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章末檢測試卷(四)(課件 練習,共2份)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章末檢測試卷(四)(課件 練習,共2份)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四)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2024·杭州高級中學高二檢測)威爾遜的海綿實驗表明,細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糖蛋白的海綿細胞相互識別并聚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免疫系統的功能建立在細胞識別的基礎上
B.能被免疫細胞識別并排除的“非己”物質,只有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質
C.外來器官細胞表面的MHC分子會成為免疫細胞攻擊的抗原
D.機體內部衰老、破損的細胞或癌變細胞會被免疫系統監控并清除
2.(2024·湖州中學高二校聯考)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系統組成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布最廣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結,淋巴結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
B.尿液以較低的 pH 和沖洗作用使多數病原體無法在尿道中生存,這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C.青霉素能殺死多種細菌,屬于特異性免疫
D.免疫活性物質包含抗體、細胞因子、溶菌酶等,都由免疫細胞產生
3.下列關于人體淋巴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胸腺中發育成熟的T淋巴細胞可參與體液免疫
B.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可對抗移植器官的異體細胞
C.成熟的B淋巴細胞能合成某種蛋白質移到細胞膜上作為受體分子
D.效應B細胞識別特定的抗原,產生和分泌大量的抗體分子
4.(2023·湖州長興中學高二期中)下列關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抗體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能隨著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全身各處
B.青霉素是一種殺滅多種病原體的廣譜抗生素,屬于免疫活性物質
C.可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機體組織中的抗原進行檢測
D.體液中的溶菌酶是由某些細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質
5.(2024·舟山高二校聯考)免疫系統為人體構建出了三道防線。下列關于人體三道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的免疫系統存在三道防線,第一道為非特異性免疫,后兩道為特異性免疫
B.組織液、血漿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細胞構成了第二道防線
C.前兩道防線針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第三道防線清除特定的病原體
D.吞噬細胞既參與第二道防線,也參與第三道防線,沒有識別功能
6.(2024·溫州中學高二期末)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是(  )
A.身體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學防御
B.抗體
C.巨噬細胞
D.血清
7.下列有關免疫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每一種淋巴細胞的表面受體對應一種或幾種特殊結構的抗原分子
B.B淋巴細胞只要接受了相應的抗原的直接刺激就會分泌特異性抗體
C.輔助性T細胞特異性識別巨噬細胞膜上的MHC分子后被激活
D.吞噬細胞細胞膜表面的受體可以識別并結合許多病原體表面共同存在的組分
8.人體內的殺傷T細胞(Te)依賴于細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的識別,能直接攻擊和殺傷其他細胞;人體內輔助性T細胞(Th),能直接刺激已經結合了抗原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增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Te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發生、生長和成熟
B.Te和Th都不是吞噬細胞
C.Te和Th中編碼CD的基因均正常表達,發揮免疫功能
D.Th既參與了人體的細胞免疫,也參與了人體的體液免疫
9.下列有關細胞免疫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結核桿菌為胞內寄生菌,侵入機體可引起細胞免疫
B.細胞免疫主要消滅侵入人體細胞內部的抗原
C.輔助性T細胞可直接清除抗原
D.記憶T細胞接受同一種抗原再次刺激時,會迅速增殖分化成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
10.(2024·寧波余姚中學高二校考)下列表示抗原侵入人體后所發生的部分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吞噬細胞對病原體的吞噬具有特異性
B.甲細胞為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
C.乙細胞通過過程a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群和記憶細胞毒性T細胞群
D.甲、乙細胞表面帶有相同的受體
11.下列有關抗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效應B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抗體分子,最終都分布到血液中
B.抗體分子的本質是蛋白質,分泌抗體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C.成熟的B淋巴細胞膜上與特定抗原結合的受體分子本質上就是抗體分子
D.抗體分子的基本結構呈Y形,有同種抗原的兩個結合位點
12.(2023·嘉興高二期中)B淋巴細胞發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乙細胞的產生需要特定抗原的刺激
B.丙細胞能根據需要合成各種抗原受體
C.成熟的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都來自甲的分裂分化
D.甲細胞發育為乙細胞的主要場所是骨髓
13.如圖為人體感染細菌后體內發生的免疫機制模式,圖中大寫字母表示細胞,小寫字母表示物質,數字表示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 A 為吞噬細胞,B 為輔助性 T 細胞,F 為 B 淋巴細胞
B.圖中 a 為細胞因子,c 為抗體,每種細菌只能被一種抗體識別
C.細胞 D 受到抗原的直接刺激便開始分裂分化
