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4單元第8章人體的能量供應【基礎知識點過關+精練解析】(共2個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北師大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4單元第8章人體的能量供應【基礎知識點過關+精練解析】(共2個課件)

資源簡介

(共31張PPT)
第8章 人體的能量供應
第1節 食物中能量的釋放
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
一、食物中貯存著能量
1.探究不同食物貯存能量的差異:
(1)提出問題:花生仁和核桃仁哪個含能量多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步驟:利用教材實驗裝置,分別測量花生仁和核桃仁完全燃燒后水升高的溫度各是多少,再利用公式計算測出兩者的能量。
核桃仁比花生仁含的能量多
2.實驗原理:
(1)可以通過測量食物燃燒放出_____的多少來測定食物中的能量。
(2)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_____J的熱量。
3.計算公式:1 g某食物中所含的能量=4.187×水的質量×水升高的溫度÷食物的質量。
4.食物的熱價: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所釋放的_____。反映出質量為1克的某種
食物貯存_____的多少。
熱量
4.187
能量
能量
二、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1.檢驗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實驗要點:
實驗裝置
瓶內盛空氣 打開A和B的瓶蓋,__________________蓋上瓶口
現象 A瓶相對于C瓶內蠟燭燃燒時間長 D瓶相對于B瓶的澄清石灰水
變渾濁明顯
結論 呼出的氣體中_____減少 呼出氣體中含有較多的_________
置于空氣中3 min后
氧氣
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
(1)概念:生物體細胞內_______等有機物氧化分解并釋放_____的過程。
(2)公式:有機物+氧→_________+水+能量。
(3)實質:分解_______,釋放能量。
(4)意義:為生命活動提供_____;維持體溫恒定。
葡萄糖
能量
二氧化碳
有機物
動力
【辨一辨】
實驗測得的能量值≠實際值
種子在燃燒時,釋放出的能量并沒有全部被水吸收,有一部分能量用于加熱儀器,還有一部分能量散失到環境中,有一部分能量可能因種子燃燒不充分而未釋放出來。因此,通過實驗測得并計算出的能量值要小于種子中含有能量的實際值。
課堂探究 
典例微課
【經典母題】(2024·深圳期末)如圖是比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種食物所含能
量多少的實驗操作示意圖。對于該實驗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實驗前所取的三種食物的質量相等
B.實驗中如果不注意擋風,會使每次測量結果偏小
C.實驗是通過水溫變化對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進行比較
D.實驗中水吸收的熱量等于這些食物實際所含的能量
【點迷津】
1.提煉題干,找準關鍵詞:比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所含能量多少的實驗。說法錯誤的是。
2.挖掘隱含條件,突破解題:實驗所測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實際所含能量,因為食物燃燒時會向周圍散失一小部分熱量。
3.本題所思:對照實驗只有一個變量,實驗前所取的三種食物的質量要相等;食物燃燒時,會散失熱量,如果不注意擋風,會使每次測量結果偏小;實驗是通過水溫變化對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進行比較,釋放的熱量多,水溫高。
答案:D。
1.(2024·東莞期中)生物興趣小組用食物燃燒放出的熱能使水溫升高的方法去探究不
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實驗結果如下表。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
A.每組食物燃燒前的水溫應該保持相同 B.每組食物必須燃燒完全后測量水溫
C.同質量的以上食物,大米中能量最多 D.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設置重復組
食物名稱 花生仁 黃豆 核桃仁 大米
質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30
溫度上升/℃ 2.2 1.4 3 1.1
C
【解析】本題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由實驗結果可知,大米燃燒溫度升高的最低,所以大米中能量最少。
2.(2024·中山期末)人體內的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如果一個因
病不能進食的人,消耗自身的有機物以獲得能量,其順序應該是 ( )
A.糖類、蛋白質、脂肪 B.糖類、脂肪、蛋白質
C.脂肪、糖類、蛋白質 D.脂肪、蛋白質、糖類
B
【解析】食物所含的六類營養物質中,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其中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等都離不開蛋白質;脂肪是人體內貯備能源的物質;糖類是人體最主要的能源物質,人體的一切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的一種成分。因此如果一個人因病不能進食,就無法從食物中獲得糖類,則先消耗現有的糖類來提供能量,繼而消耗貯存的脂肪,最后分解蛋白質。
