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3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學科期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3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學科期中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3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學科期中試卷
1.(2024七下·海曙期中) 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大量開采使用地下水,少用河流水
B.農業上采用滴灌技術
C.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噴頭
D.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
2.(2024七下·海曙期中)下列物體中不屬于光源的是(  )
A.正在播放節目的液晶電視 B.中秋佳節明亮的月亮
C.燃燒著的蠟燭 D.恒星
3.(2024七下·海曙期中) “美林”是一款兒童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搖勻后服用。“美林”屬于(  )
A.純凈物 B.溶液 C.乳濁液 D.懸濁液
4.(2024七下·海曙期中)正確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實驗操作中符合規范的是(  )
A.稱量小石塊質量
B.量取液體時讀數
C.往試管里送固體粉末
D.給液體加熱
5.(2024七下·海曙期中)下列電器不是利用紫外線工作的是(  )
A.驗鈔機 B.誘蚊燈 C.消毒柜 D.取暖燈
6.(2024七下·海曙期中)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寧波市被評為浙江省清新空氣示范區。目前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中不包括(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總懸浮顆粒
7.(2024七下·海曙期中) 如圖所示,把兩只相同燒瓶的一側都涂成黑色,另一側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單孔橡皮塞連接一段有色液柱,兩個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并同時將甲涂黑的一側正對太陽,將乙白色的一側正對太陽,幾分鐘后,記錄有色液柱移動的距離,甲為L1,乙為L2,則 (  )
A.L1=L2 B.L1>L2
C.L18.(2024七下·海曙期中) 日本政府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起了全球關注。該計劃的實施,不僅會導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還可能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大氣密切相關的是(  )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徑流
9.(2024七下·海曙期中) 在兩塊相同的玻璃片上,小科同學分別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如圖所示。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下列是他研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是(  )
A.水的表面積 B.水的溫度
C.水上方空氣的流速 D.水的質量
10.(2024七下·海曙期中)炎熱的夏天,打開雪碧瓶蓋時會發現雪碧自動噴出,喝了雪碧后又常常會打嗝,由此得出若要降低氣體的溶解能力,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增大氣壓 B.降低溫度、減小氣壓
C.升高溫度、減小氣壓 D.降低溫度、增大氣壓
11.(2024七下·海曙期中) 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出汗”。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內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③“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④“汗”是液態水,其中正確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4七下·海曙期中)下列關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集氣瓶中預先裝有少量水以防集氣瓶破裂
B.將鐵絲螺旋狀纏繞在火柴上便于引燃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D.鐵絲燃燒后生成一種紅色的固體
13.(2024七下·海曙期中) 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2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
C.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
D.該物質熔化過程共持續了6min
14.(2024七下·海曙期中) 工業上采用蒸發液態空氣,利用空氣中氧氣、氮氣和氬氣的沸點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溫度下汽化,再冷凝,從而將各種氣體分離出來(如圖所示)。在蒸發液態空氣時,首先被汽化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氫氣 C.氮氣 D.無法確定
15.(2024七下·海曙期中)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則(  )
A.都是影子
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
C.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子
D.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
16.(2024七下·海曙期中) 我們周圍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你也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物體為什么會五顏六色?下列針對物體顏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隔著藍玻璃片看紅布,紅布是黑色的
B.能把各種色光全部吸收的不透明體是白色的
C.呈紅色的物體是因為它只吸收了紅色光,反射了其它顏色的光
D.如果不透明體能使各種色光幾乎全部反射,那么這個物體是黑色
17.(2024七下·海曙期中)日偏食景象(如圖)是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觀。在發生日偏食景象時,小寧同學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個很小的“Δ”形孔的紙板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形 C.“Δ”形 D.“”形
18.(2024七下·海曙期中) 已知3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41.4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若取這兩種鹽各22g,按圖示進行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鹽A是氯化銨
B.充分攪拌能使①中鹽A繼續溶解
C.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D.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44%
19.(2024七下·海曙期中) 某科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改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關于該實驗有下列說法:
①白磷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白霧
②白磷不足,會使測定結果偏小
③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
④膠頭滴管與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⑤若注射器活塞最終停在10mL刻度處,說明氧氣體積分數約為1/5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0.(2024七下·海曙期中) 現要配制100g12%的氯化鈉溶液,稱量過程中誤將砝碼(砝碼盒中的砝碼規格有50g、20g、10g、5g,稱量時5g以下用游碼)和稱量物放反了,則實際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8% B.8.3% C.10% D.12%
21.(2024七下·海曙期中)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
(1)數字②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是   。
(2)目前,人類修建水庫主要是改造水循環中的   環節。
(3)水循環持續進行的動力是   和地球引力。
22.(2024七下·海曙期中)實驗室常借助傳感器研究氣體的性質與變化。蠟燭在充滿空氣的密閉集氣瓶內燃燒,
稍后熄滅,同時用氧氣傳感器采集瓶內氧氣濃度變化的數據,如圖所示。分析該實驗回答問題。
(1)由圖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   。
(2)當氧氣濃度變為   時蠟燭不再燃燒。
(3)蠟燭熄滅后集氣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23.(2024七下·海曙期中)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鏡的一個棱面,會發生   現象,在另一側的光屏上ab范圍內 將會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彩色帶,a端將呈現   光。
24.(2024七下·海曙期中) 夏天的中午,小華來到公園,看見地面上有很多光斑和樹蔭,還有很多光柱從樹葉間的縫隙照射到地面上。
(1)樹蔭形成的原因是   。
(2)圓形的光斑一般是   (填“樹葉”或“太陽”)的   (填“像”或“影子”)。
(3)小華讓光透過三棱鏡,在地面上看見一個彩色的光帶,說明太陽光是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
25.(2024七下·海曙期中) 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
(1)實驗前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   。
(2)在圖中的電源上A是   極。
(3)試管2中產生的氣體的是   。
(4)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26.(2024七下·海曙期中)自然界中的雨、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的物態發生變化形成的。請分別填寫下圖描述的物理現象的成因。
