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3節 皮膚與汗液分泌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一、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皮膚1.皮膚的結構:2.皮膚的功能(將皮膚的結構與相對應的功能連線):二、汗液分泌排出部分代謝廢物1.汗腺:(1)結構:包括分泌部和_____兩部分。(2)位置: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層或_________內。(3)功能:分泌和排出_____。2.汗液的形成和排出:(1)當環境溫度較高時,汗腺周圍的_________擴張,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部細胞從血管中吸收的_________________等物質形成汗液。(2)汗液通過_____到達體表被排出,同時,帶走體內的一部分熱量,對人體的體溫具有調節作用。導管皮下組織汗液毛細血管水、無機鹽、尿素導管【辨一辨】1.手指被劃破,不一定流血:如果劃破了表皮,其內沒有血管和神經,一般不會有出血和痛覺產生。2.人體大量出汗后喝白開水好,還是喝淡鹽水好:喝淡鹽水。因為汗液中含有無機鹽,喝淡鹽水可以補充水和無機鹽。課堂探究 典例微課【經典母題】(2024·東莞期末)2024巴黎奧運會上,我國奧運健兒們為了祖國榮譽勇于拼搏,賽場上他們滿臉通紅,揮灑汗水,這體現的皮膚的功能是 ( )①保護 ②排泄 ③調節體溫 ④感受外界刺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點迷津】1.提煉題干,找準關鍵詞:滿臉通紅,揮灑汗水,這體現的皮膚的功能是。2.挖掘隱含條件,突破解題:劇烈運動時,產熱增多,人體皮膚的血流速度加快,散熱增多,表現為滿臉通紅,汗液分泌增多,汗液蒸發帶走許多熱量,及時降溫,同時排出水、無機鹽和尿素等代謝廢物。3.本題所思:“滿臉通紅,揮灑汗水”體現的是皮膚的排泄和調節體溫功能。答案:B。1.(2024·東莞期末)在做皮膚移植時,移植的皮膚至少應帶有 ( )A.表皮的角質層 B.表皮的生發層C.真皮的結締組織 D.真皮下的皮下組織B【解析】皮膚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包括角質層和生發層,生發層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要進行皮膚移植時必須帶有生發層。2.(2024·廣州期中)人體生命活動中會產生許多廢物,下列代謝廢物中,不能通過皮膚排出體外的是 ( )A.尿素 B.無機鹽 C.二氧化碳 D.多余的水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排泄的途徑。排泄途徑主要有三條:呼吸系統通過肺呼出氣體,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膚產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通過泌尿系統由腎形成尿液排出體外。1.皮膚能經受一定的擠壓和摩擦,是由于 ( )A.表皮角質層由數層角質化的細胞構成 B.黑色素細胞產生大量黑色素C.真皮內含有大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 D.生發層能不斷產生新的細胞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皮膚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真皮內含有大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膚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能承受一定的摩擦和擠壓。2.移植的皮膚能否成活,主要取決于移植的皮膚與受皮組織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血液循環,皮膚的相關結構中有血管分布的是 ( )A.真皮 B.生發層 C.汗腺 D.表皮A【解析】表皮位于皮膚表層,由上皮組織組成,表皮分角質層和生發層,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細菌不易進入,并且可以防止體內水分過分散失。生發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表皮內沒有血管和神經。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內含有大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膚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3.夏天,大量運動后,同學們通常會有以下感受:大汗淋漓,汗液流入口時會感覺到咸味,體表甚至會有股酸臭味。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汗液通過汗腺的導管排出體外 B.酸臭味是因為汗液中有尿素、尿酸C.排汗不能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 D.大量運動后,需及時補充淡鹽水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皮膚的功能。皮膚里面的汗腺,通過分泌部形成汗液,再通過導管排出體外,A正確。汗腺分泌汗液,汗液中有尿素、尿酸,有酸臭味,B正確。排泄主要有三條途徑:排汗、排尿和呼吸,C錯誤。大量出汗時,丟失大量水分和無機鹽,需要補充水分和無機鹽,D正確。4.“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出自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下列關于汗液和汗腺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汗腺的導管細長,開口于皮膚表面B.汗腺的分泌部位于表皮的生發層C.汗腺的分泌部周圍有豐富的毛細血管D.