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長素生理作用的相關曲線分析和實驗設計一、生長素生理作用的相關曲線分析1.圖甲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不同。(1)a點——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2)a~c段(不含a、c點)——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增強。(3)c點——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促進效果最好。(4)c~e段(不含c、e點)——仍為“促進”濃度,只是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5)e點——促進生長的濃度“閾值”——低于此值時為促進生長的“低濃度”,超過此值時,將由“促進”轉向“抑制”,從而進入抑制生長的“高濃度”,處于此值時,對植物生長的效應與a點相同,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6)b、d兩點——生長素濃度雖然不同,但促進效果相同。2.圖乙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依次為根>芽>莖。3.解答此類曲線題要明確以下兩個關鍵點(1)明確“高濃度”和“低濃度”的閾值。“高濃度”應為大于圖甲中e點或圖乙中A′、B′、C′點的濃度,“低濃度”應為小于圖甲中e點或圖乙中A′、B′、C′點的濃度。(2)若存在兩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其促進效果相同,則最適濃度在此兩種濃度之間。例1 如圖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長素濃度下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曲線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幼苗的關系,其出現向光性時,測得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2)若曲線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芽的關系,在頂端優勢中,測得頂芽生長素濃度為m,則側芽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3)若曲線表示植物的莖,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莖的背地性時,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4)若曲線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向地性時,測得其根的遠地側生長素的濃度為m,則近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___。二、與植物激素有關的實驗設計1.驗證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在尖端2.驗證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3.驗證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只能是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4.探究重力和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程度5.頂端優勢產生原因的實驗探究例2 如圖是研究植物向性運動與生長素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時,應設置的實驗組為b和c對照B.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外因時,應設置a和c對照C.當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時,應設置c和e對照D.上述實驗中,所選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須是同一物種的胚芽鞘例3 為驗證吲哚乙酸(IAA)在莖尖切段的運輸方向,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IAA開展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注:AB為莖尖切段,A端為形態學上端、B端為形態學下端。(1)實驗發現,只有接收瓊脂塊________(填圖中序號)中出現較強放射性,說明IAA在莖尖切段運輸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IAA的運輸過程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載體參與。(2)若供應瓊脂塊所含的IAA沒有用14C標記,則無法直接判斷瓊脂塊①②中是否含有IAA。請以胚芽鞘為材料,設計一個實驗對瓊脂塊中是否含有IAA作出判斷(要求寫出簡要實驗設計思路和預期的結果)。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的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24·浙江慈溪中學高二模擬)為探究單側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了,還是將生長素分解了,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圖甲中的瓊脂塊處理一段時間后放置到圖乙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一段時間)。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若胚芽鞘的伸長量a、b、c、d均大于0,說明生長素促進了細胞生長B.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C.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D.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2.(2023·臺州高二期末)某同學在重復溫特實驗時設置了部分如圖所示對照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幼苗a將表現為直立生長B.