霧 露 霜 雪
(1)“縹緲的霧”是   現象;
(2)“晶瑩的露”是   現象;
(3)“凝重的霜”是   現象;
(4)“消融的雪”是   現象。
27.(2024七下·海曙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后,決定探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種類的關系。他們選擇了水和酒精進行如圖甲所示的實驗。
(1)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將A、B兩個容器放在同一通風的環境中,還需設置B組的溫度為   ℃。
(2)該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實驗過程,繪制了容器中水和酒精在蒸發時體積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其中C為酒精,D為水。據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環境中的濕度越大,水分蒸發得越慢,如果將A組的環境濕度調節為50%,請在圖乙中畫出容器中水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
28.(2024七下·海曙期中) 竹子高風亮節,常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睞,我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竹的“虛心,有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對竹子中氣體的成分展開了探究。
準備活動:收集竹子中的氣體。
先將竹子浸在水里,鉆個小孔,看到一串串氣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法收集到了幾瓶(瓶子容積均為200mL)氣體。
探究活動一:小蘭同學探究收集的竹子里的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①操作:向一瓶氣體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②實驗現象:   ;
③結論:竹子里的氣體中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動二:小立同學探究竹子里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他用一瓶氣體按乙裝置組裝并測定。
①液體C是濃度較大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較好的吸收二氧化碳氣體
②實驗結束時,松開止水夾,結果流入B瓶的水為6mL,竹子里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   。
③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小立測定的結果明顯小于真實的竹子里氣體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并指出“偏小”與前面的準備活動有關,你分析小立測定“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29.(2024七下·海曙期中)小科發現很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率有快有慢,他想:影響同種物質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根據生活經驗,以冰糖為例,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與冰糖顆粒大小有關
【猜想B】與水的溫度高低有關
【猜想C】與是否攪拌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是他在探究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
實驗序號 顆粒大小 水的溫度 實驗現象
① 0.5g塊狀冰糖 100mL、10℃的水 緩慢溶解
② 0.5g塊狀冰糖 100mL、80℃的水 較快溶解
③ 0.5g粉末狀冰糖 100mL、80℃的水 快速溶解
(1)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驗證猜想   (填字母)
(2)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
(3)如果要驗證猜想C,應如何設計實驗?   。
30.(2024七下·海曙期中)如圖是小科同學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20%的蔗糖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本實驗中,要準確稱取蔗糖   g。
(2)用如圖所示的序號表示配制該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⑤   。
(3)在配制溶液時,下列選項中的情況會使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是____。
A.蔗糖中含雜質
B.稱量時蔗糖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但沒有使用游碼
C.使用量筒取水時,俯視讀數
D.轉移已配好的溶液時,有少量溶液濺出
31.(2024七下·海曙期中)將80g硝酸鉀全部溶于320g水中,將所得溶液平均分成4份,那么:
(1)第一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欲使第二份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變為5%,需加水   g
(3)若保持溫度不變,分別將100g和150g的兩份食鹽的飽和溶液各蒸發10g水,析出晶體的質量分別為和,則   (填“>”或“<”或“=”)
32.(2024七下·海曙期中)如圖所示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由圖可知:
(1)20℃時,A物質的溶解度   C物質的溶解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0℃時,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飽和溶液,其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   。
(3)20℃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50℃時,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保護水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
【解答】:A、大量開采使用地下水會造成地下水枯竭,可能導致地面塌陷,做法錯誤;
B、農業上采用滴灌技術可以節約用水,做法正確;
C、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噴頭可以節約用水,做法正確;
D、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可以防止水體污染,做法正確。
故答案為:A。
2.【答案】B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 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解答】 ACD.正在播放節目的液晶電視、燃燒著的蠟燭、恒星,都能夠自身發光,屬于光源,故ACD不符合題意;
B.中秋佳節明亮的月亮,自己不發光,是反射太陽的光,不是光源,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3.【答案】D
【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不溶性的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懸濁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濁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解答】“美林”是為兒童開發設計的一款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搖勻后服用,因此“美林”屬于懸濁液。
故答案為:D。
4.【答案】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讀數
【解析】【分析】A、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據量筒讀數的方法分析;
C、根據粉末狀藥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D、根據加熱試管中的液體的方法分析。
【解答】A、使用托盤天平稱量小石塊質量時,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示中小石塊與砝碼位置放反了,故A操作錯誤;
B、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能仰視或俯視讀數,故B操作錯誤;
C、粉末狀藥品的取用方法:先將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再將試管豎起,故C操作正確;
D、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用外焰加熱,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在中上部,試管口斜向上,與水平方向大約成45°夾角,故D操作錯誤。
故答案為:C。
5.【答案】D
【知識點】紫外線、紅外線
【解析】【分析】紫外線具有熒光效應和殺菌消毒作用,紅外線具有熱效應。
【解答】A. 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原理工作的,故A錯誤;
B. 誘蚊燈是利用蚊子的趨光性,用紫外線吸引蚊子,從而電擊蚊子致死,故B錯誤;
C. 消毒柜是利用紫外線殺菌,故C錯誤;
D. 取暖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6.【答案】B
【知識點】空氣污染與保護
【解析】【分析】根據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所涉及的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目前計入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及臭氧等。
A、二氧化硫屬于空氣污染物,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故選項錯誤。
B、二氧化碳排放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但沒有列入空氣質量檢測范圍,不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故選項正確。
C、二氧化氮屬于空氣污染物,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故選項錯誤。
D、總懸浮顆粒物屬于空氣污染物,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故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7.【答案】B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黑色物體可以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可以反射所有色光,再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可做出判斷。
