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節低碳生活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節低碳生活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節低碳生活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的增加,導致溫室效應加重。下列做法不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 B.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
C.積極種草植樹,增大綠化面積 D.及時清理垃圾,維護環境衛生
2. 當今社會倡導“低碳生活”?!暗吞忌睢敝械摹暗吞肌笔侵?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質
B.盡量減少含碳物質的排放和浪費
C.停止含碳物質的開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3. 6月 5日是世界環境日,2014年中國的主題是“向污染宣戰”。下列人類活動不利于改善環境的是(  )。
A.大力開發森林資源,提供更多的木材
B.發展生態農業,提高生物廢棄物的利用效率
C.推廣生物防治,減少殺蟲劑的使用
D.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減少尾氣排放
4.(2024九下·義烏開學考)科學家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從上世紀50年代的315ppm升至本世紀初的370ppm,所以倡導低碳生活,要求從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br/>A.外出就餐,經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B.放學回家,及時關閉教室用電設備
C.打掃衛生,過期廢舊書籍焚燒處理
D.逢年過節,燃放煙花爆竹增強氣氛
5.”綠色生活”是一種健康、環保、節能的生活理念,下列行為中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
A.洗手后及時擰緊水龍頭
B.廢舊電池回收利用
C.將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6.(2022九下·義烏期中)2022 年北京冬奧會以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為承辦理念,應用了許多綠色環保的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下列設計或舉措沒有本現想色環保理眾的是( ?。?br/>A. 冬奧主火炬以“微火”替代傳統火炬,減少了燃料消耗
B.場館100%以綠電代替火力發電,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C.賽區植物采取就地就近等措施保護,同步開展生態修復
D.冰墩墩融合熊貓形象的冰晶殼,體現冬季冰雪運動特點
7.(2022九下·舟山月考)習近平主席強調: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下列措施會引起環境污染的是(  )
A.大量直接焚燒生活垃圾
B.用人畜糞便等廢棄物制得甲烷作燃料
C.將煤脫硫后再綜合利用
D.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
8.(2022九下·舟山月考)“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生活垃圾提倡分類處理,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飲料罐、礦泉水瓶等應放入的垃圾桶是(  )
A. B.
C. D.
9.(2021九下·浙江期末)2018年第49個世界地球日活動主題“珍惜自然資源,呵護美麗國土——講好我們的地球故事”。保護地球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下列舉措違背該主題的是( ?。?br/>A.某些工業廢水經處理后再進行循環使用
B.積極開發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
C.為除瓜果蔬菜等農作物的蟲害,推廣使用劇毒農藥
D.提倡騎自行車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10.(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7.4 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2009年3月19日,中國國際節能減排與新能源科技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展會集中展示了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的重大成果,以推動全社會關注、重視節能減排和新能源開發工作。節能減排( ?。?br/>①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資源短缺的嚴峻問題②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舉措③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道德與法律的約束,還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④有利于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文明的和諧社會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題
11. 以下是我國關于空氣的污染指數與質量級別、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表:
空氣污染指數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氣質量狀況 優 良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氣質量級別 I Ⅱ Ⅲ Ⅳ V
(1)某地某日公布的空氣污染指數為76~84,根據以上信息判斷該地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是   和   。
(2) 產生二氧化硫的污染源是   。
(3)減少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措施有   。大氣中   等污染物增多,是產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4)汽車尾氣(含有CO、SO2 與NO2等物質)是城市空氣污染物,控制城市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方法是   (填序號)。
① 開發新能源 ② 使用電動車 ③ 植樹造林 ④ 戴呼吸面具
12. 如圖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簡圖。
(1)圖甲中,轉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圖乙中,轉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的重要反應之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上述反應中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但得到的產物卻完全不同,原因是   。
13. 在碳循環中,綠色植物通過   作用,使大氣中的碳進入生物體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導“   ”,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14.(2024九下·溫州開學考)為了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中國正在加快氫能、新能源汽車等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為宜居地球和綠色地球貢獻中國力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單質硼(B)可與水反應制取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B+6H2O2B(OH)3+3H2↑,該化學反應屬于   反應(填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2)合金Mg2Cu是一種潛在的儲氫材料,該合金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吸收氫氣發生反應:2Mg2Cu+3H23MgH2+MgCu2。MgH2固體與水混合,會反應生成Mg(OH)2并釋放出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目前大多新能源電動汽車使用鋰電池驅動。鋰電池中的正極材料之一為LiFePO4,已知LiFePO4中Li和P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價和+5價,則Fe的化合價為   價。