幼苗b彎曲生長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C.該實驗能證明苗尖端中存在生長素的極性運輸D.該實驗能證明苗尖端含有影響幼苗生長的化學物質3.(2024·金華高二期末)為探究某強度的單側光及重力對橫放狀態下植物生長的影響,研究人員對剛萌發的盆栽燕麥分別進行了如圖所示的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照光和照光方向B.向上彎曲的程度②小于③C.若①向上彎曲程度大于③,則可說明生長素具有兩重性D.照光與重力均通過影響生長素的分布來影響彎曲程度4.(2023·嘉興高二期中)如圖1為某植物芽的分布示意圖,其中a為頂芽,b、c、d為側芽;圖2為芽的生長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a頂芽的快速生長需要b、c側芽提供生長素B.圖2表明生長素對芽的生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特點C.b、d芽的生長狀況可分別對應圖2中的M、N點D.圖2中M與N點之間不存在促進該植物芽生長的最適濃度5.為研究植物生長素的作用,設計如下實驗:將苗尖端放在瓊脂塊上并給予單側光照,如圖1;一段時間后將a、b瓊脂塊分別置于相同的去尖端幼苗甲和乙的一側,數天后生長結果如圖2。該實驗能得到的結論是( )A.光照導致向光側生長素的分解B.幼苗甲生長速度快于乙C.b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多于aD.單側光干擾生長素向下運輸6.對植物向光性產生原因的解釋有兩種:學說一認為是由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引起的;學說二認為是由于抑制物質(如MBOA)分布不均勻引起的。研究人員以玉米胚芽鞘為材料利用如圖A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圖B和表格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表: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mg時間處理 0 h 1 h 2 h 3 h 4 h 5 h甲 0 0.20 0.24 0.28 0.29 0.29乙 0 0.21 0.25 0.27 0.29 0.29丙 0 0.22 0.27 0.29 0.29 0.29丁 0 0.22 0.28 0.29 0.30 0.31(1)實驗中云母片插入胚芽鞘的切段不宜太深,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研究結果支持學說____________,依據是單側光處理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進一步驗證第(2)題中的結論,可設計如下實驗:將玉米胚芽鞘隨機均分成a、b兩組,a組用含一定濃度MBOA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一側,b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將兩組胚芽鞘同時置于____________中。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胚芽鞘彎曲情況。預期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專題三 生長素生理作用的相關曲線分析和實驗設計例1 (1)大于m小于M (2)大于i (3)大于0小于m(4)大于i例2 C [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是苗尖端感受單側光的刺激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因此應選擇有苗尖端和無苗尖端的兩組,故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時,應設置的實驗組為b和c對照,A正確;植物向光性生長的外因是單側光的照射,應選擇有無單側光的對照,故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外因時,應設置c和a對照,B正確;若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時,應設置d和e對照,用錫箔紙蓋住苗尖端和苗尖端下部,C錯誤;實驗必須保證無關變量的一致性,故上述實驗中,所選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須是同一物種的胚芽鞘,D正確。]例3 (1)① 極性運輸 需要 (2)實驗設計思路: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去除了尖端的胚芽鞘分為2組,一組在切口處放①,另一組在切口處放②,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一段時間后觀察并測量胚芽鞘的生長情況 預期的結果:放瓊脂塊①的胚芽鞘生長,放瓊脂塊②的胚芽鞘不生長解析 (1)實驗發現,只有接收瓊脂塊①中出現較強放射性,說明IAA在莖尖切段只能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叫作極性運輸;IAA的運輸過程為主動轉運,該過程需要載體參與。(2)要以胚芽鞘為材料,設計實驗對瓊脂塊中是否含有IAA作出判斷,實驗的自變量依舊是切段的方向,因變量為①②中生長素的有無(表現為尖端是否生長),故實驗設計思路及預期的結果見答案。跟蹤訓練1.D [若胚芽鞘的伸長量a、b、c、d均大于0,說明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生長,但不能說明生長素是通過促進細胞生長來促進胚芽鞘生長的,A錯誤;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2.D3.C [分析題意可知,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某強度的單側光及重力對橫放狀態下植物生長的影響,結合題圖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照光和照光方向,A正確;②受到單側光的影響向下生長,又受到重力的影響向上生長,而③只受重力的影響,表現為背地(向上)生長,故向上彎曲的程度②小于③,B正確;①既受單側光的影響向上生長,又受重力的影響向上生長,而③只受重力的影響,向上彎曲程度不如①,即①向上彎曲程度大于③,生長素的兩重性是指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上述現象只體現了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不能說明生長素具有兩重性,C錯誤;植物的彎曲狀況與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有關,照光與重力均通過影響生長素的分布來影響彎曲程度,D正確。]