1.將一粒花生種子放在火焰上點燃,不能燃燒且沒有能量釋放的是種子中的 ( )
A.蛋白質 B.水 C.脂肪 D.糖類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營養物質的種類。花生種子在燃燒過程中,有機物能夠燃燒釋
放出能量,其中絕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水、無機鹽等不含有能量,也不能燃燒,因此
將一粒花生種子放在火焰上點燃,不能燃燒且沒有能量釋放的是種子中的水和無機鹽
等。
B
2.下列關于人體能量供給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不同的食物,因成分不同其熱價也會不同
B.人體所需的能量由細胞的呼吸作用產生
C.三大能源物質中,貯存熱量最高的是蛋白質
D.人體所需能量約70%來源于糖類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人體能量供給。三大產熱營養物質貯存的熱量:糖類是17千焦,蛋白質是23千焦,脂肪是38千焦,因此,貯存熱量最高的是脂肪。
C
3.在缺氧的環境下不宜進行劇烈運動是因為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的過程需
要     參與 ( )
A.脂肪 B.水 C.氧氣 D.二氧化碳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定義。生物體內的線粒體把有機物當作燃料與氧結
合,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
C
4.有氧運動是有益人體健康的運動方式之一。其特點是強度較低、持續時間較長、
節奏較緩,運動中身體消耗的氧氣量大致等于吸入的氧氣量。有氧運動中,與吸入的
氣體相比,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是 ( )
A.二氧化碳和氧氣都增多 B.二氧化碳和氧氣都減少
C.二氧化碳減少,氧氣增多 D.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
【解析】人吸氣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分別約為78%、21%、0.03%;
呼氣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分別約為78%、16%、4%。故人體呼出氣
體成分的變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氣含量減少。
D
課后提升 
1.人體進行生命活動消耗的能量是從食物中獲得的。下列同等重量的食物中,貯存
熱量最高的是 ( )
A.大米 B.核桃 C.豆腐 D.白菜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食物的熱價。題中核桃富含脂肪、大米中富含糖類、豆腐
富含蛋白質、白菜富含維生素。三大營養物質的熱價:糖類平均是17千焦/克、蛋白
質平均是23千焦/克、脂肪平均是38千焦/克。因此熱價最高的是脂肪(即核桃)。
B
  (2024·中山期末)2024年3月,我國向遭受冰雪災害的蒙古國送去了援助物資,其中包括方便面等食品。請完成2、3題。
2.關于方便面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正確的說法是 ( )
A.無機鹽和維生素不需要消化 B.面餅主要被分解為氨基酸
C.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D.大腸能消化淀粉等物質
A
【解析】食物中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吸收利用,A正確。面餅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小腸中被徹底分解成葡萄糖,B錯誤。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質,C錯誤。大腸沒有消化功能,但能夠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而絕大部分營養物質是由小腸吸收的,D錯誤。
3.小濤看到新聞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對方便面中的配料進行能量測定,得到如表所
示實驗結果,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A.可在燃燒處加擋風罩減小熱量散失 B.應設置重復組實驗以減小實驗誤差
C.由表可知每克含能量最多的是面餅 D.方便面含能量多且便攜,適用于救災
配料名稱 面餅 油料包 蔬菜包 調味粉
重量/g 2 2 2 2
水/mL 50 50 50 50
水溫上升/℃ 15 58 5 1
C
【解析】由表格的數據可知,水溫上升最多的是油料包,故每克含能量最多的是油料包,C錯誤。
4.在人體細胞的呼吸作用中,能量來自 ( )
A.肌肉細胞的分解 B.細胞內葡萄糖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C.體內糖類的燃燒 D.體內碳的燃燒
【解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生物體細胞內葡萄糖等有機物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呼吸作用進行的場所為線粒體,表達式為: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實質是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釋放能量。
