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節(jié)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節(jié)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節(jié)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2020八下·長興期中)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形象化稱呼,是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特殊水稻,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海邊灘涂是海水經(jīng)過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數(shù)植物都不能在高鹽堿的海邊灘涂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邊灘涂水量過高 B.海邊沙土中溶液濃度過高
C.植物獲得光照強度不足 D.海邊灘涂無機鹽含量較低
2.(2024八下·金東期末)為塑造浙中城市新形象,我市對道路進行了全新規(guī)劃,并在道路兩旁等處加大了綠化、美化力度,此過程中需要移栽一些苗木。下列有關做法及相應說法都正確的是(  )
A.給移栽后的苗木掛“營養(yǎng)針”,其針頭應插入莖的髓部
B.為減少蒸騰散水,應去掉所有葉片后再進行移栽
C.移栽過程中為了便于運輸和保持整潔,應將根部的泥土全部清理干凈
D.移栽入土時,泥土不能填得太緊實,同時苗木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
3.(2024八下·上城期末)下列生產(chǎn)生活中的措施與其所依據(jù)的科學原理一致的是(  )
A.雨季在農(nóng)田邊挖溝排澇——抑制根對水分的吸收
B.移栽樹木時剪去部分枝葉——增強植物的蒸騰作用
C.將水果放在冰箱里貯藏——促進水果的呼吸作用
D.移栽植物后不能大量施肥——防止植物失水死亡
4.(2024八下·上城期末)生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現(xiàn)象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選項 結構 功能
A 肺泡外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網(wǎng) 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
B 小麥根毛細胞向外突起 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物
C 植物的葉表皮無色透明 有利于外界光線進入
D 鼻腔粘膜能夠分泌黏液 有利于吸入的空氣清潔、溫暖、濕潤
A.A B.B C.C D.D
5.(2024八下·武義期末)小科參觀蔬菜博覽會時發(fā)現(xiàn),有許多植物無土栽培在各種營養(yǎng)液中,這些植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主要靠根尖的(  )
A.分生區(qū) B.根毛區(qū)
C.伸長區(qū) D.除根冠外的所有區(qū)域
6.(2024八下·武義期末)一位農(nóng)民種植番薯的產(chǎn)量總是比鄰近地低,懷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種肥料,他將地分成等面積的四塊,僅施肥不同,實驗結果如下表.據(jù)表判斷該種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塊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況 不施肥 磷、鉀肥 磷、氮肥 鉀、氨肥
番薯產(chǎn)量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無法確定
7.(2024八下·越城月考)在如圖實驗中,可以證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
A.
B.
C.
D.
8.(2024八下·越城月考)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基本的條件,這些基本條件是(  )
①養(yǎng)分 ②空氣 ③水分 ④二氧化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2024八下·余杭期末)2024年3月12日是我國46個植樹節(jié),在全國各地,人們植綠護綠,共繪錦繡河山。植樹活動中,下列做法與生物學原理相符的是(  )
A.為植物施肥——補充有機物
B.減掉部分葉片——減弱蒸騰作用
C.根部帶土移植——保護根冠
D.為植物松土——促進根的光合作用
10.在“探究植物生長需要的無機鹽”的活動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除對照組外,其他三組都要缺乏某一元素
B.操作時要洗凈有關器皿
C.配制營養(yǎng)液時所需的水一定要用蒸餾水
D.用自來水清洗根部的附著物
二、填空題
11.(2024八下·柯橋期末)據(jù)河姆渡遺址中的發(fā)現(xiàn)可知,我國水稻種植已經(jīng)有7000多年的歷史。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但是一些近海區(qū)域由于海水影響,并不利于水稻的種植。
(1)水稻屬于單子葉植物,它的根系與圖中   相似。
(2)近海地區(qū)不適合水稻生長,是因為根毛細胞中細胞液濃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當?shù)赝寥廊芤簼舛龋瑫鸺毎?br/>12.(2024八下·余杭期末)同學們發(fā)現(xiàn)前一天剛施過肥的辣椒苗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
(1)如圖為根尖結構模式圖,辣椒苗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為   (填序號)。
(2)辣椒苗出現(xiàn)“燒苗”的原因是施肥過多使土壤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   (填寫“大于”、“小于”或“等于”)辣椒苗根尖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導致辣椒苗細胞內水分含量下降而發(fā)生萎蔫。因此,需要適時補水。
13.(2024八下·浦江期末)每年六月正是楊梅上市的季節(jié),如圖所示的東魁楊梅因個大飽滿、酸甜味美、汁液多,深受人們喜愛.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楊梅在結果期間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
(2)小蘭摘楊梅時,發(fā)現(xiàn)樹頂?shù)臈蠲繁葮涔谙路降臈蠲犯穑且驗闃漤數(shù)娜~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制造更多   .
(3)當楊梅根的周圍施了過多的肥料后,葉片出現(xiàn)了萎蔫現(xiàn)象,這是因為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造成細胞失水.