4.D [圖1中a頂芽的快速生長是由于其生長素濃度相對較低,不需要b、c側芽提供生長素,a產生的生長素運輸到側芽,導致側芽生長受到抑制,A錯誤;圖2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芽生長1 cm所需的時間延長,不能體現生長素的兩重性,B錯誤;b、d芽的生長狀況均表現為抑制作用,且離頂芽越近抑制效果越明顯,所以b、d可分別對應圖2中的N、M點,C錯誤;由圖2可知,圖2中無峰值出現,即圖2中M與N點之間不存在促進該植物芽生長的最適濃度,D正確。]5.C6.(1)防止云母片阻礙生長素和MBOA在胚芽鞘尖端的橫向運輸 (2)二 MBOA在向光側的含量多于背光側,生長素在向光側和背光側的含量基本相同 (3)等量不含MBOA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的同一側 黑暗 a組向涂抹側彎曲生長,b組直立生長解析 (1)生長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頂芽、幼葉和胚,大多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由于生長素和MBOA在胚芽鞘尖端進行橫向運輸,故實驗中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切段不宜太深,以防止云母片阻礙生長素和MBOA在胚芽鞘尖端的橫向運輸,影響實驗結果。(2)根據表格中數據可知,生長素含量甲、乙、丙、丁大致相等,說明在單側光照射下生長素并沒有分布不均勻,由圖B可知,黑暗條件下,丙、丁中MBOA含量基本相同,而單側光照射條件下,MBOA含量甲>乙,結合上述分析可知,生長素在胚芽鞘向光側和背光側含量基本相等,而MBOA在向光側含量明顯多于背光側,故本研究結果支持學說二。(3)為進一步驗證第(2)題中的結論,可以設計如下實驗:將玉米胚芽鞘隨機均分成兩組,編號為a、b,a組用含一定濃度MBOA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一側,b組用等量不加MBOA(或加等量蒸餾水)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的同一側,并將胚芽鞘置于暗室(或黑暗) 中,以防止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對實驗造成影響。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胚芽鞘彎曲情況。如果涂抹MBOA的一側生長慢,而不涂抹MBOA的一側生長快,即a組胚芽鞘向涂抹側彎曲生長,b組直立生長,則可證明學說二正確。(共37張PPT)微專題三生長素生理作用的相關曲線分析和實驗設計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一、生長素生理作用的相關曲線分析1.圖甲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不同。(1)a點——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2)a~c段(不含a、c點)——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增強。(3)c點——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促進效果最好。(4)c~e段(不含c、e點)——仍為“促進”濃度,只是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5)e點——促進生長的濃度“閾值”——低于此值時為促進生長的“低濃度”,超過此值時,將由“促進”轉向“抑制”,從而進入抑制生長的“高濃度”,處于此值時,對植物生長的效應與a點相同,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6)b、d兩點——生長素濃度雖然不同,但促進效果相同。2.圖乙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依次為根>芽>莖。3.解答此類曲線題要明確以下兩個關鍵點(1)明確“高濃度”和“低濃度”的閾值。“高濃度”應為大于圖甲中e點或圖乙中A′、B′、C′點的濃度,“低濃度”應為小于圖甲中e點或圖乙中A′、B′、C′點的濃度。(2)若存在兩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其促進效果相同,則最適濃度在此兩種濃度之間。例1 如圖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長素濃度下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曲線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幼苗的關系,其出現向光性時,測得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2)若曲線表示生長素濃度與植物芽的關系,在頂端優勢中,測得頂芽生長素濃度為m,則側芽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3)若曲線表示植物的莖,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莖的背地性時,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大于m小于M大于i大于0小于m(4)若曲線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向地性時,測得其根的遠地側生長素的濃度為m,則近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___。大于i二、與植物激素有關的實驗設計1.驗證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在尖端2.驗證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3.驗證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只能是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4.探究重力和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程度5.