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五)(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列有關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達爾文父子通過幼苗向光實驗發現了生長素B.溫特提取出生長素并鑒定其化學組成C.拜爾的實驗需要在完全光照下進行D.波森·詹森的實驗證明從苗尖端向下傳遞的信號是一種可移動的化學物質2.1926年,溫特通過實驗研究了植物的向光性。某研究小組將放置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的一側,避光條件下測量胚芽鞘的彎曲度數如圖1;進一步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重復上述實驗,結果如圖2。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避光條件下進行實驗,有利于排除胚芽鞘內源生長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瓊脂塊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數目的增加,促進生長的效果越明顯C.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超過0.25 mg/L時,生長素抑制了去頂胚芽鞘的生長D.溫特的實驗不需要空白對照即可證明胚芽鞘尖端能產生促進胚芽鞘生長的物質3.下列生產活動或自然現象中,與生長素的作用關系不密切的是( )A.扦插枝條時保留芽,利于生根成活B.摘除棉花的頂芽,使其多開花多結果C.移栽樹苗時去掉部分葉,提高移栽成活率D.倒伏的玉米苗,莖背地生長以更好地接受光照4.生長素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等多種生理功能,下列與生長素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長素不僅參與細胞代謝,而且向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B.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可以運到側芽附近從而抑制側芽生長C.生長素從頂芽向側芽的運輸不需要消耗能量D.在促進根、莖兩種器官生長時,莖是對生長素更敏感的器官5.(2024·浙江溫州中學高二期末)生長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進植物生長。科學家用蘿卜下胚軸進行多次重復實驗,發現其向光生長彎曲,并發現其兩側的生長素濃度并沒有顯著差別。下列推測最有可能的是( )A.可能是土壤導致實驗材料出現異常現象B.蘿卜下胚軸的生長可能與生長素沒有關系C.可能是實驗偶然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誤差D.蘿卜下胚軸可能向光側的生長抑制物多于背光側6.如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芽生長的作用效應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中的生長情況。圖甲中的a、b、c、d點所對應的圖乙中生長狀況,正確的是( )A.a—① B.b—②C.c—③ D.d—④7.(2024·浙江杭州第二中學高二檢測)下列有關生長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去除頂芽,側芽中的生長素濃度會升高B.生長素的本質是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在核糖體合成的C.抑制植物細胞呼吸酶的活性不會影響生長素在芽中的運輸D.在植物成熟組織的韌皮部生長素能進行非極性運輸8.(2024·寧波高二期末)圖1為棉花植株結構示意圖,圖2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棉花植株生長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將圖1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現為背地生長,與根部生長素的作用效果相同B.若圖1中①處生長素濃度為圖2中的c,則②處生長素濃度處于c~e范圍C.據圖2可知,生長素既抑制植物生長,也能促進其生長,且促進作用與其濃度呈正相關D.在棉花栽培過程中,需要摘心(打頂)使側芽的生長素濃度降低,以增加棉花產量9.草莓果實表面有許多瘦果。將生長一致的草莓植株分為四組,對照組S0不作處理,S1、S2和S3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S2組葉片上、S3組幼果上分別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IAA)溶液,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果實開始發育后,瘦果內能夠合成生長素促進果實長大B.S1組的果實略有增大可能是由來源于其他組織的IAA引起的C.S2組的結果表明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IAA可運輸到果實D.S3組成熟果實的大小與IAA溶液的濃度總是呈正相關10.(2024·浙江慈溪中學高二期末)科研人員研究乙烯對擬南芥子葉衰老的影響。圖甲為乙烯對細胞膜離子滲漏的影響,圖乙為乙烯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乙烯可使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進而促進子葉衰老B.乙烯可顯著降低葉綠素含量,使光合速率下降C.與正常植株相比,乙烯不敏感突變體使用乙烯后葉片的衰老提前D.用乙烯抑制劑處理擬南芥植株,可延緩子葉衰老11.(2024·浙江諸暨中學高二檢測)胎萌是指種子未脫離母體即發芽。下列關于種子萌發和胎萌的敘述,錯誤的是( )A.冬小麥萌發時間不決定其開花時間B.抑制與脫落酸合成相關酶的基因表達,會引起胎萌C.離體的水稻成熟胚,可在無激素的MS培養基上萌發D.外施赤霉素,可促進赤霉素受體缺失突變體種子萌發12.研究表明,赤霉素(GA)與生長素(IAA)在促進植物生長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效應,二者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促進,“-”表示抑制),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促進生長方面,GA和IAA表現為協同作用B.GA可以通過促進束縛型IAA釋放出游離型IAA而增加生長素的濃度C.GA通過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而發揮作用,IAA則直接參與細胞生長D.GA可通過多種途徑使得游離型IAA的含量保持較高水平13.(2024·浙江湖州中學高二期末)為研究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CK)的作用特點及其對植物體生長的影響,研究小組對正常生長且生理狀況一致的①②③三組某植株幼苗分別進行如下處理:①組對照組不作處理;②組去除頂芽;③組頂芽涂抹能影響生長素運輸的三碘苯甲酸。實驗處理第 5 天后②③組側芽開始萌發并在第9 天后快速生長,在實驗的第 0、6、10 天分別檢測各組側芽處的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CK)的含量,結果如圖甲、乙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頂芽均可抑制生長素運輸,促進側芽萌發B.持續降低的內源生長素含量有利于該植株側芽的萌發與生長C.IAA與CK 的比例可調控側芽的萌發與生長,增大該比例有利于側芽生長D.推斷三碘苯甲酸同時具有促進細胞分裂素從頂芽往側芽運輸的作用14.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在生產實踐中可用于( )①多倍體育種 ②無籽辣椒培育 ③單子葉作物的田間管理 ④促進花卉插枝生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2024·杭州高二期中)探究不同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對某種白三葉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部分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應選擇生長健壯,且處于營養生長期的白三葉枝條,保留頂部少量幼葉或芽B.NAA濃度為50 mg/L時,插條的根長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C.IAA濃度為500 mg/L時,插條的根長小于IAA濃度為300 mg/L時的,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D.分析實驗結果可知,不同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均能促進插條生根且效果相同16.