汗腺分泌的汗液成分與尿液成分基本相同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汗液形成和汗腺的組成。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導管兩部分。導管開口于皮膚表面,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內,由盤曲成團的細管構成。課后提升 1.皮膚大面積損傷時,人體極易感染病菌。這體現了皮膚的功能是 ( )A.感覺 B.防御 C.分泌 D.調節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皮膚的功能。皮膚能阻止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侵入,并有抑菌、殺菌作用。當皮膚大面積損傷時,人體極易感染病菌,這體現了皮膚的防御功能。2.體型偏胖的人特別怕熱,從皮膚的結構來看,主要是因為 ( )A.皮膚角質層厚 B.皮膚真皮厚C.真皮層中汗腺少 D.皮下脂肪厚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皮膚的結構。脂肪是良好的隔熱材料,而肥胖者有較厚的皮下脂肪,所以身體有熱量的時候,會很難快速散發出來。3.如圖中甲、乙表示皮膚內血管舒張、收縮與散熱的關系;丙、丁表示汗液的蒸發與散熱的關系。小明從35 ℃的室外進入20 ℃的空調房內,10分鐘后,他皮膚內血管和汗液的情況應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D【解析】小明從35 ℃的室外進入20 ℃的空調房內,溫度降低,散熱量減少,10分鐘后,他皮膚內的血管會收縮,汗液的排出量會相應減少,即如題圖乙和丁所示。4.人體的排泄途徑概念圖如下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指皮膚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B.②指腎,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C.③指膀胱,能暫時貯存尿液D.④指輸尿管,將尿液排出體外D【解析】①是皮膚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②是腎,是形成尿液的器官;③是膀胱,能暫時貯存尿液;④是尿道,是尿液從膀胱排出體外的通道。5.“28天讓你的肌膚煥變新生”這是某化妝品的廣告語,夸大的功效使消費者趨之若鶩,健康護膚知識的普及格外重要,下列有關護膚知識描述錯誤的是 ( )A.皮膚覆蓋在人體表面,具有保護、調節體溫等功能B.皮脂腺及毛囊阻塞會引發“青春痘”,日常清潔要到位C.隨著年齡增長,位于真皮內的彈性纖維減少,易生皺紋D.由真皮層分泌的皮脂可以滋潤皮膚D【解析】皮膚覆蓋在人體表面,表皮的角質層和真皮內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具有保護功能;真皮內的汗腺和血管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A正確。皮脂腺及毛囊阻塞,使分泌的皮脂不能排出,會引發“青春痘”,所以日常的皮膚清潔要到位,B正確。隨著年齡增長,位于真皮內的彈性纖維減少,使皮膚失去彈性,易生皺紋,C正確。皮膚附屬物由表皮細胞特化形成,不同結構有不同功能,如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滋潤皮膚,D錯誤。6.如圖是某健康人尿液和汗液排出量隨外界溫度變化的曲線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外界溫度低于24 ℃時,人體排尿量大于排汗量B.隨著溫度升高,排汗量增多,排尿量減少C.人體通過汗腺排汗有利于散失熱量,調節體溫D.排尿量減少,會破壞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排泄的概念、途徑及意義。由題圖可知,外界溫度低于24 ℃時,人體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A正確。隨著溫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尿液排出量逐漸減少,汗液蒸發時帶走身體一部分熱量,調節體溫,B、C正確。人體通過排尿和排汗將尿素、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共同維持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因此排尿量減少,不一定破壞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D錯誤。7.有一種“生物活性繃帶”,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細胞標本,再讓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將膜片敷到患者傷口上,膜片會將細胞逐漸“釋放”到傷口處,并促進新生皮膚生長,達到愈合傷口的目的。下圖是皮膚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寫出下列結構的名稱:[3]_________,[8]_______。(2)皮膚的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和皮下組織。其中前者主要由_____組織構成,又可以分為_______和_______;后者主要由_____組織構成,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皮下組織皮脂腺1表皮2真皮上皮角質層生發層結締彈性和韌性(3)小明的手被劃了一下,但沒有出血,是傷到了[__]_____,“一針見血”這一針至少扎到了皮膚的[__]_____。(4)人們穿的皮衣、皮鞋等皮革制品主要是動物皮膚的[__]_____。(5)“皮屑”是圖中[__]_____中的_______脫落的細胞。