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5.1 判斷的概述第五課 正確運用判斷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統編版)思想政治1234567核心素養新課導入問題導引講授新課本課小結課堂練習1核心素養科學精神:通過分析比較判斷的不同類型的特點,提高思維能力,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和競爭與合作并存的意識,發揚科學精神。公共參與:根據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自覺進行正確判斷。2新課導入雖然概念能反映認識對象的本質屬性,但僅憑概念還不能明確的表達思想。只有判斷才能表達某種確定的思想。試一試:你能用一個概念表達上面這幅圖的內容嗎?什么是判斷?判斷有什么邏輯特征?判斷如何表達?又有哪些類型?問題導引3閱讀提綱一、 判斷的概述(一)判斷及其基本特征1、使用判斷的原因和判斷的含義2、判斷的基本特征(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1、判斷的表達:語句2、判斷的類型3、檢驗判斷正確與否的標準:社會實踐⑴對對象有所斷定⑵有真假之分⑴簡單判斷⑵復合判斷講授新課4《笑林廣記﹒ 殊稟部》載:“鋪司遞緊急公文,官恐其遲,撥一馬騎之, 其人趕馬而行。人問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馬 ”答曰:“六只腳走,豈不快于四只。”這個送信人的認識錯在哪里?這個送信人的判斷是:“六只腳比四只腳跑得快”。這個對跑得快慢的判斷是錯誤的,因為跑得快慢不是由腳的多少決定的。講授新課4㈠判斷及其基本特征1.使用判斷的原因和判斷的含義沒有判斷能力的人,往往對一件需要做的事無法開始,即使開始也無力進行。——牛頓(1)原因:我們認識事物,必然會對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們是什么、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或者否定它們是什么、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認識活動中,就使用了判斷。講授新課4(2判斷的含義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示范評析】看到某個小鎮山清水秀,小李問道:“你們有何感想?”小張說:“這里的人有環境保護意識。”小趙說:“這里沒有污染環境的企業。”這里,小李既沒有肯定什么也沒有否定什么;小張的話表達了一種肯定;小趙的話表達了一種否定。講授新課42.判斷的基本特征(1)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斷。(2)判斷有真假之分。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假的。【示范評析】看到某個小鎮山清水秀,小李問道:“你們有何感想?”小張說:“這里的人有環境保護意識。”小趙說:“這里沒有污染環境的企業。”后來經過實地考察,證實了小張和小趙的判斷是正確的。講授新課4后來經過實地考察,證實了小張和小趙的判斷是正確的。看到某個小鎮山清水秀小張說:“這里的人有環境保護意識。”小趙說:“這里沒有污染環境的企業。”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判斷是否正確要經過實踐檢驗請思考:來源于社會實踐的判斷都是真判斷嗎?講授新課43.檢驗判斷正確與否的標準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受社會實踐的檢驗。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假判斷。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的。【相關鏈接】哲學認識論是從主客體關系角度研究判斷的真假。形式邏輯研究判斷只是從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斷之間在形式上的真假關系。在人們的交際活動中,確定某個判斷的真假往往需要借助于語境。語境涉及上下文、時間、地點、被指對象等多種因素。比如,“現在是上午8點整”這個判斷究竟是真還是假,要看說話者所指的時間在什么時區,表示時間的裝置是如何設置的,等等。講授新課4以下三個語句都試圖表達判斷。⑴這是新學生宿舍。⑵來到海邊,小張盡情地呼吸著空氣、陽光和海水。⑶一旦吸煙,就會患肺癌。上述表達是否明確或準確,為什么? ⑴“新”的含義不明確,可以理解為“新的”學生宿舍,也可理解為“新同學”的宿舍。 ⑵概念搭配不當,陽光和海水是不能被呼吸的。 ⑶表達的條件判斷是錯誤的,吸煙容易引發肺癌,但二者之間不是必然的條件關系。準確的判斷表達:含義要明確概念搭配要恰當條件關系要正確講授新課4知識海洋我:“老板,你這清炒油麥菜是葷菜還是素菜 ”老板:“當然是素菜了。”我:“那這條蟲是怎么回事 ”老板:“呃……它也是來吃飯的。”我:“它吃飯憑什么我付錢 我又不認識它!”老板哭著說:“它為了這頓飯,把命都丟了,你還能要求它AA制嗎 ”結合這則笑話的內容,分析判斷與語句的關系。笑話中屬于判斷的語句是“當然是素菜了”“它也是來吃飯的”“它吃飯憑什么我付錢”“我又不認識它”“它為了這頓飯,把命都丟了”,這說明判斷只有通過語句才能表達出來,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而判斷則是語句的思想內容。沒有語句,判斷就沒了憑借,也就無法實現判斷的意義。講授新課4判斷與語句之間的關系是思維與語言之間關系的具體表現。任何判斷都必須用語句表達。