15.(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3.2 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和氧循環 )低碳經濟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念的更新。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為主要特征,以較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經濟發展模式。請問: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   。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____(填字母)。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
B.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C.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
D.優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3)最近有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構想:把空氣吹入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生成物中提取出來,再經過化學反應轉化為有機物質,從而實現碳循環?!熬G色自由”構想技術流程如下:
在合成塔中,若氣體X是H2,反應生成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16.(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3.2 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和氧循環 )如圖是自然界碳的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來源途徑有   (任寫一點)。
(2)任何物質都有兩面性,二氧化碳對人類的正面影響是促進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影響有   (任寫一點)。
(3)人類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兩個方向:一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請寫出一條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徑:   。
三、實驗探究題
17.(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第2章 地球的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 單元試卷)下面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
(2)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可以循環利用,而能量只能單向流動。能量只能單向流動的原因是   。
(3)2016年4月22日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意義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70多個國家在聯合國簽署了全球性的氣候新協議——《巴黎協定》,要求于本世紀下半葉實現碳的凈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減少途徑   (用圖中序號表示)的碳排放量。
(4)作為簽約國,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發展與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應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號)。
①購物時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選擇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換、捐贈舊的書籍和衣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低碳生活;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垃圾中的有機物在腐生細菌、真菌的作用下,會分解成二氧化碳、無機鹽等,吸收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煤炭等有機物的燃燒量,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解答】A、開發風能、太陽能源等新型能源,可減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不符合題意。
B、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不符合題意。
C、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不符合題意。
D、及時清理垃圾,維護環境衛生,有利于改善環境,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如果將垃圾焚燒,會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如果將垃圾掩埋,腐生細菌和真菌會分解垃圾中的有機物,生成二氧化碳、無機鹽等,二氧化碳也會排放到大氣中,因此,該做法不能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符合題意。
故選:D。
2.【答案】B
【知識點】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
【解答】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質是不現實的,我們的周圍到處是含碳物質,A不符合題意;
B、盡量減少含碳物質的排放和浪費,符合“低碳生活”的原則,B符合題意;
C、停止含碳礦物的開采和加工,這是不現實的,因為有很多的礦物中都含有碳,不利于工業生產。C不符合題意;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是不現實的,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的替代煤炭、石油的新型能源。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答案】A
【知識點】人口增長及其對資源與環境的影響;環保與節能措施;能源合理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對于環境造成破壞或者污染,對于人類自身生存也是不利的。
【解答】A、大力開發森林資源會造成植被覆蓋率降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不利于改善生態環境,A正確;
B、發展生態農業,提高生物廢棄物的利用率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B錯誤;
C、推廣生物防治,減少殺蟲劑的使用,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C錯誤;
D、選擇公交出行,減少尾氣排放,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D錯誤。
故選:A
4.【答案】B
【知識點】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低碳生活,其實就是節約能源,減小化石能源消耗,減小環境污染,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 A.外出就餐,經常使用一次性木筷,會增大對樹木的砍伐,故A不合題意;
B.放學回家,及時關閉教室用電設備,可以節約電能,故B符合題意;
C.打掃衛生,過期廢舊書籍焚燒處理,會增大環境污染,故C不合題意;
D.逢年過節,燃放煙花爆竹增強氣氛,會增大大氣污染,故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答案】C
【知識點】低碳生活;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 踐行綠色生活將不斷強化美麗中國建設的綠色主色調。自然是人類的生存之基,也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對自然無休止的破壞性利用,最終都將遭到自然無情的報復。建設美麗中國要求重構人與自然的關系,確保以綠色生活的方式實現和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踐行綠色生活,就是要求我們在生產、生活和消費過程中,不斷調適與自然的關系,對自然持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規律,保護自然,走綠色發展之路,真正做到與自然和諧共生,維護自然的綠色之本。
【解答】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會污染地下水,不符合”綠色生活”理念。
故答案為:C
6.【答案】D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環保理念解答。
【解答】A: 冬奧主火炬以“微火”替代傳統火炬,減少了燃料消耗,符合環保理念。
B:場館100%以綠電代替火力發電,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符合環保理念。
C:賽區植物采取就地就近等措施保護,同步開展生態修復,符合環保理念。
D:冰墩墩融合熊貓形象的冰晶殼,體現冬季冰雪運動特點,與環保無關。
故選D。
7.【答案】A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
