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重點突破練(二)(課件 練習,共2份)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3 生物技術與工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重點突破練(二)(課件 練習,共2份)浙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3 生物技術與工程

資源簡介

作業10 重點突破練(二)
(分值:100分)
第1~6題,每題3分;第7~12題,每題4分,共42分。
題組一 植物組織培養
1.植物組織培養實驗中,為保證實驗成功,需要對實驗設備、用品及材料進行滅菌或消毒。如表所列的對象與方法的對應關系中,錯誤的是(  )
選項 對象 方法
A 接種鑷子 火焰滅菌
B 超凈工作臺 紫外燈照射
C 菊花莖段 75%酒精和0.1%氯化汞溶液
D 培養瓶瓶口 75%的酒精
2.(2024·臺州高二期中)擬采用“取材→消毒→愈傷組織→出芽→生根→移栽”的方法繁殖一種名貴花卉。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過程為器官發生途徑
B.整個過程需要配制不同的培養基
C.用聚乙二醇處理愈傷組織,可使其發生細胞融合
D.取材時除了要考慮其優良性狀外還需考慮細胞全能性的表達能力
3.(2023·金華高二聯考)利用植物組織培養獲得辣椒素的途徑如圖所示,①~⑤代表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是外植體的消毒和接種
B.②過程所用培養基中通常需加入天然植物激素
C.③過程的后期通常需要澆灌稀釋的MS或其他營養液
D.圖中①→④→⑤過程為體細胞胚發生途徑
4.(2023·紹興高二期中)如圖是對基因型為Aabb的玉米所做的處理。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過程a所采取的技術手段是花藥離體培養
B.過程b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可以得到4種基因型的玉米
C.過程c和d分別是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用胚狀體可以制作人工種子
D.圖中過程a或過程c、d能夠說明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5.下列關于菊花的組織培養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組織培養選擇植物幼嫩的部位作外植體,更易誘導脫分化
B.接種時用鑷子夾取菊花的外植體,全部插入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中
C.將愈傷組織轉接到誘導生芽的培養基上培養,長出芽后再誘導生根
D.將幼苗先移植到滅菌的蛭石和珍珠巖基質中,待其長壯后再移栽入土
6.(2024·金華曙光學校高二期中)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培養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營養和調節滲透壓
B.在培養基中添加生長素和赤霉素來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C.愈傷組織由一團排列疏松的薄壁細胞組成,是脫分化的產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D.綠色開花植物花藥離體培養獲得的愈傷組織的基因和體細胞的基因不一定相同
7.(2024·杭州高二期中)某興趣小組研究了培養基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對煙草愈傷組織分化的影響,得到如表所示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別 生長素/(mg·L-1) 細胞分裂素/(mg·L-1) 分化狀況
甲 2 0.02 分化形成根
乙 2 0.2 不分化
丙 2 0.5 分化形成芽
A.愈傷組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核仁會出現周期性變化
B.培養在乙組培養基中的煙草愈傷組織細胞喪失了細胞全能性
C.兩種激素含量比值的變化會導致愈傷組織細胞出現穩定性差異
D.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含量的比值高時有利于愈傷組織分化形成芽
8.(2023·衢州高二檢測)制造人工種子的原理是在組織培養得到的胚狀體的最外面用一層有機薄膜包裹,并在薄膜以內放入一些營養物質,如圖所示。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胚狀體最外面的一層有機薄膜和里面營養物質分別具有種皮和胚乳的功能
B.胚狀體來源于離體的植物體細胞,其形成過程中需要經過的生理變化大體上是脫分化和再分化
C.從保證人工種子正常的生命力及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上來看,其外部薄膜應具有全透性和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點
D.在人工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胚狀體細胞吸收營養液中的物質用于生長等
題組二 植物體細胞雜交
9.(2024·衢州高二期末)為培養“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實驗流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技術運用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原理
B.要獲得完整的原生質體,過程①通常在較低滲透壓下進行
C.要獲得“番茄-馬鈴薯”植株,過程②③得到的細胞、植株均需進行篩選
D.若“番茄-馬鈴薯”植株根部無塊莖,可能是培養過程中染色體丟失或結構異常
10.植物體細胞雜交可克服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兩種植物細胞融合后會導致一方的染色體被排出,若在細胞融合前染色體發生斷裂,形成的染色體片段可能不會被全部排出,而是整合到另一個細胞的染色體上留存在雜種細胞中。如圖表示培養耐鹽小麥新品種的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過程使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混合液處理,獲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質體