【解答】因為黑色物體可以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當太陽光照射黑色一側時,燒瓶內液體吸收的色光多,從陽光中獲得的能量多,液體受熱膨脹明顯,所以甲中液柱移動的距離大于乙中液柱移動的距離,即L1>L2。
故答案為:B。
8.【答案】C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
【解答】海陸間水循環由環節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和地表徑流完成,降水和蒸發主要發生在大氣的對流層,蒸發易把某些污染物通過水循環帶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綜上所述,選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9.【答案】A
【知識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由圖知:質量相同的兩滴水的表面積不同,由此可猜想出小明的實驗目的。
【解答】觀察圖中情景,兩滴水的表面積不同,顯然,小明同學研究的是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的關系;
故答案為:A。
10.【答案】C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氣體溶解度除了與壓強和溫度有關外,還與溶劑的種類有關,據此結合題意解答。
【解答】壓強增大,氣體溶解度會變大,壓強越小,氣體溶解度變小,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因此若要降低氣體的溶解能力,應該升高溫度、減小氣壓,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液化要放熱。
【解答】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出汗”,這是因為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沾在玻璃上,汗出在室內一面,故正確的是①③④,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12.【答案】D
【知識點】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鐵絲燃燒現象及注意事項分析。
【解答】A、 集氣瓶中預先裝有少量水是為了防止濺落熔化物使集氣瓶破裂 ,不符合題意;
B、 將鐵絲螺旋狀纏繞在火柴上,利用火柴燃燒放出的熱量引燃鐵絲 ,不符合題意;
C、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不符合題意;
D、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符合題意;
故選D。
13.【答案】C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分析】從圖象中辨別晶體與非晶體,主要看這種物質是否有一定的熔點或凝固點,即有一段時間這種物質吸熱或放熱,但溫度不變,則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或凝固過程。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態,同種物質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解答】ABD、由圖像可知,從A到B過程中物質的溫度呈上升趨勢,在t=2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態;BC段溫度不變,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處于熔化過程,熔化吸熱,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在t=3min時開始熔化,到6min結束,物質熔化過程持續了3min,故A、B、D錯誤;
C、圖像的EF段為該物質的凝固過程,此時對應的溫度是45℃,則其凝固點為45℃,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14.【答案】C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解析】【分析】液體的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解答】在氧氣、氦氣和氮氣中,氧氣的沸點最高,氦氣的沸點最低,所以氦氣最先沸騰。
故答案為:C。
15.【答案】D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成倒立的實像。
【解答】鳶在空中飛行時,地面上會出現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的影子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其實就是小孔成像的特點:倒立的實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正因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的現象,即二者的移動方向相反。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答案】A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透明的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光的顏色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反射光的顏色決定。
【解答】A、隔著藍玻璃片看紅布,紅布是反射紅光被藍色的玻璃片吸收,所以為黑色,故A正確;
B、能把各種色光全部吸收的不透明體是黑色的,故B錯誤;
C、呈紅色的物體是因為它反射了紅色光,吸收了其他顏色的光,故C錯誤;
D、如果不透明體能使各種色光幾乎全部反射,那么這個物體是白色,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7.【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當光沿直線傳播經過很小的孔時,就能形成物體倒立的像,這就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與小孔的形狀無關。
【解答】太陽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個很小的“Δ”形孔的紙板上,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在地面上形成太陽的像,像的形狀與太陽的形狀一樣,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因此,根據日偏食缺口的方向可知,選項A正確。
故答案為:A。
18.【答案】B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3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41.4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50g水中分別最多能溶解20.7g氯化銨、22.9g硝酸鉀,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3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41.4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50g水中分別最多能溶解20.7g氯化銨、22.9g硝酸鉀;若取這兩種鹽各22g,氯化銨有剩余,則鹽A是氯化銨,故選項說法正確。
B、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7g氯化銨,充分攪拌不能使①中鹽A繼續溶解,故選項說法錯誤。
C、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硝酸鉀,則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
D、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30.6%,小于44%,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19.【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①白磷燃燒會放出大量的白煙;②白磷的量不足,會使測定的結果偏小;③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熱,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⑤生石灰遇水會放出大量熱。
【解答】①白磷燃燒會放出大量的白煙,不是霧;②白磷的量不足,氧氣就不能耗盡,會使測定的結果偏小;③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熱,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生石灰遇水會放出大量熱,向燒杯中加水是為了提高燒杯內的溫度,從而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注射器中的水是防止氣體逸出,作用不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故若試管內凈容積為50mL,反應后冷卻至室溫,活塞停止在10mL附近。
故答案為:C。
20.【答案】B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通過計算算出溶質質量和溶劑質量,根據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列出等式算出實際稱量的質量,再算出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 所需溶質質量為:100g×12%=12g,需水的質量為100g-12g=88g;
稱量時10g是砝碼質量,2g是游碼,由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
列式為:10g=物體質量+2g,得出物體質量=8g,
故質量分數為:。
故答案為:B。
21.【答案】(1)水汽輸送
(2)地表徑流
(3)太陽輻射能(或太陽能)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
(2)水循環的環節中,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地表徑流。
(3)水循環持續進行的動力是太陽輻射能和地球的引力。
【解答】(1)讀圖可知,圖示②有海洋上空指向陸地上空,是水汽輸送環節。
(2)目前,人類修建水庫是將地表徑流的水資源流到水庫里面,主要是改造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
(3)根據課本內容可知,水循環持續進行的動力是太陽輻射能和地球引力。
22.【答案】(1)氧氣
(2)15.3%
(3)氮氣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1)燃燒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由圖像信息來分析;
(3)根據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其次是氧氣,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進行分析。
【解答】(1)燃燒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根據蠟燭在充滿空氣的密閉集氣瓶內燃燒,稍后熄滅,由此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
