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1節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第1課時 基因突變能說明基因突變是由于 DNA 分子中發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中堿基序列的改變。能解析基因突變的原因,闡明基因突變的意義。航天育種技術的原理是什么 積極思維思考:1.分析 太空中什么因素可能會影響農作物種子的遺傳特性?2.推理 基因突變與航天育種技術的應用有關系嗎?知識回顧遺傳信息復制的過程中,會不會出錯呢?染色體復制PPPPTGCAPPPPTAGC堿基互補配對1.實例:鐮狀細胞貧血正常紅細胞鐮刀狀紅細胞1910年,赫里克醫生的診所來了一位黑人病人,病人臉色蒼白,四肢無力,是嚴重的貧血病患者。醫生使用所有能治療貧血病的藥物,但均對這個病人無效。對病人做血液檢查時發現,紅細胞在顯微鏡下不是正常的圓餅形,而是又長又彎的鐮刀形,稱鐮狀細胞貧血,也叫鐮刀型細胞貧血癥。一、基因突變的概念纈氨酸組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纈氨酸組氨酸亮氨酸蘇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纈氨酸…………正常血紅蛋白異常血紅蛋白分析鐮狀細胞貧血形成的原因①直接病因:血紅蛋白特定位置上的谷氨酸被纈氨酸取代。思考1:為什么患者血紅蛋白的氨基酸會被取代呢?結合基因表達的過程進行分析其根本原因?②根本病因:編碼血紅蛋白的基因的堿基對發生替換2.基因突變的概念基 因 突 變發生部位:變異類型:結 果: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DNA分子中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替換AATTCGGCGATCCGGCAATTCGGCTATACGGCATAATTCGGCATCGGC增添缺失思考:(1)基因突變是DNA分子水平上發生的變異,其在光學顯微鏡下能否觀察到?不能。能,通過觀察紅細胞形態判斷。(2)鐮狀細胞貧血癥能否通過光學顯微鏡檢測?(3)基因突變是否一定會導致蛋白質氨基酸序列的改變嗎?DNA模板鏈GAAmRNACUU轉錄亮氨酸氨基酸序列未改變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導致蛋白質氨基酸序列的改變GAGCUC同種氨基酸可由多個密碼子編碼的現象稱為“密碼子的簡并性”基因突變不一定改變生物體的性狀(2)隱性突變,AA→Aa(3)發生在基因的非編碼序列基因非基因非基因(1)密碼子的簡并性非編碼區非編碼區編碼區 TAC GTT ATG TCT TAT 假設這是正常人血紅蛋白基因的一段模板鏈(轉錄中以此脫氧核苷酸鏈作為模板來合成mRNA)DNAmRNA 轉錄原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翻譯 活動探究:基因結構中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對氨基酸序列的影響大小。小結:基因突變的不同類型對氨基酸序列的影響堿基對 影響范圍 對氨基酸序列的影響替換增添缺失只改變1個氨基酸或不改變不影響插入位置前的序列,影響插入位置后的序列不影響缺失位置前的序列,影響缺失位置后的序列小大大當在基因中增添或缺失1個堿基對、2個堿基對、3個堿基對時,哪種情況有可能對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結構影響最小?增添或缺失3個堿基對,只在增添或缺失位點增加或缺失相應的氨基酸。思考: DNA分子結構比較穩定,在什么時候容易出現差錯呢?DNA復制時,DNA解旋成單鏈時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堿基的改變。基因突變發生的時間(1)有絲分裂前的間期:體細胞一般不能通過有性生殖傳給后代,但是有些植物的體細胞發生了基因突變,可以通過無性生殖遺傳。(2)減數分裂前的間期:生殖細胞可以通過受精作用傳給后代1.基因突變的原因二戰時,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導致以后大量畸形胎兒出生,畸形生物出現。紫外線X射線物理因素——外界因素二、基因突變的原因、特點蘇丹紅的致癌原理:蘇丹紅進入人體后,在過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形成苯和萘環羥基衍生物,進一步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可以與DNA、RNA等結合,從而產生致癌作用。亞硝酸黃曲霉素化學因素乙肝病毒的致癌原理:肝炎病毒的基因融合于肝細胞的基因,使肝細胞發生變異。肝臟炎癥的不斷刺激,使肝細胞進一步變異,肝細胞不凋亡,而且不斷地再生,就形成了腫瘤。病毒病毒入侵人體生物因素1.基因突變的原因——內部因素DNA復制偶爾發生錯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1)普遍性:資料1:常見突變性狀 白化病豌豆的皺縮果蠅的白眼玉米白化苗短腿安康羊(中)2.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個DNA分子的不同部位。