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一)(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2019·浙江4月選考,16)下列關于動物細胞物質交換的敘述,錯誤的是( )A.單細胞動物都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B.骨骼肌細胞通過細胞膜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C.保持內環境穩態是人體進行正常物質交換的必要條件D.多細胞動物都必須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2.下列有關體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體液就是血漿、組織液和淋巴B.體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C.人體細胞生活在細胞內液中D.人體約1/3的體液存在于細胞內液中3.(2024·浙江新昌中學高二期末)下列各組物質中,均屬于內環境成分的一組是( )A.CO2、解旋酶、Cl-、尿素B.唾液淀粉酶、碳酸氫鈉、胰島素C.K+、血漿蛋白、性激素D.Ca2+、載體蛋白、胃蛋白酶4.(2023·臺州高二期中)皮下肌肉(非靜脈)注射時,藥液進入人體到發揮作用一般經過的途徑是( )A.組織液—血漿—淋巴—靶細胞B.淋巴—組織液—血漿—靶細胞C.組織液—血漿—組織液—靶細胞D.血漿—淋巴—組織液—靶細胞5.(2024·浙江舟山中學高二聯考)如圖為人體肝細胞及內環境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中的O2濃度不可能比②中的高B.②表示血漿、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組織液C.②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K+、O2、血漿蛋白等成分D.a中內皮細胞形成向管腔內開啟的單向活動的瓣膜,阻止③流向②6.(2024·杭州高二期末)手掌磨出的水皰中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一段時間后水皰可自行消失。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水皰中的液體主要來自淋巴的大量滲出B.水皰中的液體主要來自血漿大量滲出C.水皰自行消失是因為其中的液體可以滲入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D.水皰的形成和消失說明內環境中物質是不斷更新的7.(2024·四川宜賓第四中學高二期末)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離不開內環境。圖甲表示人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A、B、C、D表示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幾種器官(A是小腸),Ⅰ、Ⅱ是有關的生理過程。圖乙為人體組織局部示意圖,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橫切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甲中的D表示肺,Ⅱ表示重吸收作用B.O2從體外進入肝臟細胞至少需要通過9層細胞膜C.與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蛋白質D.營養不良、腎小球腎炎、吃了很咸的食物、淋巴循環受阻均可以導致組織水腫8.如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其中a、b、c代表內環境的組成成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某人花粉過敏時可能引起b的含量增多B.某人一次攝入大量的食醋,不會引起內環境pH明顯下降,原因是a中含有緩沖對C.在a、b、c三種液體中,c中的蛋白質含量最多D.d、e、f分別表示消化、泌尿、呼吸系統9.如表為人體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單位:mmol·L-1)的測定數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成分 Na+ K+ Ca2+ Mg2+ Cl- 有機酸 蛋白質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A.②屬于血漿,其滲透壓大小主要與血漿中無機鹽及蛋白質的含量有關B.③屬于組織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③增多C.④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D.由于多種因素的調控,人體細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是穩定不變的10.(2024·駐馬店高二校考)細胞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可以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需要體內各個系統的參與。如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Ⅳ表示不同的人體系統,甲、乙、丙表示三種體液。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乙表示血漿,機體的蛋白質長期攝入不足,則可能會導致乙的滲透壓升高B.Ⅱ表示消化系統,Ⅲ表示呼吸系統C.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可以通過Ⅲ、Ⅳ和皮膚D.細胞不僅依賴于內環境,也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11.某研究小組為驗證家兔血漿維持pH穩定的機制,設計實驗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步驟 甲組 乙組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 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① ? 25 mL緩沖溶液 25 mL血漿 ? 25 mL緩沖溶液 25 mL血漿② 滴加5 mL的NaOH溶液 ?A.甲組作為對照組,作用是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B.應測定三種實驗材料的初始pH,以便與實驗后的pH作比較C.步驟①應向1號試管中加入25 mL蒸餾水,步驟②乙組應加入5 mL NaOH溶液D.本實驗可證明家兔血漿中含有HCO、HPO等緩沖物質12.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的血漿pH通常為7.35~7.45,血漿pH變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CO、H2CO3等緩沖對對血漿酸堿度起緩沖作用 ②通過呼吸系統不斷排出CO2 ③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 ④呼吸運動強度的調節有利于維持血漿pH的相對穩定⑤食物中的堿性物質與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所構成的緩沖對調節了血漿pH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13.