【解析】【分析】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破壞,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或由于人為的因素,環境受到有害物質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長繁殖和人類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響。)由于人為因素使環境的構成或狀態發生變化,環境素質下降,從而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現象。
【解答】A:大量直接焚燒生活垃圾,會污染大氣,屬于環境污染。
B:用人畜糞便等廢棄物制得甲烷作燃料,甲烷燃燒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無污染。
C:將煤脫硫后再綜合利用,無污染。
D: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無污染。
故選A。
8.【答案】A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2.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
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4.其他垃圾又稱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解答】飲料罐、礦泉水瓶等是塑料或者金屬材質的,屬于可回收的材料。
故選A。
9.【答案】C
【知識點】人口增長及其對資源與環境的影響;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保護環境包括防止污染、防止破壞、自然保護,全球環境問題:1、氣候變暖,2、臭氧層破壞,3、生物多樣性減少,4、酸雨危害,5、森林銳減,6、土地堿化,7、大氣污染,8、水體污染
9、固體廢物污染,10、白色污染。
【解答】A、某些工業廢水經處理后再進行循環使用,能夠節約水資源,A不符合題意;
B、積極開發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能夠節約化石能源,保護環境,B不符合題意;
C、由于推廣使用劇毒農藥會污染土地,污染環境,因此此舉措違背該主題,C符合題意;
D、提倡騎自行車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減少空氣污染,保護環境,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0.【答案】D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
【解答】節能減排有利于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文明的和諧社會,節能減排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舉措,節能減排的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道德與法律的約束,還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1.【答案】(1)Ⅱ;良
(2)礦物燃料的燃燒
(3)植樹造林;SO2
(4)①②③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空氣質量指數來表示??諝赓|量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污染越嚴重,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明顯。清新的空氣,空氣質量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濁的空氣,空氣質量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解答】(1) 某地某日公布的空氣污染指數為76~84,根據表中信息可知該地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是Ⅱ和良。
(2)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在燃燒過程中,燃料中的硫化物(如硫化氫、硫化鐵等)會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硫。這些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氣中,是主要的二氧化硫污染源。
(3)樹木可以吸收空氣中的顆粒物,減少空氣污染。此外,樹木還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改善空氣質量。 減少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措施有植樹造林。大氣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增多,是產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過高造成。
(4)汽車尾氣是城市空氣污染物,控制城市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方法是開發新能源代替汽油,使用電動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植樹造林吸附有害氣體,降低環境污染,①②③正確;帶呼吸面具,不能控制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的污染,④錯誤。
12.【答案】(1)CO2+ H2O ═ H2CO3
(2)
(3)反應條件不同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
【解答】(1)轉化1的過程是水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的碳酸,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O2+ H2O ═ H2CO3。
(2)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上述反應中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但得到的產物卻完全不同,原因是反應條件不同。
13.【答案】光合;低碳生活
【知識點】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生物的呼吸等生理活動要消耗能量,因此能量的流動逐級遞減;物質循環的基礎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實現物質從無機環境到有機環境的循環,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使大氣中的碳進入生物體內。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如葡萄糖)和氧氣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滿足了植物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還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和能量來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導“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通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以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從而減緩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
14.【答案】(1)置換
(2)MgH2+2H2O═Mg(OH)2+2H2↑;
(3)+2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據單質硼(B)可與水反應制取氫氣,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題意,MgH2固體與水混合,會反應生成Mg(OH)2并釋放出H2,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單質硼(B)可與水反應制取氫氣,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MgH2固體與水混合,會反應生成Mg(OH)2并釋放出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H2+2H2O═Mg(OH)2+2H2↑。
(3)LiFePO4中Li和P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價和+5價,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5)+(-2)×4=0,則x=+2價。
15.【答案】(1)植物光合作用
(2)B
(3)3H2+CO2 CH3OH+H2O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低碳經濟”理念是減少含碳物質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的意義即可。
(2)根據題目信息所給的化學方程式,K2CO3在吸收池發生的反應中作反應物,在分解池發生的反應中是生成物;根據題意分析反應物是氫氣與二氧化碳,而生成物是CH30H和H2O.
