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12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的繁榮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犁地灌溉插秧收割舂米看圖回答:說說圖中的人物在從事哪些農業勞動?秧馬一、農業的發展教材P64打場宋代《耕獲圖》發展原因:自然因素:②南方優越的自然條件一、農業的發展教材P64④統治者重視③南方社會相對安定①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中原的生產技術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材料一: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混戰使北方地區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其后,北方經歷靖康之難、宋金對峙,蒙古滅金,戰亂不休。材料二:宋代政府致力于興辦農業推廣事業,或優良品種,或新式農具,或新的種植方法等,都進行推廣。農業發展的表現:(1)糧食作物、(2)經濟作物(1)由越南傳入的占城稻★,成熟早,北宋時推廣到東南地區;(2)南方農民還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特點:耐旱、適應性強、生長期短)一、農業的發展教材P64—65(一)糧食作物——水稻(3)新工具:(4)新技術:秧yāng馬(拔秧工具);復種技術推廣。宋朝時,__________躍居_______________水稻產量糧食作物首位占城稻一、農業的發展教材P64、69諺語:“蘇常熟、天下足”“蘇湖熟,天下足“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遼夏金的統治者對農業也相當重視,東北和西北地區的農業開發,效果顯著。(一)糧食作物——水稻(1)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2)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區向北推進一、農業的發展教材P65(3)元朝時期,南方植棉逐漸普遍(二)經濟作物——茶樹、棉花北宋:廣東、福建、海南南宋:江淮和川蜀一帶為了便利南糧北運(1)開鑿會通河和通惠河,從杭州直通大都一、農業的發展教材P65(2)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航線,糧食運輸一度以海運為主(三)元朝的運河和海運元朝的運河和海運航線圖目的/原因:與隋朝大運河相比,元朝運河有哪些變化?元朝運河在隋朝大運河基礎上裁彎取直,并新開鑿會通河、通惠河兩段,使連接大都和杭州的南北航運更加便利,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北宋時,四川、江浙地區的絲織生產發達南宋后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已有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類較多二、手工業的興盛教材P66(一)紡織業元朝時,黃道婆推廣海南先進的棉紡織技術到松江。江南棉紡織業發達,松江成為全國棉紡織業中心。是西夏手工業的重要部門①絲織業:②★棉紡織業:③毛紡織業:“號為冠天下”的蜀地絲織品南宋棉毯宋代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的輝煌時代河北定窯、河南汝窯等地燒制的瓷器各具特色二、手工業的興盛教材P66—67(二)制瓷業南宋時,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中心★1.地位:2.代表:3.制瓷中心:定窯汝窯鈞窯哥窯官窯宋代五大名窯★口訣:汝哥定當軍(鈞)官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騎馬的民族特色金的耀州瓷以青瓷為主二、手工業的興盛教材P66(二)制瓷業元朝時燒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術的高超水平4.遼金等制瓷技術:遼·雞冠壺金·青釉蓋缽元·青花瓷礦冶業在手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煤得到大量開采,還廣泛用于冶鐵煉鋼。煤產量和使用相當可觀二、手工業的興盛教材P67(三)礦冶業鐵制農具制作水平較高,鐵甲、馬鐙等是鐵器中的精品①北宋時:②金:③遼:④西夏:兵器制作精良,西夏劍鋒利無比(西夏)瓜州榆林窟第3窟風箱與冶鐵立柜式風箱鍛打鼓風、添柴二、手工業的興盛教材P67(四)造船業①宋朝時,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都有很高的水平②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船塢wù③南宋沿海地區制造的海船,規模宏大,還配備了指南針④金還造出了撞冰船廣東廣州福建泉州浙江寧波★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三、商業的繁榮教材P67—68(一)商業城市①黃河、長江及運河沿岸興起很多商業城市,最大的是北宋東京、南宋臨安和元大都,人口多達百萬②商業活動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③早市和夜市進一步發展④都市的商貿活動也輻射到鄉鎮打破地點限制打破時間限制商貿區域廣《貨郎圖》(局部)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覺。——北宋《東京夢華錄》⑤遼的上京、西夏的興慶府和金的燕京,商業都很繁盛。金在一些地方還對往來商旅征收商稅問題思考:商業貿易的興盛對社會和人們生活有什么好處?隨處可見廣告招牌濟南劉家針鋪商標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善人們生活質量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相關史事P68瓦子:勾欄: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中有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瓦舍者,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吳自牧《夢梁錄》勾欄演出瓦子娛樂兼營商業瓦子演 出商業活動勾欄瓦子合作探究:市民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的原因材料一:北宋時期的國民生產總值,占據當時世界的80%。 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唯一一個工商稅超過農業稅的朝代。材料二:東京、臨安等大城市人口多達百萬,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材料三:城市中的手工業者、商人具有城市意識的官吏、士人、地主、農民等成為市民階層的組成部分。①經濟的繁榮②城市的發達③市民階層的發展壯大。三、商業的繁榮教材P68(二)紙幣①商業的繁榮②金屬貨幣,攜帶很不方便1.出現原因:北宋紙幣銅版拓片★南宋紙幣銅版拓片元朝至元寶鈔北宋,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南宋,紙幣“會子”與銅錢并行元朝,紙幣在全國范圍為內成為主幣2.意義:有利于商業的發展★“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宋史》魏晉南北朝江南地區得到開發唐朝中期開始南移南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四、經濟重心南移教材P69說明了南宋時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表現:南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水平、人口、社會經濟、政府的財政收入和糧食供應都依靠江南地區, 至此,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課堂小結①北人南遷...②南方社會相對安定;③統治者重視;④江南自然條件優越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的繁榮①農業發展;(糧食/經濟作物)②手工業興盛;(紡織/制瓷/礦冶/造船)③商業繁榮;(城市/紙幣)經濟重心南移原因表現課堂練習1.右圖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它出現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2.(2024 廣元)“經商時間不受限制,出現了早市和夜市,商貿活動也輻射到鄉鎮,形成新的商業區。”材料反映了宋代( )A.農業的發展 B.手工業的興盛C.商貿的繁榮 D.對外交往密切BC3.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這一現象說明了( ) A.國家重點支持東南沿海的開發 B.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 C.東南沿海一帶農民賦稅負擔沉重 D.政治中心轉移到南方課堂練習B課堂練習4.(2024 遂寧)據南宋人李攸《宋朝事實》記載:“川界用鐵錢,小錢每十貫,重六十五斤……街市買賣……難以攜持。”價低體重的鐵錢給貿易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了( )A.銅錢 B.交子C.飛錢 D.銀錢B4.如果你是生活在宋代的市民,你的文化生活可能包括( )①喝飲料 ②逛瓦子 ③算卦 ④耍雜技 ⑤在茶館里讀《紅樓夢》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課堂練習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