內環境穩態是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前提條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內環境穩態是指細胞外液的滲透壓、pH和溫度保持不變B.人體內絕大多數體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組織液C.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人體內環境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D.高溫環境中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容易發生中暑,說明機體維持穩態的能力是有限的14.(2023·浙江仙居中學高二期中)“酸堿體質理論”有兩種錯誤觀點:其一,人的體質有酸性與堿性之分,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糾正偏酸的體質就能維持健康;其二,人想要健康,應多攝入堿性食物。下列關于人體酸堿平衡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內環境pH相對穩定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B.正常人血漿pH的維持與其含有的H2CO3和NaHCO3等緩沖對有關C.人體各細胞所在的內環境pH大致相同,不會因食物的酸堿性而發生劇烈變化D.人體劇烈運動時在組織液中產生的乳酸可以和NaHCO3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15.(2024·溫州高二期末)節食是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醫生給出的食譜進食。據調查統計,節食減肥中的中學生出現了明顯的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計算力下降,過度節食還會誘發骨質疏松、貧血、內分泌失調、情緒低落等多種癥狀。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部分節食人員出現浮腫現象,可能是因為過度節食導致營養不良,從而引起全身組織水腫B.過度節食可導致內環境穩態失衡,使細胞在內環境中進行的代謝活動發生紊亂C.過度節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質攝入不足,對膜面積較大的神經細胞的增殖和更新影響較大D.過度節食可能使鈣鹽吸收減少,影響骨骼發育16.人體內環境相對穩定是健康的保障。下列不是由人體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癥是( )A.小腿抽搐 B.鐮刀形細胞貧血癥C.尿毒癥 D.營養不良性水腫17.房水是由睫狀突產生的,充滿在眼前、后房內的一種透明清澈的液體,其主要作用是供應虹膜、角膜和晶狀體營養,并把這些組織產生的代謝產物運走。房水中蛋白質的含量遠低于血漿,眼內壓取決于房水的量,如果房水過多,可能會導致青光眼,嚴重時可導致視力喪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房水屬于內環境中的組織液B.淚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種液體,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C.房水中無機鹽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漿,以便維持房水與血漿之間滲透壓的平衡D.利用藥物促進房水排出是治療青光眼的措施之一18.紅細胞破裂常被稱為溶血,會破壞血漿內環境穩態。下列有關內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內環境成分和理化特性恒定不變稱為內環境穩態B.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有關而與有機物無關C.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含量可作為診斷急性溶血性疾病的指標之一D.毛細淋巴管盲端的瓣膜可促使淋巴液回流入組織液19.(2024·鄭州高二統考)中暑、過度運動等可導致肌肉高熱,引發蛋白質變性、組織缺氧、肌紅蛋白等胞內物質釋放,以及少尿、無尿等現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體溫升高會導致細胞膜結構受損B.組織缺氧可使內環境pH降低,注射NaHCO3溶液有助于維持pH穩定C.肌紅蛋白的釋放會使組織液滲透壓升高,組織液吸水產生水腫D.少尿、無尿可減少水分排出,有利于維持內環境穩態20.(2023·浙江湖州中學高二期中)孕婦懷孕期間,身體浮腫的原因之一是胎兒從母體獲得大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母體血漿蛋白減少,從而導致( )A.組織液回滲到血漿的速率降低B.淋巴生成的速率降低C.淋巴循環受阻D.血漿滲入淋巴的速率降低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40分)21.(12分)(2023·浙江鎮海中學高二期中)如圖表示人體體液之間的部分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3分)淋巴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____________。①~⑥的相互關系中,物質交換是單向的是________。(2)(3分)體液分為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兩大類,含量多的是____________。機體的代謝情況可通過血漿的____________來反映。(3)(2分)細胞A中通過厭氧呼吸獲得能量的細胞是________________。(4)(1分)組織液與細胞C內的滲透壓是否相同?______(填“是”或“否”)。(5)(3分)血漿中調節pH相對穩定的緩沖對有________________等,當各種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血漿時,在這些物質的作用及神經和體液的調節下,主要通過__________(器官)將多余的酸、堿排出體外。22.(每空2分,共8分)生理學家將人體的肝臟形容為一個巨大的生化工廠,許多重要的生化反應都在這里完成。圖甲為肝臟組織示意圖,圖乙表示內環境各成分及其與細胞間的關系(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方向)。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剛進食后血糖濃度會升高,測量圖甲中a和b血糖濃度較高的是________。(2)如果圖乙中淋巴回流受阻,則會引起組織液滲透壓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進而引起組織水腫。(3)若病人呼吸受阻,導致肌細胞厭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主要通過與血液中的________(緩沖物質)發生反應,使血液的pH維持相對穩定。(4)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2分)如圖表示高等動物體內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請回答下列問題:(1)(4分)圖中虛線內的體液構成__________,其中A為________,B為________,C為________。