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 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第8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自學提綱 1、女真族生活在什么區域? 2、女真族的生活特點(方式)。 3、遼宋時期,女真族生活狀況如何? 4、女真族的發展壯大過程。 5、阿骨打建立政權后是怎樣治理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6、金滅遼及北宋的背景。 7、金滅遼的原因、結果。 8、金滅北宋的原因、過程和結果。 女真人馭馬情景的《二駿圖》 “白山黑水”是女真族的興起地。 大金得勝陀頌碑 位于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漢文記載了阿骨打誓師抗遼的史實。 金士馬交戰磚雕 契丹族耶律阿保機、黨項族元昊和女真族阿骨打,他們的措施有什么共同點?這說明了什么? 少數民族首領建立政權后,都重視學習中原文化,發展生產,并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說明了民族間的交融、學習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想一想 “自古亡國之恥辱,未有如趙宋者” —《靖康稗史箋證》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北宋自山東泛海赴金,簽訂了共同滅遼的軍事合作盟約。 由于雙方地理上受遼國阻隔無法在陸上接觸,而需要海上經渤海往來而得名。 知識拓展 問題思考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時期 收入(緡) 支出(緡) 宋真宗 15085萬余 12677萬余 宋仁宗 12625萬余 “所出無余” 宋英宗 11613萬余 13186萬余 北宋為什么在金兵的攻擊下這么快就滅亡了? 北宋之亡的一大原因就是關鍵時刻“文臣主兵,多次決策錯誤”……宋朝為防范武將,以文人統兵,徒然消耗巨大財力與士兵生命。 ――張勁松《岳飛之死與宋代文人政治的歷史困境》 北宋重文輕武政策導致指揮不力,戰斗力弱; 當金軍攻到黃河岸邊時,防守黃河南岸的宋軍全都望風而逃。金軍連續好幾天渡河,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對此,金軍的將領感嘆道:“南朝可謂無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輩豈能渡哉!” 北宋政治腐敗導致消極防御、軍隊士氣低落,常常不戰而逃。 北宋財政空虛; 而女真人則驍勇善戰,實力強大; 北宋 遼 西 夏 金 北宋 西 夏 南宋 金 西 夏 ①多個民族政權并立 ②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民族關系的主流是和平!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遼寧省博物館展廳里有一口碩大的銅鐘,因上面鑄有北宋皇帝出行的儀仗鹵簿(lu3bu)圖,被稱為“鹵簿鐘”。鹵簿是帝王出行時的儀仗隊。據考證,這口大鐘曾與宋徽宗、宋欽宗二帝一同被金軍擄走,在北上途中被金軍丟棄。它見證了北宋滅亡的歷史。那么,北宋是怎么被金滅亡的?金與南宋又是怎樣形成 對峙局面的? 北宋鹵簿鐘 知識拓展 宋金和議(1141年) 主要內容有: 南宋向金稱臣,宋向金交納“歲幣”(銀25萬兩,絹25萬匹;) 雙方以淮水——大散關(今陜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北歸金,以南歸宋。 后來,金遷都燕京,改名中都 從和約的內容看,和議對雙方是平等的嗎?和約對宋而言意味著什么? 不平等 向金稱臣,交納歲幣,而且割讓了很多土地,對宋來說是屈辱和約 這個和約與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簽訂的和約有什么相似之處?它有積極作用嗎? 雖然在宋金和議中南宋很屈辱,但卻換來了和平,獲得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相對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生產的發展 民族關系的主流是和平! 岳飛出身于河南湯陰的農家,在抗金戰火中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將領。他的部隊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人稱“岳家軍”,金軍很懼怕他們。郾城大戰中,面對身披重甲的金軍精銳騎兵,岳指揮步兵手持大刀沖殺,上砍騎兵,下馬腿,獲得大勝。岳飛一生廉潔正直,忠報國。有人問他:“天下何時太平?”飛答道:“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天大平矣。” 人物掃描 “十年之功,廢于一旦!” 金軍初入黃河流域時,北方民眾紛紛組織義軍。在太行山區王彥領導的八字軍,團結義軍十多萬人,給金軍很大威脅。據傳有一次,金軍主帥令部將去攻打八字軍,部將跪下哭著說:“敵方的營寨堅如鐵石,我寧死也不去攻打。”河北、山西等地的紅巾軍,河北南部的五馬山義軍,山東梁山泊的水軍等,都給金軍以沉重的打擊。 相關史事 秦檜 議一議 宋高宗和秦檜為什么殺害岳飛? 敗,被滅;勝,老皇帝會回來。同時,不論勝敗,抗金力量都會在戰爭中得到發展壯大,威脅著我的皇位。不如,趁勝和金人講和。 不殺岳飛,放虎歸山,一旦抵抗派得勢,我的地位不保,底細必然泄露。殺掉他可得金人和皇帝歡心。 