B
5.少年女子每天所需能量約為11 000 kJ。如果一名女子每天從食物中吸收100 g蛋
白質(熱價23 kJ)、500 g糖類(熱價17 kJ)和100 g脂肪(熱價38 kJ)。一個月后該女子
的體重最可能的變化是 (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先增加后減少
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食物的熱價。該女子每天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是
100 ×23+500×17+100 ×38 =14 600 kJ,高于其每天進行生命活動所消耗的
能量11 000 kJ,因此她每天都有物質能量積累,一個月后,她的體重會增加。
6.(2024·成都)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燃燒食物并觀察水溫的變化。該實驗不能用于驗證 ( )
A.食物中的能量通過燃燒可釋放出來
B.谷類、豆類等食物中貯存有能量
C.不同食物中貯存的能量有差異
D.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D
【解析】谷類、豆類等食物中貯存有能量,食物中的能量通過燃燒可釋放出來,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可以采用燃燒食物對水加熱的間接方法;在該實驗中食物燃燒時水溫升高,證明食物中貯存有能量,食物中的能量通過燃燒可釋放出來,且燃燒同等質量的不同食物,同一體積的水水溫升高度數不同,說明不同食物中貯存的能量有差異。該實驗不能證明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7.現代人們面臨的許多健康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生活方式相關。如果人體攝入的物
質含有的熱量過多而消耗得過少,可能引起超重或肥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增
進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1)如果攝入食物含有的熱量大大超過了人體所需熱量,剩余的部分主要以_____的
形式在皮下等部位儲存,可能造成超重或肥胖。
脂肪
(2)目前用于治療肥胖癥的多數藥物的原理是作用于大腦抑制食欲,有一定的副作用。某科研團隊研究出一種Y制劑,在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情況下減少體重增加,這可能是一種治療肥胖癥的新方法。科研人員利用小鼠進行了如下實驗:將30只生長狀況相同、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小鼠隨機均分為3組,然后進行實驗(如表所示),連續進行7周后,根據每周稱重得到的數據,繪制曲線如圖所示。
組別 處理方式(飼喂等量不同食物)
1 常規飲食
2 高脂飲食
3 高脂飲食+Y制劑
①實驗中,設置第1組常規飲食的目的是_________;科研人員應保證每組小鼠的生活
環境、生活狀態等完全相同,這樣做是為了_____________。
②分析曲線圖可知,7周內高脂飲食+Y制劑的小鼠體重增加量低于_________的小鼠,
但仍高于_________的小鼠。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如果較長時間高脂飲食,即使服用具
有減肥效果的Y制劑也可能造成肥胖。
(3)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要保持身體健康,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請舉例
說明你在保持身體健康的過程中采取的科學有效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任舉一例即可)。
形成對照
保證變量唯一
高脂飲食
常規飲食
做到合理營養,即全面而平
衡的營養(不偏食、挑食,少食高脂類食物,堅持體育鍛煉,使熱量輸入和輸出保持平
衡)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食物的營養和實驗探究。
(1)食物中的大分子營養物質如淀粉、蛋白質、脂肪不能被消化系統直接吸收,需要經過消化過程分解成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進入人體循環系統,并運輸到組織細胞,參與各項生命活動。人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是線粒體,在線粒體內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如果攝入的物質含有的熱量大大超過了人體對熱量的需要,剩余的部分會轉變成脂肪在皮下等部位儲存,因而造成超重或肥胖。
(2)①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實驗中,設置第1組常規飲食的目的是形成對照。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的處理除了該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應相同,目的是保證變量的唯一。
②分析曲線圖,第1、2組實驗結果說明7周內常規飲食的小鼠比高脂飲食的小鼠體重曲線偏低,說明常規飲食的小鼠體重增加較少;第2、3組實驗結果說明7周內高脂飲食的小鼠比高脂飲食+Y制劑的小鼠的體重曲線偏高,說明7周內高脂飲食的小鼠體重增加較多。根據題述實驗可以推斷:如果較長時間高脂飲食,即使服用具有減肥效果的Y制劑也可能造成肥胖。
(3)作為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要保持身體健康,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營養,即全面而平衡的營養,不偏食、挑食,少食高脂類食物,堅持體育鍛煉,使熱量輸入和輸出保持平衡。(共46張PPT)