【解答】(1)燃燒化石燃料、汽車尾氣排放,工業廢氣排放等,都會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大力發展火力發電需要燃燒大量的化石燃料,產生大量的含碳物質,與低碳經濟的理念相背而馳,B符合題意。
(3)從圖示看出二氧化碳與碳酸鉀能反應生成碳酸氫鉀,它分解應該是此反應的可逆過程,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HCO3=K2CO3+H2O+CO2↑;從敘述中可以看出反應物是氫氣與二氧化碳;生成物是CH3OH和H2O,其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3H2+CO2 CH3OH+H2O。
故答案為:(1)植物光合作用(2)B(3)3H2+CO2 CH3OH+H2O
16.【答案】(1)化石燃料燃燒(或動植物的呼吸等,合理即可)
(2)會導致溫室效應(合理即可)
(3)植樹造林(合理即可)
【知識點】化石能源;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從自然界的碳循環原因和減緩溫室效應方法切入。
【解答】(1)根據圖片信息,自然界CO2的來源途徑有化石(或礦物)燃料燃燒和動植物呼吸等。
(2)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溫室氣體,此外還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這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3)植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因此是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
故答案為:(1)化石燃料燃燒(或動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溫室效應(合理即可)(3)植樹造林(合理即可)
17.【答案】(1)光合作用
(2)大部分能量在流動過程中以熱的形式散失
(3)④
(4)②③④
【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光合作用的原理;低碳生活;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可見光合作用就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的過程。
(2)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流動是沿食物鏈逐級遞減的,單向的,不循環。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解答】(1)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能夠制造有機物,動物以植物為食,屬于消費者,因此圖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
(2)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傳遞(流入下一營養級,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過程. 下一營養級的能量來源于上一營養級,各營養級的能量有三個去向:①該生物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營養級③流入分解者.營養級越多,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營養級越高,儲能越少,個體數量越少.因此,在生態系統中,對生物的個體數量起決定作用的是生態系統中的能量;這就決定了:大多數食物鏈一般只有3-4個營養級。一般地說:輸入到下一營養級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營養級,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動是沿食物鏈逐級遞減的,單向的,不循環。
(3)由于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旱澇等災害頻繁,所以生活中要減少少煤、石油的用量,那么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減少途徑④的碳排放量。
(4)“低碳”是指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交換、捐贈舊的書籍和衣物,可以減少森林的砍伐,符合低碳要求,選擇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能夠減少空氣污染,故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是②③④。
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2)大部分能量在流動過程中以熱的形式散失(3)④(4)②③④
1 / 1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節低碳生活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的增加,導致溫室效應加重。下列做法不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 B.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
C.積極種草植樹,增大綠化面積 D.及時清理垃圾,維護環境衛生
【答案】D
【知識點】低碳生活;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垃圾中的有機物在腐生細菌、真菌的作用下,會分解成二氧化碳、無機鹽等,吸收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煤炭等有機物的燃燒量,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解答】A、開發風能、太陽能源等新型能源,可減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不符合題意。
B、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不符合題意。
C、植樹種草,擴大綠化面積,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不符合題意。
D、及時清理垃圾,維護環境衛生,有利于改善環境,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如果將垃圾焚燒,會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如果將垃圾掩埋,腐生細菌和真菌會分解垃圾中的有機物,生成二氧化碳、無機鹽等,二氧化碳也會排放到大氣中,因此,該做法不能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符合題意。
故選:D。
2. 當今社會倡導“低碳生活”?!暗吞忌睢敝械摹暗吞肌笔侵?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質
B.盡量減少含碳物質的排放和浪費
C.停止含碳物質的開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答案】B
【知識點】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
【解答】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質是不現實的,我們的周圍到處是含碳物質,A不符合題意;
B、盡量減少含碳物質的排放和浪費,符合“低碳生活”的原則,B符合題意;
