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4節非傳染病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4節非傳染病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4節非傳染病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下列行為習慣中,有利于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是 (  )
A.多吃高糖食物 B.多吃高蛋白食物
C.多吃高脂肪食物 D.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2. 下列關于“現代文明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降低“現代文明病”的發生
B.“現代文明病”都是中老年時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
C.多喝飲料、多吃補品可以預防“現代文明病”
D.肺結核、艾滋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被稱為“現代文明病”
3. 中國、美國、瑞典、西班牙的科學家們合作研究,發現了一種功能類似于胰島素的真菌化合物。這一發現為治療糖尿病的研究“開啟了一扇全新之門”,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將來只通過服藥就能進行治療,而不必注射胰島素。下列關于文中“真菌化合物”的推測,肯定錯誤的一項是(  )。
A.該化合物應該是蛋白質
B.該化合物應該是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
C.該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濃度的功能
D.該化合物應該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有機物
4. 引起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  )。
A.糖在體內過剩引起的
B.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C.一次性吃糖過多引起的
D.腎臟有病,不能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5. 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血糖濃度 B.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C.促進生長發育 D.升高血糖濃度
6.(2021九下·麗水月考)甲、乙、丙三人參加醫院體檢,在體檢時發現:甲的肝功能檢查結果是GPT(俗稱轉氨酶)明顯增多,而乙通過驗血發現血脂偏高,丙在色盲檢查時發現是紅綠色盲患者,這三人的健康所存在的問題分別屬于哪一方面的疾病?(  )
A.傳染病、遺傳病、心血管病 B.傳染病、心血管病、遺傳病
C.遺傳病、心血管病、傳染病 D.心血管病、傳染病、遺傳病
7.(2021九下·嘉興月考)《中國心血管病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遠高于包括癌癥、艾滋病在內的其他疾病。下列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臟和血管的病變引起的傳染病
B.為心肌細胞提供氧氣和養料的血管是心臟上的冠狀靜脈
C.心血管疾病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
D.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8.(浙教版九年級下學期科學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  )
A.冠狀動脈硬化
B.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應
C.冠狀動脈管腔變窄,血流量變小
D.膽固醇和脂肪類物質在冠狀動脈壁內堆積過多
9.(浙教版九年級下學期科學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小芳的爺爺患有糖尿病,小芳想買一些“好吃的”孝敬爺爺,她在市場上看到了如下的食品和水果,你覺得應該買(  )
A.西瓜和馬鈴薯 B.蜂蜜和南瓜
C.豆芽和青菜 D.芋頭和香蕉
10.(浙教版九年級下學期科學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目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
B.肝炎,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
C.心理不健康導致的疾病
D.車禍等非正常死亡
二、填空題
11. 如圖是引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的排列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從左到右影響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逐步   ,從而使得冠心病發病的可能性逐步   。
(2)從圖中可以看出,引發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兩大因素是   和   。
12.(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4.4 營養與健康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長較快。肥胖是指體內脂肪積累過多的一種狀態,它會影響身體健康。
(1)肥胖會增加患一些其他疾病的風險(如圖),圖中列舉的五種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島素不足引起的是   。
(2)某同學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g脂肪。打乒乓球時,該同學每小時消耗的脂肪約6g。那么,在相同條件下,該同學通過打乒乓球,約需   小時才能消耗完4.5g脂肪。
(3)據調查,我國3~17歲人群是糖類飲料的高消費群體,過多飲用糖類飲料也會導致肥胖,其原因是   。
1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2))目前,我國正面臨著嚴峻的青少年肥胖問題。糖尿病是肥胖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隨著青少年肥胖率的迅速升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年齡逐年降低。我國12至18歲的青少年中有1.9%的人患有糖尿病。請回答下列問題:
(1)脂肪在體內大量堆積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但從功能看,脂肪是人體內一種備用的   ;食物中的脂肪等有機物進入人體消化道后需在   的參與下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
(2)肥胖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有較大的關系。可能導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   (至少寫出兩項)。
(3)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會導致糖尿病,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   。
(4)過度肥胖往往造成血糖濃度過高。有人發現使用阿司匹林(一種消炎止痛藥)能夠改善肥胖者體內的血糖狀況,于是他們以過度肥胖的老鼠為實驗對象進行了研究,得到圖中所示結果,得出假設成立的結論。那么,你認為他們提出的假設是   ;他們對于實驗組與對照組老鼠的處理分別是   。
14.(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2))研究人員先給甲口服某激素,給乙注射同種同量的激素,然后測量甲、乙兩人的血糖含量,并繪制成曲線(如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內產生這種激素的部位是   。
(2)乙注射這種激素后,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3)比較甲、乙兩條曲線,表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   進行治療。
15.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我國營養學家將食物分成五類,并形象地設計成“平衡膳食寶塔”( 如圖 ),請結合圖回答問題:
(1)位于“寶塔”底層的米飯和面食是我們的主食,從營養成分看,含有較多的    .