第2節 人體細胞獲得氧氣的過程
課前預習 
知識梳理
一、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系統
呼吸系統圖示 結構 功能


道 鼻 溫暖、_____、清潔空氣
咽 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喉 氣體的通道和發音器官
氣管、支氣管 濕潤、清潔空氣、形成痰
肺 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進行_________的場所
肺適于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1.肺泡數目多,總面積大;2._______很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3.肺泡外纏繞著
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濕潤
氣體交換
肺泡壁
二、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
1.模擬人體呼吸運動的演示實驗:
(1)肋骨、胸骨運動模型:
 
B狀態:肋間肌_____,胸骨、肋骨向上、向外移動→_____
A狀態:肋間肌_____,胸骨、肋骨向下、向內移動→_____
收縮
吸氣
舒張
呼氣
(2)膈肌運動模型:
2.比較吸氣和呼氣過程:
項目 肋間外肌 膈肌 胸廓橫徑 胸廓縱徑 胸廓容積 肺內氣壓
吸氣 收縮 _____ 加大 加長 _____ 小于大氣壓
呼氣 _____ 舒張 _____ 縮短 變小 _____大氣壓
收縮
變大
舒張
減小
大于
三、呼吸全過程
過程 肺與外界的
氣體交換 肺的換氣 氣體在血液中的
運輸 組織換氣
原理 _________ 氣體擴散作用 _______運輸氧氣,
_____運輸二氧化碳 氣體擴散作用
結果 空氣進出肺 _____進入血液,
_________進入
肺泡 為組織細胞運來氧
氣,運走二氧化碳 _____進入組織細胞,
_________進入血液
呼吸運動
紅細胞
血漿
氧氣
二氧化碳
氧氣
二氧化碳
【辨一辨】
1.口腔不屬于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的開始部位。雖然通過口腔也可以吸入空氣,但口腔不屬于呼吸道,是消化道的開始部位。
2.呼吸、呼吸運動、呼吸作用的區別與聯系:
(1)區別:
①呼吸: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
②呼吸運動:指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包括吸氣和呼氣。
③呼吸作用:細胞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
(2)聯系:呼吸運動完成了呼吸全過程的第一個環節,即肺與外界氣體的交換;呼吸為呼吸作用提供氧氣,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通過呼吸排出體外。
課堂探究 
典例微課
【經典母題1】(2024 黑龍江)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下列關于呼吸道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痰的形成部位是氣管、支氣管
B.呼吸道有骨或軟骨做支架,能保證氣體順暢通過
C.呼吸道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D.呼吸道能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點迷津】
1.提煉題干,找準關鍵詞:下列關于呼吸道的描述錯誤的是。
2.挖掘隱含條件,突破解題: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3.本題所思:(1)氣管、支氣管內的纖毛不停地向咽喉方向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這就是痰。(2)呼吸道由骨或軟骨支撐能保證氣體順暢通過,另外呼吸道對吸入的氣體有溫暖、濕潤、清潔作用。
答案:C。
(2024·云南)人飲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氣都會經過 ( )
A.咽 B.喉 C.氣管 D.食道
【解析】咽既屬于消化道又屬于呼吸道,食物和空氣進入體內都要經過咽,故人飲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氣都會經過的器官是咽。
A
【經典母題2】(2024·濱州)圖甲、圖乙表示人體呼吸時的不同狀態,圖丙是肺容量隨
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狀態時,肋間外肌和膈肌都舒張 B.由甲到乙,對應曲線ab、cd段
C.c點時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 D.b→c→d表示完成了兩次完整的呼吸運動
【點迷津】
1.提煉題干,找準關鍵詞:圖甲、圖乙表示人體呼吸時的不同狀態,圖丙是肺容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2.挖掘隱含條件,突破解題:甲狀態表示吸氣,乙狀態表示呼氣;b→c表示吸氣,c→d表示呼氣,b→c→d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呼吸運動。由甲到乙表示吸氣完之后呼氣,對應曲線ab、cd段,B正確。
3.本題所思:甲狀態表示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的狀態都是收縮;c點時,表示吸氣結束,此時肺內氣壓等于外界氣壓。
答案:B。