(2)根據圖像可知,當氧氣濃度變為15.3%時,氧氣濃度不再改變,即蠟燭不再燃燒;
(3)由于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其次是氧氣,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則蠟燭熄滅后集氣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
23.【答案】色散;紅
【知識點】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發生色散現象,在光屏上會出現七種顏色的光,通過三棱鏡后紅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最大;
若三棱鏡正向放置,則光屏上從上到下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
【解答】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鏡的一個棱面,會發生色散現象;
如圖所示,三棱鏡正向放置,光屏上從上到下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則在光屏上a端將呈現紅光,b端呈現紫光。
24.【答案】(1)光的直線傳播
(2)太陽;像
(3)復色光
【知識點】光的色散;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1)(2)“樹蔭”和“光斑”都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結果,但二者有不同之處;
(3)太陽光是一種復色光,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三棱鏡將其分解為七種顏色的色光,即該現象稱為光的色散;該現象進一步證實了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顏色的色光組成的。
【解答】(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所以遇到障礙物(樹葉、樹干)就會形成影子,這就是“樹蔭”。所以障礙物是什么形狀,樹蔭就是什么形狀,不一定就是圓形的;
(2)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個圓形的“光斑”,這就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太陽的像;
(3)讓光透過三棱鏡,在地面上看見一個彩色的光帶,屬于光的色散,說明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是復色光。
25.【答案】(1)增加溶液導電性
(2)正
(3)氫氣
(4)水 氫氣+氧氣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多,是氫氣;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少,是氧氣;且兩者的體積之比大約是2:1,可簡記為:正氧負氫、氫二氧一,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純水幾乎不導電,實驗前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2)由電解水實驗結論“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試管1中的氣體體積少,是氧氣,則在圖中的電源上A是正極。
(3)由電解水實驗結論“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試管2中產生的氣體體積多,是氫氣。
(4)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26.【答案】(1)液化
(2)液化
(3)凝華
(4)熔化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1)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液化要放熱;
(2)凝華指物質由氣態直接轉變成固態,凝華要放熱;
(3)熔化指物質由固態轉變成液態,熔化要吸熱。
【解答】(1)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2)露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3)霜是凝華形成的;
(4)雪消融是熔化過程。
27.【答案】(1)30
(2)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種類有關,在濕度、溫度、液體表面積大小相同時,酒精蒸發得比水快。
(3)
【知識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1)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
(2)根據酒精和水的體積﹣時間圖像分析,用時短的,就是蒸發快的;
(3)環境中的濕度越大,水分蒸發越慢,相同的水,用時就要越長。
【解答】(1)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
(2)根據酒精和水的體積﹣時間圖像分析,用時短的,就是蒸發快的;
(3)環境中的濕度越大,水分蒸發越慢,相同的水,用時就要越長。
28.【答案】石灰水變渾濁;3%;收集時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探究活動一:根據二氧化碳的原理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進行分析。
探究活動二:②根據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進行分析。
③根據收集時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進行分析。
【解答】探究活動一:二氧化碳的原理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根據結論竹子里的氣體中有二氧化碳,得出實驗現象:石灰水變渾濁;
探究活動二:②實驗結束時,松開止水夾,結果流入B瓶的水為6mL,竹子里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100%=3%;
③測定的結果明顯小于真實的竹子里氣體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并指出“偏小”與前面的準備活動有關,分析小立測定“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收集時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故答案為:探究活動一:石灰水變渾濁;
探究活動二:②3%;
③收集時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29.【答案】(1)B
(2)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 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一藥匙塊狀冰糖,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液體,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快慢
【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 控制變量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
【解答】(1)實驗①和實驗②溫度不同, 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驗證溫度對同種物質溶解速率的影響,即猜想B;
(2) 比實驗②和實驗③ 冰糖顆粒大小不同,粉末狀溶解更快, 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 如果要驗證猜想C,設計實驗應該其他條件相同,一個實驗攪拌,一個實驗不攪拌。
30.【答案】(1)40
(2)③①④②
(3)C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驟,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可能是溶質質量偏大或溶劑質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這兩個方面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20%的蔗糖溶液,稱取蔗糖的質量=200g×20%=40g。
(2)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20%的蔗糖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蔗糖和水的質量,再稱量所需的蔗糖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正確操作順序為⑤③①④②。
(3)A、蔗糖中含雜質,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選項錯誤。
B、稱量時蔗糖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但沒有使用游碼,不影響稱量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C、使用量筒取水時,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選項正確。
D、轉移已配好的溶液時,有少量溶液濺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C。
31.【答案】(1)質量分數等于
(2)設加水質量為m,
(3)=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溶質質量分數等于溶液質量除以溶質質量,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 飽和溶液各蒸發溶劑依然為飽和溶液,質量分數不變。
【解答】(3) 析出晶體和蒸發的溶劑構成飽和溶液,由于等溫下,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所以析出晶體的質量相等。
32.【答案】(1)等于
(2)1:3
(3)B>A>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
【解答】(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20℃時,A物質的溶解度等于C物質的溶解度;
(2)50℃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飽和溶液,只能溶解25g,其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25g:(25g+50g)=1:3;
(3)20℃時,B物質的溶解度最大,A、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50℃時,A、B物質的溶解度增大,溶質、溶劑質量不變,C物質的溶解度減小,應該按照50℃時的溶解度計算,所以所得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B>A>C。
1 / 1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3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科學學科期中試卷
1.(2024七下·海曙期中) 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大量開采使用地下水,少用河流水