14.(2024八下·蒼南期末)海水稻是由袁隆平團隊研發(fā)的一種水稻品種.如圖所示中①、②、③分別表示海水稻所進行的某項生理活動,請分析下列有關海水稻的問題.
(1)海水稻的各項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是由圖中生理活動   (填序號)提供的.
(2)海水稻的生理活動①、②、③中的氣體主要都通過葉片的   (填結構名稱)進出的.
(3)海水稻能在鹽堿地生長的原因可能是:根細胞細胞液濃度   (選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濃度,根細胞吸水.
15.(2024八下·余杭期末)植物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圖一是植物吸收、運輸和散失水分的示意圖。請結合圖二和圖三,回答下列問題:
(1)圖二是根尖各區(qū)在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圖一的過程1主要由圖二的   (填字母)細胞來完成。
(2)圖三甲/乙分別是植物的篩管和導管,圖一的過程2由圖三中的   (填“甲”或“乙”)結構來完成物質運輸。
三、實驗探究題
16.(2024八下·義烏期末)以下為教材中觀察小麥根尖的活動:
Ⅰ.取小麥的幼根,先用放大鏡觀察它的外形,找到根尖的各部分結構,注意根毛的數(shù)量和著生部位。
Ⅱ.用顯微鏡(低倍鏡,不加蓋玻片)觀察根毛細胞的結構特點。
Ⅲ.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根尖縱切的永久裝片。
回答以下問題:
(1)在用顯微鏡觀察根毛細胞的結構特點時,載玻片上面不加蓋玻片,除了載玻片上的水不會污染鏡頭外,還有一個原因最可能是____;
A.了減少麻煩,方便操作
B.為了擴大視野,便于觀察
C.根毛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加蓋玻片觀察容易碰到鏡頭
(2)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根尖各結構中的的部分細胞。實驗表明,具有大液泡的細胞吸水能力強。則從細胞形態(tài)、結構上看,下列具備較強吸水功能的細胞是____;(用字母表示)
A.根冠細胞 B.根毛細胞
C.分生區(qū)細胞 D.伸長區(qū)細胞
(3)有同學認為:將小麥幼苗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養(yǎng)時,浸出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越大,小一幼苗吸水現(xiàn)象越明顯。你是否贊同他的觀點,簡要說明理由。   。
17.(2024八下·浦江期末)在探究“植物體內水分散失的途徑”時,小棉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取A、B、C三個相同的量筒,放在室內陰涼處.A中不插植物,B、C中各插一支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天竺葵枝條,B去掉所有葉片,C保留所有葉片,每天上午8時,向量筒加水至100mL.晚上8時記錄液面的刻度,連續(xù)5天.
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分析數(shù)據(jù)并回答問題:
組別 液面刻度(mL)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B 94 96 90 97 92
C 60 62 50 64 60
(1)在探究天竺葵的莖散失水分時,應選取哪兩個組進行對照   .
(2)量筒C第三天通過葉片散失的水分是   mL.
(3)對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后,可得出的結論是   .
(4)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也需要無機鹽,找實驗材料時,小棉發(fā)現(xiàn)有株天竺葵長得特別矮小,葉色發(fā)黃,你認為主要應該施加含   的無機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是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是吸水。吸水還是失水取決于細胞液濃度與周圍環(huán)境溶液的濃度大小。
【解答】 高鹽堿的海邊灘涂環(huán)境中土壤溶液的濃度要大于大多數(shù)植物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濃度,從而會失水,無法正常的生長,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莖的運輸作用;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1)影響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濃度等,所以光照時間越長,光合作用越強,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就越多。
(2)移栽植物時,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是保證植物成活的關鍵。
【解答】A.給移栽后的樹木輸入水和養(yǎng)分,針頭應插入較大綠化樹莖(樹干)的木質部中的導管中,A錯誤。
B.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保留所有葉片移栽,會增加植物的蒸騰作用,B錯誤。
C.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時要帶土移栽,以保護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C錯誤。
D.移栽入土時,泥土不能填得太緊實,不利于根的呼吸,移栽時要保持一定距離,以免樹木相互爭奪陽光、水、養(yǎng)分,比如樹木之間種植過密,植物葉片相互遮蓋,只有上部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種植過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D正確。
故答案為:D。
3.【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1)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
(2)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A.雨季在農(nóng)田邊挖溝排澇能增加土壤的空隙,促進根的呼吸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
B.移栽樹木時剪去部分枝葉能抑制植物的蒸騰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
C.將水果放在冰箱里貯藏能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
D.大量施肥后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細胞液濃度,導致根細胞失水,因此移栽植物后不能大量施肥,目的是防止植物失水死亡,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葉的形態(tài)結構;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1)根尖的結構從下到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
(2)葉片的基本結構包括表皮、葉肉和葉脈。
(3)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組成,對吸入氣體具有清潔、濕潤和溫暖的作用。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
【解答】A.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有:肺泡數(shù)目多,肺泡周圍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小麥根毛細胞向外突起,大大增加了與土壤顆粒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故B不正確,但符合題意;
C.植物的葉表皮無色透明,能夠使外界光線進入,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鼻腔黏膜能夠分泌黏液,有利于對吸入空氣的清潔、溫暖、濕潤,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