皮膚不會因此而變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表皮2真皮2真皮1表皮角質層生發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進行補充【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皮膚的結構與功能。(1)3皮下組織在真皮的下部,8是皮脂腺,其分泌的皮脂具有滋潤皮膚的作用。(2)皮膚的結構是由1表皮、2真皮和皮下組織組成的。表皮位于皮膚表層,由上皮組織構成,沒有血管。1表皮可分為角質層和生發層,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細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體內水分過分散失,生發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2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含有大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膚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3)皮膚的1表皮內不含有血管和神經,所以表皮被輕微擦傷后,我們不感覺疼痛,也不見流血。2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所以“一針見血”這一針至少扎到了皮膚的真皮。(4)人們穿的皮衣、皮鞋需要韌性、彈性和透氣性。表皮由角質層和生發層組成,角質層和生發層不具備這些特點。2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含有大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膚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所以適合做皮衣、皮鞋。(5)1表皮中的角質層表皮脫落的細胞稱為皮屑,生發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進行補充。(共25張PPT)第9章 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第1節 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一、細胞代謝產生多種廢物 實驗:尿液成分的測定實驗結論:尿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主要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和分析吸取一滴尿液,滴在載玻片上,點燃酒精燈。用鑷子夾住載玻片,放在酒精燈上烘烤,直到尿液被烘干 1.在烘烤過程中有水蒸氣冒出,說明尿液中含有___;2.有異常氣味散出,推測這種氣味來自_____;3.在烘烤過的載玻片上有白色粉末狀的物質,說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水尿素無機鹽水、無機鹽和尿素二、代謝廢物排出的途徑及意義1.排泄:人體將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排出體外的過程。2.代謝廢物排出的途徑:代謝廢物 形式 廢物成分 排泄路徑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尿素等含氮廢物 氣體 水(___體)、二氧化碳 呼吸系統汗液 水(液體)、無機鹽、尿素 _____尿液 水(液體)、無機鹽、尿素 _________氣皮膚泌尿系統3.排泄的意義:________。a.排出代謝廢物和食物殘渣b.調節體內水與無機鹽的含量平衡c.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穩定d.保證體內細胞正常生命活動e.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維持體溫穩定b、c、d【辨一辨】排泄和排遺的區別(1)排出的物質不同:排泄排出的是人體的代謝終產物,即有機物分解產生的廢物,包括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無機鹽;排遺排出的是沒有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2)排出的途徑不同:排泄的途徑有三條:通過呼吸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排出,通過泌尿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通過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排遺的途徑是通過消化系統以糞便的形式排出。課堂探究 典例微課【經典母題】(2024 齊齊哈爾)人體生命活動中會產生許多廢物,這些廢物必須及時排出體外。下列不屬于排泄途徑的是 ( )A.皮膚的汗腺分泌汗液 B.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C.泌尿系統排出尿液 D.食物殘渣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點迷津】1.提煉題干,找準關鍵詞:下列不屬于排泄途徑的是。2.挖掘隱含條件,突破解題:皮膚的汗腺分泌汗液、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統排出尿液都屬于排泄。人體通過肛門排出食物殘渣的過程叫排遺。3.本題所思:明確食物殘渣不屬于細胞代謝廢物,排便不屬于排泄。答案:D。1.(2024 汕頭期末)人體產生的廢物中只可通過一種途徑排出的是 ( )A.尿素 B.多余的水 C.二氧化碳 D.無機鹽【解析】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一部分水、少量的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排出;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廢物以尿液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可見人體產生的廢物中只可通過一種途徑排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確。