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浦北中學2025年春季學期三月份考試試題高二生物科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第1-12小題,每題2分;13-16小題,每題4分。共40分)1. 用稀釋涂布平板法來統計樣品中的活菌數時,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推測出樣品中的活菌數,原因是( )A. 菌落中的細菌數目是固定的B. 平板上的一個菌落就是一個細菌C. 通過此方法統計的菌落數與活菌的實際數目相同D. 平板上的一個菌落一般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2. 在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需要的條件是( )①消毒和滅菌 ②一定濃度的植物激素 ③適宜的溫度④充足的光照 ⑤充足的養料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3. 下列關于菊花植物組織培養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愈傷組織是外植體經消毒后,再分化形成的B. 植物組織培養的整個過程需要營養物質和光照C. 酒精燈火焰旁,將外植體正立插入培養基中D. 植物激素的用量及比例一般不影響愈傷組織的分化4. 菌種選育是發酵工程的重要環節。菌種是指( )A. 一種細菌或真菌的種子 B. 微生物的一個分類單位C. 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微生物 D. 用于獲得微生物培養物的微生物5. 以下哪一種不是通過涂布分離法得到的( )A. B. C. D.6. 傳統發酵食品的制作需要各種各樣的微生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腌制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發酵B. 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等產生的蛋白酶C. 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產生酒精D. 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無氧條件下產生醋酸7. 在一定時間內,某生態系統中全部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值為a,全部消費者所獲得的能量值為b,全部分解者所獲得的能量值為c,則a、b、c之間的關系是( )A. B. C. D.8.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物質是能量的載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能量可驅動物質循環 B. 物質和能量可循環利用C. 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兩個獨立的過程 D. 能量和生物數量金字塔均可倒置9. “蝦稻共作”是一種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稻田中的水草、藻類、害蟲、腐殖質等為小龍蝦提供了餌料,小龍蝦取食天然餌料和人工餌料后產生的排泄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全部太陽能B. 小龍蝦的攝食降低了水草與水稻的競爭從而更有利于水稻的生長C. 小龍蝦在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和分解者D. 小龍蝦的排泄物可為水稻提供能量,提高了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利用率10. 植物體內的酚類、萜類、生物堿等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稱為次生代謝物。實現植物細胞次生代謝物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首要條件是篩選生長快、合成次生代謝物能力強的細胞系。培養基成分、溫度、光照、激素等是影響次生代謝物產量的重要因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培養基中的蔗糖既可作為碳源被植物組織利用,又可作為滲透壓調節劑B. 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獲得目標次生代謝物的每個階段都需要進行光照C. 進行植物組織培養時,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比例可能會影響細胞的發育方向D. 可對愈傷組織進行誘變,進而篩選生長快、合成次生代謝物能力強的細胞11. 下圖為某種啤酒的工業化生產流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麥芽粉碎有利于糖化過程中淀粉酶發揮作用B. 啤酒花可為該產品提供風味物質,提升感官評價C. 后發酵過程應控制合適溫度和較高溶解氧以保證酵母菌繁殖D. 可通過調整麥汁濃度控制啤酒中的酒精含量12. 通過系統性生態治理,如清淤補水、種植水生植物和投放有益微生物等措施,白洋淀濕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清除淀區淤泥減少了系統中氮和磷的含量,可使水華發生概率降低B 對白洋淀補水后,可大力引入外來物種以提高生物多樣性C. 種植水生植物使淀區食物網復雜化后,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增強D. 水中投放能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有益微生物可促進物質循環13. 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物理信息B. 昆蟲散發性外激素傳遞信息維持種群數量的穩定,調節種間關系C. 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屬于生物防治D. 通過人工遮光或補光,控制作物光周期,以達到作物早熟、高產的目的14. 愈傷組織是一種高度液泡化的無定形的薄壁組織團塊,在植物細胞工程中有著多種應用,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植物的微型繁殖和脫毒苗的獲得均需通過①④過程B. ⑧過程需利用液體培養基對愈傷組織細胞進行擴大培養C. 二倍體植株的花粉通過②⑤⑥過程獲得的植株C是純合子D. 通過③⑦過程得到的植株D即為性狀優良的新品種15. 如圖為桑基魚塘模式圖,這是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為充分利用土地以及提高能量利用率而建立的人工生態系統。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進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包括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人為施用的化肥中的能量B. 運轉良好的桑基魚塘可做到物質的循環利用,參與實現該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的成分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C. 魚、豬利用的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促進了營養級之間能量的循環利用D. 該生態系統的食物鏈較短,能量流動過程中損耗少,能量傳遞效率高16. 豆豉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發酵豆制品,制作流程圖如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注:后期發酵在室外日曬,每天攪拌兩次。A. 傳統方法制作豆豉,以混合菌種的液體發酵為主B. 前期發酵利用的是自然界的微生物,此時微生物會大量繁殖C. 調味過程中加鹽可抑制雜菌生長,白酒和風味料只是調節口味D. 裝壇后日曬可為微生物提供能量,攪拌可為微生物提供氧氣二、非選擇題(共60分)17. 紅棗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利用紅棗制作的紅棗酒、紅棗醋受到大家的喜愛。下圖是紅棗汁、棗酒、棗醋的生產流程。請回答下列問題:(1)紅棗果汁制作過程中,加入果膠酶的目的是_____;調配好的果汁要加熱到70~80C,保持15分鐘,然后迅速裝罐并封好罐口。該過程不用高壓蒸汽滅菌法的原因主要是_____。