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重點突破練(二)(課件 練習,共2份)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重點突破練(二)(課件 練習,共2份)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穩態與調節

資源簡介

作業8 重點突破練(二)
第1~10題,每題4分,第11~12題,每題5分,共50分。
題組一 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2023·臺州高二期中)在離體神經纖維某點給予適宜強度的刺激,測得的膜電位變化曲線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根據圖示無法判斷電信號傳導方向
B.a 處出現的極化狀態就是 K+大量外流導致的
C.如果適當增加溶液中的Na+濃度,d 點將上移
D.刺激神經纖維會產生一個沿著神經傳導的負電位
2. 已知神經細胞膜兩側離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種常態現象,細胞不受刺激時,膜外有較多的正電荷,而膜內則相反,如圖所示。如果在電極a的左側給予離體神經纖維一適當刺激,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受刺激部位K+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
B.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方向相同
C.興奮可以在神經纖維上由“興奮點”向兩端傳導
D.圖示電流表的指針會發生一次偏轉
3.(2023·紹興高二期中)某種有機磷農藥能使突觸間隙中的乙酰膽堿酯酶(分解乙酰膽堿)活性受抑制,某種蝎毒會抑制Na+通道的打開。如圖表示動作電位傳導的示意圖,其中a為突觸前膜,b為突觸后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軸突膜處于④狀態時,Na+內流且不需要消耗ATP
B.③→②的過程中,軸突膜Na+通道大量開放
C.若使用該種有機磷農藥,則在a處仍能釋放乙酰膽堿
D.若使用該種蝎毒,則不能引起b處形成動作電位
4.(2023·寧波高二統考)Na+、K+是神經細胞產生電位變化的重要離子。神經元膜內的K+通過K+通道向外擴散并最終達到膜內外動態平衡的水平。靜息狀態下,Na+可以通過極少量的Na+通道內流,中和部分由K+建立的膜電位。Na+-K+泵可以將進入胞內的Na+主動泵出細胞,并將擴散至胞外的K+主動泵回胞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降低膜外的Na+濃度會減弱Na+通道作用,并使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值增大
B.Na+-K+泵可防止K+和Na+的擴散,造成胞內K+濃度持續下降而Na+濃度持續增加
C.Na+、K+等在細胞內外的不均等分布及選擇性的跨膜移動,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D.靜息電位時,離子通過被動轉運和主動轉運使膜電位穩定,跨膜的凈流動速率為零
題組二 神經沖動在突觸處的傳遞
5.(2022·浙江臺州高二期末)如圖為相互聯系的兩個神經元的部分結構示意圖,a、b、c為神經纖維上的三個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處K+外流、b處Na+內流均為易化擴散
B.突觸前膜通過胞吐作用釋放神經遞質
C.由c處可知,該神經遞質為抑制性神經遞質
D.圖中既有興奮的傳導,也有興奮的傳遞
6.(2023·杭州高二聯考)嗎啡與腦內的神經遞質腦啡肽都能參與痛覺調節且具有鎮痛作用。圖 1 為痛覺傳入示意圖, 圖 2 為注射嗎啡后痛覺調節示意圖,a、b、c 表示有關的神經元。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痛覺感受器產生的興奮以局部電流的形式沿著a神經元的神經纖維傳導
B.某種與痛覺形成有關的神經遞質,可與 b 神經元上的多種受體結合,引起 b 神經元興奮
C.突觸后膜上 K+外流與 Na+內流過程中依賴細胞膜上蛋白質
D.嗎啡和腦啡肽能使 a 神經元中神經遞質的釋放量減少,使 b 神經元動作電位不能產生或產生的較弱
7.(2024·金華高二期末)研究人員對突觸 a、b 的突觸前神經元給予相同的電刺激,通過微電極測量兩突觸前、后神經元的電位變化,結果如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靜息狀態下膜兩側產生70 mV 左右的電位差的原因是 Na+內流所致
B.刺激后突觸 a 的突觸后神經元出現了一個小的動作電位,但該動作電位不能傳播
C.突觸 b 的突觸前神經元與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類似,自身可產生動作電位卻抑制突觸后神經元興奮
D.突觸 a、b 的傳遞過程出現一定的延遲,與神經遞質主動轉運出突觸前膜、擴散到后膜有關
8.研究表明,抑郁癥與單胺類遞質傳遞功能下降相關。圖中的神經遞質表示單胺類遞質,蛋白M是受體。單胺氧化酶是一種單胺類遞質的降解酶,其抑制劑(MAOID)是一種常用的抗抑郁藥,能夠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X通過胞吐釋放神經遞質,可保證神經遞質大量迅速釋放