D.圖中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細胞 A 和 G
14.如圖表示人患某病毒性疾病時,感染和免疫的過程。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擾素在疾病痊愈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B.初次感染病毒后,機體只通過細胞免疫使疾病痊愈
C.再次感染同種病毒后病癥較輕,是記憶T細胞和記憶B細胞被激活,產生了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D.再次感染同種病毒后病癥較輕,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結果
(2024·金華高二校聯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15、16小題:
某冠狀病毒為具有包膜的單鏈RNA病毒。目前研究表明,病毒通過S蛋白(刺突蛋白)可與人體細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結合,吸附于人體細胞,再進入人體細胞。如圖是病毒侵染人體細胞的過程:
15.感染該冠狀病毒以后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首先識別到病毒抗原的淋巴細胞為吞噬細胞
B.效應B細胞不能識別該抗原,并且一種效應B細胞只能分泌一種抗體
C.B淋巴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和效應B細胞受到特殊信息分子的刺激后都不斷進行分裂
D.康復者產生的抗體可以與冠狀病毒的RNA結合
16.預防該冠狀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注射疫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注射疫苗后人體會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
B.接種的疫苗可以預防所有的傳染病
C.接種疫苗屬于被動免疫,其免疫效果比注射抗體的免疫效果更短暫
D.某人多次注射同種滅活疫苗主要增強了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
17.海鮮過敏的原因是海鮮中富含大量的異種蛋白,這些異種蛋白直接或間接地激活免疫細胞,引起化學介質的釋放,繼而產生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抗體抗原共同作用,人體就表現出過敏癥狀。海鮮過敏反應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細胞需特異性識別異種蛋白后才能分泌IgE抗體
B.被異種蛋白直接活化的輔助性T細胞參與①過程
C.正常人體的體液免疫也能發生如圖所示的②③過程
D.過敏反應是機體二次接觸異種蛋白引起的免疫過度反應
18.(2023·杭州高二期中)如圖是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致病機理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病是免疫系統自穩功能失調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該病患者血漿中的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低
C.引起B淋巴細胞活化的雙信號是抗原和活化了的輔助性T細胞及分泌的細胞因子
D.通過藥物抑制相應的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有減輕病情的作用
19.(2024·杭州第二中學高二期末)感染HIV會引起艾滋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可以消滅大多數病毒
B.人體輔助性T細胞表面存在HIV受體,HIV與之結合后進入細胞
C.HIV在宿主細胞中經逆轉錄合成DNA時,所需的酶和原料都由宿主細胞提供
D.HIV疫苗難以研制的原因之一是其為RNA病毒,極易變異
20.(2024·湖州高二期末)HIV的抗體有兩種:一種是能與抗原結合的中和抗體;另一種是抑制性抗體(NNIAbs)。NNIAbs的Fc片段能與某些免疫細胞表面的Fc受體結合,從而促進抗原呈遞細胞的成熟或免疫細胞功能增強,進而抑制HIV增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HIV的抗體有兩種類型,說明HIV抗體不具有特異性
B.中和抗體與HIV相結合,可使HIV無法感染靶細胞
C.NNIAbs與Fc受體特異性結合能激活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分泌抗體
D.NNIAbs通過抑制病毒自身RNA復制酶的活性來抑制HIV的復制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40分)
21.(12分)(2023·臺州高二期中)科學家發現,給膀胱癌患者注射結核桿菌制劑,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細胞,如圖顯示了免疫系統被激活清除癌細胞的部分過程,甲、乙、丙表示細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4分)圖中的免疫過程中,T淋巴細胞來源于骨髓中的________細胞,其分化、發育和成熟的場所是________。物質 B 表示________,物質 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肺結核病是一種危害較大的傳染病,結核桿菌屬細胞內寄生菌,當它第二次侵入人體細胞后,人體發揮主要作用的免疫細胞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幾年甚至幾十年,當再次接觸這種特定抗原時,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識別并裂解被同種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
(3)(5分)吞噬細胞將______________呈遞給 T 淋巴細胞,進一步激活免疫系統。圖中的結核桿菌制劑相當于疫苗,從免疫學角度講,接種疫苗屬于________(填“主動免疫”或“被動免疫”)。疫苗需要接種2~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人接種該疫苗一段時間后仍患肺結核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點)。
(4)(1分)上述治療膀胱癌的方法稱為免疫激活療法。相比在化療中,使用化學治療藥物無差別殺傷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這一特點,免疫激活療法具有____________的優點。
22.(8分)宮頸癌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科研人員通過研發疫苗來預防宮頸癌。有研究表明熱休克蛋白是有效的疫苗佐劑,疫苗與熱休克蛋白一起使用可使機體的免疫應答更強烈、持久。為揭示其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系列研究。請回答問題:
(1)(4分)如圖所示,接種疫苗后,疫苗中的蛋白質成分作為抗原被吞噬細胞______________形成吞噬小體。在R—G作用下,吞噬小體中的抗原被降解成______________,呈遞給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產生免疫應答。當細胞內的R—G過多時,吞噬小體與溶酶體融合,最終將________________,免疫應答受阻。