C、停止含碳礦物的開采和加工,這是不現實的,因為有很多的礦物中都含有碳,不利于工業生產。C不符合題意;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是不現實的,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的替代煤炭、石油的新型能源。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 6月 5日是世界環境日,2014年中國的主題是“向污染宣戰”。下列人類活動不利于改善環境的是(  )。
A.大力開發森林資源,提供更多的木材
B.發展生態農業,提高生物廢棄物的利用效率
C.推廣生物防治,減少殺蟲劑的使用
D.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減少尾氣排放
【答案】A
【知識點】人口增長及其對資源與環境的影響;環保與節能措施;能源合理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對于環境造成破壞或者污染,對于人類自身生存也是不利的。
【解答】A、大力開發森林資源會造成植被覆蓋率降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不利于改善生態環境,A正確;
B、發展生態農業,提高生物廢棄物的利用率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B錯誤;
C、推廣生物防治,減少殺蟲劑的使用,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C錯誤;
D、選擇公交出行,減少尾氣排放,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D錯誤。
故選:A
4.(2024九下·義烏開學考)科學家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從上世紀50年代的315ppm升至本世紀初的370ppm,所以倡導低碳生活,要求從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br/>A.外出就餐,經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B.放學回家,及時關閉教室用電設備
C.打掃衛生,過期廢舊書籍焚燒處理
D.逢年過節,燃放煙花爆竹增強氣氛
【答案】B
【知識點】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低碳生活,其實就是節約能源,減小化石能源消耗,減小環境污染,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 A.外出就餐,經常使用一次性木筷,會增大對樹木的砍伐,故A不合題意;
B.放學回家,及時關閉教室用電設備,可以節約電能,故B符合題意;
C.打掃衛生,過期廢舊書籍焚燒處理,會增大環境污染,故C不合題意;
D.逢年過節,燃放煙花爆竹增強氣氛,會增大大氣污染,故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綠色生活”是一種健康、環保、節能的生活理念,下列行為中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
A.洗手后及時擰緊水龍頭
B.廢舊電池回收利用
C.將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答案】C
【知識點】低碳生活;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 踐行綠色生活將不斷強化美麗中國建設的綠色主色調。自然是人類的生存之基,也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對自然無休止的破壞性利用,最終都將遭到自然無情的報復。建設美麗中國要求重構人與自然的關系,確保以綠色生活的方式實現和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踐行綠色生活,就是要求我們在生產、生活和消費過程中,不斷調適與自然的關系,對自然持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規律,保護自然,走綠色發展之路,真正做到與自然和諧共生,維護自然的綠色之本。
【解答】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會污染地下水,不符合”綠色生活”理念。
故答案為:C
6.(2022九下·義烏期中)2022 年北京冬奧會以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為承辦理念,應用了許多綠色環保的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下列設計或舉措沒有本現想色環保理眾的是( ?。?br/>A. 冬奧主火炬以“微火”替代傳統火炬,減少了燃料消耗
B.場館100%以綠電代替火力發電,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C.賽區植物采取就地就近等措施保護,同步開展生態修復
D.冰墩墩融合熊貓形象的冰晶殼,體現冬季冰雪運動特點
【答案】D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環保理念解答。
【解答】A: 冬奧主火炬以“微火”替代傳統火炬,減少了燃料消耗,符合環保理念。
B:場館100%以綠電代替火力發電,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符合環保理念。
C:賽區植物采取就地就近等措施保護,同步開展生態修復,符合環保理念。
D:冰墩墩融合熊貓形象的冰晶殼,體現冬季冰雪運動特點,與環保無關。
故選D。
7.(2022九下·舟山月考)習近平主席強調: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下列措施會引起環境污染的是( ?。?br/>A.大量直接焚燒生活垃圾
B.用人畜糞便等廢棄物制得甲烷作燃料
C.將煤脫硫后再綜合利用
D.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
【答案】A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
【解析】【分析】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破壞,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或由于人為的因素,環境受到有害物質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長繁殖和人類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響。)由于人為因素使環境的構成或狀態發生變化,環境素質下降,從而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現象。
【解答】A:大量直接焚燒生活垃圾,會污染大氣,屬于環境污染。
B:用人畜糞便等廢棄物制得甲烷作燃料,甲烷燃燒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無污染。
C:將煤脫硫后再綜合利用,無污染。
D: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無污染。
故選A。
8.(2022九下·舟山月考)“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生活垃圾提倡分類處理,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飲料罐、礦泉水瓶等應放入的垃圾桶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2.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