(2)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青少年每天應比成人多攝取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即“寶塔”第    和    層的食物.
(3)李伯伯近期患了冠心病,你幫他分析一下,他在飲食中應盡量減少    層的食物,適當多吃    層的食物.
(4)請根據“寶塔”的建議,挑選下列食物中的3-4種,組成一份營養合理的午餐:   
面包 大米 牛奶 帶魚 豬肉 蘋果 油菜 蛋 鯽魚 黃瓜
三、實驗探究題
16.(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1))海鮮館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種貝類)炒九層塔(一種香料植物)”,媒體報道九層塔中含有黃樟素。小明看了報道以后:
①小明猜測微量黃樟素會導致癌癥。
②于是,他準備了兩組老鼠,一組長期喂含有微量黃樟素的食物,另一組喂正常的食物。
③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有患癌癥。
(1)上文中步驟①屬于科學探究方法中的(  )
A.提出問題 B. 作出假設
C.收集資料 D. 設計實驗方案
(2)步驟②采用的是探究活動中常用的   實驗,其變量是   。
(3)根據小明的實驗結果,說明他最初的假設是   (填“成立”或“不成立”)的。
(4)通過這個實驗的結果,能得出的結論是   。
17.老張在醫院體檢時發現患有“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醫生告訴他如不及時治療和注意飲食習慣,將會患冠心病之類的心血管疾病。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1)高血脂往往會引起    。
(2)下列食物中,老張應盡量多吃的是(  )
A.蔬菜 B.奶油 C.豬肉 D.花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于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解答】高糖、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產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產生。
故答案為:D。
2.【答案】A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現代文明病又稱為生活方式病、富貴病或慢性病等,并非由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而是一種由于生活上的壓力與緊張,以及營養的失調,再加以缺乏運動,長期積累而成的一類疾病。
【解答】A、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現代文明病”的發生,故A正確;
B、現代文明病不僅是中老年時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有很多年輕人因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患現代文明病,故B錯誤;
C、多喝飲料、多吃補品不僅不可以預防現代文明病,還可能導致現代文明病,故C錯誤;
D、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即是由細菌引起的,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屬于現代文明病,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3.【答案】A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糖尿病通常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般控制病情的方法有注射胰島素、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解答】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將來只通過服藥就能進行治療,而不必注射胰島素。下列關于文中“真菌化合物”的推測,肯定錯誤的一項是該化合物應該不是蛋白質,因為蛋白質在消化道中會被消化為氨基酸,失去作用,所以A錯誤;
故答案為:A
4.【答案】B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糖尿病通常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般控制病情的方法有注射胰島素、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解答】 引起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
故答案為:B
5.【答案】A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 糖尿病通常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般控制病情的方法有注射胰島素、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解答】 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濃度,甲狀腺激素主要是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生長激素主要促進生長發育;
故答案為:A
6.【答案】B
【知識點】常見的傳染病;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傳染病是有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解答】血液傳染病是指病原體通過吸血的動物進行傳播而引起的傳染病,甲的肝功能能檢查結果是GPT(俗稱轉氨酶)明顯增多,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乙的血脂偏高,屬于心血管疾病;色盲癥是遺傳基因導致的,屬于遺傳病。丙在色盲檢查時發現是紅綠色盲患者,色盲屬于X連鎖隱性遺傳病,患者不能正確區分紅綠顏色,決定此病的色盲基因是隱性的,位于X染色體上,屬于遺傳病。故這三人的健康所存在的問題分別屬于傳染病、心血管病、遺傳病,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7.【答案】C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心血管疾病是非傳染病,為心肌細胞提供氧氣和養料的血管是心臟上的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解答】A. 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臟和血管的病變引起的非傳染病,錯誤;
B.為心肌細胞提供氧氣和養料的血管是心臟上的冠狀動脈,錯誤;
C.心血管疾病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正確;
D.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錯誤;
故答案為:C.