(2)(1分)研究者推測熱休克蛋白通過影響體內物質G的合成,進而影響細胞因子的釋放量,最終影響對疫苗的免疫應答。為驗證其作為疫苗佐劑時的功效,科研人員對實驗組小鼠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若以上推測成立,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強了機體的免疫應答,推測熱休克蛋白的使用有利于吞噬細胞對抗原的________________,從而促進T淋巴細胞的活化,加強機體免疫應答。
23.(10分)(2023·紹興高二期中)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兒童,臨床特征為全身出現丘疹、水皰。接種VZV減毒活疫苗(VarV)是預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對某地2007—2015年出生兒童的VarV接種率及水痘發病率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回答下列問題:
(1)(2分)呼吸道黏膜受損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發機體的特異性免疫,被感染的細胞統稱為靶細胞。該細胞的裂解需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細胞與之結合。
(2)(3分)圖2為病毒侵入后,人體內發生的部分免疫反應示意圖。圖中④B淋巴細胞的激活需要兩個信號,一是病毒直接提供信號,二是由病毒經過[①]__________________攝取處理后活化的[  ]提供信號。③⑦表示的免疫物質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水痘臨床診斷時,須注意與蕁麻疹相區分。與水痘的發病機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蕁麻疹屬于機體的______________反應,它是針對____________抗原產生的免疫應答,屬于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4)(2分)圖中統計結果顯示,隨VarV接種率的提高,水痘發病率呈下降趨勢。接種VarV的免疫方式屬于________免疫。接種VarV后,B淋巴細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分)2014年、2015年出生兒童的接種率與發病率數據提示,應及時接種第二劑VarV,原因是第一劑疫苗接種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目前已經證實人乳頭瘤狀病毒(HPV16)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病原體,為了更好地防治宮頸癌,深入開展HPV16型疫苗的研究有著極其重大意義。科研人員將HPV16的E7蛋白基因與減毒的李斯特菌重組,制成重組李斯特菌疫苗。研究表明,該重組疫苗能夠對小鼠產生免疫保護效應,誘導特異性抗體的產生,請以小鼠平均腫瘤大小為測量指標,完善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和討論。
材料與用具:若干只發育狀況相似的健康雌鼠、減毒的李斯特菌、重組疫苗、TC-1腫瘤細胞(含有HPV16的E7蛋白基因且能表達該基因)、PBS緩沖液、一次性注射劑等。
(1)(4分)實驗思路:
①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機分為三組,編號甲、乙、丙組。
②甲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實驗組,乙組注射100 μL PBS緩沖液配制的減毒的李斯特菌作為對照,丙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作為空白對照。
③一周后,給上述三組小鼠皮下注射TC-1腫瘤細胞,每隔1周對各小鼠的腫瘤生長情況進行記錄,連續觀察4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兩組相比,實驗組小鼠的平均腫瘤大小在小鼠體內能得到抑制。請以柱形圖的形式表示實驗結果。
(3)(4分)分析與討論:
①接種重組疫苗的小鼠體內表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
②皮下注射TC-1腫瘤細胞時,相應抗原物質引起實驗組小鼠的記憶細胞群迅速_________,產生____________細胞,才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
③對人群免疫接種是預防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市面上的疫苗有傳統的和新型的。傳統的疫苗有三種類型,分別為滅活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分離的微生物成分或其產物;新型的疫苗有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重組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章末檢測試卷(四)
1.B [免疫系統的功能建立在細胞識別的基礎上,即能夠識別“敵我”,A正確;所有被免疫細胞識別并排除的“非己”物質稱為抗原,抗原多數為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質,有時也可能是多糖或脂類,B錯誤。]
2.B
3.D [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抗原的能力,D錯誤。]
4.B [青霉素是一種外源性物質,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B錯誤;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因此可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機體組織中的抗原進行檢測,C正確;體液中的溶菌酶是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質,D正確。]
5.C
6.A [抗體屬于第三道防線;巨噬細胞既可以參與第二道防線,也可以參與第三道防線;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抗體屬于第三道防線。]
7.D
8.C [糖蛋白CD位于Te細胞膜表面,而Th細胞膜表面沒有CD,因此Te中編碼CD的基因正常表達并發揮免疫功能,但Th中編碼CD的基因沒有表達,C錯誤。]
9.C
10.C [吞噬細胞對病原體的吞噬沒有特異性,A錯誤;甲細胞為輔助性T細胞,B錯誤;甲細胞為輔助性T細胞,乙細胞為細胞毒性T細胞,甲、乙細胞表面帶有的受體不同,D錯誤。]
11.A [效應B細胞(又稱漿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抗體分子,廣泛分布于血漿和組織液中,以及外分泌液中,A錯誤。]
12.D [乙細胞(成熟B淋巴細胞)的產生不需要抗原刺激,A錯誤;丙細胞(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抗原的作用,不能合成特異性抗原受體,B錯誤;巨噬細胞不是來自甲(淋巴干細胞)的分裂分化,是由單核細胞分化而來,C錯誤。]
13.D
14.B [由題圖可知,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擾素和抗體的量都增加,干擾素在疾病痊愈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機體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使疾病痊愈,A正確,B錯誤。]