B.農業上采用滴灌技術
C.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噴頭
D.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
【答案】A
【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
【解析】【分析】保護水資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
【解答】:A、大量開采使用地下水會造成地下水枯竭,可能導致地面塌陷,做法錯誤;
B、農業上采用滴灌技術可以節約用水,做法正確;
C、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噴頭可以節約用水,做法正確;
D、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可以防止水體污染,做法正確。
故答案為:A。
2.(2024七下·海曙期中)下列物體中不屬于光源的是(  )
A.正在播放節目的液晶電視 B.中秋佳節明亮的月亮
C.燃燒著的蠟燭 D.恒星
【答案】B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 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解答】 ACD.正在播放節目的液晶電視、燃燒著的蠟燭、恒星,都能夠自身發光,屬于光源,故ACD不符合題意;
B.中秋佳節明亮的月亮,自己不發光,是反射太陽的光,不是光源,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3.(2024七下·海曙期中) “美林”是一款兒童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搖勻后服用。“美林”屬于(  )
A.純凈物 B.溶液 C.乳濁液 D.懸濁液
【答案】D
【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
【解析】【分析】不溶性的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懸濁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濁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解答】“美林”是為兒童開發設計的一款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會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搖勻后服用,因此“美林”屬于懸濁液。
故答案為:D。
4.(2024七下·海曙期中)正確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實驗操作中符合規范的是(  )
A.稱量小石塊質量
B.量取液體時讀數
C.往試管里送固體粉末
D.給液體加熱
【答案】C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讀數
【解析】【分析】A、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據量筒讀數的方法分析;
C、根據粉末狀藥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D、根據加熱試管中的液體的方法分析。
【解答】A、使用托盤天平稱量小石塊質量時,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示中小石塊與砝碼位置放反了,故A操作錯誤;
B、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能仰視或俯視讀數,故B操作錯誤;
C、粉末狀藥品的取用方法:先將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將藥品送到試管底部,再將試管豎起,故C操作正確;
D、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用外焰加熱,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夾在中上部,試管口斜向上,與水平方向大約成45°夾角,故D操作錯誤。
故答案為:C。
5.(2024七下·海曙期中)下列電器不是利用紫外線工作的是(  )
A.驗鈔機 B.誘蚊燈 C.消毒柜 D.取暖燈
【答案】D
【知識點】紫外線、紅外線
【解析】【分析】紫外線具有熒光效應和殺菌消毒作用,紅外線具有熱效應。
【解答】A. 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原理工作的,故A錯誤;
B. 誘蚊燈是利用蚊子的趨光性,用紫外線吸引蚊子,從而電擊蚊子致死,故B錯誤;
C. 消毒柜是利用紫外線殺菌,故C錯誤;
D. 取暖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6.(2024七下·海曙期中)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寧波市被評為浙江省清新空氣示范區。目前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中不包括(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總懸浮顆粒
【答案】B
【知識點】空氣污染與保護
【解析】【分析】根據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所涉及的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目前計入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及臭氧等。
A、二氧化硫屬于空氣污染物,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故選項錯誤。
B、二氧化碳排放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但沒有列入空氣質量檢測范圍,不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故選項正確。
C、二氧化氮屬于空氣污染物,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故選項錯誤。
D、總懸浮顆粒物屬于空氣污染物,是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項目,故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7.(2024七下·海曙期中) 如圖所示,把兩只相同燒瓶的一側都涂成黑色,另一側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單孔橡皮塞連接一段有色液柱,兩個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并同時將甲涂黑的一側正對太陽,將乙白色的一側正對太陽,幾分鐘后,記錄有色液柱移動的距離,甲為L1,乙為L2,則 (  )
A.L1=L2 B.L1>L2
C.L1【答案】B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黑色物體可以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可以反射所有色光,再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可做出判斷。
【解答】因為黑色物體可以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當太陽光照射黑色一側時,燒瓶內液體吸收的色光多,從陽光中獲得的能量多,液體受熱膨脹明顯,所以甲中液柱移動的距離大于乙中液柱移動的距離,即L1>L2。
故答案為:B。
8.(2024七下·海曙期中) 日本政府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起了全球關注。該計劃的實施,不僅會導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還可能通過水循環環節進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下列水循環環節中,與污染物進入大氣密切相關的是(  )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徑流
【答案】C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
【解答】海陸間水循環由環節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和地表徑流完成,降水和蒸發主要發生在大氣的對流層,蒸發易把某些污染物通過水循環帶入到大氣,從而造成大氣污染。綜上所述,選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9.(2024七下·海曙期中) 在兩塊相同的玻璃片上,小科同學分別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如圖所示。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下列是他研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是(  )
A.水的表面積 B.水的溫度
C.水上方空氣的流速 D.水的質量
【答案】A
【知識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由圖知:質量相同的兩滴水的表面積不同,由此可猜想出小明的實驗目的。
【解答】觀察圖中情景,兩滴水的表面積不同,顯然,小明同學研究的是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的關系;
故答案為:A。
10.(2024七下·海曙期中)炎熱的夏天,打開雪碧瓶蓋時會發現雪碧自動噴出,喝了雪碧后又常常會打嗝,由此得出若要降低氣體的溶解能力,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增大氣壓 B.降低溫度、減小氣壓
C.升高溫度、減小氣壓 D.降低溫度、增大氣壓
【答案】C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氣體溶解度除了與壓強和溫度有關外,還與溶劑的種類有關,據此結合題意解答。
【解答】壓強增大,氣體溶解度會變大,壓強越小,氣體溶解度變小,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因此若要降低氣體的溶解能力,應該升高溫度、減小氣壓,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1.(2024七下·海曙期中) 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出汗”。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內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③“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④“汗”是液態水,其中正確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
【解析】【分析】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液化要放熱。
【解答】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出汗”,這是因為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沾在玻璃上,汗出在室內一面,故正確的是①③④,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12.(2024七下·海曙期中)下列關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集氣瓶中預先裝有少量水以防集氣瓶破裂