【解答】成熟區(qū)也叫根毛區(qū);在伸長區(qū)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積根毛能分泌多種物質,如有機酸等,使土壤中難于溶解的鹽類溶解,成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養(yǎng)分。成熟區(qū)及其上部,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 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
故選:B。
6.【答案】C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氮、磷、鉀、硼、鉬等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氮、磷、鉀。
【解答】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fā)達,增強抗寒抗早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由表中施肥情況可以看出,乙和丁都含有鉀肥,番薯產(chǎn)量較高,甲和丙不含鉀肥,番薯產(chǎn)量較低,所以該種地最可能缺乏的是鉀肥,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7.【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1、植物根的吸水部位: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其中成熟區(qū)生有大量根毛,增大了根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區(qū)域。2、對照實驗:
概念: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變量控制: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只能有一個變量不同,其他條件均應保持一致,這樣才能準確判斷出該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在探究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實驗中,有無根尖是唯一變量,通過設置有根尖和無根尖的對照實驗,來觀察和分析根尖對植物根吸水的作用。
【解答】選項B中一組去根前端(即去除根尖),一組保留根,形成對照,能說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故答案為:B
8.【答案】B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是營養(yǎng)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①養(yǎng)分:土壤中含有多種礦物質養(yǎng)分,如氮、磷、鉀等大量元素,以及鐵、錳、鋅等微量元素。這些養(yǎng)分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植物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以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需求。
②空氣:土壤是由固體顆粒、水分、空氣和有機質等組成的多孔體。土壤顆粒之間的孔隙中存在著空氣,植物的根系需要進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土壤中的空氣為根系的呼吸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氧氣,保證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動。
③水分:土壤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來源。植物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水分在植物體內參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質運輸?shù)榷喾N生理過程。
④二氧化碳: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于空氣,并不是土壤。
【詳解】土壤中含有無機鹽(養(yǎng)分)、水分、空氣,這些都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故①②③。所以ACD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9.【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通過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并通過根、莖、葉的導管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 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解答】A.要使植物生長好,就要適時、適量地給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無機鹽的含量,因此,給植物施肥是為其生長提供無機鹽,A錯誤。
B.植物體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片。剛剛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葉,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正確。
C.移栽植物時,總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為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從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C錯誤。
D.給植物松土,提高了根部的氧氣含量,促進根部細胞的呼吸作用,促進根的生長,D錯誤。
故答案為:B。
10.【答案】D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無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養(yǎng)液,供給植物礦物營養(yǎng)的需要。所以植物營養(yǎng)液是根據(jù)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需要無機鹽的種類與多少類配制的。由于植物對養(yǎng)分的要求因種類和生長發(fā)育的階段而異,所以配方也要相應地改變,培養(yǎng)同一種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斷地修改培養(yǎng)液的配方。 已達到植物的需求,所以無土栽培的產(chǎn)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
【解答】A.對照實驗的要求是變量唯一,本實驗的變量是無機鹽,因此除對照組外,其他三組一定要缺乏某一種元素,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操作中要洗凈有關器皿,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C.為了保證變量唯一,其他條件都要相同,因此配制中所需要的水一定要用蒸餾水,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自來水中含有一些無機鹽,不能保證變量唯一,因此不能用自來水清洗根部的附著物,故D錯誤,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1.【答案】(1)B
(2)小于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 細胞吸水和失水是由于外界溶液濃度與細胞液濃度不同而引起的現(xiàn)象。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當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植物細胞的失水過程中,細胞壁的結構和滲透壓會對細胞內水分的保持起到重要作用。細胞膜上的滲透調節(jié)蛋白也參與調控細胞的失水過程,確保細胞內外水分的平衡。