(2024 江西)吃粽子,粽子的清香被吸入時,膈肌和肺的狀態分別是 ( )
A.收縮 擴張 B.收縮 回縮 C.舒張 擴張 D.舒張 回縮
【解析】吸氣時,肋間外肌收縮,肋骨上升,膈肌收縮而膈頂下降,肺擴張;呼氣時肋間外肌舒張,肋骨下降,膈肌舒張而膈頂上升,肺回縮。因此吃粽子,粽子的清香被吸入時,膈肌和肺的狀態分別是收縮、擴張。
A
1.當人們吸入含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空氣時,該病毒通過呼吸道到達肺的途徑
是 ( )
A.口→喉→咽→氣管→支氣管→肺 B.鼻→口→咽→喉→氣管→肺
C.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D.鼻→喉→氣管→支氣管→肺
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呼吸系統的組成及氣體進出肺的路線。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因此,外界的空氣進入肺的路線是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2.(2024·東莞質檢)同學們在生物實踐課上,把頭伸入裝滿水的臉盆里盡量憋住氣
30秒,然后抬起頭采用爆發式呼氣,感受生命的美好。同學們抬頭呼氣過程中胸部
變化是 ( )
A.胸廓擴大 B.肺內氣壓由大變小
C.膈頂部下降 D.肋骨上升
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呼吸運動的原理。呼氣時,膈肌與肋間外肌舒張,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縮小,膈肌頂部上升,胸廓的容積逐漸縮小,肺隨之縮小,造成肺內氣壓增大,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氣體通過呼吸道慢慢排出體外,壓力隨之慢慢減小,氣壓在呼氣過程中會逐漸減小,直到呼氣結束氣壓內外一致,氣體呼出肺,完成呼氣。
  (2024·佛山期末)高壓氧治療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對有害氣體中毒的
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患者在高壓環境下吸入氧氣,可迅速改變體內缺氧狀況,促進機
體自我更新、增強細胞活力。請完成3、4題。
3.患者肺泡中的氧氣進入人體血液的原理是 ( )
A.呼氣運動 B.呼吸作用 C.擴散作用 D.滲透作用
C
【解析】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運動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有關,A錯誤。活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稱為呼吸作用,B錯誤。氣體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患者肺泡中的氧氣進入人體血液的原理是擴散作用,C正確。滲透作用指的是水等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D錯誤。
4.在高壓氧艙環境下,人體內的血氧含量可達到常壓下吸氧的數倍甚至數十倍,人體
中能運輸氧氣的是 ( )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肌細胞
【解析】紅細胞內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
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所以紅細胞的功能是運輸氧氣,A正確。
A
5.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標號所指結構名稱:②___;④_____。
(2)人體的呼吸系統由⑥_______(填名稱)和⑨肺組成。
(3)人體在吸氣過程中,膈頂部會下降,胸廓的容積會_____(填“擴大”或“縮小”)。
(4)我們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相比較,呼出的氣體中_________(填“氧氣”或“二氧
化碳”)的含量明顯增加。

氣管
呼吸道
擴大
二氧化碳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呼吸系統的組成及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呼吸道由①鼻、②咽、③喉、④氣管和⑤支氣管組成。
(2)人體的呼吸系統由⑥呼吸道和⑨肺組成。
(3)人體在吸氣過程中,膈頂會下降,胸廓的容積會擴大,肺容積擴張,肺內氣壓降低。當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時,氣體由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
(4)經過組織換氣,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進入血液的二氧化碳隨血液循環被送到肺部,通過呼氣排出體外。所以我們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相比較,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顯增加。
課后提升 
  (2024·深圳期末)很多人在情緒緊張的時候,可以通過深呼吸來調節與緩和心理
情緒,很多心理學家就利用這點來幫助病人放松。請根據你學過的有關“呼吸”的知
識回答1~3題。
1.人體呼吸道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下列結構不能使吸入氣體變清潔的是 ( )
A.鼻毛 B.鼻腔內的毛細血管
C.鼻黏膜 D.氣管內表面的纖毛
B