15.B [吞噬細胞不屬于淋巴細胞,A錯誤;效應B細胞不能識別抗原,且效應B細胞分泌抗體具有特異性,不同效應B細胞分泌不同的抗體,一種效應B細胞只能分泌一種抗體,B正確;效應B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能分裂,C錯誤;該冠狀病毒是帶有包膜的RNA病毒,RNA位于包膜內,康復者產生的抗體與包膜上的抗原結合,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并不能與冠狀病毒的RNA結合,D錯誤。]
16.A
17.D [a細胞為效應B細胞,不具備識別異種蛋白的能力,A錯誤;輔助性T細胞細胞膜上是抗原-MHC受體,識別的是抗原-MHC復合體,不能直接識別異種蛋白,B錯誤;②中抗體分布在肥大細胞的膜表面,③過程表示再次接觸異種蛋白發生過敏反應,正常體液免疫的抗體分布在體液中,與圖中過程不一致,C錯誤。]
18.B [該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高,B錯誤;如果通過一定的藥物抑制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則可以影響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可起到改善、延緩和阻止病情進展的作用,D正確。]
19.C [HIV最初侵入人體時,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正常,通過特異性免疫可以消滅大多數病毒,由于HIV主要侵染輔助性T細胞,隨著輔助性T細胞的大量死亡,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A正確;HIV主要攻擊人體的輔助性T細胞,人體輔助性T細胞表面存在HIV受體,HIV與之結合后進入細胞,B正確;HIV在宿主細胞中經逆轉錄合成DNA時所需的逆轉錄酶由HIV提供,所需的原料由宿主細胞提供,C錯誤;由于HIV 為RNA病毒,RNA為單鏈結構,極易發生變異,因此HIV疫苗難以研制,D正確。]
20.B
21.(1)造血干(或淋巴干) 胸腺 細胞因子(或白細胞介素-2) 抗體(免疫球蛋白) (2)記憶 T 細胞 迅速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 (3)特定抗原(或抗原-MHC 復合體) 主動免疫 使機體產生更多的效應細胞和記憶細胞, 提供對機體的長期保護 體內相應抗體和記憶細胞含量較少、病原體容易發生變異、特定疫苗引起機體產生的抗體只針對特定的病原體(合理即可) (4)(對癌細胞)特異性強
22.(1)胞吞 肽段(多肽) T淋巴細胞(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 抗原完全降解 (2)注射疫苗和熱休克蛋白,并檢測細胞因子的釋放量 (3)熱休克蛋白的功效是抑制吞噬細胞內物質G的合成 (攝取、)處理和呈遞
23.(1)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被破壞,防衛功能減弱(或黏膜受損會導致病毒直接突破第一道防線) 效應細胞毒性T (2)吞噬細胞 ② 細胞因子和抗體 (3)過敏 非致病性
(4)主動 增殖分化為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 (5)機體內針對VZV的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會下降
24.(1)①發育狀況相似的健康雌鼠 ②100 μL PBS緩沖液配制的重組疫苗 100 μL PBS緩沖液 ④對所得實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2)如圖所示
(3)①E7蛋白 ②增殖分化 效應細胞毒性T ③減毒的微生物(共59張PPT)
章末檢測試卷(四)
第四章 免疫調節
<<<
1.(2024·杭州高級中學高二檢測)威爾遜的海綿實驗表明,細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糖蛋白的海綿細胞相互識別并聚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免疫系統的功能建立在細胞識別的基礎上
B.能被免疫細胞識別并排除的“非己”物質,只有相對分子質量大于
10 000的蛋白質
C.外來器官細胞表面的MHC分子會成為免疫細胞攻擊的抗原
D.機體內部衰老、破損的細胞或癌變細胞會被免疫系統監控并清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免疫系統的功能建立在細胞識別的基礎上,即能夠識別“敵我”,A正確;
所有被免疫細胞識別并排除的“非己”物質稱為抗原,抗原多數為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0 000的蛋白質,有時也可能是多糖或脂類,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024·湖州中學高二校聯考)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系統組成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布最廣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結,淋巴結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
分布的場所
B.尿液以較低的 pH 和沖洗作用使多數病原體無法在尿道中生存,這屬
于非特異性免疫
C.青霉素能殺死多種細菌,屬于特異性免疫
D.免疫活性物質包含抗體、細胞因子、溶菌酶等,都由免疫細胞產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分布最廣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結,淋巴結是免疫器官的一種,免疫器官中骨髓是免疫細胞生成的場所,A錯誤;
尿液以較低的 pH 和沖洗作用使多數病原體無法在尿道中生存,屬于保衛機體的第一道防線,這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正確;
青霉素能殺死多種細菌屬于藥物治療,不屬于免疫反應,C錯誤;
免疫活性物質包含抗體(效應B細胞產生)、淋巴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溶菌酶(大多數細胞均可產生)等,不一定都由免疫細胞產生,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下列關于人體淋巴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胸腺中發育成熟的T淋巴細胞可參與體液免疫
B.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可對抗移植器官的異體細胞
C.成熟的B淋巴細胞能合成某種蛋白質移到細胞膜上作為受體分子
D.效應B細胞識別特定的抗原,產生和分泌大量的抗體分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抗原的能力,D錯誤。
4.(2023·湖州長興中學高二期中)下列關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抗體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能隨著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到達全身各處
B.青霉素是一種殺滅多種病原體的廣譜抗生素,屬于免疫活性物質