B.單胺類遞質與蛋白M結合后,進入細胞Y,使之產生動作電位
C.若細胞Y上蛋白M的數量減少,則可能會導致人患抑郁癥
D.MAOID能增加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濃度,從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題組三 電流表指針偏轉分析
9. 將電流表的a、b兩極置于離體坐骨神經(含傳入和傳出神經)上,在某一位點給予適宜電刺激,觀察到指針發生了兩次偏轉,其中第一次發生的偏轉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據圖分析,刺激位點一定位于b點右側
B.電流表指針第二次偏轉的方向與第一次相同
C.若提高溶液中K+濃度,相同刺激后電流表指針偏轉幅度增大
D.若增大a、b兩點間距離,相同刺激后電流表指針可能出現多次偏轉
10.用雙向靈敏電表測量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差的裝置如圖所示,電表顯示未受刺激時指針偏轉狀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裝置可測出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數值
B.刺激強度越大,指針通過0刻度時的速度越大
C.增大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Na+濃度,指針右偏幅度增大
D.給予適宜刺激,興奮傳導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方向相反
11.(2024·浙江余姚中學高二期末)如圖表示興奮在甲、乙兩個神經元之間傳遞的過程,電流表②在d處的測量電極插在膜內,其他位置的測量電極均置于膜表面,c表示物質,e、f是刺激電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ab=bd,則刺激b處,電流表②發生 2 次方向相同的偏轉
B.刺激f處,電流表②③偏轉次數依次為 1 次、2次
C.若將b處結扎(阻斷神經沖動傳導),給予f點適宜刺激,電流表①偏轉 2 次
D.若c為乙酰膽堿,當c與乙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時,將導致 Na+內流
12.(2023·嘉興高二期中)取兩個新鮮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進行如圖所示連接,圖中①②分別指控制右肌肉和左肌肉的坐骨神經。對S點的適宜刺激可引起圖中右肌肉、左肌肉先后收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刺激增強,肌肉收縮增強,說明神經纖維的電位變化隨刺激強度的變化而變化
B.給a點適宜強度的刺激,左、右肌肉均收縮,電流表乙的指針能發生兩次方向不同的偏轉
C.給a點小于能引起興奮的刺激,兩電流表的指針均不發生偏轉,左、右肌肉也均不收縮
D.在S點給予適宜強度刺激,電流表乙的指針先向左偏一次,后向右偏一次
13.(18分)如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在[  ]中填序號,在橫線上填名稱):
(1)在圖A中,①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⑤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_。
(2)圖B表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在a、b、c中興奮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在興奮部位和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這樣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興奮在反射弧中單向傳遞的原因是在圖A的[  ]____________結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圖A反射弧中取出一段進行如圖所示實驗,請分析回答:刺激 a 點(a 點為兩電極間的中點 ),電流表Ⅰ和Ⅱ分別偏轉________、________次。
14.(16分)圖甲、圖乙、圖丙依次表示神經細胞間的某結構、興奮在神經細胞膜上的傳導和神經細胞興奮部位膜電位的變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表示的結構是________,興奮經過這種結構傳遞的方向是________(填“單向”或“雙向”)的。
(2)圖甲中①所指的物質是____________,其發揮作用后被酶催化失去生理作用。
(3)若圖乙中②③分子所在部位處于靜息狀態,則②③依次表示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②③分子所在部位正發生圖丙曲線上升階段的變化,則②將處于________狀態,離子從該通道進入細胞的運輸方式為____________。此外,圖乙中的箭頭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的方向。