(2024·紹興高二期中)高等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到環境因素調節,光、溫度、重力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尤為重要,請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對植物來說,光只提供能量 ②光敏色素是一類色素—蛋白復合體,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 ③接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變化 ④春化作用也可能與脫落酸有關,一些需要春化的植物未經低溫處理而施用脫落酸,也能開花 ⑤植物對重力的感受是通過平衡石細胞來實現的 ⑥年輪、春化作用均能說明溫度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A.①②⑤ B.②④⑥C.①④ D.②④17.(2024·紹興高二檢測)胚軸是種子萌發后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分。由子葉到第1片真葉之間的部分,稱為“上胚軸”;子葉與根之間的部分,稱為“下胚軸”。科學家研究了某植物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和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在不同光照條件時下胚軸生長狀況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不同光敏色素接受的光信號可能不同B.光敏色素A主要感受遠紅光刺激,光敏色素B主要感受紅光或白光刺激C.光敏色素A、B的活性變化是光刺激引起其空間結構改變導致的D.光敏色素A、B被激活后均可促進該植物下胚軸的生長18.(2024·浙江溫州中學高二期末)某興趣研究小組為研究日照長短對菊花開花的影響,用不同長度日照對菊花頂部花芽和下部葉片做四組不同處理,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目的是探究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花芽還是葉片B.由實驗結果可推知,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下部葉片C.若使菊花提前開花,可在夜間進行閃爍光處理或延長日照時間D.菊花的開花受基因表達、植物激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調節19.下列有關植物春化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一年生的冬小麥經過低溫處理,才可于夏初開花B.感受低溫刺激的部位一般在葉片C.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機制,可能與春化素有關D.促進植物開花的春化作用,可以利用人工低溫處理的方式取代20.根據“淀粉-平衡石假說”,在垂直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基部,導致由中柱運來的IAA在根冠均勻分布(如圖1);在水平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近地側,導致根冠遠地側的IAA向近地側運輸(如圖2)。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重力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形態建成的重要環境因素B.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側伸長慢的原因是其IAA濃度高于遠地側C.IAA在根部既能從伸長區向根冠運輸,也能從根冠向伸長區運輸D.植物細胞中的淀粉體最終將重力信號轉變成合成生長素的信號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40分)21.(8分)植物的生長發育是由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調節網絡調控的。如圖表示三種植物激素及2,4-D的相互作用模型,其中①②③表示植物激素。回答下列問題:(1)(3分)激素②③的名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2,4-D這類由人工合成和篩選出的與植物激素相似的活性物質和植物體內源激素一起,統稱為__________________。(2)(3分)激素①和__________________協調促進細胞的分裂,農業生產中,農民通過將芫荽(香菜)的種子放在流動的河流或深井中進行浸泡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這種做法與__________________(填“赤霉素”或“脫落酸”)的相關性最大。(3)(2分)研究表明,黃瓜莖端脫落酸與赤霉素的比例較高時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例較低時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這一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9分)蠶豆是人類最早栽培的豆類作物之一,在其生長過程中受多種激素相互作用的調節。圖甲表示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圖乙是蠶豆種子萌發后根、莖的生長情況,圖丙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與植物生長的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1)(3分)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特點兩重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芽的向光性”“莖的背地性”或“根的向地性”),該激素在幼嫩組織中從合成部位到作用部位的運輸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2)(1分)圖甲中的P、Q點最可能分別對應圖乙中的________點(填圖乙中的字母)。(3)(1分)在蠶豆植物開花結果的關鍵時期,在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上涂抹一定濃度的萘乙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增加蠶豆產量的目的。(4)(3分)分析圖丙,若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則產生頂端優勢現象時側芽的生長素濃度z的范圍為________,解除頂端優勢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5)(1分)煙草種子萌發過程能感受光信號,因為該植物具有________,可以吸收紅光和遠紅光。23.(12分)(2024·杭州高二期中)油菜素內酯(BL)是一種甾醇內酯化合物,其能促進芽、葉細胞的擴展和分裂,促進花粉管生長、種子萌發等。鹽脅迫會抑制玉米種子的萌發,科學家為此研究了外源油菜素內酯對鹽脅迫下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結果如圖甲所示,其中第1組為空白對照組,第2~6組是在180 mmol·L-1的NaCl脅迫下進行的實驗組。回答下列問題:(1)(2分)在細胞分裂方面,油菜素內酯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種激素)具有協同作用,而與____________(答出1種激素)相拮抗。(2)(1分)鹽脅迫會抑制玉米種子的萌發,從1~3組可知,油菜素內酯可以____________(填“加劇”或“緩解”)這種效應。(3)(1分)影響玉米生命活動的環境條件除了鹽脅迫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舉出2例)。(4)(4分)為探究光照、油菜素內酯在根生長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分別設置光暗、BL和蒸餾水處理組,觀察、統計水稻根的不對稱生長情況,結果如圖乙,則實驗組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和BL都能促進根不對稱生長,但BL的促進作用__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分)為研究吲哚乙酸(IAA)與脫落酸(ABA)的運輸特點,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IAA和ABA開展如圖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①若圖中ab為莖尖切段,瓊脂塊③和④中均出現了較強放射性,說明ABA在莖尖的運輸________(填“是”或“不是”)極性運輸。若先用某種抑制劑(不破壞IAA、不影響細胞呼吸)處理莖尖切段,再重復上述實驗,結果瓊脂塊①中的放射性強度與②相近,該抑制劑的作用機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適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長的保證。將黃豆芽伸長胚軸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顯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處理冷卻后,不再降解IAA,說明已伸長胚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研究已證實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這兩條IAA降解途徑有利于種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壯生長。