【解答】(1) 水稻屬于單子葉植物,它的根系屬于須根系,沒有明顯的主根和側根之分,所以與圖中B相似。
(2)水往濃度搞得地方走,所以近海地區(qū)不適合水稻生長,是因為根毛細胞中細胞液濃度小于當?shù)赝寥廊芤簼舛龋畯母毎M入土壤中,會引起細胞失水。
故答案為:(1)B(2)小于
12.【答案】(1)①
(2)大于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 一般植株的根尖從根頂端向后依次可分為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根毛區(qū)四個部分。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它是生長點外罩,具有保護生長錐分生組織的作用。根冠由許多薄壁細胞組成,這些薄壁細胞分泌含有多糖、果膠質的糖體,可潤滑土粒表面,有助根尖的延伸。分生區(qū):即生長點,由分生組織細胞所構成,該部分大部分被根冠包圍,長1mm左右。伸長區(qū):在分生區(qū)后邊的細胞,全長約數(shù)毫米,細胞分裂能力逐漸減弱至停止分裂,轉向細胞體積增大,明顯地表現(xiàn)為縱向伸長,是棉根向前伸延的主要部位;根毛區(qū):位于伸長區(qū)之后。此區(qū)是細胞基本定型的區(qū)域,全長可達幾厘米。該區(qū)組織分化已趨成熟,也稱成熟區(qū)。
【解答】(1) 如圖為根尖結構模式圖,辣椒苗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為①根毛區(qū),具有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
(2)水往濃度更高的地方走,辣椒苗出現(xiàn)“燒苗”的原因是施肥過多使土壤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辣椒苗根尖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導致辣椒苗細胞內水分含量下降而發(fā)生萎蔫。因此,需要適時補水。
故答案為:(1)①(2)大于
13.【答案】(1)根
(2)有機物(淀粉)
(3)小于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尖的結構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
(3)植物吸水還是失水主要取決于細胞內外濃度的大小。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
【解答】(1)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qū),成熟區(qū)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因此,楊梅在結果期間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小蘭摘楊梅時,發(fā)現(xiàn)樹頂?shù)臈蠲繁葮涔谙路降臈蠲犯穑驗闃漤數(shù)娜~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光合作用強,制造更多有機物(淀粉)。
(3)當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高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就會失水。所以當楊梅根的周圍施了過多的肥料后,葉出現(xiàn)了萎燕現(xiàn)象,這是因為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小于士壤溶液的溶質質分數(shù),造成細胞失水。
14.【答案】(1)③
(2)氣孔
(3)大于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
(2)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植物體內散發(fā)到體外的過程,故圖示中的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蒸騰作用,③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1)由于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故海水稻的各項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由圖中生理活動③呼吸作用提供。
(2) 海水稻的生理活動①、②、③中的氣體主要都通過葉片的氣孔進出的,氣孔是氣體進出葉片的門戶。
(3)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海水稻能在鹽堿地生長的原因可能是海水稻根細胞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根細胞能夠吸水。
15.【答案】(1)D
(2)乙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圖一中1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圖二中A分生區(qū)細胞、B伸長區(qū)細胞、C根冠細胞、D成熟區(qū)細胞。圖三中甲篩管、乙導管。
【解答】(1)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成熟區(qū)的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成根毛,擴大了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表面積,是根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因此,圖一的過程1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主要由圖二的D成熟區(qū)細胞來完成;
(2)圖三甲乙分別是植物的導管和篩管,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圖三中甲是篩管、乙是導管。因此,圖一的過程2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由圖三中的乙結構來完成物質運輸。
16.【答案】(1)C
(2)B;D
(3)不贊同。當細胞外土壤浸出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反而會失水。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 根是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負責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無機鹽及可溶性小分子有機質,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貯存合成有機物質的作用。
【解答】(1) 在用顯微鏡觀察根毛細胞的結構特點時,載玻片上面不加蓋玻片,除了載玻片上的水不會污染鏡頭外,還有一個原因最可能是根毛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加蓋玻片觀察容易碰到鏡頭 ,A不是主要原因,B是錯誤的,該操作不會擴大視野,所以C合理;
(2) 具有大液泡的細胞吸水能力強 則從細胞形態(tài)、結構上看,下列具備較強吸水功能的細胞是BD,因為他們都有大液泡;
(3) 有同學認為:將小麥幼苗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養(yǎng)時,浸出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越大,小幼苗吸水現(xiàn)象越明顯。 不贊同。水往濃度高的地方跑,當細胞外土壤浸出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反而會失水。
故答案:(1)C(2)BD(3)不贊同。當細胞外土壤浸出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反而會失水。
17.【答案】(1)A、B
(2)40
(3)植物體內水分主要通過葉片散失;(或者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莖和葉散失,以葉片散失為主)合理即可
(4)N(氮)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可見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其次葉柄和幼嫩的莖也能蒸騰少量的水分,也能進行一定的蒸騰作用。