(2)(4分)填寫圖中D、E代表的系統名稱:D__________,E____________。(3)(2分)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作答)。(4)(2分)空氣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并被利用需要穿過________層磷脂分子。24.(每空2分,共8分)人工腎能替代真正的腎臟起部分作用。患者的血液在中空纖維中向一側流動,一種稱為透析液的水溶液在中空纖維外向相反方向流動。血液中的小分子廢物通過血液透析膜(中空纖維壁)進入透析液中。血液從患者臂部或腿部的血管通路流入人工腎,經過人工腎得到凈化后,又流回靜脈(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人工制造的血液透析膜模擬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__(特性)。(2)為了防止某些鹽類等有用物質隨著廢物離開血液,透析液中的酸堿度和滲透壓(溶液濃度)應與________中的基本相同。(3)體檢時,通過檢查血漿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方面來預示機體是否處于健康狀態。(4)內環境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①是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末檢測試卷(一)1.D [骨骼肌細胞是組織細胞,通過細胞膜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B正確;簡單的多細胞動物(如水螅)的細胞能直接與外部環境接觸,即能夠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D錯誤。]2.B3.C [解旋酶位于細胞內,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A錯誤;唾液淀粉酶存在于消化道,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B錯誤;K+、血漿蛋白、性激素均存在于內環境,屬于內環境的成分,C正確;載體蛋白位于細胞膜上,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內,二者都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D錯誤。]4.C [皮下(非靜脈)注射藥物時,藥物先進入組織液,然后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漿,藥物通過血液循環進行運輸,然后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病變細胞生活在組織液中,組織液中的藥物作用于病變細胞,因此藥物發揮作用一般經過的途徑是組織液—血漿—組織液—靶細胞,C符合題意。]5.D [①表示細胞內液,②表示血漿,血漿中的O2以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內部,是順濃度梯度運輸,所以血漿中O2濃度比細胞中高,A正確;②表示血漿、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組織液,B正確;②血漿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 K+ 、 O2 、血漿蛋白等成分,C正確;a表示毛細淋巴管,毛細淋巴管中內皮細胞形成向管腔內開啟的單向活動的瓣膜,阻止淋巴回流入組織液,即阻止③流向④,D錯誤。]6.A7.D [圖甲中的D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故D表示肺,Ⅱ表示從器官B進入內環境,故為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A正確;O2從體外進入肝臟細胞至少需要進出肺泡壁細胞(2層)、進毛細血管壁細胞(2層)、進出紅細胞(2層)、出毛細血管壁細胞(2層)到達肝部組織液,再穿過肝細胞膜(1層)即到達肝細胞內,至少9層細胞膜,B正確;與③(組織液)相比,①(血漿)含有更多的蛋白質,C正確;營養不良、腎小球腎炎和淋巴循環受阻,都會使組織液的滲透壓高于血漿,使血漿中的水分滲透到組織液,引起組織水腫,而吃了很咸的食物會使血漿滲透壓升高,使組織液中的水分滲透到血漿,不會引起組織水腫,D錯誤。]8.C [分析題圖可知,a是血漿,b是組織液,c是淋巴,d是消化系統,e是泌尿系統,f是呼吸系統,D正確;人體花粉過敏時,可能引起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從而導致血漿滲透壓降低,水分由a(血漿)流向b(組織液)引起組織水腫,A正確;某人一次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會引起內環境pH明顯下降,原因是血漿內存在緩沖對,緩沖對中的堿性物質可與食醋反應,從而使pH基本不變,B正確;在a(血漿)、b(組織液)、c(淋巴)三種液體中,a(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最多,C錯誤。]9.D10.A [乙為血漿,血漿的滲透壓主要與蛋白質和無機鹽含量有關,若機體的蛋白質長期攝入不足,會導致血漿中蛋白質含量減少,則可能會導致乙的滲透壓下降,A錯誤;據圖分析可知,Ⅱ表示營養物質經消化吸收后方能進入體內且為單向的,則Ⅱ是消化系統,Ⅲ與內環境是雙向交換,可表示呼吸系統(氣體交換),B正確;Ⅲ為呼吸系統、Ⅳ為泌尿系統,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除了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還可以通過皮膚排汗等方式排出,而細胞產生的CO2通過呼吸系統排出,C正確;由于內環境是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因此細胞生活依賴于內環境,又因為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因此細胞也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D正確。]11.B [1號試管中加入25 mL蒸餾水,作為對照組,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A錯誤;步驟①應向1號試管中加入25 mL蒸餾水,步驟②乙組應滴加5 mL HCl溶液,C錯誤;本實驗可證明家兔血漿中含有緩沖物質,但不能證明具體成分,D錯誤。]12.C13.A [內環境穩態是指內環境的理化因子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A錯誤。]14.D [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內環境中的血糖濃度、pH、溫度、滲透壓等理化特性都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中,其中內環境pH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A正確;正常人血漿pH的維持與其所含有的H2CO3和NaHCO3等緩沖對有關,正是因為細胞外液中有緩沖對,能將人體的pH維持在7.35~7.45,不會因食物的酸堿性而發生劇烈變化,B、C正確;當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產生的大量乳酸進入血漿,可以和血漿中NaHCO3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D錯誤。]