24.(11分)植物利用太陽光能的同時也會受到紫外光的照射,紫外光中的UVB能作為一種環境信號調節植物體的生長發育。研究人員進行了補充UVB照射對擬南芥下胚軸生長影響的研究。材料用具:野生型擬南芥、R蛋白失活的突變型擬南芥、能發射UVB的紫外燈、普通日光燈、直尺等。(1)(5分)補充實驗思路①將野生型擬南芥均分為A、B兩組,突變型擬南芥均分為C、D兩組,A、C組擬南芥使用普通日光燈照射,B、D組擬南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將各組材料培養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對所得數據進行________________并得出結論。(2)(2分)實驗結果表明:①紫外線UVB照射能抑制野生型擬南芥下胚軸的伸長;②R蛋白失活不影響擬南芥下胚軸的伸長;③R蛋白失活使得擬南芥失去對紫外線UVB的響應。請以組別為橫坐標、下胚軸長度為縱坐標,利用柱狀圖表述實驗結果。(3)(4分)分析討論:①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野生型擬南芥細胞內兩分子R蛋白會結合為二聚體,二聚體解聚為單個R蛋白才能激活H基因。研究表明,UVB也可激活H基因,推測UVB可能會使野生型植株的R蛋白________。③甾醇是一種植物激素,可引起甾醇響應基因表達,在紫外線UVB的照射下野生型植株該基因表達受到抑制,由此推測甾醇可以_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擬南芥生長。章末檢測試卷(五)1.D2.B [避光條件下進行實驗,可排除光照對實驗結果的影響,A錯誤;由圖1可知,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瓊脂塊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數目的增加,胚芽鞘彎曲程度增大,說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瓊脂塊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數目的增加,促進生長的效果越明顯,B正確;由圖2可知,當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超過0.25 mg/L時,縱坐標胚芽鞘彎曲度數大于0,仍有彎曲,說明生長素仍在促進胚芽鞘的生長,C錯誤;溫特的實驗進行了空白對照,將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去頂胚芽鞘的一側,觀察到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排除瓊脂塊對實驗的干擾,D錯誤。]3.C4.B [生長素不參與細胞代謝,只是調節代謝,向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A錯誤;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較高,側芽對生長素比較敏感,因而抑制側芽生長,B正確;生長素從頂芽向側芽的運輸是極性運輸,而極性運輸是主動轉運,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在促進根、莖兩種器官生長時,根是對生長素更敏感的器官,D錯誤。]5.D [土壤影響實驗材料的生長狀態,但不影響植物的向光性,A不符合題意;在植物體內,生長素在細胞水平上起著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則影響器官的生長、發育,如促進側根和不定根發生,影響花、葉和果實發育等,所以蘿卜下胚軸的生長與生長素有關,B不符合題意;本實驗進行了多次重復實驗,結果都相同,說明不是實驗偶然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誤差,C不符合題意;蘿卜下胚軸可能向光側的生長抑制物多于背光側,而向光側和背光側生長素的濃度相近,導致向光側生長慢,背光側生長快,D符合題意。]6.C7.D [側芽的生長素主要來自頂芽,因此去除頂芽,側芽中的生長素濃度會降低,A錯誤;核糖體上合成的是蛋白質(多肽),生長素的本質是吲哚乙酸,不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B錯誤;生長素在芽中的運輸主要是極性運輸,屬于主動轉運,抑制植物細胞呼吸酶的活性會影響生長素在芽中的運輸,C錯誤;在植物成熟組織的韌皮部生長素通過自由擴散運輸,屬于非極性運輸,D正確。]8.D [將圖1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現為背地生長,生長素表現為促進作用,而根部生長素在近地側為抑制作用,在遠地側為促進作用,A錯誤;若圖1中①處生長素濃度為圖2中的c,由于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所以②處生長素濃度應當大于c,且表現為抑制生長,因此濃度應當大于e,B錯誤;據圖2可知,生長素既抑制植物生長,也能促進其生長,具有兩重性;在最適濃度前,其促進作用與其濃度呈正相關,而超過最適濃度,其促進作用與其濃度呈負相關,C錯誤;在棉花栽培過程中進行摘心,使側芽生長素的含量降低,以利于其生長成枝條,增加棉花產量,D正確。]9.D10.C [據圖甲可知,在乙烯的作用下,離子滲漏率升高,說明乙烯可以使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進而促進子葉衰老,A正確;據圖乙可知,在乙烯的作用下,子葉葉綠素含量顯著下降,葉綠素含量降低會影響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從而使光合速率下降,B正確;據題可知,在乙烯作用下,葉片的衰老會加快,說明乙烯能促進葉片的衰老,因此與正常植株相比,乙烯不敏感突變體使用乙烯后葉片的衰老延緩,C錯誤;用乙烯抑制劑處理擬南芥植株,會減少乙烯的產生,可以延緩子葉的衰老,D正確。]11.D [冬小麥開花時間取決于其播種萌發的溫度,A正確;抑制與脫落酸合成相關酶的基因表達,導致脫落酸不能合成,使種子不能休眠而萌發,會引起胎萌,B正確;離體的水稻成熟胚,自身能合成激素,可在無激素的MS培養基上萌發,C正確;赤霉素需要與赤霉素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赤霉素受體缺失,即使外施赤霉素也不能促進種子萌發,D錯誤。]12.C13.C [由分析可知,涂抹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長素運輸,促進側芽萌發,而去除頂芽并不是抑制生長素的運輸,是減少生長素的產生, A錯誤;通過圖甲分析可知,在第10天時側芽處的生長素含量比第6天時的多,這說明側芽生長需要的生長素增多,則持續降低的內源生長素含量不利于該植株側芽的萌發與生長,B錯誤;由圖甲、乙分析可知,側芽萌發時,IAA含量降低、CK含量增多,IAA/CK的比值減小;側芽快速生長時,IAA含量增多、CK含量降低,IAA/CK的比值增大,因此IAA與CK的比例可調控側芽的萌發與生長,增大該比例有利于側芽生長,C正確;由圖甲、乙分析可知,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長素的運輸,從而降低側芽的生長素濃度,增加細胞分裂素的含量,但是由題干信息和結果不能推斷出三碘苯甲酸同時具有促進細胞分裂素從頂芽往側芽運輸的作用,D錯誤。]14.C15.A [由于芽和幼葉能產生生長素,促進枝條的成活,所以保留頂部少量幼葉或芽,同時注意選取的枝條應該生長健壯,且處于營養生長期,有利于存活,A正確;NAA濃度為50 mg/L時,插條的根長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B錯誤;IAA濃度為500 mg/L時,插條的根長小于IAA濃度為300 mg/L時的,但是仍然比對照組的根長長,體現了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C錯誤;分析實驗結果可知,低濃度的NAA促進插條生根,高濃度的NAA抑制插條生根,D錯誤。]16.C [對植物來說,光不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還能作為一種信號,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①錯誤;脫落酸會抑制種子萌發,春化作用也可能與赤霉素有關,一些需要春化的植物未經低溫處理而施用赤霉素,也能開花,④錯誤;年輪的寬窄同當年降水或溫度關系十分密切,春化作用指用低溫誘導植物開花的過程,說明溫度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⑥正確。]17.D [野生型與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相比,自變量為光敏色素A的有無。紅光或白光處理組中兩者下胚軸生長無明顯區別,遠紅光處理組中兩者下胚軸生長區別明顯,由此可見光敏色素A在遠紅光的照射下起作用。同理,野生型與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相比,自變量為光敏色素B的有無。