B.將鐵絲螺旋狀纏繞在火柴上便于引燃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D.鐵絲燃燒后生成一種紅色的固體
【答案】D
【知識點】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鐵絲燃燒現象及注意事項分析。
【解答】A、 集氣瓶中預先裝有少量水是為了防止濺落熔化物使集氣瓶破裂 ,不符合題意;
B、 將鐵絲螺旋狀纏繞在火柴上,利用火柴燃燒放出的熱量引燃鐵絲 ,不符合題意;
C、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不符合題意;
D、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符合題意;
故選D。
13.(2024七下·海曙期中) 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2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
C.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
D.該物質熔化過程共持續了6min
【答案】C
【知識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
【解析】【分析】從圖象中辨別晶體與非晶體,主要看這種物質是否有一定的熔點或凝固點,即有一段時間這種物質吸熱或放熱,但溫度不變,則是晶體的熔化過程或凝固過程。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態,同種物質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解答】ABD、由圖像可知,從A到B過程中物質的溫度呈上升趨勢,在t=2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態;BC段溫度不變,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處于熔化過程,熔化吸熱,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在t=3min時開始熔化,到6min結束,物質熔化過程持續了3min,故A、B、D錯誤;
C、圖像的EF段為該物質的凝固過程,此時對應的溫度是45℃,則其凝固點為45℃,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14.(2024七下·海曙期中) 工業上采用蒸發液態空氣,利用空氣中氧氣、氮氣和氬氣的沸點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溫度下汽化,再冷凝,從而將各種氣體分離出來(如圖所示)。在蒸發液態空氣時,首先被汽化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氫氣 C.氮氣 D.無法確定
【答案】C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解析】【分析】液體的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解答】在氧氣、氦氣和氮氣中,氧氣的沸點最高,氦氣的沸點最低,所以氦氣最先沸騰。
故答案為:C。
15.(2024七下·海曙期中)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則(  )
A.都是影子
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
C.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子
D.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
【答案】D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成倒立的實像。
【解答】鳶在空中飛行時,地面上會出現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的影子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其實就是小孔成像的特點:倒立的實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正因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的現象,即二者的移動方向相反。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2024七下·海曙期中) 我們周圍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你也許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物體為什么會五顏六色?下列針對物體顏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隔著藍玻璃片看紅布,紅布是黑色的
B.能把各種色光全部吸收的不透明體是白色的
C.呈紅色的物體是因為它只吸收了紅色光,反射了其它顏色的光
D.如果不透明體能使各種色光幾乎全部反射,那么這個物體是黑色
【答案】A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
【解析】【分析】透明的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光的顏色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反射光的顏色決定。
【解答】A、隔著藍玻璃片看紅布,紅布是反射紅光被藍色的玻璃片吸收,所以為黑色,故A正確;
B、能把各種色光全部吸收的不透明體是黑色的,故B錯誤;
C、呈紅色的物體是因為它反射了紅色光,吸收了其他顏色的光,故C錯誤;
D、如果不透明體能使各種色光幾乎全部反射,那么這個物體是白色,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7.(2024七下·海曙期中)日偏食景象(如圖)是難得一見的天文景觀。在發生日偏食景象時,小寧同學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個很小的“Δ”形孔的紙板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形 C.“Δ”形 D.“”形
【答案】A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當光沿直線傳播經過很小的孔時,就能形成物體倒立的像,這就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與小孔的形狀無關。
【解答】太陽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個很小的“Δ”形孔的紙板上,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在地面上形成太陽的像,像的形狀與太陽的形狀一樣,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因此,根據日偏食缺口的方向可知,選項A正確。
故答案為:A。
18.(2024七下·海曙期中) 已知3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41.4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若取這兩種鹽各22g,按圖示進行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鹽A是氯化銨
B.充分攪拌能使①中鹽A繼續溶解
C.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D.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44%
【答案】B
【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3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41.4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50g水中分別最多能溶解20.7g氯化銨、22.9g硝酸鉀,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A、3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41.4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50g水中分別最多能溶解20.7g氯化銨、22.9g硝酸鉀;若取這兩種鹽各22g,氯化銨有剩余,則鹽A是氯化銨,故選項說法正確。
B、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7g氯化銨,充分攪拌不能使①中鹽A繼續溶解,故選項說法錯誤。
C、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硝酸鉀,則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選項說法正確。
D、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30.6%,小于44%,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19.(2024七下·海曙期中) 某科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改進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關于該實驗有下列說法:
①白磷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白霧
②白磷不足,會使測定結果偏小
③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
④膠頭滴管與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⑤若注射器活塞最終停在10mL刻度處,說明氧氣體積分數約為1/5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①白磷燃燒會放出大量的白煙;②白磷的量不足,會使測定的結果偏小;③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熱,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⑤生石灰遇水會放出大量熱。
【解答】①白磷燃燒會放出大量的白煙,不是霧;②白磷的量不足,氧氣就不能耗盡,會使測定的結果偏小;③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熱,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動,后向左移動;生石灰遇水會放出大量熱,向燒杯中加水是為了提高燒杯內的溫度,從而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注射器中的水是防止氣體逸出,作用不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故若試管內凈容積為50mL,反應后冷卻至室溫,活塞停止在10mL附近。
故答案為:C。
20.(2024七下·海曙期中) 現要配制100g12%的氯化鈉溶液,稱量過程中誤將砝碼(砝碼盒中的砝碼規格有50g、20g、10g、5g,稱量時5g以下用游碼)和稱量物放反了,則實際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8% B.8.3% C.10% D.12%