C.可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機體組織中的抗原進行檢測
D.體液中的溶菌酶是由某些細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青霉素是一種外源性物質,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B錯誤;
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因此可用人工標記的抗體對機體組織中的抗原進行檢測,C正確;
體液中的溶菌酶是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質,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2024·舟山高二校聯考)免疫系統為人體構建出了三道防線。下列關于人體三道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的免疫系統存在三道防線,第一道為非特異性免疫,后兩道為特
異性免疫
B.組織液、血漿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細胞構成了第二道防線
C.前兩道防線針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第三道防線清除特定的病原體
D.吞噬細胞既參與第二道防線,也參與第三道防線,沒有識別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人體的免疫系統存在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針對多種病原體,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清除特定的病原體,A錯誤,C正確;
唾液中的溶菌酶屬于第一道防線,B錯誤;
吞噬細胞既參與第二道防線,也參與第三道防線,有識別功能,只是不能特異性識別,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2024·溫州中學高二期末)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是
A.身體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學防御
B.抗體
C.巨噬細胞
D.血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抗體屬于第三道防線;巨噬細胞既可以參與第二道防線,也可以參與第三道防線;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抗體屬于第三道防線。
7.下列有關免疫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每一種淋巴細胞的表面受體對應一種或幾種特殊結構的抗原分子
B.B淋巴細胞只要接受了相應的抗原的直接刺激就會分泌特異性抗體
C.輔助性T細胞特異性識別巨噬細胞膜上的MHC分子后被激活
D.吞噬細胞細胞膜表面的受體可以識別并結合許多病原體表面共同存在
的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每一種淋巴細胞的受體對應一種特殊結構的抗原分子,這是免疫應答有針對性的結構基礎,A錯誤;
相應抗原與B淋巴細胞表面的受體特異性結合,B淋巴細胞致敏,活化的輔助性T細胞與致敏的B淋巴細胞相互接觸并分泌細胞因子作用于B淋巴細胞,此時B淋巴細胞進入細胞周期開始增殖,B錯誤;
輔助性T細胞特異性識別巨噬細胞膜上的抗原-MHC復合體,C錯誤;
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無特異性,吞噬細胞細胞膜表面的受體可以識別并結合許多病原體表面共同存在的組分,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人體內的殺傷T細胞(Te)依賴于細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的識別,能直接攻擊和殺傷其他細胞;人體內輔助性T細胞(Th),能直接刺激已經結合了抗原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增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Te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發生、生長和成熟
B.Te和Th都不是吞噬細胞
C.Te和Th中編碼CD的基因均正常表達,發揮免疫功能
D.Th既參與了人體的細胞免疫,也參與了人體的體液免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糖蛋白CD位于Te細胞膜表面,而Th細胞膜表面沒有CD,因此Te中編碼CD的基因正常表達并發揮免疫功能,但Th中編碼CD的基因沒有表達,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下列有關細胞免疫的說法,錯誤的是
A.結核桿菌為胞內寄生菌,侵入機體可引起細胞免疫
B.細胞免疫主要消滅侵入人體細胞內部的抗原
C.輔助性T細胞可直接清除抗原
D.記憶T細胞接受同一種抗原再次刺激時,會迅速增殖分化成效應細胞
毒性T細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2024·寧波余姚中學高二校考)下列表示抗原侵入人體后所發生的部分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吞噬細胞對病原體的吞
噬具有特異性
B.甲細胞為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
C.乙細胞通過過程a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群和記憶細胞毒性T
細胞群
D.甲、乙細胞表面帶有相同的受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吞噬細胞對病原體的吞噬沒有特異性,A錯誤;
甲細胞為輔助性T細胞,B錯誤;
甲細胞為輔助性T細胞,乙細胞
為細胞毒性T細胞,甲、乙細胞表面帶有的受體不同,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下列有關抗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效應B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抗體分子,最終都分布到血液中
B.抗體分子的本質是蛋白質,分泌抗體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C.成熟的B淋巴細胞膜上與特定抗原結合的受體分子本質上就是抗體分子
D.抗體分子的基本結構呈Y形,有同種抗原的兩個結合位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效應B細胞(又稱漿細胞)產生和分泌大量抗體分子,廣泛分布于血漿和組織液中,以及外分泌液中,A錯誤。
A.乙細胞的產生需要特定抗原的刺激
B.丙細胞能根據需要合成各種抗原受體
C.成熟的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都來自甲的分裂分化
D.甲細胞發育為乙細胞的主要場所是骨髓
12.(2023·嘉興高二期中)B淋巴細胞發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乙細胞(成熟B淋巴細胞)的產生不需要抗原刺激,A錯誤;
丙細胞(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抗
原的作用,不能合成特異性抗原受體,B錯誤;