15.B [代謝活動主要發生在細胞內(細胞溶膠),過度節食可導致內環境穩態失衡,將影響細胞代謝的正常進行,B錯誤。]16.B17.B [根據“房水供應虹膜、角膜和晶狀體營養,并把這些組織產生的代謝產物運走”推測,房水屬于內環境中的組織液,A正確;淚液是淚腺分泌的液體,不是房水外排形成的,B錯誤;房水中蛋白質的含量遠低于血漿,因此房水中無機鹽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漿,以便維持房水與血漿之間滲透壓的平衡,C正確;房水過多可能會導致青光眼,利用藥物促進房水排出是治療青光眼的措施之一,D正確。]18.C [內環境穩態是指內環境的成分和理化特性呈現出一種動態平衡,而不是恒定不變,A錯誤;內環境滲透壓與溶質微粒數目有關,溶質微粒數目越多,滲透壓越高,人體血漿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有關,B錯誤;血紅蛋白位于紅細胞內,只有在紅細胞破裂的情況下才能進入血漿,故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含量可作為診斷急性溶血性疾病的指標之一,C正確;毛細淋巴管盲端的瓣膜可阻止淋巴液回流入組織液,D錯誤。]19.D [體溫升高會引發蛋白質變性,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所以體溫升高會導致細胞膜結構受損,A正確;組織缺氧時細胞會進行厭氧呼吸產生乳酸,可使內環境pH降低,注射NaHCO3溶液有助于維持pH穩定,B正確;肌紅蛋白位于細胞內,若從細胞中釋放會使組織液滲透壓升高,組織液吸水產生水腫,C正確;少尿、無尿不利于代謝廢物的排出,可能會破壞內環境穩態,D錯誤。]20.A21.(1)淋巴、血漿 ①③ (2)細胞內液 理化因子 (3)成熟的紅細胞 (4)是 (5)H2CO3和NaHCO3 肺和腎臟解析 (1)淋巴循環為單向的(組織液可以轉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轉化成血漿),淋巴只能來自組織液,回到血漿,故①~⑥的相互關系中,物質交換是單向的是①③。(2)體液分為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兩大類,含量多的是細胞內液,約占體液的2/3。機體代謝情況發生變化,最易于通過檢查血漿的理化因子來反映。(3)細胞A為血細胞,其中成熟的紅細胞無線粒體,只能進行厭氧呼吸。(4)只有組織液與細胞內液的滲透壓相同,才能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和功能。(5)血漿中含有H2CO3和NaHCO3等緩沖對,以維持pH的相對穩定。在代謝過程中,當各種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血漿時,在這些物質的作用及神經和體液的調節下,主要通過肺和腎臟將多余的酸、堿排出體外。22.(1)a (2)增大 (3)NaHCO3 (4)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機制23.(1)內環境 血漿 組織液 淋巴 (2)消化系統 泌尿系統 (3)A和B (4)22解析 (1)內環境是細胞外液構成的體內細胞賴以生存的液體環境。內環境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根據圖示分析可知,A為血漿,B為組織液,C為淋巴。(2)分析題圖可知,圖中D為吸收營養物質的系統,應為消化系統,E為排出尿素等代謝廢物的系統,應為泌尿系統。(3)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A(血漿)和B(組織液)。(4)空氣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內發揮作用需要穿過肺泡壁(2層細胞膜)→毛細血管壁(2層細胞膜)→進出紅細胞(2層細胞膜)→毛細血管壁(2層細胞膜)→組織細胞(1層細胞膜)→線粒體(2層生物膜),共11層生物膜,每層生物膜含2層磷脂分子,故總共需穿過22層磷脂分子。24.(1)選擇透過性 (2)血漿 (3)化學成分及理化特性(4)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共60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一)第一章 內環境與穩態<<<1.(2019·浙江4月選考,16)下列關于動物細胞物質交換的敘述,錯誤的是A.單細胞動物都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B.骨骼肌細胞通過細胞膜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C.保持內環境穩態是人體進行正常物質交換的必要條件D.多細胞動物都必須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骨骼肌細胞是組織細胞,通過細胞膜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B正確;簡單的多細胞動物(如水螅)的細胞能直接與外部環境接觸,即能夠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下列有關體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體液就是血漿、組織液和淋巴B.體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C.人體細胞生活在細胞內液中D.人體約1/3的體液存在于細胞內液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體液是機體內含有的以水為基礎的液體,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A錯誤,B正確;人體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C錯誤;人體約2/3的體液存在于細胞內液中,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2024·浙江新昌中學高二期末)下列各組物質中,均屬于內環境成分的一組是A.CO2、解旋酶、Cl-、尿素B.唾液淀粉酶、碳酸氫鈉、胰島素C.K+、血漿蛋白、性激素D.Ca2+、載體蛋白、胃蛋白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解旋酶位于細胞內,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A錯誤;唾液淀粉酶存在于消化道,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B錯誤;K+、血漿蛋白、性激素均存在于內環境,屬于內環境的成分,C正確;載體蛋白位于細胞膜上,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內,二者都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2023·臺州高二期中)皮下肌肉(非靜脈)注射時,藥液進入人體到發揮作用一般經過的途徑是A.組織液—血漿—淋巴—靶細胞B.淋巴—組織液—血漿—靶細胞C.組織液—血漿—組織液—靶細胞D.血漿—淋巴—組織液—靶細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皮下(非靜脈)注射藥物時,藥物先進入組織液,然后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漿,藥物通過血液循環進行運輸,然后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病變細胞生活在組織液中,組織液中的藥物作用于病變細胞,因此藥物發揮作用一般經過的途徑是組織液—血漿—組織液—靶細胞,C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2024·浙江舟山中學高二聯考)如圖為人體肝細胞及內環境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中的O2濃度不可能比②中的高B.