(2)大規模生產果酒時,要向發酵罐中加入活化的_____;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發酵初期應在_____(填“有氧”或“無氧”)條件下進行,目的是_____。(3)過程④中要使果酒變成果醋,需要改變的條件有_____ (答出3點)。18. 某化工廠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種有害的、難以降解的有機化合物A。研究人員用化合物A、磷酸鹽、鎂鹽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養基,成功篩選得到了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細菌(目的菌)。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培養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篩選目的菌,這種培養基屬于_____培養基。(2)“目的菌”生長所需的氮源和碳源來自于培養基中的_____,該培養基使用前要用_____(方法)滅菌。(3)培養若干天后,應選擇培養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填“增加”或“減少”)的菌液,接入新的培養液中連續培養,目的是_____。(4)為了計數目的菌的數量,一位同學在4個培養基平板上分別接種稀釋倍數為106的菌液0.1mL,培養后菌落數分別為155、160、176、149個,則每毫升原菌液中上述目的菌的數量約為_____。該結果會比實際結果偏小,原因是_____。(5)將目的菌制成用于降解有機化合物A的環保生物菌劑時,還需要解決什么問題?(至少答出兩點)19. 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甲耐鹽、乙高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并回答問題:(1)A_______酶,B是_______。(2)由C形成植株的過程利用了_______技術,形成愈傷組織需要經過_______過程,愈傷組織再分化形成幼苗,整個培養過程要在_______的條件下進行。(3)植物體細胞融合成功的標志是_______。這項新技術在克服_______障礙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還是震撼人心的。(4)若甲、乙植物分別為四倍體、二倍體,則“甲—乙植株”屬于_______倍體植株。(5)若甲的基因型yyRr,乙的基因型MMNn,取甲乙的花粉進行融合,融合的細胞類型有 ① 種,其中yRMn的育性是 ② (可育/不可育)。20. 已知一種有機物X(僅含有C、H兩種元素)不易降解,會造成環境污染。某小組用三種培養基篩選土壤中能高效降解X的細菌(目標菌)。I號培養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中加入X(5g/L)。II號培養基:氯化鈉(5g/L),硝酸銨(3g/L),其他無機鹽(適量),X(15g/L)。II號培養基:氯化鈉(5g/L),硝酸銨(3g/L),其他無機鹽(適量),X(45g/L)。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I號培養基中,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II、III號培養基中有機物X為微生物提供的是________。(2)若將土壤懸浮液接種在II號液體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后,不能降解X的細菌比例會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3)II號培養基加入瓊脂后可以制成固體培養基,若要以該固體培養基培養目標菌并對菌落進行計數,接種時,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4)假設從II號培養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細菌,且該菌能將X代謝為丙酮酸,則在有氧條件下,丙酮酸可為該菌的生長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21. 圖1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碳循環示意圖,甲~丁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圖2為該生態系統的部分能量流動示意圖(不考慮未利用的能量)。據圖分析回答:(1)圖1中,乙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填組成成分):碳元素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是_______(填序號),能量進入群落的主要途徑是_______(填序號)。(2)圖2中B表示_______。若鼠攝入能量為:2.2×109kJ,A中能量為1.6×109kJ,B中能量為1.2×109kJ,狼同化能量為2.4×108kJ,則該生態系統中鼠到狼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3)由圖2可以總結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主要特點是_______。人類研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可以實現對能量的_______,從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4)狼能夠依據鼠留下的氣味去捕食,鼠同樣也能夠依據狼的氣味或行為躲避獵捕,狼和兔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定,這體現出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生物的_______,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5)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同時進行的: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著_________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_______。浦北中學2025年春季學期三月份考試試題高二生物科 參考答案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第1-12小題,每題2分;13-16小題,每題4分。共40分)【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D【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A【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60分)【17題答案】【答案】(1) ①. 提高出汁率和果汁的澄清度 ②. 高壓蒸汽滅菌法會破壞果汁中的營養成分(2) ①. 酵母菌 ②. 有氧 ③. 使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大量繁殖,提高菌種數量(3)通入氧氣,加入醋酸菌,將溫度調至30~35℃【18題答案】【答案】(1)選擇 (2) ①. 化合物A ②. 濕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3) ①. 減少 ②. 增加目的菌數量(4) ①. 1.6×109 ②. 當兩個或多個細菌相連接時,在平板上只觀察到一個菌落(5)目的菌的使用量、處理時間、處理條件;目的菌分解化合物A后產生的物質是否會污染環境;目的菌是否能在自然環境下大量生長繁殖;目的菌是否會產生對環境有害的代謝物等【19題答案】【答案】(1) ①. 纖維素酶和果膠 ②. 融合的原生質體(2) ①. 植物組織培養 ②. 脫分化 ③. 無菌(3) ①. 再生出新的細胞壁 ②. 遠緣雜交不親和(4)六 (5) ①. 10 ②. 不可育【20題答案】【答案】 ①. 牛肉膏、蛋白胨 ②. 碳源(和能源) ③. 下降 ④. 不能降解X的細菌因缺少碳源而不能繁殖,而降解X的細菌能夠繁殖 ⑤. 稀釋涂布平板法 ⑥. 能量 ⑦. 合成其他物質的原料【21題答案】【答案】(1) ① 生產者 ②. ②③④ ③. ①(2) ①. 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 ②. 15%(3) ①. 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②. 多級利用 (4)種間關系(5) ①. 食物鏈(網) ②. 循環往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