15.(16分)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細胞間的傳遞涉及許多生理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1)突觸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將多巴胺由突觸間隙“送回”突觸小體內,可卡因(一種毒品)可與“多巴胺回收泵”結合,使得__________________,從而________(填“延長”或“縮短”)“愉悅感”時間,“愉悅感”的產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4分)將微電極的一端搭在神經細胞的膜內,一端搭在膜外如圖甲,記錄到的一次動作電位變化情況如圖乙。若將兩個微電極都調到神經細胞膜外的不同部位,請將發生的電位變化情況繪制在圖丙中。
(3)K+通道阻滯劑是治療心率異常的重要藥物,而心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變化的情況和神經細胞類似,則K+通道阻滯劑主要影響圖乙中的________(填圖中序號)階段。
(4)研究發現,機體通過減少突觸后膜的受體蛋白數量來緩解毒品刺激,這種調節被稱為________調節。因此,吸毒成癮者必須長期堅持強制戒毒,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毒癮才能真正解除。
作業8 重點突破練(二)
1.B 2.C
3.B [⑤→④→③為動作電位的形成過程,所以軸突膜處于④狀態時,Na+通道大量開放,Na+內流為順濃度梯度,不需要消耗ATP,A正確;由題圖可知,③→②→①為恢復靜息電位的過程,所以③→②的過程中,軸突膜K+通道大量開放,K+外流,B錯誤;有機磷農藥能使突觸間隙中的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受抑制,不影響a處釋放乙酰膽堿,C正確;蝎毒會抑制Na+通道的打開,故使用蝎毒不能引起動作電位,D正確。]
4.A
5.C [c處發生了Na+內流,說明突觸前膜釋放的是興奮性神經遞質,引起下一個神經元的興奮,C錯誤。]
6.B
7.C [靜息狀態下膜兩側產生70 mV左右的電位差的原因是K+離子外流所致,A錯誤;刺激后突觸a的突觸后神經元膜電位仍然表現為外正內負,沒有產生動作電位,B錯誤;刺激后突觸b的突觸前神經元可產生動作電位,但其釋放的神經遞質抑制突觸后神經元興奮,說明突觸b的突觸前神經元與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類似,C正確;神經遞質通過胞吐進入突觸間隙,而不是通過主動轉運,D錯誤。]
8.B
9.D [據圖分析可知,刺激位點位于b點右側或者a和b點之間靠近b點的位置,A錯誤;電流表指針第二次偏轉方向與第一次相反,B錯誤;動作電位主要與膜內外Na+濃度差有關,提高溶液中K+濃度對動作電位無影響,故偏轉幅度不變,C錯誤;坐骨神經是混合神經,不同的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傳導的速度可能不同,所以加大a和b間距離電流表指針可能出現多次偏轉,D正確。]
10.B
11.C [由于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速度比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慢,若ab=bd,則刺激b處時,興奮會先傳到a處,a處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而d處膜電位仍為外正內負,由于電流表②在d處的測量電極插在膜內,其他位置的測量電極均置于膜表面,故電流表②的指針會由初始的偏向右方開始向左偏轉并指到中央,興奮傳過a點,指針又偏回到右側,隨后興奮傳導到d處,d處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而a處膜電位已經恢復為外正內負,此時電流表②的指針會由剛才偏向右方的狀態開始向左偏轉并指到中央,興奮傳過d點,指針又偏回到右側,故此過程中電流表②發生了2次方向相同的偏轉,A正確;由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可雙向傳導,在突觸處只能由突觸前膜傳到突觸后膜,故刺激f處,興奮能向左傳導到d,但不能傳導到a,故電流表②指針偏轉一次,而興奮向右可以依次傳導到電流表③的左右接線處,故電流表③可發生2次偏轉,B正確;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若將b處結扎(阻斷神經沖動傳導),給予f點適宜刺激,興奮無法從乙傳至甲,電流表①指針不偏轉,C錯誤;乙酰膽堿為興奮性神經遞質,當乙酰膽堿與乙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時,將導致Na+內流,D正確。]
12.C [興奮產生后,神經纖維的電位變化不隨刺激強度的變化而變化,A錯誤;給a點適宜強度的刺激,左、右肌肉均收縮,電流表乙的指針不發生偏轉,B錯誤;在S點給予適宜強度刺激,電流表乙的指針先向右偏一次,后向左偏一次,D錯誤。]
13.(1)感受器 傳出神經元 (2)b 局部電流 (3)⑥ 突觸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且神經遞質的受體只存在于突觸后膜上 (4)0 2
14.(1)突觸 單向 (2)神經遞質 (3)鈉離子通道 鉀離子通道 開放 易化擴散 局部電流
15.