B.②過程使染色體畸變,外源染色體整合其上避免排出融合細胞
C.③過程用聚乙二醇誘導原生質體融合與細胞膜流動性有關
D.④過程雜種植株可通過在鹽堿地種植來篩選耐鹽小麥植株
11.某優良品種水稻的基因型為AaBb,其花藥通過組織培養形成了試管苗。下列對這一培養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花粉形成試管苗要經過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過程
B.試管苗有四種基因型,其體細胞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C.通過該過程培育出的試管苗還不能直接用于生產
D.這些試管苗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
12.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的一個重要應用是將栽培品種與相關的野生資源作為親本,經過原生質體融合、選擇與再生,使栽培品種獲得野生型的抗性特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雜種植株可育并能穩定地遺傳,就有可能形成農業上有用的新物種
B.植物體細胞雜交可轉移核染色體、細胞質DNA,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
C.可用電刺激、聚乙二醇來誘導原生質體的融合
D.由二倍體親本體細胞雜交獲得的異源四倍體,與二倍體親本回交,產生的三倍體是一個新物種
13.(22分)(2024·麗水高二期末)銀杏的次生代謝產物如銀杏黃酮、銀杏內酯等,具有多種藥用價值,一般從葉片中取得,但傳統栽植方法周期長、成本高、受環境影響大,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而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從愈傷組織中提取,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應用前景。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研究表明,選擇銀杏葉片比選擇胚作為外植體成功率更低,原因可能是誘導葉片脫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難度較大。因此,往往選擇細胞生長分裂旺盛的部位作為外植體,但外植體也不能太嫩,因為太嫩的組織細胞雖細胞分裂較旺盛,但在__________時次氯酸鈉等藥品滲透也較快,后續用______________多次沖洗也不易清除,導致細胞易失活甚至破裂。
(2)組織培養流程圖:外植體愈傷組織試管苗植株
為獲得銀杏的次生代謝產物,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走完如上述流程圖的全過程。有關做法是可以將______________轉入到________培養基中,進一步擴大培養,以提取有益次生代謝物,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到________操作。與固體培養基培養愈傷組織相比,此做法的優點有哪兩項:____________。
A.與培養基的結合更加充分
B.受培養基中成分差異的影響較小
C.對環境不敏感
D.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更容易
(3)此外,研究表明,用通氣較為不良的介質封口,如塑料膜或玻璃紙,可以提升銀杏黃酮和銀杏內酯的產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脅迫誘導細胞產生次生代謝產物。
(4)學習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后,同學們嘗試進行了以菊花枝條為外植體的組織培養,結果有同學在首次對菊花繼代培養配制MS生根培養基時,忘記添加NAA(萘乙酸,為生長素類似物),結果與添加NAA的生根培養基中的菊花幼苗相比,不添加NAA培養基中的菊花幼苗也有生根,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過其生根數量較少且根長較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8分)(2024·臺州高二期中)黃巖“本地早”種植已有100多年歷史,其耐寒耐旱,個小而甜,可由本地廣橘(2n=18)和椪柑(2n=18)自然雜交獲得。某小組欲用細胞融合技術培育“本地早”,部分流程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解后,經多次離心獲得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
(2)在鑒定c時可用顯微鏡觀察,根據細胞膜表面熒光的不同可反映細胞兩兩融合的情況,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判斷c是由廣橘細胞和椪柑細胞融合而成的。融合的原生質體在培養過程中,只有重新形成________________后才可進行有絲分裂,該結構的產生與細胞內____________(填細胞器名稱)有密切的關系。愈傷組織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器官發生途徑再生植株,該過程需要在光照下培養,因為光照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3)培育出的“廣橘—椪柑”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含______條染色體。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在育種上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8分)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甲耐鹽、乙高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并回答問題:
(1)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是具有______優良性狀的幼芽。D長成的幼苗需要選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C形成植株的過程利用了_____________技術,形成愈傷組織需要經過____________過程,愈傷組織形成D需要經過____________過程。整個培養過程要在________的條件下進行。
