞壁、無b中的⑧,b無細胞壁C.c和a、b共有的有機物是蛋白質、DNA、RNA等D.用纖維素酶分別處理a、b、c細胞的外層結構,a、c外層結構被破壞,b無影響√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b中均有成形的細胞核(③),為真核細胞,c中無成形的細胞核,為原核細胞,A正確;a中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無中心體,是高等植物細胞,b中無細胞壁,是動物細胞,B正確;根據圖示判斷,c應為某種具有細胞壁的細菌細胞,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用纖維素酶處理對c的細胞壁不起作用,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4.科學家用3H標記的亮氨酸培養豚鼠胰腺腺泡細胞,探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亮氨酸的R基團是-C4H9,據此推測亮氨酸的分子式為C6H13O2NB.3H的放射性在細胞器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為: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C.核糖體與內質網、內質網與高爾基體間都通過囊泡相聯系D.該過程的實現依賴于各生物膜的流動性√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若亮氨酸的R基團是-C4H9,據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可知,亮氨酸的分子式為C6H13O2N,A正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過程依次經過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所以放射性在細胞器出現的先后順序為: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B正確;核糖體無膜結構,無法通過囊泡與內質網相聯系,C錯誤;囊泡的產生、運輸、融合等過程依賴于各生物膜的流動性,D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5.某科學研究發現,為了將細胞內的廢物清除,細胞膜塑形蛋白會促進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將來自細胞區室表面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帶到內部“回收利用工廠”,在那里將廢物降解,使“組件”獲得重新利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分子垃圾袋”僅由磷脂分子構成,具有一定的流動性B.“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運輸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其可能來自高爾基體C.“回收利用工廠”是溶酶體,“組件”是蛋白質D.細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與該細胞降解胞內廢物的能力呈負相關√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分子垃圾袋”是由囊泡形成的,包含的成分有磷脂和蛋白質等,形成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A錯誤;人體細胞內能形成囊泡的細胞器有內質網、高爾基體,“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運輸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其可能來自高爾基體,B正確;“回收利用工廠”可能是溶酶體,其內部的水解酶的修飾加工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中完成,“組件”是指蛋白質的水解產物氨基酸,C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細胞膜塑形蛋白能將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帶到內部“回收利用工廠”降解,細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與該細胞降解胞內廢物的能力呈正相關,即細胞膜塑形蛋白含量越多,該細胞降解胞內廢物的能力越強,D錯誤。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6.下列有關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膜系統包括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視網膜等體內各種膜B.原核細胞有生物膜,沒有生物膜系統,所有真核細胞都有生物膜系統C.生物膜之間均能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實現膜成分的相互轉化和更新D.內質網膜與核膜、細胞膜直接連接,以囊泡的形式與高爾基體膜間接聯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生物膜系統包括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等,視網膜不屬于生物膜系統,A錯誤;原核細胞都沒有生物膜系統,但不是所有真核細胞都有生物膜系統,如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B錯誤;并不是所有的膜結構都能以出芽的形式進行轉化,如核膜,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17.下列有關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綠體時,可見葉綠體呈綠色橢球形,具有雙層膜,且內部結構清晰可見B.制作蘚類葉片臨時裝片時,葉片應保持干燥C.取一小塊菠菜葉置于載玻片上制成臨時裝片,在高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呈綠色的葉綠體D.臨時裝片要隨時保持有水狀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高倍顯微鏡下看到的是葉綠體的基本形態,具有的雙層膜以及內部結構看不到,A錯誤;蘚類臨時裝片中的葉片應隨時保持有水狀態,以使葉片保持正常生活狀態,B錯誤,D正確;菠菜葉片較厚,不能直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實驗時可撕取菠菜葉稍帶些葉肉細胞的下表皮,因為下表皮近于無色透明,所黏附的葉肉細胞一般為單層的,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18.下列有關細胞內囊泡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核內的RNA通過囊泡運輸到細胞質B.分泌蛋白經囊泡運輸分泌到細胞外C.細胞器之間都能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D.囊泡運輸依賴膜的流動性且不消耗能量√細胞核內的RNA通過核孔運輸到細胞質,A錯誤;核糖體、中心體無膜結構,它們不能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C錯誤;囊泡運輸依賴膜的流動性且消耗能量,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19.如圖為傘藻“嫁接”實驗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由圖可知傘藻是單細胞生物,具有一個細胞核B.該實驗說明傘藻的傘帽形狀由假根控制C.該實驗說明細胞質與細胞核是相互影響的D.選擇傘藻為材料的優點有體積大、易操作、傘帽差異明顯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該實驗沒有進行去除細胞質后傘藻的生長、生活狀況的實驗,因而不能說明細胞質與細胞核是相互影響的,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擇題20.