【解答】 (1)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植物與水分散失的關系,而有無植物成為實驗的變量,BC各放入一枝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天竺葵枝條,其中C保留所有葉片,B去掉所有葉片,A不放植物。想探究莖散失水分,變量應該是莖,應選擇A和B。
(2)第三天,B沒有葉子,一共散失的水分是10mL;C保留所有葉片,一共散失的水分是50mL,通過葉散失的水分是50-10=40(mL)。
(3)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fā)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因此, 天竺葵長得特別矮小,葉色發(fā)黃, 應該施加含氮的無機鹽。
1 / 1初中科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節(jié)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2020八下·長興期中)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形象化稱呼,是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特殊水稻,不懼海水的短期浸泡(海邊灘涂是海水經(jīng)過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數(shù)植物都不能在高鹽堿的海邊灘涂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邊灘涂水量過高 B.海邊沙土中溶液濃度過高
C.植物獲得光照強度不足 D.海邊灘涂無機鹽含量較低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是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是吸水。吸水還是失水取決于細胞液濃度與周圍環(huán)境溶液的濃度大小。
【解答】 高鹽堿的海邊灘涂環(huán)境中土壤溶液的濃度要大于大多數(shù)植物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濃度,從而會失水,無法正常的生長,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2024八下·金東期末)為塑造浙中城市新形象,我市對道路進行了全新規(guī)劃,并在道路兩旁等處加大了綠化、美化力度,此過程中需要移栽一些苗木。下列有關做法及相應說法都正確的是(  )
A.給移栽后的苗木掛“營養(yǎng)針”,其針頭應插入莖的髓部
B.為減少蒸騰散水,應去掉所有葉片后再進行移栽
C.移栽過程中為了便于運輸和保持整潔,應將根部的泥土全部清理干凈
D.移栽入土時,泥土不能填得太緊實,同時苗木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
【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莖的運輸作用;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1)影響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濃度等,所以光照時間越長,光合作用越強,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就越多。
(2)移栽植物時,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是保證植物成活的關鍵。
【解答】A.給移栽后的樹木輸入水和養(yǎng)分,針頭應插入較大綠化樹莖(樹干)的木質部中的導管中,A錯誤。
B.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保留所有葉片移栽,會增加植物的蒸騰作用,B錯誤。
C.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時要帶土移栽,以保護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C錯誤。
D.移栽入土時,泥土不能填得太緊實,不利于根的呼吸,移栽時要保持一定距離,以免樹木相互爭奪陽光、水、養(yǎng)分,比如樹木之間種植過密,植物葉片相互遮蓋,只有上部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種植過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D正確。
故答案為:D。
3.(2024八下·上城期末)下列生產(chǎn)生活中的措施與其所依據(jù)的科學原理一致的是(  )
A.雨季在農(nóng)田邊挖溝排澇——抑制根對水分的吸收
B.移栽樹木時剪去部分枝葉——增強植物的蒸騰作用
C.將水果放在冰箱里貯藏——促進水果的呼吸作用
D.移栽植物后不能大量施肥——防止植物失水死亡
【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1)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
(2)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A.雨季在農(nóng)田邊挖溝排澇能增加土壤的空隙,促進根的呼吸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
B.移栽樹木時剪去部分枝葉能抑制植物的蒸騰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
C.將水果放在冰箱里貯藏能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故C不符合題意。
D.大量施肥后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細胞液濃度,導致根細胞失水,因此移栽植物后不能大量施肥,目的是防止植物失水死亡,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2024八下·上城期末)生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現(xiàn)象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選項 結構 功能
A 肺泡外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網(wǎng) 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
B 小麥根毛細胞向外突起 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機物
C 植物的葉表皮無色透明 有利于外界光線進入
D 鼻腔粘膜能夠分泌黏液 有利于吸入的空氣清潔、溫暖、濕潤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葉的形態(tài)結構;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1)根尖的結構從下到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
(2)葉片的基本結構包括表皮、葉肉和葉脈。
(3)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組成,對吸入氣體具有清潔、濕潤和溫暖的作用。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
【解答】A.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有:肺泡數(shù)目多,肺泡周圍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小麥根毛細胞向外突起,大大增加了與土壤顆粒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故B不正確,但符合題意;
C.植物的葉表皮無色透明,能夠使外界光線進入,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鼻腔黏膜能夠分泌黏液,有利于對吸入空氣的清潔、溫暖、濕潤,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5.(2024八下·武義期末)小科參觀蔬菜博覽會時發(fā)現(xiàn),有許多植物無土栽培在各種營養(yǎng)液中,這些植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主要靠根尖的(  )
