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新課導入金庸武俠小說泰斗(1942-2018)品味民族風情西漢時期加強同西域各族的友好往來的使者是誰?張騫這是什么民族的獨特服飾?苗族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少數民族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第12課 民族大團結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內容和實施概況,認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重要意義;了解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所采取得措施,認識各民族共同繁榮得原因和意義。(唯物史觀)2.通過研讀相關數據和地圖等材料,培養學生提取歷史信息、分析論證問題得能力。認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涵及意義,了解國家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而采取的措施。(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通過觀察《民族區域示意圖》,了解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認識五個自治區。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認識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意義。(時空觀念)4.認識中國是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認同國家的民族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責任感。(家國情懷)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張騫出使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忽必烈建立元朝1.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原因:①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多民族國家,自秦漢以來,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上長期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政治: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敵、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關系,在根本利益上一致。。天國夢自強夢維新夢共和夢③現實特點: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存在較大差異。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秦漢唐宋元明清歷史特點:我國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達賴、班禪金印唐·文成公主現實情況: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分布格局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2.實施依據:是由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含義:中國共產黨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自治獨立≠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①前提:國家統一領導②實行地區: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③自治機關級別: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④核 心:行使自治權⑤自治權: 立法自治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變通執行權、其他自治權⑥地位: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4.確立過程:1949《共同綱領》195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A.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載入憲法C.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制度化——法律化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地位: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法律化①②③⑤④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西藏自治區1965年9月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10月1日第一個自治區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5.實施情況:行政區劃(最晚的)為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是我國第一個自治區。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6.民族關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6.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談談你對民族區域自治的認識。①保障了少數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②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③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新時代,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7.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團結進步呈現新氣象。比較經濟特區和民族區域自治異同項目 經濟特區 民族自治區不同點 目的 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城市或者地區特點相同點 都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都從國情出發,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五個自治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不享有自治權)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自治權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二、共同繁榮發展1.背景:新中國成立前,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國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數民族的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云南佤族·原始社會四川彝族·奴隸社會佤族人群在屋前陽臺云南景頗族·原始社會西藏·農奴制農奴正帶著沉重的鐵鏈在田中勞作農奴正被農奴主當馬騎新中國成立時,少數民族有四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封建地主經濟占統治地位的有三十多個民族,當時有3000多萬人口;處于封建農奴制的約400萬人口;處于奴隸制的,當時有100萬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殘余的,當時有60萬人口。二、共同繁榮發展(1)制度: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政策:實施民族平等、民族團結 發展的政策。(2)目的:使各民族共同繁榮云南地區的佤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仍保留著原始時代的生活方式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是對民族繁榮很不利的條件。我們必須把這些不利的條件逐步地去掉。我們新中國就是要幫助各民族發展,這就必須實行一個根本性的措施,就是進行社會改革。——周恩來二、共同繁榮發展①政治上:西藏地區民主改革(1959-2019)2.措施:為了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采取了哪些措施?意義:廢除了剝削和壓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因地制宜進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了剝削和壓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民主改革獨龍族是新中國成立后,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社會主義改造二、共同繁榮發展②經濟上:2.措施:人才援藏援藏干部·孔繁森工程援藏教育援藏資金援藏①國家采取優惠政策,通過人才、技術、資金、物資等多種方式,加強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②各民族也根據本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經濟。意義:①民族地區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②少數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背面文字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為:漢語拼音、蒙文、藏文、維文、壯文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1)按照自愿原則,幫助少數民族創制文字2)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護少數民族歷史文化遺產3)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56個民族火炬手共同點燃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圣火意義: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措施:③文化上:經濟文化方針:因地制宜、放寬政策、搞活經濟二、共同繁榮發展興邊富民行動;西部大開發;西氣東輸西電東送脫貧攻堅戰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2006年)為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極大地帶動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2.措施:④國家戰略上:二、共同繁榮發展修建青藏鐵路作用:進一步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④國家戰略上:實施旨在推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興邊富民行動。興邊富民行動,是1999年發起的一項“振興邊境、富裕邊民”的扶貧發展行動計劃。二、共同繁榮發展2.措施:通過對比中美兩國不同的民族政策所導致的后果,你能得出怎樣結論?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我國的民族團結做出哪些努力呢?2020年5月25日,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方暴力執法,被跪壓致死。弗洛伊德之死引起了美國國內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結論:民族對立阻礙國家發展民族團結促進國家發展努力:1.奉行民族平等的原則,尊重班級里少數民族的同學,尊重他們不同的生活習俗;2.向身邊的人們宣傳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觀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考探究【家國情懷】二、共同繁榮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習近平中共十九大報告結合本課所學,談談作為青少年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3.積極學習和宣傳我國的民族政策。1.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4.增強民族團結意識,堅決反對民族分裂。2.關心、關愛少數民族同學。升華民族情感二、共同繁榮發展課堂小結民族區域自治共同繁榮發展含義:地位:自治區:意義:政治: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經濟:優惠政策,多種方式支援經濟建設文化: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尊重各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前提: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維護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共同富裕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蒙、新、夏、廣、西民族大團結隨堂訓練1、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由我國民族關系的歷史和現實情況決定的,其具體表現是( )①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 ③我國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④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曾長期享有自治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進入了一個歷史的新時代,“新”的主要表現是( )①進行民主改革,廢除剝削和壓迫制度 ②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③實現了自己當家做主的愿望 ④開始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D隨堂訓練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權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實行了徹底的民主改革 B.新型民族關系的確立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 D.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4、為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國家實施的戰略是( )A.進行民主改革 B.進行社會主義改造C.西部大開發 D.擴大內需C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