(3)圖示技術在打破________________,實現遠緣雜交育種,培育植物新品種方面展示出獨特的優勢。
(4)已知甲、乙植物分別為四倍體、二倍體,則得到的“甲-乙植株”屬于________倍體植株。
答案精析
1.D [接種時培養瓶瓶口采用灼燒滅菌法處理,D錯誤。]
2.C [植物體細胞雜交之前需要去除細胞壁才能誘導細胞融合,C錯誤。]
3.C [①是外植體進行脫分化的過程,A錯誤;②過程表示再分化,所用培養基中通常需要加入適當比例的生長素類與細胞分裂素類物質,不一定是天然植物激素,可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類似物,B錯誤;③為脫毒苗形成植株的過程,故后期通常需要澆灌稀釋的MS或其他營養液促進植株的形成,C正確;體細胞胚發生途徑是經過愈傷組織先轉變為胚狀體再發育成完整的植株,故圖中①→④→⑤過程不是體細胞胚發生途徑,D錯誤。]
4.B [過程a由花粉粒變為單倍體幼苗,采取的技術手段是花藥離體培養,A正確;基因型為Aabb的玉米能產生Ab和ab 2種基因型的花粉,經花藥離體培養后可得到2種單倍體幼苗,幼苗再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AAbb和aabb 2種基因型的玉米,B錯誤;過程c是脫分化,過程d是再分化,胚狀體包上人工種皮后可以得到人工種子,C正確;過程a或過程c、d是植物細胞培育成了植物個體,所以能夠說明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D正確。]
5.B [植物幼嫩部位細胞的全能性高,細胞分裂能力強,更容易經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A正確;接種時用鑷子夾取菊花的外植體,將其形態學下端插入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中,而不是全部插入,B錯誤;植株組織培養時,將愈傷組織轉接到誘導生芽的培養基上培養,長出芽后再轉移至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C正確。]
6.B [蔗糖可以緩慢被植物細胞吸收,培養基中添加蔗糖可以提供營養和調節滲透壓,A正確;在培養基中添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來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B錯誤;愈傷組織是植物細胞脫分化后產生的無組織結構、松散的薄壁細胞團,愈傷組織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重新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細胞,進而形成芽或根等,再生出新的植株,具有全能性,C正確;花藥中含有植物的雄配子,離體培養獲得的愈傷組織的基因可能只有體細胞的一半,D正確。]
7.B [愈傷組織是植物細胞脫分化后形成的,具有細胞周期,能夠繼續進行有絲分裂,所以愈傷組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核仁會出現周期性變化,A正確;乙組培養基只是促進煙草愈傷組織的生長,該過程中煙草愈傷組織細胞沒有喪失細胞全能性,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新個體,B錯誤;據表分析可知,兩種激素含量比值的變化會導致愈傷組織出現不同的分化方向,即細胞出現穩定性差異,C正確。]
8.C [從保證人工種子正常的生命力上來看,其外部薄膜應具有半透性,可以透氣和透水,但是不能讓薄膜以內的營養物質出來,C錯誤。]
9.B [為了防止原生質體被破壞,需要將兩種植物細胞分別置于較高滲透壓溶液中,B錯誤。]
10.B [②過程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便于中間偃麥草斷裂的染色體片段整合到普通小麥的染色體上,B錯誤。]
11.D [花藥通過組織培養形成試管苗,需要采用組織培養技術,該過程要先經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再通過再分化形成試管苗,A正確;由水稻的基因型為AaBb可知,水稻為二倍體,其配子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由配子發育成的試管苗體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B正確;該試管苗為單倍體,是高度不育的,不能通過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不能直接用于生產,C正確,D錯誤。]
12.D [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得到的植株含有雙親的全部遺傳物質,因此由二倍體親本體細胞雜交獲得的可育的異源四倍體,與二倍體親本回交,產生的三倍體不育,不是一個新物種,D錯誤。]
13.(1)愈傷組織 消毒 無菌水 (2)不需要 愈傷組織 液體 無菌 AD (3)低氧 (4)植物體內可以產生內源生長素 植物體內可以產生的內源生長素較少
14.(1)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原生質體 (2)融合的細胞表面既有紅色熒光又有綠色熒光 細胞壁 高爾基體 體細胞胚發生途徑 葉綠體(或葉綠素) (3)72 能克服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獲得新品種
15.(1)融合的原生質體 耐鹽 有耐鹽高產和耐鹽不高產兩種幼苗 (2)植物組織培養 脫分化 再分化 無菌 (3)生殖隔離 (4)(異源)六(共37張PPT)
重點突破練(二)
第二章 植物細胞工程
<<<
題組一 植物組織培養
1.植物組織培養實驗中,為保證實驗成功,需要對實驗設備、用品及材料進行滅菌或消毒。如表所列的對象與方法的對應關系中,錯誤的是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選項 對象 方法
A 接種鑷子 火焰滅菌
B 超凈工作臺 紫外燈照射
C 菊花莖段 75%酒精和0.1%氯化汞溶液
D 培養瓶瓶口 75%的酒精

接種時培養瓶瓶口采用灼燒滅菌法處理,D錯誤。
2.(2024·臺州高二期中)擬采用“取材→消毒→愈傷組織→出芽→生根→移栽”的方法繁殖一種名貴花卉。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過程為器官發生途徑
B.整個過程需要配制不同的培養基
C.用聚乙二醇處理愈傷組織,可使其發生細胞融合
D.取材時除了要考慮其優良性狀外還需考慮細胞全能性的表達能力
對點訓練