【答案】B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通過計算算出溶質質量和溶劑質量,根據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列出等式算出實際稱量的質量,再算出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 所需溶質質量為:100g×12%=12g,需水的質量為100g-12g=88g;
稱量時10g是砝碼質量,2g是游碼,由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
列式為:10g=物體質量+2g,得出物體質量=8g,
故質量分數為:。
故答案為:B。
21.(2024七下·海曙期中) 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
(1)數字②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是   。
(2)目前,人類修建水庫主要是改造水循環中的   環節。
(3)水循環持續進行的動力是   和地球引力。
【答案】(1)水汽輸送
(2)地表徑流
(3)太陽輻射能(或太陽能)
【知識點】水循環
【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和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
(2)水循環的環節中,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地表徑流。
(3)水循環持續進行的動力是太陽輻射能和地球的引力。
【解答】(1)讀圖可知,圖示②有海洋上空指向陸地上空,是水汽輸送環節。
(2)目前,人類修建水庫是將地表徑流的水資源流到水庫里面,主要是改造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
(3)根據課本內容可知,水循環持續進行的動力是太陽輻射能和地球引力。
22.(2024七下·海曙期中)實驗室常借助傳感器研究氣體的性質與變化。蠟燭在充滿空氣的密閉集氣瓶內燃燒,
稍后熄滅,同時用氧氣傳感器采集瓶內氧氣濃度變化的數據,如圖所示。分析該實驗回答問題。
(1)由圖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   。
(2)當氧氣濃度變為   時蠟燭不再燃燒。
(3)蠟燭熄滅后集氣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答案】(1)氧氣
(2)15.3%
(3)氮氣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1)燃燒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由圖像信息來分析;
(3)根據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其次是氧氣,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進行分析。
【解答】(1)燃燒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根據蠟燭在充滿空氣的密閉集氣瓶內燃燒,稍后熄滅,由此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
(2)根據圖像可知,當氧氣濃度變為15.3%時,氧氣濃度不再改變,即蠟燭不再燃燒;
(3)由于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其次是氧氣,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則蠟燭熄滅后集氣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
23.(2024七下·海曙期中)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鏡的一個棱面,會發生   現象,在另一側的光屏上ab范圍內 將會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彩色帶,a端將呈現   光。
【答案】色散;紅
【知識點】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發生色散現象,在光屏上會出現七種顏色的光,通過三棱鏡后紅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最大;
若三棱鏡正向放置,則光屏上從上到下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
【解答】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鏡的一個棱面,會發生色散現象;
如圖所示,三棱鏡正向放置,光屏上從上到下分別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則在光屏上a端將呈現紅光,b端呈現紫光。
24.(2024七下·海曙期中) 夏天的中午,小華來到公園,看見地面上有很多光斑和樹蔭,還有很多光柱從樹葉間的縫隙照射到地面上。
(1)樹蔭形成的原因是   。
(2)圓形的光斑一般是   (填“樹葉”或“太陽”)的   (填“像”或“影子”)。
(3)小華讓光透過三棱鏡,在地面上看見一個彩色的光帶,說明太陽光是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
【答案】(1)光的直線傳播
(2)太陽;像
(3)復色光
【知識點】光的色散;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
【解析】【分析】(1)(2)“樹蔭”和“光斑”都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結果,但二者有不同之處;
(3)太陽光是一種復色光,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三棱鏡將其分解為七種顏色的色光,即該現象稱為光的色散;該現象進一步證實了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顏色的色光組成的。
【解答】(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所以遇到障礙物(樹葉、樹干)就會形成影子,這就是“樹蔭”。所以障礙物是什么形狀,樹蔭就是什么形狀,不一定就是圓形的;
(2)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個圓形的“光斑”,這就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太陽的像;
(3)讓光透過三棱鏡,在地面上看見一個彩色的光帶,屬于光的色散,說明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是復色光。
25.(2024七下·海曙期中) 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
(1)實驗前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   。
(2)在圖中的電源上A是   極。
(3)試管2中產生的氣體的是   。
(4)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答案】(1)增加溶液導電性
(2)正
(3)氫氣
(4)水 氫氣+氧氣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多,是氫氣;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少,是氧氣;且兩者的體積之比大約是2:1,可簡記為:正氧負氫、氫二氧一,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純水幾乎不導電,實驗前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2)由電解水實驗結論“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試管1中的氣體體積少,是氧氣,則在圖中的電源上A是正極。
(3)由電解水實驗結論“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試管2中產生的氣體體積多,是氫氣。
(4)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26.(2024七下·海曙期中)自然界中的雨、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的物態發生變化形成的。請分別填寫下圖描述的物理現象的成因。
霧 露 霜 雪
(1)“縹緲的霧”是   現象;
(2)“晶瑩的露”是   現象;
(3)“凝重的霜”是   現象;
(4)“消融的雪”是   現象。
【答案】(1)液化
(2)液化
(3)凝華
(4)熔化
【知識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
【解析】【分析】(1)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成液態,液化要放熱;
(2)凝華指物質由氣態直接轉變成固態,凝華要放熱;
(3)熔化指物質由固態轉變成液態,熔化要吸熱。
【解答】(1)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2)露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3)霜是凝華形成的;
(4)雪消融是熔化過程。
27.(2024七下·海曙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后,決定探究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種類的關系。他們選擇了水和酒精進行如圖甲所示的實驗。
(1)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將A、B兩個容器放在同一通風的環境中,還需設置B組的溫度為   ℃。
(2)該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實驗過程,繪制了容器中水和酒精在蒸發時體積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其中C為酒精,D為水。據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環境中的濕度越大,水分蒸發得越慢,如果將A組的環境濕度調節為50%,請在圖乙中畫出容器中水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
【答案】(1)30
(2)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種類有關,在濕度、溫度、液體表面積大小相同時,酒精蒸發得比水快。
(3)
【知識點】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1)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
(2)根據酒精和水的體積﹣時間圖像分析,用時短的,就是蒸發快的;
(3)環境中的濕度越大,水分蒸發越慢,相同的水,用時就要越長。
【解答】(1)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
(2)根據酒精和水的體積﹣時間圖像分析,用時短的,就是蒸發快的;
(3)環境中的濕度越大,水分蒸發越慢,相同的水,用時就要越長。
28.(2024七下·海曙期中) 竹子高風亮節,常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睞,我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竹的“虛心,有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對竹子中氣體的成分展開了探究。
準備活動:收集竹子中的氣體。