C2.(2024·天水)下列器官中,不屬于排泄器官的是 ( )A.腎臟 B.肺 C.肛門 D.皮膚【解析】人體將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排出體外的過程叫作排泄。人體的排泄途徑有三條:大多數的水、無機鹽、尿素等通過腎臟形成尿液排出;少量水、無機鹽、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過肺以氣體的形式排出。所以選項提及的器官中,不屬于排泄器官的是肛門。C1.在尿液成分的測定實驗活動中,尿液烘干后,載玻片上的殘余物質是 ( )A.尿液的殘渣 B.載玻片上的污漬C.尿素 D.無機鹽【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尿液的主要成分。在尿液成分的測定實驗中,烘烤之后,水被蒸發了,所以載玻片上看到的白色粉末狀物質為無機鹽。D2.人體細胞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形成和排出大量廢物,若不能及時清除這些“體內垃圾”,就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正常情況下,“體內垃圾”排出依賴的器官主要有 ( )①肺 ②肝臟 ③腎臟 ④皮膚 ⑤大腸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代謝廢物排出的途徑。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尿素等,它們屬于代謝終產物,它們排出體外過程稱為排泄,其途徑主要有三條:呼吸系統呼出氣體、泌尿系統排出尿液、皮膚排出汗液。呼吸系統呼出氣體,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氣體形式);皮膚產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徑。人體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肺、腎臟、皮膚。課后提升 1.我們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復雜的生理活動,產生一定的代謝廢物。這些代謝廢物主要通過皮膚、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等途徑排出體外,這三條途徑排出的代謝廢物中都含有的成分是 ( )A.二氧化碳 B.水C.無機鹽 D.尿素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排泄的途徑。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呼吸系統呼出氣體、泌尿系統排出尿液、皮膚排出汗液。呼吸系統呼出氣體,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膚產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徑,故這三條途徑排出的代謝廢物中都含有的成分是水。2.下列關于排泄對人體的重要意義,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能將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排出 B.能為生命活動提供營養和能量C.能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D.能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性B【解析】排泄對于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排出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而且可以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生活環境的穩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B錯誤。3.下列各組物質中,都屬于人體代謝終產物的一組是 ( )A.氧氣和二氧化碳 B.氧氣、水和無機鹽C.水、無機鹽、二氧化碳 D.汗液、尿素、糞便C【解析】食物經消化吸收后形成的食物殘渣、糞便不屬于新陳代謝的產物,其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遺。氧氣是人呼吸時吸入的氣體,不屬于代謝廢物。4.下列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物質,都至少具有兩條排泄途徑的是 ( )A.二氧化碳、水、無機鹽 B.尿素、葡萄糖、無機鹽C.水、無機鹽、尿素 D.二氧化碳、尿素、無機鹽C【解析】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一是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由呼吸系統排出;二是水、無機鹽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三是尿素、水和無機鹽以尿液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排出。第二條和第三條途徑中都能排出水、無機鹽和尿素。5.如表是某學生在環境和進食相同的條件下,測定完全休息和運動情況下,每天通過不同途徑所散失的水分(毫升),請據表回答下列問題。(1)A、B所處的狀態分別是_________、_____。(2)這兩次的失水量不同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過比較可知,人體內水分排泄的途徑有___條,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項目 汗液 尿液 糞便 呼出氣體A 100 1 800 200 300B 2 000 500 200 600完全休息運動運動時散失的水分比完全休息時要高許多三排汗、排尿、呼出氣體【解析】本題考查對表格的分析能力。