(1)多巴胺不能及時回收 延長 大腦皮層
(2)如圖所示
(3)①③④ (4)反饋 神經遞質受體蛋白數量恢復到正常水平
解析 (3)K+外流是神經細胞產生和維持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圖乙中的①和④代表神經細胞處于靜息電位,③代表神經細胞逐漸恢復靜息電位,而②代表神經細胞興奮時Na+內流,因此K+通道阻滯劑主要影響圖乙中的①③和④階段。(4)受到毒品刺激后,機體能通過負反饋調節減少受體蛋白數量來緩解毒品刺激,導致突觸后膜對神經遞質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只有長期堅持強制戒毒,使神經遞質受體蛋白數量恢復到正常水平,毒癮才能真正解除。(共36張PPT)
第二章 神經調節
<<<
重點突破練(二)
題組一 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2023·臺州高二期中)在離體神經纖維某點給予適宜強度的刺激,測得的膜電位變化曲線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根據圖示無法判斷電信號傳導方向
B.a 處出現的極化狀態就是 K+大量外流導致的
C.如果適當增加溶液中的Na+濃度,d 點將上移
D.刺激神經纖維會產生一個沿著神經傳導的負電位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題圖中的橫坐標表示時間,整個曲線代表神經纖維上某一個點從靜息狀態到興奮狀態,再到恢復靜息狀態的過程,無論從左往右傳還是從右往左傳都會出現這樣一個坐標曲線,故無法判斷傳播方向,A正確;
由于神經細胞膜內、外各種電解質的離子濃度不同,膜外Na+濃度大,膜內K+濃度大,而神經細胞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造成細胞膜內、外電位差異,靜息狀態下,膜外為正電位,膜內為負電位,因此a 處出現的極化狀態不只是與K+外流有關,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如果適當增加溶液中的Na+濃度,由于動作電位的產生主要是由Na+內流導致的,進而會導致內流的Na+量增加,表現為d 點上移,C正確;
刺激神經纖維會產生外負內正的動作電位,
并與相鄰部位產生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使得動作電位沿著神經傳導,即刺激神經纖維會產生一個沿著神經傳導的負電位,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已知神經細胞膜兩側離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種常態現象,細胞不受刺激時,膜外有較多的正電荷,而膜內則相反,如圖所示。如果在電極a的左側給予離體神經纖維一適當刺激,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受刺激部位K+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
B.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方向
相同
C.興奮可以在神經纖維上由“興奮點”向兩端傳導
D.圖示電流表的指針會發生一次偏轉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神經細胞膜外Na+濃度高于膜內,膜內K+濃度高于膜外,受刺激后,Na+內流,形成動作電位,A錯誤;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方向相反,與膜內局部電流方向相同,B錯誤;
興奮傳至電極a時,電流表指針偏轉一次,傳至電極b時,電流表指針再偏轉一次,D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紹興高二期中)某種有機磷農藥能使突觸間隙中的乙酰膽堿酯酶(分解乙酰膽堿)活性受抑制,某種蝎毒會抑制Na+通道的打開。如圖表示動作電位傳導的示意圖,其中a為突觸前膜,b為突觸后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軸突膜處于④狀態時,Na+內流且
不需要消耗ATP
B.③→②的過程中,軸突膜Na+通道大量開放
C.若使用該種有機磷農藥,則在a處仍能釋放乙酰膽堿
D.若使用該種蝎毒,則不能引起b處形成動作電位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⑤→④→③為動作電位的形成過程,所以軸突膜處于④狀態時,Na+通道大量開放,Na+內流為順濃度梯度,不需要消耗ATP,A正確;
由題圖可知,③→②→①為恢復靜息電位的過程,所以③→②的過程中,軸突膜K+通道大量開放,K+外流,B錯誤;
有機磷農藥能使突觸間隙中的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受抑制,不影響a處釋放乙酰膽堿,C正確;
蝎毒會抑制Na+通道的打開,故使用蝎毒不能引起動作電位,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寧波高二統考)Na+、K+是神經細胞產生電位變化的重要離子。神經元膜內的K+通過K+通道向外擴散并最終達到膜內外動態平衡的水平。靜息狀態下,Na+可以通過極少量的Na+通道內流,中和部分由K+建立的膜電位。Na+-K+泵可以將進入胞內的Na+主動泵出細胞,并將擴散至胞外的K+主動泵回胞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降低膜外的Na+濃度會減弱Na+通道作用,并使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值增大
B.Na+-K+泵可防止K+和Na+的擴散,造成胞內K+濃度持續下降而Na+濃度持續增加