8.【答案】D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根據冠心病的概念及其發病機理解題。
【解答】解: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是由于膽固醇和脂肪類物質在冠狀動脈壁內堆積過多,造成冠狀動脈管腔變窄,血流受阻,造成心肌暫時性缺血、缺氧,引起心絞痛;
故答案為:D。
9.【答案】C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根據糖尿病發病的機理及飲食注意點解題,糖尿病患者體內糖代謝紊亂,故應該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解答】解:A、西瓜和馬鈴薯,含糖量高,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B、蜂蜜和南瓜,含糖量高,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C、豆芽和青菜,含糖量低,適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D、芋頭和香蕉,含糖量高,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故答案為:C。
10.【答案】A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根據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知識解題。
【解答】解:在疾病中,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他們也稱為現代文明病。
故答案為:A。
11.【答案】(1)增多;增大
(2)吸煙;高膽固醇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1)具備的危險因素越多,得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
(2)吸煙和高膽固醇出現的次數最多,說明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從左到右,影響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逐步增大,從而導致冠心病的發病的可能性逐漸變大。
(2)由圖可知,吸煙和高膽固醇是引發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因素。
12.【答案】(1)糖尿病
(2)0.75
(3)體內多余的糖類會轉化為脂肪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
【解答】(1)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
(2);
(3)糖類攝入過多,超出人體需求時,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從而導致肥胖;
故答案為:(1)糖尿病;(2)0.75;(3)體內多余的糖類會轉化為脂肪。
13.【答案】(1)能源物質;酶
(2)膳食結構不合理、靜坐時間長
(3)調節血糖濃度
(4)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濃度;喂阿司匹林、正常喂養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不溶于水,需要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胰島素能夠調節糖的代謝,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
【解答】(1)脂肪堆積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但從功能上看,脂肪是體內的一種備用的能源物質,食物中的脂肪等有機物進入人體消化道后需要在酶的參與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
(2)可能導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膳食結構不合理、靜坐時間長;
(3)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糖尿病,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血糖濃度;
(4)從題目所給的信息可知,他們提出的假設是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濃度,他們對于實驗組與對照組老鼠的處理分別是:喂阿司匹林和正常喂養;
故答案為:(1)能源物質;酶;(2)膳食結構不合理、靜坐時間長;(3)調節血糖濃度;(4)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濃度;喂阿司匹林、正常喂養。
14.【答案】(1)胰島
(2)胰島素能促進血糖分解或合成糖原
(3)注射胰島素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胰島素可以調節糖的代謝,能夠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從而降低血糖的濃度。
【解答】(1)胰島素是人的用胰島分泌的;
(2)乙注射胰島素后,血糖含量下降是因為胰島素能促進血糖分解或合成糖原;
(3)甲、乙兩條曲線,表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
故答案為:(1)胰島;(2)胰島素能促進血糖分解或合成糖原;(3)注射胰島素。
15.【答案】(1)糖類
(2)3;4
(3)第5;第2
(4)大米、油菜、帶魚、蛋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平衡”是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的量要適合,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
圖中的第一層谷類中主要含有淀粉,第二層蔬菜水果中主要含有維生素,第三層魚、肉、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質,第四層奶類和豆類中主要含有蛋白質,第五層油脂類主要含有脂肪.
【解答】解:(1)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糖類,因此要滿足糖類的供應,飲食中要吃較大比例的谷類食品.
(2)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構成各種酶、抗體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兒童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應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表3層、4層的食物,以保證生長發育.
(3)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飲食中應減少油脂類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即少吃第5層的食物,多吃第2層的食物.
(4)要達到合理營養,必須合理調配膳食,滿足對各種營養素的要求;科學搭配食物,按比例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不挑食、不偏食,按時進餐.