宋高宗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杭州西湖的岳飛墓 秦檜夫婦跪像 有位姓秦的官員說:“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合作探究 孫中山說:岳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岳飛是抗金英雄,還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指:民族在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斗爭中做出了貢獻與犧牲的人物。 岳飛不能被稱為民族英雄。因為民族英雄應是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同外國侵略者進行斗爭,而女真族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是滿族的前身,宋金之戰是兄弟之戰。民族間的戰爭只有正義與非正義之說,沒有侵略與被侵略之說。 岳飛的抗金事跡,數百年來一直被民眾傳頌,人們為什么尊崇和懷念岳飛? ? 因為岳飛盡忠報國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抗金斗爭中,他率領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是當時抗金的中堅力量;岳飛率領“岳家軍”抗擊金兵南下,為南方地區創造了相對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讓南方人民免受戰爭災難,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 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 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 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 ---2019.9.27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是同根同源的,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民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政權名稱 建立時間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遼 916年 契丹 耶律阿保機 上京 北宋 960年 漢族 趙匡胤 東京 (今開封) 1038年 西夏 黨項族 元昊 興慶 (今寧夏銀川) 金 1115年 女真族 完顏阿骨打 會寧 南宋 漢族 1127年 趙構 臨安 (今浙江杭州) 用圖表表示五個政權 歸納整理 3.找出宋金和議后南宋和金的分界線④。 金統治者對儒學的提倡金統治中原地后,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統治者提倡儒學,推行科舉制。金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金設立了譯經所,把《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翻譯成女真文字。朝廷還組織人力整理典籍,興辦學校,編纂史書。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時,金進入鼎盛時期。 知識拓展 讀地圖 1.指出金①和南宋的都城②。 2.找到郾城大戰的位置③。 ① ② ③ ④ ① 一、選擇題 必做 1.遼宋夏金元時期,遼、西夏、金等民族政權迅速崛起,它們大都效仿唐宋制定官制,還創制了自己的文字。這些現象最能說明各民族政權( ) A.制度差異進一步拉大 B.統一的趨勢更加明顯 C.民族交融進一步 D.加強消除了隔閡 2.他是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的首領,于1115年建立了大金政權,他是( )。 A. 耶律阿保機 B. 元昊 C.完顏阿骨打 D. 趙構 3.文旅融合喚醒城市記憶。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喚醒南宋都城記憶的是( )。 A.秦俑故鄉,絲路源頭 B.繁華汴水,精彩開封 C.六朝古都,金陵風韻 D.千古宋城,夢回臨安 4.岳飛在《滿江紅·怒發沖冠》中有?“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其中的“胡虜”“匈奴”意指( ) A .契丹貴族 B. 女真貴族 C. 匈奴貴族 D .黨項貴族 作業布置 C D C B 二、材料題 選做 材料一:上(金太祖)曰:“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于是國號大金,改元收國。 ——《金史·太祖本紀》 材料二: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材料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人稱“岳家軍”。 ——岳珂《金佗續編》 材料四:金軍中流傳著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宋史》 材料五:(岳家軍)其所揭旗以“岳”為號,父老百姓爭挽車牽牛,載糗糧以饋義軍,頂盆焚香迎候者,充滿道路。 ——《宋史》 1.說說金太祖取國號為大金的寓意是什么。 2.林升是南宋詩人,這首詩表達了他怎樣的態度? 3.由材料分析,岳家軍打勝仗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諷剩了南宋統治者滿足于現狀,?不思收復失地,過著荷且偷安、粉飾太平的日子。 寓意政權的強大、穩固。 紀律嚴明;作戰英勇;抗金戰爭的正義性,獲得民眾支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