C.Na+、K+等在細胞內外的不均等分布及選擇性的跨膜移動,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D.靜息電位時,離子通過被動轉運和主動轉運使膜電位穩定,跨膜的凈流動速率為零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降低膜外的Na+濃度會減弱Na+通道作用,并使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峰值減小,A錯誤;
Na+-K+泵可以將進入胞內的Na+主動泵出細胞,并將擴散至胞外的K+主動泵回胞內,可防止K+和Na+的擴散,造成胞內K+濃度持續下降而Na+濃度持續增加的現象,B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靜息狀態下,神經元膜內的K+通過K+通道向外擴散并最終達到膜內外動態平衡的水平,Na+可以通過極少量的Na+通道內流,中和部分由K+建立的膜電位,可見Na+、K+等在細胞內外的不均等分布及選擇性的跨膜移動,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C正確;
靜息電位時,離子通過被動轉運和主動轉運使膜電位穩定,最終達到膜內外動態平衡的水平,此時跨膜的凈流動速率為零,D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題組二 神經沖動在突觸處的傳遞
5.(2022·浙江臺州高二期末)如圖為相互聯系的兩個神經元的部分結構示意圖,a、b、c為神經纖維上的三個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a處K+外流、b處Na+內流均為易化擴散
B.突觸前膜通過胞吐作用釋放神經遞質
C.由c處可知,該神經遞質為抑制性神經
遞質
D.圖中既有興奮的傳導,也有興奮的傳遞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處發生了Na+內流,說明突觸前膜釋放的是興奮性神經遞質,引起下一個神經元的興奮,C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3·杭州高二聯考)嗎啡與腦內的神經遞質腦啡肽都能參與痛覺調節且具有鎮痛作用。圖1為痛覺傳入示意圖,圖2為注射嗎啡后痛覺調節示意圖,a、b、c 表示有關的神經元。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痛覺感受器產生的興奮以局部電流的形式沿著a神經元的神經纖維傳導
B.某種與痛覺形成有關的神經遞質,可與b神經
元上的多種受體結合,引起 b 神經元興奮
C.突觸后膜上 K+外流與 Na+內流過程中依賴細
胞膜上蛋白質
D.嗎啡和腦啡肽能使 a 神經元中神經遞質的釋放
量減少,使 b 神經元動作電位不能產生或產生的較弱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某種與痛覺形成有關的神經遞質只能和相應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不能與b神經元上的多種受體結合,B錯誤;
突觸后膜上 K+外流與 Na+內流過程屬于易化擴散,依賴通道蛋白,C正確;
由圖2可知,嗎啡和腦啡肽的作用是減少a神經元中神經遞質的釋放量,抑制b神經元動作電位的產生或產生的較弱,從而起到鎮痛的作用,D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4·金華高二期末)研究人員對突觸 a、b 的突觸前神經元給予相同的電刺激,通過微電極測量兩突觸前、后神經元的電位變化,結果如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靜息狀態下膜兩側產生70 mV 左右的電位差的原因是 Na+內流所致
B.刺激后突觸 a 的突觸后神經元出現了一個
小的動作電位,但該動作電位不能傳播
C.突觸 b 的突觸前神經元與抑制性中間神經
元類似,自身可產生動作電位卻抑制突觸
后神經元興奮
D.突觸 a、b 的傳遞過程出現一定的延遲,與神經遞質主動轉運出突觸前膜、擴散到
后膜有關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靜息狀態下膜兩側產生70 mV左右的電位差的原因是K+離子外流所致,A錯誤;
刺激后突觸a的突觸后神經元膜
電位仍然表現為外正內負,沒有產生動作電位,B錯誤;
刺激后突觸b的突觸前神經元可產生動作電位,但其釋放的神經遞質抑制突觸后神經元興奮,說明突觸b的突觸前神經元與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類似,C正確;
神經遞質通過胞吐進入突觸間隙,而不是通過主動轉運,D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研究表明,抑郁癥與單胺類遞質傳遞功能下降相關。圖中的神經遞質表示單胺類遞質,蛋白M是受體。單胺氧化酶是一種單胺類遞質的降解酶,其抑制劑(MAOID)是一種常用的抗抑郁藥,能夠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X通過胞吐釋放神經遞質,可保證神
經遞質大量迅速釋放
B.單胺類遞質與蛋白M結合后,進入細胞Y,
使之產生動作電位
C.若細胞Y上蛋白M的數量減少,則可能會導致人患抑郁癥
D.MAOID能增加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濃度,從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神經遞質發揮完作用后被水解或回收,單胺類遞質與蛋白M結合后不進入細胞Y,Na+內流產生動作電位,B錯誤;
細胞Y上蛋白M的數量減少,神經遞質無
法作用于蛋白M,有可能會導致人患抑郁癥,C正確;