巨噬細胞不是來自甲(淋巴干細胞)的分裂分化,是由單核細胞分化而來,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如圖為人體感染細菌后體內發生的免疫機制模式,圖中大寫字母表示細胞,小寫字母表示物質,數字表示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 A 為吞噬細胞,B 為輔助
性T細胞,F 為 B 淋巴細胞
B.圖中 a 為細胞因子,c 為抗體,
每種細菌只能被一種抗體識別
C.細胞 D 受到抗原的直接刺激便
開始分裂分化
D.圖中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細胞 A 和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圖中A為吞噬細胞,可以攝取處理抗原, B為初始或記憶細胞毒性T細胞, F為初始或記憶B淋巴細胞,可以分化為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A錯誤;
圖中 a為細胞因子,c為抗體,
每種細菌上可能有多種抗原,因此可能被多種抗體識別,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細胞D為記憶T細胞,當同種抗原再次入侵時,記憶T細胞感受信號的刺激后,可以再次恢復增殖分化能力,清除靶細胞,C錯誤;
圖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是細胞 B(初始或記憶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C(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D(記憶T細胞)、細胞E(輔
助性T細胞)、細胞F(初始或記憶B細胞)和細胞 H (記憶B細胞),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細胞 A(吞噬細胞) 和 G(效應B細胞),D 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如圖表示人患某病毒性疾病時,感染和免疫的過程。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擾素在疾病痊愈的
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B.初次感染病毒后,機體只通過細胞免疫使疾病痊愈
C.再次感染同種病毒后病癥較輕,是記憶T細胞和記憶B細胞被激活,產
生了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D.再次感染同種病毒后病癥較輕,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題圖可知,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擾素和抗體的量都增加,干擾素在疾病痊愈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機體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使疾病痊愈,A正確,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金華高二校聯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第15、16小題:
某冠狀病毒為具有包膜的單鏈RNA病毒。目前研究表明,病毒通過S蛋白(刺突蛋白)可與人體細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結合,吸附于人體細胞,再進入人體細胞。如圖是病毒侵染人體細胞的過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感染該冠狀病毒以后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首先識別到病毒抗原的淋巴
細胞為吞噬細胞
B.效應B細胞不能識別該抗原,
并且一種效應B細胞只能分
泌一種抗體
C.B淋巴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和效應B細胞受到特殊信息分子的刺激后
都不斷進行分裂
D.康復者產生的抗體可以與冠狀病毒的RNA結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吞噬細胞不屬于淋巴細胞,A錯誤;
效應B細胞不能識別抗原,且效應B細胞分泌抗體具有特異性,不同效應B細胞分泌不同
的抗體,一種效應B細胞只能分泌一種抗體,B正確;
效應B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能分裂,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該冠狀病毒是帶有包膜的RNA病毒,RNA位于包膜內,康復者產生的抗體與包膜上的抗原結合,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并不能與冠狀病毒的RNA結合,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預防該冠狀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注射疫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注射疫苗后人體會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
B.接種的疫苗可以預防所有的傳染病
C.接種疫苗屬于被動免疫,其免疫效果比注射抗體的免疫效果更短暫
D.某人多次注射同種滅活疫苗主要增強了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接種疫苗后,會引發機體的免疫反應,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為效應B細胞和記憶B細胞,效應B細胞能產生抗體,A正確;
一種疫苗只能預防某種傳染病,B錯誤;
接種疫苗屬于人工主動免疫,目的是刺激機體產生更多的抗體和記憶細胞,而注射抗體的量是有限的,且抗體具有時效性,因此接種疫苗的免疫效果比注射抗體的免疫效果更長久,C錯誤;
某人多次注射同種滅活疫苗主要增強了機體的特異性免疫,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海鮮過敏的原因是海鮮中富含大量的異種蛋白,這些異種蛋白直接或間接地激活免疫細胞,引起化學介質的釋放,繼而產生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抗體抗原共同作用,人體就表現出過敏癥狀。海鮮過敏反應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細胞需特異性識別異種蛋白后才能分泌IgE抗體
B.被異種蛋白直接活化的輔助性T細胞參與①過程
C.正常人體的體液免疫也能發生如圖所示的②③
過程
D.過敏反應是機體二次接觸異種蛋白引起的免疫過度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細胞為效應B細胞,不具備識別異種蛋白的能力,A錯誤;
輔助性T細胞細胞膜上是抗原-MHC受體,識別的是抗原-MHC復合體,不能直接識別異種蛋白,B錯誤;
②中抗體分布在肥大細胞的膜表面,③過程表示再次接觸異種蛋白發生過敏反應,正常體液免疫的抗體分布在體液中,與圖中過程不一致,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2023·杭州高二期中)如圖是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致病機理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病是免疫系統自穩功能失調
