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素養(yǎng)綜合檢測一 年 級 科 學 試 卷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溫馨提示:本卷共六大題。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 下列屬于植物的器官是( )。A. 根 B. 石頭 C. 塑料花 D. 鐵釘2. 用放大鏡觀察樹葉時,可以看清( )。A. 樹葉的顏色 B. 樹葉的葉脈 C. 樹葉的香味 D. 樹葉的重量3. 下列現(xiàn)象中,與空氣流動有關的是( )。A. 風箏飛起來 B. 籃球鼓鼓的 C. 白天能看到小草 D. 冰塊融化4. 測量桌子長度時,最合適的工具是( )。A. 小立方體 B. 橡皮 C. 身體尺(如庹、步) D. 放大鏡5. 下列屬于科學探究步驟的是( )。A. 猜測、觀察、實驗、記錄 B. 吃東西、睡覺、玩耍 C. 跑步、唱歌、畫畫6. 下列物體中,能溶解在水里的是( )。A. 白糖 B. 石子 C. 螺絲釘 D. 橡皮7. 植物的葉子生長在( )。A. 根上 B. 莖上 C. 土壤里 D. 花朵里8. 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A. 隨意摘校園里的花 B. 用放大鏡觀察螞蟻 C. 摘樹葉做書簽 D. 踩踏草地9. 下列屬于天氣現(xiàn)象的是( )。A. 春天 B. 下雨 C. 白天 D. 冬天10. 磁鐵能吸引的物體是( )。A. 塑料尺 B. 鐵釘 C. 木塊 D. 橡皮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 植物不需要陽光也能生長。 ( )2. 觀察植物時可以用手摘葉子。 ( )3. 測量物體長度時,必須用相同的單位。 ( )4. 空氣是無色無味的。 ( )5. 磁鐵能吸引所有金屬。 ( )6. 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 ( )7. 用鼻子聞不認識的物體氣味是安全的。 ( )8.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 ( )9. 比較物體長短時,可以用眼睛直接判斷。 ( )10. 科學課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 植物的莖具有運輸 和養(yǎng)分的作用,它連接著根和 。2. 觀察物體時,常用的感官有 、耳朵、 、 、皮膚。3. 測量較短的物體可以用 作單位,較長的物體可以用 或庹。4. 磁鐵能吸引 、 等金屬。5. 植物的生長需要 、水和空 。6. 天氣現(xiàn)象包括晴 、雨天、陰天、 等。7. 用 觀察物體時,可以看清物體的細節(jié)。四、連線題(每題2分,共10分)1. 將植物與對應的特征連線:蒲公英 種子像小傘銀杏 葉子像扇子松樹 葉子像針2. 將感官與對應的功能連線:眼睛 看形狀和顏色耳朵 聽聲音鼻子 聞氣味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 如何區(qū)分鹽水和糖水?2. 描述植物的生長過程。3. 為什么測量時要使用統(tǒng)一的單位?4. 列舉兩種保護植物的方法。六、實驗探究題(15分)實驗:觀察磁鐵的吸引力1. 實驗材料:磁鐵、 、木塊、 、回形針。2. 實驗步驟:(1) 。(2)記錄哪些物體被吸引。3. 實驗結論: 。一年級上學期期末素養(yǎng)綜合檢測·科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A 2. B 3. A 4. C 5. A6. A 7. B 8. B 9. B 10. B二、判斷題1. × 2. × 3. √ 4. √ 5. ×6. √ 7. × 8. √ 9. √ 10. √三、填空題略。(本大題由備課組制定答案)四、連線題略。(本大題由備課組制定答案)五、簡答題1. 答:嘗味道(需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或觀察溶解速度(糖溶解較慢)。2. 答:種子發(fā)芽→長出根和莖→長出葉子→開花→結果。3. 答:統(tǒng)一單位能讓測量結果更準確,方便比較。4. 答:不摘花摘葉、不踐踏草地、給植物澆水。六、實驗探究題略(本大題由備課組制定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