根據“寶塔”的建議,組成一份營養合理的午餐是:大米、油菜、帶魚、蛋.
16.【答案】(1)B
(2)對照;食物是否含黃樟素
(3)不成立
(4)黃樟素不會導致癌癥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根據科學探究實驗的原則:①對照原則;②單一變量原則知識解題。
【解答】解:(1)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方案、實施實驗、得出結論、總結交流。上文中步驟①是對微量黃樟素是否會導致癌癥的肯定猜測,屬于科學探究方法中的作出假設;
(2)步驟②采用的是探究活動中常用的分組對照實驗,其變量是食物中是否含黃樟素;
(3)根據小明的實驗結果,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有患癌癥;說明他最初的假設是不成立的;
(4)通過這個實驗的結果,能得出的結論是黃樟素不會導致癌癥。
故答案為:(1)B;(2)對照、食物是否含黃樟素;(3)不成立;(4)黃樟素不會導致癌癥。
17.【答案】(1)動脈硬化,誘發心血管疾病
(2)A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健康的含義與提高健康水平;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1)結合動脈硬化的成因進行分析;
(2)從有利于減少酯類物質的攝入分析;
【解答】(1)血液中脂肪類物質會在動脈壁上沉積,使得脂肪和膽固醇水平高的人,動脈壁會逐漸增厚,彈性降低,使血流量減少,形成動脈硬化從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
(2)食用低脂類食物可以減少血液中脂肪類物質的沉積,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蔬菜富含纖維素等,應該盡量多吃;而奶油 、豬肉 、花生含有較多的脂肪,應該少吃。
故答案為:(1)動脈硬化,誘發心血管疾病
(2)A
1 / 1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4節非傳染病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下列行為習慣中,有利于減少心血管疾病的是 (  )
A.多吃高糖食物 B.多吃高蛋白食物
C.多吃高脂肪食物 D.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答案】D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于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解答】高糖、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產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產生。
故答案為:D。
2. 下列關于“現代文明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降低“現代文明病”的發生
B.“現代文明病”都是中老年時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
C.多喝飲料、多吃補品可以預防“現代文明病”
D.肺結核、艾滋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被稱為“現代文明病”
【答案】A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現代文明病又稱為生活方式病、富貴病或慢性病等,并非由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而是一種由于生活上的壓力與緊張,以及營養的失調,再加以缺乏運動,長期積累而成的一類疾病。
【解答】A、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現代文明病”的發生,故A正確;
B、現代文明病不僅是中老年時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有很多年輕人因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患現代文明病,故B錯誤;
C、多喝飲料、多吃補品不僅不可以預防現代文明病,還可能導致現代文明病,故C錯誤;
D、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即是由細菌引起的,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屬于現代文明病,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3. 中國、美國、瑞典、西班牙的科學家們合作研究,發現了一種功能類似于胰島素的真菌化合物。這一發現為治療糖尿病的研究“開啟了一扇全新之門”,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將來只通過服藥就能進行治療,而不必注射胰島素。下列關于文中“真菌化合物”的推測,肯定錯誤的一項是(  )。
A.該化合物應該是蛋白質
B.該化合物應該是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
C.該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濃度的功能
D.該化合物應該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有機物
【答案】A
【知識點】食物的消化與吸收;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糖尿病通常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般控制病情的方法有注射胰島素、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解答】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將來只通過服藥就能進行治療,而不必注射胰島素。下列關于文中“真菌化合物”的推測,肯定錯誤的一項是該化合物應該不是蛋白質,因為蛋白質在消化道中會被消化為氨基酸,失去作用,所以A錯誤;
故答案為:A
4. 引起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  )。
A.糖在體內過剩引起的
B.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C.一次性吃糖過多引起的
D.腎臟有病,不能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答案】B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糖尿病通常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般控制病情的方法有注射胰島素、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解答】 引起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
故答案為:B
