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3課中古時期的西歐第二單元 中古時期的世界“歐洲版秦始皇”——查理大帝我可是撲克牌上的男人,觀看視頻,了解我的戎馬一生中文名:查理大帝(742-814)別名:查理曼國籍:法蘭克王國地位:歐洲之父技能:查理曼在行政、司法、軍事制度及經濟生產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樹,并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是他引入了歐洲文明,將文化重心從地中海希臘一帶轉移至歐洲萊茵河附近,被后世認為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統治者之一歷史縱橫——查理大帝800年,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目 錄Contents01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02中國西歐的城市03大學的興起第3課 中古時期的西歐西羅馬帝國滅亡476486法蘭克王國建立墨洛溫王朝時期751丕平獻土加洛林王朝時期756查理曼帝國加洛林王朝高峰843凡爾登合約法蘭克王國分裂800教皇國形成1096—12911229十字軍東侵十一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天主教宗教異端裁判所設立13371347—13531453英法百年戰爭黑死病流行拜占庭帝國滅亡南北朝時期(420-589)唐朝(618-907)宋朝(960-1279)元朝(1271-1368)明朝715查理馬特改革時空坐標01Part One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476年481年8世紀前期8世紀814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封君封臣800年版圖擴展查理曼去世843年法蘭克王國發展時間軸:法蘭克王國建立查理繼位帝國一分為三德法意雛形查理加冕查理克洛維5世紀,日耳曼民族大遷移,滅亡西羅馬帝國,以高盧為中心向外擴張,建立法蘭克王國在羅馬帝國的廢墟和日耳曼人遷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國的基礎上,產生了西歐封建社會。(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一)西歐封建國家的建立——法蘭克王國1、背景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法蘭克王國的奠基者——克洛維一世克洛維士兵哼!我還想要一個花瓶!你竟然劈碎我的花瓶,我不會放過你的,走著瞧!不行,大家都是抽簽分配戰利品,憑什么你還要花瓶,砰,爺直接把花瓶劈碎,你別想得到!克洛維通過類似兇狠野蠻方式,陸續消滅其他競爭者,成為法蘭克人的最高統治者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一)西歐封建國家的建立——法蘭克王國2、建立——克洛維克洛維一世一生最大的影響包括三項行動:統一法蘭克、征服高盧和皈依羅馬天主教。克洛維基本上只是一個馬背上的國王。作為領袖,克洛維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像多數法蘭克人一樣驍勇好斗,以戰斗作為自己的終身愛好和事業,二是性格殘忍,能在適當的時刻果斷鏟除威脅自己的人,三是有心機,善于玩權術,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還具有一個政治家所應有的長遠戰略眼光。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克洛維(一)西歐封建國家的建立——法蘭克王國2、建立——過程481年,克洛維繼部落酋長后,開始全力擴張,戰勝了匈人,柔然人(阿瓦爾人)和日耳曼部落等法蘭克其他勢力。486年擊潰西羅馬帝國在高盧的殘余勢力,占領高盧地區,建立法蘭克王國,命名為墨洛溫王朝,以巴黎為都。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一)西歐封建國家的建立——法蘭克王國2、建立——過程751年,宮相矮子丕平篡奪王位,開始加洛林王朝的統治。丕平之子查理在位時大規模向外擴張。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稱帝,史稱“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演變為查理帝國。843年查理帝國一分為三,分別成為后來的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雛形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民族大遷徙不是簡單的民族住地的變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團對奴隸制羅馬帝國的武力征服。在這種征服的基礎上使羅馬與日耳曼兩種文明、兩種制度和兩大民族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西歐的封建制度。——朱寰主編《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冊封君封臣制度(政治)莊園與農奴制度(經濟)(二)政治——封君封臣制度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中古西歐初期王權衰落,社會秩序混亂,地方豪強互相斗爭,戰亂不已,盜匪橫行。國王和貴族為維護宗教的地位,往往蓄養一批武裝家丁進行自衛或攻擊別人。