紅光或白光處理組中兩者下胚軸生長區別明顯,遠紅光處理組中兩者下胚軸生長無明顯區別,由此可見光敏色素B在紅光或白光照射下起作用,說明不同光敏色素接受的光信號可能不同,A、B正確;光敏色素是一類蛋白質(色素-蛋白復合體),在受到光照后,光敏色素A、B被激活后空間結構均會發生變化,C正確;野生型表達光敏色素A和B,觀察遠紅光處理組野生型與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自變量為光敏色素A的有無,有光敏色素A的野生型下胚軸較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短,故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該植物下胚軸的生長;紅光或白光處理組中野生型與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相比,自變量為光敏色素B的有無,有光敏色素B的野生型下胚軸較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短,故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該植物下胚軸的生長,D錯誤。]18.C19.B [低溫是誘導冬小麥開花的必要條件,一年生的冬小麥經過低溫處理,才可于夏初開花,A正確;植物感受低溫刺激的部位一般在莖尖,B錯誤;促進植物開花的春化作用是指低溫誘導植物開花的過程,可以利用人工低溫處理的方式取代,D正確。]20.D21.(1)脫落酸、赤霉素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 (2)細胞分裂素 脫落酸 (3)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是不同激素的相對含量22.(1)根的向地性 極性運輸 (2)d、b (3)不能 (4)z>c 去除頂芽 (5)光敏色素23.(1)赤霉素、細胞分裂素 脫落酸 (2)緩解 (3)溫度、光照 (4)光照+蒸餾水 更強 與實驗組處理相比,黑暗+BL處理組根的不對稱生長率更高 (5)①不是 抑制劑與運輸 IAA 的載體結合 ②IAA 氧化酶(或IAA 降解酶)解析 (1)油菜素內酯能促進細胞擴展和分裂,與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具有協同作用;而脫落酸能抑制生長,與油菜素內酯相拮抗。(2)根據1~3組的數據分析可知,隨著油菜素內酯濃度升高,發芽率提高,說明油菜素內酯可以緩解由于鹽脅迫而抑制的種子萌發。(3)激素和環境因素都能影響玉米的生命活動,環境條件包括溫度、光照、重力等。(4)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油菜素內酯在根生長中的作用,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并結合圖示各組的處理判斷,實驗組的處理是光照+蒸餾水;以黑暗+蒸餾水處理組為參考,與光照+蒸餾水處理組相比,黑暗+BL處理組根的不對稱生長率更高,因此BL的促進作用更強。(5)①若圖丙③④中均出現放射性,說明ABA在莖尖既可由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也可倒過來運輸,不是極性運輸。生長素只能由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若先用某種抑制劑(不破壞IAA、不影響細胞呼吸)處理莖尖切段,再重復上述實驗,由于該抑制劑不破壞IAA,不影響細胞呼吸,而瓊脂塊①中的放射性強度與②相近(不出現生長素),說明生長素不能運輸,可能是抑制劑與運輸IAA的載體結合。②黃豆芽伸長胚軸的提取液能夠降解IAA,但提取液經沸水浴處理冷卻后不再降解IAA,則提取液中物質經高溫處理后變性失活,說明已伸長胚軸中含有IAA氧化酶(或IAA降解酶)。24.(1)①使用普通日光燈照射加補充UVB照射 ②測量各組擬南芥下胚軸長度 ③統計分析(2)如圖所示(如右圖)(3)①擬南芥的類型和是否補充UVB照射 ②解聚 ③促進解析 (1)該實驗探究的是補充UVB照射對擬南芥下胚軸生長的影響,并且題中用了兩種擬南芥,因此自變量為是否補充UVB照射以及擬南芥種類,因變量是擬南芥下胚軸長度。①A、C組擬南芥使用普通日光燈照射作為對照組,B、D兩組使用普通日光燈照射加補充UVB照射作為實驗組。(2)實驗分4組,A、B、C、D作為橫坐標,下胚軸長度為縱坐標,根據所給的實驗結果可知,B組中的下胚軸長度比A組要短,C、D組與A組相比基本不變,可以得出柱形圖(見答案)。(3)②因為兩分子R蛋白會結合為二聚體,二聚體解聚為單個R蛋白才能激活H基因,因此推測UVB可能會使野生型植株的R蛋白解聚來激活H基因。③因為甾醇可引起甾醇響應基因表達,而在紫外線UVB的照射下野生型植株的該基因表達受到抑制,從而抑制了植株的生長,由此推測甾醇可以促進擬南芥生長。(共79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五)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1.下列有關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達爾文父子通過幼苗向光實驗發現了生長素B.溫特提取出生長素并鑒定其化學組成C.拜爾的實驗需要在完全光照下進行D.波森·詹森的實驗證明從苗尖端向下傳遞的信號是一種可移動的化學物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達爾文父子實驗并沒有發現生長素,只說明幼苗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后,向苗尖端下部傳遞了某種“影響”,A錯誤;溫特實驗證明了幼苗的尖端確實產生了一種化學物質,向下運輸促進幼苗生長,但他并沒有提取出生長素,B錯誤;拜爾的實驗是在黑暗中進行的,C錯誤;波森·詹森的實驗證明了苗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明膠片傳遞給下部,從苗尖端向下傳遞的信號是一種可移動的化學物質,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926年,溫特通過實驗研究了植物的向光性。某研究小組將放置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置于去頂胚芽鞘的一側,避光條件下測量胚芽鞘的彎曲度數如圖1;進一步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重復上述實驗,結果如圖2。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避光條件下進行實驗,有利于排除胚芽鞘內源生長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瓊脂塊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數目的增加,促進生長的效果越明顯C.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超過0.25 mg/L時,生長素抑制了去頂胚芽鞘的生長D.溫特的實驗不需要空白對照即可證明胚芽鞘尖端能產生促進胚芽鞘生長的物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避光條件下進行實驗,可排除光照對實驗結果的影響,A錯誤;由圖1可知,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瓊脂塊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數目的增加,胚芽鞘彎曲程度增大,說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瓊脂塊上放置的胚芽鞘尖端數目的增加,促進生長的效果越明顯,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圖2可知,當瓊脂塊內生長素濃度超過0.25 mg/L時,縱坐標胚芽鞘彎曲度數大于0,仍有彎曲,說明生長素仍在促進胚芽鞘的生長,C錯誤;溫特的實驗進行了空白對照,將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去頂胚芽鞘的一側,觀察到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排除瓊脂塊對實驗的干擾,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下列生產活動或自然現象中,與生長素的作用關系不密切的是A.扦插枝條時保留芽,利于生根成活B.摘除棉花的頂芽,使其多開花多結果C.移栽樹苗時去掉部分葉,提高移栽成活率D.倒伏的玉米苗,莖背地生長以更好地接受光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扦插枝條時保留芽,芽能合成生長素,生長素促進生根,利于枝條成活,A不符合題意;摘除棉花的頂芽,解除頂端優勢,可促進多開花多結果,B不符合題意;移栽樹苗時去掉部分葉,可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成活率,C符合題意;倒伏的玉米苗,莖的近地側生長素含量較多,生長較快,因此莖背地生長,以更好地接受光照,D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生長素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等多種生理功能,下列與生長素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長素不僅參與細胞代謝,而且向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B.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可以運到側芽附近從而抑制側芽生長C.生長素從頂芽向側芽的運輸不需要消耗能量D.