判斷與語句又不完全對應,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有些語句表達判斷,有些語句不表達判斷。A.表達判斷的語句有陳述句、反問句、主謂結構的感嘆句和偏正結構的感嘆句。例如:①李白是大詩人。②偶數難道不能被2整除嗎?——(偶數是能被2整除的)③我們的祖國多么可愛!(主謂結構的感嘆句,“我們的祖國是很可愛的”)④多么藍的天哪!(偏正結構的感嘆句,“天是很藍的”)㈡判斷的表達與類型1.判斷的表達(判斷與語句的關系):(1)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但是,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講授新課4B.疑問句、設向句、祈使句、感嘆句中的詢問句不表達判斷。例如:①你去過杭州嗎?——疑問句②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答只是前面的問作為設問句的一個標志本身并不表達判斷③請把門關上!——祈使句④飛機!(是獨詞句,它并沒有表達一個明確的意思,如“飛機飛過來了”或“飛機真快啊!”)⑤比如你有一個秘密,以為大家都不知道,突然有個人知道了然后和你說你可能就會說:你怎么知道的?!這句話有疑問的成分,因為你想知道他是如何得知你的秘密的,也有感嘆的成分,因為你覺得誰也不會知道,但他知道,出乎你的意料了講授新課4第二,同一個判斷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表達同一個判斷的句子,叫做同義句。)①例如,“這是我的書”和“This is my book”,這是語言的民族性的表現。②在同一個民族的語言中,同一個判斷仍然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例如,“革命者不怕困難”和“革命者難道怕困難嗎?”——陳述句與反問句的別。“他打碎了花盆”和“他把花盆打碎了”——主謂賓語句與“把”字句的區別。第三,同一個語句在不同語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可以表達不同判斷的語句是多義句。)例如,“他的笑話說不完”表達兩種不同的意思:一是指他很能說笑話;二是指他做事荒唐,鬧出了很多笑話。多義句到了具體的語境中,意義可以得到確定。“他很有口才,他的笑話說不完”,在這個語境中“他做事荒唐”的語義就被排除了。“他做事顛三倒四,他的笑話說不完”,在這個語境中“他很能說笑話”的語義被排除了,而他有很多荒唐事的語義得到確定。講授新課41.判斷的表達(判斷與語句的關系):(1)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有些語句表達判斷,有些語句不表達判斷。①表達判斷的語句有陳述句、反問句、主謂結構的感嘆句和偏正結構的感嘆句。②但是,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詢問句、設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中的詢問句不表達判斷。③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語言的具體情況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2)同一個判斷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3)同一個語句在不同語境中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 知識小結講授新課4以下四個判斷:◆他是中學校長。◆張華認識雷鋒。◆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上述判斷分別有什么特征?相互之間有什么區別?講授新課4◆他 是 中學校長。 ◆張華 認識 雷鋒。這兩個判斷拆解后是概念,它們是不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是簡單判斷◆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這兩個判斷拆解后仍然是判斷,它們是包含其它判斷的判斷,是以判斷作為邏輯變項的。是復合判斷。講授新課42.判斷的類型⑴重要性:要準確地把握不同判斷的邏輯性質,需要清楚地了解判斷的類型。判斷是認識事物的工具,是構成推理的基本要素,只有清楚了解判斷的類型,才能正確地運用各種判斷形式構成相應的推理形式,獲得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2)類型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①簡單判斷:指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②復合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講授新課4以下五個判斷:◆他是中學校長。◆張華認識雷鋒。◆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如果某個數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數。◆這一節課,要么上數學、要么上語文。上述判斷屬于哪種類型?簡單判斷的性質判斷簡單判斷的關系判斷復合判斷的聯言判斷復合判斷的假言判斷復合判斷的選言判斷講授新課4歸納總結:類型 含義 舉例性質判斷 斷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 雪是白色的關系判斷 斷定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的簡單判斷 張三和李四是同學聯言判斷 斷定事物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 小明不但是班長,而且是團支書選言判斷 斷定對象在幾種可能情況下,至少有一種情況存在的判斷 面對困難要么迎頭而上,要么退縮不前假言判斷 斷定一個事物情況存在是另一個事物情況存在的條件 如果明天天氣好,我就去爬山。