A.分生區(qū) B.根毛區(qū)
C.伸長區(qū) D.除根冠外的所有區(qū)域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
【解答】成熟區(qū)也叫根毛區(qū);在伸長區(qū)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積根毛能分泌多種物質,如有機酸等,使土壤中難于溶解的鹽類溶解,成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養(yǎng)分。成熟區(qū)及其上部,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 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
故選:B。
6.(2024八下·武義期末)一位農(nóng)民種植番薯的產(chǎn)量總是比鄰近地低,懷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種肥料,他將地分成等面積的四塊,僅施肥不同,實驗結果如下表.據(jù)表判斷該種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塊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況 不施肥 磷、鉀肥 磷、氮肥 鉀、氨肥
番薯產(chǎn)量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無法確定
【答案】C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氮、磷、鉀、硼、鉬等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氮、磷、鉀。
【解答】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發(fā)達,增強抗寒抗早能力;促進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飽滿;鉀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增強病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進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由表中施肥情況可以看出,乙和丁都含有鉀肥,番薯產(chǎn)量較高,甲和丙不含鉀肥,番薯產(chǎn)量較低,所以該種地最可能缺乏的是鉀肥,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7.(2024八下·越城月考)在如圖實驗中,可以證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1、植物根的吸水部位: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其中成熟區(qū)生有大量根毛,增大了根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區(qū)域。2、對照實驗:
概念: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變量控制: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只能有一個變量不同,其他條件均應保持一致,這樣才能準確判斷出該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在探究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實驗中,有無根尖是唯一變量,通過設置有根尖和無根尖的對照實驗,來觀察和分析根尖對植物根吸水的作用。
【解答】選項B中一組去根前端(即去除根尖),一組保留根,形成對照,能說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故答案為:B
8.(2024八下·越城月考)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基本的條件,這些基本條件是(  )
①養(yǎng)分 ②空氣 ③水分 ④二氧化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是營養(yǎng)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①養(yǎng)分:土壤中含有多種礦物質養(yǎng)分,如氮、磷、鉀等大量元素,以及鐵、錳、鋅等微量元素。這些養(yǎng)分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植物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以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需求。
②空氣:土壤是由固體顆粒、水分、空氣和有機質等組成的多孔體。土壤顆粒之間的孔隙中存在著空氣,植物的根系需要進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土壤中的空氣為根系的呼吸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氧氣,保證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動。
③水分:土壤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來源。植物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水分在植物體內參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質運輸?shù)榷喾N生理過程。
④二氧化碳: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于空氣,并不是土壤。
【詳解】土壤中含有無機鹽(養(yǎng)分)、水分、空氣,這些都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故①②③。所以ACD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
9.(2024八下·余杭期末)2024年3月12日是我國46個植樹節(jié),在全國各地,人們植綠護綠,共繪錦繡河山。植樹活動中,下列做法與生物學原理相符的是(  )
A.為植物施肥——補充有機物
B.減掉部分葉片——減弱蒸騰作用
C.根部帶土移植——保護根冠
D.為植物松土——促進根的光合作用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通過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并通過根、莖、葉的導管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 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解答】A.要使植物生長好,就要適時、適量地給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無機鹽的含量,因此,給植物施肥是為其生長提供無機鹽,A錯誤。
B.植物體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片。剛剛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葉,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正確。
C.移栽植物時,總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為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從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C錯誤。
D.給植物松土,提高了根部的氧氣含量,促進根部細胞的呼吸作用,促進根的生長,D錯誤。
故答案為:B。
10.在“探究植物生長需要的無機鹽”的活動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除對照組外,其他三組都要缺乏某一元素
B.操作時要洗凈有關器皿
C.配制營養(yǎng)液時所需的水一定要用蒸餾水
D.用自來水清洗根部的附著物