②表示血漿、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組織液C.②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K+、O2、血漿蛋白等成分D.a中內皮細胞形成向管腔內開啟的單向活動的瓣膜,阻止③流向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①表示細胞內液,②表示血漿,血漿中的O2以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內部,是順濃度梯度運輸,所以血漿中O2濃度比細胞中高,A正確;②表示血漿、③表示淋巴、④表示組織液,B正確;②血漿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 K+ 、 O2 、血漿蛋白等成分,C正確;a表示毛細淋巴管,毛細淋巴管中內皮細胞形成向管腔內開啟的單向活動的瓣膜,阻止淋巴回流入組織液,即阻止③流向④,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6.(2024·杭州高二期末)手掌磨出的水皰中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一段時間后水皰可自行消失。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水皰中的液體主要來自淋巴的大量滲出B.水皰中的液體主要來自血漿大量滲出C.水皰自行消失是因為其中的液體可以滲入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D.水皰的形成和消失說明內環境中物質是不斷更新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水皰中的液體主要是組織液,主要是由血漿中的水大量滲出到組織液而形成,A錯誤,B正確;組織液可以回流到血漿,也能流向淋巴,因此水皰自行消失是因為其中的液體可以滲入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C正確;水皰能夠形成,且一段時間后可自行消失,原因是組織液與血漿及淋巴之間存在物質交換,這說明內環境中物質是不斷更新的,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2024·四川宜賓第四中學高二期末)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離不開內環境。圖甲表示人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A、B、C、D表示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幾種器官(A是小腸),Ⅰ、Ⅱ是有關的生理過程。圖乙為人體組織局部示意圖,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橫切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的D表示肺,Ⅱ表示重吸收作用B.O2從體外進入肝臟細胞至少需要通過9層細胞膜C.與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蛋白質D.營養不良、腎小球腎炎、吃了很咸的食物、淋巴循環受阻均可以導致組織水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圖甲中的D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故D表示肺,Ⅱ表示從器官B進入內環境,故為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A正確;O2從體外進入肝臟細胞至少需要進出肺泡壁細胞(2層)、進毛細血管壁細胞(2層)、進出紅細胞(2層)、出毛細血管壁細胞(2層)到達肝部組織液,再穿過肝細胞膜(1層)即到達肝細胞內,至少9層細胞膜,B正確;與③(組織液)相比,①(血漿)含有更多的蛋白質,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營養不良、腎小球腎炎和淋巴循環受阻,都會使組織液的滲透壓高于血漿,使血漿中的水分滲透到組織液,引起組織水腫,而吃了很咸的食物會使血漿滲透壓升高,使組織液中的水分滲透到血漿,不會引起組織水腫,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如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其中a、b、c代表內環境的組成成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某人花粉過敏時可能引起b的含量增多B.某人一次攝入大量的食醋,不會引起內環境pH明顯下降,原因是a中含有緩沖對C.在a、b、c三種液體中,c中的蛋白質含量最多D.d、e、f分別表示消化、泌尿、呼吸系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分析題圖可知,a是血漿,b是組織液,c是淋巴,d是消化系統,e是泌尿系統,f是呼吸系統,D正確;人體花粉過敏時,可能引起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從而導致血漿滲透壓降低,水分由a(血漿)流向b(組織液)引起組織水腫,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某人一次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會引起內環境pH明顯下降,原因是血漿內存在緩沖對,緩沖對中的堿性物質可與食醋反應,從而使pH基本不變,B正確;在a(血漿)、b(組織液)、c(淋巴)三種液體中,a(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最多,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如表為人體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單位:mmol·L-1)的測定數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成分 Na+ K+ Ca2+ Mg2+ Cl- 有機酸 蛋白質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②屬于血漿,其滲透壓大小主要與血漿中無機鹽及蛋白質的含量有關B.③屬于組織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③增多C.④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D.由于多種因素的調控,人體細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是穩定不變的√成分 Na+ K+ Ca2+ Mg2+ Cl- 有機酸 蛋白質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Na+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中。血漿中蛋白質含量比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高很多。