頂端優勢產生原因的實驗探究例2 如圖是研究植物向性運動與生長素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時,應設置的實驗組為b和c對照B.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外因時,應設置a和c對照C.當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時,應設置c和e對照D.上述實驗中,所選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須是同一物種的胚芽鞘√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是苗尖端感受單側光的刺激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因此應選擇有苗尖端和無苗尖端的兩組,故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時,應設置的實驗組為b和c對照,A正確;植物向光性生長的外因是單側光的照射,應選擇有無單側光的對照,故當探究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外因時,應設置c和a對照,B正確;若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時,應設置d和e對照,用錫箔紙蓋住苗尖端和苗尖端下部,C錯誤;實驗必須保證無關變量的一致性,故上述實驗中,所選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須是同一物種的胚芽鞘,D正確。例3 為驗證吲哚乙酸(IAA)在莖尖切段的運輸方向,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IAA開展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注:AB為莖尖切段,A端為形態學上端、B端為形態學下端。(1)實驗發現,只有接收瓊脂塊____(填圖中序號)中出現較強放射性,說明IAA在莖尖切段運輸方式為_________,IAA的運輸過程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載體參與。①極性運輸需要實驗發現,只有接收瓊脂塊①中出現較強放射性,說明IAA在莖尖切段只能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叫作極性運輸;IAA的運輸過程為主動轉運,該過程需要載體參與。(2)若供應瓊脂塊所含的IAA沒有用14C標記,則無法直接判斷瓊脂塊①②中是否含有IAA。請以胚芽鞘為材料,設計一個實驗對瓊脂塊中是否含有IAA作出判斷(要求寫出簡要實驗設計思路和預期的結果)。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期的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去除了尖端的胚芽鞘分為2組,一組在切口處放①,另一組在切口處放②,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下,一段時間后觀察并測量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放瓊脂塊①的胚芽鞘生長,放瓊脂塊②的胚芽鞘不生長要以胚芽鞘為材料,設計實驗對瓊脂塊中是否含有IAA作出判斷,實驗的自變量依舊是切段的方向,因變量為①②中生長素的有無(表現為尖端是否生長),故實驗設計思路及預期的結果見答案。1.(2024·浙江慈溪中學高二模擬)為探究單側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了,還是將生長素分解了,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圖甲中的瓊脂塊處理一段時間后放置到圖乙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一段時間)。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若胚芽鞘的伸長量a、b、c、d均大于0,說明生長素促進了細胞生長B.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C.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D.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123456跟蹤訓練若胚芽鞘的伸長量a、b、c、d均大于0,說明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生長,但不能說明生長素是通過促進細胞生長來促進胚芽鞘生長的,A錯誤;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若胚芽鞘的伸長量為c素的含量為③<①=②=④,說明向光側生長素可能發生了分解,C錯誤,D正確。跟蹤訓練1234562.(2023·臺州高二期末)某同學在重復溫特實驗時設置了部分如圖所示對照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幼苗a將表現為直立生長B.幼苗b彎曲生長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C.該實驗能證明苗尖端中存在生長素的極性運輸D.該實驗能證明苗尖端含有影響幼苗生長的化學物質√123456跟蹤訓練幼苗a的一側放置的是沒有接觸過苗尖端的瓊脂塊,幼苗既不生長也不彎曲,A錯誤;幼苗b的一側放置的是接觸過苗尖端的瓊脂塊,由圖可知,幼苗逐漸向放置瓊脂塊的對側彎曲生長,說明生長素能從頂端向下運輸,促進幼苗生長,不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B錯誤;跟蹤訓練123456該實驗能證明生長素能從頂端向下運輸,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為主動轉運,由于瓊脂塊沒有細胞結構不能提供能量,因此該實驗不能證明苗尖端中存在生長素的極性運輸,C錯誤;該實驗能證明苗尖端含有影響幼苗生長的化學物質,該物質能從頂端向下運輸,促進幼苗生長,D正確。跟蹤訓練1234563.(2024·金華高二期末)為探究某強度的單側光及重力對橫放狀態下植物生長的影響,研究人員對剛萌發的盆栽燕麥分別進行了如圖所示的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照光和照光方向B.向上彎曲的程度②小于③C.若①向上彎曲程度大于③,則可說明生長素具有兩重性D.