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為核孔復合體。如圖所示,該復合體由一個核心腳手架組成,其具有選擇性的輸送機制,由大量貼在該腳手架內的蛋白(中央運輸蛋白)組成。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DNA和RNA能出細胞核是因為其直徑小于核孔直徑B.核孔復合體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性C.核孔復合體的存在導致核膜不連續D.核孔復合體的數量與細胞的代謝強度有關√DNA作為遺傳物質,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A錯誤;核孔復合體是細胞質與細胞核間物質運輸的通道,它的存在說明核膜也具有選擇性,B正確;核膜上含有核孔,核孔是一組蛋白質以特定方式排布形成的結構,被稱為核孔復合體,核孔復合體的存在導致核膜不連續,C正確;代謝旺盛的細胞中,核質之間物質交換頻繁,核孔復合體的數量較多,D正確。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1.如圖是高等植物細胞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圖,分析并回答以下問題:(1)并非所有細胞都有生物膜系統,此說法______(填“正確”或“錯誤”)。(2)圖中3是指________,具有雙層膜結構的是____、___和____(用圖中數字作答)。正確細胞膜145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與分泌蛋白形成有關的膜結構包括3、______、6、7和______(用圖中數字作答),以及一種無膜結構細胞器——__________。細胞中有四大類有機化合物,膽固醇屬于_______。(4)圖示膜結構并非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各種結構完整的細胞中,如根尖分生區細胞沒有________(填細胞器)。58核糖體脂質葉綠體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2.(2023·杭州高一期中)如圖為高等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在[ ]中填標號,在橫線上填相應的名稱):(1)動物細胞是圖中的______(填“A”或“B”)細胞。AA細胞有中心體沒有細胞壁,B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故A細胞是動物細胞。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A細胞中肌纖維蛋白的合成場所是[ ]________。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④(核糖體)。④核糖體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參與細胞壁構建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⑦(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細胞壁的構建有關。⑦高爾基體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若圖中的植物細胞為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則不具有的細胞器是[ ]________,含有紫色花青素的細胞器是[ ]______。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不具有①(葉綠體),③(液泡)中含有花青素。①葉綠體③液泡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5)A細胞中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除了核糖體,還有[ ]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是④(核糖體)和⑤(中心體)。中心體與細胞增殖有關。⑤中心體與細胞增殖有關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6)圖中含有DNA的結構,除了⑧外,還有______(填標號)。②(線粒體)和①(葉綠體)是半自主的細胞器,含有DNA。①②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3.如圖為某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及細胞內物質轉運的示意圖,其中①代表核糖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單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 ]_______和[ ]_________。②內質網③高爾基體圖中單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②(內質網)和③(高爾基體)。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若該細胞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不應有的細胞器是______(填標號)。若想追蹤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徑,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該過程中細胞膜的膜面積______(填“減少”“增加”或“基本不變”)。⑤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增加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若該細胞為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不應有的細胞器是⑤(葉綠體)。若想追蹤胰腺腺泡細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徑,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的方法。在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中,囊泡膜會變成細胞膜,使細胞膜膜面積增加。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①可分布于圖中的②上,也可游離在細胞溶膠中,其合成與細胞核中的_____有關。據圖可知,游離在細胞溶膠的①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行使功能。核仁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細胞溶膠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①(核糖體)可分布于圖中的②(內質網)上,也可游離在細胞溶膠中,其合成與細胞核中的核仁有關。據圖可知,游離在細胞溶膠的①合成的蛋白質可以在④(線粒體)、⑤(葉綠體)、細胞核、細胞溶膠等部位行使功能。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該功能在題圖中具體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RNA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溶膠,蛋白質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該功能在題圖中具體表現為mRNA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溶膠,蛋白質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4.