MAOID能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抑制其分解神經遞質,增加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濃度,可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題組三 電流表指針偏轉分析
9.將電流表的a、b兩極置于離體坐骨神經(含傳入和傳出神經)上,在某一位點給予適宜電刺激,觀察到指針發生了兩次偏轉,其中第一次發生的偏轉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據圖分析,刺激位點一定位于b點右側
B.電流表指針第二次偏轉的方向與第一次相同
C.若提高溶液中K+濃度,相同刺激后電流表指針偏轉幅度增大
D.若增大a、b兩點間距離,相同刺激后電流表指針可能出現多次偏轉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據圖分析可知,刺激位點位于b點右側或者a和b點之間靠近b點的位置,A錯誤;
電流表指針第二次偏轉方向與第一次相反,B錯誤;
動作電位主要與膜內外Na+濃度差有關,提高溶液
中K+濃度對動作電位無影響,故偏轉幅度不變,C錯誤;
坐骨神經是混合神經,不同的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傳導的速度可能不同,所以加大a和b間距離電流表指針可能出現多次偏轉,D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用雙向靈敏電表測量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差的裝置如圖所示,電表顯示未受刺激時指針偏轉狀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裝置可測出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數值
B.刺激強度越大,指針通過0刻度時的速度
越大
C.增大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Na+濃度,指針右偏幅度增大
D.給予適宜刺激,興奮傳導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方向相反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4·浙江余姚中學高二期末)如圖表示興奮在甲、乙兩個神經元之間傳遞的過程,電流表②在d處的測量電極插在膜內,其他位置的測量電極均置于膜表面,c表示物質,e、f是刺激電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ab=bd,則刺激b處,電流表②發生 2 次方向相同的偏轉
B.刺激f處,電流表②③偏轉次數依次為 1 次、2次
C.若將b處結扎(阻斷神經沖動傳導),給
予f點適宜刺激,電流表①偏轉 2 次
D.若c為乙酰膽堿,當c與乙表面的特異
性受體結合時,將導致 Na+內流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于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速度比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慢,若ab=bd,則刺激b處時,興奮會先傳到a處,a處膜電位變為外
負內正,而d處膜電位仍為外正內負,由于電流表②在d處的測量電極插在膜內,其他位置的測量電極均置于膜表面,故電流表②的指針會由初始的偏向右方開始向左偏轉并指到中央,興奮傳過a點,指針又偏回到右側,隨后興奮傳導到d處,d處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而a處膜電位已經恢復為外正內負,此時電流表②的指針會由剛才偏向右方的狀態開始向左偏轉并指到中央,興奮傳過d點,指針又偏回到右側,故此過程中電流表②發生了2次方向相同的偏轉,A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可雙向傳導,在突觸處只能由突觸前膜傳到突觸后膜,故刺激f處,興奮能向左傳導
到d,但不能傳導到a,故電流表②指針偏轉一次,而興奮向右可以依次傳導到電流表③的左右接線處,故電流表③可發生2次偏轉,B正確;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若將b處結扎(阻斷神經沖動傳導),給予f點適宜刺激,興奮無法從乙傳至甲,電流表①指針不偏轉,C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乙酰膽堿為興奮性神經遞質,當乙酰膽堿與乙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時,將導致Na+內流,D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嘉興高二期中)取兩個新鮮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進行如圖所示連接,圖中①②分別指控制右肌肉和左肌肉的坐骨神經。對S點的適宜刺激可引起圖中右肌肉、左肌肉先后收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刺激增強,肌肉收縮增強,說明神經纖維的
電位變化隨刺激強度的變化而變化
B.給a點適宜強度的刺激,左、右肌肉均收縮,
電流表乙的指針能發生兩次方向不同的偏轉
C.給a點小于能引起興奮的刺激,兩電流表的指針均不發生偏轉,左、右肌肉也均
不收縮
D.在S點給予適宜強度刺激,電流表乙的指針先向左偏一次,后向右偏一次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興奮產生后,神經纖維的電位變化不隨