照光與重力均通過影響生長素的分布來影響彎曲程度√123456跟蹤訓練分析題意可知,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某強度的單側光及重力對橫放狀態下植物生長的影響,結合題圖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照光和照光方向,A正確;②受到單側光的影響向下生長,又受到重力的影響向上生長,而③只受重力的影響,表現為背地(向上)生長,故向上彎曲的程度②小于③,B正確;跟蹤訓練123456①既受單側光的影響向上生長,又受重力的影響向上生長,而③只受重力的影響,向上彎曲程度不如①,即①向上彎曲程度大于③,生長素的兩重性是指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上述現象只體現了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不能說明生長素具有兩重性,C錯誤;植物的彎曲狀況與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有關,照光與重力均通過影響生長素的分布來影響彎曲程度,D正確。跟蹤訓練1234564.(2023·嘉興高二期中)如圖1為某植物芽的分布示意圖,其中a為頂芽,b、c、d為側芽;圖2為芽的生長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1中a頂芽的快速生長需要b、c側芽提供生長素B.圖2表明生長素對芽的生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特點C.b、d芽的生長狀況可分別對應圖2中的M、N點D.圖2中M與N點之間不存在促進該植物芽生長的最適濃度√123456跟蹤訓練圖1中a頂芽的快速生長是由于其生長素濃度相對較低,不需要b、c側芽提供生長素,a產生的生長素運輸到側芽,導致側芽生長受到抑制,A錯誤;圖2隨著生長素濃度的增加,芽生長1 cm所需的時間延長,不能體現生長素的兩重性,B錯誤;b、d芽的生長狀況均表現為抑制作用,且離頂芽越近抑制效果越明顯,所以b、d可分別對應圖2中的N、M點,C錯誤;跟蹤訓練123456由圖2可知,圖2中無峰值出現,即圖2中M與N點之間不存在促進該植物芽生長的最適濃度,D正確。跟蹤訓練1234565.為研究植物生長素的作用,設計如下實驗:將苗尖端放在瓊脂塊上并給予單側光照,如圖1;一段時間后將a、b瓊脂塊分別置于相同的去尖端幼苗甲和乙的一側,數天后生長結果如圖2。該實驗能得到的結論是A.光照導致向光側生長素的分解B.幼苗甲生長速度快于乙C.b瓊脂塊中的生長素含量多于aD.單側光干擾生長素向下運輸123456跟蹤訓練√6.對植物向光性產生原因的解釋有兩種:學說一認為是由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引起的;學說二認為是由于抑制物質(如MBOA)分布不均勻引起的。研究人員以玉米胚芽鞘為材料利用如圖A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圖B和表格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23456跟蹤訓練表:瓊脂塊中生長素的含量/mg跟蹤訓練時間處理 0 h 1 h 2 h 3 h 4 h 5 h甲 0 0.20 0.24 0.28 0.29 0.29乙 0 0.21 0.25 0.27 0.29 0.29丙 0 0.22 0.27 0.29 0.29 0.29丁 0 0.22 0.28 0.29 0.30 0.31123456(1)實驗中云母片插入胚芽鞘的切段不宜太深,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蹤訓練防止云母片阻礙生長素和MBOA在胚芽鞘尖端的橫向運輸生長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頂芽、幼葉和胚,大多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由于生長素和MBOA在胚芽鞘尖端進行橫向運輸,故實驗中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切段不宜太深,以防止云母片阻礙生長素和MBOA在胚芽鞘尖端的橫向運輸,影響實驗結果。123456跟蹤訓練(2)本研究結果支持學說___,依據是單側光處理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MBOA在向光側的含量多于背光側,生長素在向光側和背光側的含量基本相同123456根據表格中數據可知,生長素含量甲、乙、丙、丁大致相等,說明在單側光照射下生長素并沒有分布不均勻,由圖B可知,黑暗條件下,丙、丁中MBOA含量基本相同,而單側光照射條件下,MBOA含量甲>乙,結合上述分析可知,生長素在胚芽鞘向光側和背光側含量基本相等,而MBOA在向光側含量明顯多于背光側,故本研究結果支持學說二。跟蹤訓練123456跟蹤訓練(3)為進一步驗證第(2)題中的結論,可設計如下實驗:將玉米胚芽鞘隨機均分成a、b兩組,a組用含一定濃度MBOA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一側,b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將兩組胚芽鞘同時置于_____中。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胚芽鞘彎曲情況。預期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量不含MBOA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的同一側黑暗a組向涂抹側彎曲生長,b組直立生長123456為進一步驗證第(2)題中的結論,可以設計如下實驗:將玉米胚芽鞘隨機均分成兩組,編號為a、b,a組用含一定濃度MBOA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一側,b組用等量不加MBOA(或加等量蒸餾水)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的同一側,并將胚芽鞘置于暗室(或黑暗) 中,以防止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對實驗造成影響。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胚芽鞘彎曲情況。如果涂抹MBOA的一側生長慢,而不涂抹MBOA的一側生長快,即a組胚芽鞘向涂抹側彎曲生長,b組直立生長,則可證明學說二正確。跟蹤訓練12345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章 微專題三 生長素生理作用的相關曲線分析和實驗設計.docx 第五章 微專題三 生長素生理作用的相關曲線分析和實驗設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