(2024·寧波高一聯考)2023年10月2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兩位在mRNA(RNA的一種)疫苗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驅——Katalin Karikó博士和Drew Weissman 博士。mRNA疫苗(圖示為疫苗顆粒示意圖)的加速問世為人類帶來了更多健康保障。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細胞內核酸種類包括_______和RNA。DNA人體細胞屬于真核細胞,有DNA和RNA兩種核酸。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組成疫苗顆粒mRNA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由含氮堿基、___________、______通過共價鍵連接形成,在人體內該基本單位有___種。與DNA相比,mRNA特有的含氮堿基是___________。m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由核糖、磷酸基團、含氮堿基構成。構成RNA的含氮堿基有4種,人體內核糖核苷酸有4種。RNA特有的堿基是尿嘧啶(U)。核糖核苷酸磷酸基團核糖4尿嘧啶(U)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圖中磷脂是一類含有磷酸的脂類,其中一端含有P元素,形成磷脂的“頭”,具有_____性;另一端含有兩條長長的_______鏈,形成磷脂的2個“尾”,具有_____性。磷脂是一類含有磷酸的脂類,其中一端含有P元素,形成磷脂的“頭”,具有親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含有兩條長長的脂肪酸鏈。親水脂肪酸疏水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推測疫苗顆粒到達細胞后,可能會與_______(填細胞結構)發生融合,從而使mRNA在細胞內發揮作用。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任何物質進入細胞,必須要通過細胞膜,因此推測疫苗顆粒到達細胞后,可能會和細胞膜發生融合,從而使mRNA在細胞內發揮作用。細胞膜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5.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流影響細胞正常生命活動。Ⅰ.二甲雙胍可通過抑制線粒體的功能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其作用機理如圖1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ATP→ADP表示消耗能量):(1)據圖分析,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功能,進而直接影響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跨核孔運輸,最終達到抑制細胞生長的效果。無活性RagC激活型RagC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據圖1分析可知,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功能,能量合成大量減少,無活性RagC和激活型RagC的跨核孔運輸都需要能量,故直接影響了無活性RagC和激活型RagC的跨核孔運輸,最終達到抑制細胞生長的效果。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物質進出核孔是否具有選擇性?______(填“是”或“否”)。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具有選擇性,DNA分子不能通過核孔。是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3)下列生理過程可能會受二甲雙胍影響的是______(填字母)。A.細胞生長B.合成溶酶體中的酶C.分泌蛋白質D.細胞質中激活型RagC轉化為無活性RagCABC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由于“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功能”,所以細胞生長、合成溶酶體中的酶、分泌蛋白質等這些消耗能量的生理過程都會受到影響,A、B、C符合題意;由圖1可知,細胞質中激活型RagC轉化為無活性RagC不消耗能量,D不符合題意。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Ⅱ.為研究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流,科學家利用變形蟲做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將正常生活沒有分裂活動的變形蟲(單細胞動物)隨機均分為三組,每組有若干變形蟲。a組:用含32P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食物飼喂變形蟲;b組:將變形蟲的細胞核去掉;c組:不作處理。步驟二:用放射自顯影技術檢測到a組每只變形蟲的細胞核中出現放射性后,將細胞核移植到b、c兩組的變形蟲細胞內。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步驟三:一段時間后檢測b、c兩組的放射性,結果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4)研究發現,a組變形蟲的細胞核中出現大分子X物質,且具有放射性,X物質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每組設置多只變形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NA(核糖核酸)減小實驗誤差,排除偶然性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X物質最可能是RNA;每組設置多只變形蟲的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排除偶然性。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5)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最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A.實驗結果b組細胞質比c組細胞質放射性強的原因是細胞核大B.放射性元素標記的核苷酸會進入細胞核,標記上所有的核酸分子C.X物質可能在細胞核被合成,原料有放射性,從而細胞核有放射性D.c組細胞質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細胞膜吸收了含32P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b和c組的區別是b組細胞去掉了細胞核,將a組放射性細胞核移植到b組、c組(細胞中有自己的非放射性細胞核),因此實驗結果b組細胞質比c組細胞質放射性強的原因是c組細胞會受到非放射性細胞核的影響,b組不會,A不合理;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放射性元素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RNA特有)會進入細胞核,標記上核糖核酸分子,B不合理;RNA在細胞核中被合成,合成原料有放射性,從而細胞核有放射性,C合理;c組細胞質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32P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為原料合成RNA,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使其具有放射性,D不合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docx 第二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