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該病患者血漿中的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低
C.引起B淋巴細胞活化的雙信號是抗原和活化了的輔助性T細胞及分泌的
細胞因子
D.通過藥物抑制相應的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有減輕病情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該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高,B錯誤;
如果通過一定的藥物抑制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則可以影響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可起到改善、延緩和阻止病情進展的作用,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2024·杭州第二中學高二期末)感染HIV會引起艾滋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可以消滅大多數病毒
B.人體輔助性T細胞表面存在HIV受體,HIV與之結合后進入細胞
C.HIV在宿主細胞中經逆轉錄合成DNA時,所需的酶和原料都由宿主細
胞提供
D.HIV疫苗難以研制的原因之一是其為RNA病毒,極易變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HIV最初侵入人體時,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正常,通過特異性免疫可以消滅大多數病毒,由于HIV主要侵染輔助性T細胞,隨著輔助性T細胞的大量死亡,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A正確;
HIV主要攻擊人體的輔助性T細胞,人體輔助性T細胞表面存在HIV受體,HIV與之結合后進入細胞,B正確;
HIV在宿主細胞中經逆轉錄合成DNA時所需的逆轉錄酶由HIV提供,所需的原料由宿主細胞提供,C錯誤;
由于HIV 為RNA病毒,RNA為單鏈結構,極易發生變異,因此HIV疫苗難以研制,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24·湖州高二期末)HIV的抗體有兩種:一種是能與抗原結合的中和抗體;另一種是抑制性抗體(NNIAbs)。NNIAbs的Fc片段能與某些免疫細胞表面的Fc受體結合,從而促進抗原呈遞細胞的成熟或免疫細胞功能增強,進而抑制HIV增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IV的抗體有兩種類型,說明HIV抗體不具有特異性
B.中和抗體與HIV相結合,可使HIV無法感染靶細胞
C.NNIAbs與Fc受體特異性結合能激活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分泌抗體
D.NNIAbs通過抑制病毒自身RNA復制酶的活性來抑制HIV的復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抗原與抗體的結合具有特異性,HIV的抗體有兩種類型,是因為HIV病毒有不同的抗原決定簇,刺激機體產生了不同的抗體,A錯誤;
中和抗體與HIV相結合,能阻止病原體對人體細胞的黏附和侵染,可使HIV無法感染靶細胞,B正確;
能分泌抗體的是效應B細胞,C錯誤;
HIV是逆轉錄病毒,在輔助性T細胞中通過逆轉錄酶的作用形成互補的DNA,并整合到輔助性T細胞的DNA中,輔助性T細胞被激活后,復制出新的HIV,不是通過抑制病毒自身RNA復制酶的活性來抑制HIV的復制,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2023·臺州高二期中)科學家發現,給膀胱癌患者注射結核桿菌制劑,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細胞,如圖顯示了免疫系統被激活清除癌細胞的部分過程,甲、乙、丙表示細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免疫過程中,T淋巴細胞來
源于骨髓中的_________________細
胞,其分化、發育和成熟的場所是_____。物質B表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物質 C 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造血干(或淋巴干)
胸腺
細胞因子(或白細
胞介素-2)
抗體(免疫球蛋白)
(2)肺結核病是一種危害較大的傳染病,結核桿菌屬細胞內寄生菌,當它第二次侵入人體細胞后,人體發揮主要作用的免疫細胞是__________,它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幾年甚至幾十年,當再次接觸這種特定抗原時,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識別并裂解被同種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
記憶T細胞
迅速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吞噬細胞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呈遞給 T 淋巴細胞,
進一步激活免疫系統。圖中的結核
桿菌制劑相當于疫苗,從免疫學角度講,接種疫苗屬于________(填“主動免疫”或“被動免疫”)。疫苗需要接種2~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人接種該疫苗一段時間后仍患肺結核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一點)。
特定抗原(或抗原
主動免疫
使機體產生更多的效
應細胞和記憶細胞, 提供對機體的長期保護
-MHC 復合體)
體內相應抗體和記憶細胞含量較少、病原體容
易發生變異、特定疫苗引起機體產生的抗體只針對特定的病原體(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上述治療膀胱癌的方法稱為免疫激活療法。相比在化療中,使用化學治療藥物無差別殺傷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這一特點,免疫激活療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優點。
(對癌細胞)特異性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宮頸癌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科研人員通過研發疫苗來預防宮頸癌。有研究表明熱休克蛋白是有效的疫苗佐劑,疫苗與熱休克蛋白一起使用可使機體的免疫應答更強烈、持久。為揭示其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系列研究。請回答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如圖所示,接種疫苗后,疫苗中的蛋白質成分作為抗原被吞噬細胞_____形成吞噬小體。在R—G作用下,吞噬小體中的抗原被降解成__________,呈遞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產生免疫應答。當細胞內的R—G過多時,吞噬小體與溶酶體融合,最終將_____________,免疫應答受阻。
胞吞
肽段(多肽)
T淋巴細胞(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