【解析】鼻腔中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對進入的空氣有溫暖作用,不能使吸入的氣體變清潔。
2.痰和鼻涕形成的部位分別是 ( )
A.肺、口腔 B.氣管、咽 C.喉、鼻腔 D.氣管、鼻腔
【解析】氣管和支氣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細胞和纖毛,腺細胞分泌黏液,使氣管內濕潤,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的物質。纖毛的擺動可將外來的灰塵、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形成痰;可見痰的形成場所是氣管和支氣管。鼻腔中有鼻黏膜,鼻黏膜能夠分泌黏液,就是我們所說的鼻涕,可以黏住灰塵等,清潔和濕潤空氣。
D
3.進行肺部CT檢測時,醫生通常要求受檢人深吸一口氣,這樣胸片上病灶更清晰。人
體深吸氣時的相應變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深吸氣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
B.深吸氣時,肋間外肌處于舒張狀態,膈肌處于收縮狀態
C.深吸氣時,膈頂部下降,胸腔容積擴大
D.深吸氣的過程中,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
B
【解析】深吸氣時,肋間外肌收縮,牽動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擴大,肺隨之擴張,肺內氣壓下降,低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入肺,A、D正確。根據分析可知,深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都處于收縮狀態,B錯誤。深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下降,胸腔容積擴大,C正確。
4.如圖是模擬人體呼吸運動過程的實驗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該實驗模擬的是外界環境與肺的氣體交換
B.①模擬的器官能使②內的氣體變得清潔、濕潤
C.④模擬的是膈,可調節胸廓的容積大小
D.圖甲模擬的是呼氣過程,此時膈肌收縮
D
【解析】該實驗模擬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來實現的,是外界環境與肺的氣體交換,A正確。①模擬呼吸道,能使到達肺部的氣體變得溫暖、濕潤、清潔,B正確。④模擬的是膈,膈肌收縮則胸廓容積變大,膈肌舒張則胸廓容積變小,C正確。圖甲表示呼氣,此時膈肌舒張,膈頂升高,肺縮小,D錯誤。
5.如圖表示人體內肺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氧氣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結合
B.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
C.肺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
D.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利于氣體交換
C
【解析】本題考查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氣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氧氣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結合,A正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B正確。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擴散作用實現的,C錯誤。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利于氣體進行交換,D正確。
  2歲女童姣姣與家人共進晚餐時,食物突然誤入氣管被噎住。奶奶立即用海姆立
克法急救,僅用65秒成功將姣姣救回來。如圖所示,據所學知識完成6、7題。
6.用餐時,能防止食物誤入氣管的結構是 ( )
A.會厭軟骨 B.氣管內壁的纖毛
C.氣管軟骨 D.牙齒
A
【解析】人們吞咽食物時,喉上升,會厭軟骨向后傾斜,將喉的入口處蓋住,使食物順利進入食管。下咽動作完成以后,會厭軟骨又恢復直立狀態,以便進行呼吸。可見,用餐時,能防止食物誤入氣管的結構是會厭軟骨。
7.用海姆立克法急救時,姣姣體內發生的變化是 ( )
A.膈頂部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肺內氣壓變小
B.血液與肺泡間的氣體交換不受影響
C.膈頂部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變大
D.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不受影響
C
【解析】當異物經過喉后堵住患者的氣管時,會引起呼吸困難。此時,救護者可使用海姆立克法施救。海姆立克法的原理是沖擊患者上腹部,使異物排出,相當于人體的呼氣過程。沖擊患者上腹部,會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積變小,肺內氣壓變大,大于外界氣壓,形成較大的氣流沿呼吸道沖出,將異物排出,C符合題意。
8.如圖是平靜呼吸時相關結構變化示意圖,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運動的過程。吸
氣時肋間外肌的狀態、運動的過程和肺內氣壓分別是( )
A.舒張、過程Ⅰ、高于大氣壓
B.收縮、過程Ⅱ、等于大氣壓
C.收縮、過程Ⅰ、低于大氣壓
D.舒張、過程Ⅱ、低于大氣壓
C