表格分析題往往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科學推測。對比時,既要對完全休息和運動這兩次散失水分的總量進行對比,又要對這兩次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徑進行對比。6.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示意圖,其中A、B、C、D、E、F表示相關的細胞、器官或系統,a、b、c、d、e表示相關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并回答問題。(1)過程①的生理意義是實現了物質_____(用圖中的字母表示)的交換,其交換場所是___,該過程排出的廢物是_________________。a、b二氧化碳和少量水肺(2)若E為泌尿系統,則d表示的物質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D表示皮膚,則②過程表示皮膚正在分泌_____。(4)人體代謝廢物產生的部位是__(填字母),運輸廢物的結構是__(填字母)。(5)圖中__(填字母)系統產生的食物殘渣沒有經過B直接排出了體外。水、無機鹽、尿素等汗液BAF【解析】本題考查人體的代謝過程。人體通過消化系統(A)吸收養料,通過呼吸系統(C)吸入氧氣,經循環系統(B)運輸到組織細胞(F),在組織細胞內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的廢物經循環系統運輸到呼吸系統(C)、皮膚(D)、泌尿系統(E)排出體外。通過C排出的是二氧化碳和少量水,通過D排出的是汗液,通過E排出尿液,尿液中含有水、無機鹽、尿素等。消化系統產生的食物殘渣沒有經過循環系統直接排出體外。(共41張PPT)第2節 尿的形成與排出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一、腎臟是泌尿系統的重要器官1.泌尿系統的組成:2.腎單位的組成:結構名稱 分布 組成特點腎小體 腎小球 主要分布于_____ 入球小動脈分支盤繞形成的毛細血管球,匯集成__________________囊壁由一層細胞構成,圍成囊腔包圍腎小球腎小管 主要分布于_____ 與腎小囊相連,外有___________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網腎小囊皮質出球小動脈髓質出球小動脈二、尿液的形成與排出1.尿的形成過程:(1)_______的濾過作用:a.不能濾過的物質:血細胞和_______________。b.能濾過的物質:一部分水、葡萄糖、無機鹽和尿素等濾過到腎小囊中形成_____。(2)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a.重吸收的物質:全部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b.剩下的物質: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在腎小管中形成_____。2.尿液的排出:腎臟→_______→膀胱→尿道→體外。腎小球大分子的蛋白質原尿腎小管葡萄糖尿液輸尿管三、泌尿系統的衛生1.每天飲用適量的水,使_________排出體外。2.尿液的_____是連續的,排出是間歇的,要及時排尿。3.女性要特別注意_________的清潔衛生。代謝廢物形成尿道外口【辨一辨】血液、血漿、原尿、尿液的區別項目 血液 血漿 原尿 尿液血細胞 有 無 無 無蛋白質 有 有 無 無葡萄糖 有 有 有 無無機鹽 有 有 有 有尿素 有 有 有 有水 有 有 有 有課堂探究 典例微課【經典母題1】(2024·蘇州)如圖為人體的泌尿系統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甲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 B.乙能重吸收尿液中的水分C.丙可以暫時貯存尿液 D.尿液通過丁排出體外【點迷津】1.提煉題干,找準關鍵詞:如圖為人體的泌尿系統示意圖,敘述錯誤的是。2.挖掘隱含條件,突破解題:甲是腎臟,乙是輸尿管,丙是膀胱,丁是尿道;輸尿管能把尿液輸送到膀胱,有重吸收功能的結構是腎單位中的腎小管。3.本題所思:要能準確識圖,正確掌握泌尿系統各器官的功能。答案:B。(2024·重慶)2024年我國科學家將基因編輯豬的腎臟移植到一位患有終期腎衰的病人體內,豬腎臟在人體內很快就正常工作。“正常工作”主要是指 ( )A.形成尿液 B.輸送尿液 C.貯存尿液 D.排出尿液【解析】腎臟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豬腎在人體內很快就正常工作,“正常工作”主要是指豬腎臟能形成尿液。A【經典母題2】(2024·聊城)為了研究腎臟的功能,科學家利用微穿刺法將顯微操縱儀插入腎小囊腔中,用微細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體(下稱囊內液)進行微量化學分析(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囊內液中含有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B.若發現某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⑤出現病變C.正常情況下,囊內液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D.等量的尿液與囊內液比較,尿素含量增加【點迷津】1.提煉題干,找準關鍵詞:將顯微操縱儀插入腎小囊腔中,抽取囊腔中的液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2.挖掘隱含條件,突破解題:①是入球小動脈,②是出球小動脈,③是腎小囊,④是腎小管,⑤是腎小球。尿液中出現葡萄糖通常表明④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現問題。3.