由此可知,②和③屬于細胞外液,②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屬于血漿,③屬于組織液或淋巴。④中含有較多的K+,并且含有較多蛋白質,因此屬于細胞內液。由于多種因素調控,人體細胞外液的理化特性處于動態平衡中,而不是穩定不變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2024·駐馬店高二校考)細胞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可以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需要體內各個系統的參與。如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Ⅳ表示不同的人體系統,甲、乙、丙表示三種體液。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乙表示血漿,機體的蛋白質長期攝入不足,則可能會導致乙的滲透壓升高B.Ⅱ表示消化系統,Ⅲ表示呼吸系統C.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可以通過Ⅲ、Ⅳ和皮膚D.細胞不僅依賴于內環境,也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乙為血漿,血漿的滲透壓主要與蛋白質和無機鹽含量有關,若機體的蛋白質長期攝入不足,會導致血漿中蛋白質含量減少,則可能會導致乙的滲透壓下降,A錯誤;據圖分析可知,Ⅱ表示營養物質經消化吸收后方能進入體內且為單向的,則Ⅱ是消化系統,Ⅲ與內環境是雙向交換,可表示呼吸系統(氣體交換),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Ⅲ為呼吸系統、Ⅳ為泌尿系統,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除了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還可以通過皮膚排汗等方式排出,而細胞產生的CO2通過呼吸系統排出,C正確;由于內環境是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因此細胞生活依賴于內環境,又因為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因此細胞也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某研究小組為驗證家兔血漿維持pH穩定的機制,設計實驗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步驟 甲組 乙組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 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① ? 25 mL緩沖溶液 25 mL血漿 ? 25 mL緩沖溶液 25 mL血漿② 滴加5 mL的NaOH溶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甲組作為對照組,作用是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B.應測定三種實驗材料的初始pH,以便與實驗后的pH作比較C.步驟①應向1號試管中加入25 mL蒸餾水,步驟②乙組應加入5 mL NaOH溶液D.本實驗可證明家兔血漿中含有 等緩沖物質√步驟 甲組 乙組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 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① ? 25 mL緩沖溶液 25 mL血漿 ? 25 mL緩沖溶液 25 mL血漿② 滴加5 mL的NaOH溶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號試管中加入25 mL蒸餾水,作為對照組,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A錯誤;步驟①應向1號試管中加入25 mL蒸餾水,步驟②乙組應滴加5 mL HCl溶液,C錯誤;本實驗可證明家兔血漿中含有緩沖物質,但不能證明具體成分,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的血漿pH通常為7.35~7.45,血漿pH變化不大的原因是① 、H2CO3等緩沖對對血漿酸堿度起緩沖作用 ②通過呼吸系統不斷排出CO2 ③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 ④呼吸運動強度的調節有利于維持血漿pH的相對穩定 ⑤食物中的堿性物質與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所構成的緩沖對調節了血漿pH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血漿中含有許多對血漿酸堿度起緩沖作用的物質,①正確;血漿中的CO2會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運動增強,增加通氣量,從而將CO2排出體外,使血漿pH保持相對穩定,②④正確;當碳酸鈉進入血液后,就與血液中的碳酸發生作用,形成碳酸氫鹽,而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使血漿酸堿度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③正確;調節血漿pH的緩沖對存在于血漿中,而不是食物中,⑤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內環境穩態是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前提條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內環境穩態是指細胞外液的滲透壓、pH和溫度保持不變B.人體內絕大多數體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組織液C.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人體內環境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D.高溫環境中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容易發生中暑,說明機體維持穩態的能力是有限的√內環境穩態是指內環境的理化因子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A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2023·浙江仙居中學高二期中)“酸堿體質理論”有兩種錯誤觀點:其一,人的體質有酸性與堿性之分,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糾正偏酸的體質就能維持健康;其二,人想要健康,應多攝入堿性食物。下列關于人體酸堿平衡的敘述,錯誤的是A.內環境pH相對穩定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B.正常人血漿pH的維持與其含有的H2CO3和NaHCO3等緩沖對有關C.人體各細胞所在的內環境pH大致相同,不會因食物的酸堿性而發生劇烈變化D.