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4.其他垃圾又稱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解答】飲料罐、礦泉水瓶等是塑料或者金屬材質的,屬于可回收的材料。
故選A。
9.(2021九下·浙江期末)2018年第49個世界地球日活動主題“珍惜自然資源,呵護美麗國土——講好我們的地球故事”。保護地球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下列舉措違背該主題的是( ?。?br/>A.某些工業廢水經處理后再進行循環使用
B.積極開發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
C.為除瓜果蔬菜等農作物的蟲害,推廣使用劇毒農藥
D.提倡騎自行車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答案】C
【知識點】人口增長及其對資源與環境的影響;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保護環境包括防止污染、防止破壞、自然保護,全球環境問題:1、氣候變暖,2、臭氧層破壞,3、生物多樣性減少,4、酸雨危害,5、森林銳減,6、土地堿化,7、大氣污染,8、水體污染
9、固體廢物污染,10、白色污染。
【解答】A、某些工業廢水經處理后再進行循環使用,能夠節約水資源,A不符合題意;
B、積極開發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能夠節約化石能源,保護環境,B不符合題意;
C、由于推廣使用劇毒農藥會污染土地,污染環境,因此此舉措違背該主題,C符合題意;
D、提倡騎自行車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減少空氣污染,保護環境,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0.(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7.4 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2009年3月19日,中國國際節能減排與新能源科技博覽會在北京開幕。展會集中展示了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的重大成果,以推動全社會關注、重視節能減排和新能源開發工作。節能減排(  )
①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資源短缺的嚴峻問題②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舉措③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道德與法律的約束,還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④有利于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文明的和諧社會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
【解答】節能減排有利于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文明的和諧社會,節能減排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舉措,節能減排的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道德與法律的約束,還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二、填空題
11. 以下是我國關于空氣的污染指數與質量級別、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表:
空氣污染指數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氣質量狀況 優 良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氣質量級別 I Ⅱ Ⅲ Ⅳ V
(1)某地某日公布的空氣污染指數為76~84,根據以上信息判斷該地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是   和   。
(2) 產生二氧化硫的污染源是   。
(3)減少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措施有   。大氣中   等污染物增多,是產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4)汽車尾氣(含有CO、SO2 與NO2等物質)是城市空氣污染物,控制城市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方法是   (填序號)。
① 開發新能源 ② 使用電動車 ③ 植樹造林 ④ 戴呼吸面具
【答案】(1)Ⅱ;良
(2)礦物燃料的燃燒
(3)植樹造林;SO2
(4)①②③
【知識點】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空氣質量指數來表示??諝赓|量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污染越嚴重,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明顯。清新的空氣,空氣質量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濁的空氣,空氣質量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解答】(1) 某地某日公布的空氣污染指數為76~84,根據表中信息可知該地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是Ⅱ和良。
(2)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在燃燒過程中,燃料中的硫化物(如硫化氫、硫化鐵等)會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硫。這些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氣中,是主要的二氧化硫污染源。
(3)樹木可以吸收空氣中的顆粒物,減少空氣污染。此外,樹木還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改善空氣質量。 減少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措施有植樹造林。大氣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增多,是產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過高造成。
(4)汽車尾氣是城市空氣污染物,控制城市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方法是開發新能源代替汽油,使用電動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植樹造林吸附有害氣體,降低環境污染,①②③正確;帶呼吸面具,不能控制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的污染,④錯誤。
12. 如圖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簡圖。