【解析】圖中Ⅰ過程,胸骨向上、向外運動,肋骨上提。Ⅱ過程中,胸骨向下、向內運動,肋骨下移。當肋間外肌收縮時,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的前后徑、左右徑擴大,胸腔容積增大,肺隨之擴張,肺內氣壓低于大氣壓,外界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
9.(2024·深圳質檢)季節交替時多發感冒,可能會出現鼻塞、流鼻涕等癥狀,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 )
A.鼻涕是鼻腔分泌的黏液,可黏附病菌,說明鼻腔有清潔、濕潤、溫暖的作用
B.鼻塞是因為季節交替時寒冷空氣容易引起鼻腔收縮,使人呼吸不暢
C.鼻塞時我們往往用嘴呼吸,吸入的空氣干燥且可能帶有病菌,不利于病情
D.感冒引發肺炎時,病菌依次經過了鼻、咽、喉、支氣管、氣管、肺
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呼吸系統的組成和功能。鼻涕是鼻腔分泌的黏液,可黏附病菌、灰塵等,說明鼻腔有清潔的作用,A錯誤。鼻塞是因為鼻黏膜充血膨脹阻塞鼻腔,使人呼吸不暢,B錯誤。鼻腔內的鼻毛、黏液等,對空氣具有清潔、濕潤等作用,如果鼻塞時我們用嘴呼吸,吸入的空氣干燥且可能帶有病菌,不利于病情,C正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所以,感冒引發肺炎時,病菌依次經過了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D錯誤。
10.圖一曲線表示人體呼吸過程中某階段的肺內氣壓變化,圖二為模擬肋間肌收縮引
起有關骨運動的模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AC段表示呼氣過程 B.當肺內氣壓處于AB段時胸骨向上移動
C.B點時胸廓容積大于C點 D.當肺內氣壓處于CD段時肋間肌舒張
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呼吸運動的原理。AC段肺內氣壓大于大氣壓,表示呼氣過程,A正確。當肺內氣壓處于AB段時,肺內氣壓大于大氣壓,表示呼氣,此時胸骨向下移動,B錯誤。B點時胸廓容積小于C點,C錯誤。當肺內氣壓處于CD段時表示吸氣,肋間肌收縮,D錯誤。
11.人生活在生物圈中,每時每刻都要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圖一是呼吸過程中肺的
容積變化曲線圖,圖二是某人在一次平靜呼吸時肺內氣壓的變化曲線,圖三是人體呼
吸全過程示意圖。結合生物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二中曲線AB表示_____(填“吸氣”或“呼氣”)時肺內氣壓的變化,對應圖一的區段
是___(填字母),此時,肋間外肌和膈肌處于_____狀態。
呼氣
bc
舒張
(2)外界氣體進出肺泡是通過_________實現的。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的換氣和
(二)_________兩個過程,它們都是通過_________完成的。
(3)人體內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進入血液后主要由_____運送到肺泡。
氧氣進入血液后主要由紅細胞運輸,最終到達組織細胞的_______(填細胞結構)中,氧
化分解有機物,釋放出能量,供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和維持體溫。
呼吸運動
組織換氣
氣體擴散
組織細胞
血漿
線粒體
【解析】(1)圖二中曲線AB段外界氣壓與肺內氣壓的差小于0,肺內氣壓高于外界氣壓,表示呼氣,呼氣時,膈肌與肋間外肌舒張,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縮小,膈肌頂部上升,胸廓的容積縮小,肺隨之縮小,肺內氣體呼出肺。因此,對應圖一中的bc段。
(2)外界氣體進出肺泡是肋間肌和膈肌收縮和舒張的結果,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氣體總是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流動,直至平衡。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的換氣和組織換氣兩個過程,它們都是通過氣體擴散完成的。
(3)血液運輸來的氧氣供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組織細胞利用氧氣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的需要,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后主要由血漿運輸。因此組織細胞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因此,氧氣進入血液后主要由紅細胞運輸,最終到達組織細胞的線粒體中,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出能量,供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和維持體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江县| 宣恩县| 大庆市| 芷江| 东阿县| 鄄城县| 宿松县| 锡林浩特市| 咸丰县| 清水河县| 伽师县| 合肥市| 澄城县| 顺平县| 新郑市| 绥江县| 扎鲁特旗| 茂名市| 泽库县| 新和县| 镶黄旗| 大洼县| 营口市| 渭南市| 黔东| 年辖:市辖区| 渑池县| 阜平县| 宜良县| 上杭县| 吉木萨尔县| 革吉县| 准格尔旗| 大英县| 中西区| 高阳县| 西藏| 司法| 东乌珠穆沁旗| 临高县|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