【答案】D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無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養(yǎng)液,供給植物礦物營養(yǎng)的需要。所以植物營養(yǎng)液是根據(jù)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需要無機鹽的種類與多少類配制的。由于植物對養(yǎng)分的要求因種類和生長發(fā)育的階段而異,所以配方也要相應地改變,培養(yǎng)同一種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斷地修改培養(yǎng)液的配方。 已達到植物的需求,所以無土栽培的產(chǎn)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
【解答】A.對照實驗的要求是變量唯一,本實驗的變量是無機鹽,因此除對照組外,其他三組一定要缺乏某一種元素,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操作中要洗凈有關器皿,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C.為了保證變量唯一,其他條件都要相同,因此配制中所需要的水一定要用蒸餾水,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自來水中含有一些無機鹽,不能保證變量唯一,因此不能用自來水清洗根部的附著物,故D錯誤,但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二、填空題
11.(2024八下·柯橋期末)據(jù)河姆渡遺址中的發(fā)現(xiàn)可知,我國水稻種植已經(jīng)有7000多年的歷史。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但是一些近海區(qū)域由于海水影響,并不利于水稻的種植。
(1)水稻屬于單子葉植物,它的根系與圖中   相似。
(2)近海地區(qū)不適合水稻生長,是因為根毛細胞中細胞液濃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當?shù)赝寥廊芤簼舛龋瑫鸺毎?br/>【答案】(1)B
(2)小于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 細胞吸水和失水是由于外界溶液濃度與細胞液濃度不同而引起的現(xiàn)象。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當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植物細胞的失水過程中,細胞壁的結構和滲透壓會對細胞內水分的保持起到重要作用。細胞膜上的滲透調節(jié)蛋白也參與調控細胞的失水過程,確保細胞內外水分的平衡。
【解答】(1) 水稻屬于單子葉植物,它的根系屬于須根系,沒有明顯的主根和側根之分,所以與圖中B相似。
(2)水往濃度搞得地方走,所以近海地區(qū)不適合水稻生長,是因為根毛細胞中細胞液濃度小于當?shù)赝寥廊芤簼舛龋畯母毎M入土壤中,會引起細胞失水。
故答案為:(1)B(2)小于
12.(2024八下·余杭期末)同學們發(fā)現(xiàn)前一天剛施過肥的辣椒苗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
(1)如圖為根尖結構模式圖,辣椒苗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為   (填序號)。
(2)辣椒苗出現(xiàn)“燒苗”的原因是施肥過多使土壤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   (填寫“大于”、“小于”或“等于”)辣椒苗根尖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導致辣椒苗細胞內水分含量下降而發(fā)生萎蔫。因此,需要適時補水。
【答案】(1)①
(2)大于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分析】 一般植株的根尖從根頂端向后依次可分為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根毛區(qū)四個部分。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它是生長點外罩,具有保護生長錐分生組織的作用。根冠由許多薄壁細胞組成,這些薄壁細胞分泌含有多糖、果膠質的糖體,可潤滑土粒表面,有助根尖的延伸。分生區(qū):即生長點,由分生組織細胞所構成,該部分大部分被根冠包圍,長1mm左右。伸長區(qū):在分生區(qū)后邊的細胞,全長約數(shù)毫米,細胞分裂能力逐漸減弱至停止分裂,轉向細胞體積增大,明顯地表現(xiàn)為縱向伸長,是棉根向前伸延的主要部位;根毛區(qū):位于伸長區(qū)之后。此區(qū)是細胞基本定型的區(qū)域,全長可達幾厘米。該區(qū)組織分化已趨成熟,也稱成熟區(qū)。
【解答】(1) 如圖為根尖結構模式圖,辣椒苗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為①根毛區(qū),具有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
(2)水往濃度更高的地方走,辣椒苗出現(xiàn)“燒苗”的原因是施肥過多使土壤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辣椒苗根尖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導致辣椒苗細胞內水分含量下降而發(fā)生萎蔫。因此,需要適時補水。
故答案為:(1)①(2)大于
13.(2024八下·浦江期末)每年六月正是楊梅上市的季節(jié),如圖所示的東魁楊梅因個大飽滿、酸甜味美、汁液多,深受人們喜愛.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楊梅在結果期間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
(2)小蘭摘楊梅時,發(fā)現(xiàn)樹頂?shù)臈蠲繁葮涔谙路降臈蠲犯穑且驗闃漤數(shù)娜~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制造更多   .
(3)當楊梅根的周圍施了過多的肥料后,葉片出現(xiàn)了萎蔫現(xiàn)象,這是因為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造成細胞失水.
【答案】(1)根
(2)有機物(淀粉)
(3)小于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尖的結構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
(3)植物吸水還是失水主要取決于細胞內外濃度的大小。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
【解答】(1)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qū),成熟區(qū)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因此,楊梅在結果期間植株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小蘭摘楊梅時,發(fā)現(xiàn)樹頂?shù)臈蠲繁葮涔谙路降臈蠲犯穑驗闃漤數(shù)娜~片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光合作用強,制造更多有機物(淀粉)。
(3)當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高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就會失水。所以當楊梅根的周圍施了過多的肥料后,葉出現(xiàn)了萎燕現(xiàn)象,這是因為根毛細胞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小于士壤溶液的溶質質分數(shù),造成細胞失水。
14.(2024八下·蒼南期末)海水稻是由袁隆平團隊研發(fā)的一種水稻品種.如圖所示中①、②、③分別表示海水稻所進行的某項生理活動,請分析下列有關海水稻的問題.
(1)海水稻的各項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是由圖中生理活動   (填序號)提供的.
(2)海水稻的生理活動①、②、③中的氣體主要都通過葉片的   (填結構名稱)進出的.
(3)海水稻能在鹽堿地生長的原因可能是:根細胞細胞液濃度   (選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濃度,根細胞吸水.