植物體細胞雜交之前需要去除細胞壁才能誘導細胞融合,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金華高二聯考)利用植物組織培養獲得辣椒素的途徑如圖所示,①~⑤代表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過程是外植體的消毒和接種
B.②過程所用培養基中通常需加入天然植物激素
C.③過程的后期通常需要澆灌稀釋的MS或其他營養液
D.圖中①→④→⑤過程為體細胞胚發生途徑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①是外植體進行脫分化的過程,A錯誤;
②過程表示再分化,所用培養基中通常需要加入適當比例的生長素類與細胞分裂素類物質,不一定是天然植物激素,可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類似物,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③為脫毒苗形成植株的過程,故后期通常需要澆灌稀釋的MS或其他營養液促進植株的形成,C正確;
體細胞胚發生途徑是經過愈傷組織先轉變為胚狀體再發育成完整的植株,故圖中①→④→⑤過程不是體細胞胚發生途徑,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4.(2023·紹興高二期中)如圖是對基因型為Aabb的玉米所做的處理。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a所采取的技術手段是花藥離體培養
B.過程b用秋水仙素處理后可以得到4種基因
 型的玉米
C.過程c和d分別是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用胚狀體可以制作人工種子
D.圖中過程a或過程c、d能夠說明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過程a由花粉粒變為單倍體幼苗,采取的技術手段是花藥離體培養,A正確;
基因型為Aabb的玉米能產生Ab和ab 2種基因型的花粉,經花藥離體培養后可得
到2種單倍體幼苗,幼苗再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AAbb和aabb 2種基因型的玉米,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過程c是脫分化,過程d是再分化,胚狀體包上人工種皮后可以得到人工種子,C正確;
過程a或過程c、d是植物細胞培育成了植物個體,所以能夠說明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下列關于菊花的組織培養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組織培養選擇植物幼嫩的部位作外植體,更易誘導脫分化
B.接種時用鑷子夾取菊花的外植體,全部插入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中
C.將愈傷組織轉接到誘導生芽的培養基上培養,長出芽后再誘導生根
D.將幼苗先移植到滅菌的蛭石和珍珠巖基質中,待其長壯后再移栽入土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植物幼嫩部位細胞的全能性高,細胞分裂能力強,更容易經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A正確;
接種時用鑷子夾取菊花的外植體,將其形態學下端插入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中,而不是全部插入,B錯誤;
植株組織培養時,將愈傷組織轉接到誘導生芽的培養基上培養,長出芽后再轉移至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4·金華曙光學校高二期中)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培養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營養和調節滲透壓
B.在培養基中添加生長素和赤霉素來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C.愈傷組織由一團排列疏松的薄壁細胞組成,是脫分化的產物,細胞具有
 全能性
D.綠色開花植物花藥離體培養獲得的愈傷組織的基因和體細胞的基因不
 一定相同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蔗糖可以緩慢被植物細胞吸收,培養基中添加蔗糖可以提供營養和調節滲透壓,A正確;
在培養基中添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來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B錯誤;
愈傷組織是植物細胞脫分化后產生的無組織結構、松散的薄壁細胞團,愈傷組織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重新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細胞,進而形成芽或根等,再生出新的植株,具有全能性,C正確;
花藥中含有植物的雄配子,離體培養獲得的愈傷組織的基因可能只有體細胞的一半,D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4·杭州高二期中)某興趣小組研究了培養基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對煙草愈傷組織分化的影響,得到如表所示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組別 生長素/(mg·L-1) 細胞分裂素/(mg·L-1) 分化狀況
甲 2 0.02 分化形成根
乙 2 0.2 不分化
丙 2 0.5 分化形成芽
A.愈傷組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核仁會出現周期性變化
B.培養在乙組培養基中的煙草愈傷組織細胞喪失了細胞全能性
C.兩種激素含量比值的變化會導致愈傷組織細胞出現穩定性差異
D.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含量的比值高時有利于愈傷組織分化形成芽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組別 生長素/(mg·L-1) 細胞分裂素/(mg·L-1) 分化狀況
甲 2 0.02 分化形成根
乙 2 0.2 不分化
丙 2 0.5 分化形成芽
愈傷組織是植物細胞脫分化后形成的,具有細胞周期,能夠繼續進行有絲分裂,所以愈傷組織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核仁會出現周期性變化,A正確;