本題所思:③腎小囊內含有的液體是原尿,原尿中含有水、無機鹽、尿素和葡萄糖,原尿中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④腎小管末端的液體是尿液,由于腎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沒有重吸收尿素,因此尿液中尿素的含量增加。答案:B。 (2024·清遠質檢)下表是檢測某人血漿、腎小囊腔內以及膀胱內的液體中甲、乙兩種物質濃度的結果。請完成1、2題。1.血漿、原尿和尿液都含有的物質是 ( )A.尿素、水和蛋白質 B.葡萄糖、無機鹽和水C.尿素、水和葡萄糖 D.水、無機鹽和尿素【解析】血漿、原尿和尿液都含有水、無機鹽和尿素,D正確。項目 血漿 腎小囊腔內的液體 膀胱內的液體甲 0.03% 0.03% 2%乙 0.1% 0.1% 0D2.根據表中數據判斷,甲、乙分別是 ( )A.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質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蛋白質,乙是尿素【解析】甲是尿素,與原尿對比,膀胱內的液體含有甲多是因為大部分的水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了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乙是葡萄糖,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膀胱內的液體即尿液中的葡萄糖是0,C正確。C1.(2024 江西)一科普動畫視頻中,某器官自述:“我能清除廢物、毒物,參與水和無機鹽的調節,形成尿液。”你覺得這一器官最可能是 ( )A.肺 B.腎臟 C.皮膚 D.大腸B【解析】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能清除廢物、毒物,參與水和無機鹽的調節,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腎臟。2.用解剖刀將豬的腎臟縱向剖成兩半,肉眼可以觀察到的顏色呈紅褐色的部分①是 ( )A.腎盂 B.皮質 C.髓質 D.腎單位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腎臟的結構。腎臟的結構包括皮質、髓質和腎盂三部分,構成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腎小球是個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動脈分出的數十條毛細血管彎曲盤旋而成,主要分布在腎的淺層,即腎皮質內,所以腎的縱剖面腎皮質的顏色較深,是腎小球集中的部分。腎髓質位于腎皮質的深層,血管比較少,呈淡紅色。3.人工腎是一種替代腎的裝置,主要用于治療腎衰竭和尿毒癥。其核心部分是一種用膜材料制成的透析器,當病人的血液流經透析器時,可以去除其中的代謝廢物。人工腎主要替代的是腎臟中哪一結構的功能 ( )A.腎小球 B.腎小管 C.腎小囊 D.腎盂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尿液的形成過程。血液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物質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這個過程稱為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人工腎的核心部分是一種用膜材料制成的透析器,當病人的血液流經透析器時,可以去除其中的代謝廢物,所以,人工腎透析膜的作用相當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4.尿酸過多在腎小管處形成結晶,會引起上皮細胞壞死,這將直接影響腎小管 ( )A.濾過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貯存尿液 D.形成尿液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尿液的形成過程。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壁的上皮細胞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所以,尿酸過多在腎小管處形成結晶,引起上皮細胞壞死,這直接影響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人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可能導致多器官損害。如圖為腎單位結構和某降血糖藥物的作用原理示意圖,據圖回答。(1)圖中[___]表示腎小囊。(2)在腎單位中,血液中葡萄糖的流動路線是①→②→[___]。(3)某降血糖藥物的作用原理如圖所示,該藥物主要抑制③的_______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著①→②→[___]→[___]排出體外,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濃度的目的。②③重吸收③④【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尿液的形成過程。(1)分析可知,圖中①為腎小球,②為腎小囊,③為腎小管,④為尿液。(2)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葡萄糖主要由小腸吸收進入血液。血液流入腎單位,葡萄糖依次經過①腎小球→②腎小囊→③腎小管→腎小管外的毛細血管。(3)某降血糖藥物主要抑制③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使更多的葡萄糖沿著①腎小球→②腎小囊→③腎小管→④尿液排出體外,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濃度的目的。課后提升 (2024·汕頭期末)腎臟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腎功能的正常發揮對維持機體內部環境的穩定有重要作用。