在促進根、莖兩種器官生長時,莖是對生長素更敏感的器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生長素不參與細胞代謝,只是調節代謝,向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A錯誤;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較高,側芽對生長素比較敏感,因而抑制側芽生長,B正確;生長素從頂芽向側芽的運輸是極性運輸,而極性運輸是主動轉運,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在促進根、莖兩種器官生長時,根是對生長素更敏感的器官,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2024·浙江溫州中學高二期末)生長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進植物生長。科學家用蘿卜下胚軸進行多次重復實驗,發現其向光生長彎曲,并發現其兩側的生長素濃度并沒有顯著差別。下列推測最有可能的是A.可能是土壤導致實驗材料出現異常現象B.蘿卜下胚軸的生長可能與生長素沒有關系C.可能是實驗偶然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誤差D.蘿卜下胚軸可能向光側的生長抑制物多于背光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土壤影響實驗材料的生長狀態,但不影響植物的向光性,A不符合題意;在植物體內,生長素在細胞水平上起著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則影響器官的生長、發育,如促進側根和不定根發生,影響花、葉和果實發育等,所以蘿卜下胚軸的生長與生長素有關,B不符合題意;本實驗進行了多次重復實驗,結果都相同,說明不是實驗偶然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誤差,C不符合題意;蘿卜下胚軸可能向光側的生長抑制物多于背光側,而向光側和背光側生長素的濃度相近,導致向光側生長慢,背光側生長快,D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如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芽生長的作用效應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中的生長情況。圖甲中的a、b、c、d點所對應的圖乙中生長狀況,正確的是A.a—① B.b—②C.c—③ D.d—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圖中無生長素時作為空白對照,a、b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均促進生長,但b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促進生長作用最強,對應①,則a點對應④;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對應③;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抑制生長,對應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2024·浙江杭州第二中學高二檢測)下列有關生長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去除頂芽,側芽中的生長素濃度會升高B.生長素的本質是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在核糖體合成的C.抑制植物細胞呼吸酶的活性不會影響生長素在芽中的運輸D.在植物成熟組織的韌皮部生長素能進行非極性運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側芽的生長素主要來自頂芽,因此去除頂芽,側芽中的生長素濃度會降低,A錯誤;核糖體上合成的是蛋白質(多肽),生長素的本質是吲哚乙酸,不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B錯誤;生長素在芽中的運輸主要是極性運輸,屬于主動轉運,抑制植物細胞呼吸酶的活性會影響生長素在芽中的運輸,C錯誤;在植物成熟組織的韌皮部生長素通過自由擴散運輸,屬于非極性運輸,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2024·寧波高二期末)圖1為棉花植株結構示意圖,圖2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棉花植株生長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將圖1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現為背地生長,與根部生長素的作用效果相同B.若圖1中①處生長素濃度為圖2中的c,則②處生長素濃度處于c~e范圍C.據圖2可知,生長素既抑制植物生長,也能促進其生長,且促進作用與其濃度呈正相關D.在棉花栽培過程中,需要摘心(打頂)使側芽的生長素濃度降低,以增加棉花產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將圖1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現為背地生長,生長素表現為促進作用,而根部生長素在近地側為抑制作用,在遠地側為促進作用,A錯誤;若圖1中①處生長素濃度為圖2中的c,由于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所以②處生長素濃度應當大于c,且表現為抑制生長,因此濃度應當大于e,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據圖2可知,生長素既抑制植物生長,也能促進其生長,具有兩重性;在最適濃度前,其促進作用與其濃度呈正相關,而超過最適濃度,其促進作用與其濃度呈負相關,C錯誤;在棉花栽培過程中進行摘心,使側芽生長素的含量降低,以利于其生長成枝條,增加棉花產量,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草莓果實表面有許多瘦果。將生長一致的草莓植株分為四組,對照組S0不作處理,S1、S2和S3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S2組葉片上、S3組幼果上分別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IAA)溶液,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果實開始發育后,瘦果內能夠合成生長素促進果實長大B.S1組的果實略有增大可能是由來源于其他組織的IAA引起的C.S2組的結果表明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IAA可運輸到果實D.S3組成熟果實的大小與IAA溶液的濃度總是呈正相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據圖可知,未摘除瘦果的幼果正常發育,去除瘦果的幼果發育都受到影響,說明果實開始發育后,瘦果內能夠合成生長素促進果實長大,A正確;據圖可知,S1組的果實略有增大,很可能是其他組織產生的IAA對幼果的果實生長產生了影響,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向S2組葉片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IAA)溶液,S2組的果實比S1組發育要好,表明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IAA可運輸到果實,促進果實的生長,C正確;由于題干未給出噴施一系列濃度IAA的數據,故無法得知S3組成熟果實的大小與IAA溶液的濃度之間是否呈正相關,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2024·浙江慈溪中學高二期末)科研人員研究乙烯對擬南芥子葉衰老的影響。圖甲為乙烯對細胞膜離子滲漏的影響,圖乙為乙烯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乙烯可使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進而促進子葉衰老B.乙烯可顯著降低葉綠素含量,使光合速率下降C.與正常植株相比,乙烯不敏感突變體使用乙烯后葉片的衰老提前D.用乙烯抑制劑處理擬南芥植株,可延緩子葉衰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據圖甲可知,在乙烯的作用下,離子滲漏率升高,說明乙烯可以使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進而促進子葉衰老,A正確;據圖乙可知,在乙烯的作用下,子葉葉綠素含量顯著下降,葉綠素含量降低會影響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從而使光合速率下降,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據題可知,在乙烯作用下,葉片的衰老會加快,說明乙烯能促進葉片的衰老,因此與正常植株相比,乙烯不敏感突變體使用乙烯后葉片的衰老延緩,C錯誤;用乙烯抑制劑處理擬南芥植株,會減少乙烯的產生,可以延緩子葉的衰老,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2024·浙江諸暨中學高二檢測)胎萌是指種子未脫離母體即發芽。下列關于種子萌發和胎萌的敘述,錯誤的是A.冬小麥萌發時間不決定其開花時間B.抑制與脫落酸合成相關酶的基因表達,會引起胎萌C.離體的水稻成熟胚,可在無激素的MS培養基上萌發D.