先將竹子浸在水里,鉆個小孔,看到一串串氣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法收集到了幾瓶(瓶子容積均為200mL)氣體。
探究活動一:小蘭同學探究收集的竹子里的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①操作:向一瓶氣體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②實驗現象:   ;
③結論:竹子里的氣體中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動二:小立同學探究竹子里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他用一瓶氣體按乙裝置組裝并測定。
①液體C是濃度較大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較好的吸收二氧化碳氣體
②實驗結束時,松開止水夾,結果流入B瓶的水為6mL,竹子里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   。
③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小立測定的結果明顯小于真實的竹子里氣體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并指出“偏小”與前面的準備活動有關,你分析小立測定“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石灰水變渾濁;3%;收集時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探究活動一:根據二氧化碳的原理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進行分析。
探究活動二:②根據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進行分析。
③根據收集時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進行分析。
【解答】探究活動一:二氧化碳的原理為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根據結論竹子里的氣體中有二氧化碳,得出實驗現象:石灰水變渾濁;
探究活動二:②實驗結束時,松開止水夾,結果流入B瓶的水為6mL,竹子里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100%=3%;
③測定的結果明顯小于真實的竹子里氣體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并指出“偏小”與前面的準備活動有關,分析小立測定“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收集時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故答案為:探究活動一:石灰水變渾濁;
探究活動二:②3%;
③收集時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29.(2024七下·海曙期中)小科發現很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率有快有慢,他想:影響同種物質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根據生活經驗,以冰糖為例,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與冰糖顆粒大小有關
【猜想B】與水的溫度高低有關
【猜想C】與是否攪拌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下表是他在探究過程中記錄的實驗數據。
實驗序號 顆粒大小 水的溫度 實驗現象
① 0.5g塊狀冰糖 100mL、10℃的水 緩慢溶解
② 0.5g塊狀冰糖 100mL、80℃的水 較快溶解
③ 0.5g粉末狀冰糖 100mL、80℃的水 快速溶解
(1)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驗證猜想   (填字母)
(2)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
(3)如果要驗證猜想C,應如何設計實驗?   。
【答案】(1)B
(2)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在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加入100 mL相同溫度的水,再同時向燒杯中各加入一藥匙塊狀冰糖,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內的液體,觀察兩燒杯中冰糖溶解的快慢
【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 控制變量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
【解答】(1)實驗①和實驗②溫度不同, 通過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可驗證溫度對同種物質溶解速率的影響,即猜想B;
(2) 比實驗②和實驗③ 冰糖顆粒大小不同,粉末狀溶解更快, 通過對比實驗②和實驗③的實驗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當水溫等其他條件一定時,冰糖的顆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 如果要驗證猜想C,設計實驗應該其他條件相同,一個實驗攪拌,一個實驗不攪拌。
30.(2024七下·海曙期中)如圖是小科同學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20%的蔗糖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
(1)本實驗中,要準確稱取蔗糖   g。
(2)用如圖所示的序號表示配制該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⑤   。
(3)在配制溶液時,下列選項中的情況會使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大的是____。
A.蔗糖中含雜質
B.稱量時蔗糖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但沒有使用游碼
C.使用量筒取水時,俯視讀數
D.轉移已配好的溶液時,有少量溶液濺出
【答案】(1)40
(2)③①④②
(3)C
【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驟,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可能是溶質質量偏大或溶劑質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這兩個方面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20%的蔗糖溶液,稱取蔗糖的質量=200g×20%=40g。
(2)配制200g質量分數為20%的蔗糖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蔗糖和水的質量,再稱量所需的蔗糖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正確操作順序為⑤③①④②。
(3)A、蔗糖中含雜質,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的質量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小,故選項錯誤。
B、稱量時蔗糖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但沒有使用游碼,不影響稱量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C、使用量筒取水時,俯視讀數,讀數比實際液體體積大,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則使溶質質量分數偏大,故選項正確。
D、轉移已配好的溶液時,有少量溶液濺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故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C。
31.(2024七下·海曙期中)將80g硝酸鉀全部溶于320g水中,將所得溶液平均分成4份,那么:
(1)第一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欲使第二份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變為5%,需加水   g
(3)若保持溫度不變,分別將100g和150g的兩份食鹽的飽和溶液各蒸發10g水,析出晶體的質量分別為和,則   (填“>”或“<”或“=”)
【答案】(1)質量分數等于
(2)設加水質量為m,
(3)=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溶質質量分數等于溶液質量除以溶質質量,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 飽和溶液各蒸發溶劑依然為飽和溶液,質量分數不變。
【解答】(3) 析出晶體和蒸發的溶劑構成飽和溶液,由于等溫下,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所以析出晶體的質量相等。
32.(2024七下·海曙期中)如圖所示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由圖可知:
(1)20℃時,A物質的溶解度   C物質的溶解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0℃時,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飽和溶液,其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   。
(3)20℃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50℃時,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
【答案】(1)等于
(2)1:3
(3)B>A>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
【解答】(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20℃時,A物質的溶解度等于C物質的溶解度;
(2)50℃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飽和溶液,只能溶解25g,其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25g:(25g+50g)=1:3;
(3)20℃時,B物質的溶解度最大,A、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50℃時,A、B物質的溶解度增大,溶質、溶劑質量不變,C物質的溶解度減小,應該按照50℃時的溶解度計算,所以所得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B>A>C。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庆云县| 大理市| 抚宁县| 伊通| 瑞昌市| 马龙县| 玉田县| 阜南县| 通许县| 砀山县| 肇东市| 浑源县| 离岛区| 华坪县| 礼泉县| 茂名市| 开鲁县| 万山特区| 阳朔县| 颍上县| 宁陕县| 丰城市| 靖远县| 元朗区| 克东县| 中山市| 聂拉木县| 丰城市| 鹤峰县| 武隆县| 昂仁县| 崇明县| 买车| 广平县| 罗江县| 新密市| 新乐市| 陇西县| 金寨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