這些武裝扈(hù)從(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給衣食裝備,后來漸改為賜給他們一塊土地,以其收入作為服軍役的費用。這種以服兵役為條件終身領有的土地稱為“采邑”。為了應付頻繁的戰爭,宮相查理·馬特(714—741年為宮相)盡量增多自己的封臣,并授給他們土地作為采邑,以后封臣取得采邑漸成慣例。……查理曼進一步推行封臣制,越來越多的高級官吏、主教、修院長等也得到采邑,成為國王的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的觀念日益流行。——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下卷》(1)產生條件:社會動蕩和自然經濟的產物;8世紀逐漸與封土聯系在一起(以土地為紐帶,有條件的封賜)(二)政治——封君封臣制度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我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踐履協約……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將以您的意志為準則,絕無違背。”封臣(解下武器,脫帽,下跪,雙手放在封君合攏的手掌之中宣誓效忠)(拉起封臣,親吻他的臉頰):我的封臣,我會盡我所能保護你。封君(二)政治——封君封臣制度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層層分封 依次互為主從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古西歐諺語(二)政治——封君封臣制度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特點:(封君與封臣關系的特點)(1)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2)嚴格的等級性(3)權利與義務交織,有一定的契約意義(4)直接隸屬關系定義: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規范和培養后代的制度,出自這些封建主所處生活環境和他們的生活方式,這構成所謂的"騎士制度"的主要內容。要求:騎士的品格應是忠誠和勇敢。技能:騎士作為封臣必須嚴守自己的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盡全力為他服務,甚至不惜為他付出生命。騎士精神:這樣一種理想化的封臣品格雖然未在現實中的騎士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卻是維系封君封臣制度所需要的,所以很受封建主重視,成為騎士精神的核心。歷史縱橫——騎士制度西歐封君封臣制和西周分封制的異同相同點 不同點西歐封君封臣制西周分封制權利與義務交織等級森嚴以土地為紐帶;以血緣為紐帶;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可越級統領天子是最高統治者(三)經濟——莊園(基本生產單元)領主的一天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領主指受封領地的大、小封建主。領主擁有全部土地所有權,擁有莊園的經營權、行政權、司法權。既是經濟上的剝削者,又是政治上的統治者今天本領主該干點什么呢?因社會動蕩無法獨立生存,被迫人身依附于領主的農奴農奴的一天農奴相對奴隸地位較高,人身束縛更寬松,生產積極性更高。7世紀法蘭克王國的“農民請求委身文件”立字人某某,謹致崇高莊嚴之某某大人閣下如眾所周知,我因衣食缺乏,無以為主,請求大人本篤信上帝之虔誠,與慈愛為懷善心,準許我委身于大人監護之下,我已如此作了。以后您必須供給我衣食,予我以幫助和救濟,我將盡我的力量為您服務,不負您的援助與保護。在我活著的時期,我將在合乎我一個自由人身份的情形下,為您服務,維護您的榮譽。我不得脫離您的統治與監護,將畢生投靠在您的勢力與保護之下。因此,您我之間,如一方欲解除此種契約,必須付與對方若干先令作為賠償;此種諒解,永久不得破壞。 (因此,將此種合同繕寫兩份,立約雙方,各執一份)——法學教材編輯部《外國法制史》編寫組:《外國法制史資料選編》(上冊)土地類型 經營管理者 (居民構成) 權利及義務領主自營地農民份地自由農份地農奴份地領主自由農農奴⑴提供農民土地;⑵直接經營領主自營地;⑶主持莊園法庭,審理莊園案件,維護莊園秩序(1)交納地租,服勞役;(2)法律上自由(1)耕種領主自營地,收入歸領主;(2)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著于土地上;(3)自備工具為領主服勞役(三)經濟——莊園(基本生產單元)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 莊園法庭處理的核心事務是與領主有關的事務,并且大部分是領主獲勝。但莊園法庭和村民會議以及習慣法為農奴自身權利提供了一道保護的屏障,使農奴在封建統治下,也能保持一些個人的基本權利,并且可以有效地抵制領主任意和過度的侵奪。歐洲封建主義雖然壓迫窮人,但它確實給西歐文明留下了我們現在依然渴望擁有的某種東西——民主權利。如何認識西歐莊園法庭?莊園法庭(四)階級——等級分明等級 身份 技能“作戰的人” 騎士 與敵人戰斗“祈禱的人” 基督教會僧侶 代表世人求助上帝“勞作的人” 農奴 為領主服勞役,沒有人生自由,史中古西歐最主要的勞動者中古西歐的“三種人”僧侶、騎士、農民構成了中古西歐最重要的三個階層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02中古西歐的城市Part Two(一)城市興起條件:隨著歐洲社會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耕地面積增加,農業生產技術提高,風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剩余產品增加;工商業逐漸復興和繁榮。