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第16課明朝的對外關系1、識記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過程、意義;2、知道戚繼光抗倭的基本史實,正確評價戚繼光;3、認識鄭和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學習戚繼光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目標鄭和下西洋海航揚國威——壹明朝時期把今太平洋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地區及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稱為西洋。鄭和,原姓馬,小名三寶,云南昆明人。從小就和父親熟悉海洋,向往航海。12歲成為太監,14歲被送往侍奉燕王朱棣。他知識豐富,熟悉許多國家的歷史地理,在朱棣爭奪帝位中有勇有謀,屢建奇功,被賜“鄭”姓,世稱“三保(寶)太監” 。海洋知識豐富,有志向熟悉情況,便于各國交往才能出眾,精忠報國,深得皇帝信任熟悉海洋熟悉許多國家的歷史地理有勇有謀,屢建奇功12歲成為太監經歷磨難,性情堅毅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鄭和傳》明成祖 朱棣建文帝 朱允炆還有其他目的嗎?材料一:史書記載明太祖時,“倉廩充積,天下太平”。當時明朝經濟世界第一,白銀占有量世界第一。材料二:明初造船技術和船只生產量,都居于當時世界各國的前列。材料三:明人《順風相送》中已有“定三針方法”、“定四針方法”。幾個指南針一起運用于確定航向。材料四: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具有一定航海、造船知識。熟悉伊斯蘭教地區習俗。鄭和下西洋的條件?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先進造船技術指南針廣泛使用鄭和杰出的領導(根本原因)時間:次數:出發地:最遠:概況1405年-1433年7次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劉家港大號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其甲板面積大約相當于4個籃球場的面積。83年后,葡萄牙的迪亞士的船隊到達了好望角。87年后,西班牙的哥倫布的船隊到達了美洲。93年后,葡萄牙的達·伽馬的船隊到達了印度的古里和非洲的索馬里。歐洲航海:鄭和下西洋與歐洲航海家航海比較表鄭和 哥倫布 達·伽馬時間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次數 7 4 1人數 1000~1500人 160人船數 17艘 4艘 船只大小 旗艦長24.5米,寬6米 長34米,寬8米 擁有設備 航海圖 羅盤針 羅盤針 羅盤針到達范圍 美洲 印度大船長151.8米,寬61.6米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200余艘27800 人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是偉大的航海家特點從特點看,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時間早次數多規模大范圍廣航海技術先進裝載物品: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銀貨幣。物品用途: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禮,展現大國風度,發展相互之間的友好關系;有的是用于貿易,互通有無,互補互利。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三寶廟(印尼爪哇島)三寶廟(泰國)三寶廟(馬來西亞)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積極影響:特點意義地位鄭和之后,航海為什么戛然而止,沒有再出現8次、9次、10次呢?鄭和之后,再無鄭和!材料二: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憲宗皇帝派太監到兵部搜索鄭和下西洋的檔案,企圖如法炮制。兵部郎中劉大夏搶先將檔案藏匿。后,兵部官員甚至焚燒了鄭和浩浩蕩蕩滿掛榮耀的船帆、苦心經營多年的造船廠和耗盡心智的造船圖紙、航海日志、航海資料等。材料說明了什么?材料一:“三寶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不計經濟效益,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鄭和下西洋的消極影響?戚繼光抗倭反抗侵略——貳倭寇的含義1、背景明朝中后期倭寇釀成禍患明朝國力減弱,海防松弛推行極其嚴厲的海禁政策,倭寇與中國商人、海盜相勾結為什么?戚繼光:明代杰出的軍事家,抗倭民族英雄,出身將門。17歲承襲父職,后考中武舉,擔負起防御倭寇的任務。戚繼光先后在山東、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戚家軍”。戚繼光(1528—1588)1556年,明朝廷派遣戚繼光到浙東進行抗倭2、基本概況第一階段:1561年 臺州之戰第二階段:前往福建廣東,配合當地軍民剿滅倭寇結果:九戰九捷,基本消滅浙江倭患結果:1661年之后,東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3、 勝利的原因材料一:大肆毀掠,……殺人無算。城邊流血數十里,河內積滿千船。 ——《倭變事略》材料二:戚繼光組建了戚家軍,紀律嚴明,英勇善戰……在臺州九捷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蕩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廣東,與當地明軍并肩作戰,剿滅那里的倭寇。材料三:在臺州九捷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蕩平了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廣東,與當地明軍并肩作戰,剿滅那里的倭寇。 ——魯教版《中國歷史》①這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②戚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③戚家軍其他愛國軍民配合作戰。④戚繼光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4、評價戚繼光性質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杰出貢獻的仁人志士。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倭寇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國弱勢衰任宰割叁“再無鄭和” 后的中國與世界——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的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自1840年至1940年的一百年間,據史家不完全統計,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達470余次之多,較大規模的入侵達到84次,入侵船隊達1860多艘,入侵兵力達47萬人,迫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50多個。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肆建設海洋強國——不屈奮斗強海疆清末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日本對中國的踐踏走向深藍強于世界者必強于海洋,弱于世界者必弱于海洋。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枕戈待旦,強我國力。和平交往:鄭和下西洋戰爭沖突:戚繼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對外交往2、哪種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互利共贏?3、明朝的對外關系對我們今天的外交有何啟示?1、為什么明朝初年能和平交往,而明朝中后期以后不斷受到侵略?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友好交 往戰爭沖突國力強盛國力衰落國家實力決定外交關系明朝的對外關系課堂小結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封建制度走向衰敗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