外施赤霉素,可促進赤霉素受體缺失突變體種子萌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冬小麥開花時間取決于其播種萌發的溫度,A正確;抑制與脫落酸合成相關酶的基因表達,導致脫落酸不能合成,使種子不能休眠而萌發,會引起胎萌,B正確;離體的水稻成熟胚,自身能合成激素,可在無激素的MS培養基上萌發,C正確;赤霉素需要與赤霉素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赤霉素受體缺失,即使外施赤霉素也不能促進種子萌發,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研究表明,赤霉素(GA)與生長素(IAA)在促進植物生長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效應,二者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促進,“-”表示抑制),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促進生長方面,GA和IAA表現為協同作用B.GA可以通過促進束縛型IAA釋放出游離型IAA而增加生長素的濃度C.GA通過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而發揮作用,IAA則直接參與細胞生長D.GA可通過多種途徑使得游離型IAA的含量保持較高水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結合圖示可以看出,GA能通過促進游離型IAA的含量增加進而促進生長,可見,在促進生長方面,GA和IAA表現為協同作用,A正確;由圖可知,GA可以通過促進束縛型IAA釋放出游離型IAA而增加生長素的濃度,這說明束縛型IAA可能具有平衡植物體內IAA濃度的作用,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GA可能通過影響相關基因的表達進而對生長素的含量做出調節,從而促進生長,而IAA作為植物激素,只起調節代謝的作用,不直接參與細胞生長,C錯誤;由圖分析可知,GA可通過多種途徑使得游離型IAA的含量保持較高水平,進而促進生長,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2024·浙江湖州中學高二期末)為研究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CK)的作用特點及其對植物體生長的影響,研究小組對正常生長且生理狀況一致的①②③三組某植株幼苗分別進行如下處理:①組對照組不作處理;②組去除頂芽;③組頂芽涂抹能影響生長素運輸的三碘苯甲酸。實驗處理第 5 天后②③組側芽開始萌發并在第9 天后快速生長,在實驗的第 0、6、10 天分別檢測各組側芽處的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CK)的含量,結果如圖甲、乙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頂芽均可抑制生長素運輸,促進側芽萌發B.持續降低的內源生長素含量有利于該植株側芽的萌發與生長C.IAA與CK 的比例可調控側芽的萌發與生長,增大該比例有利于側芽生長D.推斷三碘苯甲酸同時具有促進細胞分裂素從頂芽往側芽運輸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分析可知,涂抹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長素運輸,促進側芽萌發,而去除頂芽并不是抑制生長素的運輸,是減少生長素的產生, A錯誤;通過圖甲分析可知,在第10天時側芽處的生長素含量比第6天時的多,這說明側芽生長需要的生長素增多,則持續降低的內源生長素含量不利于該植株側芽的萌發與生長,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圖甲、乙分析可知,側芽萌發時,IAA含量降低、CK含量增多,IAA/CK的比值減小;側芽快速生長時,IAA含量增多、CK含量降低,IAA/CK的比值增大,因此IAA與CK的比例可調控側芽的萌發與生長,增大該比例有利于側芽生長,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圖甲、乙分析可知,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長素的運輸,從而降低側芽的生長素濃度,增加細胞分裂素的含量,但是由題干信息和結果不能推斷出三碘苯甲酸同時具有促進細胞分裂素從頂芽往側芽運輸的作用,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在生產實踐中可用于①多倍體育種 ②無籽辣椒培育 ③單子葉作物的田間管理 ④促進花卉插枝生根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不能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不能用于多倍體育種,①不符合題意;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能夠促進果實的發育,也能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因此可用于無籽辣椒的培育和促進花卉插枝生根,②④符合題意;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一般情況下,在低濃度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甚至導致植物死亡,雙子葉植物一般比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敏感,所以可以用適宜濃度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來清除單子葉農作物田中的雙子葉雜草,即可用于單子葉作物的田間管理,③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2024·杭州高二期中)探究不同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對某種白三葉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部分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應選擇生長健壯,且處于營養生長期的白三葉枝條,保留頂部少量幼葉或芽B.NAA濃度為50 mg/L時,插條的根長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C.IAA濃度為500 mg/L時,插條的根長小于IAA濃度為300 mg/L時的,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D.分析實驗結果可知,不同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均能促進插條生根且效果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于芽和幼葉能產生生長素,促進枝條的成活,所以保留頂部少量幼葉或芽,同時注意選取的枝條應該生長健壯,且處于營養生長期,有利于存活,A正確;NAA濃度為50 mg/L時,插條的根長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B錯誤;IAA濃度為500 mg/L時,插條的根長小于IAA濃度為300 mg/L時的,但是仍然比對照組的根長長,體現了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分析實驗結果可知,低濃度的NAA促進插條生根,高濃度的NAA抑制插條生根,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2024·紹興高二期中)高等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到環境因素調節,光、溫度、重力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作用尤為重要,請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①對植物來說,光只提供能量 ②光敏色素是一類色素—蛋白復合體,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 ③接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變化 ④春化作用也可能與脫落酸有關,一些需要春化的植物未經低溫處理而施用脫落酸,也能開花 ⑤植物對重力的感受是通過平衡石細胞來實現的 ⑥年輪、春化作用均能說明溫度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A.①②⑤ B.②④⑥C.①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對植物來說,光不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還能作為一種信號,影響、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①錯誤;脫落酸會抑制種子萌發,春化作用也可能與赤霉素有關,一些需要春化的植物未經低溫處理而施用赤霉素,也能開花,④錯誤;年輪的寬窄同當年降水或溫度關系十分密切,春化作用指用低溫誘導植物開花的過程,說明溫度參與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⑥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2024·紹興高二檢測)胚軸是種子萌發后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分。由子葉到第1片真葉之間的部分,稱為“上胚軸”;子葉與根之間的部分,稱為“下胚軸”。