人體劇烈運動時在組織液中產生的乳酸可以和NaHCO3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內環境中的血糖濃度、pH、溫度、滲透壓等理化特性都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中,其中內環境pH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A正確;正常人血漿pH的維持與其所含有的H2CO3和NaHCO3等緩沖對有關,正是因為細胞外液中有緩沖對,能將人體的pH維持在7.35~7.45,不會因食物的酸堿性而發生劇烈變化,B、C正確;當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產生的大量乳酸進入血漿,可以和血漿中NaHCO3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5.(2024·溫州高二期末)節食是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醫生給出的食譜進食。據調查統計,節食減肥中的中學生出現了明顯的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計算力下降,過度節食還會誘發骨質疏松、貧血、內分泌失調、情緒低落等多種癥狀。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部分節食人員出現浮腫現象,可能是因為過度節食導致營養不良,從而引起全身組織水腫B.過度節食可導致內環境穩態失衡,使細胞在內環境中進行的代謝活動發生紊亂C.過度節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質攝入不足,對膜面積較大的神經細胞的增殖和更新影響較大D.過度節食可能使鈣鹽吸收減少,影響骨骼發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代謝活動主要發生在細胞內(細胞溶膠),過度節食可導致內環境穩態失衡,將影響細胞代謝的正常進行,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人體內環境相對穩定是健康的保障。下列不是由人體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癥是A.小腿抽搐 B.鐮刀形細胞貧血癥C.尿毒癥 D.營養不良性水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小腿抽搐是由血漿中鈣離子含量過低造成的,屬于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癥,A不符合題意;鐮刀形細胞貧血癥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血紅蛋白發生改變,進而引起細胞形態發生變化,屬于遺傳病,而不屬于人體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癥,B符合題意;尿毒癥是由于腎臟病變,導致內環境成分如尿素等超標,C不符合題意;營養不良性水腫是組織液的大量增加導致的,屬于內環境成分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的病癥,D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房水是由睫狀突產生的,充滿在眼前、后房內的一種透明清澈的液體,其主要作用是供應虹膜、角膜和晶狀體營養,并把這些組織產生的代謝產物運走。房水中蛋白質的含量遠低于血漿,眼內壓取決于房水的量,如果房水過多,可能會導致青光眼,嚴重時可導致視力喪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房水屬于內環境中的組織液B.淚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種液體,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C.房水中無機鹽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漿,以便維持房水與血漿之間滲透壓的平衡D.利用藥物促進房水排出是治療青光眼的措施之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房水供應虹膜、角膜和晶狀體營養,并把這些組織產生的代謝產物運走”推測,房水屬于內環境中的組織液,A正確;淚液是淚腺分泌的液體,不是房水外排形成的,B錯誤;房水中蛋白質的含量遠低于血漿,因此房水中無機鹽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漿,以便維持房水與血漿之間滲透壓的平衡,C正確;房水過多可能會導致青光眼,利用藥物促進房水排出是治療青光眼的措施之一,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紅細胞破裂常被稱為溶血,會破壞血漿內環境穩態。下列有關內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A.內環境成分和理化特性恒定不變稱為內環境穩態B.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有關而與有機物無關C.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含量可作為診斷急性溶血性疾病的指標之一D.毛細淋巴管盲端的瓣膜可促使淋巴液回流入組織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內環境穩態是指內環境的成分和理化特性呈現出一種動態平衡,而不是恒定不變,A錯誤;內環境滲透壓與溶質微粒數目有關,溶質微粒數目越多,滲透壓越高,人體血漿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有關,B錯誤;血紅蛋白位于紅細胞內,只有在紅細胞破裂的情況下才能進入血漿,故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含量可作為診斷急性溶血性疾病的指標之一,C正確;毛細淋巴管盲端的瓣膜可阻止淋巴液回流入組織液,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2024·鄭州高二統考)中暑、過度運動等可導致肌肉高熱,引發蛋白質變性、組織缺氧、肌紅蛋白等胞內物質釋放,以及少尿、無尿等現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體溫升高會導致細胞膜結構受損B.組織缺氧可使內環境pH降低,注射NaHCO3溶液有助于維持pH穩定C.肌紅蛋白的釋放會使組織液滲透壓升高,組織液吸水產生水腫D.少尿、無尿可減少水分排出,有利于維持內環境穩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體溫升高會引發蛋白質變性,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所以體溫升高會導致細胞膜結構受損,A正確;組織缺氧時細胞會進行厭氧呼吸產生乳酸,可使內環境pH降低,注射NaHCO3溶液有助于維持pH穩定,B正確;肌紅蛋白位于細胞內,若從細胞中釋放會使組織液滲透壓升高,組織液吸水產生水腫,C正確;少尿、無尿不利于代謝廢物的排出,可能會破壞內環境穩態,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023·浙江湖州中學高二期中)孕婦懷孕期間,身體浮腫的原因之一是胎兒從母體獲得大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母體血漿蛋白減少,從而導致A.組織液回滲到血漿的速率降低B.淋巴生成的速率降低C.淋巴循環受阻D.