圖1為泌尿系統的結構模式圖,圖2為腎單位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完成1~4題。1.人體尿液的形成是連續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間歇的。圖1中,具有暫時貯存尿液作用的器官是( )A.a B.b C.c D.dC【解析】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腎臟。 a腎臟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b輸尿管能輸送尿液至膀胱;c膀胱具有暫時貯存尿液的作用;d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2.圖2中,腎單位的結構包括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③④ D.①③④【解析】每個腎單位由①腎小球、②腎小囊和③腎小管組成。3.圖2中,②內的液體是 ( )A.血漿 B.血液 C.原尿 D.尿液【解析】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物質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結合題圖2可知,②腎小囊內的液體是原尿。AC4.取某健康人腎臟不同部位的液體,進行分析比較,得到如下表數據(單位:g/100 mL)。推測丙是 ( )A.血液 B.血漿 C.原尿 D.尿液成分 水 蛋白質 葡萄糖 無機鹽 尿素甲 90 7.00 0.1 0.72 0.03乙 99 微量 0.1 0.72 0.03丙 95 0.00 0.00 1.5 2.0D【解析】分析題目表格數據可知:液體甲中含有葡萄糖,也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因此是血漿;液體乙中含有葡萄糖,但幾乎不含蛋白質,因此是原尿,取自腎小囊;液體丙中沒有葡萄糖和蛋白質,無機鹽和尿素的含量較高,因此是尿液。5.腎小球是由數十條毛細血管彎曲盤繞而成的血管球,其中進出腎小球的血管分別是 ( )A.小動脈、小動脈 B.小靜脈、小動脈 C.小靜脈、小靜脈 D.小動脈、小靜脈【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腎小球的結構。腎小球的結構特點:腎小球是由毛細血管纏繞而成的血管球,它的兩端都是動脈,一端為入球小動脈,另一端為出球小動脈。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內流的都是動脈血。A6.(2023·煙臺)如圖曲線表示某人腎單位內的葡萄糖含量變化,A、B、C表示組成腎單位的結構,那么B內的液體和C的結構名稱分別是 ( )A.血液、腎小球B.原尿、腎小囊C.原尿、腎小管D.尿液、腎小管C【解析】據圖分析,A是腎小球、B是腎小囊、C是腎小管。血液流經A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因此B內的液體是原尿。因此A腎小球內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腎小囊內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經C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從C腎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為0。7.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制作了一個如圖所示的濾過裝置,用來模擬腎單位部分結構的工作原理。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塑料杯可以模擬腎小囊腔B.綠豆和小米分別模擬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C.兩層濾紙模擬的是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D.流入塑料杯的液體模擬尿液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尿液的形成過程。觀圖可知,塑料杯可以模擬腎小囊腔,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都可以濾過到腎小囊的腔內,形成原尿,因此,流入塑料杯的液體模擬原尿,A正確、D錯誤。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綠豆和小米分別模擬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B正確。尿液的形成包括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層濾紙起濾過作用,模擬的是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C正確。8.甜菜紅素在火龍果中含量高,且易溶于水,當它們通過小便排出時,小便是紅色的。下列關于此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甜菜紅素通過腎小球進入腎小囊B.甜菜紅素依次經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C.甜菜紅素由小腸絨毛吸收進入血液D.紅細胞也濾過到腎小管,與甜菜紅素一起使尿液變紅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尿液的形成過程。甜菜紅素可以通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進入腎小囊腔中,成為原尿中的成分,流經腎小管時,不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隨尿液經輸尿管流入膀胱暫時貯存,最終經尿道排出體外,所以最終尿液會呈現紅色,血液流經腎小球時,紅細胞不能濾過,A正確、D錯誤。