科學家研究了某植物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和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在不同光照條件時下胚軸生長狀況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不同光敏色素接受的光信號可能不同B.光敏色素A主要感受遠紅光刺激,光敏色素B主要感受紅光或白光刺激C.光敏色素A、B的活性變化是光刺激引起其空間結構改變導致的D.光敏色素A、B被激活后均可促進該植物下胚軸的生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野生型與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相比,自變量為光敏色素A的有無。紅光或白光處理組中兩者下胚軸生長無明顯區別,遠紅光處理組中兩者下胚軸生長區別明顯,由此可見光敏色素A在遠紅光的照射下起作用。同理,野生型與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相比,自變量為光敏色素B的有無。紅光或白光處理組中兩者下胚軸生長區別明顯,遠紅光處理組中兩者下胚軸生長無明顯區別,由此可見光敏色素B在紅光或白光照射下起作用,說明不同光敏色素接受的光信號可能不同,A、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光敏色素是一類蛋白質(色素-蛋白復合體),在受到光照后,光敏色素A、B被激活后空間結構均會發生變化,C正確;野生型表達光敏色素A和B,觀察遠紅光處理組野生型與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自變量為光敏色素A的有無,有光敏色素A的野生型下胚軸較光敏色素A缺失突變體短,故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該植物下胚軸的生長;紅光或白光處理組中野生型與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相比,自變量為光敏色素B的有無,有光敏色素B的野生型下胚軸較光敏色素B缺失突變體短,故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該植物下胚軸的生長,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2024·浙江溫州中學高二期末)某興趣研究小組為研究日照長短對菊花開花的影響,用不同長度日照對菊花頂部花芽和下部葉片做四組不同處理,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目的是探究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花芽還是葉片B.由實驗結果可推知,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下部葉片C.若使菊花提前開花,可在夜間進行閃爍光處理或延長日照時間D.菊花的開花受基因表達、植物激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調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題圖可知,自變量是光周期和光周期處理部位,因變量是植物是否開花,本實驗目的是探究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頂部的花芽還是下部的葉片,A正確;從圖中可知,無論是長日照還是短日照處理頂部花芽,只要用短日照處理下部葉片,植物都開花,說明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植物體的下部葉片,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圖中實驗結果可以推知,菊花是短日植物,要使其提前開花,應該縮短日照時間,C錯誤;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的,菊花的開花亦是如此,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下列有關植物春化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一年生的冬小麥經過低溫處理,才可于夏初開花B.感受低溫刺激的部位一般在葉片C.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機制,可能與春化素有關D.促進植物開花的春化作用,可以利用人工低溫處理的方式取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低溫是誘導冬小麥開花的必要條件,一年生的冬小麥經過低溫處理,才可于夏初開花,A正確;植物感受低溫刺激的部位一般在莖尖,B錯誤;促進植物開花的春化作用是指低溫誘導植物開花的過程,可以利用人工低溫處理的方式取代,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根據“淀粉-平衡石假說”,在垂直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基部,導致由中柱運來的IAA在根冠均勻分布(如圖1);在水平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近地側,導致根冠遠地側的IAA向近地側運輸(如圖2)。下列分析錯誤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重力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形態建成的重要環境因素B.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側伸長慢的原因是其IAA濃度高于遠地側C.IAA在根部既能從伸長區向根冠運輸,也能從根冠向伸長區運輸D.植物細胞中的淀粉體最終將重力信號轉變成合成生長素的信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重力會影響生長素的分布,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和形態建成的重要環境因素,A正確;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側伸長慢的原因是其IAA濃度高于遠地側,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受到抑制,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生長較快,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據圖可知:IAA在根部既能從伸長區通過中柱向根冠運輸,也能從根冠向伸長區運輸,C正確;據圖分析,根向重力性與平衡石在根冠細胞中的位置密切相關,植物細胞中的淀粉體感受重力信號的刺激,并將重力信號轉變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而不是合成生長素的信號,使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激素②③的名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如2,4-D這類由人工合成和篩選出的與植物激素相似的活性物質和植物體內源激素一起,統稱為__________________。21.植物的生長發育是由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調節網絡調控的。如圖表示三種植物激素及2,4-D的相互作用模型,其中①②③表示植物激素。回答下列問題:脫落酸、赤霉素植物生長調節物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_______(填“赤霉素”或“脫落酸”)的相關性最大。(3)研究表明,黃瓜莖端脫落酸與赤霉素的比例較高時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例較低時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這一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激素①和___________協調促進細胞的分裂,農業生產中,農民通過將芫荽(香菜)的種子放在流動的河流或深井中進行浸泡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這種做法與細胞分裂素脫落酸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是不同激素的相對含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蠶豆是人類最早栽培的豆類作物之一,在其生長過程中受多種激素相互作用的調節。圖甲表示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圖乙是蠶豆種子萌發后根、莖的生長情況,圖丙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與植物生長的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特點兩重性的是__________(填“芽的向光性”“莖的背地性”或“根的向地性”),該激素在幼嫩組織中從合成部位到作用部位的運輸方式為_________。(2)圖甲中的P、Q點最可能分別對應圖乙中的_____點(填圖乙中的字母)。