乙組培養基只是促進煙草愈傷組織的生長,該過程中煙草愈傷組織細胞沒有喪失細胞全能性,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發育成一個完整的新個體,B錯誤;
據表分析可知,兩種激素含量比值的變化會導致愈傷組織出現不同的分化方向,即細胞出現穩定性差異,C正確。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2023·衢州高二檢測)制造人工種子的原理是在組織培養得到的胚狀體的最外面用一層有機薄膜包裹,并在薄膜以內放入一些營養物質,如圖所示。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胚狀體最外面的一層有機薄膜和里面營養物質分別
 具有種皮和胚乳的功能
B.胚狀體來源于離體的植物體細胞,其形成過程中需
 要經過的生理變化大體上是脫分化和再分化
C.從保證人工種子正常的生命力及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上來看,其外部薄膜應具
 有全透性和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點
D.在人工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胚狀體細胞吸收營養液中的物質用于生長等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從保證人工種子正常的生命力上來看,其外部薄膜應具有半透性,可以透氣和透水,但是不能讓薄膜以內的營養物質出來,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4·衢州高二期末)為培養“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實驗流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技術運用了細胞膜的流動性和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原理
B.要獲得完整的原生質體,過程①通常在較低滲透壓下進行
C.要獲得“番茄-馬鈴薯”植株,過程②③得到的細胞、植株均需進行篩選
D.若“番茄-馬鈴薯”植株根部無塊莖,可能是培養過程中染色體丟失或結構
 異常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為了防止原生質體被破壞,需要將兩種植物細胞分別置于較高滲透壓溶液中,B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植物體細胞雜交可克服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兩種植物細胞融合后會導致一方的染色體被排出,若在細胞融合前染色體發生斷裂,形成的染色體片段可能不會被全部排出,而是整合到另一個細胞的染色體上留存在雜種細胞中。如圖表示培養耐鹽小麥新品種的過程。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過程使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混合液處理,獲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質體
B.②過程使染色體畸變,外源染色體整合其上避免排出融合細胞
C.③過程用聚乙二醇誘導原生質體融合與細胞膜流動性有關
D.④過程雜種植株可通過在鹽堿地種植來篩選耐鹽小麥植株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對點訓練
②過程發生染色體結構變異,便于中間偃麥草斷裂的染色體片段整合到普通小麥的染色體上,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某優良品種水稻的基因型為AaBb,其花藥通過組織培養形成了試管苗。下列對這一培養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花粉形成試管苗要經過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過程
B.試管苗有四種基因型,其體細胞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C.通過該過程培育出的試管苗還不能直接用于生產
D.這些試管苗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花藥通過組織培養形成試管苗,需要采用組織培養技術,該過程要先經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再通過再分化形成試管苗,A正確;
由水稻的基因型為AaBb可知,水稻為二倍體,其配子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由配子發育成的試管苗體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B正確;
該試管苗為單倍體,是高度不育的,不能通過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不能直接用于生產,C正確,D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的一個重要應用是將栽培品種與相關的野生資源作為親本,經過原生質體融合、選擇與再生,使栽培品種獲得野生型的抗性特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雜種植株可育并能穩定地遺傳,就有可能形成農業上有用的新物種
B.植物體細胞雜交可轉移核染色體、細胞質DNA,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遠緣雜
 交的不親和性
C.可用電刺激、聚乙二醇來誘導原生質體的融合
D.由二倍體親本體細胞雜交獲得的異源四倍體,與二倍體親本回交,產生的三
 倍體是一個新物種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得到的植株含有雙親的全部遺傳物質,因此由二倍體親本體細胞雜交獲得的可育的異源四倍體,與二倍體親本回交,產生的三倍體不育,不是一個新物種,D錯誤。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4·麗水高二期末)銀杏的次生代謝產物如銀杏黃酮、銀杏內酯等,具有多種藥用價值,一般從葉片中取得,但傳統栽植方法周期長、成本高、受環境影響大,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而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從愈傷組織中提取,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應用前景。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研究表明,選擇銀杏葉片比選擇胚作為外植體成功率更低,原因可能是誘導葉片脫分化形成___________的難度較大。因此,往往選擇細胞生長分裂旺盛的部位作為外植體,但外植體也不能太嫩,因為太嫩的組織細胞雖細胞分裂較旺盛,但在______時次氯酸鈉等藥品滲透也較快,后續用________多次沖洗也不易清除,導致細胞易失活甚至破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愈傷組織
