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配套小學冀教版第三單元 100以內的數與加減法《100以內數的組成》《100以內數的組成》是冀教版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0以內的數與加減法》第一部分100以內的數第3課時(教科書 36、37頁)教學內容。教材安排了兩個活動。活動一,擺小棒。要求學生擺出30根小棒,并通過兔博士“怎樣做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 30 根”的激勵性語言,啟發學生把30根捆成3捆(10根1捆),進而得出3個十是 30。然后提出:1捆是10根,10捆是多少根?并呈現10捆小棒,在學生實際數的基礎上,得出:10捆是100根,10個十是一百。然后,借助計數器讓學生認識個位、十位、百位及數位的順序。活動二,用小棒擺兩位數99,再填空。使學生初步理解兩位數的組成。通過兩個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計數單位“一”“十”“百”之間的關系,體會“滿十進1”的道理。本節課學習的重點是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理解把10根小棒捆成1捆的意義,難點是兩位數的組成。教學中,要深刻理解教材的設計意圖。活動一,鼓勵學生根據要求動手擺,體會30可以3個十表示的直觀性優勢,理解10個十是一百。活動二,把小棒擺出的數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來不困難,重點是根據擺出的小棒說出99再加1是100,體會計數單位“一”“十”“百”之間的關系。1. 通過擺小棒活動,體驗并理解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2. 借助計數器認識個位、十位、百位,知道 100 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認識計數單位“百”,進一步體會計數單位“一”“十”“百”的意義和它們之間的關系,發展數感。重點:認識個位、十位、百位,知道 100 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難點:體驗并理解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體會“滿10進1”的道理。情境導入師:前兩個課時我們學習了數100以內的數,請從你們準備好的小棒中數出30根放在桌子上。看誰數的快。學生從準備好的小棒中數出30根。師:你是怎么數的?生1:我1個1個的數的……生2:我2個2個的數的……生1:我5個5個的數的……生1:我3個3個的數的……師:相互比較一下,怎么數比較快?生:5個5個的數更快一點。師:每次數的個數多一點,能更快地數出30根小棒來。探究新知活動一:擺小棒表示數師:請你把30根小棒擺在桌子上,想一想怎樣擺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30根?動手擺一擺。小組活動:1. 分別把30根小棒擺在桌子上。2. 同桌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擺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30根的。引導學生交流匯報。師:你是怎么擺的?生1:我5根5根地擺,擺了6個5根。生2:我10根10根地擺,擺了3個10根。生3:我10根10根地擺,擺了3個10根。師引導學生對比發現:哪一種擺法讓人一就能看出是30根?說一說這種擺小棒的方法。生:擺了3個十,一眼就看出是30。師:說一說每10根放在一起和每10根捆成1捆這兩種擺法有什么不同?生:10根放在一起還是10個一,10根捆成1捆是一個十。師:你說得太好了!師電腦演示10根捆成1捆。師:10根捆成1捆是一個十,3個十就是30。從10個一到1個十,既解決了小棒散放易亂的問題,也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30根。師出示10捆小棒。師:大家數一數,議一議,一捆是10根,10捆是多少根?生:1,2,3,4,5,6,7,8,9,10,10捆是100根。師;你是十個十個地數的,用數學的語言概括就是“10個十是1個百”。出示數位表。師:10個一是1個十,10個十是1個百,1寫在十位上表示1個十,1寫在百位上表示1個百。請你觀察數位表,說一說你的認識。生1:從右邊數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生2:百位上的1表示1個百。活動二: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師演示用小棒擺99。師:仔細觀察,再數一數,看一看小棒擺出的是什么數?再完成學習單。學習單:把小棒擺出的數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來,并填空。(1)這個數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2)這個數可以拆分成90和( )。(3)這個數再加( )是100。組織學生交流反饋。師:誰能演示在計數器表示這個數的方法和過程。生:小棒擺了9捆9根,9捆表示9個十也就是90,9根就是9,小棒擺出的數是99。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拔9顆珠表示90,在個位上拔9個珠表示9。師:99這個數的兩個9分別在數位的個位上、十位上。對照學習單,說一說這個數的組成。生1:99由9個十和9個一組成。生2:99可以拆分成90和9。生3:99再加1是100。師:你能聯系數的組成和擺小棒表示數,說一說“99再加1是100”嗎?生:99由9個十和9個一組成,擺小棒擺9捆9根,再加1根,散放的小棒就有10根,將10根小棒扎成1捆,現在就有了10捆小棒,10個十就是100。師:是的,逢10進1。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幫助學生體會計數單位“一”“十”“百”的意義和它們之間的關系;通過在計數器拔珠表示小棒擺出的數,引導學生將實物表達抽象成數字表達,讓學生進一步領會計數單位的十進關系,以及一個兩位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加深學生對計數單位的理解。鞏固練習師: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學習效果吧!【教材習題】練一練1. 每串有10棵山楂,10串一共有( )顆山楂。生:10個十是100,10串一共有100顆山楂。2. 一共有( )支筆。生:一共有(44)支筆。3. 數一數,再填空。生:3個十和6個一是36。課堂小結師: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生1:學習了100以內數的組成。生2:10個十就是1個百。生3:認識了“個”“十”“百”這些計數單位。師:今天你的表現怎樣呢?你的好朋友表現怎樣呢,我們來回顧一下。(學生自由發言),再完成評價表。設計意圖:通過提問了解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把握重難點。在自我評價、評價他人、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伙伴,用客觀準確的眼光看自己,反思自己在課堂中的優勢和不足。課后實踐綜合實踐:寫一寫生活中的兩位數,和家長說一說這些兩位數的組成。設計意圖:讓學生將生活中事物抽象出數量的多少,再說數的組成,鞏固所學知識,培養抽象思維能力,效果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實踐活動,并參與學生的分享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