(2)隨機性:資料2: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個體發育的卵裂期、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任何時期;可以發生在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3)低頻性:基 因 突變率大腸桿菌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6果蠅的白眼基因 4×10-5果蠅的褐眼基因 3×10-5玉米的皺縮基因 1×10-6小鼠的白化基因 1×10-5人類色盲基因 3×10-5資料3:幾種生物不同基因的自然突變率 (4)不定向性:一個基因可以發生不同的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資料4:①金魚具有多種不同的突變類型②果蠅紅眼基因可以往不同方向發生突變3.基因突變的意義(1)對生物體的意義產生新基因基因突變的意義:1. 新基因產生的途徑;2. 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3. 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總結基因突變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2)對進化的意義形成新性狀3.基因突變的意義(1)突變時間:基因突變并不只是發生于DNA復制時。細胞生命歷程中的任何時期均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只是DNA復制時更容易發生。基因突變-易錯提醒(2)發生基因突變的生物:任何生物均可以發生基因突變,包括RNA病毒,而不僅是以D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3)突變方向與環境的關系:基因突變的方向和環境沒有明確的關系,即環境因素可提高突變率,但不能決定基因突變的方向。(4)突變結果:基因突變改變基因的種類,遺傳信息一定改變,但不改變基因的數目,不一定改變生物的性狀。(5)基因突變不等同于DNA中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所以DNA中發生堿基的改變并不一定引起基因突變。 4.誘變育種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可以提高突變率,創造人類需要的生物新品種。①原理:基因突變②常用方法: 運用物理的或者化學的手段處理萌發的種子和幼苗,誘發基因突變,從中選出需要的突變個體,然后進行培育推廣。4.誘變育種優點:A.提高突變率,加速育種進程。B.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創造人們所需要的優良變異類型。缺點:A.有利變異少,需大量處理實驗材料;B.誘變的方向和性質不能控制,具有盲目性③優缺點 :④舉例:太空椒、青霉素高產菌株育種 誘變育種 雜交育種 單倍體育種 多倍體育種原理育種處理 X射線,激光或輻射、亞硝酸鹽或堿基類似物、病毒或細菌等處理 先不同個體間雜交得F1;F1自交后,再在后代中經篩選得純種。 花藥離體培養成單倍體,再經人工誘導染色體加倍。 先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使之成為多倍體,后從中選育。優點 使位于不同個體上的優良性狀集中于一個個體上。 植物莖桿粗壯,葉片果實種子較大,營養物質含量較高。缺點 有利變異少。 育種年限較長。 但技術較復雜 發育延遲,結實率低四種育種的比較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提高突變頻率,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狀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快速獲得純合體的植株基因突變基因突變的實例和概念基因突變的意義外界因素內部因素普遍性隨機性不定向性低頻性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的原因1.鐮狀細胞貧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紅細胞形狀因缺氧而變成鐮刀狀B.血紅蛋白分子的一條多肽鏈發生了變化C.血紅蛋白分子運輸氧的能力下降D.控制合成血紅蛋白的DNA分子中堿基發生了變化D2.在一個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個堿基對,則 ( )A.不能轉錄B.不能翻譯C.在轉錄時造成插入點以后的遺傳密碼改變D.在轉錄時造成插入點以前的遺傳密碼改變C3.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合理的是( )A.中性突變一般不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因此中性突變不是基因突變B.基因突變的隨機性是指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C.在人為控制的情況下,基因可以發生定向突變D.基因突變之所以有害,是因為可能會破壞生物體與現有環境的協調關系沒有產生新性狀,對生物既無害也無利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突變有害突變中性突變任何時期、任何細胞、任何DNAD4.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A.高等生物中基因突變只發生在生殖細胞中B.基因突變必然引起個體表型發生改變C.在沒有誘變因子的情況下,基因突變也會發生D.根細胞的基因突變是通過有性生殖傳遞的任何細胞中基因突變不一定引起個體表型發生改變,如AA→Aa,生物性狀不變根細胞的基因突變可以通過無性生殖傳遞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