【答案】(1)③
(2)氣孔
(3)大于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
(2)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植物體內散發(fā)到體外的過程,故圖示中的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蒸騰作用,③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1)由于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故海水稻的各項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由圖中生理活動③呼吸作用提供。
(2) 海水稻的生理活動①、②、③中的氣體主要都通過葉片的氣孔進出的,氣孔是氣體進出葉片的門戶。
(3)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海水稻能在鹽堿地生長的原因可能是海水稻根細胞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根細胞能夠吸水。
15.(2024八下·余杭期末)植物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圖一是植物吸收、運輸和散失水分的示意圖。請結合圖二和圖三,回答下列問題:
(1)圖二是根尖各區(qū)在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圖一的過程1主要由圖二的   (填字母)細胞來完成。
(2)圖三甲/乙分別是植物的篩管和導管,圖一的過程2由圖三中的   (填“甲”或“乙”)結構來完成物質運輸。
【答案】(1)D
(2)乙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圖一中1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圖二中A分生區(qū)細胞、B伸長區(qū)細胞、C根冠細胞、D成熟區(qū)細胞。圖三中甲篩管、乙導管。
【解答】(1)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成熟區(qū)的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成根毛,擴大了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表面積,是根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因此,圖一的過程1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主要由圖二的D成熟區(qū)細胞來完成;
(2)圖三甲乙分別是植物的導管和篩管,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圖三中甲是篩管、乙是導管。因此,圖一的過程2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由圖三中的乙結構來完成物質運輸。
三、實驗探究題
16.(2024八下·義烏期末)以下為教材中觀察小麥根尖的活動:
Ⅰ.取小麥的幼根,先用放大鏡觀察它的外形,找到根尖的各部分結構,注意根毛的數(shù)量和著生部位。
Ⅱ.用顯微鏡(低倍鏡,不加蓋玻片)觀察根毛細胞的結構特點。
Ⅲ.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根尖縱切的永久裝片。
回答以下問題:
(1)在用顯微鏡觀察根毛細胞的結構特點時,載玻片上面不加蓋玻片,除了載玻片上的水不會污染鏡頭外,還有一個原因最可能是____;
A.了減少麻煩,方便操作
B.為了擴大視野,便于觀察
C.根毛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加蓋玻片觀察容易碰到鏡頭
(2)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根尖各結構中的的部分細胞。實驗表明,具有大液泡的細胞吸水能力強。則從細胞形態(tài)、結構上看,下列具備較強吸水功能的細胞是____;(用字母表示)
A.根冠細胞 B.根毛細胞
C.分生區(qū)細胞 D.伸長區(qū)細胞
(3)有同學認為:將小麥幼苗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養(yǎng)時,浸出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越大,小一幼苗吸水現(xiàn)象越明顯。你是否贊同他的觀點,簡要說明理由。   。
【答案】(1)C
(2)B;D
(3)不贊同。當細胞外土壤浸出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反而會失水。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解析】【分析】 根是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負責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無機鹽及可溶性小分子有機質,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貯存合成有機物質的作用。
【解答】(1) 在用顯微鏡觀察根毛細胞的結構特點時,載玻片上面不加蓋玻片,除了載玻片上的水不會污染鏡頭外,還有一個原因最可能是根毛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加蓋玻片觀察容易碰到鏡頭 ,A不是主要原因,B是錯誤的,該操作不會擴大視野,所以C合理;
(2) 具有大液泡的細胞吸水能力強 則從細胞形態(tài)、結構上看,下列具備較強吸水功能的細胞是BD,因為他們都有大液泡;
(3) 有同學認為:將小麥幼苗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養(yǎng)時,浸出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越大,小幼苗吸水現(xiàn)象越明顯。 不贊同。水往濃度高的地方跑,當細胞外土壤浸出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反而會失水。
故答案:(1)C(2)BD(3)不贊同。當細胞外土壤浸出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反而會失水。
17.(2024八下·浦江期末)在探究“植物體內水分散失的途徑”時,小棉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取A、B、C三個相同的量筒,放在室內陰涼處.A中不插植物,B、C中各插一支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天竺葵枝條,B去掉所有葉片,C保留所有葉片,每天上午8時,向量筒加水至100mL.晚上8時記錄液面的刻度,連續(xù)5天.
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分析數(shù)據(jù)并回答問題:
組別 液面刻度(mL)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A 99.5 99.5 99 99.7 99.3
B 94 96 90 97 92
C 60 62 50 64 60
(1)在探究天竺葵的莖散失水分時,應選取哪兩個組進行對照   .
(2)量筒C第三天通過葉片散失的水分是   mL.
(3)對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后,可得出的結論是   .
(4)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也需要無機鹽,找實驗材料時,小棉發(fā)現(xiàn)有株天竺葵長得特別矮小,葉色發(fā)黃,你認為主要應該施加含   的無機鹽.
【答案】(1)A、B
(2)40
(3)植物體內水分主要通過葉片散失;(或者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莖和葉散失,以葉片散失為主)合理即可
(4)N(氮)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蒸騰作用
【解析】【分析】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可見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其次葉柄和幼嫩的莖也能蒸騰少量的水分,也能進行一定的蒸騰作用。
【解答】 (1)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植物與水分散失的關系,而有無植物成為實驗的變量,BC各放入一枝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天竺葵枝條,其中C保留所有葉片,B去掉所有葉片,A不放植物。想探究莖散失水分,變量應該是莖,應選擇A和B。
(2)第三天,B沒有葉子,一共散失的水分是10mL;C保留所有葉片,一共散失的水分是50mL,通過葉散失的水分是50-10=40(mL)。
(3)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fā)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因此, 天竺葵長得特別矮小,葉色發(fā)黃, 應該施加含氮的無機鹽。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东至县| 北票市| 三河市| 宁化县| 清流县| 石狮市| 化德县| 页游| 姜堰市| 吴堡县| 郴州市| 宜兰县| 长春市| 民县| 巫山县| 昌都县| 奎屯市| 寿阳县| 上杭县| 郸城县| 上饶县| 萍乡市| 铁岭县| 栾城县| 丁青县| 合川市| 九江市| 基隆市| 江永县| 镇江市| 丰都县| 南涧| 龙江县| 京山县| 贡觉县| 丁青县| 道孚县| 噶尔县| 陆丰市|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