血漿滲入淋巴的速率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胎兒從母體中獲得大量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會造成孕婦血漿中蛋白質含量降低,血漿滲透壓降低,組織液回滲速率降低,血漿中水分流入組織液導致組織水腫,A符合題意;血漿滲透壓降低,會導致組織水腫,組織液中的一些物質進入毛細淋巴管就成為淋巴,故淋巴生成的速率加快,B不符合題意;淋巴經過淋巴循環匯入血漿,淋巴循環并不會受阻,C不符合題意;淋巴能在左、右鎖骨下靜脈處流入血漿,但血漿不能直接滲入淋巴,D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2023·浙江鎮海中學高二期中)如圖表示人體體液之間的部分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淋巴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___________。①~⑥的相互關系中,物質交換是單向的是______。淋巴循環為單向的(組織液可以轉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轉化成血漿),淋巴只能來自組織液,回到血漿,故①~⑥的相互關系中,物質交換是單向的是①③。淋巴、血漿①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體液分為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兩大類,含量多的是_________。機體的代謝情況可通過血漿的_________來反映。細胞內液理化因子體液分為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兩大類,含量多的是細胞內液,約占體液的2/3。機體代謝情況發生變化,最易于通過檢查血漿的理化因子來反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細胞A中通過厭氧呼吸獲得能量的細胞是_____________。成熟的紅細胞細胞A為血細胞,其中成熟的紅細胞無線粒體,只能進行厭氧呼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組織液與細胞C內的滲透壓是否相同?____(填“是”或“否”)。是只有組織液與細胞內液的滲透壓相同,才能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和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主要通過__________(器官)將多余的酸、堿排出體外。(5)血漿中調節pH相對穩定的緩沖對有________________等,當各種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血漿時,在這些物質的作用及神經和體液的調節下,H2CO3和NaHCO3肺和腎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血漿中含有H2CO3和NaHCO3等緩沖對,以維持pH的相對穩定。在代謝過程中,當各種酸性或堿性物質進入血漿時,在這些物質的作用及神經和體液的調節下,主要通過肺和腎臟將多余的酸、堿排出體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生理學家將人體的肝臟形容為一個巨大的生化工廠,許多重要的生化反應都在這里完成。圖甲為肝臟組織示意圖,圖乙表示內環境各成分及其與細胞間的關系(箭頭表示血液流動方向)。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剛進食后血糖濃度會升高,測量圖甲中a和b血糖濃度較高的是____。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2)如果圖乙中淋巴回流受阻,則會引起組織液滲透壓_____(填“增大”或“減小”),進而引起組織水腫。(3)若病人呼吸受阻,導致肌細胞厭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主要通過與血液中的__________(緩沖物質)發生反應,使血液的pH維持相對穩定。(4)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6171819202122增大NaHCO3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機制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如圖表示高等動物體內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虛線內的體液構成______,其中A為______,B為________,C為______。內環境血漿組織液淋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內環境是細胞外液構成的體內細胞賴以生存的液體環境。內環境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根據圖示分析可知,A為血漿,B為組織液,C為淋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2)填寫圖中D、E代表的系統名稱:D__________,E__________。1516171819202122分析題圖可知,圖中D為吸收營養物質的系統,應為消化系統,E為排出尿素等代謝廢物的系統,應為泌尿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3)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包括_______(用圖中字母作答)。1516171819202122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是A(血漿)和B(組織液)。A和B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4)空氣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并被利用需要穿過____層磷脂分子。1516171819202122空氣中的O2進入組織細胞內發揮作用需要穿過肺泡壁(2層細胞膜)→毛細血管壁(2層細胞膜)→進出紅細胞(2層細胞膜)→毛細血管壁(2層細胞膜)→組織細胞(1層細胞膜)→線粒體(2層生物膜),共11層生物膜,每層生物膜含2層磷脂分子,故總共需穿過22層磷脂分子。22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人工腎能替代真正的腎臟起部分作用。患者的血液在中空纖維中向一側流動,一種稱為透析液的水溶液在中空纖維外向相反方向流動。血液中的小分子廢物通過血液透析膜(中空纖維壁)進入透析液中。血液從患者臂部或腿部的血管通路流入人工腎,經過人工腎得到凈化后,又流回靜脈(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人工制造的血液透析膜模擬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_(特性)。選擇透過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為了防止某些鹽類等有用物質隨著廢物離開血液,透析液中的酸堿度和滲透壓(溶液濃度)應與______中的基本相同。(3)體檢時,通過檢查血漿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方面來預示機體是否處于健康狀態。血漿化學成分及理化特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內環境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①是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一).docx 章末檢測試卷(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