根的向地性極性運輸d、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在蠶豆植物開花結果的關鍵時期,在未授粉的雌蕊柱頭上涂抹一定濃度的萘乙酸,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增加蠶豆產量的目的。(4)分析圖丙,若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則產生頂端優勢現象時側芽的生長素濃度z的范圍為____,解除頂端優勢的方法一般是________。不能z>c去除頂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煙草種子萌發過程能感受光信號,因為該植物具有_________,可以吸收紅光和遠紅光。光敏色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2024·杭州高二期中)油菜素內酯(BL)是一種甾醇內酯化合物,其能促進芽、葉細胞的擴展和分裂,促進花粉管生長、種子萌發等。鹽脅迫會抑制玉米種子的萌發,科學家為此研究了外源油菜素內酯對鹽脅迫下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結果如圖甲所示,其中第1組為空白對照組,第2~6組是在180 mmol·L-1的NaCl脅迫下進行的實驗組。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在細胞分裂方面,油菜素內酯與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種激素)具有協同作用,而與_______(答出1種激素)相拮抗。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油菜素內酯能促進細胞擴展和分裂,與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具有協同作用;而脫落酸能抑制生長,與油菜素內酯相拮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鹽脅迫會抑制玉米種子的萌發,從1~3組可知,油菜素內酯可以______(填“加劇”或“緩解”)這種效應。緩解根據1~3組的數據分析可知,隨著油菜素內酯濃度升高,發芽率提高,說明油菜素內酯可以緩解由于鹽脅迫而抑制的種子萌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影響玉米生命活動的環境條件除了鹽脅迫外,還有___________(舉出2例)。溫度、光照激素和環境因素都能影響玉米的生命活動,環境條件包括溫度、光照、重力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為探究光照、油菜素內酯在根生長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分別設置光暗、BL和蒸餾水處理組,觀察、統計水稻根的不對稱生長情況,結果如圖乙,則實驗組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_。光照+蒸餾水光照和BL都能促進根不對稱生長,但BL的促進作用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強與實驗組處理相比,黑暗+BL處理組根的不對稱生長率更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油菜素內酯在根生長中的作用,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并結合圖示各組的處理判斷,實驗組的處理是光照+蒸餾水;以黑暗+蒸餾水處理組為參考,與光照+蒸餾水處理組相比,黑暗+BL處理組根的不對稱生長率更高,因此BL的促進作用更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①若圖中ab為莖尖切段,瓊脂塊③和④中均出現了較強放射性,說明ABA在莖尖的運輸_____(填“是”或“不是”)極性運輸。若先用某種抑制劑(不破壞IAA、不影響細胞呼吸)處理莖尖切段,再重復上述實驗,結果瓊脂塊①中的放射性強度與②相近,該抑制劑的作用機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為研究吲哚乙酸(IAA)與脫落酸(ABA)的運輸特點,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IAA和ABA開展如圖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不是抑制劑與運輸 IAA 的載體結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若圖丙③④中均出現放射性,說明ABA在莖尖既可由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也可倒過來運輸,不是極性運輸。生長素只能由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若先用某種抑制劑(不破壞IAA、不影響細胞呼吸)處理莖尖切段,再重復上述實驗,由于該抑制劑不破壞IAA,不影響細胞呼吸,而瓊脂塊①中的放射性強度與②相近(不出現生長素),說明生長素不能運輸,可能是抑制劑與運輸IAA的載體結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IAA 氧化酶(或IAA 降解酶)②適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長的保證。將黃豆芽伸長胚軸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顯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處理冷卻后,不再降解IAA,說明已伸長胚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已證實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這兩條IAA降解途徑有利于種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壯生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黃豆芽伸長胚軸的提取液能夠降解IAA,但提取液經沸水浴處理冷卻后不再降解IAA,則提取液中物質經高溫處理后變性失活,說明已伸長胚軸中含有IAA氧化酶(或IAA降解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植物利用太陽光能的同時也會受到紫外光的照射,紫外光中的UVB能作為一種環境信號調節植物體的生長發育。研究人員進行了補充UVB照射對擬南芥下胚軸生長影響的研究。材料用具:野生型擬南芥、R蛋白失活的突變型擬南芥、能發射UVB的紫外燈、普通日光燈、直尺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補充實驗思路①將野生型擬南芥均分為A、B兩組,突變型擬南芥均分為C、D兩組,A、C組擬南芥使用普通日光燈照射,B、D組擬南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普通日光燈照射加補充UVB照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該實驗探究的是補充UVB照射對擬南芥下胚軸生長的影響,并且題中用了兩種擬南芥,因此自變量為是否補充UVB照射以及擬南芥種類,因變量是擬南芥下胚軸長度。A、C組擬南芥使用普通日光燈照射作為對照組,B、D兩組使用普通日光燈照射加補充UVB照射作為實驗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②將各組材料培養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對所得數據進行_________并得出結論。測量各組擬南芥下胚軸長度統計分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實驗結果表明:①紫外線UVB照射能抑制野生型擬南芥下胚軸的伸長;②R蛋白失活不影響擬南芥下胚軸的伸長;③R蛋白失活使得擬南芥失去對紫外線UVB的響應。請以組別為橫坐標、下胚軸長度為縱坐標,利用柱狀圖表述實驗結果。答案 如圖所示(如下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實驗分4組,A、B、C、D作為橫坐標,下胚軸長度為縱坐標,根據所給的實驗結果可知,B組中的下胚軸長度比A組要短,C、D組與A組相比基本不變,可以得出柱形圖(見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分析討論:①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野生型擬南芥細胞內兩分子R蛋白會結合為二聚體,二聚體解聚為單個R蛋白才能激活H基因。研究表明,UVB也可激活H基因,推測UVB可能會使野生型植株的R蛋白______。擬南芥的類型和是否補充UVB照射解聚因為兩分子R蛋白會結合為二聚體,二聚體解聚為單個R蛋白才能激活H基因,因此推測UVB可能會使野生型植株的R蛋白解聚來激活H基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③甾醇是一種植物激素,可引起甾醇響應基因表達,在紫外線UVB的照射下野生型植株該基因表達受到抑制,由此推測甾醇可以_____(填“促進”或“抑制”)擬南芥生長。促進因為甾醇可引起甾醇響應基因表達,而在紫外線UVB的照射下野生型植株的該基因表達受到抑制,從而抑制了植株的生長,由此推測甾醇可以促進擬南芥生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五).docx 章末檢測試卷(五).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