抗原完全降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其作為疫苗佐劑時的功效,科研人員對實驗組小鼠的處理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推測熱休克蛋白通過影響體內物質G的合成,進而影響細胞因子的釋放量,最終影響對疫苗的免疫應答。為驗證
注射疫苗和
熱休克蛋白,并檢測細胞因子的釋放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若以上推測成立,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加強了機體的免疫應答,推測熱休克蛋白的使用有利于吞噬細胞對抗原的__________________,從而促進T淋巴細胞的活化,加強機體免疫應答。
熱休克蛋白的功效是抑制吞噬細胞內物質
G的合成
(攝取、)處理和呈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2023·紹興高二期中)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兒童,臨床特征為全身出現丘疹、水皰。接種VZV減毒活疫苗(VarV)是預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對某地2007—2015年出生兒童的VarV接種率及水痘發病率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回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呼吸道黏膜受損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ZV感染引發機體的特異性免疫,被感染的細胞統稱為靶細胞。該細胞的裂解需要依靠______________細胞與之結合。
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被破壞,防衛功能減弱(或黏膜受損會導致病毒直接突破第一道防線)
效應細胞毒性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圖2為病毒侵入后,人體內發生的部分免疫反應示意圖。圖中④B淋巴細胞的激活需要兩個信號,一是病毒直接提供信號,二是由病毒經過[①]_________攝取處理后活化的[  ]提供信號。③⑦表示的免疫物質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吞噬細胞

細胞因子和抗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水痘臨床診斷時,須注意與蕁麻疹相區分。與水痘的發病機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蕁麻疹屬于機體的_____反應,它是針對_________抗原產生的免疫應答,屬于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過敏
非致病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圖中統計結果顯示,隨VarV接種率的提高,水痘發病率呈下降趨勢。接種VarV的免疫方式屬于_____免疫。接種VarV后,B淋巴細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動
增殖分化為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2014年、2015年出生兒童的接種率與發病率數據提示,應及時接種第二劑VarV,原因是第一劑疫苗接種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機體內針對VZV的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會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目前已經證實人乳頭瘤狀病毒(HPV16)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病原體,為了更好地防治宮頸癌,深入開展HPV16型疫苗的研究有著極其重大意義。科研人員將HPV16的E7蛋白基因與減毒的李斯特菌重組,制成重組李斯特菌疫苗。研究表明,該重組疫苗能夠對小鼠產生免疫保護效應,誘導特異性抗體的產生,請以小鼠平均腫瘤大小為測量指標,完善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和討論。
材料與用具:若干只發育狀況相似的健康雌鼠、減毒的李斯特菌、重組疫苗、TC-1腫瘤細胞(含有HPV16的E7蛋白基因且能表達該基因)、PBS緩沖液、一次性注射劑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實驗思路:
①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機分為三組,編號甲、乙、丙組。
②甲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實驗組,乙組注射100 μL PBS緩沖液配制的減毒的李斯特菌作為對照,丙組注射_________
___________作為空白對照。
③一周后,給上述三組小鼠皮下注射TC-1腫瘤細胞,每隔1周對各小鼠的腫瘤生長情況進行記錄,連續觀察4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育狀況相似的健康雌鼠
100 μL PBS緩沖液配制的重組疫苗
100 μL
PBS緩沖液
對所得實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兩組相比,實驗組小鼠的平均腫瘤大小在小鼠體內能得到抑制。請以柱形圖的形式表示實驗結果。
答案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分析與討論:
①接種重組疫苗的小鼠體內表達的_______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
②皮下注射TC-1腫瘤細胞時,相應抗原物質引起實驗組小鼠的記憶細胞群迅速_________,產生______________細胞,才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
E7蛋白
增殖分化
效應細胞毒性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③對人群免疫接種是預防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市面上的疫苗有傳統的和新型的。傳統的疫苗有三種類型,分別為滅活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和分離的微生物成分或其產物;新型的疫苗有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重組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減毒的微生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伊通| 波密县| 承德市| 遵义县| 建始县| 巴塘县| 长垣县| 建瓯市| 黎城县| 抚宁县| 昌宁县| 濮阳县| 旅游| 饶平县| 镇宁| 高安市| 内江市| 灵丘县| 怀远县| 合川市| 巍山| 运城市| 乌拉特前旗| 平塘县| 康马县| 山阳县| 马龙县| 望谟县| 仪征市| 铁岭市| 华亭县| 长垣县| 微博| 临澧县| 顺义区| 肇东市| 上虞市| 文成县| 鹤壁市|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