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
2025 · 中考歷史 · 一輪復習
中國現代史(1949--至今)
【時間坐標】中國現代史
三個時期: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1949-1976)、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20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2012年至今)。
站起來
富起來
強起來
核心主線: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革命與現代化建設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知識框架】中國現代史
2025 · 中考歷史 · 一輪復習 · 中國現代史(1949--至今)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
2022版課標
1.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新內容)、開國大典,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偉大意義(新要求);
2.知道(新要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新內容);
3.通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新提法)的確立,認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內涵及意義(新要求)。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
鞏固
政權
物質基礎
前提條件
鞏固
政權
主題時間軸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
【中外聯系】美蘇冷戰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敵視、遏制中國;中國實行一邊倒政策,結成中蘇同盟。新中國的成立也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壯大了世界和平力量。
單元大概念導圖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鞏固
捍衛國家安全,鞏固政權
解放生產力,鞏固政權
統一祖國,鞏固政權
廣東近五年選擇題考情分析
年份、題號 考什么 怎么考 為什么考
考點 考查角度 考頻 情境類型 價值立意
2017.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意義 - 學習情境 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中國的偉大意義
2024.18 抗美援朝 目的 5年2考 學習情境 理解抗美援朝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及其國際影響,認識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性
2020.17 國內群眾表現 2016.13 土地改革 根據現象判斷史實 - 了解土地改革運動
2015.15 根據對聯判斷史實 - 命題特點:本單元主要考查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題型以選擇題為主。
1.(2024·廣東)以下展示的是《漫畫》雜志第八期部分作品的名稱。這反映的是( )
D
《昨天多么狂妄,要打過鴨綠江。今天多么狼狽,已被逐出平壤》
《騙子馬歇爾》《華盛頓的傷病站》《為了保衛祖國!為了保衛世界和平!》
A.重慶談判 B.遼沈戰役
C.渡江戰役 D.抗美援朝
考點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時間、地點 1949年9月, 。
目的 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
參會代表 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人民 解放軍、各地區、少數民族、國外華僑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
主要內容 “一個國家”:決定成立 。
“一份文件“:通過了 (簡稱《共同綱領》),
起 的作用。
“一個委員會”: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等為副主席。
“一個首都”: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
“一首代國歌”:以 為代國歌。
“一面國旗”:以 為國旗。
“一種紀年方法”:采用公元紀年。
“一座紀念碑”: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 。
意義 ①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制度正式確立。
② 。
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共同綱領》
臨時憲法
《義勇軍進行曲》
五星紅旗
人民英雄紀念碑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作了充分準備
體現出參會代表的廣泛性
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1954年頒布的《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
考點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開國大典
時間 地點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
概況 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舉行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
意義 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1)國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國人民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統治;
②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實現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2)國際: ①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____________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上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
社會主義
【社會性質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注意:不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開端類事件
歸納·總結
考點2 鞏固人民政權
1、西藏和平解放
概況 _______,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
意義 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1951年
【易錯提醒】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并不是國家完成了統一,此時港澳臺尚未回歸。
考點2 鞏固人民政權
2、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原因 ①直接原因: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戰,朝鮮請求中國派兵援助。
②根本原因:美國的侵略行為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
目的 ____________,保家衛國。
概況 (1)開始:1950年10月,以__________為司令員的__________________開赴朝鮮戰場。
(2)過程:中朝軍隊連續發動五次大規模戰役,迫使美國退回至”三八線“附近;
著名戰役:______________。
(3)結果:1953年7月,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英雄人物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被譽為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歷史意義 (1)國內: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國際: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____________________。
勝利原因 黨和政府的英明決策和正確領導;中國人民的熱烈擁護和大力支持;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和朝鮮軍民英勇善戰;反侵略戰爭的正義性;等等。
抗美援朝
彭德懷
中國人民志愿軍
上甘嶺戰役
最可愛的人
黃繼光
邱少云
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
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革命忠誠及國際主義精神。
考點2 鞏固人民政權
3、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2年底)
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直接原因:新解放區的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概況 1950年冬起,新解放區分批進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法律依據 1950年起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特點 注意保存富農經濟,在政治上中立富農。
意義 (1)政治: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權更加鞏固;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供了物質保障。
(2)經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______________準備了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農民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制度
工業化建設
【易錯提醒】土地改革并沒有改變土地私有的性質,只是由封建地主土地私有轉變為農民土地私有;三大改造后,土地性質變為公有制。
近代以來促進中國封建社會瓦解的三件大事
歸納·總結
瓦解封建君主
專制制度
瓦解封建儒家思想
瓦解封建土地制度
素 養·提 升
中國近現代土地政策的變化
地主土地私有制→農民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
認識:①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都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土地政策,只有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國情制定了恰當的土地政策,取得了反封建斗爭的勝利;
②土地政策的制定應從保障農民根本利益出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