人口增長中古西歐的城市 新興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對安全、能夠吸引人們聚集的地區,如道路的交會處、港口、海灣、主教駐地等。當商人、手工業者、農民不斷被吸引到這些地方以后,市場和居民區逐漸擴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歐洲中世紀城市的規模很小,人口一般在5000以下。13世紀時,英格蘭最大的城市倫敦只有4萬人左右,像法蘭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蘭和威尼斯等人口超過5萬的城市屈指可數。背景:①經濟形態: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以工商業為基本謀生手段。②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對市民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造成影響。中古西歐的城市(二)城市自治——瑯城自治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領主的領地上,因此,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城市居民任意征稅,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戶一樣履行義務。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反抗。◎路易六世1111年法國瑯城市民用錢贖買自治,獲得路易六世的特許狀建立城市公社后當地領主(主教)揮霍贖金,背信棄義收回自治權并提高稅收憤怒的市民發起武裝暴動,主教在這場沖突中身亡。后來,法國國王賜予瑯城特許狀,承認該城市擁有自治權。(二)城市自治——瑯城自治中古西歐的城市城自瑯治之路主教高德理向市民征重稅瑯城市民集資贖買自治權主教高德理取消自治權瑯城發動起義成立公社國王路易六世簽發特許證書瑯城市民發動起義殺死主教成立公社(三)城市的發展中古西歐的城市建立行會組織,指定營業規章,保護當地工商業者的利益城市和商品經濟持續發展城市市民建立了自己的政府、法庭和稅務機關城市鼓勵興辦學校、保護學者城市發展的意義?03大學的興起Part Three(一)大學產生的原因大學的興起封建制度的確立與經濟發展為大學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城市的興起、新興資產階級的出現,使大學的創辦有了社會基礎。東西方貿易的往來,古典文明的傳播,東方文化和教育的傳入,為大學充實了學習的內容。(二)大學的發展歷程教學條件:大學沒有自己的校園,學生在租來的民房理上課,后來逐漸有了校園;書本缺乏教學方式:教師發表演講后學生辯論專業課程:文藝、法律、醫學、神學至1500年,歐洲已有60多所大學中古歐洲大學的課堂教學(繪畫)大學的興起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博洛尼亞大學、巴黎大學、牛津大學早期大學:(三)歐洲代表性大學姓名:博洛尼亞大學(意大利文:Università di Bologna;英文:University of Bologna)地址:是一所坐落在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首府博洛尼亞的國際頂尖綜合性大學時間:創立于公元1088年-神圣羅馬帝國時期地位:是世界上廣泛公認的、擁有完整大學體系并發展至今的第一所大學,被譽為“世界大學之母”。發展歷程:該校900多年的歷史里,涌現出眾多杰出校友,包括神學界之王阿奎那、文藝復興運動開拓者但丁、日心說提出者哥白尼,以及彼特拉克、丟勒、伊拉斯謨、哥爾多尼、馬可尼、帕累托、普羅迪等著名人物都曾在這里學習或執教。大學的興起(三)歐洲代表性大學姓名:巴黎西岱大學(Université Paris Cité地址:坐落在法國首都巴黎,起源于到1200年建立的巴黎大學,后于2019年重組整合。發展歷程:該大學分別在1200年和1215年獲得法王腓力二世和教宗英諾森三世的官方認可。1257年,巴黎大學的第一個學院機構索邦學院成立,索邦(Sorbonne)成為大學的代稱。1793年法國大革命時巴黎大學遭到解散,1896年重建,1968年再被拆分成13所獨立大學(巴黎第1-13大學);巴黎西岱大學是巴黎第五大學、巴黎第七大學的繼承者,并且整合了巴黎地球物理學院大學的興起9世紀13世紀中期16世紀初17世紀末1547莫斯科公國在反擊蒙古統治過程中逐漸興起,而后建立起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基輔羅斯俄羅斯發端于此,深受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伊凡四世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繼續擴張汗國臣屬被蒙古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臣屬地跨歐亞已經將疆界推進到太平洋,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龐大帝國基輔羅斯(882-1240)莫斯科公國(1284-1547)沙皇俄國(1547-1721)俄羅斯帝國(1721-1917)歷史縱橫:帝國崛起——俄羅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查理大帝.mp4 第3課 中古時期的西歐(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