5. 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血糖濃度 B.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C.促進生長發育 D.升高血糖濃度
【答案】A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 糖尿病通常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般控制病情的方法有注射胰島素、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
【解答】 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濃度,甲狀腺激素主要是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生長激素主要促進生長發育;
故答案為:A
6.(2021九下·麗水月考)甲、乙、丙三人參加醫院體檢,在體檢時發現:甲的肝功能檢查結果是GPT(俗稱轉氨酶)明顯增多,而乙通過驗血發現血脂偏高,丙在色盲檢查時發現是紅綠色盲患者,這三人的健康所存在的問題分別屬于哪一方面的疾病?(  )
A.傳染病、遺傳病、心血管病 B.傳染病、心血管病、遺傳病
C.遺傳病、心血管病、傳染病 D.心血管病、傳染病、遺傳病
【答案】B
【知識點】常見的傳染病;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傳染病是有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解答】血液傳染病是指病原體通過吸血的動物進行傳播而引起的傳染病,甲的肝功能能檢查結果是GPT(俗稱轉氨酶)明顯增多,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乙的血脂偏高,屬于心血管疾病;色盲癥是遺傳基因導致的,屬于遺傳病。丙在色盲檢查時發現是紅綠色盲患者,色盲屬于X連鎖隱性遺傳病,患者不能正確區分紅綠顏色,決定此病的色盲基因是隱性的,位于X染色體上,屬于遺傳病。故這三人的健康所存在的問題分別屬于傳染病、心血管病、遺傳病,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7.(2021九下·嘉興月考)《中國心血管病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遠高于包括癌癥、艾滋病在內的其他疾病。下列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臟和血管的病變引起的傳染病
B.為心肌細胞提供氧氣和養料的血管是心臟上的冠狀靜脈
C.心血管疾病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
D.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答案】C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心血管疾病是非傳染病,為心肌細胞提供氧氣和養料的血管是心臟上的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解答】A. 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臟和血管的病變引起的非傳染病,錯誤;
B.為心肌細胞提供氧氣和養料的血管是心臟上的冠狀動脈,錯誤;
C.心血管疾病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正確;
D.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錯誤;
故答案為:C.
8.(浙教版九年級下學期科學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  )
A.冠狀動脈硬化
B.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應
C.冠狀動脈管腔變窄,血流量變小
D.膽固醇和脂肪類物質在冠狀動脈壁內堆積過多
【答案】D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根據冠心病的概念及其發病機理解題。
【解答】解: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是由于膽固醇和脂肪類物質在冠狀動脈壁內堆積過多,造成冠狀動脈管腔變窄,血流受阻,造成心肌暫時性缺血、缺氧,引起心絞痛;
故答案為:D。
9.(浙教版九年級下學期科學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小芳的爺爺患有糖尿病,小芳想買一些“好吃的”孝敬爺爺,她在市場上看到了如下的食品和水果,你覺得應該買(  )
A.西瓜和馬鈴薯 B.蜂蜜和南瓜
C.豆芽和青菜 D.芋頭和香蕉
【答案】C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根據糖尿病發病的機理及飲食注意點解題,糖尿病患者體內糖代謝紊亂,故應該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解答】解:A、西瓜和馬鈴薯,含糖量高,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B、蜂蜜和南瓜,含糖量高,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C、豆芽和青菜,含糖量低,適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D、芋頭和香蕉,含糖量高,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故答案為:C。
10.(浙教版九年級下學期科學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目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
B.肝炎,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
C.心理不健康導致的疾病
D.車禍等非正常死亡
【答案】A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根據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知識解題。
【解答】解:在疾病中,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他們也稱為現代文明病。
故答案為:A。
二、填空題
11. 如圖是引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的排列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從左到右影響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逐步   ,從而使得冠心病發病的可能性逐步   。
(2)從圖中可以看出,引發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兩大因素是   和   。
【答案】(1)增多;增大
(2)吸煙;高膽固醇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1)具備的危險因素越多,得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