消毒
無菌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為獲得銀杏的次生代謝產物,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走完如上述流程圖的全過程。有關做法是可以將___________轉入到______培養基中,進一步擴大培養,以提取有益次生代謝物,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到______操作。與固體培養基培養愈傷組織相比,此做法的優點有哪兩項:______。
A.與培養基的結合更加充分
B.受培養基中成分差異的影響較小
C.對環境不敏感
D.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更容易
不需要
愈傷組織
液體
無菌
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3)此外,研究表明,用通氣較為不良的介質封口,如塑料膜或玻璃紙,可以提升銀杏黃酮和銀杏內酯的產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脅迫誘導細胞產生次生代謝產物。
低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4)學習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后,同學們嘗試進行了以菊花枝條為外植體的組織培養,結果有同學在首次對菊花繼代培養配制MS生根培養基時,忘記添加NAA(萘乙酸,為生長素類似物),結果與添加NAA的生根培養基中的菊花幼苗相比,不添加NAA培養基中的菊花幼苗也有生根,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過其生根數量較少且根長較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體內可以產生內源生長素
植物體內可以產生的內源生長素較少
14.(2024·臺州高二期中)黃巖“本地早”種植已有100多年歷史,其耐寒耐旱,個小而甜,可由本地廣橘(2n=18)和椪柑(2n=18)自然雜交獲得。某小組欲用細胞融合技術培育“本地早”,部分流程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過程①常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酶解后,經多次離心獲得__________(填名稱)。
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原生質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2)在鑒定c時可用顯微鏡觀察,根據細胞膜表面熒光的不同可反映細胞兩兩融合的情況,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判斷c是由廣橘細胞和椪柑細胞融合而成的。融合的原生質體在培養過程中,只有重新形成________后才可進行有絲分裂,該結構的產生與細胞內__________(填細胞器名稱)有密切的關系。愈傷組織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或器官發生途徑再生植株,該過程需要在光照下培養,因為光照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融合的細胞表面既有紅色熒光又有綠色熒光
細胞壁
高爾基體
體細胞胚發生途徑
葉綠體(或葉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3)培育出的“廣橘—椪柑”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含____條染色體。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在育種上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72
能克服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獲得
新品種
15.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甲耐鹽、乙高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并回答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1)B是_________________,D是具有______優良性狀的幼芽。D長成的幼苗需要選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融合的原生質體
耐鹽
有耐鹽高產和耐鹽不高產兩種幼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2)由C形成植株的過程利用了_____________技術,形成愈傷組織需要經過________過程,愈傷組織形成D需要經過________過程。整個培養過程要在______的條件下進行。
植物組織培養
脫分化
再分化
無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綜合強化
(3)圖示技術在打破__________,實現遠緣雜交育種,培育植物新品種方面展示出獨特的優勢。
(4)已知甲、乙植物分別為四倍體、二倍體,則得到的“甲-乙植株”屬于_________倍體植株。
生殖隔離
(異源)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磴口县| 红安县| 濮阳市| 巴彦淖尔市| 津南区| 舟曲县| 克拉玛依市| 漳平市| 沈阳市| 宜黄县| 兴城市| 西吉县| 会泽县| 顺义区| 庆云县| 昌吉市| 二手房| 秭归县| 河西区| 金坛市| 蕲春县| 青神县| 浦北县| 清镇市| 钟祥市| 桓台县| 商河县| 吉安市| 盖州市| 琼中| 油尖旺区| 溆浦县| 五家渠市| 江门市| 囊谦县| 泊头市| 安阳县| 乌恰县| 湟中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