(1)圖甲中,轉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圖乙中,轉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的重要反應之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上述反應中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但得到的產物卻完全不同,原因是   。
【答案】(1)CO2+ H2O ═ H2CO3
(2)
(3)反應條件不同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
【解答】(1)轉化1的過程是水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的碳酸,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O2+ H2O ═ H2CO3。
(2)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上述反應中兩個反應的反應物相同,但得到的產物卻完全不同,原因是反應條件不同。
13. 在碳循環中,綠色植物通過   作用,使大氣中的碳進入生物體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導“   ”,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答案】光合;低碳生活
【知識點】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生物的呼吸等生理活動要消耗能量,因此能量的流動逐級遞減;物質循環的基礎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實現物質從無機環境到有機環境的循環,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使大氣中的碳進入生物體內。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如葡萄糖)和氧氣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滿足了植物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還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和能量來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導“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通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以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從而減緩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
14.(2024九下·溫州開學考)為了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中國正在加快氫能、新能源汽車等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為宜居地球和綠色地球貢獻中國力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單質硼(B)可與水反應制取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B+6H2O2B(OH)3+3H2↑,該化學反應屬于   反應(填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2)合金Mg2Cu是一種潛在的儲氫材料,該合金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吸收氫氣發生反應:2Mg2Cu+3H23MgH2+MgCu2。MgH2固體與水混合,會反應生成Mg(OH)2并釋放出H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目前大多新能源電動汽車使用鋰電池驅動。鋰電池中的正極材料之一為LiFePO4,已知LiFePO4中Li和P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價和+5價,則Fe的化合價為   價。
【答案】(1)置換
(2)MgH2+2H2O═Mg(OH)2+2H2↑;
(3)+2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據單質硼(B)可與水反應制取氫氣,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題意,MgH2固體與水混合,會反應生成Mg(OH)2并釋放出H2,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單質硼(B)可與水反應制取氫氣,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MgH2固體與水混合,會反應生成Mg(OH)2并釋放出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H2+2H2O═Mg(OH)2+2H2↑。
(3)LiFePO4中Li和P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價和+5價,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5)+(-2)×4=0,則x=+2價。
15.(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3.2 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和氧循環 )低碳經濟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念的更新。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為主要特征,以較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經濟發展模式。請問: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   。
(2)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____(填字母)。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
B.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C.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
D.優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3)最近有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構想:把空氣吹入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生成物中提取出來,再經過化學反應轉化為有機物質,從而實現碳循環?!熬G色自由”構想技術流程如下:
在合成塔中,若氣體X是H2,反應生成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答案】(1)植物光合作用
(2)B
(3)3H2+CO2 CH3OH+H2O
【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低碳經濟”理念是減少含碳物質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的意義即可。
(2)根據題目信息所給的化學方程式,K2CO3在吸收池發生的反應中作反應物,在分解池發生的反應中是生成物;根據題意分析反應物是氫氣與二氧化碳,而生成物是CH30H和H2O.