人體尿液排出的過程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所以紅心火龍果中的甜菜紅素難以分解,大量食用后會引起尿液變紅,其排出人體時依次通過的結構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B正確。營養物質由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作吸收。甜菜紅素由小腸絨毛吸收進入血液,繼而隨血液運往全身各處,C正確。9.(2024·佛山期中)朱叔叔最近因出現水腫、尿液泡沫多等癥狀到醫院就診,尿常規檢測結果如圖所示(HP是指高倍鏡視野),醫生初步診斷為腎炎,建議點滴藥物進行治療。請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并回答問題。(1)腎單位是由腎小球、_______和_______組成的。(2)觀察上述數據發現,尿常規檢測結果中異常的項目有_______________,這是腎炎的一種類型,推測朱叔叔的_______發生了病變,說明該結構具有_____作用。(3)朱叔叔通過手臂點滴藥物治療腎炎,藥物通過______________(血管類型)最先到達心臟的_______(填心腔具體名稱)。(4)長期憋尿是導致腎炎的原因之一。尿液在_____形成后會暫時貯存在_____中,尿液滯留時間過長極易造成細菌繁殖,造成腎臟感染。腎小囊腎小管紅細胞和蛋白質腎小球濾過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腎臟膀胱【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腎單位的組成和尿液的形成過程。(1)每個腎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三部分組成,腎單位中腎小球和緊貼著它的腎小囊內壁起著濾過作用。(2)表中,紅細胞的測定值為“10”,蛋白質的測定值為“+”,正常人的尿液中紅細胞參考值小于3,沒有蛋白質,表明朱叔叔尿液中異常的是紅細胞和蛋白質,因為血液中的紅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不能從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腔。因此,推測朱叔叔的腎小球發生了病變,導致通透性增大,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通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腔。(3)朱叔叔通過手臂靜脈點滴藥物治療腎炎,藥物到達腎臟發炎處的途徑是藥物→手臂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腎臟發炎處。(4)尿液在腎臟形成后會暫時貯存在膀胱中,尿液滯留時間過長極易造成細菌繁殖,并通過輸尿管逆行到達腎臟,造成腎臟感染,因此應及時排尿。10.閱讀科普文章,回答相關問題。 痛風是人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而引發的一種疾病,沉積的尿酸結晶會導致關節內和關節周圍出現疼痛性炎癥發作。尿酸是嘌呤(一種有機物)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如果人體攝入大量嘌呤,尿酸的產生和排泄不平衡,就會導致體內尿酸蓄積引發痛風。長期高尿酸容易引發尿酸鹽在腎小管處形成結晶,導致上皮細胞壞死,這將會直接影響腎小管的功能。醫生建議多飲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時排出。痛風屬于生活方式病,常見于中青年男性,經常在外就餐和點外賣,喜食火鍋、海鮮、啤酒、飲料、甜食等的人,都是痛風發病的主要人群,青少年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 判斷一種食物是否適合高尿酸、痛風患者食用,主要考慮其嘌呤含量的高低。高嘌呤食物,包括海鮮水產、動物內臟和高湯濃湯等,不適合高尿酸、痛風患者;中嘌呤食物,包括四季豆、紅豆、綠豆、菌藻類、畜禽肉等,在食用時就需要謹慎選擇;低嘌呤食物,如新鮮水果、淀粉類主食、牛奶和雞蛋,則應該成為高尿酸、痛風患者食譜中的主角。(1)結合閱讀資料分析,痛風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痛風的發病原因,你對青少年飲食有什么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尿酸的產生和排泄不平衡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多飲水,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痛風發病的風險【解析】(1)痛風是體內尿酸代謝失衡,導致尿酸水平過高,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引發炎癥和疼痛。(2)分析痛風的發病原因,對青少年飲食的建議如下:①均衡飲食:避免過量攝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動物內臟等。②多飲水:增加水攝入有助于尿酸的排出,預防尿酸結晶的形成。③減少高糖飲料和酒精攝入:這些飲品可能增加尿酸水平,應適量控制。④增加低嘌呤食物攝入:如新鮮水果、淀粉類主食、牛奶和雞蛋等。⑤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適量運動,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這些都有助于降低痛風的風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4單元第9章第1節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課件.ppt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4單元第9章第2節尿的形成與排出課件.ppt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4單元第9章第3節皮膚與汗液分泌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