(2)吸煙和高膽固醇出現的次數最多,說明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從左到右,影響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逐步增大,從而導致冠心病的發病的可能性逐漸變大。
(2)由圖可知,吸煙和高膽固醇是引發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因素。
12.(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4.4 營養與健康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長較快。肥胖是指體內脂肪積累過多的一種狀態,它會影響身體健康。
(1)肥胖會增加患一些其他疾病的風險(如圖),圖中列舉的五種疾病中,最有可能由胰島素不足引起的是   。
(2)某同學食用了一包零食,其中含有4.5g脂肪。打乒乓球時,該同學每小時消耗的脂肪約6g。那么,在相同條件下,該同學通過打乒乓球,約需   小時才能消耗完4.5g脂肪。
(3)據調查,我國3~17歲人群是糖類飲料的高消費群體,過多飲用糖類飲料也會導致肥胖,其原因是   。
【答案】(1)糖尿病
(2)0.75
(3)體內多余的糖類會轉化為脂肪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
【解答】(1)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
(2);
(3)糖類攝入過多,超出人體需求時,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從而導致肥胖;
故答案為:(1)糖尿病;(2)0.75;(3)體內多余的糖類會轉化為脂肪。
13.(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2))目前,我國正面臨著嚴峻的青少年肥胖問題。糖尿病是肥胖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隨著青少年肥胖率的迅速升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年齡逐年降低。我國12至18歲的青少年中有1.9%的人患有糖尿病。請回答下列問題:
(1)脂肪在體內大量堆積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但從功能看,脂肪是人體內一種備用的   ;食物中的脂肪等有機物進入人體消化道后需在   的參與下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
(2)肥胖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有較大的關系。可能導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   (至少寫出兩項)。
(3)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會導致糖尿病,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   。
(4)過度肥胖往往造成血糖濃度過高。有人發現使用阿司匹林(一種消炎止痛藥)能夠改善肥胖者體內的血糖狀況,于是他們以過度肥胖的老鼠為實驗對象進行了研究,得到圖中所示結果,得出假設成立的結論。那么,你認為他們提出的假設是   ;他們對于實驗組與對照組老鼠的處理分別是   。
【答案】(1)能源物質;酶
(2)膳食結構不合理、靜坐時間長
(3)調節血糖濃度
(4)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濃度;喂阿司匹林、正常喂養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不溶于水,需要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胰島素能夠調節糖的代謝,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
【解答】(1)脂肪堆積是造成肥胖的直接原因,但從功能上看,脂肪是體內的一種備用的能源物質,食物中的脂肪等有機物進入人體消化道后需要在酶的參與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
(2)可能導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膳食結構不合理、靜坐時間長;
(3)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導致糖尿病,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血糖濃度;
(4)從題目所給的信息可知,他們提出的假設是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濃度,他們對于實驗組與對照組老鼠的處理分別是:喂阿司匹林和正常喂養;
故答案為:(1)能源物質;酶;(2)膳食結構不合理、靜坐時間長;(3)調節血糖濃度;(4)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糖濃度;喂阿司匹林、正常喂養。
14.(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2))研究人員先給甲口服某激素,給乙注射同種同量的激素,然后測量甲、乙兩人的血糖含量,并繪制成曲線(如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內產生這種激素的部位是   。
(2)乙注射這種激素后,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3)比較甲、乙兩條曲線,表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   進行治療。
【答案】(1)胰島
(2)胰島素能促進血糖分解或合成糖原
(3)注射胰島素
【知識點】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胰島素可以調節糖的代謝,能夠促進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從而降低血糖的濃度。
【解答】(1)胰島素是人的用胰島分泌的;
(2)乙注射胰島素后,血糖含量下降是因為胰島素能促進血糖分解或合成糖原;
(3)甲、乙兩條曲線,表明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
故答案為:(1)胰島;(2)胰島素能促進血糖分解或合成糖原;(3)注射胰島素。
15.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我國營養學家將食物分成五類,并形象地設計成“平衡膳食寶塔”( 如圖 ),請結合圖回答問題:
(1)位于“寶塔”底層的米飯和面食是我們的主食,從營養成分看,含有較多的    .
(2)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青少年每天應比成人多攝取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即“寶塔”第    和    層的食物.
(3)李伯伯近期患了冠心病,你幫他分析一下,他在飲食中應盡量減少    層的食物,適當多吃    層的食物.