【解答】(1)燃燒化石燃料、汽車尾氣排放,工業廢氣排放等,都會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大力發展火力發電需要燃燒大量的化石燃料,產生大量的含碳物質,與低碳經濟的理念相背而馳,B符合題意。
(3)從圖示看出二氧化碳與碳酸鉀能反應生成碳酸氫鉀,它分解應該是此反應的可逆過程,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HCO3=K2CO3+H2O+CO2↑;從敘述中可以看出反應物是氫氣與二氧化碳;生成物是CH3OH和H2O,其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3H2+CO2 CH3OH+H2O。
故答案為:(1)植物光合作用(2)B(3)3H2+CO2 CH3OH+H2O
16.(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3.2 自然界中的碳循環和氧循環 )如圖是自然界碳的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來源途徑有   (任寫一點)。
(2)任何物質都有兩面性,二氧化碳對人類的正面影響是促進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影響有   (任寫一點)。
(3)人類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兩個方向:一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請寫出一條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徑:   。
【答案】(1)化石燃料燃燒(或動植物的呼吸等,合理即可)
(2)會導致溫室效應(合理即可)
(3)植樹造林(合理即可)
【知識點】化石能源;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從自然界的碳循環原因和減緩溫室效應方法切入。
【解答】(1)根據圖片信息,自然界CO2的來源途徑有化石(或礦物)燃料燃燒和動植物呼吸等。
(2)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溫室氣體,此外還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這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3)植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因此是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
故答案為:(1)化石燃料燃燒(或動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溫室效應(合理即可)(3)植樹造林(合理即可)
三、實驗探究題
17.(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第2章 地球的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 單元試卷)下面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
(2)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可以循環利用,而能量只能單向流動。能量只能單向流動的原因是   。
(3)2016年4月22日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意義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70多個國家在聯合國簽署了全球性的氣候新協議——《巴黎協定》,要求于本世紀下半葉實現碳的凈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減少途徑   (用圖中序號表示)的碳排放量。
(4)作為簽約國,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發展與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應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號)。
①購物時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選擇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換、捐贈舊的書籍和衣物
【答案】(1)光合作用
(2)大部分能量在流動過程中以熱的形式散失
(3)④
(4)②③④
【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光合作用的原理;低碳生活;環保與節能措施
【解析】【分析】(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可見光合作用就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的過程。
(2)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流動是沿食物鏈逐級遞減的,單向的,不循環。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解答】(1)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能夠制造有機物,動物以植物為食,屬于消費者,因此圖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
(2)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傳遞(流入下一營養級,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過程. 下一營養級的能量來源于上一營養級,各營養級的能量有三個去向:①該生物呼吸作用散失 ②流入下一營養級③流入分解者.營養級越多,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營養級越高,儲能越少,個體數量越少.因此,在生態系統中,對生物的個體數量起決定作用的是生態系統中的能量;這就決定了:大多數食物鏈一般只有3-4個營養級。一般地說:輸入到下一營養級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營養級,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動是沿食物鏈逐級遞減的,單向的,不循環。
(3)由于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旱澇等災害頻繁,所以生活中要減少少煤、石油的用量,那么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減少途徑④的碳排放量。
(4)“低碳”是指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交換、捐贈舊的書籍和衣物,可以減少森林的砍伐,符合低碳要求,選擇自行車、公共交通出行能夠減少空氣污染,故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是②③④。
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2)大部分能量在流動過程中以熱的形式散失(3)④(4)②③④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大新县| 澎湖县| 黔东| 扶风县| 丘北县| 马山县| 塔河县| 涿州市| 咸丰县| 峨边| 昔阳县| 遂昌县| 忻城县| 河西区| 克什克腾旗| 牙克石市| 闸北区| 秭归县| 蓬安县| 桑日县| 陆良县| 永川市| 安丘市| 兴隆县| 重庆市| 襄城县| 邢台县| 康定县| 邢台市| 兴安县| 饶河县| 泉州市| 金阳县| 兰州市| 河西区| 克拉玛依市| 康保县| 额尔古纳市| 容城县|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