簡單判斷復合判斷講授新課4知識歸納擴展: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一是要對認識對象的情況,例如對象的性質、范圍以及對象之間的各種關系,要有明確的認識;二是要運用內涵明確、外延確定的概念;三是注意概念搭配和判斷的聯結。5本課小結簡單判斷復合判斷(1)性質判斷(2)關系判斷(1)聯言判斷(2)選言判斷(3)假言判斷判斷的類型社會實踐判斷的表達形式來源判斷的含義: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判斷有所斷定判斷的基本特征有真假之分檢驗標準通過語句表達6課堂練習1.《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文:“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陽退陰生、生氣閉蓄,萬物開始收藏。由此從一個側面表明( )①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形式②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是實踐的反映③人們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都是真判斷④判斷必須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斷定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B 【詳解】材料旨在說明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沒有體現判斷和語句的關系,①錯誤;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方式,由材料可知,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是實踐的反映,判斷必須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斷定,②④正確;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并不都是真判斷,③錯誤。6課堂練習2.某律師事務所共有12名工作人員。①有人會使用計算機;②有人不會使用計算機;③所長不會使用計算機。這三個命題中只有一個是真的,以下哪項正確地表示了律師事務所會使用計算機的人數( )A.12人都會使用 B.12人沒人會使用C.僅有一人會使用 D.不能確定A6課堂練習3.如同概念與語詞有密切聯系一樣,判斷與語句也是有密切聯系的:判斷的表達,要借助于語句。判斷和語句的關系表現為( )①所有語句都表達判斷②同一個判斷用相同語句表達③同一個語句可以表達不同的判斷④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表現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6課堂練習4.簡單判斷分為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下列判斷中屬于性質判斷的是( )①中國位于亞洲東部 ②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③高二(1)班的有些同學不是團員④張三比李四大五歲,李四比王五大五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6課堂練習5.下面語句中,屬于判斷的是( )A.枯藤老樹昏鴉B.小橋流水人家C.古道西風瘦馬D.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D6課堂練習6.下列詩句中,屬于真判斷的是( )①橫看成嶺側成峰 ②何當共剪西窗燭 ③鐘山只隔數重山 ④黃河之水天上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6課堂練習7.以下語句中,所表達的判斷沒有歧義的是( )A.動手術的是他母親。B.我對老師的批評是很有心理準備的。C.百貨大樓在這一站的前一站。D.他的職業是教師。D6課堂練習8.有一個人特愛湊熱鬧,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湊。一天,街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們都圍在那里看熱鬧。這個人也急忙跑過去,使勁兒往里擠。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擠不進去。情急之下他大聲嚷道:“大家請讓一讓,讓一讓,出事的是我父親!”等他順著人們讓開的縫隙擠進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為被撞的是一頭驢。運用判斷的基本特征分析此人的判斷。這則故事中,這個人所作出的“出事的是我父親”的判斷,首先是一個肯定性判斷,其次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假判斷。不過,雖然是假判斷,也是他對實際情況作的一種斷定,所以也屬于判斷。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