(4)請根據“寶塔”的建議,挑選下列食物中的3-4種,組成一份營養合理的午餐:   
面包 大米 牛奶 帶魚 豬肉 蘋果 油菜 蛋 鯽魚 黃瓜
【答案】(1)糖類
(2)3;4
(3)第5;第2
(4)大米、油菜、帶魚、蛋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平衡”是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的量要適合,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
圖中的第一層谷類中主要含有淀粉,第二層蔬菜水果中主要含有維生素,第三層魚、肉、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質,第四層奶類和豆類中主要含有蛋白質,第五層油脂類主要含有脂肪.
【解答】解:(1)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糖類,因此要滿足糖類的供應,飲食中要吃較大比例的谷類食品.
(2)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構成各種酶、抗體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兒童青少年正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應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表3層、4層的食物,以保證生長發育.
(3)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飲食中應減少油脂類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即少吃第5層的食物,多吃第2層的食物.
(4)要達到合理營養,必須合理調配膳食,滿足對各種營養素的要求;科學搭配食物,按比例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不挑食、不偏食,按時進餐.
根據“寶塔”的建議,組成一份營養合理的午餐是:大米、油菜、帶魚、蛋.
三、實驗探究題
16.(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學期 3.4 非傳染性疾病 同步練習(1))海鮮館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種貝類)炒九層塔(一種香料植物)”,媒體報道九層塔中含有黃樟素。小明看了報道以后:
①小明猜測微量黃樟素會導致癌癥。
②于是,他準備了兩組老鼠,一組長期喂含有微量黃樟素的食物,另一組喂正常的食物。
③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有患癌癥。
(1)上文中步驟①屬于科學探究方法中的(  )
A.提出問題 B. 作出假設
C.收集資料 D. 設計實驗方案
(2)步驟②采用的是探究活動中常用的   實驗,其變量是   。
(3)根據小明的實驗結果,說明他最初的假設是   (填“成立”或“不成立”)的。
(4)通過這個實驗的結果,能得出的結論是   。
【答案】(1)B
(2)對照;食物是否含黃樟素
(3)不成立
(4)黃樟素不會導致癌癥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根據科學探究實驗的原則:①對照原則;②單一變量原則知識解題。
【解答】解:(1)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方案、實施實驗、得出結論、總結交流。上文中步驟①是對微量黃樟素是否會導致癌癥的肯定猜測,屬于科學探究方法中的作出假設;
(2)步驟②采用的是探究活動中常用的分組對照實驗,其變量是食物中是否含黃樟素;
(3)根據小明的實驗結果,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有患癌癥;說明他最初的假設是不成立的;
(4)通過這個實驗的結果,能得出的結論是黃樟素不會導致癌癥。
故答案為:(1)B;(2)對照、食物是否含黃樟素;(3)不成立;(4)黃樟素不會導致癌癥。
17.老張在醫院體檢時發現患有“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醫生告訴他如不及時治療和注意飲食習慣,將會患冠心病之類的心血管疾病。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1)高血脂往往會引起    。
(2)下列食物中,老張應盡量多吃的是(  )
A.蔬菜 B.奶油 C.豬肉 D.花生
【答案】(1)動脈硬化,誘發心血管疾病
(2)A
【知識點】食物與營養;健康的含義與提高健康水平;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分析】(1)結合動脈硬化的成因進行分析;
(2)從有利于減少酯類物質的攝入分析;
【解答】(1)血液中脂肪類物質會在動脈壁上沉積,使得脂肪和膽固醇水平高的人,動脈壁會逐漸增厚,彈性降低,使血流量減少,形成動脈硬化從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
(2)食用低脂類食物可以減少血液中脂肪類物質的沉積,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蔬菜富含纖維素等,應該盡量多吃;而奶油 、豬肉 、花生含有較多的脂肪,應該少吃。
故答案為:(1)動脈硬化,誘發心血管疾病
(2)A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镇安县| 宁国市| 铜梁县| 南乐县| 华宁县| 遵义市| 郧西县| 红安县| 济阳县| 洛宁县| 丰县| 江安县| 华安县| 榆林市| 磐安县| 宜宾市| 临漳县| 肥西县| 海丰县| 达日县| 河北省| 新沂市| 鹤岗市| 夏津县| 滨海县| 徐州市| 龙南县| 吉林省| 明星| 平乐县| 启东市| 固原市| 新乡市| 响水县| 平邑县| 江城| 伊金霍洛旗| 重庆市| 松阳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