刺激強度的變化而變化,A錯誤;
給a點適宜強度的刺激,左、右肌肉均
收縮,電流表乙的指針不發生偏轉,B錯誤;
在S點給予適宜強度刺激,電流表乙的指針先向右偏一次,后向左偏一次,D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如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在[  ]中填序號,在橫線上填名稱):
(1)在圖A中,①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
弧的_______,⑤所示的結構屬于反
射弧的___________。
(2)圖B表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在a、b、c中興奮部位是____。在興奮部位和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這樣就形成了__________。
綜合強化
感受器
傳出神經元
b
局部電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且神經遞質的受體只存在于突觸后膜上
(3)興奮在反射弧中單向傳遞的原因是
在圖A的[  ]______結構中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圖A反射弧中取出一段進行如圖所示實驗,請分析回答:刺激 a 點(a 點為兩電極間的中點 ),電流表Ⅰ和Ⅱ分別偏轉____、____次。
綜合強化

突觸
0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圖甲、圖乙、圖丙依次表示神經細胞間的某結構、興奮在神經細胞膜上的傳導和神經細胞興奮部位膜電位的變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綜合強化
(1)圖甲表示的結構是_____,興奮經過這種結構傳遞的方向是_____(填“單向”或“雙向”)的。
突觸
單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圖甲中①所指的物質是_________,其發揮作用后被酶催化失去生理作用。
(3)若圖乙中②③分子所在部位處于靜息狀態,則②③依次表示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②③分子所在部位正發生圖丙曲線上升階段的變化,則②將處于_____狀態,離子從該通道進入細胞的運輸方式為_________。此外,圖乙中的箭頭表示的是_________的方向。
綜合強化
神經遞質
鈉離子通道
鉀離子通道
開放
易化擴散
局部電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細胞間的傳遞涉及許多生理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綜合強化
(1)突觸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將多巴胺由突觸間隙“送回”突觸小體內,可卡因(一種毒品)可與“多巴胺回收泵”結合,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_____(填“延長”或“縮短”)“愉悅感”時間,“愉悅感”的產生部位是_________。
多巴胺不能及時回收
延長
大腦皮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2)將微電極的一端搭在神經細胞的膜內,一端搭在膜外如圖甲,記錄到的一次動作電位變化情況如圖乙。若將兩個微電極都調到神經細胞膜外的不同部位,請將發生的電位變化情況繪制在圖丙中。
答案 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3)K+通道阻滯劑是治療心率異常的重要藥物,而心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變化的情況和神經細胞類似,則K+通道阻滯劑主要影響圖乙中的________
(填圖中序號)階段。
①③④
K+外流是神經細胞產生和維持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圖乙中的①和④代表神經細胞處于靜息電位,③代表神經細胞逐漸恢復靜息電位,而②代表神經細胞興奮時Na+內流,因此K+通道阻滯劑主要影響圖乙中的①③和④階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研究發現,機體通過減少突觸后膜的受體蛋白數量來緩解毒品刺激,這種調節被稱為_____調節。因此,吸毒成癮者必須長期堅持強制戒毒,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毒癮才能真正解除。
綜合強化
反饋
神經遞質受體蛋白數量恢復到正常水平
受到毒品刺激后,機體能通過負反饋調節減少受體蛋白數量來緩解毒品刺激,導致突觸后膜對神經遞質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只有長期堅持強制戒毒,使神經遞質受體蛋白數量恢復到正常水平,毒癮才能真正解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琼中| 襄城县| 昌平区| 梅河口市| 郸城县| 镇赉县| 天台县| 成都市| 三明市| 徐闻县| 利津县| 荣成市| 开封县| 社旗县| 吴江市| 平山县| 太原市| 大理市| 司法| 通榆县| 灌阳县| 龙州县| 阿合奇县| 邵武市| 灌阳县| 错那县| 长顺县| 丰宁| 洪泽县| 云和县| 康保县| 依兰县| 南开区| 阳江市| 扎兰屯市| 抚远县| 西畴县| 蛟河市| 丁青县|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